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4:54: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德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德教育

大学语文德育教育探析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本质

(一)“课程思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教学实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高校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中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要求高校各类课程都落实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知识传授、能力达成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即各类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促成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及给予他们正向引导,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暗流汹涌,近期发生的中美贸易争端,启示我们要居安思危,要守好思想领域的“国防线”,也让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二)“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已初见成效,上海高“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探析岑泽丽校不仅把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还充分挖掘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思政元素,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以及对国情贴切的把握、浓郁的人文情怀,赢得学生的热捧。实践证明,“课程思政”旨在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这样可以形成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育人合力,最终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是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等的育人价值,实现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相融相通。目前,“课程思政”这种理念在高校并未深入人心、达成共识,例如有的专业课老师只顾埋头拉车,不看方向,不关心形势政策,远离政治,认为德育工作是思政课老师的事,在教学中只顾教书而不注重育人,甚至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宣扬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政治制度。这样就造成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割裂、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严重的还导致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动摇。“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它们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为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保驾护航。(四)“课程思政”是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需要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需要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全程全方位的合力作用,而“课程思政”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五)“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很多综合素养课、专业课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并不是要另搞一套,而是借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东风,深度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或思政元素,并使之提升为思想文化素养并融入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之中。并且它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也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是为了提高我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另外,思政内容也不是万能的,我们教师并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章节都要进行思政的融入,只有当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时,才适合进行融入。总之,“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二、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大学语文是一门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为精髓,兼具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等多种教育功能的人文素质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一般大学语文教学是以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篇章为鉴赏和品读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增强其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陶冶其道德情操,提高其审美情趣,塑造其健全的人格。所以说大学语文课程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或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一)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异同。1.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一致性。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它们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塑造、情感培养和精神熏陶的,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说,它们育人的宗旨是一致的,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存在着相通性和一致性。2.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相辅相成。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它一般是通过名篇佳作的学习来倡导人文情怀,引领正确的理想信念,扬善抑恶,取美去丑,自带人文价值导向功能和思政育人功能。深度挖掘大学语文中的“德育元素”或“思政元素”并有意识地把它们运用于课堂实践教学中,不仅符合大学语文的教学规律和目标要求,也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丰富了它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的有力补充。两者互通互融,相辅相成。3.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大学语文德育教育具有隐性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具有显性特点,它明确地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的教育作为教学目标。而大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具有隐性特点,它最直观的外在形式是文化的熏陶,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道德的提高和精神的提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善于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学语文中所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资源,提高其育人效果。4.大学语文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和吸引力。大学语文的德育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吸引人,感染人,引导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教育相比,它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和吸引力。(二)充分挖掘大学语文“德育元素”或“思政元素”的方法。1.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般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语文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所占学时也比较多,要使大学语文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从而发挥更大的育人效果,就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结合现代社会和当代大学生活,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的情境、场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现代阐释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有关竞争、友谊、团队定位与合作、爱情等自身关心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锻造他们自强不息、勇于担当、追求公平正义和至善至美的品格。例如讲中国四大名著,可以挖掘它们当中最励志、最激励人心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来进行讲解,如《三国演义》主要表现为眼观天下、志在统一的英雄情结;《水浒传》主要表现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西游记》主要表现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理想跋涉;《红楼梦》主要表现为至真至纯的爱情和尊重生命、众生平等的大爱情怀。然后可以结合“当今和平时代还需要英雄吗?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时代的英雄?”“我们应该如何去见义勇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义气?”“如何处理好自律和自由的关系?”“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你渴望什么样的爱情?”等社会热点话题或学生关心的话题来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把古代文学和现实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2.开辟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思政专题。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开辟和相关知识点有内在联系的思政专题,这样可以让大学语文课更具时代气息和生活魅力。例如讲中国古诗词,可以开辟“口中的‘古诗词’”或“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等专题。如他在院士大会上引用《离骚》中的名句表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他勉励青年学生要发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向世界宣示中国的自信;他在博鳌年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表达了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要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的深刻思想。这样的思政专题和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没有违和感,相反使大学语文课更具时代魅力,视野更开阔,境界更高远。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来进行大学语文德育教育。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方面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和精髓,是千百年来奔流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经典篇目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踪迹和身影。例如讲先秦诸子百家,如孔子儒家思想中和谐、诚信、友善的观念;道家思想中自由的观念;墨家思想中平等的观念;法家思想中公正、法治的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来进行大学语文德育教育是非常可行的方法。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课程思政”不是一时的热情,高校应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它也不是某一类课或某几门课要做的事情,高校党委应负主体责任,教学管理、组织人事等职能部门应负具体责任,站在学校的层面,整体协调、齐抓共管各类课程的政治思想教育,促进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教学科研的全过程之中,在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查、课堂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合理设置,加强“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最终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相关激励机制,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中的一环,其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最大化有赖于高校“课程思政”科学而合理的顶层设计。(二)大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强调,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一是,大学语文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来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不要简单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理论课老师的事,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实行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并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做表面工作,而是要沉下去,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考核等做系统的调整和设计。三是,大学语文教师要心怀天下、与时俱进,善于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政元素,长于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四是,大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典型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故事情节等吸引人、感染人和教育人,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不仅要积极地进行第一课堂的教学探索,还要注重第二课堂(课外)和第三课堂(网络平台)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主持开展或引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古诗词大赛、诗文朗诵、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弘扬先进文化、传播正能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查看全文

