文化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8:0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文化发展探究
1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对策之一就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但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文明逐渐取代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且文化传承人年龄产生断层,传统乡村文化后继无人。大激店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文明生态曾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对大激店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究城镇化中传承与挖掘乡村文化的途径,为其他乡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失去原真性、与城市文化趋同等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2大激店概况
大激店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乡。改革开放后,全村经济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住房上承用现代和古民居相结合的形式,在原有古建筑基础上修缮而成;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整洁,交通便捷。村民自发植树,村内种植大量树木,绿化程度较高。
3大激店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成效性
3.1对传统乡村文化原真性的继承。(1)注重文物古迹的传承。在文物修护时注重保留文物古迹的原真性。目前村西慈航寺和真武庙古戏楼、观音堂已得到重修,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图一文物保护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文物保护工作环境。(2)民居方面注重传承。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激店保留乡村传统特色,在原古建筑基础上修缮民居,古民居与现代住房结合,整体建筑向古镇旅游发展靠拢。这使大激店在保留了古建筑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妨碍建设新农村,而古朴的民居建筑风格给予了大激店发展旅游业的机会。(3)民风民俗方面注重传承。大激店村民对传统节日的喜好程度超过外国节日,通过积极参与文娱活动,增强了村民间的凝聚力,将文化观念融入生活中,形成了大激店独有的文化价值观;村中现存留书法、木雕等多种形式的手工艺品一般作为馈赠品,避免了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失去了传统本色的问题(刘方玉,2014)。3.2对新型乡村文化的挖掘。(1)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集体文化活动丰富,村委会组织村民定期开展联欢会及文化节,其中重要传统节日全村共同欢庆。村中设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进行体育运动提供设施,该中心还充分地利用了农村书屋和古庙书藏,满足村民日常文化活动需要。(2)发展具有独特性的乡村文化。l大激店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旅游事业,通过众筹等方式利用民间资源发展多档民宿,吸引不同需求的旅客,推进大激店文化传播与发展;打造原创音乐节,让大激店走向世界,2018年大激店音乐节主题是“打造音乐文化特色小镇”,中国乐曲与世界音乐的碰撞,为传统乡村文化注入现代化的新血液;借用互联网,中国匠人谷文创小镇项目打造网络直播APP平台,可线上销售,线下依靠传统民居建立匠人聚集区。多种特色活动形成了大激店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
广场文化发展思考
一、广场文化的发展现状
1.企业文化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随着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商家的主动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注重追求文化含量,寻求自身价值了。企业文化逐渐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走向众人瞩目的前台,成为受群众欢迎的热点。企业采用冠名、赞助、展销等多种形式,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广场频频亮相,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广场在融合艺术表演与企业品牌推介活动中,促进了发展,相得益彰。这种贴近群众的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方式,不仅为群众喜闻乐见,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利益,收到小投入大效益的广告宣传效应。
2.群众文化成为广场文化的核心。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文艺、体育等具有艺术性的活动。人们在此集中,自发地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审美情趣的熏陶,既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展示了本地独特的文化现象。特别是政府导向性决定,在广场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及各类庆祝活动,包括常年必办的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及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包括元宵灯会、端午、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活动及有意义的纪念日庆祝活动等,都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有的活动还形成品牌,还从不知名到知名,从地方走向全国。群众参与的力量形成了广场文化的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氛围,使广场更具文化魅力。
二、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广场文化在新阶段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广场文化的载体不够完备。一是投资少。相对于工业、城建等基础性经济而言,政府对文化设施投入较少;社会投资更少,社会团体和个人不愿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缺乏文企联姻的纽带。二是广场数量少。有的地方没有广场,土地开发拥有量有限,本来用于城建就很困难,更不用说要辟出更多的土地搞广场建设。三是广场功能单一。更多的广场建在居民小区内,顶多只能算一个街心花园,一片绿地,功能不全,导致广场文化单一、分散,形不成规模。
美韩文化发展政策启发
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49—1977年)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也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继“双百”方针之后,于1964年9月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一方针,该方针是在当时文化排外主义比较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提出表明了我党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对于之后的文化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改革开放后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78—1990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一次转折,就文化发展而言,系统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发展模式,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稳健的文化发展体制。197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全新的概念,并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发表祝辞,提出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方针,划清了文艺与政治的界限,承认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地位,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至此,文化改革发展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进程开始明显加快,文化政策地位明显提高,国家级的文化政策开始形成单独文件并在全党全社会得以贯彻落实。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并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该决议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文化改革发展形势(1991—2001年)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城乡文化健康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不但不能缩小,还会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时还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育文明风尚,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文化发展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一、文化的经济属性不断增强
