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06:48: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社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中网络的政治功能以及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

[摘要]: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关键词]:网络网络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文化

大众传媒很早就发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19世纪初,到美国考察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看到了报纸的力量。他指出:“在美国,报刊分别来说几乎都没有什么权威;然而,定期报刊的权力仅次于人民。”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随着网络的问世而受得更加引人注目。网络自问世之日起,就显示出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权力,无论它掌握在谁手中、以什么方式发挥作用,它都成为政治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网络使亿万台计算机借助电缆和卫星技术,形成一个包纳一切的庞大“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具有潜在的颠覆作用。网络提供信息的特点在于它的及时性和共时性;同时提供文字、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提供信息,刺激情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参与其事的切身感受。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的兴趣从报纸转向电视,又由电视转向网络,他们从网络中得到大部分新闻。电脑网络成为展现巨大威力的“魔盒”,它将全国乃至全球捏为一体,变为能在同一时间知悉同样事务、受到同样刺激的网络大家庭。我们必须正视网络的政治存在。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总之,就像历史上出现并还在发挥作用的革命性传媒(如广播、电视等)一样,网络是这个外表宁静实质激荡的政治与经济权力更新分配的始作俑者,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政府、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注目,网络对政治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非物质性

由于数字化空间中最基本的元素并不是传统物理空间的原子,而是“比特”,这就造成了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第一个特征—非物质性。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非物质化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如货币交易、软件开发、基因研究或卫星电视制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高科技领域。它们在开发、运营、销售、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以往常传统行业不同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在于它们具有非物质性。

查看全文

小议网络社会中网络的政治功能以及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

[摘要]: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关键词]:网络网络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文化

大众传媒很早就发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19世纪初,到美国考察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看到了报纸的力量。他指出:“在美国,报刊分别来说几乎都没有什么权威;然而,定期报刊的权力仅次于人民。”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随着网络的问世而受得更加引人注目。网络自问世之日起,就显示出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权力,无论它掌握在谁手中、以什么方式发挥作用,它都成为政治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网络使亿万台计算机借助电缆和卫星技术,形成一个包纳一切的庞大“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具有潜在的颠覆作用。网络提供信息的特点在于它的及时性和共时性;同时提供文字、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提供信息,刺激情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参与其事的切身感受。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的兴趣从报纸转向电视,又由电视转向网络,他们从网络中得到大部分新闻。电脑网络成为展现巨大威力的“魔盒”,它将全国乃至全球捏为一体,变为能在同一时间知悉同样事务、受到同样刺激的网络大家庭。我们必须正视网络的政治存在。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总之,就像历史上出现并还在发挥作用的革命性传媒(如广播、电视等)一样,网络是这个外表宁静实质激荡的政治与经济权力更新分配的始作俑者,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政府、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注目,网络对政治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非物质性

由于数字化空间中最基本的元素并不是传统物理空间的原子,而是“比特”,这就造成了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第一个特征—非物质性。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非物质化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如货币交易、软件开发、基因研究或卫星电视制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高科技领域。它们在开发、运营、销售、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以往常传统行业不同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在于它们具有非物质性。

查看全文

网络社会司法公信力研究

一、问题:双重转型压力下的司法公信力建设

互联网由最初的一种技术形态,日趋演进为一种社会关系结构,并开始深刻地影响着深嵌其中的生产关系、文化心理结构、交往互动关系等。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说:“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的重新构建,已经诱发了社会的新形式———网络社会。”[1]网络社会所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形态对于司法公信力的型塑是空前的,它的影响不亚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给司法公信力带来的根本冲击。网络社会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表达、商谈互动方式,也使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具有新的特性、形成新的挑战。如何理解这种新的特性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新的挑战,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司法公信力生成极为重要。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指出:“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步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2]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司法向现代司法转型的关键期,现代司法的价值、理念、构架、制度等亟须通过长期的沉淀及司法实践互动,衍化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制度心理,由此推动司法公信力建设。但现代工业社会向信息网络社会的急剧转变,使得本来前后承继的社会转变,在这特定的时空聚然重叠,中国司法面临双重转型的复杂情境。如何在双重转型期培育司法公信力,特别是应对网络社会带来的新挑战,成为当前中国司法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网络社会的宏观背景,通过对近年来司法领域中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找出网络社会中信息表达、商谈互动方式是如何强化民众对于司法的不信任感及将其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进而提出应对之策。

