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09:57: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舆情监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工作方案
2020年,为及时监测和稳妥处置可能出现的重要网络舆情,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纪律要求,加强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提高处置成效,维护稳定大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是一门集舆情学与舆论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大数据处理甚至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基于新文科理念与“文工交叉”的教学设计思路,引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研究热点内容的学习。构建了一种“学习-实践”闭环系统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与实践效果。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文科;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共情绪,它与国家信息、机构形象、地区形象和个人形象息息相关,对整个社会产生全面且重要的影响[1]。一方面社情民意与社会心理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走向与效果,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反映了当下的社情民意与社会心理,并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政府决策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利用现代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分析与研判,对舆情的快速预警与正确引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始《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很有必要。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为应用的技术革命,将人类推向了“智能时代”的产业革命。现代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促使传统的文科教育也必须使用这些工具对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等新的领域[2]。因此,在《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中,基于社会科学的传统舆情分析类课程中引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等理工科技术的应用学习,从而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构建一种社会科学学科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一、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信息设备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促使人们可以在网络“随意”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公众可以便捷地参与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的讨论,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与诸多风险问题。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对处置成为当下各级政府亟须开展的工作。而网络舆情的研究工作综合性较强,必须结合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大数据处理甚至人工智能技术来开展[3-4]。现阶段网络舆情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首先课堂教学以单向讲授为主。虽可结合当下网络舆情事件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身清晰的思路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其次文科专业学生缺乏对技术的掌握。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要求学生对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数据获取与处理等技术知识进行了解,而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恰好是文科学生的“短板”。第三学生对舆情事件分析与研判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网络舆情的种类繁杂,很多舆情事件的分析需要有一定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工作经历以及专业知识,这对于本科层次学生要求很高,学生并非能对所有的网络舆情事件都能进行正确细致的分析。
二、新闻传播专业《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研究
摘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在国内外被应用于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舆情补救,开发决策参考、监督抽检、专项整治、协查处置等舆情信息应用场景化服务,实现高并发情形下对热点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自动跟踪和分析。为探明该系统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比较了欧美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不同社会主体应用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领域,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制定相应措施,提出政府、食品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食品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升政府对突发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处理能力的建设,引领媒体、网民公正地发表观点,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社会主体;应用;措施
1引言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研究科学有效的舆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方法,采集相关信息做食品安全舆情信息规划,为政府、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等社会主体提供监测预警服务,旨在掌握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诉求、提高国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管理能力[1]。自国外爆发了“二噁英”、“疯牛病”和“口蹄疫”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来,发达国家制定了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在国内,近年来“三聚氰胺”、“双汇瘦肉精”、“塑化剂”和“毒胶囊”等突发事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成为热点和焦点话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为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有效管理,我国监管部门自2009年起,依法陆续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文件,要求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和早处置[4]。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技术架构开展讨论,鲜少有对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方面系统性、全面性的总结。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的发展进程,结合我国现况和特点,分析不同社会主体对于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提出政府、食品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食品风险管控措施,形成舆情预警和补救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升政府对突发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处理能力的建设,引领媒体、网民公正地发表观点,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环境,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保障食品安全[5],为相关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及其监测的定义
