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6:4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产业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我国文化产业化必然性研究论文
[摘要]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文化产业化发展论文
一、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途经研究论文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交流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方面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推动人类创新活动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人类的一切创新活动总是首先把创新的关节点放在理论创新上。人类实践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理论的指导地位。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上没有创新的理论,就没有创新的实践,从而也没有创新的成果。人类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都源于创新理论的创立和指导。
伴随2008北京奥运的申办成功,中国文化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一极。中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递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不断创新文化理论,创新内容要提升到新高度。文化产业的根在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是与人们收入成正比的,中国目前年人均GDP近2800美元,处于精神消费的临界点上,这充分说明,连云港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且市场潜力巨大。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不在其多,而贵在其用——用最有限的人力、最科学的手段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目前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振兴连云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连云港文化产业化发展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此时,我们要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创新,在面对待高端文化项目各方面运作经验不足时,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主动出击“先拿进来才能掏出去”构筑文化高地(这里的“拿进来”指的是引进连云港境外高端的优秀项目,学习运作经验;“掏出去”指的是文化系统运用已磨练成熟的运作方式对连云港市文化事业、产业进行建设)。“拿进来”?拿些什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去拿别人已经运作成功,有长期制作经验的文化艺术作品,当然这些作品要在很大的成份上适合连云港,可以在连云港成功的运作。“拿进来”,不是指一味的去照搬,也不是“拿来”就功德圆满了。而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将这些作品与我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运作,我们在整合、优化、运作的同时吸收外来文艺作品的精髓,包括大型活动的商业运作经验,现场筹备调度经验,策划与创新的意识,舞台美术经验、也包括大量的外来资金。我市的文化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在“出去拿”的过程中也是我们以逸待劳的去培育文化市场的过程,是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化系统自身壮大的重要举措,为“掏出去”积累大量的运作经验、宣传平台、合作渠道、外部资金,所以只有“拿得进来”才能更好的“掏得出去”。
当然,文化市场初期阶段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中低端项目和对初期市场的培养,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设立“五万元项目计划”——此计划以连云港的中低端市场为目标,所策划的项目针对连云港中小型商业促销、开业庆典、企业宣传等以不超过五万元的费用承接,进一步满足连云港经济发展中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宣传需求,收拢连云港市场中零散的文化资金,对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原始资本充分积累,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和从而拓展更多市场。“五万元项目计划”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新时期的复辟,而是针对现有连云港当地文化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五万元是一个坎是连云港目前大部分客户大约可以承受的坎,“五万元项目计划”更多的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以小项目吸引客户用小项目吸收资金。“五万元项目计划”是一个套餐式的文化快餐,它整合文化资源从中低端着手,以更迅速、更直观、更便捷的套餐式文化产品展现给客户,供他们选择。
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前提保证。只有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战略定位,做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创新的理论,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文化产业化创新实现区域资源优势转换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中,不同区域逐步形成并拥有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优势。只有积极挖掘、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好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创新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加强公共文化产业化计划要点
2012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五宜”城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局今年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建五宜,率先发展创一流”的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按照建设“五宜”城区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为重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我区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推动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3周年。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
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上来,把干部群众的精神统一到抓落实、干事业、促发展上来,提高建设“五宜”城区、构建和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上,结合我区文化工作实际,围绕文化建设的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和研究,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文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
二、不断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在开展创建“五宜”城区活动中的作用。
1、继续抓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搭建良好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抓住市上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重要机遇,利用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联系,进一步加强文化馆、站的设施建设,保证文化馆、站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组织、示范和引导功能。
2、坚持对业余文化辅导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扩大、完善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的水平。建立完善制度,深入社区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进行排练,开展活动,带动全区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产业化实施对策的研究(zjstu34)
