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支农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08:18: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卫生支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卫生支农

县卫生支农工作总结会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甘肃省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宁县项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主要是对项目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上面,表彰奖励了6名优秀医疗队员,剑文同志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县卫生支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对首期医疗队的工作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在此,我谨代表宁县县委、县政府对受表彰的优秀队员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全体支农医疗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2010年,全省卫生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方针,抽调1265名医疗队员,分赴43个贫困受援县开展卫生支农工作。派驻我县的32名医疗队员分为10个医疗分队,进驻县中医院、和盛、盘克等10个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工作。县卫生局和项目办按照方案要求,立足县情,结合实际,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破难点,抓重点,创亮点,确保了支农工作的顺利进行。医疗队积极配合卫生局和受援单位,充分发挥医技特长,全心全意为我县人民群众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队长王乃琦同志作为整个医疗队的核心力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出色地履行了管理职责,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全体队员都能够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坚守工作岗位,克服困难,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工作中热情高涨,为人民群众求医问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圆满完成了本期支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我县卫生事业在支农工作的强力推动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10年全市卫生工作考核中荣获一等奖,这与支农队员的勤奋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回顾一年来的支农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认识明确,管理科学。项目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卫生局、项目办和各受援单位能够充分认识卫生支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思路清晰。县项目办按照“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注重实效、科学管理”的总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积极推行县、乡、村三级“系统管理,科学指导,分级负责”制。各受援单位抢抓机遇,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早部署,详安排,严考核,确保了项目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是部署周密,措施得力。县项目办紧扣支援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积极推行“一线指导法”,不断创新检查指导方法。县项目办和医疗队长实行“双重检查考核机制”,坚持动态指导和定期督查相结合,个别抽查和全面督导相结合,多次深入各受援单位,针对工作进展情况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督导,督促各受援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了职责明确,任务具体,检查及时,监督有力,确保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受援单位采取强力措施加大宣传引导,整章建制,赋予队员管理权力,整体支农工作科学、高效、规范运行。公务员之家:

三是工作积极,服务到位。项目工作实施以来,全体医疗队员都能够立足宁县实际,克服困难,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放在首位,以患者利益为上,热情饱满的投入工作,切实履行支援工作职责,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宁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疗队员。县项目办能够紧紧抓住卫生支农这一有利时机,针对大多数受援单位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业务开展严重受限的现状,给每一个医疗队员分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积极开展了科室组建、业务指导、技能培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工作,受援单位整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查看全文

医院暨卫生支农工作会讲话稿

这次全市医院院长工作座谈会是经局党委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议题是:贯彻全国、全省2006年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交流经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制定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安排部署今年“三夏”期间卫生支农工作。

一、我市近几年来医院发展的简要回顾(略)

二、下一步医院工作的重点

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安排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市医院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当前医院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步我市医院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为目标,把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开展各种各样的“惠民”医疗服务,使我们的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一)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责,因此,各级各类医院都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特别是我们各类医院的院长,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确:医院院长的任务,就是把医院管好,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当前,我市医院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由于体制性、机制性矛盾造成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营利,这是国家政策;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国有医院,这是我市的现实。希望各位院长要多学习、多思考,把握政策,立足现实,不等不靠,把握医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准自己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位置,积极探索医院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行动认真开展医院内部的机制改革,解决现实问题、兼顾长期效果。在医疗市场快速变化、医疗服务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医院要把人才看作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合理用才、科学育才、善于留才,自己培育人才,给人才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把人才留在医院,同时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把自己的医院做强、做精,使医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各医院要开展公平竞争,在聘用有特长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上,要禁止脱离目前实际、扰乱我市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高薪聘用手段;各医院要杜绝采用不正当手段使用医托、药托扰乱医疗秩序事件的发生,经查证属医院行为的,将全市通报批评,并在媒体曝光。

查看全文

副县长在第五期农村卫生工程培训启动会讲话

同志们: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强化宣传;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国家为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始终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目前,我县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遇到的困难也很多,而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受援单位要根据全县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和巩固前四年项目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县第五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启动仪式。首先,我代表中共*县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向前来我县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29名医疗队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国家为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造福人民群众,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惠民工程。该项目实施四年来,县卫生局和支农项目办按照省市要求,立足县情,结合实际,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有效保证了支农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医疗队员能够积极配合卫生局和受援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克服困难,忠于职守,在工作中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出色地完成了援助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受援单位“两个效益”的明显增长,给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求医问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确保今年卫生支农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始终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近年来,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特别是“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的医疗救治、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医疗卫生水平仍然十分滞后,医疗资源分配城乡之间极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偏远乡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施农村卫生支援工程,必将提高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此,县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都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抓好落实。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大事来抓,确保取得实效,为人民群众带来真正实惠。

