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3:57: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危重患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院危重患者护管规章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论文
【关键词】急诊室医院危重患者转动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突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等。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1]。因此,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解放军第148医院急诊科共对156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156例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3~76岁,颅脑损伤患者32例,脑血管意外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胸腹部外伤21例,刀砍伤患者8例,急性中毒11例,心力衰竭患者12例,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26例,其中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26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48例,15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1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4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2例在入院后1h内死亡。
2转运的目的
进行CT、X线片、急诊手术以及运送到病房进一步治疗。
3转运的要求
危重烧伤患者护理管理分析
1危重烧伤患者临床资料
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30例危重烧伤患者当中,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15~70岁之间,烧伤深度为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面积30%~49%的19例,50%~98%的11例。对以上危重烧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2批量危重烧伤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危重烧伤患者当中,出现感染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医护人员未做好感染预防或感染处理的工作、患者自身的体征问题等。以下就危重烧伤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展开具体的分析。2.1医护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当危重烧伤患者以成批的数量出现时,医院救治非常紧急且救治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烧伤患者数量多,媒体以及各级领导等对此也会予以相当的关注。由此,医院的人流量剧增,这对医院救治和护理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则增大[2]。另外,在医护工作当中,手卫生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医护人员在对危重烧伤患者实施救治和护理工作当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控制,以及医护人员未严格做好手卫生,则很容易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及整个监护室感染的暴发。2.2危重烧伤患者自身情况的影响。实际上危重烧伤患者受伤的程度、面积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感染性。①患者烧伤的部位是直接呈现的,另外由于烧伤患者的身体机能如免疫功能等都比较低,发生感染几率本身就非常大,甚至可能还会出现脓毒症,从而出现院内感染。②出现批量烧伤患者的通常情况是,此前患者均处于相对密闭或狭窄的空间当中,患者除了体表出现烧伤之外,实际上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呼吸道抵抗力则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患者极容易出现感染。2.3外在的环境影响。批量烧伤患者的出现,医院必然要使用较多数量的烧伤重症监护室,同时必然要使用大量的医疗救护器材,如果这些器材的供应不足以及此前的器材管理工作不到位,患者面临的感染危险则越加严重[3]。此外,危重烧伤患者在救治和护理期间,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烤灯下,或者病房的温度、湿度等与患者烧伤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出现感染。
3批量危重烧伤患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措施
针对批量危重烧伤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医院必定是要采取措施做好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以下则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措施。
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提升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57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设为参照组;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57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设为整体组。比较两组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预检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病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跌倒坠床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护理1周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整体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预检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整体组的病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急救费用少于参照组(P<0.05)。整体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跌倒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1周后,整体组的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整体抢救效果更佳,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
急诊科是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能在最快时间内使患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1]。鉴于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易变[2],给急诊科急救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常规急救护理中的急诊急救流程不够规范、标准,急救消耗的时间较长,易使患者错过黄金救援时间,引发不良后果[3-4],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因此,我院抽取开展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前、后的急诊危重症患者各57例进行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57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设为参照组;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57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其设为整体组。参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42~79岁,平均(52.19±9.26)岁;呼吸系统疾病20例,中毒10例,脑血管疾病10例,多发性创伤17例。整体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43~82岁,平均(52.33±9.33)岁;呼吸系统疾病18例,中毒12例,脑血管疾病12例,多发性创伤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病例;②年龄≥18岁;③收治时尚有生命体征。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②伴有精神疾病;③入院后24h内死亡;④存在认知、听力障碍。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患者收治到急诊室后,由医生快速进行病情评估;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检测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联系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并确定治疗方案,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急救结束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或送至病房。