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增长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18:51: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贸增长方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贸增长方式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105倍,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这是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与货物贸易出口的绝对量迅猛增长相伴的是,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也在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7.3%。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978年的9.8%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66.2%,显著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6.75%),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出口商品数量增长迅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1978年~1989年,我国外贸总体上处于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创汇是当时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从1990年起,我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1993年除外),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左右。保持适度的外贸顺差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中国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从另一角度来看,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人均只有1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

1.外贸出口重数量轻质量

查看全文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105倍,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这是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与货物贸易出口的绝对量迅猛增长相伴的是,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也在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7.3%。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978年的9.8%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66.2%,显著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6.75%),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出口商品数量增长迅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1978年~1989年,我国外贸总体上处于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创汇是当时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从1990年起,我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1993年除外),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左右。保持适度的外贸顺差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中国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从另一角度来看,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人均只有1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

1.外贸出口重数量轻质量

查看全文

如何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议》把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十一五”期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这项重要任务,对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益有重要意义。

第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一是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国内增值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据商务部的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足10%。四是数量的持续扩张,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我国商品数量增长很快,引起较多的贸易摩擦。

第二,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建议》指出,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这是因为就业压力仍将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相对低劳动成本的优势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因此,发展对外贸易仍将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和优势。《建议》要求,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从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看,我国具备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一是国内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较快提升,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电站设备在内的一批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有望出现突破性的快速增长。二是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继续提升,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以从出口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外商投资企业继续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加强研发能力,有利于提升其出口商品的国内增值率。

(2)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加工贸易不断发展是全球产业内、产品内分工体系不断深化的必然现象。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为47.6%,其中占出口的比重为55.2%。加工贸易提供了超过2500万人的就业机会。加工贸易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我国出口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品中,90%以上是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建议》提出,要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3)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建议》要求,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2004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额所占比重为19%。我国仅为11%。“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应该也有可能得到较快发展。一是服务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将为服务贸易提供更好的国内产业基础。二是服务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一批优势产业,在工程承包、远洋运输、旅游、商业和餐饮业等服务贸易领域很有发展潜力。三是全球服务外包的趋势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查看全文

探究后危机时代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外向型经济取得极大的成就,依靠出口导向为主的增长方式给我省的经济增长、就业增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已经完成其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出口导向型战略的许多弊端更加凸显出来。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预示着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所谓的“后危机时代”,福建省的外贸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在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福建省外贸增长方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外贸增长方式的调整势在必行。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福建省;外贸增长方式

1福建省外贸发展新特点

1.1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和增长率高于加工贸易,且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

从2000年以来,福建省各种贸易方式的进出口总额均比较大,且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处于贸易顺差。2000~2004年一般贸易出口小于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或者持平,加工贸易出口额自2000年超过50亿美元以来,呈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比较快,在2004年达到148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8%。但是自2005年起一般贸易出口总额反超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而2007年起一般贸易进口总额也高于加工贸易进口总额,自2005年开始,一般贸易的贸易总额超过加工贸易的贸易额,并且差距越来越明显。加工贸易外向型依赖性程度过高,易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这在金融危机蔓延的2008年和2009年体现得相当明显,一般贸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大大地超过加工贸易。从二者进出口变化速率来看,2008年之前,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加工贸易除了个别年份亦是如此,而进入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速、进口增速出现了负的增长,而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进口的增速远大于出口增速。

因此,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后福建省外贸发展的一个新变化是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和增长率高于加工贸易,且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

查看全文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论文

摘要:本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相关政策建议,即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增长质量;进入世界产业链高端、提高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自主自识产权,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关键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科技兴贸产业链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105倍,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这是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与货物贸易出口的绝对量迅猛增长相伴的是,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也在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7.3%。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978年的9.8%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66.2%,显著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6.75%),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出口商品数量增长迅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1978年~1989年,我国外贸总体上处于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创汇是当时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从1990年起,我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1993年除外),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左右。保持适度的外贸顺差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中国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从另一角度来看,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人均只有1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查看全文

浅析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摘要:本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相关政策建议,即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增长质量;进入世界产业链高端、提高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自主自识产权,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关键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科技兴贸产业链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105倍,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这是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与货物贸易出口的绝对量迅猛增长相伴的是,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也在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7.3%。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978年的9.8%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66.2%,显著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6.75%),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出口商品数量增长迅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1978年~1989年,我国外贸总体上处于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创汇是当时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从1990年起,我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1993年除外),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左右。保持适度的外贸顺差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中国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从另一角度来看,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人均只有1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查看全文

外贸增长方式的路径与对策透析

贸易地位的提升,反映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外贸结构和外贸增长方式还属于粗放型。因此,我国外贸应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方式。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我国外贸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2006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3.8%,我国已经成为了贸易大国。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07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高达27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