现今国际上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6]的定义并未统一,也未见我国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概念的阐述。业界、学界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的定义。马雨萌等[7]认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指的是网民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所产生的情绪、意见及态度等的总和,体现了老百姓对食品危害事件的愤懑情绪,是引起社会食品安全恐慌的风险要素。刘文等[4]认为:食品安全舆情是网民通过新闻论坛、微博微信等舆情渠道,传播对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监管的见解、意见和情绪。因此,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与食品安全进行多因素、多环节、多层面联系之后的结果,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以及关联性的特点[8]。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概念和食品风险交流原理相结合,就得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定义,即借助食品安全专业知识,通过人工或智能的采集方法,获取有关食品安全风险的舆情分析结果,从而制定风险干预措施和危机应对策略,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9]。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及引导策略
摘要:舆情伴随着互联网发展,高校由于自身高关注度和高影响力,舆情事件会更加复杂、传播更快、范围更广,也更加难以处理。文章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征、影响以及引导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高校舆情,寻找高校应对突发舆情的策略,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为高校有效处理负面舆情、创造正面舆情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引导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集中化。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基本上都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渗透生活,而高校是新世纪网络使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的主要途径,网络平台上随处充斥着大学生的身影。第二,当前的大学生处在学校与社会交界处,又是新时代的宠儿,心理处于半成熟阶段,社会阅历不足,对生活一知半解,对热点事件充满兴趣。第三,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导致其不够坚定,会成为不同舆论风向的支持者,容易改变,缺乏自我约束,从而呈现一定的“非理性”的状态。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敏感化与引发的周期性。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由学生日常生活引起,主题大多围绕食宿、学习环境、校园风气、科研成果、教学管理、考试情况等问题。这些主题一直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写照,也是与学生自身利益最切合的部分,极具敏感度。当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且学生在提出诉求之后没有得到学校的具体回应,网络就成为学生“发泄”的平台。不同于其他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立足于高校,立足于大学生,高校更像是一个“小社会”,话题的激烈讨论同时将逐渐映射到对社会相应话题的讨论,如社会治理、国家政治等。任何话题当与大学生或高校相关被大多数网民关注,都将成为引发高校舆情在网络上的爆发。高校舆情的引发具有周期性。高校网络舆情符合生命周期理论,而突发负面高校舆情更是具有短周期性,正如生命的诞生、成熟至消亡。网络舆情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发酵期、爆发期和衰退期,由于表征网络舆情的关注度在这三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1]可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实施正确的引导方式。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与引导的非体制性。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可将舆情来源、类型、持续时间、爆发范围、讨论重点及网民从舆情酝酿到高校回应至最终结果的态度变化等抽象数据具体化,从而直观地观察出舆情动态。大部分高校利用识微商情系统、清博大数据舆情、蚂蚁作坊、鹰眼速度网等舆情监测软件制定舆情报告,也有高校利用爬虫技术获取网络资源,进行话题识别与跟踪、人工检测、敏感词过滤、网页清洗,充当“把关人”角色,及时有效清除负面信息。舆情监测可视化可全面综合分析大学生关注目标舆情的趋势变化、传播网站、传播媒体、关键传播节点,以及传播溯源等进行全网舆情实时监测以及危机预警。但绝大多数高校未建立成熟的舆情管理机制,使得舆情引导非体制化,最后导致舆论爆发难以平息。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高校舆情的不可控更多是因为每个传播受众,也就是在校大学生们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喜爱偏好的偏差,导致个体对于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二次传播出现了生活中千差万别的高校舆论结果。准确来说,高校舆情不可控性大致可分为理解能力不可控、受众素质不可控、传播方式不可控和舆论走向不可控。以湖南2020年高考留守女学生报考考古专业这一微博热搜为例,在理解能力这一点,微博用户庞大,受众的文化、理解、看待的方式不同,导致每个读到这条信息的大学生在讨论和转发时出现五花八门的声音,二次传播形成了高校舆情本身的一部分。受众素质不可控是因为中国在校大学生群体庞大,仅本科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传播方式不可控是指信息时代谁也离不开互联网,大学生接收的不过是在媒体信息泛滥时代下多样传播的一种结果。舆论走向体现在最终大学生对于一条信息的印象把握,有人说这名女考生不应该报考,因为没“钱”途,也有人鼓励说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持支持和积极态度,可以用来激励102他人……高校舆情最终就是这样有了不可控的可能性。
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
建立高校形象:建立“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网络信息的特点是多样且复杂,同时负面信息往往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当高校以积极的、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应用中时,庞杂的负面信息出现一个或多个的正能量的舆情并且是为人们所关注的高校。当这种关注度到达甚至冲破一个又一个的时间节点,不断地冲刷着人们对高校形象的认知程度。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就此显现,对高校形象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舆情发生之前,高校提前应做好预警机制,提出引导策略;在舆情发生后,践行引导策略。经过引导,不断建立起高校的“品牌”形象,提高高校的知名度,扩大高校的影响力,为高校的招生与就业带来促进作用。2020年6月8日为哈工大百年校庆,自6月3日起,哈工大开始为百年校庆造势,仅6月7日和8日,就有10项微博热搜,成功使哈工大百年校庆“出圈”,进一步扩大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知名度。增加事件复杂性:涉及主体广泛,严重深入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会对大学生产生许多消极影响。[2]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不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通过网络不断发酵,人们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会影响当事人对事件的判断和处理,同时受网络的影响,会增加对当事人的伤害。高校网络舆情在传播中被不断放大,不仅会上升为讨论话题,相关的主体也会被抬升,容易产生更多的问题,增加解决事件的难度,从而导致整个事件的持续时间更长,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2020年11月10日,“高校学生会成员被指耍官威爆粗口”登上了热搜,登上热搜后学校给予回应,学校学生工作处已经进行了处置。但在网络的快速传播下,经过两天原本涉及主体只是本学校,登上热搜后关注事件的人更多,不仅关注这个学生,也会关注这个学校如何做出处理,关注对象上升为高校,本已经解决的事情却持续了两天。而该学生会成员被更多的人议论,一些对他批评的言论对他身心发展不利,甚至有些人会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对其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增加事件的复杂性不利于解决。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关注,并且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信息获取、舆情分析、研判响应等多个环节。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舆情监测工作,确保舆情信息及时、准确、可靠、切实发挥好舆情监测工作的决策支撑作用。做好舆情监测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关键环节,农业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明确监测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以互联网表达和传播信息为主体,网络信息数量巨大、涉及面广,要准确、及时、高效地筛选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首先明确舆情监测的范围及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检测范围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使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及消费的舆情;二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政策法规、重大活动以及日常监管行为的舆情。检测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监测的地域范围以国内为主;监测的农产品种类以居民日常大宗消费的粮、油、果、蔬菜、茶等为主;监测的对象以农药残留、污染物、添加剂、植物疫病为主;监测工作以标准、评估、监测、检测、认证、监督、执法等为主。