东汉邓禹家族文德教育与文学成就

清人唐甄《潜书•鲜君》说:“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①邓禹家族却不然。邓禹是东汉“元功之首”,孙女邓绥为和帝皇后,终身临朝称制,这个兼功臣与外戚身份的大家族代有良才,兼资文武。由于政治地位非常显赫,历来关于邓禹家族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政治方面,对其“文学”方面罕见关注。东汉的“文学”观念,实以经学为主而涵盖史传、文学、谶纬各科,其“审美意义在于以道德、礼义的教化价值作为评判依据”。②邓禹家族注重德行与文学教育,培养了矜重内敛、尚文好学的家风,成为世族中“可以为后世法”的文化典范。邓氏家族文学主要是政治家的文学,以严密的理性分析见长,彰显出了邓氏政治家经纬天下的胸怀与智慧,对汉魏政治、经学和文史之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邓禹家族的文化典范性

在东汉功臣家族中,邓禹家族是敦励儒学的典范。光武帝好儒术,功臣亦多儒者。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全国统一,光武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贾复、邓禹乃“并剽甲兵,敦儒学”,“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④其他功臣群起效仿,光武帝偃武兴文之国策由此得以顺利实施。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贾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贾复子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兼通儒术,(章帝)每宴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十三岁能诵《诗》,游学长安,与光武帝刘秀相识。天下初定,邓禹“常欲远名势”,⑤“笃于经书,教学子孙”。⑥贾、邓二人可谓通儒鸿才,在东汉功臣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典范意义。可以说,东汉功臣从军功起家到经学世族的转型正是从邓、贾开始的。然而,贾复早卒,其族亦人丁不旺,家族代表性不强。邓禹家族则不然,人丁兴旺,俊才辈出,成为东汉世家大族之翘楚。《后汉书•邓禹列传》曰:“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笔者依据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陈寿《三国志》统计了东汉邓禹家族入史传者,包括汉末邓芝在内,传衍六代以上,总计50男、2皇后,其中31人封侯,3人官至三公,与范晔的说法基本吻合。《隋书•经籍志二》曰:“后汉有《邓氏官谱》……晋乱已亡。”①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士族族谱,虽内容不详,但至少说明:邓氏家族仕宦显达,足以列出谱系。东汉士大夫罕见不通经学者。邓禹家族有如此庞大的官吏队伍,也就意味着有如此庞大的儒士队伍。东汉世家大族无不以经学为传家之本,邓禹家族的典范性不言而喻。在东汉外戚家族中,邓禹家族是以“文”、“德”传家的典范。东汉一代,兼有功臣与外戚双重身份的世家大族有阴兴、马援、窦融、邓禹、梁统五家,各家的开国功臣皆通经史传记,子孙亦不乏著名文士。光武帝阴后、明帝马后、章帝窦后、和帝邓后、顺帝梁后皆有才学,马后与邓后均为著名贤后,博学能文,有文传世。阴、邓两家皆出南阳,以敬慎礼法与谦退俭约著称;马援、窦融、梁统来自关西,谨约自守,而三家子孙皆有豪奢、恣肆、不拘礼法之习,关西豪放不羁之风在他们身上时隐时现。②阴氏家族本为齐管子之后,楚汉之际迁于楚,居新野。阴氏家族既好神仙,又好巫术,阴子方祭灶神,阴长生求仙问道,和帝阴皇后迷信巫蛊之术,道家与道教之风在阴氏身上表现明显。邓氏家族则是秉礼好儒之家,和熹邓后甚至坚决反对巫蛊与淫祀,表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马援与邓禹在谋略、学识、教育子孙等方面皆可媲美,少时所习也同为《诗》。马援家族亦人才辈出,马援子马廖、马防,从子马严,马严子马续、马融,皆通经艺,晓武略,亦可与邓禹家族之英才并驾齐驱,在文学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东汉一代,马、邓两家堪称兼容功臣、外戚、文化三重身份的世族“双璧”。然而,马援生长关西,靠近西北边地,范晔论其一生行事,谓之“伏波好功,爰自冀、陇”,精确地概括了马援的文化性格及其地域渊源。邓禹生长于楚夏之交的南阳,范晔说他“元侯渊谟……静其如愚”,“渊”、“静”二字正抓住了邓禹文化性格之根本。楚夏之交在战国时期即为老庄道家文化覆盖的重点区域,③邓禹的“渊静”、“常欲远名势”,或许正是源自南阳悠久的老子文化。总之,从东汉尊儒重文、尚德轻功的主流倾向看,邓氏比其他功臣外戚家族更具代表性;自文化的地域倾向而言,东汉朝廷推崇矜重守礼的人格风范,是典型的中原文化,邓禹家风正是如此,马、窦、梁三大家族却有明显的豪放尚功的关西文化倾向。显然,邓禹家族的文化性格更能代表东汉人文思潮的主流倾向。