二、范畴:网络社会与司法公信力

随着司法权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运行,司法权自身大致经历了从司法权力(强权)到司法权威再到司法公信力的变迁。在司法权力向司法公信力的递进中,不同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和路径。社会形态结构以不同的方式作用、型塑着司法并与之产生一种互动效应。

(一)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公权的行使被限定在法律规定的权力界限和程序机制内,使得人们对公权有一定的预期判断。这种预期经过公权信用责任的增强及信用能力的提升,开始转化为一种对公权行使的普遍信任心理。这种对公权力制度化的信任就是公信力。可见,从公信力的内涵要素而言,其由信用、信任和公权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公权力的信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信用责任,即公权力若不按既定规则行使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二是信用能力,即公权力能以其功能、结果满足公众普遍预期需要的能力。公权力的信用乃是公众对公权主体的行为和动机所表现出来的善意的期待和回应[3]。简而言之,公信力就是基于公权力的信用而产生的普遍信任心理。司法公信力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司法裁判权为载体的信用能力(包括说服力、判断力)、信用责任(包括自律力、约束力)与信任心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就司法裁判权的行使主体而言是一种履行信用的能力和责任,就司法裁判公权的受众而言是一种对公权行使的信任心理。两者之间信息表达、商谈互动的双向联系就是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机制,故信息表达、商谈互动的方式对于信用能力与信任心理之间的双向互动尤为重要,即司法裁判的公权如何将自身的信用能力与责任建构于受众的司法信任心理结构,受众的司法信任心理评判机制如何反向作用于司法公权的信用能力和责任。基于对司法公信力的理解,笔者将司法公信力的形成机制概况(见图1)归纳为:一是司法实践过程,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权的实践以司法行为、裁判结果为载体满足公众对权利实现的预期及需要;二是司法信息传播过程,司法机关通过特定的媒介传播方式将其所为的司法行为与裁判结果为公众所知;三是对司法权运行、结果的感知过程,即公众通过不同的信息传播渠道所获知的司法实践信息;四是对司法权运行、结果的互动沟通,形成普遍社会认知心理的过程;五是对司法权信用能力、责任的评价、反馈过程;六是司法权主体与公众互动协商的过程;七是司法公信力心理沉淀过程。图1司法公信力的形成机制综上,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机制,主要受司法权主体的信用能力、司法权主体的信用责任、司法权行使的传播方式、公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司法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协商方式等五个因素的影响。可见,司法公信力的形成除司法信用能力、司法信用责任两大主体内部因素外,最关键的是媒介传播方式和互动沟通方式。媒介传播方式和互动沟通方式几乎贯穿于司法公信力形成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司法权运行及结果的传播、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信用心理的形成、评价以及司法主体对于信用评价的反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网络社会带来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沟通方式的变革,必然对司法公信力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查看全文

剖析网络社会面临的问题及网络道德

摘要:社会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在一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网络社会”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道德。文章指出了网络社会面临的问题:诚信问题、文明问题、网络资源问题、个人隐私问题、非商业性网络问题等。论述了网络社会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特点;趋势

一、网络社会的产生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产生,到目前仅仅六十多年的时间,由单个计算机到局域网到Internet,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真可谓惊人。如果把历史上那种能够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广泛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社会整体变迁的技术进步称之为“革命”的话,那么,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就可算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这场“革命”影响的范围是无处不及:在经济领域,它突出了知识、信息的价值,有利于广泛、迅速地传递商贸信息,沟通顾客和生产厂家,及时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在政治领域.它用来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充分发扬公民的民主权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提高其科学管理及决策的水平;在军事领域,它可以使军事指挥系统全面迅速地掌握敌情,加强全局的协调、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在科教文卫领域,它方便人们查询、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远程教学、医疗会诊;在生活领域,它可以实现电子购物、虚拟旅游、交互式娱乐、电子广告、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电子报刊、电子教室、电子图书馆、电子论坛、电子会议、电子购物、电子游戏,以及远程医疗、远程点播等。网络应用已遗及全球,目前全世界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人使用因特网。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网络社会”生活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社会人通过因特网(作为网络人)相互交往的过程,它必然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如果用物理空间和电子空间(cyberspace)比喻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电子空间并不能取代物理空间,因为人毕竟还是一个物理的存在物。虽然电子空间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但人的物质、能量的需求毕竟还要在物理空间里得到满足,即使是人的感知和情感需求,也需要在物理空间里才能获得直接的满足,比如基于家庭的各种情感,就需要家庭成员在一个物理的地点才能很好的培育和升华。真实的情形是,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

