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16:33: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胃癌术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胃癌术后

胃癌术后饮食护理探讨论文

【关键词】胃肿瘤情志导引法护理膳食疗法

胃癌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由于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疲劳、低氧等使能量失衡,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物摄入。据专家统计,40%胃癌患者死于术后营养不良而并非本身治疗因素,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因此做好胃癌患者术后的情志及饮食护理极为重要。2006-01—2007-12,本院外科收治胃癌患者83例,其中行胃癌根治术64例,术后通过加强营养、情志护理及营养药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现报告如下。

1护理措施

1.1情志护理

胃癌术后病病程长,预后差,患者身心受到双重折磨,容易产生忧虑、紧张、悲观、恐惧、失望的心理,此时我们应主动关心患者,针对治疗方式展开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了解“忧思伤脾”、“恐则伤肾”的道理,向患者解释五脏六腑相辅相成的原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不升,则胃不降,而出现纳呆;肝主疏泄,喜条达,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同样会出现纳呆,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指导情志护理,尽快康复。

1.2术后营养护理

查看全文

早期胃癌的内镜术后护理

随着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被发现并在内镜下进行治疗。由于内镜治疗的微创性,掌握好适应证可取得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治疗效果,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成为治疗早期胃肠道癌症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对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月—2009年11月笔者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对6例早期胃癌病人行ESD治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早期胃癌行ESD治疗6例,超声内镜检查,病变位于胃黏膜下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例术中出现出血,转腹腔镜中心行手术治疗;1例术中消化道穿孔,返回病房经止血、制酸、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他均无术后出血、穿孔及并发症;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

1.2方法

插入胃镜仔细检查整个胃腔,行胃黏膜亚甲蓝染色,再次确认病变部位,在病灶边缘由注射针注入生理盐水抬高病变局部使其完全隆起,使病变与肌层分离,再利用多种内镜用刀切开病变周围黏膜,沿着黏膜下层进行剥离。适用于胃任何部位的无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癌症病灶,操作简便。

查看全文

胃癌术后精神及膳食护理论文

【关键词】胃肿瘤情志导引法护理膳食疗法

【摘要】胃癌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由于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疲劳、低氧等使能量失衡,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物摄入。据专家统计,40%胃癌患者死于术后营养不良而并非本身治疗因素,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做好胃癌患者术后的情志及饮食护理极为重要。2006-01—2007-12,本院外科收治胃癌患者83例,其中行胃癌根治术64例,术后通过加强营养、情志护理及营养药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现报告如下。

一、护理措施

1.1情志护理

胃癌术后病病程长,预后差,患者身心受到双重折磨,容易产生忧虑、紧张、悲观、恐惧、失望的心理,此时我们应主动关心患者,针对治疗方式展开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了解“忧思伤脾”、“恐则伤肾”的道理,向患者解释五脏六腑相辅相成的原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不升,则胃不降,而出现纳呆;肝主疏泄,喜条达,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同样会出现纳呆,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指导情志护理,尽快康复。

1.2术后营养护理

查看全文

胃癌术后门静脉置泵化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胃癌生物学

随着对胃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使胃癌的治疗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进展期胃癌术后仍有50%以上患者出现肝脏转移和腹膜腔种植转移,因此积极寻找控制和治疗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89例Ⅱ~Ⅳ期胃癌患者实行胃癌根治手术,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门静脉置泵化疗和常规静脉化疗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8岁。按TNM分期,Ⅱ期7例,Ⅲ期23例,Ⅳ期9例。组织学类型:高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25例,印戒细胞癌2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5.9岁。TNM分期,Ⅱ期10例,Ⅲ期29例,Ⅳ期11例。组织学类型:高中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31例,印戒细胞癌3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无腹水,骨髓、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组织学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

查看全文

老年人早期胃癌的治疗解透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适宜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间收治的58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100%,手术死亡率为0,腹腔及切口感染率为0,无吻合口漏,5年生存率为98%。58例中黏膜癌44例占75.9%,无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14例占25%,淋巴结转移2例,多原发癌4例。结论对老年人早期胃癌多癌灶而言,即使病变较小也应作3/4胃切除;癌灶相距远者则应行全胃切除,淋巴结转移,多原发癌及肿瘤侵及黏膜下层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病理学临床淋巴转移

我院在1995年4月~2005年4月确诊老年人胃癌564例,其中老年人早期胃癌58例,占同期老年人胃癌总数的10.3%,现对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因素等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55例,女3例;年龄60~69岁39例,70~79岁16例,80岁以上3例。全部病例术前均经胃镜确诊,无明显临床症状者经常规胃镜检查确诊32例,占55%;因各种胃肠道症状(上腹隐痛,饱胀不适,胃纳差,体重下降等)胃镜检查确诊者26例,占45%。

1.2手术方法本组58例施行了61次手术,1例早期胃癌行胃段切除,术后半年检查残胃及发现早期癌行全胃切除术,1例早期胃体癌行胃楔行切除,术后9个月检查残胃又发现早期癌而行全胃切除术,1例胃底贲门部多灶性癌在近端胃切除术后半年,在食管下段又发现早期癌病灶,开胸行食管残胃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100%,手术死亡率为0,全胃切除率为6%,近端胃切除率13%,远端胃切除率为80%,胃段切除率为1%。术后外科感染率0。

