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10:08: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治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治理

网络犯罪的治理与改善

一、网络与网络犯罪

(一)网络与网络空间。

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依照涵盖的范围为标准,网络分为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缩写L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缩写WAN)、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是网络的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因特网是指运用客户、服务器技术,以及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将全球原本独立的计算机网连为一体,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信息自由的庞大空间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信息交流大舞台。

所以说,今天的世界正向着网络时代,网络也就创造了一个由计算机之间连接的网的特殊的、虚拟的空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称为计算机化空间。

(二)网络问题与网络犯罪。

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这意味着网络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网络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网络也引起人们的极大担忧。尤其是网络犯罪问题。网络犯罪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非法发送电子邮件、非法程序攻击、非法盗用客户数据、非法盗用信用卡、非法侵占版权、非法传播儿童色情、非法入侵邮政储蓄系统、竞争对手互相攻击、黑客病毒袭击、黑客入侵非法交易、黑客入侵政府网站、黑客入侵新闻网站、黑客入侵军事网站、黑客入侵通信公司、外国黑客入侵。据资料显示,1986年我国发现了首例网络犯罪案件,犯罪人为了贪图钱财,利用计算机知识伪造存折和隐形印鉴,两次分别在深圳人民银行及其某支行,将李某的2万元人民币和赵某的3万元港币存款诈骗窃取而去。1988年3月,成都市农业银行某营业部的微机操作人员谢某,伙同他人修改计算机程序,几分钟内就盗取87万元人民币。这些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对社会都构成了极大的破坏力量。2003年11月14日,甘肃省破获首例利用邮政储蓄专用网络,进行远程金融盗窃的案件。这起案件是一名普通的系统维护人员,轻松破解数道密码,进入邮政储蓄网络,盗走83.5万元。曾引起计算机系统一度瘫痪轰动一时的“熊猫烧香”被《瑞星2006安全报告》列为10大病毒之首,《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的十大病毒排行中,该病毒一举成为“毒王”。

查看全文

网络暴力的乱象与治理分析

【摘要】近年来“弹幕暴力”也导致各种偏激和缺乏理智的文字真如“子弹”一般密集地出现在大众视频区域,比如明星鬼畜视频里的“氯尸寒”警告、大篇幅的“上坟”“烧香”弹幕刷屏、列出b站百大up主暗杀名单……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不利于信息的正向传播。该研究以传播学为视角,探讨导致这种弹幕暴力现象的原因在何处,以及对于这种现象的治理和改善是否有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弹幕暴力;群体极化;过滤气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弹幕是指提供即时评论功能的视频网站中,播放视频时那些横向飘过视频画框以及悬停在视频画框上的文字评论。最早使用弹幕功能的网站是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自a站、b站引入弹幕功能以来,弹幕文化不断发展,使用群体不断壮大,如今已成为用户与创作者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然而,近年来“弹幕暴力”也导致各种偏激和缺乏理智的文字真如“子弹”一般密集地出现在大众视频区域,如最近争议较大的艺人肖战,在他的鬼畜视频中,一则有601条弹幕的视频中有495条属于负面弹幕,高频词有“恶心”、“糊”、“跨火盆”、“肖战死了”、“rip”,剩下的100条弹幕为刷屏的“护眼”弹幕,剩余6条为粉丝或路人表达反对意见的弹幕。不仅仅是在鬼畜区,b站视频的直播中,也不乏此类现象。据统计,在游戏直播中,一场直播中含有的恶意弹幕平均占比为0.81%,最大值为2.82%。此类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在2016年,就有十家央级媒体参与“弹幕粗鄙言词曝网络文化低俗风”主题的报道,引起了高热度讨论,被提及的高频词有“弹幕”、“低俗”、“审查”、“实名制”等等。该研究以传播学为视角,探讨导致这种弹幕暴力现象的原因在何处,以及对于这种现象的治理和改善是否有可行的办法。

