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措施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15:14: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完善措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完善措施

完善林改配套措施思考

**市林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林业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已经基本结束,顺利通过了省里的验收。在这次林改中,市、县(区)思想认识到位,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措施得力,林改顺利平稳。通过林改,增加了林农收入,明晰了山林产权,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乃至**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改结束后,林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引导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和完善林改配套措施,使森林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巩固林改成果使林农更快富裕起来。为此,笔者就**市森林资源流转,完善林改配套措施情况在全市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对乐安、南丰、资溪、黎川四个林业县进行了考察和调查。通过调研,对**市林改前后森林资源流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就如何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和完善林改配套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1**市森林资源流转的现状和形式

1.1森林资源流转的现状

据调查,**市森林资源流转工程起始于1980年代末。经历了林改前和林改后两个阶段。林改前,也就是1990年代初,**市各地就摸索宜林荒山、有林地以及荒地滩所有权与经营的分离,推行了拍卖、租赁、合伙经营等新型森林资源流转形式,森林资源流转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统计,**市各县(区)林改前共流转林地9.3万余hm2,其中资溪县1.6万hm2、乐安县1.3万hm2、崇仁县0.67万hm2、临川区1.3万hm2、黎川县1.0万hm2。在此期间,由于林业“三定”时部分林地权属没有真正落实到户,林业产权缺乏法律上的保护;有些林地、林木流转大部分都是由村、组干部说了算;转让合同也没统一格式,这时期的流转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起步阶段。

这次林改后,由于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得到明晰,取消了木竹农业特产税,调减了育林基金征收基数,放活了经营,极大地激发了林农投资林业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大户造林,民营公司和企业建基地,使森林资源流转向能人集中、向大户集中、向民营造林企业集中、向加工企业集中,森林资源流转速度加快,流转效益较为明显。林改后,**市各县(区)森林资源流转1.98万hm2,其中,资溪县0.5万hm2、乐安县0.1万hm2、黎川县宜林地流转面积达0.2万多hm2,平均租赁价由原来的750元/hm2左右上升到3000~4500元/hm2左右,高的达7500元/hm2。为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资溪、乐安、黎川等县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规范了森林资源流转的操作程序,使得林改后的流转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万进。

1.2森林资源流转的主要形式

查看全文

劳保局完善便民利民措施

20*年7月21日《*晨报》以《23个窗口办10多种业务没有任何指示牌——到江汉社保处办事蛮麻烦》为题,报道了江汉社保处办理社会保险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影响,给我局刚刚开始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也暴露出了管理服务工作中的漏洞,说明我们的工作和服务与企业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应引起全市劳动保障系统高度重视。根据局领导要求,全市劳动保障系统要举一反三,应引以为戒,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对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规范,对思想作风建设组织一次深入的教育和整顿,进一步加强服务窗口建设,规范业务流程,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现就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对强化便民利民措施重申如下:

一、公开办事指南。将各个服务窗口的工作职责、服务事项、办理程序、所需资料、办事纪律、投诉电话公布在醒目位置,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二、设置咨询服务台。每天安排1名以上业务精湛、综合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接待咨询,指导参保人员办理各类业务。

三、坚持领导值班制度。各单位领导位置前移,深入一线直面群众诉求,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化解各类矛盾。

四、规范业务流程。科学设置窗口职责,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积极推行“一个窗口,五个险种,各项业务”办理机制,即一个窗口能办理五个险种的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等各项业务。

五、开辟大宗参保单位“绿色通道”。探索个人参保业务分流途径。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查看全文

