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21:28: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先争优稳定外需领导讲话
一、充分认识做好稳定外需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稳定外需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市外经贸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10.1亿美元,下降13.8%(全国-24.3%、全省-20.2%),分别列全省第8位和第4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个和4个位次。新批外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33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绝对额居全省第8位。
但是,必须看到,虽然我市外经贸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1-5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2.7亿美元,其中出口8.3亿美元,进口4.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4%、20.3%和20.5%,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2.9%、22.5%和23.8%,离任务进度要求分别差10.4、10.8和9.5个百分点;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9个,合同外资275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5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3.8%、84.3%和54.4%,实际利用外资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6.7%,离任务进度要求差7个百分点。从各县区和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看,1-5月份累计实际到位外资1509万美元,仅占全市的17.8%,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的仅有2个县区,实际利用外资降幅超过90%以上的有11个县区。1-4月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的分别只有3个县区、2个县区和5个县区,而降幅超过20%的分别有4个县区、5个县区和7个县区,任务进度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7个县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加深,外需不振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完成全年外经贸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形势非常严峻。
稳定外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稳定外需是保增长的迫切需要。综合计算,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外需下滑不仅直接影响出口,而且会逐步传导至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如果外需不稳定、外经贸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拖整个经济的后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外需就是扩内需,就是保增长。要完成我市全年GDP增长11%的任务目标,必须切实发挥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作用。第二,稳定外需是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市外贸直接带动就业120多万人,外资企业吸纳就业12万人。据初步估算,全市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新增就业1.5万人。如果外向型企业停产歇业,势必加剧工人失业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稳定外需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胶合板、纺织服装、草柳编、蔬菜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工程机械、园林机械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的就是外需支撑,如果外需持续萎缩,势必严重影响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外需不仅是实现今年“保增长”目标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长远之计。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稳定外需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把稳定外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5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6项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千方百计稳定外需的通知》;6月5日,省政府又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姜大明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当前外经贸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稳定外需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上来,认真落实稳定外需的各项措施,全力遏制外经贸下滑势头,促进外经贸平稳较快增长,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
市长在稳定外需媒体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面完成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打好外经贸工作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严峻形势,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央稳定外需的6方面政策措施和省政府提出的7方面指导意见,紧紧抓住外经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采取扎实措施,加快扭转外经贸工作困难局面。1-4月份,实际利用外资2.73亿美元,增长18.7%。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额30.99亿美元,增长457.23%;完成营业额3.5亿美元,增长76.77%;外派劳务2735人,增长18.6%;新设境外企业6家,增长50%。在济钢等骨干出口企业国际市场出现很大困难的形势下,服务外包等高技术出口增长了50%。
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后,我市立即召开九届五次全会,认真贯彻总书记“三个进一步”的要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作出了“决战二季度、实现双过半”的工作部署。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以增创外资增长优势为重点,以拓展外经带动出口为渠道,以发展服务外包为载体,六抓并举稳外需”的思路,全力开创外经贸工作新局面。
初步考虑: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亿美元;出口力争完成46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对外承包工程实际完成10亿美元,增长25%。
(一)抓政策,强化政策扶持导向。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组织指导企业进行申报。目前,已为93家企业申请市场开拓资金230万元、为服务外包企业申请扶持资金4500万元,财政拿出1亿元服务外包发展基金,抓紧研究出台2000万元外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开拓市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奖励、市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国际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资金补贴、市外贸实务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创先争优稳定外需外经贸发展会议领导讲话
一、充分认识做好稳定外需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稳定外需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市外经贸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10.1亿美元,下降13.8%(全国-24.3%、全省-20.2%),分别列全省第8位和第4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个和4个位次。新批外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33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绝对额居全省第8位。
