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3:43: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为政之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为政之德应常修

党的十六大以来,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鲜明地提出常修为政之德的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什么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为政之德应当如何修?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所谓“德”,就是思想品德。为政之德,就是从政为官者应有的职业道德、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范。为政须讲政德、修政德,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从政为官者只有先“修身、齐家”,尔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当然,剥削阶级官吏不可能真正做到“为政以德”。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讲政德、修政德。我们党选任干部,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无德少才者,不能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有才无德者,同样难以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一个领导干部的政德,反映其素质修养和精神状态,决定其如何发挥才能和行使权力,影响其能否创造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

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讲政德,关键是要做到:在政治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工作中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道德分善恶,政德有高下。从政为官者只有讲政德、修政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时代先锋,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展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相反,现实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人不讲廉耻、不修政德,不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捞取私利、聚敛钱财的手段,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也许有的人会说,时代不同了,环境变化了,现在对领导干部应当多讲政绩、少讲政德;也许有的领导干部会认为,既然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只有抓发展才是硬任务、创政绩才是硬指标,而政德则是空的、虚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殊不知,工作中的虚和实、领导干部的德和才从来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创政绩与修政德有机地统一起来。否则,如果没有良好的政德作保障,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政绩。

查看全文

干部以修为政之德感悟

一个漫长的由外到内的过程。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约束,修德。只有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自省意识,才干有效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这也是胡总书记之所以提出为政之德要“常修”原因所在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作为一项长期渐进的建设工程,既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组织上的加强教育,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外在环境的监督约束,使之所作所为有章可循,有则可守。实践证明,道德建设的最佳效果就是自律”与“律”有效结合。如果没有一套严格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证,道德教育的效果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得到临时的巩固和坚持。通过制定从政人员的道德规范来制约从政者的从政行为,这在国古代和一些西方国家早有先例。如在国的汉代就有一种称为“官箴”书籍,主要记载的就是为官之道与从政之法。近代社会一些西方国家针对公务员的道德建设,也大都制定了道德法典”政府道德法”等行为规范,有的还专门设有“政府道德办公室”专门负责从政人员道德法律法规的制订和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等。目前,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新的公务员法》也即将公布施行。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结合以德治国方案的制订,加快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立法,从而把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或伦理行为准则上升为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的效能与作用。如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干部道德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行为准则》等。当然,制订领导干部或从政人员的道德法律时,必需注意既要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质特征,又要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道德的层次状况和职业特征,做到简明精炼,要而不繁,便于操作和监督,以促进法律法规能落到实处,以确保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常思贪欲之害,胡总书记最近在中纪委第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实践证明,常修为政之德,不只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确保清正廉洁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

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众所周知。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而在这三者之中,道德品质的优劣,构成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评判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依据。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质了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为官从政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从政者要“为政以德”认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任务繁重的国内发展要求,要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重要的因素。知道,作为一种“公众人物”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不只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能自然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徇私枉法,那么他不只将完全丧失群众对他信任和尊重,甚至会上行下效,导致一部分群众在失望之余对自身道德要求的下降,从而给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坚持先进性,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并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正是源于这样的一个原因,就决定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既是对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检验,也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核心所在可以说,为人民服务”衡量领导干部道德水平高低的最基本准则,而“全心全意”则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也就抹杀了现阶段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阶级性与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动身点和归结点。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这是对领导干部为政之德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综观近些年来,一局部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所以会发生滑坡、偏移、扭曲或错位,未能经受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权力、地位、金钱、美色面前打了胜仗,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了公仆意识,淡漠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因此,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真正做到为政以德”就必需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协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功过得失的根本依据,做到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不能与民争利,更不允许以权谋私,侵犯群众的利益。同时,要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做到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生活作风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需坚持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当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享乐在前,享受在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查看全文

