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5:08: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稳定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邓小平的稳定观
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难题。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在纵览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深刻洞察中国近现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社会稳定理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
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领导全国财经工作,这时他特别强调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针对高饶联盟问题,在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和1956年9月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他都特别强调了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他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1]根据这一精神,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党员义务的规定中,增加了新内容,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列为党员的义务。
1956年至1966年“”前,邓小平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大民主”。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事件,我国也出现主张实行西方式资产阶级民主、以大规模群众斗争或闹事来实现民主权利的现象,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批评了这种大规模风潮和闹事的“大民主”。同一样,邓小平也表示不赞成这种“大民主”。1957年4月,在西安干部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有的地方不是讲闹事吗?有些人不是讲大民主吗?有些青年人总觉得大民主解决问题,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匈牙利搞大民主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吃亏的还是人民。波兰搞大民主也需要相当一个时期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大民主不要希望搞,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地方。”[1]在他看来,反对官僚主义,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应采取小民主的办法,即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来执行。二是反对“大搞群众运动”。1961年10月,他深入分析了当时做群众工作常见的方式——搞运动的方式或谓之“热闹方式”。他说,“我们不能否定在某一个时期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热闹的形式,……但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不能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是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1]他认为当时相当多的群众运动不是群众自愿的,违反了群众路线,最主要的还是做好经常性的工作。1962年2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群众运动要建立在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基础之上,而这几年“差不多是把搞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1]因为许多经常性的工作被不断的运动挤掉了,这一教训应该吸取。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成为以后他保持稳定、不搞运动思想的雏形。但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未能得到贯彻执行,以至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十年“”的大动乱,使党和国家遭受惨痛损失。
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稳定/安定团结
【正文】
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难题。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在纵览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深刻洞察中国近现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社会稳定理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1]
社会宪法稳定观分析论文
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至今不到22年,可已进行了四次修改,这实在是近现代宪法史上不多见的现象,颇具中国特色。从现有的有关宪法修改言论来看,中国宪法学显然对此缺乏直接的关注和专门的研究,更无系统的、有较强说服力的理论解释,这与热议中的宪法修改的其他具体问题形成了鲜明对照。面对每五年就修改一次的事实,与其说中国宪法学对如此频繁的宪法修改是一种“审美疲劳”式的冷漠和熟视无睹,还不如说它陷入了理论困惑,从而在形式上保持着一种“藏拙”式的沉默。中国宪法学的理论困惑在于其基于自身对宪法稳定性的理解而对宪法修改存有疑虑,既无力平抑公众高涨的宪法修改要求,拒斥频繁的宪法修改,也不能或无法从既有的对宪法稳定性的理解中就宪法修改及其必要性、正当性、合理性给予深刻的理论关怀,从而指导、影响和评判当今中国宪法修改的实践。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宪法学对处于特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有学者称之为转型社会)及其宪法(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转型宪法)的特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更没有形成以此为基础并能满足转型社会及其宪法所需要的宪法稳定理论。有鉴于此,笔者拟从检视中国宪法学对宪法稳定性理解的局限性出发,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宪法稳定观作为回应。
一、形式意义宪法稳定观之检讨
中国宪法学所理解的宪法稳定性,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宪法稳定性,指的是宪法在一定时期的不
变动性。这种认识源于对宪法形式上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这一特征的逻辑推论,即认为宪法较之于普通法律具有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往往不易修改,因而具有稳定性,故宪法的稳定性就是指宪法在一定时期的不变动性。亦有学者将宪法的稳定性表述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对宪法进行较大的修改。①这种基于宪法形式上的特征而得出的有关宪法稳定性的认识,是一种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笔者认为,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揭示出宪法稳定性的实质,基于形式意义宪法稳定观而追求的所谓宪法稳定性也只能是宪法形式上的稳定。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追求的宪法形式上的稳定并不一定是宪法的真正稳定。从宪法发展的历史来看,徒具形式稳定的宪法,不能对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引导,往往没有实际意义和现实作用。
其次,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不能解释和描述一个国家现实的宪法状况。对成文宪法国家而言,虽然宪法典是宪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宪法规范往往还以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等形式存在。即使宪法典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变动或进行较大修改,也不能说明宪法是稳定的,也许宪法是以制定和修改宪法性法律与创设宪法惯例的形式在变化。因此,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即使是对成文宪法国家而言,也不能对其现实的宪法状况(稳定与否)进行客观描述。对不成文宪法国家而言,形式意义宪法稳定观在逻辑上将不成文宪法的稳定性问题排斥在其解释体系之外。形式意义的宪法稳定观作为一种解释宪法稳定性的观点,缺乏对不成文宪法稳定性的说明,既不具备理论的普适性,更不能对现实的宪法状况(稳定与否)进行解释。