二、广泛动员,强化宣传

查看全文

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摘要:一直以来,虽然政府一直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但在制定长期经济战略的过程中却始终以工业作为主导,农业一直属于从属地位,这就导致其农业自我发展能力被减弱,各项以农业农村为基础的政策无法有效落实。基于此,财政支农政策应运而生,它是针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主要政策,支农行为会直接给政策效果带来影响。基于此,文章就将重点对该政策在农业经济发展绩效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农业经济;绩效

一直以来,农业在我国都占据着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其他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石。然而一些地区却仍旧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经济地位比较薄弱。由于政府本身财政实力强,农业又具备公共品的基本性质,因此财政资金就成为农业发展之中的主要力量,其中财政支农政策不但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还能够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在补贴资金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外部问题。目前,针对该政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绩效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因此以下就通过参考现有研究,继续探讨其政策给农业经济绩效带来的影响。

一、财政支农

该项政策就是国家财政部门对农业、农民与农村所做出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基本手段,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资金的投入、政策的优惠以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对重点生态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包含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加大抗灾救灾力度,促使农业经济实现稳定发展,包含抗旱防汛资金、动物疫病防治补助资金等;加大财政扶贫投入,促进扶贫开发。包含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加大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持,提升农民收入。包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小型农业设施建设等;促进农业实现综合开发,提升农业的综合实力。包含: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治理两大内容;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资金支持,促进基础教育事业有效发展。包含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贫困地区九年义务制教育工程;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投入。包含: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费用、农村公共卫生费用、乡镇卫生院建设等;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负;实施粮食种植扶持政策以及农户增收政策,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可以被有效提升上去。包含: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大力支持产粮大县以及财政困难县,降低县级财政的压力。从财政支农政策投入以来,整体财政支出表现非常良好,在确保农业发展以及农户收入方面作用突出。要想今后继续保持这一势头,还应该继续加大政策投入以及资金支持力度。

二、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查看全文

医务科工作人员工作汇报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三下乡”与“卫生支农”;普法教育;科研与论文;医师注册与医师资格考试;复印病例;药品用量、费用统计;红十字会工作;体检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组织、学习、做好每个卫生技术人员学分统计与计算机输入以及远程教育、主动与继续医学教育远程技术人员沟通联系、主动与带队领导联系、沟通,做好每月向市卫生局医政科上报、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并认真落实、做好医师下乡支农的安排辅助工作、根据上级安排进行了全院职工的普法知识考试,考试成绩按上级要求上报卫生局法监科、在病例复印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病例书写中不完善的,与科室相关人员及时联系、纠正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年对于我来说是好好工作、忙忙碌碌的一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与同志们共同协作下,圆满的完成了年初计划,现将本人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1、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向来是医院考评的内容,院领导十分重视、关心,我是此项工作人员,在这一年里,做了大量的准备、实施工作,再加上今年是继续医学教育5周年循环的开始,每个人的继续教育档案要重新更换,更增加了此项工作的繁杂程度,为此我积极努力,兢兢业业。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按时举办了年度计划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次,市级继续医学教育20次。院内组织业务学习讲座12次,每次业务学习我均能够认真参与、听讲并做好参加人员记录。

查看全文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交流材料

整合方法:

1、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打造主导产业发展资金整合平台。核桃、双孢菇是我县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围绕这两大主导产业,我们加大资金整合的投入力度,努力推动特色产业由规模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一年来,在支持核桃产业发展上,以建设高标准核桃示范园区为重点,整合资金240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70万元,县财政支持70万元,新栽100万株、高接换优70万株、综合管护750万株,新建万亩核桃示范垣3个、核桃示范村15个,一举实现“农民人均百株核桃树”目标,核桃人均株数、面积、产量、收入稳居全省第一,核桃产业基地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我们还积极吸引外资300万元、政府贴息30万元,扩建了古岳食品有限公司核桃油生产线,走上了核桃深加工增值的产业发展轨道。在双孢菇产业发展上整合资金257万元,其中县财政支持207万元、农户小额贷款50万元,新建高标准菇房100座、50棚以上基地2个、20棚以上基地5个,菇农人均增收800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同时,招商引资1100万元,建起了宏盛达公司双孢菇冻干生产线,所有产品直接出口到德国、日本等地。我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县,小杂粮、金米、中药材、中早熟马铃薯、梅花鹿养殖五大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在涉农资金整合项目中,我们建立了四个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一个梅花鹿养殖基地,依托五大特色农产品整合资金225万元。

2、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为载体,打造项目资金整合平台。在资金整合投向上,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村村通”水泥(油)路、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建设、通讯及广播电视覆盖、学校和基层卫生所建设为重点,通过项目分解,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重点推进。一年来,我县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7639万元,其中整合上级资金1535万元、县级资金4244万元、农民自筹960万元、带动社会筹资900万元。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10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投资2581万元,完成了“三水合一”工程,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2处,解决了4万人口的“吃水难”和“吃不上干净水”的问题,土地治理897亩;投资1826万元,实施六大绿化造林工程,绿化5145亩,建成沼气池1020个,改圈、改厕1000户;移民搬迁250户1500口人,整合上级资金530万元、农户自筹800万元;整村推进3个村,整合资金12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0人,整合资金82万元。