为政之德干部的从政之本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修政德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曰:“以德服人者,其心悦而诚服也”。在封建社会为官,也讲究先“修身、齐家”,尔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新形势下又与时俱进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执政方式上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些都是为政以德的重要表现。

是否具备良好的政德是衡量一个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党选任干部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为官从政,思想品德修养是最基本的前提之一。缺德少才者,无法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有才无德者,其才不可用,同样不能走上领导岗位。一个干部的政德如何,反映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精神状态的好坏和才能发展运用的方向,最终决定着其政绩的大小和好坏。

讲政德的核心是讲政治、讲正气、讲公正。讲政治是讲政德的最高表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始终践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时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讲正气是讲政德的根本要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们企盼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讲公正是为政以德的行为准则。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不患贫,而患不公。为官从政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为百姓作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当然,我们强调领导干部修政德,不是回复到过去那种“三纲五常”、“君臣之道”的愚昧状态,而是要在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下建立起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事实上,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修政德修得好的典型,如孔繁森、吴天祥、任长霞、牛玉儒等。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有勇创大业,追求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理想;有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贵品质;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火热情怀;有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公仆意识;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时代赋予领导干部的高尚政德。

修政德首先要自觉,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同志强调,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一定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修政德还要善于自鉴,要经常洗涤自己的思想,不论是为官为人为政还是为事,都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以法为鉴、以时为鉴,老老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诺言。修政德还必须勇于自纠。要敢于和善于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善于在监督和被监督中工作和生活,既要善于进谏,也要善于从谏,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

党员领导干部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与执政能力密切相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

为政必须修德,修德是为政的基础。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始终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为政,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所用”、“所系”、“所谋”,不仅在执政目标和奋斗方向、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高要求,也在思想道德和行为操守等方面为领导干部树立了高标准。

修德是为了更好地执政。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做到德才兼备,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护好权的自觉性,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放在首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组织,要不断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终不渝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确保党的肌体的健康,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为政之德”,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服务之德。只有具备这一为政之德,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好务。为政之德,既是党员领导干部从事领导工作所应具备的境界和情操,也是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

常修为政之德,关键在“修”,重在“常修”。修德,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把学习的内容不断地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修德是自律的前提,是在贪欲面前保持警惕、从而清心正行的基础。常修,就要不断学习、勤于内省、勇于修正;常修,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松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做到越是在顺利的时候、越是在得到赞誉的情况下,越是要省察自己的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是否符合党组织的标准和人民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都这样做了,党的执政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保证。为了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起而修之,并常修不懈。

查看全文

剖析管子论为政之德的赏析

【摘要】管子关于为政之德的思想深刻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管子论为政之德主要集中在以民为本、以德化民、藏富于民以及选拔贤良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管子政德政治

管子(?—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曾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后来与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经鲍叔牙举荐,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任其为相。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厉行变法,对内政外交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管仲执政四十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霸主,立下了卓著功勋,被齐桓公尊为仲父。管子关于为政之德的思想深刻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

一顺应民心,以民为本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管子既强调人事,也重视天道。在管子那里,天道代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和,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作用。因此为政者不可企图用人为的力量颠覆客观规律,否则会招致严厉的惩罚。管子说:“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管子?形势》)即是说,顺应天道行事,远方的人都会来归附;人为地做坏事,即使是近亲也会众叛亲离。顺应天道,就能够应对自如、游刃有余;违逆天道的人自以为是,却往往弄巧成拙,显得才力不足、顾此失彼。管子由此认为,人事与天道有很大的相关性,顺天道去做事,天就会成全他;而逆天道而行,天就会违背他。

管子强调顺天道并非是反对为政者积极地有所作为。管子以民心代天道,把天道置换为民心。管子认为,要想为国家建立不会倾斜的基础,就得先把权力交给有道德的人,即能够顺应民心的人。因为要想让政令得到顺利传达和执行,就得首先使政令顺应民心。如管子所言:“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