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中异军突起的力量,并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我国直辖市之一的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重庆市,其发展目标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文化将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此外,重庆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之一,而西部大开发把发展科技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重庆市发展都市经济的要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按照重庆市委市府把沙坪坝区建设成重庆市科教文化中心的要求,把沙坪坝区建设成教育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富有现代化都市风貌的中国西部的科教文化中心城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因此研究沙坪坝区文化产业对重庆乃至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沙坪坝区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沙坪坝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沙坪坝区发展文化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障碍,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化的途径,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背景
谈论艺术创作产业化
一、艺术生产的产业化历史
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看,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1894年爱迪生公司利用爱迪生发明的摄影机和活动视镜,使用伊斯曼柯达(EastmanKodak)供应的电影胶卷,由其公司内的一位名叫佛莱得奥特(FredOt)t的员工负责担纲演出,拍摄了第一部获得版权保护的影片《弗雷德•奥特打喷嚏》。继之,卢米埃尔公司首次拍摄了250米长度,由13个片断陈述一个长篇故事的影片《基督受难》。1896年,原是舞台魔术师和剧院经理的梅里爱,从卢米埃尔兄弟那里买下了电影放映机,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制片厂,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戏剧表演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于电影,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据说,他在一生中共拍摄过多达400余部影片。第一次世界年大战后,梅里爱已完全破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说,这里包含了艺术生产产业化趋向的最早萌芽。正当梅里爱破产前后,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却很快传到了美国并在那里得到了先行发展。从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移师好莱坞,如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Pictures)等,纷纷在那里落户。20世纪30年代,当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发展停滞时,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却在美国得到了高速发展。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东方的日本,也陆续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纷纷为文化产业命名,如将之称为“内容产业”(欧盟)、“文化工业”(法国)、“创意产业”(英国、芬兰)、娱乐观光业(日本)等,并出台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与此同时,社会学的、文化学的、经济学的文化产业理论纷至沓来,文化产业被提高到了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实力”的一种“软权力”的高度。〔2〕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既为先行又与之同行,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普遍事实,产业化成了艺术生产最显著的当代性特征。
二、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表征
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同于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共时性的意义上,当代社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存在着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但就社会生产的整体趋势看,主体部分已不再是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而是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产业化的艺术生产正在整合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而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也正在融入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历时性的意义上,产业化的艺术生产是当代性艺术生产,是艺术生产发展的一种历史性形态,因此,不同于此前的现代性的商业化艺术生产,更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商品化艺术生产。这种不同是以如下表征体现出来的。首先,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而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结合。就是说,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一方面是一种按照工业生产流程,使用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复制的生产,同时又是一种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生产过程进行的商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4年在《文化工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当初用的是单数“cultureindustry”,直译可为“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学界也一直将之译为“文化工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外延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始,由法国开头,欧洲各国陆续使用复数的“culturalindustries”,这就是“文化产业”。〔3〕这表明,文化产业的基本含义是文化工业,工业化是艺术生产产业化的基本历史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文化、贸易和全球化》(Culture,TradeandGlobaliza-tion)对文化产业的解释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马用金字塔模型阐释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在金字塔的顶端是必须要得到解释的文化产业。金字塔的底部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一种规定,其中包含着经济和技术作用。”〔5〕按其所说,文化产业也就是由经济、技术、艺术构成的三元合成,这可谓非常精确地概括出了文化或艺术产业的基本面貌。按照这一面貌,单纯的商品化生产,如郑板桥卖画,甚至单纯的商业化生产,如马克思说到的“剧院、歌舞场、妓院等等的老板,购买对演员、音乐家、妓女等等的劳动能力的暂时支配权”,〔6〕都不能称之为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历史上,商品化的艺术生产应该说很早就有了它的萌芽。马克思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就是说,在人们突破了地域性的原始共同体的局限时开始,就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的劳动产品。现代社会的艺术生产,亦即进入到资本主义时期的艺术生产,在资本生产的支配下,使传统艺术生产的商品化“潜能”得到了高度发展,成了服膺于资本的生产与增殖,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商业化生产。但是当它还没有工业化或完全工业化,即还没有按照工业生产的流程,使用工业生产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复制生产时,也不可能称之为产业化生产。