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4:57: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稳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稳定思考
村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抓得如何,特别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简称“四民主、二公开”)能否真正落实,直接关系到干群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稳定。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深化和延伸,力保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真正抓住主要矛盾,着力化解矛盾。当前,影响农村基层不稳定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究其根源,就是没有把“四民主、二公开”落到实处,在利益分配等方面出了乱子,引起民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居的征地款分配、资金使用不透明以及少数村居干部腐败的问题最容易引起突发性群体事件。要在村居全面推行“四民主、二公开”工作,认真贯彻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管理、集体财务管理、征租地款管理和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力度。
真正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首先是要把街道(镇)、村居二级基层班子建设成为法制意识强、民主作风好、群众信任支持的领导班子。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民主选举的组织形式和操作办法,拓宽用人渠道,选出组织和村民比较满意的“两委”班子,配强村居党支部书记,建设基层强势班子,为维护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思想,进一步健全各级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齐心抓、一级抓一级,下级向上级负责的维护稳定工作新格局。各街道(镇)党政一把手,都是维护辖区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维护稳定和基层民主建设列入年度各街道、镇班子的考核内容。
真正通过建章立制实现有效管理。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特别是要按照“四民主、二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村务工作制度,使村居“两委”及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议事决策等工作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完善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把人、财、物的使用情况向村民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既给村干部一个清白,又给群众一个明白。
金融稳定联席会议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和化解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5〕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意见》(鲁发〔2005〕26号)、《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意见》(日政发〔2005〕21号)及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日照市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制度。
第二条日照市金融稳定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是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一种方式,是加强协作、共同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议事组织。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联席会议成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和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行长担任,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公安局、审计局、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照市中心支局、日照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天同证券日照营业部、齐鲁证券日照营业部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联席会议成员因故缺席会议,由本单位指定一名相应级别的负责人临时代行职责。
社会稳定小康关系思考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学术界对社会协调、社会团结、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多样化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是一个新课题。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和谐社会和理想社会的关系。
和谐社会并不是要给大家建立一个新的乌托邦。我们要针对当前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围绕全面小康社会来建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它和理想是有联系的,但是有很重要的区别。
二是和谐社会和富裕社会的关系。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贫穷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所以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条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发展作为执政党的第一要务,这是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光富裕起来也还不行,还要看财富怎样分配,是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和谐社会和稳定社会的关系。
邓小平的稳定观
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难题。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在纵览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深刻洞察中国近现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社会稳定理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
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领导全国财经工作,这时他特别强调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之上。同时,针对高饶联盟问题,在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和1956年9月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他都特别强调了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他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1]根据这一精神,八大通过的党章,在党员义务的规定中,增加了新内容,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列为党员的义务。
1956年至1966年“”前,邓小平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大民主”。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事件,我国也出现主张实行西方式资产阶级民主、以大规模群众斗争或闹事来实现民主权利的现象,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批评了这种大规模风潮和闹事的“大民主”。同一样,邓小平也表示不赞成这种“大民主”。1957年4月,在西安干部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有的地方不是讲闹事吗?有些人不是讲大民主吗?有些青年人总觉得大民主解决问题,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的。”“大民主我们并不提倡,搞大民主并不好。匈牙利搞大民主要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吃亏的还是人民。波兰搞大民主也需要相当一个时期才能恢复元气。所以,大民主不要希望搞,没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地方。”[1]在他看来,反对官僚主义,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应采取小民主的办法,即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来执行。二是反对“大搞群众运动”。1961年10月,他深入分析了当时做群众工作常见的方式——搞运动的方式或谓之“热闹方式”。他说,“我们不能否定在某一个时期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热闹的形式,……但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不能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是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1]他认为当时相当多的群众运动不是群众自愿的,违反了群众路线,最主要的还是做好经常性的工作。1962年2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群众运动要建立在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基础之上,而这几年“差不多是把搞运动当作我们群众路线的唯一形式,天天运动,这是不好的。”[1]因为许多经常性的工作被不断的运动挤掉了,这一教训应该吸取。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成为以后他保持稳定、不搞运动思想的雏形。但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未能得到贯彻执行,以至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十年“”的大动乱,使党和国家遭受惨痛损失。
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稳定/安定团结
【正文】
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这一难题。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在纵览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势,深刻洞察中国近现展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社会稳定理论。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保持社会稳定,是邓小平长期一贯的思想
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由来已久,它萌发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1948年8月他写给中央和的《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就说:“人民对我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1]因此,要推行团结大多数的政策,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
建国初期,在主持大西南工作时,他更加重视稳定工作。1949年11月,就贵州新区的工作给二野五兵团的电报中认为,“在策略上提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不可树敌过多,防止过左等等,这是很对的。”[1]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生产中主要一条方针是不要乱动。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1]7月,在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民族问题,搞好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不出乱子,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同年12月,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加强公安工作,加强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巩固革命秩序。[1]
抓好班子 维护稳定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对新疆高校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和客观实际,根据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始终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核心来抓,坚持政治家办教育,政治家管理大学。
按照政治家管理大学的要求,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一是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把领导干部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斗争中的现实表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对于在反分裂斗争中态度暧昧、立场不稳、姑息纵容的学校领导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和撤换;对长期软弱涣散、问题严重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整顿改组;对有关责任人,按照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进行严肃处理,从而使学校领导班子成为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注重配强两个“一把手”。在选配学校的书记、校长时,坚持把那些善于把握高校发展趋势,有较高的依法治校能力和领导水平,政绩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三是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在更高的起点上、用更高的标准选拔高层次人才进入领导岗位,并注重领导班子的专业、年龄和气质特点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四是推进校际以及地方与高校之间的干部交流。200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先后调整充实高校领导干部102人次,一批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热爱新疆、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走上了高校领导岗位。