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总书记最近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实践证明,常修为政之德,不仅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确保清正廉洁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而在这三者之中,道德品质的优劣,构成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评判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依据。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质了。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为官从政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从政者要“为政以德”,认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任务繁重的国内发展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公众人物”,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能自然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他们如果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徇私枉法,那么他们不仅将完全丧失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会上行下效,导致一部分群众在失望之余对自身道德要求的下降,从而给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保持先进性,并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正是源于这样的一个原因,就决定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既是对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检验,也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核心所在。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是衡量领导干部道德水平高低的最基本准则,而“全心全意”则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也就抹杀了现阶段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阶级性与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这是对领导干部为政之德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综观近些年来,一部分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所以会发生滑坡、偏移、扭曲或错位,未能经受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钱、美色面前打了败仗,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了公仆意识,淡漠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因此,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真正做到“为政以德”,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功过得失的根本依据,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不能与民争利,更不允许以权谋私,侵犯群众的利益。同时,要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做到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生活作风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当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小陈老师工作室制作

修德,是一个漫长的由外到内的过程。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约束,只有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自省意识,才能有效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这也是总书记之所以提出为政之德要“常修”的原因所在。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作为一项长期渐进的建设工程,它既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组织上的加强教育,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外在环境的监督约束,使之所作所为有章可循,有则可守。实践证明,道德建设的最佳效果就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如果没有一套严格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证,道德教育的成果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得到长期的巩固和坚持。通过制定从政人员的道德规范来制约从政者的从政行为,这在我国古代和一些西方国家早有先例。如在我国的汉代就有一种称为“官箴”的书籍,主要记载的就是为官之道与从政之法。近代社会一些西方国家针对公务员的道德建设,也大都制定了“道德法典”、“政府道德法”等行为规范,有的还专门设有“政府道德办公室”,专门负责从政人员道德法律法规的制订和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新的《公务员法》也即将公布施行。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结合以德治国方案的制订,加快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立法,从而把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或伦理行为准则上升为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的效能与作用。如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干部道德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行为准则》等。当然,在制订领导干部或从政人员的道德法律时,我们必须注意既要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又要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道德的层次状况和职业特征,做到简明精炼,要而不繁,便于操作和监督,以促进法律法规能落到实处,以确保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为中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查看全文

公务员演讲稿:弘扬传统文化,常修为政之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听过:“百行以德为首,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这一句古话。在我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传统文化一直被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而渊源流传,而这其中道德更是其中之首。道德乃是我中华自古的治国从政之本,它是为人之根、为官之始。在我国流传的多本经典著作中曾多次提到过“道德”一词,如《左传》中的“德,国家之基也。”,再如《十大经•雌雄节》中曾曰:“德积者昌,殃积者亡。”由此可见,“为政以德”是从我中华各朝代层层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文化。

但是随着历史朝代的变革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的道义发展却逐渐呈现了下降趋势,许多为官者亦脱离了“官德”的主线,走向了贪污腐败的道路。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2012年7月对南京市市管领导干部的开展的重点查处案件,那是一次存有339件违法违纪案件,十万元至百万元经济贪污的大型查处事件。在案件中,查处了栖霞区水利局副局长徐伟利用职务便利,发现其涉嫌受贿20余万元案、区住建局副局长刘高利用职务便利,在房屋拆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涉嫌收受他人贿赂20余万元案、以及查处了区房屋拆迁安置办公室副主任毕云林伙同他人、伪造资料、内外勾结,涉嫌套取并贪污拆迁款72万余元案等,这些事例都成为了现代官员德政形式的真实写照。同志们,对于以上案例,我们决不能加以姑息、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腐败、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对照事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要知道,这些腐败官员之所以滥用私权、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执法犯法是因为他们未能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松懈了官德修养,没有做到严于律己,他们输掉的不仅是前程,还是为官的基础,做人的根本。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式背景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更应注重为官的德行建设,正所谓“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官德”是用权之道、从政之本、为官之魂。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为一名公务人员、作为一名从官者,我们只有严于滤心,善于修身,厚德端行,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党员的认可,才能够推助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查看全文