二、弹幕的特点及影响

(一)正面。1.社区性。弹幕首先具有社区性。人们因为相同的爱好而自发聚集形成兴趣小组,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这属于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b站中有不同的频道,搞笑、美食、鬼畜、影视剪辑、科普、绘画等等,这些不同分区之下还有子栏目,方便用户精确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圈子”。b站弹幕的互动,就在组织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增进了用户的集体感和向心力。2.知识性。在b站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野生字幕君。即一些虽然上传但没有翻译的视频,有网友通过弹幕的方式在下方直接进行翻译或进行背景注释。这些是在其他的视频平台上看不到的。原因有二,一是虽然现在比较大型正规的视频网站(如腾讯、芒果等)都有弹幕功能,但正是由于其正规性,上传视频的普通用户有限,观众在这些视频网站上所看的视频大多已经翻译好,不再需要补充了;二是另外一些UGC短视频虽然都是用户上传视频(如抖音、快手),内容十分平民化,但却缺少了弹幕功能。b站弹幕的知识共享在某种程度上能让专业的内容趋于平民化,草根的内容趋于专业化。3.及时性。弹幕为视频创作者和视频观看者提供了新的反馈渠道,让受众直接参与到内容生产之中。且由于弹幕本身具有实时性和公开性,用户能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送弹幕,同时所发送出的内容能被其他观看的用户看到,这是一种实时的反馈,对创作者来说这也是研究该视频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二)负面。1.群体性。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b站中的弹幕刷屏跟队形,视频范围涉及之广。b站在测试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刷屏属于不当行为,既然如此,为何还有这么多用户争相模仿呢?笔者认为群体成员之间产生的“我们”的群体归属意识是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当群体成员从群体活动中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时,会加大他对于这种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2.匿名性。虽说弹幕发送者并非完全隐匿,但查找过程繁琐,大部分用户在观看时并不会一个个去查这是谁发的弹幕,尤其是在弹幕量多的视频中,弹幕对于发送者本人来说,发言约束感是很小的。这种自由在一些幽默、正向的视频中是加分项,但一旦视频或弹幕环境有暴力的、偏激的内容时,弹幕发送者主观上会忽略掉自己行为的不当——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查看全文

浅思网络治理和共同治理的分析

内容提要: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是公司治理两种倍受关注的治理形式。但二者的理论基础、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趋同性,因此网络治理不是对共同治理的发展。共同治理是一种观念,而网络治理则是共同治理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网络治理共同治理趋同性

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基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委托关系的股东至上单边治理模式,公司控制权属于股东,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随着股权的分散、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增加、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等非财务资本对于企业经营的日益重要,产生了基于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共同治理模式,强调各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的广泛参与。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体现一种追求效率的原则和目标,广泛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共同治理模式则更侧重于企业和社会整体的帕累托最优,强调企业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体现了一种追求公平的原则。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治理环境的变化使治理任务所依赖的路径发生改变,引发治理形式的渐变,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形式——网络治理。网络治理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内部网络治理,即公司内部的股东、经理与员工之间等之间的关系安排。二是公司外部网络治理,即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组织模式中的关系安排。共同治理作为一种不同于单边治理的模式,得到了理论界的共同认同与重视,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但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的关系却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认为,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形式,二者在理论基础、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趋同性。

一、理论基础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拥有包括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舆论影响者和其他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不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种合约,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的治理和管理应当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利益相关者应广泛参与公司的治理。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实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是一种影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利益,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和政策。根据这种影响互动,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1、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合作性强,威胁性低,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与顾客等。2、边缘性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威胁和与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低。包括雇员的职业联合会、消费者利益保护组织以及未经组织起来的股东等。3、不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较高,而合作的可能性较氏,如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关企业、工会及新闻媒体等。4、混合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和潜在性合作的可能性都较高。包括紧缺的雇员、顾客。

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网络理论。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运用社会计量学的方法对小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奠定了网络研究的基础。经济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来研究网络的存在性以及网络的功能:一是把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网络”概念最初被描绘成组织内部的非正式关系纽带,然后发展为一个表达组织环境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术语,最后又成为分析权力与治理关系的研究工具;二是把网络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把网络视为一种治理形式,实质是把它当作使单个主体整合为一个连贯体系的社会粘合剂,把网络与市场、科层等并列,视为一种独立的交易活动协调方式。把网络视为治理机制或合作机制离不开网络分析工具,而网络分析的最经典对象就是网络。在企业的网络分析中,不论是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观、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会资源理论,还是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都是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企业不是孤立的,会与许多关系主体发生各种交易行为,由此形成的网络中如何协调各网络主体的利益,如何对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成为网络治理的主要内容。

