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同居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20:46: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未婚同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未婚同居的经济学透析

摘要:男女双方为什么愿意选择未婚同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比婚姻和未婚同居的成本收益,未婚同居是理性的选择,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反应。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两性关系形式并与婚姻关系并行不悖越来越普遍存在。法律同样应该给子未婚同居以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和认可,不管它是双方最终的选择还是只是婚姻的前奏。

关键词:未婚同居;婚姻;理性的选择

前言

所谓未婚同居是指未婚男女间没有合法婚姻关系而在一定时间内共同生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是用合同法而不是婚姻家庭法来调整未婚同居关系,如果未婚同居双方当事人没有事前协议,因同居而发生的纠纷很有可能得不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男女双方愿意采用这种担负较少义务的形式?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待愈演愈烈的未婚同居?

一、未婚同居——理性的选择

自上世纪60年代,未婚同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以英格兰为例,1960—2000年,每1000名男性中,首次结婚的人数由70人降到30人。人们新婚的年龄明显上升,例如,在英格兰,男女结婚年龄比以前大三岁。在出生人口中,未婚生育由原来的5%增加到35%。此外,20—50岁的女性中,同居的比例是原来的三倍。[1]在我国正如婚姻法学者巫昌祯教授指出:“从古到今,都不是每个人都会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地过完一生。……(同居)在国内随着观念的开放也越来越多。”[2]由下图可以看出,在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1994年以来结婚人数在减少。[3]依据中国人口年鉴记载,我国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1.9万对上升到1993年的90.9万对,15年里增加了59万对,平均每年增长7.8%;与此同时,我国的粗离婚率从1979年的0.33%提高到1993年的0.79%,平均每年增长6.4%;结婚离婚比从1979年的5.04%提高到9.9%,平均每年增长5%。90年代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4]另椐笔者的调查,长沙地区法院2003年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107件,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048件;2004年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921件,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168件,近年来长沙地区离婚率持续上升。[5]据新快报报道,按照广东省民政厅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全省1976万多个家庭中,有将近1/10的“家庭”,即200万个“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夫妻没有结婚证。[6]仅广东省就是如此,全国的情形如何,可想而知。这种趋势说明人们的行为已经不同于以往,正远离婚姻。其主要表现是结婚率下降,而离婚率上升,未婚同居现象蔓延。

查看全文

未婚同居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男女双方为什么愿意选择未婚同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比婚姻和未婚同居的成本收益,未婚同居是理性的选择,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反应。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两性关系形式并与婚姻关系并行不悖越来越普遍存在。法律同样应该给子未婚同居以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和认可,不管它是双方最终的选择还是只是婚姻的前奏。

关键词:未婚同居;婚姻;理性的选择

前言

所谓未婚同居是指未婚男女间没有合法婚姻关系而在一定时间内共同生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是用合同法而不是婚姻家庭法来调整未婚同居关系,如果未婚同居双方当事人没有事前协议,因同居而发生的纠纷很有可能得不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男女双方愿意采用这种担负较少义务的形式?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待愈演愈烈的未婚同居?

一、未婚同居——理性的选择

自上世纪60年代,未婚同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以英格兰为例,1960—2000年,每1000名男性中,首次结婚的人数由70人降到30人。人们新婚的年龄明显上升,例如,在英格兰,男女结婚年龄比以前大三岁。在出生人口中,未婚生育由原来的5%增加到35%。此外,20—50岁的女性中,同居的比例是原来的三倍。[1]在我国正如婚姻法学者巫昌祯教授指出:“从古到今,都不是每个人都会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地过完一生。……(同居)在国内随着观念的开放也越来越多。”[2]由下图可以看出,在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1994年以来结婚人数在减少。[3]依据中国人口年鉴记载,我国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1.9万对上升到1993年的90.9万对,15年里增加了59万对,平均每年增长7.8%;与此同时,我国的粗离婚率从1979年的0.33%提高到1993年的0.79%,平均每年增长6.4%;结婚离婚比从1979年的5.04%提高到9.9%,平均每年增长5%。90年代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4]另椐笔者的调查,长沙地区法院2003年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107件,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048件;2004年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921件,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168件,近年来长沙地区离婚率持续上升。[5]据新快报报道,按照广东省民政厅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全省1976万多个家庭中,有将近1/10的“家庭”,即200万个“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夫妻没有结婚证。[6]仅广东省就是如此,全国的情形如何,可想而知。这种趋势说明人们的行为已经不同于以往,正远离婚姻。其主要表现是结婚率下降,而离婚率上升,未婚同居现象蔓延。

