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1:52: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唯心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唯心主义研究论文

《老子》的思想体系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主义,是学术界争论最多、出入很大的问题。这需要作整体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

就认识论来说,《老子》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此,它得出的结论是:“不行而知”。这是露骨地宣扬闭门潜修,拒绝与客观世界相接触,不需要任何的耳闻目见的实践就能知道一切。这纯粹是超感觉经验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它还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它追求的是神秘主义的虚无飘渺的本体——道。道和一切知识学问是不相容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说,求得发学问知识一天天多起来,求得的“道”就会一天天减少下去。更进一步说,“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可见《老子》的认识论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就社会历史观来说,《老子》也是唯心主义的,倒退的。战国时期的各国,由于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旧的生产关系相冲突,新兴的封建制相继取代腐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巧妙的器物。同时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封建制,还颁布了很多新的法令。这些新生事物,在《老子》看来,都是怪物,都是“有为”的结果,都是祸患。它说:“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它极力主张倒退到一个“无知无欲”,“小国寡民”的没有什么文明的初期奴隶社会去。在那里国家小,人口稀,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用不着。虽有舟车,没有必要去乘坐;虽有铠甲兵器,没有必要把它摆出来。叫大家回头再过那远古时代接绳记事的生活。这就是它替圣人苦心设计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在这个国家里,圣人高距众人之上进行统治,而众人不感到有什么负担;站在众人之前发号施令,而众人不感到有什么妨害。这个“圣人”是什么人?这就是它所梦想恢复的被美化了的奴隶主阶级头子。《老子》的社会历史观的腐朽倒退性就是这样。

《老子》的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一如上述。长期争论不休的是它的宇宙观。“道”是它的思想体系包括宇宙观在内的核心。“道”是什么?它的性质怎样?自来就有根本不同的说法。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加以唯物的解释的有,加以唯心的解释的也有。在我看来,首先要如实地反映它本来的面目,而它的本来面目是受当时社会诸条件制约的。科学的任务就是如实地研究它、分析它、评价它,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象,随心所欲地去塑造它、解释它。

《老子》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说,可说的“道”不是正常的“道”。反过来就是正常的“道”是不可说的。这使人感觉到一股神秘主义的笼罩在“道”的概念上。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表明“道”是恍恍惚惚,迷离无定的。到底有没有物的影子呢?没有。它在第十四章里明白地说过:“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可见这里的所谓的道之为物的“物”,只不过是表示观念这个东西罢了,不是指我们今天通常说的物质性的物。

第二十五章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们从这里了解到:一,“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东西,它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根源;二,它是无形无声,独立于人和整个物质世界之外而永远不变的。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性的实体呢,还是精神性的实体?认为“道”是物质性的实体,比如说元气,后世的注释家有这样的说法。如宋代王安石曾经说过:“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这是说“道”的本体,就是元气。又如明代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第一章引何心山曰:“夫道者,元气虚无,混沌自然,二仪从之而生,万物资之而形,不可得而名,强为之名曰道。”单就注释论注释,孤立来看,这两条诠解文从字顺,自成一说,似乎并没有什么毛病。但它们是否符合《老子》原有的整体的思想呢?一经考查,便会发现严重的问题了。《老子》书里有几句至关重要的比较完整地表达宇宙论的名言,必须考究明白:

查看全文

实践的唯心主义研究论文

【英文标题】PreliminaryOpiniononthePracticalIdealismLIYijia(Departmentof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内容提要】“实践的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那种自以为能够决定社会存在(市民社会)的“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即剥削阶级的国家。其中,“唯心主义”一词表示这类国家颠倒了公共权力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把它对社会生活的领导变成了对群众的经济剥削;“实践的”一词则表示借以进行剥削的手段是暴力实践。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历史上第一种形式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它来揭示作为上层建筑首领的国家的本质。

