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入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23:08: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资入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简析外资入股商业银行
一、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概况
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较早的可以追溯到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使光大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之后,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成功入股上海银行。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大多将东部发达地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入股的对象,因为这些商业银行具有产权清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但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目前外资已成功入股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不难看出,外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已成为外资进入我国金融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的初衷及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银行业的改革,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产权单一、行政干预较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产品创新能力差、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金融业在过渡期内将逐步向外资开放,到2006年以后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将不再受地域、币种和业务对象的限制。为了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通过引进外资入股的方式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战略抉择。
通过引进综合实力强的外资金融机构入股我国商业银行,我认为将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有利于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单一的状况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论文
摘要: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是在二十多年来中国银行业持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这场巨大的历史变革一直是由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推动的,由于中国市民社会的不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能依靠自身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此,中国政府引入了境外的战略投资者,以期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法律监管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无比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改革;转型;法律监管;外资银行入股
一、中资银行的改革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进程,一方面,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型国有银行不断上市,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进程也在不断深化。1979年中国政府允许外资金融机构①设立代表处为标志,日本输出银行被首家获准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拉开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序幕。截至2005年8月外资银行资产已达815亿美元。随着2006年12月中国兑现加入WTO承诺全面开放银行业,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急剧加快。一方面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加紧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纷纷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中国银行业,参股、控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外资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外资银行参股的国内银行选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类是城市商业银行;第三类是国有商业银行。继1996年10月光大银行首次引入外资参股后,②我国银行业外资并购活动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2003年以后,随着我国外资并购相关法规的大量出台和进一步完善,外资并购的对象也从最初的中小银行逐步扩展到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和主要城市的商业银行以及国有独资银行,外资并购中资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06年年中,共有18家中资银行引进超过20家境外战略投资者,融资额近200亿美元。
从理论上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选择路径大致有四种:在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成立外商独资银行。但实际上,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主要形式是前两者。截至2005年年底,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另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中国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845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左右,其中在华分支行资产总额795亿美元,占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94%。③然而,从2005年开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设立分支行的方式逐渐让位于入股中资银行方式。①在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被入股银行由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逐步扩展到国有商业银行,入股比例不断提高,入股步伐不断加快。外资入股中资银行逐渐成为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首选路径。
外资入股对银行绩效的干扰
我国金融业在2006年全面对外开放,境外金融机构纷纷进驻中国,外资入股境内商业银行成为一种趋势。美洲银行、淡马锡集团、瑞银集团、高盛等分别入股建行、中行和工行;标准渣打银行成为渤海银行发起人之一……众多外资银行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新股东,它们的到来也势必给中资银行的经营带来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外资入股后的中资银行绩效变化对外资入股的影响作一些研究和判断。
一、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现状分析
1979年12月,国家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代表处,日本输出入银行首家获准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标志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开始。到2002年,外资银行进入加速发展期。特别是入世以后,在华外资银行迅速增长。2005年底,已有40个国家,173家银行在中国的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外资银行资产增长了1倍多,已达871.85亿美元。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外资银行开始通过购买商业银行股权进入我国银行市场。截至2005年底,25家外资银行在我国20家中资银行中入股。美洲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淡马锡集团、瑞银集团、高盛、安联、运通等分别入股四大银行中的建行、中行和工行;标准渣打银行成为渤海银行发起人之一;德意志银行入股华夏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入股称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底,国内银行业向外资正式全面开放。截至2007年10月末,已有35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3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达210亿美元。
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来讲,带来竞争的同时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有利于改变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中资银行在获得补充资本金的同时,还能获得创新的金融产品,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这是实现中资银行发展战略转型的一条捷径。
中资银行积极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其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05年9月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2005年年初减少了550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8.6%,首次下降到一位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保持了“双下降”。资本充足率达到8%要求的商业银行达35家,其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8.1%。
二、外资入股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外资入股对银行绩效影响研究论文
一、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现状分析
1979年12月,国家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代表处,日本输出入银行首家获准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标志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开始。到2002年,外资银行进入加速发展期。特别是入世以后,在华外资银行迅速增长。2005年底,已有40个国家,173家银行在中国的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外资银行资产增长了1倍多,已达871.85亿美元。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外资银行开始通过购买商业银行股权进入我国银行市场。截至2005年底,25家外资银行在我国20家中资银行中入股。美洲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淡马锡集团、瑞银集团、高盛、安联、运通等分别入股四大银行中的建行、中行和工行;标准渣打银行成为渤海银行发起人之一;德意志银行入股华夏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入股称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底,国内银行业向外资正式全面开放。截至2007年10月末,已有35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3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达210亿美元。
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来讲,带来竞争的同时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有利于改变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中资银行在获得补充资本金的同时,还能获得创新的金融产品,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这是实现中资银行发展战略转型的一条捷径。
中资银行积极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其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05年9月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2005年年初减少了5502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8.6%,首次下降到一位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持续保持了“双下降”。资本充足率达到8%要求的商业银行达35家,其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8.1%。
二、外资入股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学者通常都采用的是Claessense构建的静态线性模型对外资进入后东道国银行效率的变化作出检验,即:
浅析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
摘要: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是在二十多年来中国银行业持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这场巨大的历史变革一直是由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推动的,由于中国市民社会的不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能依靠自身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此,中国政府引入了境外的战略投资者,以期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法律监管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无比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改革;转型;法律监管;外资银行入股