二、明确分工及职责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多样化,临时性及应急性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所以应建立稳定的舆情监测工作体系。领导应该组织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舆情响应等方面明确负责机构、人员和职责,分兵把守、严密监测、科学研判、及时响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统一领导负责舆情监测工作、工作部署和协调管理。指定专门机构和业务人员具体负责、对涉及全省范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进行综合检测、分析研判、汇总报送。重大舆情第一时间迅速上报上级部门。
三、合理利用采集信息方法和监测方式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危机管理论文
1.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的唤起
互联网技术带给传播介质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交互性与及时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见,因而被称为“第四媒体”。在缺乏针对性监测与管控的情况下,网络负面信息快速传播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舆论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这就使得面向网络的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变得极其迫切。目前,我国大约有6亿多网民,其中青年网民的占比增长迅速。根据官方数据,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是30.7%。2013年的数据则显示,网民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学生约1.19亿人,占学生网民的75.31%”。相较于其他网民而言,高校在校生是对社会生活领域各类信息最为敏感的一群,他们既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又具有激进的批判精神;既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又具有典型的心理脆性。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的介入既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为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批判精神向社会领域的延展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也以其虚拟性、隐匿性为大学生心理脆性的非理性爆发创设了空间。网络舆情的兴起,对高校的日常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不过网络舆情并非洪水猛兽,其兴起亦是一种契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可见在战略层面已有双向部署,那么如何有序加以实施就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研究唤起的必然理由。
2.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面临的“三个困局”
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其舆情的酝酿、发展、高涨、回落、反馈,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伴随着“示范性”的勾连效应,时刻经受着“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冲突的拷问。一方面,高校力图借助网络监管将校园舆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可应用的管理资源与管理手段权限,在确有必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情况下,科学界定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的限度,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需首要破解的认知困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效果显著与否则取决于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效。美国学者费姆•邦茨认为:“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纵观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舆情监管,大多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行政命令、政治动员等形式,这种工作模式由于内部信息传递渠道狭窄单一,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很难快速显效,只能扮演“围、堵、截”亡羊补牢的角色,十分被动。缺失科学有序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体系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亟待破解的机制困局。显效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建设要有合乎信息传播规律与认知规律的设计思路,更要有必要的投入,譬如包括人员的投入,设施的投入。从前者的角度来说,受限于编制,多数高校的舆情监测依靠少数的网络管理员来完成,他们日常工作本已庞杂繁琐,更难以抽出精力做常态化监测。从后者的角度来说,虽然国内已有信息技术公司推出了适用于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的应用系统,可以进行专业化、即时性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预警和处理等工作,但由于其购置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大部分高校会因经费紧张而放弃硬件投入与配备。人员缺失与硬件设施费用高昂是高校亟待破解的成本困局。
3.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困局的破解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酵升级代表着公共管理危机的涌现。在管理学领域里,危机管理也被称为危机沟通管理。由此,破解认知困局,把握高校舆情监测管理的合理“限度”,亦应以沟通管理为抓手,与诉求对象进行多渠道沟通。“围、堵、截”是一种监管方法,但常态化的监管并非拘泥于“堵”“疏”与“导”也是一种监管。相较于传统的管控思路,这种以疏代堵,事前介入的工作思路更好地拿捏住了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之间的“度”,使监管手段与监管效用在动态中达到理想的平衡。张弛有度,动态平衡的管控思路需要有对应的体制机制设计来加以保障实施。具体地说,就是要遵循网络舆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分别针对舆情发生、发酵、发展、高涨、回落、反馈阶段的信息传播特点,构建“预警—引导—应急—重塑”四级联动的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在舆情发生、发酵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敏感源的解析与筛除,做出预见性的舆情预警;在舆情发展期,通过主动性的信息与释疑,进行集中的舆情引导,为远期的舆情重塑创设有利环境;在舆情应急期,针对已触发的恶性事件,启动网上和网下联动机制,捕获并整合关键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舆情回落期、反馈期,积极进行舆情重塑,消解衍生谣言触发新的网络舆情的风险。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意义