邓小平稳定观研究论文
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难题。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在纵览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深刻洞察中国近现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社会稳定理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1]
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领导全国财经工作,这时他特别强调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针对高饶联盟问题,在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和1956年9月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他都特别强调了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他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1]根据这一精神,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党员义务的规定中,增加了新内容,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列为党员的义务。
1956年至1966年“”前,邓小平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大民主”。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事件,我国也出现主张实行西方式资产阶级民主、以大规模群众斗争或闹事来实现民主权利的现象,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批评了这种大规模风潮和闹事的“大民主”。同一样,邓小平也表示不赞成这种“大民主”。1957年4月,在西安干部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有的地方不是讲闹事吗?有些人不是讲大民主吗?有些青年人总觉得大民主解决问题,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匈牙利搞大民主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吃亏的还是人民。波兰搞大民主也需要相当一个时期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大民主不要希望搞,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地方。”[1]在他看来,反对官僚主义,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应采取小民主的办法,即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来执行。二是反对“大搞群众运动”。1961年10月,他深入分析了当时做群众工作常见的方式——搞运动的方式或谓之“热闹方式”。他说,“我们不能否定在某一个时期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热闹的形式,……但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不能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是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1]他认为当时相当多的群众运动不是群众自愿的,违反了群众路线,最主要的还是做好经常性的工作。1962年2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群众运动要建立在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基础之上,而这几年“差不多是把搞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1]因为许多经常性的工作被不断的运动挤掉了,这一教训应该吸取。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成为以后他保持稳定、不搞运动思想的雏形。但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未能得到贯彻执行,以至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十年“”的大动乱,使党和国家遭受惨痛损失。
邓小平稳定观论文
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难题。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在纵览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深刻洞察中国近现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社会稳定理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1]
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领导全国财经工作,这时他特别强调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针对高饶联盟问题,在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和1956年9月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他都特别强调了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他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1]根据这一精神,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党员义务的规定中,增加了新内容,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列为党员的义务。
1956年至1966年“”前,邓小平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大民主”。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事件,我国也出现主张实行西方式资产阶级民主、以大规模群众斗争或闹事来实现民主权利的现象,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批评了这种大规模风潮和闹事的“大民主”。同一样,邓小平也表示不赞成这种“大民主”。1957年4月,在西安干部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有的地方不是讲闹事吗?有些人不是讲大民主吗?有些青年人总觉得大民主解决问题,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匈牙利搞大民主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吃亏的还是人民。波兰搞大民主也需要相当一个时期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大民主不要希望搞,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地方。”[1]在他看来,反对官僚主义,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应采取小民主的办法,即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来执行。二是反对“大搞群众运动”。1961年10月,他深入分析了当时做群众工作常见的方式——搞运动的方式或谓之“热闹方式”。他说,“我们不能否定在某一个时期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热闹的形式,……但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不能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是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1]他认为当时相当多的群众运动不是群众自愿的,违反了群众路线,最主要的还是做好经常性的工作。1962年2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群众运动要建立在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基础之上,而这几年“差不多是把搞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1]因为许多经常性的工作被不断的运动挤掉了,这一教训应该吸取。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成为以后他保持稳定、不搞运动思想的雏形。但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未能得到贯彻执行,以至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十年“”的大动乱,使党和国家遭受惨痛损失。
