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05:01: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交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交往特征研究论文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网络交往特征的探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技术的易传输、高保真、容量大、处理快等特点,使网络交往呈现出新的特征。李正风等人撰文指出,赛博空间不仅影响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的演进,而且“意味着人类生活观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与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相互促动”。它“将真正促进人类行为规则的创新,并由此推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1]。我国学者王雅林也曾指出:“网络技术的神奇功能将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无限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把‘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从而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灵活性、快捷性和交往深度。”[2]史蒂夫·罗伯茨也认为,在网络空间中“物理位置是无关紧要的。真正的友谊不受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来自心心相应,而不是因为他们住在一个城镇。而且,通过网络,人们无需见面便可以交流关系。”[3]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也超越了阶级的限制。电脑网络作为架构人际关系的媒介,与电话有着极大的不同。它不仅可以当做私人间的通讯工具,也使得个人得以获取与传播有关公众事物的各种讯息。有的学者还认为,网络化的交往方式使个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评价,扩大和提高了个体的社会认定范围和程度,由此个体之间的同质性减少,异质性增强[4]。由此可见,学者们在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虚拟性与沉浸性的特质,无疑为人们的交往与沟通突破这些限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进而使网络交往具有新的特征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仅仅探讨了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换句话说,网络技术虽然为网络交往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人们究竟将网络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发挥得如何,还需实证研究加以检验,即从实证研究看,网络交往的特征还只是一个假设,而不是一个结论,或只能称之为一般性结论。因此,在网络迅速普及并成为人们另一种主要交往方式的今天,对网络交往进行全面研究,弄清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握网络交往的具体化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网络空间,如聊天室、电子邮箱、BBS等。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其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不能用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为此,从2000年初开始,笔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BBS站为个案,对BBS电子空间中的网络交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BBS是高校校园局域网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每一个高校网站的重要版面,可以说只要有网站,就必有BBS。高校BBS的功能大体一致,一般支持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工具箱、系统资讯、精华公布栏等内容。其中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是BBS提供的交流场所。分类讨论区是BBS交流功能的集中体现,其意义在于任何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张帖(Post)到分类讨论区中,让其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回复主帖(Re)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探讨。在Post与Re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网上交往;处理信件是在该BBS范围内传递信件,其功能类似于E-mail;上鹊桥实际上是一个聊天场所,既可以支持双人密谈,也可以支持多人对谈。
本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网为依托。哈工大校园网于1997年建成。哈工大校园网络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WWW浏览、拨号接入、电子公告牌等服务。
哈工大紫丁香BBS站(简称哈工大BBS)设有系统讯息、工业大学、兄弟院校、电脑技术、休闲娱乐、文学艺术、科学研究、体育运动、谈天聊地、国内转信等10大类约140余个版面。自2000年5月30日起至目前为止,共有9282个注册用户,来访用户达189万人次,平均每天发信3000封左右。
1研究设计
小议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是在人类面前敞开的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对于网络空间的理解应基于对网际生活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也不例外。其原因是显见的,先有伦理,后有生活,伦理是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的结果。尽管网络空间中的生活缤纷斑斓,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方式和身份认同等生活形式的描述和分析,从文化和哲学层面把握其要领,并以此作为网络伦理反思的现实前提。
一、网络空间简释
网络空间(cyberspace)一词,又译为电脑空间、赛博空间等,最早由加拿大科学幻想小说家吉布森(WilliamGibson)(1984)所造,本意是一种能够与人的神经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产生的虚拟空间。10多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空间逐渐变成现实,网络空间的概念也不断得到新的拓展。为了廓清网络空间这一核心概念,本节将简要叙说网络空间的缘起、网络空间的诸定义、网络空间的技术背景和网络文化现象及其理论研究,冀图以此获得关于网络空间及其技术文化背景的唯像认识。
1.网络空间的缘起
在科幻小说领域,吉布森和斯特林(B.Sterling)等人于1980年代中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赛博朋克"(cyberpunk)运动。1984年,吉布森发表了赛博朋克小说《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首次提出了网络空间的概念。吉布森的网络空间的基础是全球电脑网络,他称之为基质(matrix,又译为点阵、矩阵,吉布森赋予它的新意涵为电子交感幻觉世界),人可以通过电极使神经系统与之相连,用意念控制其他事物,并产生各种脱离躯体的交感幻觉。吉布森认为:
"网络空间是成千上万接入网络的人产生的交感幻像……这些幻像是来自每个计算机数据库的数据在人体中再现的结果。"5
BBS网络交往特征研究论文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网络交往特征的探讨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技术的易传输、高保真、容量大、处理快等特点,使网络交往呈现出新的特征。李正风等人撰文指出,赛博空间不仅影响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的演进,而且“意味着人类生活观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与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相互促动”。它“将真正促进人类行为规则的创新,并由此推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1]。我国学者王雅林也曾指出:“网络技术的神奇功能将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无限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把‘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从而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灵活性、快捷性和交往深度。”[2]史蒂夫·罗伯茨也认为,在网络空间中“物理位置是无关紧要的。真正的友谊不受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来自心心相应,而不是因为他们住在一个城镇。而且,通过网络,人们无需见面便可以交流关系。”[3]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也超越了阶级的限制。电脑网络作为架构人际关系的媒介,与电话有着极大的不同。它不仅可以当做私人间的通讯工具,也使得个人得以获取与传播有关公众事物的各种讯息。有的学者还认为,网络化的交往方式使个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评价,扩大和提高了个体的社会认定范围和程度,由此个体之间的同质性减少,异质性增强[4]。由此可见,学者们在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虚拟性与沉浸性的特质,无疑为人们的交往与沟通突破这些限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进而使网络交往具有新的特征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仅仅探讨了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换句话说,网络技术虽然为网络交往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人们究竟将网络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发挥得如何,还需实证研究加以检验,即从实证研究看,网络交往的特征还只是一个假设,而不是一个结论,或只能称之为一般性结论。因此,在网络迅速普及并成为人们另一种主要交往方式的今天,对网络交往进行全面研究,弄清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握网络交往的具体化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网络空间,如聊天室、电子邮箱、BBS等。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其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不能用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为此,从2000年初开始,笔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BBS站为个案,对BBS电子空间中的网络交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BBS是高校校园局域网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每一个高校网站的重要版面,可以说只要有网站,就必有BBS。高校BBS的功能大体一致,一般支持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工具箱、系统资讯、精华公布栏等内容。其中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是BBS提供的交流场所。分类讨论区是BBS交流功能的集中体现,其意义在于任何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张帖(Post)到分类讨论区中,让其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回复主帖(Re)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探讨。在Post与Re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网上交往;处理信件是在该BBS范围内传递信件,其功能类似于E-mail;上鹊桥实际上是一个聊天场所,既可以支持双人密谈,也可以支持多人对谈。
本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网为依托。哈工大校园网于1997年建成。哈工大校园网络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WWW浏览、拨号接入、电子公告牌等服务。
哈工大紫丁香BBS站(简称哈工大BBS)设有系统讯息、工业大学、兄弟院校、电脑技术、休闲娱乐、文学艺术、科学研究、体育运动、谈天聊地、国内转信等10大类约140余个版面。自2000年5月30日起至目前为止,共有9282个注册用户,来访用户达189万人次,平均每天发信3000封左右。
1研究设计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是在人类面前敞开的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对于网络空间的理解应基于对网际生活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也不例外。其原因是显见的,先有伦理,后有生活,伦理是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的结果。尽管网络空间中的生活缤纷斑斓,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方式和身份认同等生活形式的描述和分析,从文化和哲学层面把握其要领,并以此作为网络伦理反思的现实前提。
一、网络空间简释
网络空间(cyberspace)一词,又译为电脑空间、赛博空间等,最早由加拿大科学幻想小说家吉布森(WilliamGibson)(1984)所造,本意是一种能够与人的神经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产生的虚拟空间。10多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空间逐渐变成现实,网络空间的概念也不断得到新的拓展。为了廓清网络空间这一核心概念,本节将简要叙说网络空间的缘起、网络空间的诸定义、网络空间的技术背景和网络文化现象及其理论研究,冀图以此获得关于网络空间及其技术文化背景的唯像认识。
1.网络空间的缘起
在科幻小说领域,吉布森和斯特林(B.Sterling)等人于1980年代中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赛博朋克"(cyberpunk)运动。1984年,吉布森发表了赛博朋克小说《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首次提出了网络空间的概念。吉布森的网络空间的基础是全球电脑网络,他称之为基质(matrix,又译为点阵、矩阵,吉布森赋予它的新意涵为电子交感幻觉世界),人可以通过电极使神经系统与之相连,用意念控制其他事物,并产生各种脱离躯体的交感幻觉。吉布森认为:
"网络空间是成千上万接入网络的人产生的交感幻像……这些幻像是来自每个计算机数据库的数据在人体中再现的结果。"5
基于互联网交往的网络社区管理分析
网络社区在满足一般社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超越了现实社区的地域性限制,其成员无地域界限,身份匿名,因而可以在网络社区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依赖于互联网的开放、交互和虚拟等特征,网络社区体现出了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信息传播的技术性。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社区的出现和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使“社区”成员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聚会”,可随时在线编辑,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实现信息交流与传播。第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从传播学中传播类型的角度来看,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为一体的一种杂糅式传播。网络社区的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信息传播时分别属于不同的传播类型,为网络社区成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使社区成员在信息传播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第三,人际关系的动态性。网络社区成员或因共同兴趣和爱好,或因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相同、观点一致,或因在现实中同行、同乡、同学等等关系组成不同网络社区,成员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动态人际关系,即“网缘性”社会关系,相比现实社会,网络社区是一种不稳定的、弹性的、动态的结构[4]。第四,成员地位的平等性。网络社区的虚拟性,很好地避免了现实中人们因社会身份、经济能力、权力地位的不同而造成的交往局限,为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创造了平等交流的条件,使社会各阶层成员能够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自由、自主、自在地发表意见,随意地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实现个性化表达。第五,成员心理的归属性。网络社区无地域界限,成员会因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认识一致等等而逐步发展为亲密关系,加上相应的组织形态和一定的管理制度,使社区组织具备了很强的组织力和社会动员力,社区成员不仅能够获得“自我认同”,也会获得网络社区这种虚拟组织的“组织认可”和“社会支持”,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网络社区在实行民主管理、进行科学决策、缓和社会矛盾和丰富公众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网络社区是了解社情民意和社会动态的重要窗口。以网络社区为主体的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是现实社会主体以虚拟存在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而成的一种社会样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了解社情民意和社会动态的窗口,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组织联系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更加生动、更富人情味、更加现代化的平台。其次,网络社区是促进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有效载体。网络社区多元的话语博弈,能够建立一种协商民主的和谐氛围。在涉及公共议题时,作为社会公众的网络社区成员可以更为主动和充分地行使自己的发言权,与来自政府或其他公权力机构的人员开展平等的对话,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利益主体事实上的失语,而不仅仅只是扮演“倾听者”角色,这样往往能够很好地获取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再次,网络社区是社会成员舒缓情绪和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公众对各个领域的缺陷和不足形成的种种不快与失望需要合适的场合倾诉。网络社区给予公众自由和平等的表达机会,成为社会成员消化诉求、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因此,网络社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压阀”和“防火墙”作用,避免了社会不良情绪在某一断裂带凝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网络社区是丰富公众生活和开展有益活动的良好平台。网络社区具有超越空间、超越现实社会等级身份的信息交换功能,拓展和延伸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和空间,冲破了传统界限以开展全新的交往和生活方式。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网络社区间自由流动,通过交换信息的方式在不同社区、论坛、邮件、聊天室实现人际交往,并结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群落。社区的有序管理和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居民的自我约束,还需健全的管理机制来保障,网络社区的管理也不例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网络社区已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比较完整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网络有限实名认证和自律机制。目前,知名的网络社区都已制定有《管理制度》、《管理条例》或《章程》等自律制度,这些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推动了网络社区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其次,网络社区实行双重联动监管机制。网络社区基本上实行内外部双重联动监管,在内部实行“版主+管理员+规章制度”三结合的管理机制,同时接受外部管理。最后,网络社区实行监控、报告及访问控制等制度。网络社区在充分保障公众发言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监控、报告等管理职能,保证网络社区的有序健康发展。