查看全文

未婚同居经济学思考论文

【摘要】男女双方为什么愿意选择未婚同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比婚姻和未婚同居的成本收益,未婚同居是理性的选择,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反应。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两性关系形式并与婚姻关系并行不悖越来越普遍存在。法律同样应该给子未婚同居以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和认可,不管它是双方最终的选择还是只是婚姻的前奏。

【关键词】未婚同居;婚姻;理性的选择

所谓未婚同居是指未婚男女间没有合法婚姻关系而在一定时间内共同生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是用合同法而不是婚姻家庭法来调整未婚同居关系,如果未婚同居双方当事人没有事前协议,因同居而发生的纠纷很有可能得不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男女双方愿意采用这种担负较少义务的形式?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待愈演愈烈的未婚同居?

一、未婚同居——理性的选择

自上世纪60年代,未婚同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以英格兰为例,1960—2000年,每1000名男性中,首次结婚的人数由70人降到30人。人们新婚的年龄明显上升,例如,在英格兰,男女结婚年龄比以前大三岁。在出生人口中,未婚生育由原来的5%增加到35%。此外,20—50岁的女性中,同居的比例是原来的三倍。[1]在我国正如婚姻法学者巫昌祯教授指出:“从古到今,都不是每个人都会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地过完一生。……(同居)在国内随着观念的开放也越来越多。”[2]由下图可以看出,在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1994年以来结婚人数在减少。[3]依据中国人口年鉴记载,我国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1.9万对上升到1993年的90.9万对,15年里增加了59万对,平均每年增长7.8%;与此同时,我国的粗离婚率从1979年的0.33%提高到1993年的0.79%,平均每年增长6.4%;结婚离婚比从1979年的5.04%提高到9.9%,平均每年增长5%。90年代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4]另椐笔者的调查,长沙地区法院2003年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107件,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048件;2004年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921件,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1168件,近年来长沙地区离婚率持续上升。[5]据新快报报道,按照广东省民政厅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全省1976万多个家庭中,有将近1/10的“家庭”,即200万个“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夫妻没有结婚证。[6]仅广东省就是如此,全国的情形如何,可想而知。这种趋势说明人们的行为已经不同于以往,正远离婚姻。其主要表现是结婚率下降,而离婚率上升,未婚同居现象蔓延。

结婚注册统计人数图

查看全文

当代未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法理学

本文作者:袁翠清杨兴香工作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

一、问题的产生

经济发展及由此形成的特定社会结构,再加上女权主义的作用,使非婚同居作为一个伦理、社会及法律问题显现于世。非婚同居先是成为西方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婚同居在中国不仅表明非婚性行为事实的存在,还反映了原有民族文化、引进移植的西方法律及现有社会制度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冲突。改革开放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使人们可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世界信息,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权利主体意识逐渐加强,即在不侵犯别人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如:女性认识到性生活对自己的意义,而对于丈夫和婚姻的意义则是次要追求价值。这种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家庭内部关系及家庭的社会地位,使我国当代的婚姻家庭观及婚姻家庭法律体系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过去,由于所处社会结构、制度及文化环境不同,中国妇女不可能像西方妇女那样对性别和性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因而女性问题的改革,从来都是只改制度而不涉及深层的理念。但女权主义的传入,使中国妇女反思自己的主体地位,重新审视自己的主体意识。女性自身变化的同时必然引起家庭及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规范新式行为和秩序的规则的出现。婚姻自由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赋予当事人在不干涉和强制他人婚姻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婚姻自由的口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提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婚姻自由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产生的。1791年《法国宪法》明确指出“:法律视婚姻仅为民事契约。”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这些规定把传统观念视为“神作之合”的婚姻从宗教势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通过共诺婚的形式,肯定了婚姻自由的原则。自此以后,这一原则相继为资本主义各国亲属法所确认,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婚姻一般不再具有包办强迫的性质,在阶级内部或社会地位相当的阶层中,当事人在婚姻问题上确实享有较大的选择自由。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婚姻关系仍然无法摆脱私有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的婚姻自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虚伪性和不彻底性。首先,资产阶级的婚姻自由是契约自由的特殊形式,它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交换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支配一切,这种状况对婚姻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婚姻的缔结正是为了追求基于契约而产生的利益。尽管在资产阶级中追求婚姻自由的也不乏其人,但大多数婚姻关系仍然渗透着财产关系的影响。其次,资产阶级的婚姻自由往往导致对婚姻自由的滥用。在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婚姻关系很不稳定,非婚同居相当普遍,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一些人企图用性自由去取代婚姻自由,否定婚姻关系严肃的伦理性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两性社会地位的深刻变化,为男女实现真正的婚姻自由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已为实现婚姻自由提供了基本条件,但这方面还有许多尚待完成的任务。社会主义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婚姻自由也有一个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婚姻家庭制度,但婚姻家庭制度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婚姻家庭制度既然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那么它也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各种影响作用。历史证明,凡是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婚姻家庭制度都是落后、衰败的,注定要消亡;而拉动与巩固新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婚姻家庭制度则是文明、进步、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定会成长壮大。我们在肯定经济基础对婚姻家庭制度的决定作用时,也不可忽视婚姻家庭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反作用力,并以此作为评价特定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终极标准。