查看全文

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研究论文

一、理论基础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拥有包括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舆论影响者和其他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不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种合约,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的治理和管理应当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利益相关者应广泛参与公司的治理。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实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是一种影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利益,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和政策。根据这种影响互动,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1、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合作性强,威胁性低,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与顾客等。2、边缘性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威胁和与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低。包括雇员的职业联合会、消费者利益保护组织以及未经组织起来的股东等。3、不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较高,而合作的可能性较氏,如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关企业、工会及新闻媒体等。4、混合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和潜在性合作的可能性都较高。包括紧缺的雇员、顾客。

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网络理论。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运用社会计量学的方法对小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奠定了网络研究的基础。经济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来研究网络的存在性以及网络的功能:一是把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网络”概念最初被描绘成组织内部的非正式关系纽带,然后发展为一个表达组织环境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术语,最后又成为分析权力与治理关系的研究工具;二是把网络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把网络视为一种治理形式,实质是把它当作使单个主体整合为一个连贯体系的社会粘合剂,把网络与市场、科层等并列,视为一种独立的交易活动协调方式。把网络视为治理机制或合作机制离不开网络分析工具,而网络分析的最经典对象就是网络。在企业的网络分析中,不论是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观、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会资源理论,还是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都是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企业不是孤立的,会与许多关系主体发生各种交易行为,由此形成的网络中如何协调各网络主体的利益,如何对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成为网络治理的主要内容。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二者具有趋同性。在企业网络体系中,与企业相关的网络主体与企业及网络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从企业间网络看,企业间基于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通过合作、竞争、控股、集团等形式,借助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获取各自的利益,他们是利益相关者。从企业内部网络看,经营者、内部员工、股东等网络主体与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内部科层组织结构,以保障各自的利益。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的都是同样的对象,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二、治理目标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目标是合理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以此来安排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力。按照权利制衡权力的逻辑,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利益),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权力,通过行使相应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权利。因此,要求在公司治理中根据自己权利的大小分配适应的权力,当公司行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侵害自己的权利时可以通过行使权力来保障自己的权利,以此参与公司治理。不仅于此,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资本的投入要追求最大的回报,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要求各利益相关者作为整体联盟,对投入公司的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资本经营方式,实现资本运营的最佳效率与效果。这里的资本不但包括现有的利益相关者投入公司的现实资本,还包括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潜在资本。

查看全文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分析

摘要: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的集合与积淀。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变量因素,不仅涉及传统安全领域,更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当前,信息多元化加速抢占网络空间安全与舆论新场域,文化交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流主体地位,网络舆情泛化加速冲击主流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这些都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出了挑战。现阶段,需要加强非传统安全要素的提炼、分析、融合与解构,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网络空间安全制度约束与法治意识;通过加强信息过滤,提升网络舆情甄别与网络信息管控能力;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地位和抵御能力;通过增强治理合力,探索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安全治理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总体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的“四个坚持”重要指示和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网络安全治理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舆情安全等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一种综合安全形式,除了与传统安全相联系之外,更多与非传统安全紧密相关。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需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更多地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进行综合布局。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