整体组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①积极与急救中心沟通协作。获取危重症患者的基本资料,预先掌握患者的病情,评估120急救车辆到达急诊室的时间,做好抢救医疗设备(如便携式呼吸机、喉镜等)、抢救设施、药品等准备工作,备好抢救床、转运滑板、氧气以及推车,与急诊科抢救医生于急诊大厅提前等候。②及时分诊处理,落实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采用5级国际预检系统开展分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进行分级,落实家属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医患沟通,促使其积极配合。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针对Ⅰ级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送至抢救室开展紧急抢救;针对Ⅱ、Ⅲ级患者,应开具检查单,协助患者进行检查,以明确病情;针对Ⅳ级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排号,逐一为其进行护理;针对Ⅴ级患者,应协助其进行专科检查,没有问题后办理出院。③急救抢救护理。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争分夺秒,提高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应急准备,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专人进行抢救药物配比,并做好抢救记录。④抢救后护理。增加查房频率,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严格按照无菌规范实施各项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各类管路的保护与检查工作,严密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同时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做好心理疏导工作。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预检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由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员负责采集数据,以护理组为单位上报,每月5日提取上月信息。危重患者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合格判断标准: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60min[5];预检分诊准确率=预检分诊准确例数/预检分诊总例数×100%;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例数/被抽查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的病情确诊时间、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跌倒坠床发生情况。跌倒坠床发生率=跌倒坠床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周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SatisfactionwithNursingScales,NSNS)评估,该量表共包含19个测试项目(护士为您所花的时间;护士的工作能力;当您有需要时,总会有护士在您身边;护士对您护理情况的了解程度;当您呼叫护士时,他们到来的速度;护士对待您的方式让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护士为您提供的疾病和治疗的信息量;护士巡视病房的次数;护士所提供的帮助;护士为您解释问题的方式;护士让您的亲戚或朋友放心的程度;护士对他们自身工作的态度;护士为您提供的疾病和治疗的信心类型;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您的尊重程度;护士倾听您的烦恼及您所关心问题的方式;在遵守规章制度前提下,在住院期间,护士给您的自由程度;护士对您的要求做出回应的乐意程度;护士对您隐私的保护程度;护士能了解您的需求)。采用1~5分5级评分量级进行评价,其中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满意;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总评分0~95分,评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安全管理危重患者急救分析
护理工作在患者疾病预防、协助诊疗、诊疗过程、康复、院外治疗、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患者诊疗体检、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1]。急诊护理工作量大,疾病种类多,护理人员任务重、工作繁琐,同时负责突发事件和急救工作,故急诊护理安全隐患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院前急诊护理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时期,优质合理的院前急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2]。研究显示,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护理水平[3]。但护理安全管理在院外急救中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护理效果,为提高院外急救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6月30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护理安全管理组(60例,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6月30日)和常规护理组(60例,2017年6月30日至2017年12月30日)。护理安全管理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9~65岁,平均(41±8)岁;常规护理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9~67岁,平均(41±8)岁;2组在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被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2选取标准。纳入标准:①经院前急救均收入我院急诊科治疗;②患者和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8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患者及家属次从性可。排除标准:①院前急救中死亡患者;②意识障碍者;③精神疾病患者。1.3护理方法。1.3.1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接受急救电话后询问患者病情,包括年龄、性别、病情、家庭成员、精神情况、位置等,电话告知患者和家属注意事项,给予电话指导,安抚患者情绪;积极准备急救器械和仪器;到达救援现场时,及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纠正患者体位,积极处理突发事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病情交流,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工作。1.3.2护理安全管理组:对既往院前急救中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出护理安全管理方案: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成员6名,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均有5年以上急诊护理经验。组织小组会议结合既往临床工作,讨论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由护士长进行总结。院前急救中护理问题如下:①人员配置问题。接到急救电话后,调度人员对患者信息或缺不充分,获得患者信息有误或不清晰导致救援人员无法按时抢救;夜班护理人员缺乏,且临床资历不足,但同时出现多人急救时,人员不足,此外,夜班人员身兼多职,包括普通急诊、抢救、出诊、收费等,导致抢救人员不足,抢救力不从心,护理质量下降。②抢救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差,应对突发事件易出现焦虑、不自信心理,不能较好处理突发事件,此外,部分医务人员经验和专业技术不足,影响抢救,导致医院纠纷;③医护缺乏沟通。患者发病紧急、病情危重,患者和家属对医务人员期待较高,且情绪不稳,易激怒,由于抢救时间有限,护理人员易忽视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引发医患矛盾。④转运途中患者护理不当,如呕吐患者头部没有偏向一侧发生窒息、由于固定不牢导致患者坠伤等。⑤护理人员对急救物品和仪器设备准备不完善,或不熟悉放置位置,导致抢救延误。针对既往急救护理中存在问题,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定相关护理管理对策:①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教育,通过组织培训、定期考核、演讲、视频会议等提高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专业技能;②解决人员配置问题,对调度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确保获得患者的信息清晰准确并及时告知急救车和医务人员;此外,增加夜班人数,且对护理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③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职业素质培训,在抢救患者时,要求医护人员态度和蔼,积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病情,进行操作时询问患者感受,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时,应注意安抚,积极沟通。