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6:23: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背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律仲裁的文化背景综述
摘要:仲裁作为一种法律调解制度,从西方植入我国只有短暂的十年左右,但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却为仲裁在我国的推行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本文以民族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中国国情下民族文化与仲裁核心思想的契合。
关键词:仲裁民族文化尚和心态
仲裁是一种法律制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围绕着该法律制度的产生、推行、应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文化效应,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别。法律制度的发展,始终与该环境下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相关联,是特定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制度是文化的物化形式,文化是制度植根的土壤。仲裁由西方传人我国大约才有10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单从制度来讲,仲裁是一个舶来品,在我国推行带有很强的植人性。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特有心理,却为仲裁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提供了深厚而滋润的土壤。
一、特定社会历史铸造的中国人尚和心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型社会。农耕离不开土地,而土地是不动的,这使得依附于土地的人民能够长久稳定在居住地而有较少流动。只有在自然灾害或战乱时,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土地。正如费孝通所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在稳定的生存空间中,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因而造就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们之间彼此知根知底,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熟人的社会。而熟人社会又必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在群体规范的压力之下,每个人都遵循着以和为贵的社会规则,这为中国人民的尚和心态的养成制造一个了良好的温床。另一方面,农业的生产完全依赖着气候的变化,旱灾水灾的整治以及因时令限制而导致的高强度劳动,这些都是个人或少数人无法完成的,所以必须依靠多个人的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同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强化了人们的农本思想,轻视财富利益,并把安贫乐道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这种经济背景还使中国人形成了尚“和”的心态,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尚和”作为平衡人我关系和群我关系的根本准则。
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很早便确定了一个人的观念,由人的观念中分出己与群。但己与群都已包涵融化在人的观念中,因己与群全属人,如何能融凝一切小己,而完成一大群,则全赖所谓大道,即人相处之道。中华文化一贯主张社会重于个人,提倡群体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的社会取向成为中国人社会生存与适应的基本方式。“尚和”心态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而影响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处世之道。
茶文化背景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阶段不同文化来袭,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留中国化特色,也要强化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才能在弘扬本土文化的同时,丰富作品文化内涵。从茶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体现入手,了解茶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体现,借助茶文化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优化和创新,有利于加强对本土茶文化的挖掘和再造,也能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过程中探寻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并将中国化茶精神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从而为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奠定基础。
关键词:茶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开展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国家,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融入茶文化既能展现华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能提升传统茶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国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确保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可有效迎接不同文化思潮的来袭,有利于我国民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也能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提升茶文化的国际性。茶文化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本土性茶文化走向国际,也能使民族性文化创新传承,确保人类在生存繁衍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1茶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1.1社会价值
视觉传达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具备经济价值,也具备社会价值。具备社会价值的视觉传达设计极具感染力,而茶文化传承本身具备社会价值,将其融入于视觉传达设计,了解视觉传达设计和茶文化传承的契合性,有利于二者强化融合,能塑造优秀的民族性品牌,可加强对区域茶文化的传承。借助茶文化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价值,能使民众加强思考,并设计具有更高社会价值的视觉传达作品,向全球展现中国的风俗习惯。茶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可使人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感受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也能接近人们的文化心理,使人们在感受文化时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正确理解和认知,从而推动中国化视觉传达设计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职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综述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的教学,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文章从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途径、原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跨文化意识语言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思维方式。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让学生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背景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1文化背景教学的主要内容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在中职英语教学与实践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可包括: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
文化背景对学习的影响诠释
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丈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分析了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中丈化背景知识的异同,探求了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英语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委婉语颜色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文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backgroundknowledge)就是英语学习材料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分为记忆性背景知识和分析性背景知识。记忆性背景知识指关于某种语言文化的事实性信息,例如:历史、地理、环境、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统意识、宗教信仰等;分析性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和确定英语国家和本国内部文化差异,具有对英语国家和本国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的能力,并能对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等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对比。Carrell认为:背景知识有三个组成部分:上下文、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指与本文有关的相关内容,熟悉度指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可以说是文化知识程度,透明度指对篇章结构的把握。实际上,上下文和熟悉度都属于记忆性背景知识,透明度属于分析性背景知识。