但是,必须看到,虽然我市外经贸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1-5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2.7亿美元,其中出口8.3亿美元,进口4.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4%、20.3%和20.5%,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2.9%、22.5%和23.8%,离任务进度要求分别差10.4、10.8和9.5个百分点;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9个,合同外资275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5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3.8%、84.3%和54.4%,实际利用外资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6.7%,离任务进度要求差7个百分点。从各县区和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看,1-5月份累计实际到位外资1509万美元,仅占全市的17.8%,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的仅有2个县区,实际利用外资降幅超过90%以上的有11个县区。1-4月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的分别只有3个县区、2个县区和5个县区,而降幅超过20%的分别有4个县区、5个县区和7个县区,任务进度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7个县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加深,外需不振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完成全年外经贸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形势非常严峻。
稳定外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稳定外需是保增长的迫切需要。综合计算,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外需下滑不仅直接影响出口,而且会逐步传导至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如果外需不稳定、外经贸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拖整个经济的后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外需就是扩内需,就是保增长。要完成我市全年GDP增长11%的任务目标,必须切实发挥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作用。第二,稳定外需是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市外贸直接带动就业120多万人,外资企业吸纳就业12万人。据初步估算,全市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新增就业1.5万人。如果外向型企业停产歇业,势必加剧工人失业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稳定外需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胶合板、纺织服装、草柳编、蔬菜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工程机械、园林机械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的就是外需支撑,如果外需持续萎缩,势必严重影响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外需不仅是实现今年“保增长”目标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长远之计。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稳定外需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把稳定外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5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6项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千方百计稳定外需的通知》;6月5日,省政府又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姜大明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当前外经贸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稳定外需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上来,认真落实稳定外需的各项措施,全力遏制外经贸下滑势头,促进外经贸平稳较快增长,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
政府稳定外需促进外经贸发展意见
一、创新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不断健全完善银企合作协调机制,搞好外经贸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运用票据贴现、打包贷款、押汇、对外信用担保等方式,积极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投放。积极开展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项下的贸易融资业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比例,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额度从现行的原则上不超过应得退税额的70%提高到90%;对优质外贸企业,依据有效出口订单扩大企业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对基本面和记录良好、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正常资金需求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房产、设备等物化资产的抵押贷款比例。
二、支持企业降低出口信用风险。针对金融危机以来外贸企业经营风险扩大的情况,支持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降低收汇风险,对出口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在市里每年对每企业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贴额内,按其实际投保费用总额30%以内进行补贴的基础上,县里再给予等额补贴。支持出口企业主动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种贸易壁垒,对企业发生的律师费用,在市里每年对每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补贴额内,按照费用总额30%以内进行补贴的基础上,县里再给予等额补贴。
三、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外汇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简化手续,提高联网核查效率;国税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出口企业发展的政策,及时通报出口退税情况,研究解决出口退税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简化手续,减少环节,企业申报退税不再提供备案单证。推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实行“简化凭证”、“边审边退”等便利措施,对重点出口企业优先办理退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外经贸部门要抓住国家稳定外需、促进出口优惠政策相继出台的有利时机,力争我县列入首批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属地办理,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服务,促进外贸出口队伍发展壮大。
四、改善外经贸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清理出口环节收费检查,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性行政收费一律按下限收取。要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认真落实上级降低收费标准的有关规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外经贸企业反映强烈的收费项目,要认真梳理,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支持外贸企业保生存、保市场。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向检验检疫部门申请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充分享受国外官方给予的关税优惠。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阶段性适度降低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费率,允许符合条件且经过认定的暂时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
五、引导外经贸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网上交易,为企业提供供求信息、贸易撮合、商务动态、贸易政策服务,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开拓国际市场,共享各类信息资源,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要依托全市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国际物流等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借助已有的50多个国际组织、商务部全球200个经商处和国内100多个代表处、国际商报、现代商务观察等平面媒体,由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专业化包装,利用多样化、高级别的推广渠道,在全球进行广泛招商。县外经贸、财政等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市里出台的政策,争取市财政对网络信息服务、项目包装等费用补贴。
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采取“宁可让利不让市场”的策略,巩固提升传统市场,开发拓展新兴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欧、美、日、韩、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展会的摊位费,在落实市给予50%以内的补贴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20%补贴;对东南亚、非洲、中东、东欧、南美等其他新兴市场,在落实市给予80%以内的补贴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20%补贴。对年内出口总额超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以上年度为基数,当年实现进出口增长部分给予每美元0.01元人民币的奖励。
日本经济复苏动力分析论文