摘要: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速度加快,使得社会思潮冲突进一步加剧,高校学生对社会多样化的认识更加深入,由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级分类监测、分析、研判、预警,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前提,维护高校教育教学稳定。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高校更要注重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一、高校网络舆情和监测预警机制概念界定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可能或已经影响学校形象的网络信息内容,包括突发事件舆论、负面评论、社会与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其主体可能是学校,也包括师生。监测预警机制是指对高校网络舆情所引发的影响进行监测预警,建立警报系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采取积极举措,控制事态发展,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将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二、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意义
农产品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成因及影响
互联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础和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进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趋丰富,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网络新闻、BBS、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网络媒介相互交织,互相借力,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的舆论传播路径,极大地拓展了网络舆情的传播空间,多元化的舆情传播格局大大增加了舆情监测和把控的难度[18]。同时,新媒体迅速向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渗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大大增强了新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有调查显示,微博已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源头和重要传播渠道。2012年上半年,浙江“杨梅膨大剂”等近10件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传闻就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曝料的[5]。网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超出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30.2%,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19-20]。在网民数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一方面,网民上网的娱乐化追求倾向明显降低,网络议题从日常生活琐事转向社会公共事件[21],涉及一日三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自然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公共话题;另一方面,网民应用互联网的角色也逐渐从信息获取者向信息制造者转变,大众麦克风时代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网民压力集团”,政府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高倍放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舆论讨伐。除普通网民外,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日益不容忽视[22]。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安全、有保障,但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产主体素质不高,部分生产经营者故意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违法手段花样翻新,传统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尚未杜绝,新的违法添加等风险隐患又不断出现,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检测工作等带来很大挑战[23],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这些都决定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处于多发期,安全消费矛盾凸显。从“镉大米”、“药袋苹果”、“有机食品风波”等热点舆情来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过程还是政府监管行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成为近年来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然而在网络媒体发挥舆论传播和监督功能的同时,其自身道德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片面追求时效,为抢占先机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讹传讹,造成谣言传播;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动辄冠以“致癌”、“剧毒”等字眼加以报道,加剧公众恐慌;还有些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夸大负面新闻,把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化、普遍化,扩大事态影响,甚至冲击整个产业[24-25]。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为不实舆情,极大地增加了政府部门回应网络舆情的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零容忍的态度愈加强烈。但客观上任何食品都没有“零风险”,由于官方风险交流机制不健全,消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比较薄弱,消费者在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误导下,容易以偏概全,产生认识误区,难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客观认识,消费心理敏感而脆弱,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信息都极易引发非理性的共鸣。“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尽管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和抽查力度空前,但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还是一蹶不振。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加深,网络舆论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干预机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在应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危机实践中,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但与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网络舆情日益上升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特别是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放大炒作对产业和消费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互联网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处置工作”。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舆情收集和分析”。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主动、密切监测舆情”,从国家层面对舆情监测提出了制度性要求。2012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舆情监测,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调度、分析和综合研判制度”,将强化舆情监测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制度性安排。为落实舆情监测工作的制度安排,支撑实际工作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与应对,近年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陆续启动了舆情监测工作。