干部为政之德经验交流

“政者,正也。”从古到今,指导干部的品德涵养即“官德”一直遭到社会存眷,被视作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树立优越的官德,才干逐渐养成应有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认识,加强盲目恪守准则的心里动力;才干盲目维护规章准则的威望,盲目养成按准则做事的习气。

当时,一些指导干部官德缺掉,详细显示为:

不辨长短,不讲准则。一些指导干部过多思索小我好处得掉,在大是大非面前奉行“多栽花、少栽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见什么指导说什么话,阿谀奉承,张口“好好好”、沉默“行行行”,一扭脸就变调,言而无信;面临存在的问题不敢直言、不敢揭露、不敢较真,反而调侃对峙准则、据守准则的同志为“钻牛角尖”、弛禁,总想一团和气、息事宁人。

不懂感恩,不讲报答。指导干部的生长离不开党组织和社会的关怀、培育和支撑。但是,一些人以为被选拔是理所该当的,声誉和位置是应该获得的,因此在为民干事的时分老是“心胸鬼胎”,想的老是本人可以从中获得几多益处,捞获得几多油水;一些指导干部受不得半点冤枉,有少许不如意,便满腹怨言,放置任务、懒于政事;还有一些人贪污行贿、买官卖官,不给益处不做事,给了益处乱做事。

不分荣辱,不知耻辱。同志有诗云:“有草名害羞,人岂能无耻?”耻辱心是一小我的品德底线,是做人的“脊梁骨”。遗憾的是,一些指导干部将耻辱之心抛到无影无踪,在金钱、权利、美色面前挡不住引诱,经不起考验,操行不端、官德沦丧,却不认为耻反认为荣,得意忘形。

这些状况的存在,严峻损害了党员干军队伍的全体形象,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可见,指导干部的品德程度决不单单是为政者小我的私事或小事,提拔其品德境界也就不只仅是伦理要求,更是政治、司法、党性要求。为此,指导干部该当做到:

查看全文

反腐倡廉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反腐倡廉,常修为政之德。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被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走进漫长的历史长廊,纵观我国封建文明历史中十几个王朝的兴衰沉浮,其最后没落直至灭亡的原因都与腐败脱不了干系。腐败之害由此可见。现在的我们正朝着一个更加美好的目标不断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共同去描绘,光明的前景需要我们共同去开创。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个个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诉说着反腐工作的严峻形势,反映了人们对廉洁从业的真情呼唤!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王怀忠被执行死刑,成为又一个被处以极刑的腐败高官。透视王怀忠腐化堕落的轨迹,可以得出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一个领导干部放弃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拒绝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必然走向歧途。由此想起同志语重心长的告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

诱惑是“美丽”的,大到金钱、美女、名车、豪宅,小到吃吃喝喝、小恩小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撩拨着我们的神经,诱惑着我们的心灵。但是,诱惑的背后却是陷阱,犹如一杯诱人的鸩酒。

查看全文

党员政治本色体会

我们正处在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际,如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加强修养,提高境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担当起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一、在人生价值上,体现“三乐”情怀

先忧后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历来是我国古代志士仁人而追求的人生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华,同时也是我们今天需要发扬光大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先忧后乐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保持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的深情关切,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助人为乐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知足常乐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抵得住来自各方面的引诱和侵蚀。永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本色。

二、在“官德”培育上,体现“三实”精神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弘扬“三实”精神,就是要敢于说实话,说真话,说老百姓听懂的话,说忠言顺耳的话。要善于办实事,办老百姓最需要、最迫切、最现实、最有利的事。要甘心做老实人,不怕吃亏,以忠诚于党为荣,以忠诚于事业为荣。要树立崇尚实干、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胸怀坦荡、敢于担当的作风,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三、在勤政廉政上,体现“三常”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