④转运途中加强对患者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发现意识障碍、呕吐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肢体骨折患者应妥善固定,保持静脉输液通道通畅,检查心电监护及吸氧管,防止其脱落,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⑤妥善管理急救物品和仪器设备并定期检查。1.4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护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护理安全管理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其中跌倒1例,药物外渗2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0%(3/60);常规护理组发生不良事件10例,其中跌倒2例,药物外渗5例,配药错误1例,针刺伤2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6.7%(10/60)。护理安全管理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2.2护理满意度:常规护理组。60例,非常满意23例,一般满意33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80.0%;护理安全管理组60例,非常满意20例,一般满意38例,不满意12例,满意度94.0%。护理安全管理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2.3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7)分,常规护理组为(7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在院内外交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的危重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危重患者制定院内外交接的模式化护理管理,并在此期间实施。选取2015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管理方法,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院内外交接中采用了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后护患纠纷和送接诊医护人员的纠纷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纠纷事件发生率2.0%(4/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院内外交接危重患者采取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规范了交接流程,明确了各项交接事项,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从而为危重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交接护理。
【关键词】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院内外交接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第一线,患者在入院时经过急诊科人员初步诊断抢救处理后,需要在各个科室的进一步治疗,在抢救治疗时需要办理各种交接转运手续[1]。交接和运转过程非常短暂,交接的事项较多,常常出现交接信息错误。此过程中,交接环节多,易发生漏交,任务交接不清楚等,最终导致责任分布不明,互相推诿任务责任,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最终引发医疗纠纷。为了较少或控制上述的医疗护理纠纷,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我院就探究了2016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在院内外交接时采取模式化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实验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在18~85岁,其中脑血管疾病48例,心血管疾病32例,呼吸系统疾病64例,消化系统疾病30例,外伤18例,其他疾病8例。将2015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7例,女性93例,年龄在14~90岁。所有患者均需要通过转运进行检查治疗。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危重症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对安全转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急诊危重症安全转运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运转时间(CT室、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手术室)及不良事件(坠床、堵塞、急救物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T室运转时间、重症监护室运转时间、普通病房运转时间、手术室运转时间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安全转运患者护理中采取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运转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规范化护理;安全转运
本次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急诊危重症安全转运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探究急诊危重症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对安全转运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本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急诊危重症安全转运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平均年龄(47.8±2.6)岁,心血管疾病11例、失血性休克5例、脑外伤12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47.2±2.5)岁;心血管疾病11例、失血性休克6例、脑外伤11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资料经过分析,差异不明显,不会干扰数据结果(P>0.05)能够进行对比。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1)评估运转风险:在运转前需要进行预转风险评估,同时,包括患者的呼吸、生命体征,并判断各类监护措施是否完善,运转过程中需要进行应急预案的实施,并告知患者家属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件,并准备急救药品及器械。(2)运转前护理:在运转过程中,需要沉着冷静应对,同时在出科前需要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检查管道是否连接通畅以及紧密,携带的仪器电量是否保证运转,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需要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吸痰,确保呼吸畅通,如患者出现狂躁等情绪,需要进行约束,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配合工作。(3)运转途中护理:在运转途中护理人员在搬运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导管脱出的情况,利用约束带为患者进行固定,同时,患者需取平卧位,避免出现震荡,如平地应保持头部在前,脚部在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机以及管道是否连接通畅完好,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如患者有外部创伤需要保护好患者的创面,避免出现二次创伤。(4)交接护理:在患者抵达目的地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协助搬运患者,并进行有序交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诊断情况、用药情况进行交接,随后进行签名。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运转时间(CT室、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手术室)及不良事件(坠床、堵塞、急救物品)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本次探究急诊危重症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对安全转运的临床效果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表示运转时间(CT室、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手术室),使用t检验数据,不良事件(坠床、堵塞、急救物品)发生率行卡方检验,用(n%)进行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意义。