如前述提到的“剧院、歌舞场、妓院等等的老板,购买对演员、音乐家、妓女等等的劳动能力的暂时支配权”,就不是产业化生产。所以说,产业化艺术生产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商品化艺术生产,也不同于现代的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不过,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商业化市场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却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提供了历史性的前提。有人概括说:“从20世纪20年代文化产业的萌芽算起,到现在其发展已经过了80多年。”〔8〕80多年时间似乎很长,其实很短,但这说法是历史的,是严谨的。其次,产业化艺术生产突破了古代艺术生产分散的个体化模式,也超越了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艺术生产的单一企业化模式,而是一种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西方的一些大学使用的经济学和管理专业最权威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的作者泰勒尔认为,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化过程大约包括三个层面:商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
就是说,商业化生产是产业化的最基本层面,企业的社会组织化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层面,而最终达到的是广泛协作、深度加工的规模化生产层面。在这种产业组织中,企业是产业的主体,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产业化生产就是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这种规模生产,从组织形态上看,表现为集群化特征,如好莱坞集合了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CenturyFox)、华纳(WarnerBros).、联美(U-nitedArtists)、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和雷电华(RKO)等八大影片公司。如今,这种集群化生产已经成了发达国家的自觉意识,并把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航母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策略。在文化产业方面,我国是后发展国家,但近些年来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增多,并开始走向普遍化。这种规模生产,从生产形态上看,表现为产业链式生产。产业链按迈克尔•波特的概念,又称为产业价值链。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总是很精细的,未必通俗,但其案例分析还是通俗易懂的。其典型的案例是:一个犹太人在美国西部淘金,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就做起了出租淘金工具的生意,第三个犹太人则主动做黄金分销的生意。他们由此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环节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的链式结构。这就是对产业链的最通俗解释。正是这种产业价值链使文化产业成为了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艺术生产则成了这个同心圆的核心,因而也就成了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外延生产的规模化生产。
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二者属于相互依存、相互定义的关系。只有保证文化产业成为传媒产业的重要内容,才能够为传媒经济运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传媒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才能将文化产业的价值发挥出来。基于新时期背景下,新媒体不断推动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加快了传媒产业制度创新的脚步。本文从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发展进行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把控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促进我国传媒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思考。
关键词:传媒经济运营;文化产业;产业化发展;市场化发展
一、引言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经济、政治与文化互相交融,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地位愈发稳固。文化的影响力也烙印在了民族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题文化,并且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产业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将信息文化作为主体,并且依托于信息化平台,逐步将传媒经济运营对文化产生的发展推进作用展现出来。在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社会的基础上,提升生产力,实现繁荣文化的发展目标。
二、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发展
(一)传媒和文化。传媒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互动关系,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两个个体,但实际上着两者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产业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多个领域,还能够对人类审美、行为、生活、风气起到一定的导向。而媒体也具有这样的一种功能,媒体的传播不仅会向社会大众传递新闻资讯,也会对社会大众的行为、风气等带来导向。可见这两者存在一定的交集,这就为两者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有利前提。基于现代化经济环境背景下,传播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与相依存的文化资源关系也比较深厚。通常情况下,要想实现多样化的文化发展需求,就需要保证表现形式与其相对应,这对指导传媒市场的定位与细分发展目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文化的多样性特点都没有发挥出来,导致人文资源在现代化的产业运营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无法实现文化内涵的传播目标。所以,对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进行挖掘十分重要,只有与现代化的生活理念融合,才能逐步打造出激励群众的社会环境。(二)媒体是否可以形成产业。结合一个产业的发展特点来看,媒体要想发展成产业,不能仅通过媒体相关技术,还应不断丰富其内涵,将文化产业和媒体信息技术相融合,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计算机、通讯等领域不同,加入文化产业的升级与结构转换,属于传媒经济发展改革的必然产物。基于传媒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造成了各类媒体的涌现,媒体频道十分丰富,但其中的内容却明显不够,缺乏文化性,内涵不足制约了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如今包括媒体行业本身,以及社会大众都已是到了这一点。为了有效改进这一问题,不仅是要更新媒体技术,还应加入文化元素,丰富其内涵。可见文化逐渐成为媒体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三)新媒体时代的媒体文化产业。新媒体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现代的信息技术时代,新媒体整合了媒体的采集、传播等技术手段,并整合了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类终端,并丰富了文化内涵,丰富了社会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在融合、互补为基础的生态环境当中,促进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与传统的媒体相比较,新媒体的优点就是传播速度较快,能够消除电视媒介、报纸以及广播媒介之间的边界,并且消除国家之间的边界。最显著的优势并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属于一种破坏性较强的创造方式。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实现各个媒体的融合。由于传统的媒体行业和新媒体产业并不完全相同,同时又受到了市场经济方面的影响,使新媒体产业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条,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产业的生成,其文化传播能力突出,能够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