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化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01:21: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微乳化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微乳化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粒径l~100nm的分散体系称为微乳液。相应地把制备微乳液的技术称之为微乳化技术(MET)。自从80年代以来,微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微乳应用研究发展更快,在许多技术领域:如三次采油,污水治理,萃取分离,催化,食品,生物医药,化妆品,材料制备,化学反应介质,涂料等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我国的微乳技术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1982年,Boutonmt首先报道了应用微乳液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用水合胼或者氢气还原在W/O型微乳液水核中的贵金属盐,得到了单分散的Pt,Pd,Ru,Ir金属颗粒(3~nm)。从此以后,不断有文献报道用微乳液合成各种纳米粒子。本文从纳米粒子制备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微乳反应器的原理、形成与结构,并对微乳液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
1微乳反应器原理
在微乳体系中,用来制备纳米粒子的一般是W/O型体系,该体系一般由有机溶剂、水溶液。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4个组分组成。常用的有机溶剂多为C6~C8直链烃或环烷烃;表面活性剂一般有AOT[2一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S、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BS(十六烷基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助表面活性剂一般为中等碳链C5~C8的脂肪酸。
W/O型微乳液中的水核中可以看作微型反应器(Microreactor)或称为纳米反应器,反应器的水核半径与体系中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及种类有直接关系,若令W=[H2O/[表面活性剂],则由微乳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将会受到W的影响。利用微胶束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时,粒子形成一般有三种情况(可见图1、2、3所示)。
(l)将2个分别增溶有反应物A、B的微乳液混合,此时由于胶团颗粒间的碰撞,发生了水核内物质的相互交换或物质传递,引起核内的化学反应。由于水核半径是固定的,不同水核内的晶核或粒子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能实现,所以水核内粒子尺寸得到了控制,例如由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制备氯化钠纳粒。
微乳化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应用研究论文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粒径l~100nm的分散体系称为微乳液。相应地把制备微乳液的技术称之为微乳化技术(MET)。自从80年代以来,微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微乳应用研究发展更快,在许多技术领域:如三次采油,污水治理,萃取分离,催化,食品,生物医药,化妆品,材料制备,化学反应介质,涂料等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我国的微乳技术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1982年,Boutonmt首先报道了应用微乳液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用水合胼或者氢气还原在W/O型微乳液水核中的贵金属盐,得到了单分散的Pt,Pd,Ru,Ir金属颗粒(3~nm)。从此以后,不断有文献报道用微乳液合成各种纳米粒子。本文从纳米粒子制备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微乳反应器的原理、形成与结构,并对微乳液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
1微乳反应器原理
在微乳体系中,用来制备纳米粒子的一般是W/O型体系,该体系一般由有机溶剂、水溶液。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4个组分组成。常用的有机溶剂多为C6~C8直链烃或环烷烃;表面活性剂一般有AOT[2一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S、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BS(十六烷基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助表面活性剂一般为中等碳链C5~C8的脂肪酸。
W/O型微乳液中的水核中可以看作微型反应器(Microreactor)或称为纳米反应器,反应器的水核半径与体系中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及种类有直接关系,若令W=[H2O/[表面活性剂],则由微乳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将会受到W的影响。利用微胶束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时,粒子形成一般有三种情况(可见图1、2、3所示)。