当前,非传统安全重要性不断提升,集合了安全治理的诸多要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需要在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非传统安全以及二者辩证关系梳理的基础上提炼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非传统安全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转向非传统治理的重要杠杆。安全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适用范围比较广范。巴里•布赞和琳娜•汉森在《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一书中认为“安全的基本认识只有包括三个部分的综合才是全面的。这就是‘客观安全’(ob-jectivesecurity)、‘主观安全’(subjectivesecurity)、‘话语安全’(discursivesecurity)。”[1]现阶段安全可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主要指与国家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显性要素,主要体现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外交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中除去传统安全部分的所有安全要素的集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呈现了安全现实和安全理论的变化和拓展,是对应于在军事、政治领域之外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信息等更广泛的领域存在的生存性威胁”[2]45。非传统安全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问题特征和领域特征。“从问题特征的角度看,是一种具有‘始发性’‘潜在性’‘扩散性’‘多样性’‘综合性’特征的新型安全。从领域特征的视角看,是一种具有‘广义性’‘复合性’和‘多维性’特征的‘场域安全’。”[2]48-49现阶段的非传统安全要素非常丰富,经济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非法走私等都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2014年4月1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引起国家的重视,并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着安全观由传统向非传统转变,意识形态安全已拓展至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且关联度越来越深。”[3]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安全属于传统安全领域,涉及到传统安全中的政治安全等部分,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稳定的基础性要素。但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成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变量,逐渐由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过渡和转变。“非传统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集中表现为互联网‘微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维护问题。”[4]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传播中的运用,突破了意识形态安全单纯的传统安全范畴,使其呈现出非传统安全的属性,各种传统安全的隐性要素逐步转变为非传统安全的显性要素,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权与话语权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重要任务与时代需求。(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预警器与防火墙。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安全问题,它是意识形态在网络范畴的延伸,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问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主要集中于“网络虚拟空间内,对网民认知事物进行指导与导向,维护网民价值观念与信仰的正确性,确保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环境下稳定且不受威胁,借此制定符合国家网络安全维稳的目标与策略,用以保证国家安全在网络方面的落实”[5]。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网络的特质与属性,一个是安全的边缘和临界。当前,国内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特征、存在问题、形成原因、治理对策等方面,部分研究结合大数据、微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等进行了拓展,这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状况直接影响非传统安全建设效果,是非传统安全的预警器,对非传统安全有一定的缓冲与防护作用。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主要体现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舆情安全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等状态不被破坏的一种安全形态,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最基础的要素,直接决定着网络意识形态管控的方向与决策;文化安全是国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文化符号与要素在国家文化传承与交流中不被破坏,保持相对独立的一种安全状态,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内核,直接决定着网络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把控力;舆情安全是现实生活或公共事件中舆情的表达、传播、互动、管控、治理等经过整合发酵后维持正常状况的一种安全形态,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应该在非传统安全理念的指导下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强化对网络舆情的把握、控制和引导,提炼交集,弥合差异。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信息安全和舆情安全对文化安全起牵制作用,文化安全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信息安全和舆情安全的维护;信息安全和舆情安全互为补充,信息安全决定舆情安全的治理限度,舆情安全牵制信息安全治理的深度和广度。鉴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辩证关系,现阶段有必要在聚焦网络舆情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治理研究,通过对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舆情安全的整合,加强研究的融合,提升非传统安全理念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中的指导作用。

二、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存在的困境

查看全文

网络文化的传播机制与舆情治理

[摘要]当前,网络文化广泛传播,对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治理带来显著影响。本文阐述网络文化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互动作用,并对网络文化的主要传播机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多元主体建设、平台制度规范、线上线下协同三个方面提出网络舆情治理措施,以助力实现网络环境的优化提升。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机制;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文化在建设与传播过程中,或将引发特定的网络舆情,而网络舆情在发酵过程中也易生成较为独特的网络文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如果仅对网络文化建设或是网络舆情引导进行单方面优化,或难以保证达到最优效果,需要在把握两者之间关系以及网络文化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开展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文化特性及传播机制分析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文化,受互联网匿名性、无界性、便捷性、交互性等性质影响,具有内涵多元、群体极化、生成快捷等特征,其产生源自网络议题的公开和网络环境的自由。从生成机制看,网络文化在互动中生成。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不仅是媒体信息的传声筒,也是公众意见的集散地。往往一个热点事件的信息,正是在网民互动评论中形成了网络文化景观。例如,孟晚舟从加拿大回国的信息发布后,数以亿计的网民在微博、视频号等平台留言,从而由单一事件引发出“爱国主义”文化浪潮。在此过程中,网络平台与传统媒体在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联动释放影响力。从文化特性看,网络文化的“权威性”较为缺失。不同于传统机构媒体刊发的信息,网络文化往往在网际互动中自发形成。由于其并不具备统一规制的把关筛选,因而其权威性较为缺失,这难以保障网络信息的可信程度。要通过舆论引导提升网络文化、网络信息的权威性。从传播模式看,网络文化呈现出非线性传播。基于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文化与信息传播改变了传统机构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逐步搭建起内容信息随机触发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新型传播模式(非线性传播模式)的支持下,信息传播不断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在这样的传播模式下,人们对于信息的把握力度下降,疲于思考而过于依赖网络中存在的信息逐步发展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常见现象。从社会效果看,网络文化具有“突变性”特点。从近年来网络事件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在网络空间范围内,文化显现出突变式特征,并伴随着不断更新的网络舆情。一方面,这缘于具备多元庞杂知识架构的网络用户,对不同信息的解码不同;另一方面,这也与网络信息的实时更新披露有关。随着信息的增多,网络文化的主题由“维护女性权益”“批判人情消费”向“立足事实法治”“尊重个人权益”等转变,并开展了网络文化群体式创作,相应内容也在网络平台大量传播。这种网络文化的社会效果和后续效应,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文化模式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网络文化与网络舆情的互动作用