二、邓禹家族的文德教育

邓禹家族突出的文化性格是与其世代相传的文德教育分不开的。邓禹是其家族教育传统的开创者。两汉之际,邓禹家族已是郡县著姓。刘秀经营河北,邓禹策马相追,与其“谋谟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名副其实的“元功之首”。建武初拜大司徒,封高密侯。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退隐。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光武帝封禅泰山,特征邓禹行司徒事随行。明帝即位,拜为太傅。永平元年(公元58年)五月卒,年五十七。光武帝尊崇儒术,多举用经学博通之士入参朝政。儒学首重修身与齐家,以邓禹为首的功臣群体本以儒者居多,国家统一后,他们率先成了敦励儒学、修养礼法的典范。东汉社会,“户习七经”,“士民秉礼”,④光武君臣率先垂范,功莫大焉。“元功之首”邓禹是光武帝功臣中最为杰出的一员。邓禹笃于经书,非常重视子孙的文化与德行教育。邓禹有清醒的家学家风意识———令十三子各守一经,“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养子孙”。⑤《后汉书•邓禹传》曰:“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范晔在《邓寇传赞》中说,邓禹“勋成智隐,静其如愚”。“内文明”既指有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也指富于内省精神,正所谓“静其如愚”,宠辱不惊。邓禹有自知之明,知己功高权重,恐逆光武帝之志,遂与贾复“剽甲兵,敦儒学”;邓禹有知人之明,“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①《后汉纪》卷14曰:“(和熹邓后)与叔父邠及诸兄语,常问祖父禹为布衣佐命时事。邠为说结发殖业,著名乡闾。遭世祖龙飞,杖策归德,征伐四方,天下大定。功成之后,闭门自守,事寡姊尽礼敬,训子孙有法。……后未尝不叹息流涕,言:‘立德之苦,乃至于斯。’”邓绥所谓“立德”,实包括建功、立德、“殖业(研习经学)”在内。可见,邓禹在子孙教育方面用心良苦,他以身作则,亲自训导,建立起功德与学识并重的家教观念,于家族发展泽被久远。邓禹儿子中,少子邓鸿好筹策。汉明帝与邓鸿议论边事,认为他具将才,就拜为将兵长史。章帝时,邓鸿为度辽将军。和帝初,鸿随窦宪击匈奴,有功,征行车骑将军。从上引邓邠教育邓绥的话可以看出,邓邠也是德行学问并修之士。据《后汉书•邓禹传》载,邓禹十三子中,惟第六子邓训“不好文学”,此处所谓“文学”主要是指章句之学,邓训的文、德修养都不错。邓训今无文章留存,不过,《后汉书》本传记载了他劝说部署安集羌胡的一段话,略可管窥其文学素养。其文曰:“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悬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这段话以四言为主,简劲生动,体察人情,恩威相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邓训的安边策略体现的正是儒家文德思想。不仅如此,邓训对子弟的德行与学业修养,要求严格,甚至苛刻。《后汉纪》卷14曰:“(邓)训,闺庭甚严。诸子进见,未尝赐席。至于(和熹邓)后,事无大小,每辄咨之。”《后汉书•邓训传》亦曰:“训虽宽中容众,而于闺门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后汉书•和熹邓后纪》亦载:“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可以看出,邓训家中,子弟从小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学教育,兄弟姊妹之间,讨论问难,切磋琢磨,学风很好;同时,邓氏家教,宽严相济,形成了良好的自律传统。从邓训对待子女经传研习的态度看,邓训所谓“不好文学”,应当是指不好死守“家法”的章句之学,对于经世致用的博通之学,他是不排斥的。邓训有五子一女:骘、京、悝、弘、阊及邓绥。邓骘今存一文,严可均《全后汉文》题名《上疏自陈》。邓弘少习《欧阳尚书》,入授安帝,诸儒多归附之。邓绥好学成习,终身不辍。