网络社区管理的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网络社区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活动形态,网络社区在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丰富公众社会交往、推动网络文化和网民素质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受当下管理机制和监管技术的限制,网络社区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现行政府监管体制难以适应网络社区发展需要。按照职责分工,网监和网管部门负责内容管理,公安机关负责涉及违法犯罪管理,信息产业部门负责技术管理,但实践中管理部门之间存在越权、越级管理现象以及执行冲突。同时,网络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陕西省目前网警不足400人,网络内容管理不足100人,远远低于国家每一万人可设一名网警的要求,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管。另外,网络社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管理部门很难了解和掌握其内部信息,而现行法律法规条例仅仅是原则性的,不足以规范网民行为,在实际操作方面有很大缺陷。网监、网管部门在内容管理和审查中缺乏法律依据,关闭网站或删帖面临风险,管理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如何对网络社区实施正确的引导、推广和监管等等,对政府的现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第二,实名认证制度推行难度较大。由于使用习惯或者害怕遭到报复以及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大部分网站和网民对推行真实身份认证不够积极。比如:由于注册会员担心实名制不能自由发帖、自主表达意志,华商论坛仅强制要求版主实名认证。此外,实名制限制了用户的注册。西安交大BBS实名制限制了校内与外校学生的交流,西飞家园BBS仅限于内部职工,严格限制用户的注册资格,导致注册会员仅占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网络社区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第三,网络信息内容监管难度较大。网络社区海量的信息内容、纷繁的文化生态、多元的价值取向,很容易成为不良舆情和情绪的策源地。国家有关“先审后发”的监管要求难以落实,管理处于被动。同时,大多数网络社区注重“眼球经济”,即热衷于炒作一些热点或负面信息,以提高点击率和访问量,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信息内容监管难度的增加,使得网络污染及不文明现象凸显出来,网络环境受到污染[5]。第四,网络社区引导水平亟待提升。网络社区引导是项长期工作,既需要有专人坚持不懈,又需要不断提升引导水平和技巧,以适应网络社区的不断发展需要。但目前来说,网站对于网络社区管理实行松散管理,网民可以随意开通微博、博客、论坛、贴吧等,网站仅通过通讯部门备案即可开通,甚至不少网站存在异地备案逃避管理,属地管理并未落实到位。加之缺乏大批熟悉网络引导技巧的综合人才,甚至有时引导弄巧成拙,引发更广泛炒作,对地方政府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网络社区引导的有效性、时效性和针对性都亟待提升。
提升网络社区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社区在舆论形成和舆论引导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社区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和客体的分散性,使得网络社区舆论有时呈现无序状态,对其进行控制和引导显得尤为必要[6]。根据国家“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针对网络社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改进网络社区管理。第一,加强各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首先,建立党委宣传部统一领导,其他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体制和机制。精心打造一批优秀强势网络社区,使其成为网络环境中的建设力量,让正面、主流、权威、真实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其次,立法部门要完善网络社区立法工作。国家应提高立法层次,明确立法主体,修改和补充已有法规,使网络社区的管理有据可依。最后,政府要加强网络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及工作体系,积极引导社会热点。政府职能部门成立舆情研判机构,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和判断,提出对策,及时回应。在研判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提出相应消解危机的办法及对策,以便及时回应。同时及时回复民众在线提问、咨询和投诉事宜。理顺网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管理工作主要部门的作用,建立由网络文化管理部门牵头、公安和信息产业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性运行机制。第二,抓好网络社区管理队伍建设。虽然传统的“把关人”特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或颠覆,但与其他网络传播形式相比,网络社区有比较严密的管理,作为管理人员(包括网络社区的版主)的“把关人”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7]221。因此,网络社区管理,需要一支规模宏大、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队伍。应成立专门的网络文化管理部门,配备人员到位,确保属地管理落到实处。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根据形势需要,及时针对网上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开展舆论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重点加强对网络社区的备案资格审查,注重对网络管理人员、网络评论员和网站从业人员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等培训管理,切实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同时,增加网络警察和网管人员配置,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强化属地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打击污秽色情、低俗信息传播,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社区健康、文明发展。第三,建立民意诉求在线征集机制。民意诉求在线征集机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网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在线民意诉求征集机制,发挥网络社区民主参与、建言献策及监督作用,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特别是政府在出台有关经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项目建设以及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之前,通过网络征求意见,构建政府管理的“意见超市”。在大型企业和高校,要努力打造网上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平台,使网络社区成为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推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立起舆情信息发现、研判、报告、引导、处置等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化解。第四,逐步完善网络社区自律制度[5]。成立网络社区协会或自律联盟,网络管理部门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客观评论和舆论引导。在此过程中,可想方设法充分发挥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因为与网络社区中其他成员相比,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知识面广泛,有较强的解释与理解能力,比其他人更加热衷于自己群体以外的人和事,而且经常出入不同的版面或频道中,信源渠道广泛,具有影响力,是许多追随者学习效仿的榜样[7]221。