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03:01: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卫生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卫生厅卫生改革工作计划
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的思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为主线,以完成“十大实事”为重点,以实施“五大工程”为抓手,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研究制定我省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的实施方案,努力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加强城乡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药补医政策,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各地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认真总结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试点经验,争取三年内全面推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和布局。加强对城市公立医院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宏观调控,鼓励引导社会资源依法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建立以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和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其它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规范服务、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医疗服务格局。
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先期投入不足的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条件;进一步强化免疫规划冷链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装备和工作条件,完善保障措施和运行机制,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完善120急救体系,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医疗急救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积极推动全省卫生系统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确保新农合工作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继续探索农民欢迎、便捷高效的服务措施,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集中财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再改造一批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30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200个一般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完成370个薄弱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1万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大力推广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和引进,全方位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四、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加强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监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医疗保险进社区相关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促进社区卫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五、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以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启动第二周期医院评审,健全医院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医疗新技术准入管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所辖公立医院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推动公立医院创新发展。配合省发改委不断完善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配套政策,规范和完善100个医院100个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进一步推动以省为单位医疗机构药品网上竞价统一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努力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缓解人民群众吃药贵问题。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巩固无偿献血成果。加大城市卫生支农力度,认真实施城市医师支农工程,建立高层次卫生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机制。积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省”,免费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
城镇卫生改革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宏观调控和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一)加快昆明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市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计委、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昆明市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在市政府领导下,研究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要求,实施行业管理。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调整现有的条块分割、布局不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根据《昆明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昆明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进行规范的审批管理。重新核定医疗机构床位编制和科室设置,适度控制公立医疗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内设医疗机构的规模。新建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再设内部医疗机构。严格控制新增公立医疗机构的审批,避免卫生资源浪费。
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企业医疗机构转向社区卫生服务、护理、康复及其它特需服务。对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难以正常运转的医疗机构,引导其拓展老年护理等服务领域,或通过兼并、合并、撤消等方式进行调整。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医院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进行医院股份制办院试点,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和对公立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造。稳步推进企业医疗机构社会化改革,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先进行试点,采取分步移交地方、自主经营、与大型医院合并、联合等方式,逐步从企业分离现有的内设医疗机构。
(二)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从"办卫生"逐步转变为依法管理卫生行业。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组建统一的卫生监督机构,统一行使卫生监督职能,实行执法工作统一管理,建立统一、高效的卫生执法监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的行业准入制度,执业医师、护士、药剂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定期公布医疗质量、药品、食品、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监测结果,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规范医疗秩序,坚决打击各种非法行医,依法查处医疗违法行为。
(三)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规范其诊疗行为的基础上,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改革卫生资源调研报告
卫生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它关系到保护生产力、振兴经济、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关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接连出台,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各界议论热烈,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很不适应形势的要求。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方面的问题,有财政投入的问题,也有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为此,我们就我县的卫生状况进行了专门调查,特别是对深化改革,整合县级卫生资源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现将调查情况专题报告如下,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县医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班子老化,后继乏人。目前,县人民医院的领导班子面临着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现有5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50.2岁,最大的58岁。56岁1人,53岁1人。宁邦彦同志因为年龄原因已多次要求不再担任院长职务。需要县委研究配备。
病源不足,资源浪费。**年卫生统计年报统计,县人民医院现有职工1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人。拥有固定资产2300多万元,其中大型专业设备28台件,价值1100多万元,拥有编制床位110张。**年门诊人次为44018人次,占全县人口的22%,平均每日门诊人次为122.3人次,每门诊人次75.22元;现有实际开放床位为45620个,而实际占用床位数为27049个,病床使用率仅为59.3%,住院人次为2293人次,平均住院日12天,每日床平均241.54元,出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2849.33元,全年业务收入仅1014万元。
《宜昌市卫生统计年鉴》(**年)记载,全市9个县级医疗机构门诊人次为69.21万(剔除城区医疗机构),占全市9个县市人口总数的29%,全市9个县市的病床平均使用率为75.92%,最高达105.62%(秭归)。如果按全市县级医院病床平均使用率,县人民医院可接纳住院病人2800多人;按门诊比率计算,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数要达到58000人次左右。综合分析,一是我县的群众还很穷,没有钱看病;另一方面,二医院、外县和上级医院分流了部分病人。但毋容置疑的是县人民医院病源不足,资源浪费。
改革30年医疗卫生征文