查看全文

网络社会对政治文化的影响探讨

[摘要]: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关键词]:网络网络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文化

大众传媒很早就发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19世纪初,到美国考察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看到了报纸的力量。他指出:“在美国,报刊分别来说几乎都没有什么权威;然而,定期报刊的权力仅次于人民。”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随着网络的问世而受得更加引人注目。网络自问世之日起,就显示出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权力,无论它掌握在谁手中、以什么方式发挥作用,它都成为政治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网络使亿万台计算机借助电缆和卫星技术,形成一个包纳一切的庞大“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具有潜在的颠覆作用。网络提供信息的特点在于它的及时性和共时性;同时提供文字、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提供信息,刺激情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参与其事的切身感受。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的兴趣从报纸转向电视,又由电视转向网络,他们从网络中得到大部分新闻。电脑网络成为展现巨大威力的“魔盒”,它将全国乃至全球捏为一体,变为能在同一时间知悉同样事务、受到同样刺激的网络大家庭。我们必须正视网络的政治存在。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总之,就像历史上出现并还在发挥作用的革命性传媒(如广播、电视等)一样,网络是这个外表宁静实质激荡的政治与经济权力更新分配的始作俑者,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政府、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注目,网络对政治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非物质性

由于数字化空间中最基本的元素并不是传统物理空间的原子,而是“比特”,这就造成了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第一个特征—非物质性。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非物质化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如货币交易、软件开发、基因研究或卫星电视制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高科技领域。它们在开发、运营、销售、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以往常传统行业不同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在于它们具有非物质性。

查看全文

网络语言社会语言学研究

摘要:网络语言是因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因其简洁幽默,表达生动,一经诞生就被广大网民广泛传播。首先介绍了社会语言学和网络语言的含义,然后研究了网络语言最鲜明的几个特点:谐音词、缩略词、旧词新用,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举例分析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的社会现象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评价。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特点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探索语言的本质与差异的一门学科。社会语言学分两个领域:第一,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引起语言因素的变化,其中包括社会语境的变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第二,从语言的变异探究社会因素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新兴的网络语言形式通过互联网媒介的传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流传。

一、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家费希曼(J.Fishman,1972)将社会语言学分为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两大范围。微观社会语言学从语言层面出发,研究方言以及语言变异;宏观社会语言学从社会层面出发,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网络语言诞生发展于网络,是由于说话者和说话目的的差异而产生的微观语言变异,由此把网络语言归于微观社会语言学范围。海姆斯(D.Hymes,1974)提出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社会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现实。例如拉博夫从事的研究工作,研究社会构成,旨在探究语言使用的理论。在国外,社会语言学早已发展成一门学科,在国内,语言学家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他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角度来研究社会语言学[1]。语言学家布赖特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共变论”。“共变论”指的是语言和社会都处于变化之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就是语言的变化在社会中的运动。

二、网络语言

查看全文

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影响综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文字新载体的出现几乎都会带来写作方式的变革。网络载体的普及应用,使写作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催生出网络写作。有学者这样定义网络写作:“人们利用现代网络对现实生活进行关照,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呈现于网络载体上的一种现代性的精神创造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认知,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疏泄、逃避、补偿、想象的行为。从写作的过程和结果看,网络写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多元化和商业化的性质和特点。因为这些性质和特点,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着广泛深入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其中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各种制度等等。纸质文化时代,文化特权由少数精英把控。网络写作的出现使这种权利被大众分享,给人们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网络写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写作者内心疏泄、逃避、补偿、想象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意愿的表达无疑会对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本文打算从学术文化、文学、道德、语言及制度等几个方面,对网络写作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论述。

一、对学术文化的影响

电脑写作给学术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将导致写作方式的变革并由此带来学术文化的转型。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学术文化的转型,除政治、经济原因,文字载体的变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金文石刻取代甲骨文字,使写作从巫师的占卜中解放出来,由此产生春秋、战国的文化转型;竹简帛书的普及,推动了战国、秦汉时期民间私学的创办,诸子百家因此而起。而纸张的广一泛使用,几乎与汉魏之际的学术文化转型同步而行。载体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之间,虽不能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彼此影响、相互推动,则是历史的事实。此后,中国文化进入了以纸质文本为基本载体的相对稳定时期。如今,随着电脑书写的普遍应用,一个从纸质文本向电子读物逐渐转化的历史阶段己经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术文化转型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阅读视觉效果的改善,电子读物将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纸质读物,使网络写作成为最平常的写作方式,从而再次推动学术文化的转型,并给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对文学的影响