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打造一批网络社区,培养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力量。总之,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民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网络社区作为实体社区建设的延伸,必然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必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主动适应、主动作为,趋利避害,创建适合我国国情及网民特点的网络社区管理模式,推动网络社区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作者:张若恬周敏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小议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意义
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其中大学生占重要比例,而且比重还在不断加大,网络通讯工具的普及,像QQ、MSN、BBS等都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交流手段,满足了大学生想要扩大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网络不仅是及时有效的交流手段,更是大学生与身边人,社会人交往的纽带,通向社会,了解社会的渠道之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网络交往在为大学生扩大交流范围的同时,可以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改善。由于网络的及时性、虚拟性和广泛性,大学生可以不用考虑身份、地位、财富、国界等种种因素,与人可以自由的交流,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排遣压抑的心情,宣泄不良的情感。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帮助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交流方式上,通过访谈,笔者深刻感觉到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改变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笔者根据自己的访谈结果,结合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将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归纳为四个方面。
1网络有助于大学生排除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众多,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原因多来自学习、情感等方面。不良情绪初期如不能及时疏解,积小成多,则会产生重大的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后,大都只会和关系好的朋友说说,暂时派遣下,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看心理医生是不错的办法,但正真去看心理医生的能有多少同学呢,大家知道后反而会用异样的眼神看待你,甚至有人会认为你是神经病,对你进而远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社会地位,身份差距,伦理道德,自尊心等约束,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表达。这一来,最可行、最简单实现的办法之一就是网络了。网络是目前大学生宣泄和释放不良情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网络上大学生可通过QQ、MSN、BBS发表自己的情感。不用顾虑自己的身份会有人知道,不用担心你的真实姓名别人会知道,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聊天记录会被公开,也不用考虑对方是谁,地位如何,收入如何等等,你只需要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不满,压力等,向网友宣泄你的情绪,寻求对方的安慰和理解。网络是大学生释放心灵的最佳空间,是宣泄愤怒的出口。网络对于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和释放不良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控制情绪,增强自我管理,保持平衡的心理,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
2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心
探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弊及规范措施
摘要: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并在真实世界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对策研究
高等院校作为信息化程度高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创新知识、集聚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界定,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需要结构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群,人际交往对他们而言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充分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确立,知识结构基本形成,社会化过程初步实现的关键阶段。人际交往构成了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过程。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网络交往对高校工商管理的影响及探讨
1网络交往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的影响
当代的工商管理大学生多为“90后”,是伴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代。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范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等多维度的特点[1],所以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网络,从而使得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际技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1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发展迅速而又新颖独特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有着其他交往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也是无法取代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网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甚至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体。而网络的快捷性更是其快速发展的一大推力,对于一个问题的搜索往往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获得答案。工商管理本科生通过网络交往可以快速便捷浏览各种健康有益的网站,以获取相关的管理知识。网络交往亦可以捕捉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贮备更多的解决方案。自身的内在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那么工商管理本科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便能够游刃有余,快速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2]。