1日本经济复苏的主动力
2002年初日本经济从低谷缓慢爬出,2003年初才摆脱危机状态,经过2004、2005、2006三年的巩固与扩大,如今有可能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最长的一个周期。此次日本经济得以持久复苏的主要原因就是外需、内需两大动力先后开动马力、推动日本经济。
复苏的第一阶段2002-2004年,来自中国的外需推动了日本经济前期复苏。据日本海关统计。2002年日本出口总额仅仅增加107.24亿美元,但是对中国直接出口竟然增加了121.61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当年对其他国家出口总体是下降的,但是对中国出口足足抵消下降的损失之后还有富余。
将日本对中国直接、间接出口增长因素全部估计在内,可拉动2002年日本名义GDP增长0.46个百分点。
2004年5月,我国政府出台宏观调控局部经济过热措施,当年10月从日本进口增长开始放慢,对日本经济拉动作用才趋缓。可以说2002—2004年间中国因素对日本经济摆脱衰退、走出谷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阶段为2004-2006年,此时企业开始扩张经营。90年代日本经济进行结构调整、改革,企业严格限制新的投资。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第一阶段后,日本企业连续盈利,又看准了市场前景,投资逐步活跃,2002年企业实际投资增长为-2.9%,至2003年则跃为6.1%,2004年为6.3%。2005、2006年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这四年日本企业投资比90年代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地籍管理制度
根据府办发(1)125号文,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农村宅基地房产登记实施意见的通知。登记范围为依法使用集体所有的农村宅基地和在依法使用所有的农村宅基地上经批准建造的个人所有的原有房屋或新建房屋。
农村宅基地房地产登记发证所需资料
一、宅基地使用证换证的登记发证
l、申请书
2、身份证(复印件2份)
3、宅基地使用证或房地产权证(原件)(复印件1份)
外国经济复苏动力分析论文
1日本经济复苏的主动力
2002年初日本经济从低谷缓慢爬出,2003年初才摆脱危机状态,经过2004、2005、2006三年的巩固与扩大,如今有可能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最长的一个周期。此次日本经济得以持久复苏的主要原因就是外需、内需两大动力先后开动马力、推动日本经济。
复苏的第一阶段2002-2004年,来自中国的外需推动了日本经济前期复苏。据日本海关统计。2002年日本出口总额仅仅增加107.24亿美元,但是对中国直接出口竟然增加了121.61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当年对其他国家出口总体是下降的,但是对中国出口足足抵消下降的损失之后还有富余。
将日本对中国直接、间接出口增长因素全部估计在内,可拉动2002年日本名义GDP增长0.46个百分点。
2004年5月,我国政府出台宏观调控局部经济过热措施,当年10月从日本进口增长开始放慢,对日本经济拉动作用才趋缓。可以说2002—2004年间中国因素对日本经济摆脱衰退、走出谷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阶段为2004-2006年,此时企业开始扩张经营。90年代日本经济进行结构调整、改革,企业严格限制新的投资。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第一阶段后,日本企业连续盈利,又看准了市场前景,投资逐步活跃,2002年企业实际投资增长为-2.9%,至2003年则跃为6.1%,2004年为6.3%。2005、2006年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这四年日本企业投资比90年代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外经贸创先争优发展会议讲话
一、充分认识做好稳定外需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稳定外需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市外经贸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10.1亿美元,下降13.8%(全国-24.3%、全省-20.2%),分别列全省第8位和第4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个和4个位次。新批外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33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绝对额居全省第8位。
但是,必须看到,虽然我市外经贸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1-5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2.7亿美元,其中出口8.3亿美元,进口4.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4%、20.3%和20.5%,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2.9%、22.5%和23.8%,离任务进度要求分别差10.4、10.8和9.5个百分点;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9个,合同外资275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5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3.8%、84.3%和54.4%,实际利用外资仅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6.7%,离任务进度要求差7个百分点。从各县区和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看,1-5月份累计实际到位外资1509万美元,仅占全市的17.8%,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的仅有2个县区,实际利用外资降幅超过90%以上的有11个县区。1-4月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的分别只有3个县区、2个县区和5个县区,而降幅超过20%的分别有4个县区、5个县区和7个县区,任务进度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7个县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加深,外需不振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完成全年外经贸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形势非常严峻。
稳定外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稳定外需是保增长的迫切需要。综合计算,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外需下滑不仅直接影响出口,而且会逐步传导至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如果外需不稳定、外经贸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拖整个经济的后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外需就是扩内需,就是保增长。要完成我市全年GDP增长11%的任务目标,必须切实发挥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作用。第二,稳定外需是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市外贸直接带动就业120多万人,外资企业吸纳就业12万人。据初步估算,全市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新增就业1.5万人。如果外向型企业停产歇业,势必加剧工人失业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稳定外需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胶合板、纺织服装、草柳编、蔬菜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工程机械、园林机械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的就是外需支撑,如果外需持续萎缩,势必严重影响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外需不仅是实现今年“保增长”目标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长远之计。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稳定外需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把稳定外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5月27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6项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千方百计稳定外需的通知》;6月5日,省政府又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姜大明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当前外经贸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稳定外需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上来,认真落实稳定外需的各项措施,全力遏制外经贸下滑势头,促进外经贸平稳较快增长,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比重高位运行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长时期比重较低等结构特征。总体上而言,这些产业结构特征与我国过去特定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发展环境相适,但随着中长期经济发展阶段转换、比较优势调整和发展环境变化,尤其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亟待新一轮转型升级。破除制约产业结构转型动力持续发力的体制机制,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对于培育新增长动能、转换增长动力,以及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意义重大。
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发力的历史经验