文化具有双重属性:一重是使用价值,可以被消费;另一重是意识形态功能,代表了执政集团的价值取向。这里首先看文化的经济属性。未来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必须先行,占领文化高位势,才能使文化软实力提高。在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崭新的态势,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文化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在美国等一些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文化产业的比重已经从25%向30%迈进。在日本、韩国,文化产业也已经占到很高的比重,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所作的贡献,已经超过汽车产业所作的贡献[1]12。二是文化产业的并购和整合呈现新的态势。纵观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工业化、市场化、消费主义拉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2]17。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的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经历了五次大的浪潮。这些并购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一致,随着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产生而发生,并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购方式。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一次交易额多达1600万美元;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等跨国大型传媒集团都是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跨媒体整合才形成了行业的巨无霸。三是跨国公司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迪斯尼、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等大的跨国公司,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垄断了全球90%的广播电视节目[3]。电影可以说是当代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也是影响最大的文化产业之一。美国的好莱坞目前处于世界电影产业的支配地位。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美国的文化产业,而且对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华纳兄弟电影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在美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华纳兄弟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传承着美国的社会文化基调和美国精神。迪斯尼是休闲产业也是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主流之一。这种文化在美国本土甚至在全世界已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建设了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4]。迪士尼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消费潮流的代表,充裕的公共假期可以让他们在迪士尼乐园充分享受:入住乐园的酒店,在乐园的商场购物。我国文化产业也应当顺应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扶持优势企业,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二、文化的政治功能日益凸显
文化的另一重属性就是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代表着执政集团或执政党的价值观[5]。二战以后,由于“冷战”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双方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达到征服对方的目的,就主要通过文化手段进行博弈。如广播就被美国一位前总统称之为征服社会主义的唯一手段。“美国之音”电台被当成“在共产主义黑暗中点火的力量”。好莱坞大片被当成是“装在铁盒里的大使”,这些好莱坞大片负载着美国人的价值观,被一卷一卷地送往世界各地。为了打赢这场文化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微观层面,认真制定企业文化经营战略,从电影院经营爆米花,到后来经营可口可乐,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在宏观层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对电影制片人才培养的投入。在非营利组织建设方面,如美国电影协会充分利用中情局打击盗版,利用政府出面谈判迫使各国开放市场,还由派拉蒙、迪斯尼等六家公司“凑份子”在美国白宫里建了一座小型电影院,凡是总统看好的电影,全球公映前都要用专机送往白宫。
靠着这种“贵宾体系”,美国电影协会成为典型的“院外活动集团”,它的主席瓦伦蒂成为名副其实的“执行”主席,他执行的不是六家公司的意志,而是美国政府的意志[6]。这样意志下的文化产业,承载的是各个执政集团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体系,渗透于大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纵观我国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了巨大的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寓教于乐不够和纯粹娱乐化等现象,需要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的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实施“铸魂”战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当中。
城市文化发展论文
一、城市是由大量建筑构成的空间实体
城市的立体空间是由纵横交错、高低错落的大量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施构成的,以建筑群的排列围合形成街道空间、社区空间、广场空间、单位和居民的院落空间等。相对而言,建筑本身是封闭的、有一定规模体量的实体空间,街道、广场、公园和院落等则是开放的、可供公共活动的虚体空间,再加上自然山水和风景园林等具有生态功能、自然与人文的开放空间,这些空间共同组合成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空间秩序,以满足人们工作(生产)、居住(生活)、交通(交往、交流)和游憩(景观、旅游)等需要,并以多种多样的空间布局方式和立体空间形象凸显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由于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大量建筑通过不同组合手段、空间结构和表现形式建构起来的,可以说,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形象的主体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说到底,建筑是人们进行文化创造的产物,城市空间形态和形象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追求和城市的文化色彩,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我们不能小觑。建筑是人们根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使用一定的建筑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遵循一定的审美观念(建筑艺术)建造而成的空间作品,是人们文化智慧的结晶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建筑大量聚集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持续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便形成了城市,构筑了城市空间。