《后汉书•和熹邓后纪》云:“太后自入宫掖,从曹大家受经书,兼天文、算数。”邓后今存自拟诏书若干篇。和熹邓后以光大父祖之德、教养子孙为己任,对文学教育也非常重视。《后汉书》本纪云:“(元初)六年,太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乃诏从兄河南尹豹、越骑校尉康等曰:‘吾所以引纳群子,置之学官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欲褒崇圣道,以匡失俗。”邓绥还从父祖那里继承了心忧天下的精神。她对刘氏子弟与邓氏子弟的经学教育一视同仁,并推及到国家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规制中。本纪云:“永初三年,邓太后又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东汉有学问的宦官(如郑众、蔡伦)就是从邓后时代开始大量出现。邓太后称制期间,两度下诏刘珍等鸿儒硕学入东观校订典籍,为东汉经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邓后子侄辈中,从子甫德学传父业《欧阳尚书》。从子邓嗣,博学能文。《后汉书•邓禹传》载,邓太后去世,安帝听信谗言,迫害邓氏,邓骘、邓阊等被逼自杀,“阊妻耿氏有节操,痛邓氏诛废,子忠早卒,乃养河南尹豹子,嗣阊后。耿氏教之书学,遂以通博称。”从耿氏教子看,邓氏家族,无论男女,都秉承了好学重文之家风。邓氏家族良好的文学教育与德行教育相辅相成。邓禹教导子孙皆尊法度,子孙世传祖训。殇、安之时,和熹邓后临朝称制,兄弟辅政。邓后效法父祖,检敕宗族,教学子弟,邓骘兄弟子侄也勤谨自守,颇有德望。《后汉书•和熹邓后纪》载,邓太后临朝,“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后汉书•邓骘传》云:“自祖父禹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检敕宗族,阖门静居。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称之。”永初元年,安帝封邓骘兄弟为侯。骘等辞让,不获准许,遂逃避使者,上疏自陈,中有“常母子兄弟,内相敕厉”之语。邓后从兄邓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数上书长乐宫谏争,宜崇公室,自损私权,言甚切至。”顺帝时,邓康为太仆,以品行方正著称,名重朝廷。可以看出,邓禹家族在文德教育上一脉相承:邓禹“功成之后,闭门自守”,邓骘兄弟居官显位而“阖门静居”;邓禹教导子孙要“尊法度”,邓后检敕宗族,邓骘自髡妻子;邓禹“勋成智隐”,邓康谏邓后不从,遂闭门不仕;邓禹“笃于经书,教养子孙”;邓绥“昼省王政,夜则诵读”,并亲自督导子弟学习。邓氏家族的文德教育总归一个“律”字———律己、律宗亲。这种高度自律的宗族精神强化了邓氏家族的凝聚力,也提升了邓氏家族的朝野名望。安、顺之际,邓氏几乎遭遇灭门之灾,以大司农朱宠为代表的公卿士大夫多为邓氏鸣不平,顺帝亦“追感太后恩训”,邓氏家族方转危为安。邓禹家族人丁众多,累世显贵,在史书中却未留下明显劣迹,这在两汉外戚史上绝无仅有。如果史书记载可信的话,我们只能推出一个结论:邓禹家族的文德教育非常成功,宗族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约束机制。可以说,邓氏家族久经政治风雨而绵延不衰,其宗族自律精神、以文德传家的自强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内生力。值得注意的是,邓氏家教不仅重视“文德”,而且不弃“武略”。邓后特别提到祖父的教导———“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三国志•蜀志卷十五•邓芝传》载,邓芝,字伯苗,新野人,邓禹之后,于汉末入蜀,曾任尚书郎等职,官至车骑将军,对和合吴蜀贡献卓著。本传曰:“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据《华阳国志•巴志》载,邓芝还好弓弩,善射。从邓芝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邓禹家族文德武略兼修之风至汉末而不坠。