完善消费税措施论文

现行消费税,在调节消费结构、抑制超前消费需求,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和供求之间的矛盾,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我们也正视现行消赞税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课税范围失当在个消费税税目中,包括了黄酒、啤酒、酒精、轮胎、化妆品、护肤护发品等项目。这些消费品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人们的生话必需品或常用品,迁有的属于生产资料,对这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使人们对必需品的消费受到限制,生产发展受到影响,对政收人减少,必然起到逆向调节作用。同时,某些高档消费蛙乐束纳人课税范围。现行社会上一些高档娱乐消费,如敌舞厅高尔夫球、保龄球等未纳人消费税课税的范围这些高档螟乐活动债高利大.对其征收一道消费税,既可在~定程度上增加财政收人,又可起到限制高档娱乐业盲目发展的作用。

(二)某些税目和税率的设计不够台理=现行请费税税目税率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财政收人。因此一些属于生产资料性质的产品也纳人丁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如唪托车、化妆品、护肤护发品等,企业难以承受,征收阻力大同时,某些消费品的税率又偏低,如卷烟工业的税率现为45%,与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的卷烟税负是处于较低水平一加之,近儿年来,部分卷烟生产企业采取降低出厂价格,向商业环节转移利润方式逃避在工业环节征愎的消费税,使卷烟税负进一步降低。又如,目前我国的汽油、柴油的消费税税额分别为20元/百升和1O元/百升,与大多数实行消费税的国家相比也是偏低的

(三)宴行价内税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我国消费悦实行债内税的征收方式,消费税与增值税为同~税基,这样避免了征收过程中划分税基的麻烦,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震动。但对消费者来说,所负担的税款是由生产者承担的,容易掩盖问接税的性质,起不到抑制消费的作用。

(四)漂税环节单一首先是很难准确划分征收范围。如生产和流通、制造与简单加工、批发与零售的划分,这是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进行硬性划分,必须强制地建立一系列辅助规定,这必将给征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其次,不利于盼范偷税,因为只对某一环节征税,如果发生橱税很难从下一环节补回来。有些企业从单位利益出发,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设立独立棱算的经销部,以低债把产品销售给经销部由经销部按正常价格对外锖售,通过生产、渡通利澜转移的方式避开消费税。

针对我国现行消费税存在的问题。本着调节我国产品结构和捎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正确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人,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原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消费税提出以下建议:

查看全文

当代乡土观完善措施论文

摘要:对于当前建筑中存在的建筑特色危机和所面临的旧城的保护与更新,重提了“当代乡土”的设计理念,剖析了传统建筑中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蕴涵的生态美学的设计思想,分析了“当代乡土”与“普通城市”两种建筑设计观的利弊得失,最后提出以当代乡土观完善对历史名镇的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当代乡土普通城市特色危机传统建筑生态美学

随着我国的国富民强,几十年来的大兴土木,造就了大量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城市”,这种“特色危机”迫使建筑师反思过去,而“当代乡土”观念的形成正是对这一思潮的总结“当代乡土”(Contemporayrvernacular)实际上是世界多元化的建筑倾向之一,它被定义为:“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回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反映当今现实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并被人们所接受。”问题的关键是,在此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判定哪些过去的原则在今天仍然是适合而有效的。

一、普通城市与“当代乡土”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大发展。在过度的“亢奋”的建筑表现欲的驱使下,一时间上海看纽约、深圳追香港、北京比华盛顿、乡镇向城市看齐·……于是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那些实实在在的对城市、乡镇、环境问题的解决与改造往往让位于获取立竿见影效果的“发展”、“形象”或“成就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往往变成了徒有虚名的口号,这使库哈斯式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城市”大量涌现。这时才让建筑师们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如何对旧城进行保护与更新,一直都是建筑界古老而常新的研究课题,“当代乡土”与“普通城市”就是针对这一研究课题提出的完全对立的建筑观。库哈斯的“普通城市观”认为;“个性来源于历史、文脉和实际存在中,与当代我们的创造毫无关系。而且个性形成中心区,坚持个性势必影响周边地区的建设,束缚城市的发展”。库哈斯的权威地位使我们引发了这样的思考:“来源于历史的、文脉的个性是否一定要形成城市唯一的中心区,新城是否一定要围绕旧城发展,两者可否成为共生的、相互渗透的相邻发展,”以北京为例,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举世公认的城市规划的杰作。