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汇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按照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稳定观,更加卓有成效地做好各项社会稳定工作,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维护社会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找准维护稳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定位,对于进一步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目标。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中,有两大特征直接描述社会稳定:一是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二是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第二,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社会动荡不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只有社会保持稳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逐步达到和实现社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和谐是稳定的价值导向和重要标志。一方面,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谐的价值观为稳定定位、导航,提供方法论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为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都使社会稳定不断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稳定与和谐既相互区别、互为条件,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金融稳定目标与宏观经济研究
一、引言
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多样化是否需要多种调控工具与其匹配?这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相关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争议之处。
二、多种调控目标与宏观政策工具的匹配分析
(一)金融风险调控的宏观政策工具类型。金融风险的积聚往往先于危机的发生,从货币当局作为最后贷款人这个机制来说,在危机发生时,难免需要使用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来消除金融不平衡,那么,对于货币当局来说,则有动机在危机未发生之时防止金融不平衡的累积,避免触发金融危机。虽然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风险积聚之间存在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上的高度相关联系,然而,货币政策并非应对金融风险积聚的唯一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2018~201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宏观经济学界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范畴进行了几轮新的讨论,宏观调控工具在传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产生了两类重要拓展:第一、学界认可了在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非常规操作的必要性,即对于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贴现窗口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的短期流动性工具的应用;第二、学界提过了宏观审慎工具的概念,宏观审慎工具不同于传统的微观审慎工具(巴塞尔协定),微观审慎工具仅对金融系统中的单个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进行监管,且较强调对于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但是2018年金融危机体现出金融风险在个体金融机构间的快速传播,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表外类银行业务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巨大风险,使得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宏观层面以及空间维度上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机构类型而言,系统性金融风险表现为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综合风险程度;从金融业务类型而言,系统性金融风险既注重金融机构表内业务亦关注其非表内业务;从金融机构间的业务联系而言,系统性金融风险考虑了金融风险通过金融系统整体传播后所产生的放大效应;从风险分散的角度而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不同于市场风险),无法在金融市场内部进行风险分散。因此,宏观审慎工具的设计则正是针对金融市场的整体系统性风险,而并非针对单个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现阶段,宏观审慎工具的设计和执行均由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由以上分析可见,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风险积聚均具有调控效果,但其作用的角度有所不同。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在空间维度上,货币流动性在金融系统中的传导与金融风险的空间分布以及传播有关,在时间维度上,货币政策的执行时点与传导速度亦与金融风险的产生以及传播有关。对于宏观审慎政策,在空间维度上,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控制金融系统整体杠杆程度,在时间维度上,宏观审慎政策能够调控金融系统的杠杆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有利于针对降杠杆时期的资产负债表负面效应。基于此,对于金融风险积聚的宏观调控产生了多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匹配问题。具体而言,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货币政策本身具有其他宏观调控目标,那么,货币政策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引入金融稳定目标?第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配合来调控金融风险积聚?(二)金融风险调控的宏观政策工具匹配。文献中对于货币政策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引入金融稳定目标尚无定论,根据货币政策引入金融风险调控的不同程度,主要观点分为以下三类。第一、货币政策应当仅以宏观稳定(价格稳定、资源分配稳定、就业稳定)作为政策目标,而应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来追求金融稳定,货币当局应当分别用不同的政策工具来追求不同的政策目标。这种观点保持了2007~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文献对货币政策功能的看法。这种观点的潜在理论假设是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的、工具和政策传导效应是可以明显分开的,即两种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限,货币政策并不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积累的主要原因,而且与宏观审慎政策相比较,短期利率调节也不是降低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有效工具。显然,该潜在假设与众多实证研究发现并不相符,且过度强调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替代关系,忽视潜在政策合作可能性,高估宏观审慎政策在纠正金融系统不平衡、降低金融周期波动性和风险溢价等多维度上的作用能力。