(l)将2个分别增溶有反应物A、B的微乳液混合,此时由于胶团颗粒间的碰撞,发生了水核内物质的相互交换或物质传递,引起核内的化学反应。由于水核半径是固定的,不同水核内的晶核或粒子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能实现,所以水核内粒子尺寸得到了控制,例如由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制备氯化钠纳粒。
纳米材料制备中微乳化技术的应用论文
1982年,Boutonmt首先报道了应用微乳液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用水合胼或者氢气还原在W/O型微乳液水核中的贵金属盐,得到了单分散的Pt,Pd,Ru,Ir金属颗粒(3~nm)。从此以后,不断有文献报道用微乳液合成各种纳米粒子。本文从纳米粒子制备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微乳反应器的原理、形成与结构,并对微乳液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
1微乳反应器原理
在微乳体系中,用来制备纳米粒子的一般是W/O型体系,该体系一般由有机溶剂、水溶液。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4个组分组成。常用的有机溶剂多为C6~C8直链烃或环烷烃;表面活性剂一般有AOT[2一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S、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BS(十六烷基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助表面活性剂一般为中等碳链C5~C8的脂肪酸。
W/O型微乳液中的水核中可以看作微型反应器(Microreactor)或称为纳米反应器,反应器的水核半径与体系中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及种类有直接关系,若令W=[H2O/[表面活性剂],则由微乳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将会受到W的影响。利用微胶束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时,粒子形成一般有三种情况(可见图1、2、3所示)。
(l)将2个分别增溶有反应物A、B的微乳液混合,此时由于胶团颗粒间的碰撞,发生了水核内物质的相互交换或物质传递,引起核内的化学反应。由于水核半径是固定的,不同水核内的晶核或粒子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能实现,所以水核内粒子尺寸得到了控制,例如由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制备氯化钠纳粒。
(2)一种反应物在增溶的水核内,另一种以水溶液形式(例如水含肼和硼氢化钠水溶液)与前者混合。水相内反应物穿过微乳液界面膜进入水核内与另一反应物作用产生晶核并生长,产物粒子的最终粒径是由水核尺寸决定的。例如,铁,镍,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就是采用此种体系。
水溶性蜂胶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但蜂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如何使蜂胶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对于蜂胶产品的开发和发挥蜂胶的保健功效有着重要的价值。该文介绍了水溶性蜂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使用乳化剂制备水溶性蜂胶的技术方法,评价了该技术用于蜂胶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蜂胶的深入研究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溶性蜂胶;加工工艺;乳化;溶解度;生物学活性
蜂胶的应用历史悠久,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广泛,是近20年来国内外蜂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蜂胶是一种天然胶黏性物质,温度低时变脆,温度高时变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在胃肠道中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蜂胶中大多数物质是脂溶性和醇溶性成分,疏水性强,而在乙醇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由于水溶性制品更容易被吸收,还可以减少乙醇作为蜂胶溶剂引起的过敏、刺激胃肠道、增加肝脏负担等。因此,蜂胶的水溶工艺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介绍了水溶性蜂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使用乳化剂制备水溶性蜂胶的技术方法,评价了该技术用于蜂胶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蜂胶的深入研究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1乳化剂法
