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4 01:45: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版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版权的司法保护探究论文
[内容提要]:网络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并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以网络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许多与网络有关的版权法律保护问题也纷至沓来。知识产权法在网络环境下正经历必要的调整,而版权制度对网络下的“复制权”重新定义,提出了挑战。只有承认“数字化”作品不产生新作品和暂时复制已构成复制,才能更好地保护版权人的利益。
关键词:网络版权、网络复制权、数字化、网络传播权
随着电子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上的侵权纠纷案也与日俱增。传统的版权法在保护网络环境下版权主体的权利时已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版权面临的挑战
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
1.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专有性面临挑战
网络版权维护问题以及决策
一、网络版权作品的保护现状分析
网络版权作品保护的立法状况目前,我国的版权立法方面尚有缺失,主要表现为:1.关于合理使用原则。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作品的复制变得异常的简单、低廉且效果逼真,不少人打着“合理使用”的旗号,公然地免费下载网上数字化版权作品,“合理使用”变成了“合理侵权”,严重地损害了版权人的利益。2.关于暂时复制权,在网络环境下,复制权仍然是版权人行使权利的基础,“临时复制如今已成为数字版权领域的一个难以捕捉的精灵”。临时复制件很容易被捕捉从而转化成永久复制件,其结果是极大地冲击了版权人的经济利益。3.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2001年新修改的着作权所增加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目前还没有以国家的法规形式出台,而只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共同签发了一部全文只有19条的行政规章——《互联网着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这在保护力度和体系上显然是限的。
网络版权作品权利保护的执法状况基于互联网及网络侵权行为自身的特点,使执法机关在审理因特网版权纠纷案时存在着技术操作上的困难,主要表现为:
1.侵权行为地的确定问题
由于互联网传输不受地域的限制,侵权行为地很难确定,管辖上也存在冲突。用户的住处和实施的侵权活动完全可以不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说一个用户住在乙地却在甲地的服务器上进行侵权行为,为执法部门进行追查带来一定的障碍。
2.权利主体的认定问题
小议网络版权保护问题及策略
一、网络版权作品的保护现状分析
网络版权作品保护的立法状况目前,我国的版权立法方面尚有缺失,主要表现为:1.关于合理使用原则。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作品的复制变得异常的简单、低廉且效果逼真,不少人打着“合理使用”的旗号,公然地免费下载网上数字化版权作品,“合理使用”变成了“合理侵权”,严重地损害了版权人的利益。
2.关于暂时复制权,在网络环境下,复制权仍然是版权人行使权利的基础,“临时复制如今已成为数字版权领域的一个难以捕捉的精灵”。临时复制件很容易被捕捉从而转化成永久复制件,其结果是极大地冲击了版权人的经济利益。3.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2001年新修改的着作权所增加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目前还没有以国家的法规形式出台,而只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共同签发了一部全文只有19条的行政规章——《互联网着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这在保护力度和体系上显然是限的。
网络版权作品权利保护的执法状况基于互联网及网络侵权行为自身的特点,使执法机关在审理因特网版权纠纷案时存在着技术操作上的困难,主要表现为:
1.侵权行为地的确定问题
由于互联网传输不受地域的限制,侵权行为地很难确定,管辖上也存在冲突。用户的住处和实施的侵权活动完全可以不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说一个用户住在乙地却在甲地的服务器上进行侵权行为,为执法部门进行追查带来一定的障碍。
诠释网络版权问题
摘要:网络环境下,侵权者的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行、侵权材料的质量高、传播广泛迅捷行等导致一种表面与传统行为类似的行为,一旦在网络里实施,法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定性。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又不影响网络功能并促进互联网业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基本落脚点。
参考文献:著作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间接侵权网络服务提供商合理使用
一、复制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什么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作品的权利。
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深究网络版权问题
摘要:网络环境下,侵权者的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行、侵权材料的质量高、传播广泛迅捷行等导致一种表面与传统行为类似的行为,一旦在网络里实施,法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定性。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又不影响网络功能并促进互联网业的发展,是我们探析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基本落脚点。
关键词:著作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间接侵权网络服务提供商合理使用
一、复制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什么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作品的权利。
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透析网络版权问题
摘要:网络环境下,侵权者的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行、侵权材料的质量高、传播广泛迅捷行等导致一种表面与传统行为类似的行为,一旦在网络里实施,法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定性。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又不影响网络功能并促进互联网业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基本落脚点。
关键词:著作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间接侵权网络服务提供商合理使用
一、复制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什么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作品的权利。
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网络版权合理性
摘要:网络环境下,侵权者的匿名性、侵权行为的低成本行、侵权材料的质量高、传播广泛迅捷行等导致一种表面与传统行为类似的行为,一旦在网络里实施,法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定性。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又不影响网络功能并促进互联网业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基本落脚点。
关键词:著作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间接侵权;网络服务提供商;合理使用
1复制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什么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作品的权利。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为应当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再现作品,复制行为是一种再现作品的行为,但是必须是在有形物质载体上的再现。这就把复制行为与表演广播和放映等其他再现作品的行为区别开来。例如通过朗诵再现作品就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
网络版权保护的分析探究论文