二、非婚同居现象的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为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也带来了婚姻家庭制度特别是婚姻观念的多元化。一方面,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利益的婚姻制度。文明、健康、民主的婚姻家庭制度成为发展的主流。但另一方面,对婚姻的个性化理解、个人主义的膨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都对现存的婚姻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未婚先孕、非婚同居、离婚率大幅上涨、人工生育子女的地位、空巢家庭……凡此种种,都是人类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建立以后,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婚姻家庭领域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传统,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自由化、个性化影响下产生的种种新的婚姻家庭观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非婚同居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于青年人及老年人中,成为游离于法定婚姻之外的一种两性结合方式。非婚同居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没有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生活,它包括了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行之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如果没有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则不再承认其婚姻的效力,因此,将1994年2月1日以后出现的无配偶男女同居,称为非婚同居,不再使用“事实婚姻”一词。非婚同居关系的构成要件有三:(1)欠缺结婚法定形式要件。(2)同居关系的男女或者以夫妻名义,或者不以夫妻名义。(3)男女双方公开同居生活。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正面临着挑战,非婚同居作为一种新的婚姻及家庭形式正朝着蔓延的趋势发展,而我国现行法律在调整此种新现象时的欠缺,带来了许多社会及法律问题。第一,非婚同居现象大量增加的趋势,使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改变其传统的做法,对非婚同居进行法律上的调整。而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解释非婚同居关系,也未界定其内涵与外延。第二,非婚同居者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我国法律没有相关制度调节非婚生子女同其生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样极大地危害了非婚生子女的人身及财产利益。第三,非婚同居与婚姻关系的效力不完全相同,婚姻关系的效力不仅包括夫妻间的各种财产关系,而且还包括夫妻间的各种人身关系,而非婚同居配偶间的关系主要是财产关系,双方几乎不享有人身方面的权益,但我国法律未规定非婚配偶双方的个人利益和财产利益及相互关系的问题,在实践中引起了许多纠纷。第四,非婚同居与婚姻关系不同,其间接效力指非婚同居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活共同体,基于一定事由的发生而与第三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三人剥夺非婚同居配偶的生命时,另一方如何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等问题,给实践司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非婚同居日益被人们自愿选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纠纷发生在同居当事人之间,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消极因素,因此,我国法律有必要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关于非婚同居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

三、设立非婚同居法律制度之法理学探讨

查看全文

妇联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市)

一、基本情况

20*年*市妇联系统共接待各类信访1775件,其中市妇联接访932件,县(市)区妇联接访843件。政治权利类3件,占信访总数的0.2%。婚姻家庭类1355件,占信访总数的76.3%,其中家庭纠纷46件,占2.6%;干涉婚姻10件,占0.6%;配偶外遇、重婚、包二奶、同居511件,占28.8%;离婚问题300件,占16.9%;家庭暴力427件,占24%,其它61件,占4.5%。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类163件,占信访总数的9.2%。其中劳动权益38件,占2.2%;社会保障57件,占3.2%;社会保险50件,占2.8%;性别歧视和其它18件,占1%。人身权益类32件,占信访总数的1.8%。财产权益类66件,占信访总数的3.7%;文化教育类12件,占信访总数的0.7%;综合类144件,占信访总数的8.1%。

二、情况分析

1、婚姻家庭类信访居高不下,女性主动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年,婚姻家庭类1355件,占信访总数的76.3%。一是离婚咨询人数上升。信访数据显示,离婚咨询185件,占婚姻家庭类问题的13.65%,在总体信访量下降的情况下,比去年增加了7件,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普法宣传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群众的法律意识已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女性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当婚姻出现问题后,她们已经开始习惯随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财产权益维权操作的复杂性增加。离婚问题案件中,财产分割、住房判决、子女抚养纠纷及财产的执行问题174件,占婚姻家庭类信访的12.8%。造成离婚问题中财产分割问题多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夫妻双方离婚时分割共有财产的范围扩大。如存款、房产、股票、家庭企业资产等。其二房产分割后执行难。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由于收入低夫妻共有财产少,离婚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范围小,多数都是房产分割问题,房产经法院分割后,女方难以实现所得房产的居住权。因这种情况而上访的妇女增多。其三很多妇女在离婚诉讼中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支持自己分割财产的要求。妇联组织在今后的普法和法律咨询服务中要及时调整服务重点,为妇女及时提供更加用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引导她们从要维权变为会维权。