30年前,在很多农村地区,妇女生孩子都要请“接生婆”。那时,“接生婆”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每接生一个婴儿,不仅能吃上一顿好饭,还会受到婴儿全家的感激。但是,绝大多数“接生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凭经验接生。
如今,“接生婆”这个古老的职业几乎消失。目前,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1.96%,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73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婴儿死亡率为15.3%。,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两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新农合实现以县为单位全覆盖,8亿多农民看病有保障
“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曾是我国农民看病就医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传统合作医疗出现大面积滑坡,农民主要靠自费看病,经济负担沉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突出。
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新农合的投入逐年加大。到2008年,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补助为每人每年40元,地方财政也相应提高为40元,农民个人缴费增加到20元。如今,中西部农民基本实现了人均筹资100元。
卫生系统医疗改革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医疗卫生服务要以民为本》。我不是一名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者,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关心、关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我们的应尽之责、情理所在。能够参加此次渝东北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论坛,我深感荣幸。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谈谈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医疗卫生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总书记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党的十七大报告给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更凸显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
要建成渝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也就自然承载着要把建成渝东北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虽然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状不容乐观,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当前困扰老百姓最大的难题。
在我们身边,经常听到人说: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健康!为什么?就是因为有病怕没地方看,即使有地方看,也怕遭遇高额的医疗费用!我们从老百姓的眼里只看见了一个字——难!
卫生厅卫生改革作风建设意见
2008年是加快推进我省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一年。为完成我厅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现根据上级部署,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卫生发展全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根本宗旨,以思想解放推进卫生改革,以开拓创新促进卫生科学发展,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改进作风,以规范服务和提高效能为重点加强机关内部建设,着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为实现我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二、重点工作
(一)解放思想,加强调研,科学谋划卫生改革与发展
今年,卫生工作将进入一个全面推进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时期。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转变观念,拓展思路。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河南省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根据卫生部等十部委(局)《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从2001年开始,在全区扎实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科学制定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首先是有一个很高的思想认识。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保障;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部门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体医师为骨干,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要求为目的,建立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再次是有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就是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构建面向21世纪的,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卫生服务体系。近期目标就是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导标准》和《湛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规划》进行试点,以点带面,规范管理,形成一定的规模。截止2004年底,在全区已经建立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一个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为社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优质服务。
最后是有一套严格的原则制度。原则带有方向性,制度则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我们一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针对社区人群的要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坚持政府领导、社区参与、多方筹资、公有制为主导的卫生服务体制;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促进健康的工作方针;四是坚持以区域规划为指导,引进竞争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五是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活力。
城乡卫生改革工作意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和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中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我市农村卫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作”制度和省卫生厅《关于推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市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探索“以大带小”和“以小带大”改革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有实力、有潜力的一般卫生院,要在业务上不断做强、做大,其它卫生院要具备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和常见病、一般急症的处理能力;积极探索市直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与业务能力相对较弱的一般卫生院实行业务组合,即“以大带小”模式;一般卫生院与中心卫生院实行防保组合,即“以小带大”模式。
(二)探索驻市厂(矿)职工医院转型为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改革模式;探索乡镇卫生院向村级延伸,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革模式。
(三)探索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在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资源配置、学科带头人管理、院长队伍建设、聘用人员管理等方面开拓思路,创新机制,鼓励市直医疗单位和驻市厂(矿)职工医院职工及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返聘或聘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工作,加大市直医疗单位对乡镇卫生院支援力度。
(四)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新的分配机制改革。坚持灵活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分配机制。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讲话
同志们:
刚才,6个市级部门就如何做好医改工作作了发言,市长传达了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会议精神,岷嘉副市长对我市医改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下面,我就如何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尽快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医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
第一,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卫生和健康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看到,我市医疗保障总体水平依然较低,“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普遍企盼的看病就医问题,是一项维护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
第二,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为每一位公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市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来解决。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医药卫生体制,积极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使每一位群众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力保障。
医药卫生重点改革指导建议
落实工作责任,为明确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我市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证制度覆盖城乡居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通知》国发〔2009〕1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1〕26号)精神。保证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时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三年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证制度建设
基本实现全民医保。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证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