如何对待这一伟大的历史杰作,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是:“计划一个城市的建筑必须顾及到他所计划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建设的传统,保留合理的、有历史价值的、由过去经验所称呼的特征的一切。同时这城市或乡村必须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新计划的城市的建筑样式必须避免呆板硬件性的格式化,因为它将掩盖城市的个性。”梁思成先生基于对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方式的深人研究,提出“在西郊近城地点建设政府中心是全面解决问题之策”,即以多中心城市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问题。这本是一个明智之举,却不幸被否定,从而导致了北京今日的尴尬局面—历史变得沉重,建筑师左右为难,古都风貌难以为继。

查看全文

审计强制措施完善论文

完善审计强制措施的理论依据

审计强制措施的设定必须符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原则。任何一种法律关系的主体,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行政法律关系也相同。与其他法律关系略有区别的是:行政权利在行政主体上转化为行政职权,行政义务在行政主体上转化为行政职责和行政责任。行政法律关系表现为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对应统一关系。即:一个行政机关有多大的行政职权,也应该承担多大行政职责,反之亦然。法律不应该也不允许存在无行政职权的行政职责。审计法明确了国家审计机关具有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监督职责,也同样应赋予依法履行其职责的权限和法律手段,审计机关的职责与职权同样应建立在对应统一的前提下。权限大于职责必将导致权利的扩大化和滥用,相反缩小和不必要的限制也难以保证审计机关职责的履行。这应是完善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审计职责与审计职权关系的理论依据。

完善审计强制措施的主要方面一、应设定财产查封的强制措施。查封财产,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违法取得的动产或者不动产就地封存,防止被审计单位进行处分的强制措施。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行为可以采取封存账册资料的措施。虽然这一措施保证了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的监督权,但从审计监督全过程看,仅仅查封账册资料并不能有效控制被审计单位非法取得的资产,而审计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登记保存”措施与查封措施的法律含义和法律适用条件完全不同,严格意义上讲不可相互替代。因此,应明确设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非法取得财产的查封措施。

二、应明确对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冻结的强制措施。审计实践表明,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有的被审计单位以正常业务活动为由,混淆、转移违纪资金,隐瞒违纪违规事实;有的违法违规取得的资产也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审计中如何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仍然是审计机关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实施部门的含义要明确。虽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行为在制止无效时,可以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和暂停使用直接有关款项。但是暂停拨付并不能对已经拨付款项构成实际控制,同时“有关主管部门”的含义也不确切。其二,“暂停使用”的法律概念没有明确解释。现行商业银行法中有查询、冻结、扣划的法律概念,而没有“暂停使用”一词。针对银行存款如何实施“暂停使用”这一措施,审计机关难以向商业银行作出解释,而除商业银行以外的“有关主管部门”又没有控制被审计单位暂停使用存款的措施,审计机关难以实施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资金的强制措施。因此,审计法律中应明确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资金冻结银行账户的强制措施,保证审计机关从资金源头上制止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审计执行阶段强制措施的完善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规定了三种强制执行措施:第一,按日加收百分之三罚款;第二,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第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执行权的划分上,法律可以规定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也可以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或者两者并行;第二,行政强制执行的形式或措施应符合法律的规定。

现行审计法律法规只在执行权的划分上,规定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没有规定审计机关自行执行。实践表明,这一规定客观上给审计机关履行职责带来一定困难,无论在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上都应进一步完善。其一,按行政责权统一的原则。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具有再监督职责和依法处理权限。同时,作为审计机关处理、处罚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税收、物价等法律法规相应的规定了自行执行权,而具有再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却没有自行执行权,显然这是审计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缺陷。其二,从审计实践方面看,一些本由审计机关就可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的审计决定,由于受到法律规定的制约而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受执行程序方面的限制,执行期限较长,也增加了审计机关的工作量,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审计决定执行阶段应设定审计机关强制执行权及其应有的强制执行措施,对那些逾期不执行审计决定,又不提出行政复议的被审计单位首先由审计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对不具备强制执行条件或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完全执行审计决定的被审计单位,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查看全文