2、家庭暴力仍是投诉重要内容。信访中家庭暴力案件427件占婚姻家庭类信访的31.5%,主要是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很多妇女可能碍于面子,不愿意家丑外扬。认为夫妻之间吵架、打骂是正常现象,从而使家庭暴力进入恶性循环,变得一次比一次频繁,一次比一次严重。很多妇女就是在被打了多次,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才来妇联投诉。所以实际存在家庭暴力的比例可能远远大于31.5%。主要原因:一是婚外情。家庭成员中一方有外遇而引发家庭暴力,这一原因引起的家庭暴力在近年来的家暴案件中越来越多,因婚外情引发的暴力约占家暴总数的1/2以上。二是经济因素。因失业、下岗、经济不独立等经济原因而引发家庭暴力。在我矿区、正在改制的企业和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这样的现象较多。三是不良生活习惯。家庭成员中有人赌博、酗酒和性格脾气较坏等引发家庭暴力。此外,还有婆媳关系紧张、家庭琐事等原因引发家庭暴力。

3、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要求维权的范围逐步扩大。一是土地权益问题有所上升。来访中,土地权属纠纷、土地补偿费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和继承权等财产权益纠纷,占总信访量的3.7%。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争、占土地不断增加,许多农村以“村规民约”为由剥夺出嫁女和离婚妇女合法的土地权益案件还是屡见不鲜。在农村主要是外嫁女无法分得应得的集体收益或土地补偿金。在城镇与农村接壤地区,主要是征地拆迁过程中离异妇女的土地补偿款、安置费和房屋赔偿等方面权益被侵占问题。市妇联对这类案件的法律援助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即使官司打赢了,执行起来也很困难。二是婚姻家庭纠纷及婚外情、未婚同居等难以进行事实认定的纠纷维权难。如邻里纠纷伤害案、家庭暴力伤害案、未婚同居期间女方因流产所造成的伤害案件、尤其是通过网上认识而同居的女性,对男方一点不设防,因种种原因被男方抛弃,骗了感情又骗了钱财。因对方住址不清、身份不明,这类案件也成为妇联组织维权的难点。三是女职工劳动权益纠纷的案件较为突出。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不与就业妇女签定劳动合同,当其劳动权益遭到侵害时妇女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在企业改革转制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一些女职工在企业转轨过程中劳动权益受到损害,很多下岗失业女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等得不到解决,个别企业仍然存在对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时期权利的侵害。

查看全文

________乡计生工作总结

2005年我乡计生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以及计生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很多不足。现就我乡2005年的计生工作作如下几点小结:

一、加强领导、稳定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我乡根据上级要求及现行形势下的工作方针、政策,为了努力实现人口计划完成的目标要求,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乡计生工作人员及七站八所主要负责人员为计生领导小组成员的强大组织。乡党委、政府与全乡各村都签订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工作任务及职责,并与乡属单位的综治部门都签订了目标管理,做到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工作机制。2005年5月我计生办对全乡13个村的计生专干及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和128名计生组指导员进行了业务培训。2005年6月全乡村专干又参加了市委党校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我乡计生队伍的业务水平,完善了计生组织网络,顺应了新的发展形势。

二、巩固、发展村级阵地建设,提高基层基础质量

由于工作的需要,结合我乡实际,2005年我们对全乡13个村的“三位一体”进行了完善,按照上级的考核要求,我们实现“村级村务公开”,改正了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工作阵地。广泛、深入的宣传计生政策、方针,通过努力,全乡13个村的三位一体工程已达到上级工作要求,使我们有了一个专门开展计生工作和学习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我们的基层基础质量。

三、狠抓流动人口管理、生殖健康监测、开展优质服务

查看全文

秘书长国际家庭日致辞

国际家庭日

今年国际家庭日的主题是“变化中的家庭:挑战和机遇”,它突出了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近些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平均家庭规模在各地都有所缩小;年轻人结婚年龄推后;头胎孕妇平均年龄提高;婴儿死亡率下降;配偶生养儿女数目减少。传统的大家庭正被小家庭取代,尽管祖父母寿命延长,几代人同堂。其他结合形式日益普遍,如未婚同居,或是移徙工人结婚而不在同一城市或国家生活。离婚及再结婚均有所增加,日益多的孩子生活在父亲为继父或母亲为继母的家庭中。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和单人家庭,独自生活的老人数目也在上升。艾滋病毒/艾滋病给家庭带来很大破坏,往往使孩子失去父母,不得不由祖父母照顾。