城市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业(生产)建筑、商业(物流)建筑、公共建筑(内容丰富多彩)、居住(生活)建筑、风景园林建筑和交通建筑等,它们遍布于城市之中,与自然山水环境和道路交通网络相结合,构成了工作(生产)空间、居住(生活)空间、交通空间和游憩空间等。这些建筑既有各自明确的功能定位,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营造出纵横连贯而又富有变化的、巨大的城市空间实体,为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空间。可见,建筑是城市空间文化的主要缔造者、表现者和传播者,其对城市空间文化的贡献率是第一位的,担当着十分突出的主演角色。城市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城市空间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它是各类建筑长期积累、组合而成的产物。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汇集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建筑,包括建筑遗产、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形成了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相衔接、相碰撞、相依存、相融合、共发展的“大合唱”,赋予了城市空间起伏跌宕、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内涵,镌刻着时代交替、社会变革、城市兴衰发展的文化印记,记载了城市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传奇经历和文化故事,记录了城市文化的演化历程。这些都是通过建筑语言(包括选址、内容、形式、风格、色彩和尺度等)可以明白告诉人们的,建筑因此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空间位置、使用功能、科技含量、表现形式、设计风格、外在色彩及其空间组织的效果,那些杰出的建筑设计成果往往能成为城市空间文化发展中的佼佼者,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和城市的象征。比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拉萨的布达拉宫、武汉的黄鹤楼、西安的钟鼓楼、聊城的光岳楼、杭州的雷峰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乌鲁木齐的大巴扎以及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等,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城市古今空间文化发展的亮点,无一不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和鲜明象征。
二、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
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积聚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它们默默地屹立在城市中,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空间。其实,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当时当地社会的背景、制度、经济条件、资源状况、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后天的坎坷或顺畅的经历及其兴衰的遭遇,从它们现存的身躯和相貌上,人们可以洞察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文化意义以及未来的命运走向。通过聆听一座座建筑及其组合体对其身世、作用、姿态、信息和保护程度的“倾诉”,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全面了解过去,认真面对现在,理性筹划未来,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建筑会倾诉历史社会的文化真相
文化发展资金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根据《市财政性资金审批支付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按照《中共市委关于印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市委发[2007]48号)规定设立,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收支预算。专项资金提取比例不应低于全市当年财政支出的2%。
第三条支出范围
(一)宣传文化发展基本建设和维修资金。其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以政府为主导,由财政直接投资;经营性文化产业项目以市场为导向,财政一般不直接投资,确需重点扶持的项目由财政对贷款予以适当贴息。
(二)文化广播电视技术设备、城乡社区文体设施、图书报刊等购置经费。
(三)开展对外宣传、文化活动、新闻出版等活动经费。
石油歌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摘要】大庆石油歌曲中包含着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庆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业几十年来创业、发展的过程及千千万万为中国石油工业奋斗的热血人民形象。基于大庆石油歌曲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在当地的高校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大庆石油歌曲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的精神特点,然后具体分析了大庆石油歌曲对当地高校文化发展传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大庆石油歌曲对当地高校文化发展传承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大庆石油歌曲;高校文化;发展传承
一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的精神特点
第一,产业性特点。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的精神特点最主要的应该是产业性特点,这也是大庆石油歌曲中最具特色的一点。在大庆石油每一首歌曲中,都离不开大庆的石油精神及石油产业的实践活动范畴。在大庆石油歌曲的歌词中,也都包含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每一个人物细节。比如,《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中:“头戴铝盔走天涯,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头戴铝盔”“草原立井架”“把井打”等词汇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工作细节,听着歌曲眼前就可以浮现出石油工人戴着铝盔,在茫茫的大草原中,立好了井架,在云雾深处打井的画面。这正是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大庆石油事业精神的产业性特点。第二,时代性特点。大庆石油歌曲起始于大庆石油事业的开端,发展于大庆石油事业的繁荣期间,跟随着大庆石油事业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的变化也给予大庆石油歌曲许多全新的时代性特点,每一个特殊时期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石油歌曲,每一个阶段的石油歌曲集合也代表了那一个时期的时代特点、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大庆石油产业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等,展示出了大庆石油歌曲中的精神对于大庆石油事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性作用、每一个时代独特的时代背景、时代精神内涵等,这些都具有时代性特点。比如,在大庆石油事业的初期,大庆石油歌曲以鼓励性质的为多,主要是为了展现大庆石油的铁人精神;而随着大庆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庆石油歌曲则开始展现出大庆油田的精神,犹如一幅幅美丽的油田画卷深入人心。第三,地域性特点。每个地区的歌曲文化与地域特色相关,大庆石油歌曲也不例外,地域性的差异导致大庆石油歌曲与其他歌曲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大庆石油歌曲随着大庆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在大庆石油歌曲中饱含着大庆石油精神、大庆石油人物特征等内容。例如,《石油工人多豪迈》这首歌曲就展现并且赞扬了极具大庆地域性特色的“王进喜精神”,发扬了当地独特的石油精神文化;而《美丽的大庆,我可爱的家乡》这首歌曲中,就展现出了大庆人民对于家乡、石油事业的自豪与热爱之情,同时也赞扬了大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与耀人的铁人精神;《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曲中,则展现出了石油工人日常的工作场景及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抑制不住的自豪之情。