部级层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向常态发展,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确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快报(日报)制度,并深化舆情总结分析,编制舆情跟踪和重点舆情专题分析报告,帮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读网,为舆情响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二是依托新组建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强化了专家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职责,针对重大舆情不定期组织会商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三是安排专门经费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纷纷将舆情监测纳入监管工作内容,如江西省成立了舆情监测小组,设置了舆情监测信息员,建立了舆情报告制度,编印舆情简报,及时上报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26];重庆市组建了舆情信息监测专家团队,并建立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跟踪巡查和干预制度;上海市在舆情监测及处置机制、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畅通舆情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外,部分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建立了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随着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上升和应急处置经验的积累,近年来网络舆情应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都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在实践中渐显成熟。“激素黄瓜”、“香蕉乙烯利”、“茶叶农残超标”等一系列不实网络舆情发生后,农业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释,借助权威媒体澄清事实,采取网络访谈、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正面引导舆论,有效阻断了谣言传播,有力保护了农民和产业利益。“药袋苹果”等安全隐患一经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界定了个案性质,防止了媒体扩大炒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产业损失。“河南瘦肉精”等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得到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排查和督导工作,尽快查清事实,公布真相,回应社会关切,并依法开展责任追究,树立了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虽然各级农业部门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有关舆情监测的制度要求仅在相关的文件和办法里有所提及,没有针对舆情监测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舆情监控工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同时,由于开展舆情监控工作的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集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反馈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农业部门内部的共享机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对接机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机制等也尚未形成,有些地方舆情监控工作往往是仓促应急,就事论事,多以经验性行为为主,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环境都有别于传统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短时间内的快速蓬勃发展,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手段调整略显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一是监测手段不适应,传统人工监测的信息获取手段已无法满足对海量信息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分析方法不适应,对舆情信息的汇总、舆情周期的判别、舆情走势的预测和重要舆情的预警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三是应对方式不适应,固守传统媒体、忽视网络阵地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对新媒体和新型舆论平台的运用较为有限,多数部门不善于适应网络环境、运用网络语言、与新闻媒体见面、与网民对话,缺乏应对舆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舆情发生时,难以及时缓解舆论压力,化解矛盾[27]。目前农业系统普遍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研究并开展网络舆情应对,特别是地方农业部门,监控力量薄弱,没有确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现有的网络舆情人员大多是兼职,并且缺乏系统培训,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再加上管理薄弱,现有的人员力量难以支撑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响应工作,更难以保证舆情应对效果。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舆情监测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软件设施开发和购置也受到限制,有人员没设备、有设备没监测手段的现象比较突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欧盟、美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信息与舆情应对工作。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28]为有效开展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危机应对,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制定了风险交流战略,还研发了有效的数据收集系统,实时监测媒体和网络关于风险交流的报道,并结合信息监测结果调整监管措施。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29]成立了新闻办公室负责与媒体的沟通工作,新闻办公室可以提供新闻简报、专题公告、采访等服务,这些都有利于媒体获得多元和准确适用的风险信息,从而保证主流媒体报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为公众获取食品安全信息提供了权威的渠道。我国是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作为民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其监测管理已势在必行,应从健全监测制度、完善引导机制、强化人员队伍、提升支撑能力、加大保障力度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应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舆情监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舆情苗头早关注,舆情影响早研判,舆情响应早介入,舆情态势早控制。尽快在部省地县农业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明确人员和职责,建立上下连通的舆情监测工作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兵把守,严密监测舆情动向。加强各级舆情监测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舆情信息通报制度和联动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做好调查核实,确保敏感舆情及时响应。借助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和科研事业单位、质检中心的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由政府官员、权威专家、业界和媒体人士共同组成的舆情咨询专家组,建立舆情会商制度,为舆情研判和响应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制定舆情应对工作预案,确立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响应各环节的工作职责,明确舆情处置流程,定期开展舆情处置演练,提高舆情应对实战水平。我国互联网是“先发展、后规范”,技术先行而管理滞后,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环境无法仅仅依靠行业和网民的自律实现,加强政府引导至关重要[30]。第一,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舆情危机发生时,力争第一时间回应,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把牢话语权,掌控主导权,增强权威性。第二,要拓展舆论引导阵地,由传统媒体向权威网站、互联网新闻、博客、微博等新媒体阵地迁移,建立与网络平台相适应的舆论引导机制,提升影响力。第三,要强化新闻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正面宣传报道力度,增强正面形象,树立正面典型,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氛围。