乳化是指一种或多种液体以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中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的过程。乳化剂可以改变乳化体系中各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的乳状液。乳化剂的复合使用更有助于降低界面张力,阻止液滴的聚集倾向,有助于改善乳化效果,增加乳液的稳定性。目前大多使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来配制蜂胶乳化液。蜂胶乳化工艺的研究概况见表1。1.1乳化剂的单一使用与复合使用。Tween系列乳化剂对蜂胶的乳化作用研究最多,实验结果均表明Tween系列乳化剂对蜂胶具有良好的乳化效果。使用一种乳化剂不如多种乳化剂复合使用对蜂胶的乳化效果好[1]。使用乳化剂所得的蜂胶乳液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但是抗菌效果低于蜂胶乙醇溶液[4]。蜂胶还可以与一些抗菌活性物质(如银离子、壳聚糖)结合配制成抗菌乳液[6-8]。Yang等[9]用Tween-80和亲水性磷脂组成的复合乳化剂乳化蜂胶PEG-400溶液,乳液中蜂胶的浓度为0.02g/mL。该蜂胶乳液显示出对细菌生长和L-抗坏血酸降解的显著抑制作用,并且有效保持了橙汁pH值、可滴定酸度、总酚含量、色泽和抗氧化能力,说明作为化学防腐剂的替代,蜂胶乳液有希望用作橙汁或其他果汁的天然添加剂。除Tween系列外,亲水性磷脂[9]、蔗糖酯、黄原胶和明胶[4]都可以乳化蜂胶,配制成非常稳定的乳状液。明胶对蜂胶有良好的乳化效果,原因可能是:明胶是一种亲水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蜂胶中含有许多酚羟基化合物,两者能够构成复合物。而Span系列非离子型乳化剂和分子蒸馏单甘酯不能使蜂胶均匀分散在水中[16],这可能是因为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偏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阿拉伯胶同样对蜂胶的乳化效果较差。陈崇羔[5]的研究表明,HLB值与对蜂胶的乳化效果没有呈正相关或负相关。而曹炜[16]研究发现随着Tween系列乳化剂HLB值的增加,其对蜂胶的乳化能力也随之增加,并给出了解释。Tween系列乳化剂的乳化机理是分散相与聚氧乙烯基结合,分散相分散在胶团的栅状结构中,HLB值大的Tween-20可以复合更多的蜂胶。而Tween-60比Tween-20疏水性强,当与蜂胶络合时,其HLB值比Tween-20下降快,因此Tween-20对蜂胶的乳化能力最强。使用HLB法作为乳化剂的粗略选择依据是目前常见的筛选方法,但是也具有局限性。蜂胶的组成复杂,不能简单地从HLB值推断出具体乳化剂的选择,还需要通过实验加以确定。由于蜂胶水溶性很差,现在一般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聚乙二醇等)和乳化剂(Tween-80、磷脂等)来制备蜂胶溶液,所用的物质大部分为非常用物质,国家对这些物质的添加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同时这些物质的添加可能会降低蜂胶的药理作用,增加毒副作用和产品成本。因此,探索有机溶剂或乳化剂添加量少甚至不添加、制备简单、机体吸收率高的水溶性蜂胶的加工工艺是目前高效利用蜂胶资源的难点之一。1.2微乳化。微乳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其通过油相、水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以适当的比例自发形成。乳化剂可降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然而,此条件下的界面张力只能形成乳液,助乳化剂可进一步帮助乳化剂降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从而促进微乳液自发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蜂胶微乳的制备一般先借助伪三元相图筛选出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油相。至今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蜂胶微乳的制备方法,发现所得乳液具有良好的愈合烧伤的能力[19],可用于治疗口腔和咽喉炎症[25]等。蜂胶还可与黄芪多糖复配形成复合蜂胶微乳[26]。蜂胶微乳对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等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蜂胶乙醇溶液,对酵母菌、霉菌具有相同的抑菌作用[14]。但也有研究发现乳化后的蜂胶抑菌作用降低显著[11]。由蜂胶醇提物制备的微乳液具有良好的抑制致龋细菌生长的能力和使牙釉质表面再矿化的能力,可代替氟化铵用以防止龋齿[23]。Fan等[21,22]以RH-40、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和蜂胶黄酮为原料制备蜂胶黄酮微乳(propolisflavonemi-croemulsion,PFM),在最佳制备条件下,蜂胶黄酮浓度为3.0mg/mL;透射电镜下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2.70±0.63nm,zeta电位为-3.27±0.15mV;在体外,PFM能够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促进IL-2、IFN-γ的分泌;在体内,高、中剂量的PFM可以明显增强淋巴细胞活性,提高血清中IgG、IgM、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并降低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PFM能够显著提高蜂胶黄酮的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有望开发成新型的蜂胶黄酮制剂。微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乳化剂、助乳化剂、油和水的比例[19]。微乳的优势是能够同时增溶溶解性有差异的组分,并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有利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传统的蜂胶乳化方法,加入乳化剂并通过高剪切、超声波、高压均质等方式进行乳化,但其稳定性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蜂胶乳化液颗粒粒径较大,不稳定,易分层,而且蜂胶乳化液的稳定性易受温度、杂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寻找合适的乳化剂或复合乳化剂,以形成较宽范围下稳定的蜂胶乳化液。