三、邓禹家族的文学成就

查看全文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实践

一、抓住课堂,全面渗透德育教育

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同行的,若脱离德育教育而单一的传授知识,是无法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的。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正如巴特所说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课堂“主渠道”,结合日常教学,多手段、多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出语文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如教学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时,单元中的文章人物,既有能说会道的古人,也有幼稚贪玩的孩子,还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但同学们对其不是很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设情境,引导同学们通过阅读、讨论等活动,了解、鉴赏、评价这些人物,感受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引发爱国热情,促使学生的思想言行上升到新的高度与层面。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真诚、说真话的良好品德,疏通文义后,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两个骗子能成功行骗?是否可以想象两个骗子行骗前的策划活动,然后小组合作表演出来?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在交流讨论、情境体验中,同学们会自主探究出两个骗子成功行骗的原因:能够投其所好,并抓住了皇帝与大臣们的虚伪心理,明白百姓无知愚昧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敢说真话,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最终结果。这样,通过有效提问,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真诚、诚实、勇敢的品质,让学生更健康、更愉快、勇敢的成长。

二、延伸课外,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感情,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关心文化生活,汲取优秀文化营养。而若要有效实现上述德育目标,仅仅依靠语文教材以及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突破教材,延伸课外,探寻更广阔的育人天地。首先,注重课外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列宁也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强化德育教育,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尤其阅读一些优秀文章,汲取精华,怡情养性,启迪智慧,学会明辨善恶是非、美丑真假,达到德育效果。如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推荐,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欣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从中受到启发,学做一个勇敢而有正义感的人。或者阅读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优秀的现当代散文等,在书香中汲取知识,在书香中培养品质。或者读网络、信息之书,了解时事,整合信息。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如开设午间诵读活动,粘贴有关标语、有关文化板报等,让同学们随时浸润于思想文化教育环境中,获得心灵滋养。另外,还可以引导同学们收看“今日法治”、“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同学们形成睿智、宽容、博厚、富有爱心的良好品质。此外,还可以根据有关节日等,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在班级举行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写作比赛或诗歌朗诵比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借助社会实践,内化德育教育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语文课程需要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教师需要拓宽语文运用领域,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给同学们创设更广阔的实践环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社区、家庭,拓宽视野,汲取营养,丰富经验,增长才干,更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生活,领悟人生,做到知行合一。如组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学会活用语文,适应环境,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比如寻访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念。教师可利用假期或者班级活动,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先辈的故居,回顾他们的革命路程,感受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概,让学生在“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中深受启迪,深知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锤炼坚定信念。如组织“爱我家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家乡景物,写写有关习作,抒发自己的感想。或者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设计旅游路线,当当小导游,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再如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展开家庭或饭馆食用野生动物情况调查等,利用调查报告、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本组成果,分享交流,提出野生动物的保护建议,加强环保意识。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探讨4篇

第一篇

1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分数。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与教师为了提高知名度,太过于注重小学生的升学率,导致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都是以提高学生成绩分数为目的,来进行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培训教学,从而忽视小学生的品德与情感问题,而这样不仅使小学生无法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还会使小学生厌倦语文教学课程,也就发挥不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1.2教师尚未正确领悟德育教育的内涵。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的了解不够充分,也就无法全面掌握语文教材德育的内容与重点,导致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无法进入深入探究,而德育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与此同时,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的了解不够充分,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只是空谈,这样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品德问题,还会降低小学生的素质水平。