3、以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为平台,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最好的载体和“聚焦点”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和推进村。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无疑是高效吸纳整合“三农”资金的最佳平台。“分盘炒菜,一桌吃席”就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在整合过程中,我们确定了18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按照“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的要求,进行项目分解,部门实施,政府统筹。比如街巷硬化由交通部门负责实施,路灯亮化由电业部门实施,村镇绿化由林业部门负责实施,学校、卫生所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实施。政府作为主导,从财政划拨一定资金实行以奖代补。一年来,我县整合资金1732万元,其中上级资金652万元、县财政150万元、自筹850万元、社会资金80万元。街巷硬化100公里,村庄绿化5.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63盏,新建学校4所、甲级卫生所3个,新建农民休闲广场1处、农民文化活动室17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面貌大为改观。在整合使用支农资金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各自渠道,鼓励各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多多益善。部门资金不得随意投放。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部门各负其责,事权明确,权责匹配。通过资金的集中投放,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也体现了,同时也带动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整合成效:

我县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项目主要涉及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建设3大类别13项,项目总投资10093万元,其中上级财政2467万元、县财政4671万元、自筹1975万元、社会资金980万元。通过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我们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三点:

查看全文

领导在医师援农现场会讲话

同志们: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重要意义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始终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障群众公平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进步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一直高度重视,并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投入,用于扶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投入,仅去年,市财政拨款540余万元作为配套资金,完成了列入省“360工程”的36处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对121名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进行定向培训,推动和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较快发展。2006年,市卫生局组织14家市直和省驻济医疗机构开展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对口支援了嘉祥、泗水、金乡、曲阜等14家列入360工程的乡镇卫生院,各县市区近40家医疗机构也参加了卫生支农工作。据统计,2006年,全市下乡医师410余人次,受援卫生院50余家。这项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就近提供了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促进了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卫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只表现在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上,更重要的是缺人才、缺技术。特别是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匮乏,制约了农村卫生的发展,不少农民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是影响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方便农民就近获得较高水平、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实施这一惠民工程,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长期性的工作,是调节城乡卫生资源流动,带动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整体能力提升,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认识实施这一项目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保障农民健康所作的一件实事、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精心部署,确保项目实施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以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为重点,把卫生支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形式多样、要求细致,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进行。目前卫生支农工作主要有医师下乡服务、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和实行巡回医疗三种形式,我们要把各种做法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抓实干,真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参加对口支援项目工程的40余名医师都是医疗单位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业务骨干,希望在座卫生部门的同志,经常到受援医院检查、指导、慰问,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决不能协议书一签,人往下一派,就万事大吉。要经常派工作人员下去了解情况,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沟通情况,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把思想工作做透、组织工作做实、后勤保障做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帮助解决,确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受援单位要安排好下乡医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住宿和工作环境,保证下乡医师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下乡医师在受援单位要主动开展工作,承担起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服务工作,为农村群众健康做好医疗服务。市卫生局重点组织市属及省驻济医疗卫生单位支援列入360工程的乡镇卫生院和旅游区新农村建设重点卫生院。各县市区根据实际组织城镇医疗卫生单位支援当地卫生院,制定规划,每年重点支援扶持一批,2-3年基本支援一遍。同时,建立和完善下乡巡回医疗服务制度,定期到农村开展巡诊医疗活动,为农民送医送药,免费查体,宣传健康科普知识,真正实行人员、技术、卫生服务下沉,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从基础设施、设备、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进行综合扶持,让城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做到雪中送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三、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卫生支农工作的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

公共财政下支农政策诠释

摘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由于农业部门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农村有许多公共产品,这都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提供。不但分析了财政支农的原因,还总结了财政支农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公共财政模式下的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关键词:公共财政;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效应

1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支农的原因

1.1直接的理论依据

(1)农村存在着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是用于满足农村的公共需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它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农村纯公共品和外部极强的准公共品应由政府提供,如公共水利设施、义务教育和科技服务农业属于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电力设施、社会保障、以及农村成人教育中为兼职或劳动力转移而学习技术、专长的培训应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一般性的农村准公共品应由政府和私人混合提供。

(2)农业生产本身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首先是农业收益的流失。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好处却难以计量,所以也无法进行相应的经济报酬和补偿,于是,农业收益就发生了“外溢”。在我国,这种收益“外溢”现象突出表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上。其次是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的无偿提供。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农业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草原、林地、森林、绿洲、湖泊、耕地等景观的无偿提供就是农业外部经济的典型例子。