在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的诸多影响中,文学所受的影响应该最大。网络写作人群中,绝大部分是网络文学作者。诸多的原创文学网站、博客等载体为网络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超乎常人想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网络写作者达千万以上,各文学网站签约作者共有百万之多,约1.1亿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以后逐渐式微。今天,网络文学的兴盛,使大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与那个“黄金时代”已经不相上下并有超越之势,文学市场也因此再度火热并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以诗歌而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这种状况不免令人惋惜和感叹。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文学体裁,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跨度最大,作者数量最多。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一万家,每年约有20万首诗歌作品产生,出版诗歌出版物近百种。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精品佳作随处可见,发展态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查看全文

社会网络分析在传播学研究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传播学在我国的兴起和网络传播的日益复杂化,社会网络分析在传播学中的应用也逐渐丰富。目前,社会网络分析在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政治传播、复杂网络、网络舆情、社会资本等传播学维度中都有着广泛应用。总体来看,社会网络分析在我国传播学的应用呈现出研究领域较为集中、研究同质化相对明显、语义研究比重增长等显著特征。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复杂网络;社会资本;语义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是强调关系内涵、网络结构、个人位置等因素对社会现象解释的研究[1],广泛应用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信息传播等研究领域之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的著名学者克里彭多夫曾言:“大多数传播学研究方法都来自其他学科。实验法源于心理学,调查法来自民意研究……内容分析和传播网络分析是仅有的两项原生于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方法。”[2]此种论断固然是一家之言,但也反映出二者之间的深厚渊源。从作为规范的科学来看,网络分析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关于人际关系模式和“派系”生成的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哈里森•怀特小组将前人在各学科领域关于网络分析的研究成果锻造融合,诞生了当代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先后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信息呈指数级增长,网络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社会网络分析引起了越来越多传播学者的重视。本文对社会网络分析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梳理,一方面是对近年来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旨在为学界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思路。

一、研究传统

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勒温就将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20世纪中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于社会选择的研究指出了人们通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价值观的相似性构成的社会网络,同时解释了由身份、价值观造成的社会网络同质性现象,发表了大众传播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的学生卡茨在《人民的选择》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两级传播理论,并开始关注人际关系在选举等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这种论调和同一时期的罗杰斯的著作《创新的扩散》在思路上非常类似。罗杰斯从个体所处网络位置的差异性角度指出了处于社会网络中不同位置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该研究奠定了社会网络分析广泛应用于信息扩散和组织传播的传统。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层理论也在不断丰富。1967年米尔格莱姆“六度分隔理论”掀起了传播学者对社会网络传播中弱联系的研究浪潮。格兰诺维特通过市场中的求职现象观察社会网络结构,并分别于1973年和1985年提出了“弱连接优势理论”和“镶嵌理论”。近30年来,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到传播学者的视野,传播学者也开始了传播学中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探究。2011年我国传播学开始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祝建华在2014年按照传播学5W的顺序逐一介绍了运用计算方法研究传播学现象的经典案例,这篇研究被认为是我国开始计算传播学研究的标志性事件[3]。2015年,杨春华提出了我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比国外起步晚、领域狭窄、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4]。2019年庞云黠指出目前我国传播学研究表现出了对“关系”研究的极大兴趣,而忽略了“属性”研究,“关系”变量与“属性”变量的结合是该领域研究未来的方向[5]。

二、社会网络分析在我国传播学中的研究现状

查看全文

舆情导向看网络思政的社会稳定功能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属性、网络属性、实践属性等多维属性特征:从舆情导向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维护社会稳定相互契合,前者为后者提供功能满足,两者的契合性表现为认知契合、情感归属、知行合一,进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舆情导向角度通过价值引导、规范约束、路径选择等方式满足了社会稳定功能。