【英文摘要】ThepracticalidealismisafundamentalconceptioninMarxshistoricalmaterialism.Itreferstoacertainpracticalconsciousness(societalpower)thatregardeditselfasadeterminativefactorofsocietalbeing(civilsociety),namely,tothestateofexploitingclass.Intheconception,idealismindicatesthatthestats,whichputtherelationofpublicpowertocivilsocietyupsidedown,rurntheirleadershiponsocietallifeintoeconomicexploitationofthepeople;practicalindicatesthatthemeansofexploitationisforciblepractice.Thepracticalidealismwasthefirsttypeofidealisminhistory,withthisconceptionMarxbroughttolighttheessenceofstatethathadbeentakenbyhimastheheadofsuperstructure.

【关键词】实践的意识/实践的唯心主义/市民社会/国家Praciicalconsciousness/Practicalidealism/Civilsociety/State

【正文】

卡尔·马克思是现代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唯物史观的创始人。这个全新的世界观作为一项划时代的功绩已永炳史册。另一方面,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把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国家制度的斗争当作自己的毕生使命。这样,便引出了一个问题:马克思对于他所规定的革命对象应该有一个世界观层次上的说明。本文认为,他关于“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实践唯心主义的镜象”的思想便提供了这种说明[1](P.126)。“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个概念是对国家和市民社会之关系,以及国家本质的深刻描述。就笔者目前所能查阅到的中英文研究资料来看,对该概念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拟对此作一个初步的探索,权充引玉之砖,以使得这项研究能够开展起来。

查看全文

批判唯心主义要恰如其分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以为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教材,在批判唯心主义的荒谬性时,对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命题和慧能的“仁者心动”之说,论述上有值得商榷之处。今将愚见附后,以供同仁辨正。

一、“心外无物”,真的无物吗? 王守仁当年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就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以至反驳,高中教材摘录了《传习录下》中王守仁的两段话来进行批判。

其一:“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其二:“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上述两段文字,教材中分别指出:“这就是说,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花色不是客观存在的。”“这意味着,天高与地深不是客观存在的,而决定于人是否仰俯它。”

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并不符合王守仁的本意。首先,王守仁在这里基本上没有否认花色的客观存在。王守仁早年出入于佛门,并有过特异感知的体验,今文中“同归于寂”不过是说:同归于寂灭,同归于寂静的状态,并非不存在之意。他的深义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和你的心没有感应,同处于寂静的状态;当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与你的心已有“感应之几”,于是此花颜色一时鲜艳明白起来,所以便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之外。要言之,看与未看此花,其差别仅仅在于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与否,而并不在于它是否客观存在。这是王守仁与主张“存在即被感知”的贝克莱主教的不同之处。

查看全文

档案工作中唯心主义表现研究论文

【正文】

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学术思想活跃,成果累累。但是不能不指出,在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少人存在着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见诸于杂志和刊物上。本文试图就档案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谈点浅见陋识,以期与同行讨论并求教于同仁。

一、档案学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

在谈正题之前,先阐述自己立论的基础,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没有过时,它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和各种社会实践(包括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的惟一正确的思维方法。脱离了它,科研和实践就可能出现偏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仍是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二、唯心主义思维方法任当代档案学研究中的表现事例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不可知论”是档案学研究中唯心主义的典型事例。比如,有人在论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时说:电子文件“是人们无法感知的”、“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与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能“超越时空”,在不久的未来,档案工作者将面对“虚拟档案馆”、“无墙档案馆”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论点的核心是否认电子文牛和电子档案的物质性,不妨对此逐个分析:

查看全文

当前档案学研究及档案工作中的唯心主义表现

【正文】

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学术思想活跃,成果累累。但是不能不指出,在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少人存在着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见诸于杂志和刊物上。本文试图就档案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谈点浅见陋识,以期与同行讨论并求教于同仁。

一、档案学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

在谈正题之前,先阐述自己立论的基础,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没有过时,它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和各种社会实践(包括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的惟一正确的思维方法。脱离了它,科研和实践就可能出现偏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仍是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