查看全文

气象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研究

互联网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之中的必备工具。不过,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网络攻击或病毒蔓延都会导致信息外泄,威胁人们的用网安全。为加强气象信息化,必须建设气象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创设安全的用网环境。

1气象部门网络安全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气象部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电子设备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气象部门的业务信息化,使得气象部门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多,所承担的网络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今,地级市中的气象局都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防护措施,对气象部门所用的内部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着基础防护。由于网络安全技术革新慢、水平低,气象部门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并不完善。所以构建气象网络安全治理体系,为气象部门的业务开展提供保障成为了各地级市气象部门的首要发展目标。

2气象部门所面临的网络风险

气象部门在监测气象要素的过程中离不开网络和计算机的支持,而其多样化的业务和产品也对网络极为依赖。对于气象部门来说,维护网络安全对其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气象部门面临着一些网络安全风险。首先,气象公共网络系统易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这种行为会导致系统的信息失窃或系统瘫痪。其次,气象网络系统易受到病毒的侵扰。网络病毒的蔓延为气象网络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危险,一旦感染网络病毒,导致气象数据信息丢失,并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气象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

查看全文

网络谣言治理法律制度探究

摘要: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公民提供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同时也引发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其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基本权益,也给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方面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对其实施强有力的控制与预防,相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法律规制措施来治理网络谣言,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良好。本文在此大背景下先对网络谣言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特点作全面的概述,阐述治理网络谣言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现阶段治理网络谣言主要现状,最后再对如何有效的治理网络谣言,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网络谣言法律责任体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谣言;诽谤;侵权;法律责任

一、“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概述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

从科学角度来说,网络谣言是建立在互联网传播基础上的错误信息交流方式,其也是属于社会谣言的一种。在《辞海》中,有关谣言的字面解释指的是无关事实依据的荒谬或者是捏造的信息。据此可推断网络谣言的基本内涵即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大多为社交软件、微博、邮箱、网络论坛等,将毫无任何事实依据的信息到处传播,这里的谣言内容大多与时事政治、社会领域、名人轶事、突破传统等方面有关。当今关于网络谣言内涵的两大主流思想是“媒介说”与“专业说”。不同学者对网络谣言的概念做解析时,对把重点放在网络这一媒介上,还是“谣言”这一名词上有不同看法,这也是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最主要区别。传统的谣言一般集中在小范围内,口口之间迅速蔓延的形式,而网络谣言则是将现实社会转变为虚拟的网络世界,尤其是在社会遇到某些突发事件,或者是有关网民自身的利益时,每个公民都有在网络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与权利。

(二)网络谣言的分类

查看全文

公共治理网络化技术运用探究论文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为扩大化的公共治理提供了全新模式。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的公共事务管理要求网络信息技术在公共治理过程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符合公共治理组织在当代信息社会的理性选择。公共治理的要求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公众的参与。强化治理者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治理者对公共管理的回应速度与反应能力,同时降低公共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公共治理;公民社会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变迁给当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公民生活以及民主政治等方面,互联网络正在逐渐改变以往的生活和社会参与模式。对公共行政而言,由韦伯所推崇的“官僚制”范式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广泛的质疑,“技术的变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官僚制组织形式、形状、性质和活动规则等不得不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的治道变革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兴起,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家政府等成为现时的流行话语。在这场变革的背后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与政治的交叉研究,制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也正成为许多研究者的方向选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对公共管理的技术、公共舆论的引导、公共活动的参与以及公共部门的形象等方面构成挑战。在治理不再局限于政府唯一主体的背景下,扩大公共治理的主体以及形式就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任务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4年出版的《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一书就表明了公共治理的机构、权力主体等方面的一些国家在公共治理的实践。扩大或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和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缺陷促使了公共治理的普遍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或者政府的行政命令、手段难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公共治理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控制和协调公共资源方面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公民对公共政策回应性与参与性需求的提高,也要求政府管理从等级控制转向网络背景下的参与协作的方式。