关键词:网络思政;舆情导向;社会稳定

从舆情导向角度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属性特征及其与社会稳定间的契合性,奠定了其社会稳定功能的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属性、网络属性和实践属性三方面特征。教育属性特征体现在对象的广泛性、环境的开放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网络属性特征体现在信息的丰富性、资源的共享性和时效的便捷性;实践属性特征体现在主客体的社会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稳定的契合性体现在认知契合、情感归属和知行合一,两者认知契合、目标一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相结合,构筑了两者间契合性的情感归属,在教育方法、法治约束和实践效果等方面的知行合一,助力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的实现。

一、掌控“舵”:提供价值引导

在网络舆情日益快速化、随机化的今天,主体的能动性借助于网络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此背景下要保持社会平稳的运行状态,离不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这不仅需要宏观上的政治导向和立场指引,更需要兼顾主体微观上的心理调适。(一)政治导向。从舆情导向角度看,社会稳定的维护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指引,这是其自身前进的“指路牌”。其中政治导向为基础性、原则性指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本质上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或维护其自身阶级统治的手段,它需要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让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其思想行为在原则上符合利国利民利社会的政治规范,在社会主义中国,表现为塑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正确政治导向,从舆情导向角度满足社会稳定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在网络空间紧紧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在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党的手中。二是要坚持网络空间中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通俗性并举。在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科学性教育内容进行宣传的同时,要注意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注重网络空间的受众及网络语言的应用,形成网络主体大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氛围。三是抓好主旋律与多声部的统一。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只要是网络新媒体能应用的地方,都需要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来把好政治导向关。(二)立场指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场的指引的必要性理解有内、外两个角度。根据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网民结构呈现‘金字塔’形态,底层数量比例最大的群体具有较为明显的‘三低’特征,即学历低、年龄低和收入水平低,同时拥有较多的时间参与网上事务的讨论”[2]。再加上从众心理会加剧舆论的非理性,所以网络社会舆论有时候会呈现情绪化、片面化,甚至极端化,这时就需要意见领袖、主流媒体等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时对舆情做出正确引导。一方面,从网络舆情自身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网络热点话题的爆点增多,呈现随机化、快速化、表浮化趋势,立场指引在复杂的舆情中就如同“灯塔”一般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从外在条件来看,外部势力别有用心的干预使网络主体队伍鱼龙混杂,对所形成的社会舆论苗头煽风点火、颠倒黑白,使形成的网络舆论真假难辨,其用心路人皆知,当网民置身于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时,很难清醒、及时地看清本质,以上现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显现得淋漓尽致,这就凸显了立场指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舆情做出及时、准确、有效的立场指引,以保证社会稳定,就需要做到:一是树立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立场指引需要主流媒体在复杂的舆情环境中发挥“主心骨”作用,这就需要在网络空间中树立主流媒体权威,以确保主流媒体能在网络舆论的洪流中及时力挽狂澜。二是利用多管齐下的教育方法。要综合运用典型教育法、疏导教育法、对比教育法等多种教育方法,在网络空间中弘扬社会主旋律,让主旋律的旗帜在社会舆论中永远飘扬。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情环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3]。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空间治理深度融合,为及时、准确、有效的立场指引奠定基础。(三)心理调适。心理调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舆论导向角度看,对网络主体的心理调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网络主体会受到意见环境和从众心理的影响。意见环境是指人们会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时,便倾向于表达出来,但从众并不代表正确,此时就凸显出了心理调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涟漪效应”对于网络主体心理和网络舆情的作用不可忽视。“涟漪效应”也称作“模仿效应”,“在这里借鉴它来解释社交媒体环境中网络舆论如何通过各式各样异质社群的传播而逐渐壮大”[4]。当“涟漪效应”与意见领袖相结合,便会在网络舆论中泛起“涟漪”,再加上粉丝后援团的“助攻”,或许会酿成推波助澜的负面后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调适不可或缺。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调适工作,在把握舆情导向中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当中,同时注意不要反客为主,从学理上针对网络主体开展心理调适工作。二是要多做调查研究,把握舆情中网络主体的心理特征规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借助于网络数据库,针对网民心理和网络舆论特征进行调查统计,从而把握网络舆情的规律,增强心理调适的科学性。三是行之有效的心理沟通方法。要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情理结合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经验,根据网络主体的心理特征,结合网络空间实际,综合运用感染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事、寓教于文、寓教于理。

二、秉持“律”:提供规范约束

查看全文

网络社会道德的三种现象探索

摘要:网络社会道德存在着无责任现象、绝对自由现象和价值观扭曲现象,真正解决上述这些怪现象的途径主要是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