查看全文

社会断裂的财政支出政策诠释

摘要:城乡社会断裂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政策有关。政府财政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断裂、社会保障断裂、科学文化素质断裂、生活环境断裂等。这与国家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支出政策决策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有效表达等有关。因此,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按权责匹配原则改革县乡事权、财权,保障农民在城乡财政分配中的话语权,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乡社会断裂;财政支出;城乡统筹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城乡社会断裂,指转型期城乡两极分化严重,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社会与之差距不断扩大,甚至在社会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状态。中国现阶段城乡社会断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乡经济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二是城乡制度方面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三是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四是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教育方面;五是城乡生活环境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城乡社会断裂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成因方面。孙立平(2003)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断裂的根本原因。郭强(2004)认为,城乡社会断裂主要是由工业化转型、城市化转型、市场化转型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所导致的。李长江(2004)认为,城乡差距的出现具有历史、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的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不公平发展理念和政策没有改变。王德文(2005)认为,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雪瑞(2006)认为,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均衡。巩前文(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税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支农财政支出、农业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农村救济费财政支出和农村存贷款差额等六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调整支农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汤玉权(2007)认为,城乡财政的二元结构导致中国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为一种“断裂”状态。汪锋(2007)通过对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差距扩大没有联系,而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城市化偏向是现阶段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唐尧(2008)认为,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导致的“拥挤效应”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陷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曾国安(2009)从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方面深入分析,指出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制度。另外,也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城乡社会已出现断裂的说法,权小娟(2007)认为,“城中村”是断裂社会连接带,城乡社会断裂提法过于严重。

城乡社会断裂,从财政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中国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最能反映政府政策和政府投资的“指向针”。为了能更深刻地揭示城乡社会断裂的财政政策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政策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寻求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的对策,以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查看全文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交流材料

××是我市,省定贫困县之一,辖4镇3乡111个行政村,9万余人,农业人口7.3万,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超常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长抓核桃短抓菇,改善生态兴畜牧,煤焦产业促提升,建材旅游求突破”的县域经济发展方针,不断优化核桃、双孢菇、煤焦、建材、旅游五大支柱产业,2007年财政总收入6.3366亿元,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06年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安排,扎实工作,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根据省市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精神要求,我县多方借鉴,大胆创新,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系统集成、形成合力、各记其功”的基本要求,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通过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多渠道支农资金,逐步形成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整合范围是:除抗旱、防汛、救灾资金和对农民的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粮食直补资金、农村救助、农村低保等政策规定有特殊用途的资金外,上级专项下达、预算分配和本级政府安排的支农资金都要纳入整合的范围。

整合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的优化、资金的集聚,突出三个重点(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打造三个整合平台,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带动各项社会投资,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整合方法:

1、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打造主导产业发展资金整合平台。核桃、双孢菇是我县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围绕这两大主导产业,我们加大资金整合的投入力度,努力推动特色产业由规模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一年来,在支持核桃产业发展上,以建设高标准核桃示范园区为重点,整合资金240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70万元,县财政支持70万元,新栽100万株、高接换优70万株、综合管护750万株,新建万亩核桃示范垣3个、核桃示范村15个,一举实现“农民人均百株核桃树”目标,核桃人均株数、面积、产量、收入稳居全省第一,核桃产业基地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我们还积极吸引外资300万元、政府贴息30万元,扩建了古岳食品有限公司核桃油生产线,走上了核桃深加工增值的产业发展轨道。在双孢菇产业发展上整合资金257万元,其中县财政支持207万元、农户小额贷款50万元,新建高标准菇房100座、50棚以上基地2个、20棚以上基地5个,菇农人均增收800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同时,招商引资1100万元,建起了宏盛达公司双孢菇冻干生产线,所有产品直接出口到德国、日本等地。我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县,小杂粮、金米、中药材、中早熟马铃薯、梅花鹿养殖五大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在涉农资金整合项目中,我们建立了四个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一个梅花鹿养殖基地,依托五大特色农产品整合资金225万元。

2、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为载体,打造项目资金整合平台。在资金整合投向上,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村村通”水泥(油)路、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建设、通讯及广播电视覆盖、学校和基层卫生所建设为重点,通过项目分解,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重点推进。一年来,我县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7639万元,其中整合上级资金1535万元、县级资金4244万元、农民自筹960万元、带动社会筹资900万元。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10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投资2581万元,完成了“三水合一”工程,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2处,解决了4万人口的“吃水难”和“吃不上干净水”的问题,土地治理897亩;投资1826万元,实施六大绿化造林工程,绿化5145亩,建成沼气池1020个,改圈、改厕1000户;移民搬迁250户1500口人,整合上级资金530万元、农户自筹800万元;整村推进3个村,整合资金12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0人,整合资金82万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