二、公共领域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查看全文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较之社会网络舆情有着显著的特征。我国高校当前在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疏导上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舆情监测不及时、治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可以从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组织体系、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组织体系和加强高校师生媒介素养教育三个方面来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效能。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新闻媒体历经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自媒体的发展历程。自媒体也称为“WeMedia”,是指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它具有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的特征。自媒体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渠道,还极大地改变群体事件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和信息发布的主要接受者和参与者,不良舆论事件所引发的网络信息洪流和负面信息的冲击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恐慌和伤害。大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考和探索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冲击,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甄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通过网络表达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态度、意见、情绪和价值观的总和。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从产生到发展极为迅速,而且往往会导致群体事件持续反复不断扩大,从而引发强烈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高校网络舆情基于其主体和环境的特殊性,往往较之社会网络舆情有着更加显著的特征。参与意愿更强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微信、微博、QQ、博客、校园BBS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和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一方面,网络的平民化和独立化使得个性张扬和善于表达的大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让他们释放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表达观点,传递情感,展现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传递,赢得公众的关注和认可;另一方面,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也有助于他们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和情感表达不畅所导致的心理焦虑。舆情内容更多元。高校大学生的关注点较之其他网络群体更加多元和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网络舆情较之其他网络舆情内容更加宽泛和多元。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受教育程度较高,关注的领域从新闻事件、社会热点、校园暴力到国际国内形势,不仅面广而且程度深。以今年上半年新疆棉事件为例,很多大学生都表示知道或者对该事件有深入的了解。此外,由于大学生在文化观念上更具开放性,因而也更加容易受到西方非主流思想和非传统文化的冲击。信息传播更即时。自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了舆情的高效、飞速传播,也因参与门槛低、话语权扩大等优势广泛吸引了全民关注和参与。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几乎都离不开网络,因而当一个热点出现后便会迅速引发大学生的群体性关注。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大多一致的大学生,也更容易在某一问题或者事件上达成共识,引发网络围观和强烈的关注,导致网络热点被迅速传播而引发舆情。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存在的问题随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频频出现,高校管理者已经逐步认识到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但由于对于网络舆情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加之网络舆情管控技术发展滞后于自媒体技术,我国高校目前在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网络舆情治理重视不足。虽然网络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传播文化和思想的主要平台,但很多高校仍然缺乏对网络舆论的正确认识,对于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判断不足,采用传统老旧的传统舆论监管方式,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很多舆情监管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网络舆情敏感性差,缺乏舆情监管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另外,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高校管理者缺乏对网民应有的尊重。网络舆情发生之后,很多高校管理者仍然抱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忽略学生的合理诉求,从而使得舆情监督和被监督者的关系形成了对立,加大了舆情引导和治理的难度。网络舆论治监测不及时。网络舆情一般遵循从产生到发展、高潮和落幕的规律。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关注度极高,很多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一旦产生便迅速形成舆论高潮,呈现喷薄态势。因而,时间节点的把握往往是控制网络舆情的重要的因素。现实中,很多高校都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控部门,而是由宣传部来承担网络舆情的监管职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和手段落后,缺乏对网络舆情及其走向的系统科学预测、分析和研判。在这样的情形下,高校管理人员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舆情控制的最佳时间点,最终使得网络舆论走向无法控制的局面。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但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立法并不完善,因而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和治理尚未规范化和体系化,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和协同机制。此外,舆情管控机构仍然缺位。有些高校虽然设立了相应的网络舆情管控部门,但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没有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信息沟通,难以形成网络舆情管控的合力。一旦网络舆情爆发,处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对舆情事件的后续工作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和路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