绝大多数英语单词与其对应的汉语意义相接近,但是有些词所对应词的意义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时候关注一些词汇,关注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多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以更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1英语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有差异
文化背景在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刍议
摘要: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创建者。在听力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程度,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教师来说,文化背景知识是教学中一项必要的内容。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建构主义听力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和发展,经验的不断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且成为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也同样举足轻重。听力教学环节由学生、教师和课堂三部分组成。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分别来论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1.学生方面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这个过程的主要进行者。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创建者(吴晓真,2OOO)。他们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证实假设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扩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引自Woofolk,1998)。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来构建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刘书锋,2OO4)。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刘书锋。2OO4)。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反映。因此,学生在学习英美国家的语言时,必然要涉及到他们的语言背景知识。
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材料屡见不鲜,背景知识几乎成了语言的主体。显然具备背景知识能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对所听材料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如听到这么一句话:
文化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综述
论文关键词:地方文化化学教学资源资源开发
论文摘要: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教学资源,不仅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把人文知识与化学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更完整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本文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探讨了在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地方文化与化学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定义的名词。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则是与自然相对的人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的物质及精神力量的积累程度和表现方式的确证。化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地方”这一概念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地方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下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能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领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文化,这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对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为了使掌握的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是最全面的,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实地的参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地方文化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献资源四类。
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歌曲发展策略
摘要:只有在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背景下,建立多元的陕西艺术歌曲形式,才可以将民族艺术歌曲推向更大的世界舞台,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本文对陕西艺术歌曲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阐述了实现文化多元发展要求的陕西艺术歌曲发展途径。
关键词:陕西艺术歌曲;多元;民族;发展
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在大环境下,一些国家、民族的文化也必将顺应世界文化潮流的发展主流。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原生态的音乐文化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了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就要帮助受众者树立民族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通过多元音乐文化渠道增加民众的音乐实践能力。多元文化强调了生态学方面的相互关系,能够促进良好的国际间关系。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的看待多元文化的理念,共同探索多元艺术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接受本民族艺术“母语”的氛围,转变受众者根深蒂固的传统音乐审美观。
一、陕西民族文化的发展概述
关于民族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从事民族艺术创作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被称之为民族产业。发展民族文化就是积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被当作产业经营。当前,民族文化已经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国家正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大力发展民族艺术事业,从而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布局、促进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同时民族文化保护被提高到相当高度国家对传统经典、技艺、濒危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和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可见,我国民族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历史时期,其文化领域出现了“文化多元发展”。陕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不但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而且为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陕西艺术歌曲多元发展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不仅仅限于完成演出与创作的过程,而且还要对歌曲生产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赋予了陕西艺术歌曲新的使命和责任,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陕西艺术歌曲的基本元素和载体,进一步加强以特色为载体的艺术性。
二、实现文化多元要求的陕西艺术歌曲发展途径
农耕文化背景下阜阳剪纸艺术