与传统的乳化方式相比,微乳化蜂胶具有以下优势:①制备相对简单,只需把有机相、水相、乳化剂、助剂等以相应的比例混合,经搅拌均匀.即可自发形成;②稳定性高,具有较宽的储藏温度,长时间贮存不分层;③黏度增大不显著,流动性好,便于雾化。1.3纳米乳化。纳米乳液是一种非热力学稳定体系,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水相、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制备而成。与微乳液相比,纳米乳液中使用的助乳化剂和乳化剂的量小于微乳液中的添加量,并且类型不只局限于小分子量的化合物,还包括高分子量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等,所以不易使油水两相界面间的能值降低至最优值,需要通过超声[27]或高压均质[28]等外力加入。而微乳中添加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通常为低分子量化合物,并且添加量大,由于负界面张力而自发形成微乳体系。Chae和Park[29]使用脂质和卵磷脂通过高压均质化制备了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蜂胶的纳米乳液,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该纳米乳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性,还可以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由此可以期望该纳米乳液对牙龈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Chae等[30]还应用此纳米乳液制成了一种凝胶型功能性牙膏。患者使用牙膏后,软组织、牙龈组织和黏膜伤口上的溃疡和炎症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伤口愈合迅速,且没有显示出任何副作用。Mauludin等[17]制得的蜂胶纳米乳液透明,颗粒几乎为球形,粒径为23.7nm,多分散指数为0.338。蜂胶纳米乳液经过6个循环的冻融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原始蜂胶提取物相比,纳米乳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下降不明显,并且被证明是安全的。
2其他水溶性蜂胶加工工艺
金属切削工艺管理论文
概述:世界金属加工油液占世界总润滑油量5%以上,而且从以油基为主,逐步向水基发展。由于铝加工业的比例增加,铝加工油品种和产量呈上升趋势。在国外金属加工液中,切削液一直占有较大比例,一般为50%左右。金属加工液分类常按金属加工方法分为切削液和成型液两大类,或按油品化学组成分为非水溶性(油基)液和水溶性(水基)液两大类。我国目前亦大多沿用此分类。ISO于1986年通过IS06743/7,按油基、水基将加工液分为MH和MA两大类,又根据每类的化学组成、应用各分为8类和9类,共17类,该标准将目前众多的金属加工液的品种均可包含进去,我国已等效采用了该标准,制定了GB7631.5。
金属的机械加工通常包括两种类型:金属的去除和金属的变形。前者作业是靠刃具把金属从被加工件上除掉;后者则是用模具使金属在应力下塑性变形,如轧、拉拔、冲压、挤压等。一般习惯地把金属去除作业所用的润滑剂称为切削液,而把金属变形用的润滑剂称为金属加工工艺用液体。金属加工液则是泛指上述两类加工、作业用润滑剂。
(一)、金属切削液的选用(技术切削设备的润滑见机床的润滑特点)
大部分金属切削需要使用切削液,甚至在可以正常进行干切削的作业,如果选用适当的冷却润滑剂也可增加工效。早在1883年,F.W.泰勒(Taylor)曾证明用冲洗刀具和加工件可使切削速度提高30%~40%。金属切削液的品种繁多。
ASTMD2881把金属加工用的液体划为三类:
(1)油和油基液体;
固体脂质纳米粒制作法论文
【摘要】目的从固体脂质纳米载体的制备和剂型应用等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情况。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多种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以高压乳化法、微乳法较好,其低毒、靶向性好、缓控释药物能力强等优点决定其在剂型应用方面有很大潜力。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
【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给药途径综述
药物载体输送系统亚微粒(如微乳、微球、脂质体、药质体)的研究已成为药物新剂型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纳米粒又称毫微粒,是一类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纳米级固态胶体颗粒,粒径为10-1000nm,分为纳米球和纳米囊。药物可包埋或溶解在纳米粒的内部,也可吸附或偶合在其表面。其既能改变药物的释放速度,又能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提高生物利用度。制备纳米粒的材料较多,大致可分为聚合物和脂质材料,前者制成的纳米粒称为聚合物纳米粒(polymericnanoparticles),后者称为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SLN具有生理相容性好、可控制药物释放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
1载药纳米粒的种类
1.1纳米脂质体
脂质体(脂质小囊)最早是指天然脂类化合物悬浮在水中形成的具有双层封闭的泡囊,现在可人工合成的一种具有同生物膜性质类似的磷质双分子层结构载体。亲脂性药物可包封于脂质双层膜中,亲水性药物则溶解于水相内核中。脂质体具有可保护药物免受降解,达到靶向部位和减少毒副作用等优点,同时脂质体膜易破裂、药物易渗漏、包封率低、释药快等也是其存在的缺陷。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超声分散法、逆相蒸发法等,张磊等用逆相蒸发一超声法制备了胰岛素纳米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3.3nm,包封率78.5%。