1.3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要想把品德教育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就达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而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品德培养,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探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功利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育,让孩子在学校之中不断增强其道德水平,从而品德高尚,抵制诱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从而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有古诗、散文、诗歌、寓意故事、记叙文等,其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这么说,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每一张插图都有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览教材内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德育充满着整个教学课堂。比如当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时,其中就蕴含着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每一幅插图都能展现出其课文内容,也能展现德育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重点语句的剖析或朗诵来体会、渗透德育,比如说,当进行《日月潭》教学时,其中重点句子有许多,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名字由来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象,其中“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明了日月潭的由来,我们可以从这个句子中让学生体会日月潭的美好——“像太阳、像月亮”,从而使学生热爱日月潭,延伸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这样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和朗诵,可以让学生感悟语文美的同时,思想会迅速升华,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去再现情境,精心设计,诱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觉、知觉,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获取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使其道德水平显著提升,综合素养逐渐进步。例如在进行《村居》教学时,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王梅(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七中学)展现画面,让学生沉浸在草儿萌芽,柳树被风儿轻拂,黄莺边飞边叽叽喳喳的叫,一群阳光少年在草坪间奔跑,看到了这幅图学生肯定会被这些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从而引进这篇古诗,然后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分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进行初知大意、感受诗意的过程,以小组的形式读一句,想一想,几个人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领着学生一句一句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首讲的是什么。最后,采用提问的形式,教师逐步设问,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诗人,解题意,明诗意的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之中,主动地进行探究,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对春天的热爱,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些记叙文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创造,比如说《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让学生演绎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形象生动的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在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从而让学生孝心倍增,更好地孝敬父母。

3生活化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新课改要求,小学生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要通过教学活动能够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和谐发展。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时,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是非观念,受到良好的教化。《中小学德育规程》指出:要把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学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学生发展客观需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大多是由爷爷奶奶带着。这中隔代教育,对学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生的内心较为自私,心里只想着自己,不想别人,缺乏爱心;学生好逸恶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是非观念淡漠,喜欢意气用事等等。家庭教育的不健全,使得学生在成长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就要狠抓德育教育,但现在的情况是,在许多学校,很多老师都是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管教得多,疏导得少,德育教育抓得不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需要狠抓德育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举措