论如何完善审计强制措施

完善审计强制措施的理论依据

审计强制措施的设定必须符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原则。任何一种法律关系的主体,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行政法律关系也相同。与其他法律关系略有区别的是:行政权利在行政主体上转化为行政职权,行政义务在行政主体上转化为行政职责和行政责任。行政法律关系表现为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对应统一关系。即:一个行政机关有多大的行政职权,也应该承担多大行政职责,反之亦然。法律不应该也不允许存在无行政职权的行政职责。审计法明确了国家审计机关具有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监督职责,也同样应赋予依法履行其职责的权限和法律手段,审计机关的职责与职权同样应建立在对应统一的前提下。权限大于职责必将导致权利的扩大化和滥用,相反缩小和不必要的限制也难以保证审计机关职责的履行。这应是完善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审计职责与审计职权关系的理论依据。

完善审计强制措施的主要方面一、应设定财产查封的强制措施。查封财产,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违法取得的动产或者不动产就地封存,防止被审计单位进行处分的强制措施。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行为可以采取封存账册资料的措施。虽然这一措施保证了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的监督权,但从审计监督全过程看,仅仅查封账册资料并不能有效控制被审计单位非法取得的资产,而审计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登记保存”措施与查封措施的法律含义和法律适用条件完全不同,严格意义上讲不可相互替代。因此,应明确设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非法取得财产的查封措施。

二、应明确对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冻结的强制措施。审计实践表明,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有的被审计单位以正常业务活动为由,混淆、转移违纪资金,隐瞒违纪违规事实;有的违法违规取得的资产也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审计中如何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仍然是审计机关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实施部门的含义要明确。虽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行为在制止无效时,可以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和暂停使用直接有关款项。但是暂停拨付并不能对已经拨付款项构成实际控制,同时“有关主管部门”的含义也不确切。其二,“暂停使用”的法律概念没有明确解释。现行商业银行法中有查询、冻结、扣划的法律概念,而没有“暂停使用”一词。针对银行存款如何实施“暂停使用”这一措施,审计机关难以向商业银行作出解释,而除商业银行以外的“有关主管部门”又没有控制被审计单位暂停使用存款的措施,审计机关难以实施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资金的强制措施。因此,审计法律中应明确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资金冻结银行账户的强制措施,保证审计机关从资金源头上制止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审计执行阶段强制措施的完善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规定了三种强制执行措施:第一,按日加收百分之三罚款;第二,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第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执行权的划分上,法律可以规定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也可以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或者两者并行;第二,行政强制执行的形式或措施应符合法律的规定。

现行审计法律法规只在执行权的划分上,规定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没有规定审计机关自行执行。实践表明,这一规定客观上给审计机关履行职责带来一定困难,无论在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上都应进一步完善。其一,按行政责权统一的原则。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具有再监督职责和依法处理权限。同时,作为审计机关处理、处罚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税收、物价等法律法规相应的规定了自行执行权,而具有再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却没有自行执行权,显然这是审计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缺陷。其二,从审计实践方面看,一些本由审计机关就可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的审计决定,由于受到法律规定的制约而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受执行程序方面的限制,执行期限较长,也增加了审计机关的工作量,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审计决定执行阶段应设定审计机关强制执行权及其应有的强制执行措施,对那些逾期不执行审计决定,又不提出行政复议的被审计单位首先由审计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对不具备强制执行条件或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完全执行审计决定的被审计单位,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查看全文