二、唯心主义思维方法任当代档案学研究中的表现事例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不可知论”是档案学研究中唯心主义的典型事例。比如,有人在论述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时说:电子文件“是人们无法感知的”、“能剥离载体而单独存在”、与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能“超越时空”,在不久的未来,档案工作者将面对“虚拟档案馆”、“无墙档案馆”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论点的核心是否认电子文牛和电子档案的物质性,不妨对此逐个分析:

查看全文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

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查看全文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

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查看全文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

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查看全文

马克思《莱茵报》哲学世界观探析

[摘要]《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世界观仍是带有思辨底色的。马克思对现实政治活动的参与对其后来的思想研究和革命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以“两个转变”为切口,纵观当前学界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哲学世界观及其演变逻辑的基本看法,就能够显示出此时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及其演变的真实图景。在看待和评价包括哲学世界观等问题在内的马克思思想时,应该坚持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文本分析。为了呈现一个既不理想化,也不庸俗化的马克思,对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文本考察和对考察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和定位,必须与马克思后来发展了的思想和政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莱茵报》;哲学世界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1842年1月在德国科伦创刊的《莱茵报》(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是一份对普鲁士专制政府有着强烈抵触情绪的报刊。截至1843年3月《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马克思陆续发表了他早期的许多重要文章。这些文章都是针对具体的政治社会事件,具有极强的政治反抗性和战斗性,充分反映了其革命思想的变化历程。在《莱茵报》前期,马克思主要写作了四篇文章:为了维护出版自由而写的两篇评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简称《评书报检令》)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简称《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以及《〈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简称《179号社论》)和《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莱茵报》后期,马克思写作了另外四篇重要的文章:《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简称《林木盗窃》),它是马克思早期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体现早期马克思思想代表性论文之一。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直接面对物质利益问题并对私人利益与理性的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简称《总汇报》),是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编辑之后写作的第一篇文章,文章首次公开表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态度。《评奥格斯堡〈总汇报〉第335和第336号——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的文章》(简称《论等级委员会》)是马克思针对奥格斯堡报纸《总汇报》第335和第336号刊登的《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写作的批判性文章,文章批判了作为普鲁士政治制度基础的等级制度。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简称《摩塞尔记者》)是马克思为了反驳莱茵省总督沙培尔对报纸的攻击和指责而写作的一篇论战性文章。这些文章特征鲜明、观点清晰、逻辑分明,对于我们研究《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哲学世界观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和结论上仍然存在许多有争议的地方。因此,立足变与不变的辩证原则,梳理此时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及其演变的逻辑,对于我们在具体的历史中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思辨底色