一、绪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迅猛发展,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络是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巨大的通信网,其把全世界联结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下,版权所保护的作品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公众获得创造性文化产品的途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更,这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网络传输对版权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因而该问题引起国际知识产权界的关注与兴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组织专家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如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于1996年底推出了两个新公约,解决网络传输纳入版权保护体系的问题。论文百事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Internet上网计算机已达74.7万台,用户达210万。且目前其发展极为迅速,因此网络传输对我国传统版权保护体系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版权制度是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的著作权法也应予以调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从重新界定合理使用和加强集体管理的角度,找出保护网络传输权利的对策,并提出对我国著作权法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对版权的保护。
二、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
计算机网络化给以往的作品传播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所有传统传媒介质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二进制数字编码在网络上传播,通过网络交换得到的作品与原始作品有完全一致的效果,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数字化后的信息很容易地改变或加工其内容,或插入其他信息。这种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对著作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从本质上说,其仅仅是为权利人增加了一种传播作品的方式而已,并未动摇著作权保护的基础──只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其思想内容本身。因而要使网络运行规范化,也不必对著作权法作根本的变更,只是应对现有规定作适当调整和补充。其中,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问题是规范网络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学者多有论及。但大体有以下三种见解:
1、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的行为。而网络传输中,与传输的网络联网的用户即可从其计算机终端上卸载作品进行阅览、储存、打印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因此这种向公众传输的结果和经济影响与传统意义上的“发行”有相似之处。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十台计算机,当传输结束时,原件保留在发出传输的计算机中,复制件则存在于每一台计算机的内存或存储装置之中,传输的结果本质上与发行十个复制件相同。以网络传输向公众发行作品复制件与以其他传统方式发行并无区别,因此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美国1995年公布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即通称的“白皮书”就建议,美国的版权法明确承认网络传输属于向公众发行,在版权人专有的发行权之内。我国有的学者也持此观点,认为网络传输事实上是在社会公众中发行作品的一种新方式。
解析网络版权保护
一、绪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迅猛发展,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络是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作为一个巨大的通信网,其把全世界联结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下,版权所保护的作品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公众获得创造性文化产品的途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更,这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网络传输对版权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因而该问题引起国际知识产权界的关注与兴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组织专家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如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于1996年底推出了两个新公约,解决网络传输纳入版权保护体系的问题。论文百事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Internet上网计算机已达74.7万台,用户达210万。且目前其发展极为迅速,因此网络传输对我国传统版权保护体系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版权制度是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的著作权法也应予以调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从重新界定合理使用和加强集体管理的角度,找出保护网络传输权利的对策,并提出对我国著作权法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促进网络环境下对版权的保护。
二、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
计算机网络化给以往的作品传播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所有传统传媒介质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二进制数字编码在网络上传播,通过网络交换得到的作品与原始作品有完全一致的效果,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数字化后的信息很容易地改变或加工其内容,或插入其他信息。这种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对著作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从本质上说,其仅仅是为权利人增加了一种传播作品的方式而已,并未动摇著作权保护的基础──只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其思想内容本身。因而要使网络运行规范化,也不必对著作权法作根本的变更,只是应对现有规定作适当调整和补充。其中,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问题是规范网络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网络传输的法律性质,学者多有论及。但大体有以下三种见解:
1、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的行为。而网络传输中,与传输的网络联网的用户即可从其计算机终端上卸载作品进行阅览、储存、打印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因此这种向公众传输的结果和经济影响与传统意义上的“发行”有相似之处。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十台计算机,当传输结束时,原件保留在发出传输的计算机中,复制件则存在于每一台计算机的内存或存储装置之中,传输的结果本质上与发行十个复制件相同。以网络传输向公众发行作品复制件与以其他传统方式发行并无区别,因此网络传输是一种发行行为。美国1995年公布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即通称的“白皮书”就建议,美国的版权法明确承认网络传输属于向公众发行,在版权人专有的发行权之内。我国有的学者也持此观点,认为网络传输事实上是在社会公众中发行作品的一种新方式。
版权保护刑法论文
版权保护的刑法应对网络版权犯罪并非是刑事法律规范意义上的独立罪名,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所实施的网络犯罪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交叉形态,即犯罪者利用互联网获取手段便捷性、信息传播及时性等特征,所实施的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犯罪形态不仅严重侵害了版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因传统刑法管制缺位造成维权困境,极大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1]。当下,我们亟须正视网络版权犯罪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厘清当前刑法保护的主要争议焦点,并以此为立足点,构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版权刑法保护的新秩序,从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