科技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摘要:新形势下的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公司随之获得发展机遇且发展迅速。为确保科技公司在新形势下稳定、健康发展,这需要加强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管理质量。科技公司需要在做好研发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保证经济效益,以便立足于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并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控制措施。本文对新形势下科技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关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科技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近年来,很多公司在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环境时的财务风险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面临破产等情况,而科技公司由于业务范围的特殊性,生存难度更高。出现这一情况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本身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足,导致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需要采取措施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从而保证科技公司财务管理质量,以便稳定发展。

科技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1.财务信息失真

分析新形势下科技公司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与公司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存在关系。有的公司为获取资金支持,在发展中过于重视和强调眼前利益,对财务信息实施人为披露,对经济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自身的品牌形象失去吸引力。近年来,虽然相关的监管机构已经加强公司违法乱纪的监督管理,违法乱纪成本增加,并且在公司财务信息失真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从根源上分析公司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公司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较多,具体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主观因素方面的影响是由于部分公司为了得到配股资格,制造虚假财务信息,靠着虚假的利润吸引投资者。为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我国证券监督部门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措施,并且加大处罚力度。按照规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如果为负值,那么则不具有申请配股的条件,可能会导致公司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有的公司为了能够逃避处罚,会通过财务信息舞弊来掩盖亏损。其次,客观因素方面,我国的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等财务信息监督管理部门,实际工作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性。

查看全文

物业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物业企业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很多物业企业由于经验不足,在经营管理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当前很多物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提高员工责任意识等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物业企业要想完善内部控制水平,必须充分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系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内部控制活动,促使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物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方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要想保证长远发展,必须积极的运用各种先进理念与技术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质量。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各项经济活动与业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都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一直比较大。对物业企业来说,企业的运行成本比较大,因此,物业企业要通过内部控制加强成本控制[1]。首先,物业企业要通过内部控制手段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其次,企业要对库存物资与材料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做好采购管控工作;第三,物业企业要对运行成本中的水电费等具体费用支出、零件损耗、基础设施等加强管理。物业企业的管理内容比较复杂,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时要关注基础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岗位分工,使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物业企业要积极的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客户反馈信息的管理,明确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意见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物业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当前很多企业的信息传递速度比较慢,内部控制的效率与准确性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物业企业还要不断运用先进技术及时更新并完善内控系统,使内部控制的效率与准确性得到提升。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该把内控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处理系统结合在一起,以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例,企业的ERP等内部核算系统都可以不断融合,整合成完整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明确各自的分工,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当前很多物业企业都根据不同需求建立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有内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监控监测系统等,各个系统之间互相独立,有各自的标准,信息之间无法有效传递,信息使用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企业需要从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设置、传递渠道等方面入手,建立统一标准,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更多信息管理知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实施具体的内部控制策略。当前各种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快,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企业要想使内控系统能够应对不断增加的风险,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的内控系统,使其不断完善,增强企业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二)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要想加强内部控制,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内控目标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与体系,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内控方案,对内控工作的实施流程等具体工作进行规范。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树立新的管理与内控理念,全面认识到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在物业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物业企业应该优化治理机构,加强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地位,不断优化提升信息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企业其他部门也要加强与信息管理部门的联系,通过信息部门获取更多有利信息[3]。其次,企业要通过防火墙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性能,确保信息数据不受损害。另外,企业要经常对内部网络环境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对薄弱环节进行完善,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同时,企业还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数据篡改、财务数据删除丢失等问题进行及时应对,将企业的内控风险降到最低。物业企业在内部控制中还需要加强财务核算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各业务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推进企业不断发展。(三)加强动态风险监控。在不断完善内控风险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同时,企业还要同时加强动态监督系统的建设,使整个内控系统更加完善,不断提升物业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要想建立动态监督系统,需要对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内控模式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一般企业原有的监督系统都比较单一,在信息化时代,物业企业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多级动态监控系统,可以把企业上下级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与其传递渠道都纳入到监控中。通过这样多级而全面的持续动态监控系统,企业管理层可以对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企业在内部监控的同时,也可以委托外部的审计机构对内部财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审计,以此弥补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以企业的发票报销为例,很多工作人员无视公司规定,在规定只能报销二等车票的情况下,还购买头等车票并让公司报销,在一般情况下,财务人员都会直接报销,但是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增加企业的开支,也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鉴于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增加上报审批的环节,由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批,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在员工的薪资中扣除。例如,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跟踪不同的业务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员工还需要定期向管理人员详细报告业务的具体进展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方便管理层及时做出调整部署。物业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企业员工具体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利用激励约束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奖励与惩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员工逐步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落实。(四)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在当今时代,物业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复杂多样,企业要加强信息收集,通过对内外部市场环境信息与客户信息的分析,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但是,当前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而且各种信息可以共享,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较大优势,需要首先提升信息的传递速度,增强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的效率。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需要建立内外部信息共享与传递平台,促进企业内部信息高速传递,在对外信息披露方面企业也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对外披露信息的速度。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根据企业股东、社会公众、政府机关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的披露机制,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使企业内外部沟通更加高效。以企业的部门设置为例,一些企业设置有运营部,在大数据支持下,企业可以打破原有的设计,采用和扁平化的部门设置方式,由财务、人事、行政、营销等部门代替运营部,使各部门的工作细化,由部门主管直接与经理层沟通,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权责不清情况的发生。