维护稳定工作安排
全街维稳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严格落实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为街道经济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维稳工作领导机制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要将维护稳定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形成社区统筹协调、辖区各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护稳定工作格局。各社区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工作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维护稳定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2、落实工作责任。各社区、辖区各单位要将维护稳定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人员,逐级签订维稳责任书,并通过督导、检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责任制落实。要把维护稳定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维护稳定工作实绩档案。
3、落实教育培训。各社区、辖区各单位要围绕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社会矛盾化解途径、妥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等主题,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全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指导检查。要加强维稳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维护稳定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推进维护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撰写2-3篇有数据、有认识、有结论的调研文章。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典型,不断提高维稳工作水平。
探析金融监督与金融稳定
摘要:实现金融稳定必须要有完善的金融监管环境,选择适合我国的强化金融监管的策略,是当前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决策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中央银行如何提高监管能力,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银行监管和央行政策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通过有效互动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加强
不管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市场,在其向金融稳定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都将使其本身包含许多不稳定因素。比如说,如果金融机构所运行的市场或沟通金融机构与市场的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金融机构就不可能真正稳健,所以,制度设计者需要处理金融基础设施、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深刻的市场失灵问题。这些金融基础设施除包括审慎的银行监管、运行良好的支付清算系统外,还包括司法制度、会计与审计标准、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公事公办”的信贷文化等等。并且,这些因素间相互联系,共同发挥着作用。例如,如果评估银行资产价值的会计制度存在缺陷,那么对银行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就形同虚设,若债权回收存在法律上的不确定性,那么银行账面上的资产价值就不可靠.因此,银行监管的建设,对于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意义重大。
一、金融监管对金融稳定的意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金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即是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波动,金融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业本身也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发展,但并不是说任何金融机构都不会倒闭。提高金融体系的监管对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稳定房价保障经济复苏持续稳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控制房价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键和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房价持续上涨加剧资产泡沫并可能导致超经济风险;将稳定房价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和政策着力点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通胀压力及与此相关的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当前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键在于稳定商品房价格、房价奔腾式上涨引发的恐慌性预期是通胀预期形成的关键、稳定房价的关键是稳定处于领涨地位的一线城市房价、稳定商品房价格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核心、价持续性奔腾式上涨将加剧当前资产泡沫并导致未来萧条风险、从供求、管制和改革等方面多管齐下稳定商品房价格、将稳定房价作为改善民生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房价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领头羊”和资产泡沫形成的“加速器”,因此,控制房价是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键。应该将稳定房价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和政策着力点,对房地产市场而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必要调控。要从需求、供给和管制及改革方面多管齐下稳定房价,并以此保障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通胀压力及与此相关的资产价格上涨风险。通胀压力主要来自通胀预期,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键是抑制对房价上涨的恐慌性预期及由此引发的预防性超购和恐慌性抢购等超前性“消费”。
论文关键词:稳定房价,宏观调控,通胀预期,资产泡沫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通胀压力及与此相关的资产价格上涨风险。通胀压力主要来自通胀预期,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键是抑制对房价上涨的恐慌性预期及由此引发的预防性超购和恐慌性抢购等超前性“消费”。房价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领头羊”和资产泡沫形成的“加速器”,因此,控制房价是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键。应该将稳定房价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和政策着力点,对房地产市场而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必要调控。要从需求、供给和管制及改革方面多管齐下稳定房价,并以此保障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一、控制房价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键和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
虽然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出口反复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已经确立。民工荒蔓延标志着失业状况没有预期严重,如果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将可能发生在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尤其是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方面。因此,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上涨、防范资产泡沫十分重要。
区教育安全稳定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稳定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使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根据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稳定及信访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教育安全稳定工作
年国家、省、市、区重大活动多、敏感节点多,安全稳定仍将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教育系统也存在教师待遇、原民办教师上访等一些不安定因素,群体非正常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切实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第一责任。所有学校都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从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标本兼治,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要广泛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安全稳定管理水平。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抓,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稳定工作,有效遏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确保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科学、健康发展。
二、加强安全教育,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各学校要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治本措施来抓,都要开设安全教育课,配备专兼职教师,安排固定课时,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要利用专项培训或轮训的方式,分期、分批、分层次对班主任和广大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专题辅导、警示教育等,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职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要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和专职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学期开学前、期中和期末学校分三次对班主任进行不少于12个课时的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要将掌握安全知识作为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必备条件,学校校长要带头学好安全知识,提高应急指挥能力。要逐步建立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任职和上岗。对缺乏安全教育的学校,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改正。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知微见著,防患于未然,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所有学校要制定出详细的安全行为规范,具体到每一个环节,使每一名教职工、学生从进入校门开始所有行为都有依据。针对城区学校向社会开放的实际,要加强门卫管理,防止不安定因素带进校园。要建立对危险品实验室、锅炉房等场所的定期检查制度,杜绝因保管不善、检修不及时造成的事故。要加强用电管理,严防因线路老化或超负载运转引发火灾事故。要联合执法部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教育学生远离黑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小摊点,防止出现治安和食物中毒事件。要重视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工作,每所中小学均要配备法制副校长和法律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深入分析在校生违法犯罪成因,建立长效预防机制。要加强校园网监管力度,及时清理不健康内容。要注重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讲安全稳定就是讲政治”、“抓安全稳定就是谋发展”的意识,加大对原民办教师、部分幼儿教师等上访群体的稳控力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排查发现的矛盾和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信访问题,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逐一化解,努力做到不上交矛盾。要重视校务公开、教育热线电话的处理工作,切实改进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