安徽阜阳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剪纸之乡”,剪纸是当地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每逢年节庆典、婚丧嫁娶、婴儿满月、老人寿庆等活动,人们都喜欢悬挂张贴剪纸作品来烘托气氛。阜阳民间剪纸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淳朴古拙而不失精巧,热烈而不失典雅,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农耕文化内涵。这种丰富而独特的农耕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阜阳地区地处淮河中游,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考古发现8000多年前淮河流域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稻米等作物,因此很早就形成了基于农业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原始自然观;其二,阜阳地区历史上曾是儒、道、墨、法、农本等思想汇集地区,以道德伦理规范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以及管仲的农本思想等都极大丰富了农耕文化内容;其三,阜阳地区历史上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中原、吴、楚文化不断渗透、融合的地区,长期的渗透、融合使本已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更具兼容并蓄的特征,也正因此使得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郭沫若先生所说的“其味天真而浑厚”与“玲珑剔透得未有”的南北风格融合的面貌。
一、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农耕文化背景
(一)以天、地为本的自然观
《黄帝四经》曰:“人之本在地。”《管子•乘马》曰:“地者,政之本也。”固守土地、崇拜自然是阜阳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日月星辰的运行,四季的更替,植物的枯荣,土地的肥沃与贫瘠等,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情感。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自然不仅是“本”,而且还拥有“大美”,故民间艺术自从产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烈的亲土地、亲自然的特性。余达忠先生认为:“自然作为一种背景性存在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对于自然的崇拜是自然而然的,尤其是农耕社会的早期,自然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社会的神话、信仰、习俗、仪式、歌谣等就在这种自然崇拜中形成和奠基下来。”刘继成先生也认为:“人对自然的高度依附性,决定了观念领域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正是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道自然,不管是对儒道还是墨名法,都是哲学认知的起点,‘天人合一’则是共同的价值选择。”通过对甲骨文中“艺”、“乐”和“美”字的分析,他认为这些能够反映精神特征的文字均与自然、农业有关,“后世‘艺’由农业种植发展成为雅化的技能,即‘六艺’,进而发展成精神性的‘艺术’‘;乐’由对谷物丰收的礼赞发展为普遍性的快,进而发展为表达快乐的艺术形式‘音乐’;‘美’则由视觉的胖大和味觉上的鲜,发展成为一般性的审美。这种词义的演进,一方面体现出人类从物质向精神、从实用向审美、从快感向美感进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耕文明对于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奠基性。”从对土地的关注到对田间劳动力的需求,生殖繁衍便成了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有趣的是,原本是人类生殖繁衍的问题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却与创造天地万物的阴阳观念紧紧缚在一起。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等,在阴阳家看来世间万物皆归阴阳,即所谓“阴阳和而万物得”。阴阳观念关于事物发生、发展及相互关系的解释对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认识自然、安排农事具有重要意义,它深刻影响到民间习俗、信仰、文化、艺术的形成发展。尤其是“抓髻娃娃”、“生命树”、“葫芦娃娃”、“蛇盘兔”等这类关于生命主题的剪纸,刻意使用了许多象征阴阳两性的图像符号来表达阴阳相合孕育万物的观念,所以作品内容的释义性往往超过了审美性。对于农民来说,通过直观欣赏剪纸图像理解一种文化观念远比阅读文字来得容易,从这一方面讲,阜阳民间剪纸艺术也反过来促进了阴阳观念在民间的传播。
(二)忠义、孝悌,安土重迁的儒、道思想
阜阳地区民风朴厚,安土重迁,生活追求平淡、节俭、安稳。显然,这是与老子所倡导的“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的理想社会分不开的。封闭的社会生活造就了本分、知足、勤俭、朴实的农民性格,影响到民间剪纸艺术上则呈现出朴素、内敛、稳定、简约的风格。儒家所倡导的建立在家庭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伦理观念是阜阳地区农耕文化的又一核心要素。受其影响,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在以视觉形式播布审美文化的同时,还承担着宣传道德伦理规范的任务。唐家路先生在详细分析了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对民间艺术的题材选择、创作观念、艺术样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后,认为:“是民众普遍的道德伦理及情感要求,创造、选择了这些形象化的题材和内容,使其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和伦理情感的符号。与此相应,民间艺术健康、质朴、圆满、完美的艺术风格也常常遵循和追求美与善的统一,体现了民众广泛深沉的情感观念和道德伦理要求。”(6)
中国文化背景下劳资关系透视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当前中国的劳资关系现状,即总体走向规范与和谐,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指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劳资关系的特点,即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一定程度的对抗性,不平等性,不规范性,日益成熟性等;并总结出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中国经验,即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权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劳动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学会依法维权,加强企业和工会的社会责任建设等。
论文关键词:劳资关系;劳资矛盾: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腾飞,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紧张复杂的劳资关系问题。劳资关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劳资矛盾日趋复杂,严重损害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深人研究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现状,分析劳资关系的特点,并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中国经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国的劳资关系现状
(一)企业的劳资关系总体走向规范与和谐
在现阶段,由于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必然,与此相适应,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普遍的劳资关系。伴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人了企业雇工的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然而企业雇工大多来源于农民,相对于企业主所拥有的资本优势,其在劳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处于弱势地位,受到企业主的剥削欺诈,从而造成劳资关系的紧张。但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企业的劳资关系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劳资关系将顺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而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将占据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随着市场化机制发育、完善,劳资关系将走向完善和成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劳资关系的调整将从无序转变为自觉、有序和规范:劳资合作将成为劳资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态势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下腐败定义的启示
在社会生活中,腐败就是以公权谋取私利。对腐败进行道德谴责,这是定义腐败时必须明确的基本问题。
笔者发现,中文文化圈对腐败定义的道德评判是不明确的,而英语语境对腐败的道德否定色彩非常强烈。
《现代汉语词典》、《高级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对腐败的定义如下:物体腐烂,腐败食物;行为堕落的,腐败行为;(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腐败。
我国《刑法》中没有对腐败的定义,只是在第八章定义了“贪污贿赂罪”。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显然,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没有对腐败进行道德评判,《刑法》只定义了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贪污贿赂犯罪。
今年3月,总书记倡导在全社会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及时提醒了我们,定义腐败时必须明确:腐败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