在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展开具体研究之前,学界对马克思此时的思想背景及其成因两方面进行了考察。一方面,学界认为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受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影响。马克思以黑格尔理性主义视角去理解国家,把国家理解为绝对理性的化身,而不是一个以物质利益关系为基础的现实存在。这表明马克思此时还是个黑格尔哲学的信奉者①。从柏林大学的学习开始,马克思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当时占据人们思想主流的是黑格尔思辨哲学。马克思阅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并接受了其思辨主义哲学,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极为推崇,其间还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马克思离开大学校园后,便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活动的《莱茵报》并担任编辑,这是马克思首次直接参与现实政治活动。在遭遇物质利益难事之前,马克思都严格秉持着黑格尔的理性思辨方法去分析和看待德国的社会问题,而不曾有丝毫怀疑。黑格尔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大统,运用辩证法为近代以来的启蒙理性和自由思想提供了极为严密的逻辑确证,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确证的这种启蒙理性和自由思想。黑格尔对国家问题最根本的看法是,从理性出发,把国家看成是道德和法的最高实现。而《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不管是对自由问题、还是对国家和法的问题的见解,明显表现出从理性、道德、法律的角度去理解的思想痕迹。另一方面,学界认为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哲学世界观主要受到德国专制的社会现实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学者们认为,由于落后的德国政府在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领域推行维护专制统治的严厉政策,这逐渐激起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进步知识分子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政治社会自由的追求②。1842年初,普鲁士政府在政治领域甚至意识形态领域不顾一切地推行极其严厉的镇压政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被逐出大学讲坛和编辑部,马克思放弃了原来的职业规划。在日益壮大的反封建运动和普鲁士国家之间的斗争下,马克思将注意力转到发表政治见解的新闻出版事业——这个当时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斗争的主战场。争取新闻自由和反对书报检查制度成为青年马克思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战斗任务之一。而黑格尔哲学对自由理性的追求,则直接成为马克思为出版自由进行论证的理论武器。也有学者认为具有自由氛围的家庭环境和充满自由风格的社会关系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不得不承认的是,马克思在后来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最终确立为“人类自由”或“人类解放”奋斗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具有宗教和思想自由主义传统的家庭氛围,从小就给马克思心灵上播下了一颗种子。自由思想是马克思所有的思想起点。《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思想整体上仍然是属于黑格尔的。和众多德国思想家一样,马克思从接触哲学那一刻开始,便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极大热情,直到后来人们对把黑格尔当作“死狗”的时候,马克思仍然坦言他是黑格尔的学生。从《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框架下去理解和追求自由来看,此时的马克思仍然处于黑格尔哲学阶段。但是,此时马克思思想中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日渐反思的趋势却不容忽视。

二、《莱茵报》后期马克思对思辨哲学从信仰到反思的转变

查看全文

哲学史前提性反思研究论文

近年来,“重写”之风席卷整个学术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领域自然也不能免俗。问题是,“重写”(rewrite)这个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显然,“重写”不同于“重复”(repeat),也许每一个打算“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主观上都不会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低水平的重复。这样看来,“重写”的意图是拿出与前人有重大差别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来。然而,这里说的“重大差别”的含义又是什么呢?究竟是单纯术语上的翻新,还是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不用说,人们一般都倾向于把“重写”理解为“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

这样一来,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下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中国哲学史“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毋庸讳言,我们这里说的“总体思路”涉及到哲学观。换言之,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来说,如果他还没有确立起新的哲学观,那么,“重写”就只是一个修辞学意义上的口号。要言之,没有新的哲学观,就不可能有新的中国哲学史。然而,任何一个研究者要确立起新的哲学观,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观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不了解哪些哲学观是旧的,又如何知道另一些哲学观是新的呢?众所周知,哲学作为学科是唯一的,但哲学观却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而只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观,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观”。既然哲学观是多元的,那么从不同的哲学观出发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就会在总体思路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所有对中国哲学史的有效的“重写”都蕴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传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所蕴含的哲学观的批判性反思。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前提,“重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传统的哲学观中,哪些哲学观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哲学观:一是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二是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下面,我们逐一批判这三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

哲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吗?

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把哲学史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史,进而简单地把唯物主义与进步、唯心主义与反动等同起来,构成了一种简单化的、但又极有影响力的哲学观。不少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深受这一哲学观的影响。比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1957)中就这样写道:“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①在这样的表述方式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几乎成了哲学的代名词。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未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正价值与负价值简单地对立起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马克思指责那种撇开社会历史、奢谈抽象物质概念的唯物主义是“抽象的唯物主义”,它与同样撇开社会历史、奢谈心灵作用的“抽象的唯灵论”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②在《神圣家族》(1844)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抽象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他在批评霍布斯把几何学家的抽象感性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时,气愤地写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中,马克思在批评旧唯物主义的被动性时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④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把唯物主义的一切形式都作为正价值而与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事实上,在唯物主义的所有形式中,他肯定的只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对其他形式所具有的共性———抽象性进行了不懈的批判,同时也对唯心主义的能动性作了高度的评价。众所周知,列宁也在《哲学笔记》(1895-1911)中写道:“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⑤这段重要的论述实际上消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那种被夸张的、简单化的、绝对的对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