1.1.2加强联系,增加交流渠道。进行网络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电话、信息、邮件、视频等,这些方式相比于以前的书信不仅经济方便,而且快捷更具实用性。为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新颖的交流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家人、朋友和自己生活的环境相距甚远,通过网络交往,便可进行“近在咫尺”的交流,从而不会使家人朋友由于久未联系而变得生疏。这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常保持联系才能为自身人际技能的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会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群体。然而,网络交往具有双面性,它在方便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网络道德问题。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越来越关注,因此对加强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
一、网络交往内涵
网络交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方式,它以语言为主要媒介,通过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上论坛等形式实现,是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延展。现阶段,网络交往主要是通过及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论坛、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微博、博客等)多种形式实现的。[1]
二、网络交往特点
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情境下的交往模式,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网络交往具有广泛性。网络交往打破了传统意义下时间和空间对人的交往造成的限制,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空间因交往时间的缩短而变小,许多限制不复存在。正如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言:“在数字化世界里,距离的意义越来越小。事实上,互联网的使用者完全忘记了距离这回事。”[2]同时,人们交往对象也突破了现实世界的局限,具有广泛性。在传统的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交往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人际交往面,即使是互不相识、没有任何联系的陌生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交往建立起联系。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与人之间变得容易接近。(2)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网络交往与现实中的交往方式不同,在交往中人们不需要有明确的身份。人们使用虚拟名或者符号等形式随意设定自己的身份,将性别、年龄、样貌、职业、学历、社会地位等个人信息有意或无意隐藏起来。根据这些名字,人们很难判断网络背后的真实身份。这种个人信息的匿名性必然导致交往过程的匿名性,也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交往行为可能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的约束,从而随心所欲地宣泄情绪,展露内心,逃避责任。(3)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现实中的交往通常会受到外貌、身份、学历、地位、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功利性和世俗性,在交往过程中很难维持平等的关系,保持平等的交往心态。而在网络交往中,人们可以摆脱身份、社会地位、职业等因素的约束,在虚拟代号的掩饰下自由地呈现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4)网络交往具有直接性。在网络交往中,人们以什么身份参与交往,交往的时间长短等都可以由参与者直接来把握,很多现实交往中需要的中间环节被省去,人们可以直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方便、快捷地传递信息。但是,也正是因为网络交往的直接性,带来人们交往行为的随意性,导致失信和道德失范问题在网络交往中经常发生。
网络交往发展与青年道德教育论文
1道德教育要建立与青年相适应的话语系统
道德教育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中实现的,离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水平,知识水平,工作和生活环境,担当的社会角色等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分属不同的话语系统。特别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往在青年中不断普及,青年群体交往的话语系统越来越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并越来越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道德教育中,教育的对象多是青年,而教育者多数比被教育者年长,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话语系统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克服跨话语系统交往的障碍,成为有效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斯考伦夫妇认为,成功的跨文化职业交际有赖于(与交际对象比较)较多的共享知识,以及尽可能完全地加入到这种话语系统中。斯考伦夫妇的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跨话语的交往。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想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与被教育者有良好的交往,尽可能多地和受教育者有共享的知识,以尽可能多地进入被教育者的话语系统中。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者言语行为必须满足四个基本的有效性要求,才能取得道德的共识:对客观事态陈述必须满足真实性的要求;规范调节的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正当性要求;主体性的表达必须满足真诚性要求,言语行为表达的语言形式本身必须满足可理解性要求。笔者认为,如果教育者的言语行为能符合以上的要求,那么就能与被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交往,便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到被教育者的话语系统中。