查看全文

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择期行开放性胃癌手术,观察组择期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早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8.12%)(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vs.6.25%,P>0.05)。结论与开放性术式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创伤性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并发症;效果

中国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患者数量占全球胃癌总数的60%以上。胃癌为我国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防控形势严峻,需进一步提升其临床诊疗水平。进展期胃癌为临床常见的胃癌类型,约占患者总数的80%,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症状与常见消化道疾病相似,如胃痛、胃酸、胃胀、身体消瘦等,鉴别诊断的难度较大,需尽早确诊,及时行规范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1-2]。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靠手段,常规术式以开放性手术为主,但其创伤较大、并发症风险较高,有待优化改进[3]。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开展率不断提高,但其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选取64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对比分析开放性术式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8~69(58.52±10.39)岁;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20例、Ⅲ期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48~70(58.87±10.89)岁;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20例、Ⅲ期7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择期手术;术中未见肿瘤播散及远处转移;TNM分期Ⅰb~Ⅲa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配合治疗;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等资料完整;患者和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病质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者;急诊/姑息性手术者;有麻醉禁忌证者等。1.3方法1.3.1对照组行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上腹部正中做15~20cm左绕脐切口(胸骨剑突至脐部),探查腹腔内情况,游离胃部系膜,结扎、离断胃部动静脉。按照D2根治术范围清扫相应淋巴结,切除胃肿瘤和可能受侵犯的部分或全部胃壁,彻底止血后,重建消化道。留置引流管,术毕关腹,逐层缝合切口,采集病灶样本送检。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约4~5d,引流液变清、引流量小于30mL/d可拔管,同时常规实施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1.3.2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麻醉方式同对照组,脐部下缘穿刺孔作为观察孔,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压12~14mmHg),左侧腋前线肋缘下、右侧锁骨中线和脐平行线位置穿刺分别作为操作孔。具体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1)置入trocar前,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圈,若trocar易活动,采用缝线固定;(2)腹腔镜下全面探查腹腔,术中探查按照由远及近原则,确定病灶情况;(3)切除肿瘤前应用超声刀游离胃部相应系膜,根部结扎胃部动静脉;(4)术中尽量锐性分离肿瘤,避免肿瘤脱落,按照D2根治术范围清扫相应淋巴结,上腹部做4~5cm切口取出标本;(5)术中对组织标本行切片检查,若切缘发现肿瘤细胞,则及时更换术式;(6)腔镜下完成消化道重建,用2000mL温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无菌吻合处理,留置引流管,随后退出腹腔镜,缝合切口,采集病灶样本送检。术后处理同对照组。1.4观察指标1.4.1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早期(24h内)疼痛程度,评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强烈[4];追踪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1.4.2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肠梗阻、感染、吻合口瘘、出血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复发情况术后随访1年,监测两组复发情况。复发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或手术探查显示残留肿瘤增长或出现新病灶[5]。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胃癌手术治疗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250例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6年施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250例临床资料。250例中Ⅱ期115例行胃癌标准根治(D2)术,Ⅲ期135例行胃癌扩大根治(D3)术,135例中58例行全胃切除“P”型空肠襻代胃Roux-en-Y术(PR),69例近端胃癌行联合切除术,250例中均进行静脉化疗和腹腔内温热化疗。结果术后190例(82%)随访1~5年,Ⅱ期Ⅲ期胃癌行D2,D3术后1、3、5年分别为88.5%、69.4%、45.3%、和82.1%、55.4%、33.9%。结论进展期胃癌实施胃癌根治术并术中应用化疗,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生率在部分国家呈下降趋势,但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有调查结果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63%,而胃癌死亡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的37%[1]。胃癌组织侵润达肌层或浆膜层成为进展期胃癌。本院自1998年5月至2006年1月实施胃癌标准根治(D2)术、胃癌扩大根治(D3)术250例,术中应用静脉化疗和腹腔内温热化疗(IHC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50例患者,男性163例,女性87例,年龄26~80岁,平均47.5岁。250例中Ⅱ期胃癌115例;Ⅲa期胃癌87例,Ⅲb胃癌48例。病理类型:中分化腺癌119例,低分化腺癌62例,未分化腺癌39例,黏液癌30例。35例无淋巴结转移,215例有淋巴结转移。

1.2治疗方法115例Ⅱ期胃癌行D2术,87例Ⅲa期行D3术,其中58例行全胃切除“P”型空肠襻代胃Roux-en-Y术(PR),69例Ⅲb行D3+联合胰体、胰尾、脾脏切除术。250例患者关腹前用430蒸馏水灌洗腹腔,30min后吸净。再用5-氟脲嘧啶750mg溶入430200ml生理盐水,保留腹腔化疗。术中患者均进行常规静脉全身化疗,术后进行常规全身化疗。