二大庆石油歌曲对当地高校文化发展传承的影响
第一,大庆石油歌曲提升了当地高校文化软实力。大庆石油歌曲作为大庆当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石油精神、为新国家奋斗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当地高校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高校是未来社会优秀人才、先进思想的孕育地所在,校内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学生不断发展、进步、成才的基础条件。同时,高校文化的软实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大庆石油歌曲作为当地的代表文化之一,展现出来的铁人精神、爱国情怀、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都可以对学生起到育人作用,教育学生要发奋图强,早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大庆石油歌曲中的英雄事迹也鼓舞着学生勇敢向前。第二,大庆石油歌曲提升了当地高校的内涵建设。当下,随着大庆当地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此时,学校的内涵建设自然也开始加快脚步。大庆石油歌曲中展现出来的大庆当地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企业精神、地域精神,还表现出来大庆的时代精神与大庆人民爱国的民族精神。爱国、求实、奉献、创新是大庆石油歌曲中频繁展现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大庆人民一生的石油事业及其与石油相关的生活。高校的内涵建设正是需要这种精神面貌的引导,以此来不断提升其内涵建设的新高度。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优秀的课业成绩,更需要爱国奉献的进取精神,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三,大庆石油歌曲提升了当地高校的竞争力。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与其硬件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内容还是高校的文化底蕴、文化气息、文化氛围、校园风气等,上述内容都属于精神层面。而在大庆当地,大庆石油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于高校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大庆石油歌曲的基础提升当地高校竞争力,不仅充分利用了大庆当地特殊的教育资源,形成了独有的高校教育文化,还可以将其与企业精神相连接,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满足大庆当地企业需求,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当地高校的竞争力。第四,大庆石油歌曲培养了当地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社会中也开始盛行拜金主义。对于仍处于高校并未完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可塑性极强,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在高校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是重点工作之一。而大庆当地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地域资源,通过大庆石油歌曲,宣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的务实肯干、爱国敬业、开拓创新精神,以此来帮助当地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探讨
摘要: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但是社会发展建设的需求,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在建设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还要加大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投入,改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方式,扩大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规模,深化农村基础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从而真正实现农村基础公共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发展
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的发展是决定农村和谐稳固发展的关键,而想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以提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为主,不仅要创建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还要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的管理制度,以实现农村基础公共文化的长远发展。
一、加大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促进农村基础公共文化发展
确保资金投入方面的稳固持续是促使农村基础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时,还要建立以政府投入资金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资体系。
(一)创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财政投入体系。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比如,政府在财政投入支出结构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大对农村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量。另外,国家也可以转变财政投入地域,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建设作为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地区,促进不同区域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协调发展。省级政府应该建立省属市县的财政体系,避免地级市政府直接控制县级政府的财政实施,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县和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应规范县和乡镇之间的财政关系,对乡镇财政收支实施统一管理。
民族文化发展论文
一、中华民族传统与文化发展动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惟一赓续绵延数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走遍天下,无论在哪里,“中华民族”这一名称定能唤起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亘历千载环袤五洲,依然显现着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蕴积着强盛的民族文化发展动力。
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1、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3)
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讲到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主要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