1.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配以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2.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利用这些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诚实的孩子》中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通过《幸福是什么》中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幸福,体验生活中的幸福,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通过《三个儿子》中的故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父母的不易,体验到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是自己应该做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是一种美德。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现状和改进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推进德育教育的理想科目,良好的语文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学文化的认识,更能让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将德育思想进行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贯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中德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论述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改进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现状;措施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不仅要求语文教育要逐步强化学生的文章诵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更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这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为此,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逐渐注重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意义所在,从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一、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1.德育教育过于脱离实际。在小学教育中贯彻德育教育时,语文教育具有其他科目所不具备的优势。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其中有不少文章中都贯穿着德育教育的思想观念。然而,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缺乏对文章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德育教育要求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德育的核心思想相对接,文章本身必须具备德育思想的元素。然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备课时去忽略了对教材本身德育元素的研读,进而使德育教育脱离实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教师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的推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教师本身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我国义务教育大纲中明确表示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德智体”全方面发展。很明显,德育教育被安置在了首要地位。然而,部分小学教师却缺乏思想认知,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位,依然存在着“分数为王”的教学思想,这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语文教师思想认识的缺失使其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融入,进而使得德育教育未得到全面的落实。

二、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查看全文

中学语文德育教育论文

一、渗透人生态度教育,教会学生做人

中学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认知、年龄、阅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稳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所误导,甚至走入歧途,因此,作为主要育人功能载体的中学语文学科,有责任担当起引导学生的义务。如在教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后,我安排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探讨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价值。此外,在教学中,我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中外名人在成为名家造福社会、流芳千古的同时,如何敬老爱幼、关爱他人的事迹,如向老师敬酒、向老师赠款、给老师让座的故事,孔子、鲁迅等名人尊敬母亲的故事等。学生以这些素材开展演讲,“听众”听了演讲之后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再写成听后感,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在课堂上,我遴选了一些与同学们分享,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判断假丑的能力。

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爱国、爱家、爱党、爱人民是学生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巧妙加以利用,从而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同时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道德情操,滋养浓厚的爱国情怀。如苏教版教材中《中国的土地》《美丽的西双版纳》《始终眷恋着祖国》《黄河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等等都是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素材。教师在演绎课文时,配以现代手段,展示迷人的画面,辅以教师的真情诵读,带学生的心灵去旅行,让他们体会祖国的山河如此多娇:徜徉在阿里山风光里、徘徊在西双版纳的美景中,流连在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神韵间……让学生陶冶在中华文化和美丽的景色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成就个人素养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的教育是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的。”的确,好习惯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坏习惯则会误导孩子一生。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将学生习惯的培养嫁接在课文之中,巧妙渗透习惯教育。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形成好习惯;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会学生任何时候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如果自我膨胀,最终只能落得丑态百出,贻笑天下;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我引导学生思考人在面对逆境时,是消极感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还是将这种困难作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进行《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我和学生讨论,大凡在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巨匠,需要的首要素养是对真理的坚持不懈的追求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此外,针对学生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在教学课文《我的老师》时,我利用课堂,展开辩论,倡导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查看全文

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学到生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大都蕴含着很多为人处事的哲理,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点拨,渗透德育教育,以使德育之花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学习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在追逐速度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关系到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一、丰富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目标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我观察、思考、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不能游离于基础教学的活动之外,应寓于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中进行,使之与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编写学校黑板报,引导学生做好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与才能。只有这样,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形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积极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初探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德育教育渗透于预习、课堂、课后等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形式学习优秀品德。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且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汉语的基础知识,可以掌握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小学属于启蒙教育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与他人的交流,甚至影响其性格和以后的成长。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思维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老师需要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在预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模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上课前朗读文章,细细品味文中的字、词、句,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语文是与生活关联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在预习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学习文中的一些优秀品质。语文教材的编选,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透露的思想品质都是较为积极向上的,学生预习时应该自主感受其中的优秀品质,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