查看全文

胃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论文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80例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部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健。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有效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手术。我科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80例胃癌病人施行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使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胃癌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58.5岁。胃体癌38例,胃窦癌28例,胃贲门癌14例;低分化腺癌41例,中分化腺癌33例,印戒细胞癌6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术后7d~12d拆线。

查看全文

腹腔镜手术对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远端胃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侧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右侧前入路;左侧后入路;淋巴结清扫数目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多由胃黏膜上皮细胞病变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呕血、恶病质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远端胃癌主要发生于胃窦、幽门等部位,需要进行胃远端切除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逐渐成为远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2-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远端胃癌患者,探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对其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远端胃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7~76岁,平均(55.39±6.12)岁;肿瘤直径2~8cm,平均(4.31±1.16)cm;肿瘤位置:幽门24例,胃底3例,胃体部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6~75岁,平均(55.32±6.15)岁;肿瘤直径2~8cm,平均(4.28±1.14)cm;肿瘤位置:幽门25例,胃底3例,胃体部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4]中远端胃癌的诊断标准;②经病理检查确诊;③接受远端胃切除手术;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术前接受放疗或化疗;②非首次治疗;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既往有胃部手术史。1.3方法两组均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气腹,压力为12~15mmHg,检查腹膜及肝脏情况。观察组采用右侧前入路,即大弯侧淋巴结清扫后,优先离断十二指肠球部,具体操作如下:使用超声手术刀沿横结肠边缘切开,进入网膜囊,随后切开结肠脾区大网膜并扩展,清理网膜组织间粘连,暴露胰尾,根部显露后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清扫No.4sb及No.6淋巴结;以结肠血管为标志进入胃十二指肠,打开胃胰韧带,裸化并切断十二指肠,将残胃向左下侧牵引,以十二指肠动脉为指引向上清扫No.5及No.12a淋巴结,剥离结肠系膜至胰腺,下压胰腺,拉直胃左动脉,暴露脾动脉,清扫No.11P淋巴结;以脾动脉起始部为发动点,进入胰腺区淋巴结与血管神经间隙,沿腹腔动脉向上,结扎胃左动、静脉,并清扫No.7及No.9组淋巴结;挑起肝左叶,从腹侧至背侧清扫No.1及No.3淋巴结。对照组采用左侧后入路,即主操作医师站于患者左侧,大弯侧淋巴结清扫后,暂时不离断球部,先掀起胃体,清扫胃后方淋巴结,最后再离断十二指肠,而术中其他操作与观察组一致。两组术后均行抗感染治疗,留置引流管。1.4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复发判断依据《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4]中相关标准:血液学检查提示癌胚抗原(CEA)异常升高,腹部CT或超声为阴性,胃镜下发现新生肿瘤或原发肿瘤复发,并经局部胃组织活检检查确诊。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胃癌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用于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胃癌手术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30例,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将入院次序为单号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入院次序为双号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种护理措施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吞咽困难、胃部不适、返流、饮食受限各术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出现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症状的康复,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癌;手术室护理;术后康复

胃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起源于胃壁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1]。对于胃癌患者首选治疗措施是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前受到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降低手术质量。对其实施手术室护理措施,通过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护理等措施,加快患者不术后康复病程。本研究主旨是围绕手术室护理用于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进行分组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胃癌手术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30例,按照入院次序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26~72岁,平均50.94±3.2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2±0.16年;对照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23~70岁,平均49.37±3.0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6±0.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征得患者、患者家属与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1.2纳入与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或病理学诊断为胃癌[2];首次接受手术治疗;肿瘤未出现转移或复发;既往未参加过类似研究。1.2.2排除标准。合并出现其他肿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存在手术禁忌症;存在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3]。1.3方法。1.3.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将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准备好,并检查器械是否出现故障等,提前将手术室温度湿度调整至舒适范围内,增加患者舒适感;手术过程中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与操作医师配合默契,及时收递医师使用器械,做好术中用药、麻醉的护理操作。1.3.2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手术室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存在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应通过言语鼓励、安慰等心理疏导方式对其进行干预,消除其不良心理,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手术流程、人员配置等情况,让患者能充分了解手术情况,打消患者对手术抱有的疑虑,也可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同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2)手术室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无菌性及安静,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做到认真对待手术,禁止喧哗、吵闹,给患者带来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医师的手术流程,减少患者手术时长。(3)体温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先将手术室温度调整到舒适范围内,手术过程中若患者需要采用输液或者输血处理,可以先将液体加热至37℃,同时使用保温垫将患者暴露在外面的部分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患者体温出现大幅度变化,增加手术危险性。(4)拔管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拔管处理,在拔管前,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告知接下来的操作流程及必要性,指导患者通过正确的咳嗽顺利将管拔出,最后告知患者正确咳嗽的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5)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变化情况,在患者可以进饮食后,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及原发病情况,给予患者清淡饮食,按照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按照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及普通饮食的顺序,循序渐进进行饮食。1.4观察指标。对手术治疗后各不适症状(吞咽困难、胃部不适、返流、饮食受限)进行评分,评分分值与症状改善程度成反比[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出现时间。1.5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ˉ±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百分率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Pearsonχ2检验;均由SPSS20.0进行统计。α=0.05。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