2道德教育要建立互动的教育模式
在网络的互动式交流中,人们可以即时传递声音、文字、图像,每个受众可以自由地接受信息和发送信息,从而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送者,网络互动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一个参与者绝不是单纯的主体或客体,而是相互主体性的交往者,每个参与网络交往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主张,任何人都不能压制。网络交往这种平等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使经常参与网络交往的人比其他人有强烈的自我主张,成为“一个坚持己见积极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的世代”,他们比较喜欢在聊天室中与大家讨论问题,而非与长辈讨论,他们对权威缺乏理性的尊敬,他们较非经常参与网络交往的人更具有批判精神,他们接受什么,信服什么,反对什么,并不是看对方的地位和权力,而是看真理掌握在谁的手中,他们喜欢用手中握有的工具“去质疑挑战观众、众人、陈述,乃至于任何事情。在网络这样一个有自由平等的交往环境中,面对这样一群有强烈自我主张的青年人,如果有人居高临下,以权威自居,企图把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是会遭到其他人的唾弃的。在网络交往中,交往者只能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把他人也看作与自己有同等地位的交往主体,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进行互动式的对话,这样的交往才能得以进行的,交往者的认识水平也才能在这种互动的影响中得以提高。哈贝马斯认为只有那些能满足参与和可能参与实践话语的主体一致同意的规范才是有效的。道德规范的证明是通过社会成员相互合作的共同努力实现的,它必须能够得到主体间的认可。道德的分歧通过实践话语的论证来解决,在这里没有权威的压迫,意识形态的欺骗,道德规范的说服力来自证据的力量。他认为通过语言的相互理解,沟通对上述有效性要求的认识,以达到非强制的共识,是交往行为的基础。他指出,理想的话语环境必须满足:(1)参与论证者之间的对称条件,任何人都具有不可剥夺的反驳他人的权利;(2)如果需要的话,时间上是敞开的,也就是说没有行为的外在压力;(3)空间上是开放的,论证者潜在地包括所有有交往能力的主体。归根到底,话语的合理性力量来源于以言行事本身的效果,既不是外在权力的强制,也不是意识形态的欺骗。哈贝马斯列出的这些条件是高度理想性的,它们不可能在任何现实的论证中得到完全满足,但现实的状况可以向理想的状况接近。网络交往不同主体间的分歧是通过无压力的交往沟通形成共识来解决,因此,网络交往的话语环境较现实社会的话语环境更接近哈贝马斯的交往的理想话语环境,在网络交往中更易于让人们形成道德共识。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媒体,它改变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唐•泰普斯科特指出,“新的数字媒体创造出一种学习文化,让学习者享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互动与联系。学生们不再只聆听某教授一再重复事实与理论,而可以讨论和学习,老师也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他们以自己的经验来论述。”传统的道德教育是单向的,是一种演绎式和独白式的教育。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网络交往的日益广泛,青年的自主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在增强。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必须改变,应变过去演绎式、独白式的教育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的教育模式,以增强青年道德教育效果。
3道德教育要增强专家队伍的作用
当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福柯认为:话语是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话语的作用就是使人实际上不能在话语之外进行思想。话语与权力(指支配力和控制力)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关系,权力控制与“知识”在本质上是分不开的。任何知识学科的发展与改进只是提高了规劝或规范的水平。换言之,任何时期的“知识型”同时就是权力语言。在当代社会中,互联网技术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网络化的今天,知识与信息的发展不断地强化着知识话语的权力。而这种被互联网强化的知识话语权力,正日益成为21世纪的主流话语权力。道德教育是通过教育者的话语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话语之内进行思想。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因为地位角色的原因,比较多拥有获取信息的“特权”,因而掌握较多的话语的权力,而受教育者接触信息极其有限,因此,受教育者比较崇拜教育者,容易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并在教育者的话语之内思想。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信息的丰富性等的特点,改变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局,使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成为可能。随着受教育者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受教育者的边缘权力的增长,这种增长最终将会削弱教育者的“主流话语”。教育者若想强化主流话语,掌握话语的权力,就要不断增长知识,成为教育的专家。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的两个系统信任分别是专家系统的信任和货币系统的信任。所谓专家系统,按吉登斯的说法,就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他认为:融专业知识于其中的这些体系以连续不断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行动的方方面面。对于专家系统,与其说是信赖专家,还不如说是信赖他们所使用的专门知识的可靠性。郑也夫认为,科学决定了专家系统的性质,因为科学获得了大众的信任,所以在科学上学有所长的人士是值得信任的。科学、学历、同行评议,三位一体,构成了专家系统的信任基础。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能否得到受教育者的信任,对教育的效果有直接影响。由于网络交往的发展,受教育者接收的信息和知识日益丰富呈现多元化,在这些丰富而又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面前,受教育者接受何种信息和知识,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这种信息和知识的信任。在网络交往这样一种脱域机制下,何种信息和知识是可值得信任,很大程度又取决这种知识和信息是否来自专家系统。在封闭年代,我们的道德教育多是凭经验,由于他们掌握较多法定的权力以及来自上级的信息,而且信息在时空上多是比较一致的,因此,在受教育者中威信是比较高的,容易得到信任。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仅靠经验和法定的权力来开展道德教育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只有下苦功夫去学习实践、研究提高,使自己成为道德教育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才能使道德教育保持先进性和成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