2结果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的效果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积极效果。方法:本研究共8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依照呼吸机方式进行分组,将接受简易呼吸器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1例行便携式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浓度,统计气管插管移位情况。结果:在心率、血氧饱和浓度与血压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价值高,安全可靠。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便携式呼吸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诊患者与诊治危重症患者的场所,由于大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具有危急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常常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至相关科室进行后续治疗。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治疗,而简易呼吸器属于传统呼吸支持方法,其主要通过人工捏呼吸器球囊来为患者提供氧气,临床效果不理想[1]。近期临床发现,便携式呼吸机能够及时给予危重症患者吸氧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2]。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简易呼吸器与便携式呼吸机的使用方法,试探讨二者对患者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本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2例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呼吸支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实验组(n=41)。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患者所处年龄范围为12~80岁,平均(48.53±13.47)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8例,颅内出血15例,严重多发伤5例;中毒3例。实验组男22例,女19例;患者所处年龄段为13~80岁,平均(48.74±13.58)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6例,颅内出血13例,严重多发伤7例;中毒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82例患者家属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2)本次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转运途中死亡的患者;(2)一般资料不全或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院内转运,具体措施为:(1)做好转运前期准备。患者入院后经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观察呼吸道情况,进行呼吸道护理,遵医嘱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由医生判断是否进行转运,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在转运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与特殊性,及时与护送的医生进行交流,制定合理有效的转运方案,并评估转运的安全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转运物品准备,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给药、清理呼吸道、确认气管插管刻度等,准备好相应的应急措施;通过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并在出发前再次进行确认,告知患者预计到达科室时间,保持与科室的联系,以便随到随做。(2)做好转运安全管理。转运途中医生负责气道安全、评估患者病情;转运途中上好平车护栏防坠床,维持平稳车速,避免出现颠簸情况。到达科室后做好交接工作,确认气管插管刻度,再次监测和记录各项体征。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对照组接受简易呼吸器进行呼吸支持治疗,氧流量设为10L/min,由护理人员均匀挤压呼吸气囊,频率为12~18次/min,直至胸廓有起伏。实验组则接受便携式呼吸机治疗,通气模式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通气频率设为12~18次/min,潮气量设为8~12mL/kg,氧浓度设为50%,呼吸比设为1: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血氧饱和浓度和血压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气管插管移位情况。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危重患者急诊病区护理管理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病区危重患者采用定人监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定人监管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管理效能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定人监管模式运用在急诊病区危重患者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定人监管;危重患者;护理管理
危重患者通常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以及预后差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可加重病情进展,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可导致患者死亡,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临床上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研究了定人监管模式在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危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35~78岁,平均(56.12±13.55)岁,女21例、男29例;对照组年龄36~79岁,平均(56.35±13.61)岁,女22例、男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并且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干预等。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定人监管模式,具体如下:①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不同时间段护理人员,即在高峰时段和重点时段增加护理人员,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根据护理人员级别,再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尤其是夜间工作,要根据急诊病区需求,加强病房巡视,标记护理注意事项,减少护理差错,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②明确责任。合理划分各个岗位职责,即责任护士要将排班表的信息作为依据,加强管辖区域内患者的监督和管理,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并且增强责任意识,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③规范工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在与其他科室或班次护理人员交接工作时,要仔细交代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情况以及病情等,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用药时间、病情变化等进行记录。同时,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还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决疑问,使患者正视自身病情,消除内心的恐慌和焦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1.3观察指标。运用自制量表分别评价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分别是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急救管理、健康教育以及特一级护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关系。同时,对两组的护理效能进行观察,包括护理到位率、抢救成功率、床位利用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接受治疗的呼吸科危重症患者40例参与研究,在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5.0%、2.5%、0.0%,实施前分别为17.5%、10.0%、7.5%,实施前后护理风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科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较快发展,病情复杂程度比较高,生命体征平稳性缺乏,患者及其家属容易出现不良心理,这类患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需要承担的护理风险更大[1]。因此,医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保证患者安全。本研究主要分析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参与研究,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58.7±6.5)岁。呼吸科重症监护室中护理人员共有16名,其中12名初级护理人员,3名中级护理人员,1名高级护理人员;工龄不足5年有4名,5~10年有5名,11~15年有4名,超过15年有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