一、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出口商品主要依靠低价格竞争,大多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三高一低”即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我国出口产品大多是依靠低成本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平均工资是主要发达国家的140左右,广大农民工的待遇更是低下。土地也是这样,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低价出让土地,没有完全反应土地的真实成本,扭曲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高物耗和高能耗加剧了国内能源的紧张,甚至使得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且对多种战略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我国出口增长越快,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

2、和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比较落后。我国是一个商品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规模却并不突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第八位,占同期出口额10%以下,且长期逆差。2006年,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在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我国仍处于较低水平。

3、缺乏自主品牌。目前我国有700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几乎没有世界性的自主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培育方面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不足。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投入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一个百分点。二是一些企业尚未建立“搞开发,树品牌”的意识。我国50个最著名的商标有一半在境外没有注册,很多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三是政府扶持政策不配套,没有形成促进品牌树立与发展的体系。四是还没有想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很多消费者还没有建立起对民族品牌的消费认识。

查看全文

对外贸易结构及增长方式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增长方式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形势,并就对外贸易中贸易条件恶化、竞争力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结构与增长方式的几点理论思考。

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总值达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顺差1774.7亿美元,增长74%。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以低成本、低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还有可能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障碍。所以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贸易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以期达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1.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1)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的服务贸易比较落后。据WTO统计,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的7.3%;而服务贸易出口额为810.2亿美元,仅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4%。同年,我国货物贸易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服务贸易排序第八;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总是逆差,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97亿美元,尽管2007年逆差额减少,仍为40.1亿美元。

(2)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目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例提高,突出表现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还远未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品的格局。

查看全文

中国对外贸依存度增长方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增大。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走高的原因,并对我国今后的外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国内生产总值外贸政策汇率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我们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增加。1980~2000年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1%,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5.4%。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70年为27.9%,1990年升至38.7%,2000年升至41.7%,2003年已接近45%。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1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查看全文

低碳经济与外贸融合发展思索

1低碳经济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融合推进是江西外贸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1发展低碳经济是顺应趋势,分享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国际贸易利益的必然选择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增温效应,各国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英国、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低碳经济的创新政策,纷纷提出减排计划,建立碳权交易市场,推出“低碳”技术和产品标准,争夺全球涉碳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我国为了切实履行大国责任,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也主动向低碳化发展模式转型。2007年9月8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国家主席针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问题提出4项建议,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这是中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主要参与的是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交易,CDM是《京都议定书》的强制减排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的通过具体项目而产生的减排额的交易。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可以预见低碳经济将是未来国家和企业竞争力之所在。从国内外宏观环境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在江西能源短缺背景下参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必然选择,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是“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的最优抉择“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都处于经济复苏期,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各国都力图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设法避免或减少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成本上升,传统的单纯依靠低附加值产品数量扩张和价格优势的出口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向依靠技术与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优化结构的出口增长方式转变。首先,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外贸科学发展,实现外贸强国的根本途径。其次,国际竞争加剧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日趋多样化。在使用歧视性的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措施遭到强制性的WTO协议限制时,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规则方面的话语权,以保护生命、健康、环境和资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由,实现其贸易保护的合理化。除了常用的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外,目前美国、欧盟等国家正在酝酿征收碳关税。所谓碳关税,就是指一国对来自不符合其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国家或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特别边境税。碳关税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将碳减排限额间接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一旦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成为现实,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门槛就将与“低碳”相挂钩,碳关税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新障碍,削弱其出口商品竞争力。因此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出口产业结构低碳化是规避这类贸易壁垒的最优选择。

1.3低碳经济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融合推进具有逻辑互动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依赖为目标,以能源可持续利用为支撑,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要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出轻排放、重增长轻发展的外贸发展现状。低碳经济发展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二者最终都要落在产业调整产业升级上。在我省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排放是碳排放的大头,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着力点是提高工业生产中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碳管制等措施实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减少以及能源的可持续供给。而征对我省“两高一资”的出口商品结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是改变粗放型和高排放的出口状况,重视外贸发展中环境和能源消耗,促进外贸集约化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二者存在互动逻辑,其着力点和目标一致。二者融合推进的重点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低碳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低碳经济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融合推进可行也有必要,融合推进有利于在宏观层面上提高政策效率,明确经济发展重点和方向。两者融合推进促进外贸发展低碳化,外贸增长集约化符合江西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总体发展战略。

2江西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高碳化问题

近年来,江西外贸发展很快,进出口额增速在全国保持领先,2006-2008年领先全国平均增速二十多个百分点。然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萎缩,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江西外贸进出口额同比下降7%。金融危机对我省外贸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外贸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江西省外贸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外贸利益是靠超额输出环境和资源获取的,外贸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是不可持续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