乳化液废水处理论文
1前言
乳化液是一多相体系的溶液,由基础油、乳化剂(表面活性)、添加剂和水稀释后配制而成,由于加入了基础油,外观往往呈乳状,所以称为乳化液。现如今,机械制造工业和金属加工业不断发展,乳化液被用于机器零件的切削、研磨工艺过程中,冷却、润滑或传递压力的介质。乳化液循环多次使用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酸败变质,需要定期更换,于是就形成了大量的乳化液废水。乳化液废水属于危险废弃物,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间歇排放、量少但污染强度大、难降解等。乳化液废水由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排入环境中不能自然降解,处理难度大,处理不当,对生态环境、动植物包括人类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
工业上对乳化液进行单独收集,集中处理。乳化液废水处理难易程度取决于乳液中的油分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处理要求。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法和其他方法。笔者对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乳化液废水废水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2.1物理法
2.1.1重力分离法重力分离法是废水处理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重力法通过调节理化性质、离心分离、除油、沉淀和过滤等步骤实现油与水的分离。此方法通常适用于油水连续相黏度较小,密度差较大的废水,常用的处理设施是隔油池。重力分离法的优点在于运行费用较低,缺陷是去除率较低,出水含油量高等。该方法一般作为乳化液的第一步处理。
冶金污水膜法处置技术特征与优势
一、前言
钢铁企业的污(废水)由于污染物成分复杂,在进行反渗透脱盐处理时,若只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如:中和、生化处理、混凝、澄清、介质过滤等)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往往无法满足反渗透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造成反渗透装置的快速污堵及频繁清洗。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超滤处理工艺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则能够大大降低反渗透装置的污堵速度及清洗频率,保证反渗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为钢铁企业提供可替代新鲜水、锅炉用水、工业工艺用水的高品质回用水在钢铁、冶炼和机加工等行业的诸多流程中(冷轧、热轧、金属加工、酸浸、抛光等)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化学破乳法、充气浮选法以及各种重力分离法等)无法有效除油,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废油污泥,不但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还具有处理工艺冗长,处理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乳化油废水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含有矿物油、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特别是油和油脂的含量很高,油份不但以微米和亚微米级大小的粒子存在,性质十分稳定,且含有很高的COD,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由于含油废水具有抗混凝性,传统典型化学方法在处理油水分离上往往无能为力。凯发研发的专利膜产品与高效的膜分离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含油废水的分离难题。该技术能将乳化油强制截流,回收油、脱膜液和洗涤剂,出水经过进一步处理后达到排放或回用要求,甚至油、脱膜液和洗涤剂都可回收和循环使用。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水回用处理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中水回用技术通常需要多种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即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由于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目前,中水回用处理的基
剖析微乳液膜生物医药运用特征
【摘要】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并对微乳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乳液机理应用
1943年Hoar和Schulman用油、水和乳化剂以及醇共同配制得到一透明均一体系并将该体系命名为微乳液以来,微乳液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微乳液真正作为液膜体系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其在石油、环境、水处理、制药、医药、食品、牛奶、饮料、造纸、纺织、电子等领域的广泛用途,使其在近些年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微乳液的形成理论、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和近些年来微乳液膜作为一种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微乳液的形成