第四,要加强消费安全教育,利用多元的信息传播媒介,采取贴近网民生活和阅读习惯的形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宣传教育,积极与公众沟通,提升消费信心,压缩虚假信息传播空间。第五,要完善与新闻媒体的对接机制,建立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积极配合媒体调查采访,主动向媒体提供正面新闻素材,与谣言赛跑,在信息传递中赢得主动,因势利导地做好网络舆情的沟通和引导。网络舆情监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既有综合性,又有技术性,打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舆情监控的基础,必须加快打造一支专业舆情监控人员队伍。设置网络舆情信息员岗位,选择具有一定业务能力并熟悉互联网技能的人担任信息员,加强有关舆情理论、舆论引导、舆情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对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掌控能力和对网络舆情的预见和防范能力,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熟悉网络语言、了解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技巧的网络“意见领袖”[31],坚持客观评述,发挥网络把关人的作用,净化网络舆论空间,实现与网民的互信和互动。网络舆情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统计学、逻辑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要深化对网络舆情的科学认识,增强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监测应对机制的把握,必须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性系统全面开展研究。应尽早做好项目规划,指定相关研究机构有机地将政府在舆情监控管理层面的战略需求与网络舆情关键技术结合起来,加强对监测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舆情信息海量监测、信息文本深度挖掘、跨媒体多通道关联分析、舆情走势预测与调控、舆情安全指标评估等问题开展研究,形成整体突破,为政府部门增强网络舆情掌控能力提供支撑。同时,应充分发掘已有网络舆情的价值和作用,针对鲜活的实际案例,开展回顾性和总结性的研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案例库,为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实证参考。必要的财政支持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的物质保障。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的应对任务也会越来越重,必须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才能保证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加快落实人员和工作运转经费,稳定工作队伍,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制度、人员和设施设备到位。另一方面,要加大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大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提升电子政务水平,提高舆情监测管理效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监测,提出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更好地监测网络舆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建议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在网络媒体上食品安全质量有了很高的话题讨论度。一些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浮现出来,或是对安全事件的错误理解,还有一些农业产品的危机事件,造成一些消费上的恐慌,因此需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1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概述
一般关于网络舆情概念的理解为:网络是舆情的载体,事件是网络舆情的核心,网络舆情表达和传播通过互联网,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广大网民把自己对所关心的和有关利益的事情所带有的态度、情绪及意见、观点通过网络表达出来,然后可以进行互动,还包括集合到一起的后期影响力。根据有关农产品的法律规定中的农产品定义,将关于农产品的网络舆情概括为: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相关的事件是中心,在互联网的表现和传递功能上,网民对从农业中得到的动植物和其他产品有没有达到保证人体健康与不造成损害的要求所产生的态度、情绪,进而表达的一些意见和观点,然后对以上内容进行传递和互动,还包括集合在一起的后期影响力。对网络舆情的监测是指使用网络的相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农产品舆情进行监测与分析工作,对网络舆情导向、特征以及形式有一个良好的把握,进而可以监测出及时、可信的舆情信息,帮助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实行决策服务。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要监测舆情、收获数据,更要对网络中网民发表的意见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再分析意见情况,以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提出科学的建议。
2网络舆情监测流程
网络教育舆情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教育是民生,更是国家战略。近年来,公民对教育的关注度持续提高。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为公民作为独立个体参与教育问题的讨论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互联网在组织和个人利益诉求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当前我国网络教育舆情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其原因,提出要从战略高度把握教育话语权,完善网络教育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强化应对机制、问责机制等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育舆情;问题;引导策略
教育舆情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民生、民情的反映。网络教育舆情是网民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权利衍生的中介事项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一系列行为。网络教育舆情与现实社会教育相互作用,对现实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舆情,有利于教育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决策和增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监控能力。
一、我国网络教育舆情现有的引导方式
近几年,政府层面加大了教育舆情的科学化管理力度,部分地区成立了教育舆情监测机构。另外,部分高校也成立了各自的舆情研究中心,从高校对舆情的研究方面来看,以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建立各自的舆情研究中心,多数与政府合作,以研究为主,定期一些报告。网络教育舆情引导的方式主要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召开新闻会、应用新媒体、发挥传统媒体、完善网络教育信息公开、联合第三方科研机构与通信技术公司等途径对网上舆情数据进行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在查阅大量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方式中,发现现行引导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舆情因势引导法。因势引导主要是根据舆情发展的客体和主体的特点,通过调查了解网民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方法,在舆情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中,若舆情能够按照所期望的发展,则不断提升舆情的发展步调,大力宣传、赞扬,为已经发展起来的网络舆情添砖加瓦。2.舆情顺势引导法。舆情顺势引导法与舆情因势引导法既相似又相互区别,两者都是在已有的舆情的事件发展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正当的引导,但舆情顺势强调在大环境下采取引导措施,着重对舆情环境、传播规律的引导。3.舆情造势引导法。舆情造势引导法就是在舆情处于雏形时期,即舆情的生态环境尚未形成之前,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舆情环境,为舆情后续发展的引导创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大化正面效应,最小化负面影响。
二、我国网络教育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