第二、认为较短期的(2~3年)的价格稳定目标使得货币政策不能够调整金融系统不平衡,金融稳定应当作为货币政策的次级目标,该观点称为“逆风策略”。这种观点的潜在理论假设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许多非线性的联系,因此,金融周期并不能完全由宏观审慎政策来平缓,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价格稳定作用。由于金融周期一般比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要长,因此,将金融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自然而然的延长了货币政策的政策期限。在此观点下,货币当局面临额外的取舍:其一,央行需要提高自身的政策可信度,可信度发展可以将货币政策在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上取舍内部化,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政策效果;反之,错误预期产生的任何价格水平与其长期均值之间的偏离都可能与金融边际风险相互作用,引起金融风险快速积聚。其二,引入金融稳定目标,虽然在最优货币政策设定上并不增加额外的困难,但是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上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第三、对于货币政策目标提出更加激进的改变,它认为金融稳定和价格稳定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难以区分开来,因此,不论是传统还是扩展的货币政策都应当以金融稳定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以解决金融市场失灵问题和畅通货币传导途径。价格、金融和财政稳定由于金融中介摩擦而相互关联,因此,最优货币政策应当远超出宏观稳定的范围。在经济下行时,货币政策起到危机后管理的作用,应当能够对抗流动性和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影响。在经济上行时,货币政策起到危机前预防的作用,应当避免金融不平衡的形成和累积。在金融目标主导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之间的合作是关键,否则可能引起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见,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引入金融稳定目标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对于货币政策在何种程度上可能引起金融不稳定,如果货币政策本身可能引起金融不平衡,或者宏观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则应当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第二、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有不同的认识,如果宏观审慎政策对于管理金融周期并非完全有效,那么,则需额外使用引入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来进行金融风险防控。第三、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应当考虑如何处理货币工具和其他金融稳定工具之间的政策合作问题,以及如何维持货币政策的宏观稳定可信度。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以及宏观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国家存在不同之处,中国是否应当使用以及如何使用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稳定需要根据中国的金融结构和货币传导的特性进行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在由数量型工具(货币供给总量)为主向价格型工具(利率)为主的转型,现阶段,利率传导存在较大的摩擦,利率调控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日益复杂化。在新货币政策框架下,如何同时实现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是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运行的重大挑战。本文立足于货币政策传导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论述了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的理论原理与必要性,为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增值税转型稳定宏观市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问题的提出;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效应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就是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供给学派的核心观点就是减税、“华尔街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减速,外需急剧收缩、增值税转型的契机已成熟、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微观主体的影响、对全国范围内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彻底抵扣固定资产所支付税金、增值税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对宏观经济的意义表现在增值税转型后,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固定设备购人方可用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增值税转型对市场稳定的影响等,具体请详见。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就是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其实质就是扩大抵扣范围,即允许抵扣当期购人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我国现行增值税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及时入库和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增值税作为我国税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的弊端,从经济层面来看抵扣范围狭窄不利于刺激企业投资,从政治层面看为政府提供了“印钞机”导致众多的经济犯罪。鉴于此,增值税转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供给学派的核心观点就是减税,为此供给学派为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固定设备的更新,从而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供给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供给方面”,即企业是否有活力,是否有投资的积极性。
2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看,“华尔街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减速,外需急剧收缩。出口受到重创。同时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内出现经济的周期性回调都反映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我国目前内外夹击的经济形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无疑是雪中送炭,在供给方面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将是巨大的,巨大的投资乘数效应将会弥补转型后政府财政的税收收入,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带动企业固定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从而带来较高的就业率和生产率,最终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消除这次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阻碍。
客观地说,增值税转型的契机已成熟。经济过热的风险悄然降温之际。减税呼声中的全国范围内的增值税改革已浮出水面。我国目前减税呼声此起彼伏,国内外减税潮流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等备受期待,这些减税政策无疑比政府投资更能够促进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效率,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关头更能带动经济的增长。