微乳液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形成的、宏观上是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一般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或水溶液)组成。较为成熟的微乳形成理论有3种,即界面混合膜理论、溶解理论和热力学理论。Schulman提出了界面混合膜理论,即负界面张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微乳液之所以能自发形成与瞬时负界面张力的产生有关,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油/水界面产生瞬时负界面张力,形成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或水溶液)组成的混合膜,体系自发扩张界面,形成微乳体系。该理论在解释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性上是合理的,但这种负界面张力难以测定,所以它在解释微乳的自动乳化现象时缺乏有力的实证,并且事实上一些双链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AOT和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能形成微乳而无需加入助表面活性剂,所以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溶解理论以Shinoda和Friberg等为代表,认为微乳的形成是油相和水相增溶于胶束或反胶束中而使胶束逐渐变大并溶胀到一定粒径范围内的结果,但此理论无法解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即可产生增溶作用这一事实,而此时也并不一定形成微乳。
国道路面改造设计方案优化分析
摘要:随着交通量的剧增,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出现各种病害,为了改善交通,提升景观和行车品质,势必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改造。通过某地区国省道路面改造的设计方案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原理及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在“白改黑”项目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白改黑”;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微裂均质化
1“白改黑”概述
“白改黑”是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提升行车舒适性的效果。相对于原先的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后的道路路面与轮胎之间附着力增强,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行驶起来更加安全、平稳;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将大幅度下降,为降低城市噪音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某国道路面改造工程其中K350+900~K351+900段的病害调查,对比分析“白改黑”技术方案。
2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项目路面改造工程中K350+900~K351+900段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既有路面面层厚度为24cm,整体式路基全宽12.0m,断面布设为2.5m(左硬路肩)+2×3.50m(行车道)+2.5m(右硬路肩),路肩硬化。路面设计进行加铺沥青路面改造,沿线检查井、雨水口加固处理,与项目沿线交叉村道接顺处理。2.2旧路面调查及评价。路面破损状况调查采用现场人工调查绘制破损情况平面图(见图1)。结合落锤式弯沉车对路段进行逐板弯沉检测,对全线路面进行路面弯沉检测并出具弯沉检测报告(见图2)。道路路面典型病害为裂缝、轻度破碎板、板角断裂(见图3)。从现场看,上行行车道病害最为严重,裂缝类病害为最主要病害,部分水泥裂缝病害相当严重,特别是混凝土板纵向裂缝连续出现,裂缝长度>20m。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技术规范》(JTGD40—2011)规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等级采用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两项指标进行分级(见表1)。改造路面段断板率为7.5%,平均错台量3.4mm,既有路面破损状况等级为中(5%<断板率<10%,3%<平均错台率<7%)[1-2]。2.3旧路面病害分析。结合该段路面调查情况,通过雷达及取芯抽样检测水泥路面内部缺陷,查验路段结构层形式、状态及有效厚度。发现部分路段接缝料损坏、脱落,地表水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缝、纵缝渗入到路面结构层中,在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基层易产生塑性变形累积而出现空隙,地面水沿接缝或裂缝下渗,积聚到空隙内,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变成有压水,将基层内浸湿的细料冲刷出来,形成唧泥,引起板角的脱空,从而改变了路面板基层的均匀支撑状态,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形成断裂。断裂裂缝没及时处治,在荷载作用下则慢慢形成破碎板、沉陷等病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