产业结构转型是供需合力作用的结果,受市场内生驱动与政府政策双重影响。首先是需求拉动。其一,内需拉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低收入水平跃升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需求出现了从满足温饱到追求更高层次的医疗、教育、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转变,拉动了产业结构从农业向非农业及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二,外需拉动。外需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需结构变化构成产业结构转型内需拉动力的重要补充。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随着我国逐渐深入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我国的出口比重及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均在不断上升,带动了出口产品从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先进信息技术产品等转变,拉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由于受限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自主创新不足、体制机制弊端等因素,很多外向型产业仍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创造”的跨越仍有较大距离。其次是供给推动。其一,技术进步推动。随着技术进步,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出现调整,将出现新技术更新改造传统产业等结构转型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和开放的纵深推进,我国不仅加大力度从发达国家引进、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优良的制度设计等,而且还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制度红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工业相关行业生产率提升、社会整体效率改进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新兴产业更新改造传统产业、“高精尖”技术产业淘汰低端落后产业等结构转型。其二,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推动。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各产业的比较优势随之出现调整,将出现新的富余要素密集型产业取代旧的要素密集型产业等结构转型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深化加速、人口老龄化显现、人力资本质量提升、资源环境恶化、耕地红线触底等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经历了资本密集型产业渐渐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产业等结构转型。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即未来产业结构转型方向虽已逐渐清晰,但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全面产业转型升级还在孕育和发酵过程中,而且结构转型升级路径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二、中长期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发力的关键性因素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仍将持续面临较为严重的收入不平等、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要素禀赋结构逆转等不利国内发展条件,以及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和国际经济格局重构集聚外需下滑风险等不利国际发展环境。一是严峻的收入不平等制约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内需拉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维持在0.48左右,长期高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0.4,也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的0.24—0.36水平。若从存量的财产不平等来看,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差距会更大。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目前我国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3,顶端1%家庭占有全国1/3的财产,而底端25%家庭只拥有财产总量的1%左右。严峻的收入不平等形势,不仅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增加社会稳定风险,而且还会削弱居民消费预期,阻碍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制约内需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拉动。二是外需下滑削弱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外需拉动力。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等不利国际因素影响,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负债消费型发展方式压缩进口,并同时采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抑制国际贸易流量增长,压制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我国出口与GDP的比值从全球化高峰时期的0.36下降到2015年的0.21,增速则从23.9%下降到2015年的-1.8%。外需大幅下滑制约了外需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削弱了外需结构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拉动。三是技术进步逼近世界前沿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产业结构转型的供给推动力。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前沿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小,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前沿国家先进技术的潜在空间越来越小,自主创新成为提高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却面临动力不足、能力不高等问题,集中表现在大部分企业不开展创新活动。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仅占16.9%,平均R&D强度只有0.84%。随着我国技术进步离世界技术前沿越来越近,将直接压缩技术引进与模仿的空间,再加上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来自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力将越来越弱。四是要素禀赋结构转变缩小了产业结构转型空间。2015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达16.1%,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2014年我国16.1%的土地受到重金属污染,9.2%的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9.9%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环境恶化持续加剧;耕地面积已逼近18亿亩“红线”,未来土地供给面积将不断缩减。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量下降和人口抚养比上升,推动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本形成速度下降;环境不断恶化要求加强环境监管、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环境成本;土地可用空间缩小,推动用地成本上升并限制了产业扩张空间。要素结构变化将使得企业必须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土地资源节约型产业等转型,这将在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同时缩小产业转型空间。
三、构筑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动力持续发力机制
犬髂外静脉与股静脉切开插管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Beagle犬髂外静脉切开插管作为外科学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20只Beagle犬随机分为股静脉组和髂外静脉组,分别行股静脉、髂外静脉切开插管,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髂外静脉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股静脉组(P<0.05)。结论Beagle犬髂外静脉切开插管难度大,不宜作为外科学动物实验。
关键词:Beagle犬;股静脉;髂外静脉;静脉切开插管
Beagle犬髂外静脉为后肢静脉的主干,在骨盆腔前口腹股沟部毗邻髂外动脉、股神经[1]。股静脉位于髂外静脉远端,股静脉切开插管是外科学动物实验常见项目,经常用于建立静脉通道。Beagle犬髂外静脉切开插管在外科学动物实验领域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我们于2019年10-12月进行实验,以传统的Beagle犬股静脉切开插管作为对照,探讨将Beagle犬髂外静脉切开插管作为外科学动物实验备选项目的可行性。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与器械
普通级Beagle犬20只,身体质量为8~12kg,由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为SCXK(粤)2018-0007。Beagle犬分笼喂养,每笼1例。手术画线笔、手术刀、组织剪、线剪、吸引器、电刀、甲状腺拉钩、血管钳、持针钳、眼科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