一、中资银行的改革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进程,一方面,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型国有银行不断上市,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进程也在不断深化。1979年中国政府允许外资金融机构①设立代表处为标志,日本输出银行被首家获准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拉开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序幕。截至2005年8月外资银行资产已达815亿美元。随着2006年12月中国兑现加入WTO承诺全面开放银行业,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急剧加快。一方面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加紧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纷纷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中国银行业,参股、控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外资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外资银行参股的国内银行选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类是城市商业银行;第三类是国有商业银行。继1996年10月光大银行首次引入外资参股后,②我国银行业外资并购活动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2003年以后,随着我国外资并购相关法规的大量出台和进一步完善,外资并购的对象也从最初的中小银行逐步扩展到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和主要城市的商业银行以及国有独资银行,外资并购中资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06年年中,共有18家中资银行引进超过20家境外战略投资者,融资额近200亿美元。
从理论上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选择路径大致有四种:在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成立外商独资银行。但实际上,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主要形式是前两者。截至2005年年底,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另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中国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845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左右,其中在华分支行资产总额795亿美元,占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94%。③然而,从2005年开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设立分支行的方式逐渐让位于入股中资银行方式。①在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被入股银行由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逐步扩展到国有商业银行,入股比例不断提高,入股步伐不断加快。外资入股中资银行逐渐成为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首选路径。
金融改革重要性研究论文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近年来实行的大规模单一的引进外资、边缘化内资的金融改革措施,导致大量金融资产流失,增加了我国的金融风险。金融改革要把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放在首位,应该探索新的改革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金融改革引进外资金融安全
一、金融安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也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资产流失严重
论外资银行进入金融安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的影响是复杂的,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作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
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经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目前未能达成一致。一类观点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促进东道国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银行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从而有利于东道国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东道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可能将别国的经济衰退或危机输入东道国;当东道国面临经济困难时,外资银行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谈儒勇等(2005)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可以调和的,而调和的关键在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是否适度以及东道国是否具备相应的银行开放条件。我们认为,两类观点对我国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银行业低效率运行的现实需要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外资银行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则需要用精巧的制度设计来规避,新近颁布和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将在后面具体阐述。对于外资入股东道国银行这一特殊途径,巴曙松(2006)认为,外资入股给东道国银行业带来了利益共享者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共担者,有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有利于金融稳定。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经济金融稳定性影响等方面。在银行业效率方面,Levine(2003)运用47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对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多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较大,银行效率较低;Claessens(2001)运用8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减少银行的税前利润和日常开支;Denizer(2000)关于土耳其银行业和Barajas(2000)关于哥伦比亚银行业的发展中国家个案分析则证实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利差收入和提高贷款质量。以上实证研究均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与其开放度正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又和效率成正比。
在东道国经济稳定性方面,实证研究的结论同理论研究一样,存在分歧。Demirguc-Kunt等(1998)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与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结论。另一类观点则支持外资银行的进入,Barth等(2001)研究发现在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少的国家,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叶欣等(2004)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将显著降低东道国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巴曙松(2006)提出,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往往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而大部分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都曾采取了排斥和限制外资银行进入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危机后则加快金融重组步伐,更大程度地开放了金融体系,比如日本、韩国、墨西哥和阿根廷。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我国金融安全论文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的影响是复杂的,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作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
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经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目前未能达成一致。一类观点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促进东道国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银行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从而有利于东道国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东道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可能将别国的经济衰退或危机输入东道国;当东道国面临经济困难时,外资银行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谈儒勇等(2005)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可以调和的,而调和的关键在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是否适度以及东道国是否具备相应的银行开放条件。我们认为,两类观点对我国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银行业低效率运行的现实需要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外资银行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则需要用精巧的制度设计来规避,新近颁布和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将在后面具体阐述。对于外资入股东道国银行这一特殊途径,巴曙松(2006)认为,外资入股给东道国银行业带来了利益共享者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共担者,有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有利于金融稳定。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经济金融稳定性影响等方面。在银行业效率方面,Levine(2003)运用47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对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多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较大,银行效率较低;Claessens(2001)运用8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减少银行的税前利润和日常开支;Denizer(2000)关于土耳其银行业和Barajas(2000)关于哥伦比亚银行业的发展中国家个案分析则证实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利差收入和提高贷款质量。以上实证研究均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与其开放度正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又和效率成正比。
在东道国经济稳定性方面,实证研究的结论同理论研究一样,存在分歧。Demirguc-Kunt等(1998)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与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结论。另一类观点则支持外资银行的进入,Barth等(2001)研究发现在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少的国家,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叶欣等(2004)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将显著降低东道国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巴曙松(2006)提出,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往往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而大部分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都曾采取了排斥和限制外资银行进入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危机后则加快金融重组步伐,更大程度地开放了金融体系,比如日本、韩国、墨西哥和阿根廷。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外资金融研究论文
编者按: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举措之一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不仅有利于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还有利于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我们,对境外战略投资者争食中国金融“肥肉”可能带来的不良因素和风险应保持高度的警觉。
比利时某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正在办理1元1股增持中国某基金管理公司49%股权的手续。这家比利时公司已拥有该公司33%的股权。外方预计,他们投资4900万元人民币,5年之后可以从这家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股权投资收益每年6亿元人民币以上。
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余云辉认为,如果中国设立20家类似的基金管理公司(自从2004年底外资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宽至49%后,我国目前合资基金公司已达18家),未来每年境外投资者从中国攫取的财富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这还仅仅是基金业的状况,银行业、保险业的状况可能更甚于此。
中资银行的股权价格“太便宜了”?
近来,外资争夺中国金融企业股权的消息不绝于耳。
金融安全重大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近年来实行的大规模单一的引进外资、边缘化内资的金融改革措施,导致大量金融资产流失,增加了我国的金融风险。金融改革要把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放在首位,应该探索新的改革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金融改革引进外资金融安全
一、金融安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日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也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资产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