许多这些变化都对我们所了解的社会结构提出问题。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协力调整、勾画公共政策,以期因应家庭需要,确保为所有公民,尤其是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卫生等基本服务,而不论家庭状况如何。

家庭结构方面的某些变化也带来了新机遇,比如说,女孩和妇女有了更多的新选择。这些变化促进政府与民间社会合作拟订新政策。国家正努力把家庭视角融入国家决策进程,同时,文秘家园系统也努力在全球政府间进程中反映这一视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此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维系和支持家庭的环境,同时扩大积极的家庭生活所能提供的充实、完善机遇。在此国际日之际,让我们大家再次努力,不辱使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查看全文

秘书长国际家庭日致辞

今年国际家庭日的主题是“变化中的家庭:挑战和机遇”,它突出了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近些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平均家庭规模在各地都有所缩小;年轻人结婚年龄推后;头胎孕妇平均年龄提高;婴儿死亡率下降;配偶生养儿女数目减少。传统的大家庭正被小家庭取代,尽管祖父母寿命延长,几代人同堂。其他结合形式日益普遍,如未婚同居,或是移徙工人结婚而不在同一城市或国家生活。离婚及再结婚均有所增加,日益多的孩子生活在父亲为继父或母亲为继母的家庭中。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和单人家庭,独自生活的老人数目也在上升。艾滋病毒/艾滋病给家庭带来很大破坏,往往使孩子失去父母,不得不由祖父母照顾。

许多这些变化都对我们所了解的社会结构提出问题。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协力调整、勾画公共政策,以期因应家庭需要,确保为所有公民,尤其是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卫生等基本服务,而不论家庭状况如何。

家庭结构方面的某些变化也带来了新机遇,比如说,女孩和妇女有了更多的新选择。这些变化促进政府与民间社会合作拟订新政策。国家正努力把家庭视角融入国家决策进程,同时,系统也努力在全球政府间进程中反映这一视角。

在此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维系和支持家庭的环境,同时扩大积极的家庭生活所能提供的充实、完善机遇。在此国际日之际,让我们大家再次努力,不辱使命。

查看全文

电影审查标准管理论文

【摘要题】相关链接

【正文】

中国电影审查标准

按照电影检查条例,我们的影片禁止载有下列内容:

(一)、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颂土完整的;

(二)、危害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查看全文

企业计生工作会议纪要

同志们,刚才公司计生办石主任和刘副主任先后通报了09年度集团计生目标考核,学习传达集团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司09年计生工作总结及2010年的计生工作计划.09年,公司计生工作重点突出了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开展工作的针对性,管理监督的联动性和计生成果的时效性.下面,我就做好今年计生工作强调几点意见(即:强调四个转变):

一是强调加强常态的服务管理向加强动态的服务管理转变.公司成立一年多来,计生工作的组织基础,规章制度等都已陆续建立健全,公司计生工作始终有序,有效地开展.但公司发展十分迅猛,从去年初的300多人,现已发展到了1000余人,今年产品下线员工将达到1500名左右,员工队伍的快速增长,08,09年招来的大学生和社招的年轻骨干员工也很快到了谈婚论嫁时期.因此,我们的服务管理也要跟着服务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计划生育随时动态地跟踪服务和管理,否则,我们的服务就会滞后于公司的发展,计生工作就很可能会出问题.

二是强调加强员工的计生认识提高要向加强计生干部的自身思想认识提高转变.我们计生干部责任重大,工作繁忙,如何提高自身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到公司计生工作落实的效果.因此,我们计生干部思想认识的高低,计划生育将对公司全年计生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强调加强传统的服务管理向加强创新的服务管理转变.新的公司,新的员工,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公司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年龄结构的不同,管理人员与生产员工文化结构的不同,都给计生工作的服务管理带来了不少新的,值得探讨的许多问题,如未婚同居,夫妻异地生活,流动户籍管理等等,需要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向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探索,拓宽服务管理的新路子,确保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强调加强主动管理向加强主动服务转变.管理就是服务,为避免管理者居高临下,高高在上,工作浮于表面,计生工作难于在一线落实等,我们各级计生专兼职干部及计生网络,一切服务工作都应主动服务关口前移,全心全意服务一线,服务基层,服务员工.公务员之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