查看全文

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完善措施论文

摘要:入世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反倾销方面的立法以更好地保护国内产业和维护国家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新、日反倾销条例的比较对之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我田反倾销立法仍需完善和改进之处。

关键词:反倾销;反倾销立法;反倾销条例;WTO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中国的媒体上,“反倾销”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符合WTO规则的反倾销措施将成为维护公平竞争、合法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们对国际反倾销游戏规则十分陌生,而国内反倾销立法又不完善,因此外国反倾销的达摩克利斯剑频频高悬在我国企业头上,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中国成为WTO一员之后,要想在纷繁复杂、处处陷阱的世界大市场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加入WTO的初衷,就必须深人研究WTO反倾销规则,熟悉和掌握这一游戏规则,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反倾销制度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反倾销立法。

一、从新旧反倾销条例之比较

看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加强我国199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第30条为我国最早的反倾销法律条款。1997年3月25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97条例),从而在我国真正建立起反倾销法律制度。2001年底,为了适应加人WTO的新形势,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出台,2002年11月又颁布了《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等,这无不表明我国在加入WTO后对反倾销立法正在一步步加强和完善。

与97条例相比,新条例具有明显的完善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查看全文

完善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

摘要:市场竞争下,由于企业商业秘密保密制度缺失,保密技术滞后,导致泄露、窃取商业秘密事件屡屡发生,侵权纠纷不断,需要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指引下,厘清企业商业秘密范围,加强涉密物件、存储介质的管理,制定商业秘密档案查阅审批流程,利用合同“保密条款”约束相关责任人等,完善相应的企业商业秘密信息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防止企业的核心信息泄露,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关键词:商业秘密;信息管理;保护措施

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核心秘密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在信息化时代,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日益增多,成果、技术被窃取、披露事件频发。大多数企业存在对商业秘密认识不够、保护措施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由于举证不力,在诉讼中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认定困难,被侵权事实认定不清,损失赔偿得不到支持。商业秘密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商业秘密的含义及构成要件、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情形、商业秘密的民事审判程序中原被告的举证责任;《合同法》规定了订立合同过程中对知悉的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企业可以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等条款防止单位职工在职或离职后泄密;《刑法》主要规定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

一、商业秘密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问题的答复》,商业秘密是指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构成要件有三:一是秘密性,是指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由特定人了解、掌握,不能从公开的渠道获得;二是价值性,是指该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可以用于实践中,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使用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三是保密性,权利人对商业秘密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包括制定保密制度、签订保密协议、对文件加密、加锁等措施,这是该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能否认定为商业秘密的关键,若不采取保密措施,则此信息不能构成商业秘密。

二、商业秘密侵权情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