邓小平稳定观探讨论文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1]
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领导全国财经工作,这时他特别强调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针对高饶联盟问题,在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和1956年9月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他都特别强调了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他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1]根据这一精神,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党员义务的规定中,增加了新内容,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列为党员的义务。
1956年至1966年“”前,邓小平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大民主”。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事件,我国也出现主张实行西方式资产阶级民主、以大规模群众斗争或闹事来实现民主权利的现象,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批评了这种大规模风潮和闹事的“大民主”。同一样,邓小平也表示不赞成这种“大民主”。1957年4月,在西安干部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有的地方不是讲闹事吗?有些人不是讲大民主吗?有些青年人总觉得大民主解决问题,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匈牙利搞大民主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吃亏的还是人民。波兰搞大民主也需要相当一个时期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大民主不要希望搞,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地方。”[1]在他看来,反对官僚主义,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应采取小民主的办法,即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来执行。二是反对“大搞群众运动”。1961年10月,他深入分析了当时做群众工作常见的方式——搞运动的方式或谓之“热闹方式”。他说,“我们不能否定在某一个时期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热闹的形式,……但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不能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是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1]他认为当时相当多的群众运动不是群众自愿的,违反了群众路线,最主要的还是做好经常性的工作。1962年2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群众运动要建立在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基础之上,而这几年“差不多是把搞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1]因为许多经常性的工作被不断的运动挤掉了,这一教训应该吸取。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成为以后他保持稳定、不搞运动思想的雏形。但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未能得到贯彻执行,以至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十年“”的大动乱,使党和国家遭受惨痛损失。
“”开始后不久,邓小平即被打倒。亲身经历了那场浩劫,邓小平深知社会稳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当1975年他第二次复出时,主要做的就是对各方面秩序的整顿,以恢复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秩序。1975年1月,在总参干部会上就军队问题他说,要安定团结,就必须消除派性,增强党性。3月,就铁路部门的问题他又说,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增强组织纪律性,把闹派性的头头调开。5月,就钢铁工业的整顿,他再次强调要坚决同派性作斗争,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7月4日对中央读书班学员的谈话中,邓小平意味深长地指出,同志过去就讲过,已经八年了,以安定为好。现在加一年,九年了,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我们有好多事要办。可以说,邓小平主持工作的这一年,是安定秩序的一年。关于这一点,1987年10月,他在会见来访的外国友人时说:“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2]但随着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整顿被迫中断,然而,这一整顿可以说是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初步展开。
铁路博物馆景观工程稳定性分析
摘要:通过广州铁路博物景观提升工程在施工过程中4种不同工况的机车荷载作用下,基于有限元ABAQUS软件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珠江堤岸的位移、应力、塑性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珠江堤岸整体稳定性,为珠江堤防管理部门对堤防结构的安全管理及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珠江堤岸;稳定性;数值模拟;机车荷载
当前,由于新建工程距离堤防岸坡较近,新荷载是造成国内许多堤防岸坡失稳破坏最主要的源头之一,对周边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因此,对新建工程临近堤防岸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2]。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工程荷载作用下堤防岸坡稳定性分析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3-4]。其中,数值模拟中建立三维模型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在不同工况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等方面[5]。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调研,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了解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对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重视。正值全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恰逢其时,正在全力推动广州铁路博物馆(詹天佑纪念广场)建设,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恢复历史风貌,展示广州铁路百年风雨历程,串起铁路发展与地区经济、民生文化之间“休戚与共、相辅相成”的历史脉络,为现代人留存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的开展将会对珠江堤岸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技术手段对珠江堤岸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1工程概况
本项目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位于广州市老城区西南面的西关黄沙一带,临近珠江,该项目的实施将在临珠江铺设铁路轨道并放置一定数量的机车头,铁路轨道及部分车头位于珠江堤防38m管理范围,其中距离堤防最近的机车头仅有18m,因机车头自重较大,可能会通过基础传递至地下土层及堤岸,改变地下土层及岸墙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整体堤岸的稳定。因此,需对珠江堤岸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为珠江堤防管理部门对堤防结构的安全管理及铁路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2堤岸整体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