一、互联网背景下版权刑法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互联网丰富了版权的内涵和外延,即传统的印刷版权逐渐向数字版权转化的过程中,不仅版权主体范围更加宽泛,比如,法人、组织和自然人之间混合成为版权人的情况日益增多,而且版权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比如,多媒体作品、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库和集成电路等新的版权作品出现,同时也衍生出了更加多样的版权,诸如信息网络传播权、技术保护权等。与版权内涵和外延的扩展相适应,侵犯版权犯罪也呈现与传统犯罪不同的特点。一是犯罪主体多元化。网络环境中,版权侵权行为的参与者十分广泛,他们在侵权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均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版权侵害一般会经历上传、储存、检索和下载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作品提供者、网络连接服务者和作品下载者等主体,这些主体的存在都使版权享有者对作品的专有性受到削弱。二是主观目的不明确。对版权进行保护的宗旨在于适度保护版权人的权利,合理划分版权人和社会公众对作品的使用范围,从而激励知识传播和创新。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社会公众出于学习、借鉴和研究等目的使用作品是不能被认定为侵权的。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版权犯罪目的和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的版权侵犯主体是为了实现网络共享,有的版权侵犯主体是为了提升个人声望或是降低作品作者声望。这些行为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严重损害了版权人的权益,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三是犯罪行为新型化。传统模式中对版权的侵犯主要表现为未经权利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擅自复制、发行他人的作品[2]。在网络没有普及之前,公众对作品的获取只能通过在市场中购买、租借作品的有形载体来实现,而在网络普及之后,信息的数字化大大简化了犯罪流程,降低了犯罪成本,行为人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轻而易举地对作品进行上传、下载、复制或修改等,甚至还会采取技术规避措施,给版权保护带来巨大威胁。四是犯罪后果难以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侵犯版权行为的危害后果认定主要是依据违法所得数额这一有形标准来确定,而网络环境下对版权的侵犯并非都是为了营利,很多侵犯版权行为可能根本就没有违法所得或者是数额很少,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的无限性,实施侵犯版权犯罪的范围和影响突破了传统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犯罪的破坏力惊人。
二、互联网背景下版权刑法保护的现状及主要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制定之初,由于社会环境限制以及立法技术等原因,不可能预见网络环境下版权刑法保护可能产生的新问题,自然也不可能对这些问题给予任何回应;而后我国虽多次颁布《刑法修正案》,也并未对版权的刑法保护规则做出修正。我国对版权的刑法保护仍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7条关于“侵犯著作权罪”以及第218条关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相关规定,立法滞后明显。当下,关于如何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版权刑法的保护,进而对刑法规范做出调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1.互联网时代版权刑法保护现状梳理近年来,为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我国在版权刑法保护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对策。一方面,我国通过了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首先在《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明确了对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行为主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了对信息网络侵权的刑事保护,列举了可能构成犯罪的版权侵权行为。此外,我国在2002年1月1日生效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2006年7月1日生效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明确了对计算机软件以及软件以外的著作权与邻接权作品的刑事保护,以及网络侵犯版权行为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出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处理网络版权侵权犯罪行为、保护网络著作权的需要,2004年与2007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简称《知识产权案件刑事解释(二)》,其中都有涉及互联网版权刑法保护的相关规定。2.互联网背景下版权刑法保护的理性反思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立法及司法实践对互联网背景下版权刑法保护问题都给予了一定回应,对规制版权犯罪行为,保护版权人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疑问,需要我们反思并审慎待之。首先,版权刑法规制的范围是否需要调整。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版权的刑法保护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程度上都存在严重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版权保护的范围过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版权的保护实质上只局限于复制权、发行权和美术作品的署名权,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7条所规定的八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一定的差距。在现有的刑法保护体系下,版权犯罪一旦与网络相结合就会导致刑法适用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定性难。社会公众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行为和侵权行为、合法所得与非法所得全部混杂在一起,侵权行为与侵权金额的认定难度很大。其二,调查难。网络的无形性、隐蔽性给司法机关调查取证带来了极大困难,尤其是电子数据极易被复制,权利人难以查找到最初的侵权人,再加上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人数众多,调查取证更是难上加难。其三,适用难。由于网络虚拟性、技术性的介入,侵犯版权犯罪的行为方式、危害后果等极易被异化,传统刑事法律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形,使得版权刑法保护的弱化更为明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版权的对象范围、行为方式等必然会进一步扩张,现有的刑法保护体系亟须进一步完善。其次,对侵犯版权犯罪行为的界定是否需要重构。传统模式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制的侵犯版权行为主要有两种,即复制和发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复制主要是指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和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成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发行主要是指以出版、出售、出租、出借或赠予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印件的行为。相比之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复制、发行行为应当让位于网络传播行为,在实践中,网络传播侵权行为已然呈现比复制、发行侵权行为更加巨大的社会危害性。2004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将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公众传播作品的行为视为“复制发行”,这为网络侵犯版权行为犯罪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最后,当前版权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否适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7条、218条之规定,认定构成版权犯罪,必须要有“以营利为目的”这一犯罪动机。我国刑法之所以将“以营利为目的”作为版权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为了营利而非法复制、发行他人作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不仅侵害了版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国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侵权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似乎并不大,不作为刑法规制的对象和重点,这也比较符合刑法谦抑主义精神[3]。
三、互联网背景下版权刑法保护的应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