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顺差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18:15: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贸顺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贸顺差

外贸顺差疏导分析论文

一、外贸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200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经常项目顺差240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为100亿美元,可见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账户顺差)已远远超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主要来源。持续顺差显著干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1.持续顺差制约了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自由度,成为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持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近年来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使购买外汇已经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以2006年为例,外贸顺差1775亿美元,按年均汇率央行投放基础货币14149.9亿人民币,以货币乘数为5计算,派生货币总量70749.5亿元,约占2006年货币供应量(M2)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现阶段的流动性问题与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制约直接相关。

2.持续顺差使“对冲”操作产生副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对于外汇占款形成的高额人民币被动投放,央行常用发行央行票据方式进行对冲干预,初衷是减少流动性货币。但是,大量、长期的顺差会导致大规模的对冲,从而产生诸多难题:一是发行央行票据要支付利息,每年数万亿的票据发行使央行为对冲操作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二是央行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面对顺差导致的巨额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短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副作用,四是持续顺差难免会给国际投资者形成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外汇大量涌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

查看全文

外贸顺差的现状及战略

入世5年来,我国外贸顺差持续增加,在2005年越过1000亿美元大关后,2006年,我国顺差又达177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引发了我国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诸多贸易摩擦,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探讨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就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直接原因

1.我国出口加工贸易持续大幅顺差

表12002年~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公报》各年整理

表1表明,从2002年~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增长了2.27倍,与之相伴随,同期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增长了4.83倍;而且,2002年以来,每年我国对外加工贸易顺差在当年贸易顺差中的比重都在100%以上。可见,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大幅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根本原因。

查看全文

我国外贸顺差与流动性过剩试析论文

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诱因是,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同时,其深层次原因是内部经济结构性失衡。近两年情况有所变化,货物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加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同时,由于吸收外资增长趋稳、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直接投资净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贡献率明显下降,而间接投资和短期热钱流入的影响则显著加大。当前,应该在对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寻找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

关于流动性过剩与外贸顺差关系的综合分析

国际经验显示外贸顺差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十分复杂

根据现代国际经济学原理,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国内货币市场存量不平衡的反映,当国内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时候,就会出现贸易顺差;当国内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就会出现贸易逆差。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有贸易顺差的时候,该国的货币市场会存在着货币流动性不足,而不是过剩。因为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货币供给代表着国内需求,货币供给不足自然就表现为国内商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进而形成贸易顺差。因此,贸易顺差恰恰不是国内货币供给不足的原因,而是货币供给不足的结果。同样,一国的货币供给过剩会导致国内需求过旺,从而引起进口大于出口,形成贸易逆差。

据研究,世界上贸易逆差最大的美国,却出现了比我国还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自“9·11”以来,美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而广义货币年均增长率约为7%,后者是前者的大约2.3倍。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10%,货币年均增长率约为17%,后者为前者的1.7倍。所以,在此期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与此同时,印度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甚至出现了过热的势头,资产泡沫比较严重,自2003年以来股市狂涨近4倍,货币供给明显过剩,但同样也存在贸易逆差上升的情况;还有巴西等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类似印度的情况。这说明,贸易逆差与流动性过剩并存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当范围内存在,在这些国家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仍符合传统理论。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贸易顺差与通货紧缩长期并存,也是与传统理论一致的,即货币供给不足与贸易顺差可以同时存在。

当然,近期我国、俄罗斯和某些石油输出国也出现了完全相悖的情形,即在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也伴随着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这种现象通常都出现在受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较大的新兴经济体,一定意义上显示了在新的国际条件下一国货币供给受到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大潮的影响。这也佐证了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十分复杂,简单归结为贸易顺差的影响证据明显不足,而将宏观经济的问题都归咎于贸易顺差,甚至把控制贸易顺差当做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可能是舍本逐末,不仅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反而会带来一系列新的负面冲击和问题。最大的风险是,在我国产能普遍过剩、新一轮经济增长期投资过快扩张的背景下,容易使经济陷入“日本式的通货紧缩”泥潭。

查看全文

我国外贸顺差分析论文

外贸顺差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所耗“劳动”的投入

低廉的资源价格。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与初级产品资源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低廉的价格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点。

巨大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我国现在疯狂的追求GDP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用“青山绿水”换来的。我国现在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片面的考虑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环境成本。这种现象同时透支着当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利益。长期以来,我国以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为导向、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为了维持进一步的发展,必然会加剧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集中的产业群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或是直辖市,对三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目的在于形成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产生资源积聚效应,降低社会成本,有利于企业间学习与交流创新,可以提高品牌效应以及培育分工协作的竞争机制。

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出于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就业水平,平衡国际收支,保证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等一系列因素,我国在当前的对外贸易中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这种保护下的贸易使我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虚假繁荣。另外,对外贸易对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深远,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从而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与外国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

查看全文

浅析人民币升值内在根源

内容摘要:近期,人民币总体呈升值态势,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根源在于不尽合理的外贸格局和外汇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外汇形势和外汇储备情况,解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热钱外汇储备

近期,人民币汇率几番变动,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同时,我国存在巨额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这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人民币升值的根源

当前,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有升值的压力;而在本国货币流通领域中,则存在通胀即贬值的压力。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这与我国实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外汇进入我国必须经由中央银行或者地下黑市兑换成人民币方可使用,这样一来人民币的币值变动趋势在内外两个领域就会出现偏离。下面从外贸顺差、不明流入外资、外汇储备三个方面分析这个现象的成因。

(一)外贸顺差

查看全文

人民币升值内在根源论文

内容摘要:近期,人民币总体呈升值态势,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根源在于不尽合理的外贸格局和外汇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外汇形势和外汇储备情况,解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热钱外汇储备

近期,人民币汇率几番变动,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同时,我国存在巨额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这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人民币升值的根源

当前,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有升值的压力;而在本国货币流通领域中,则存在通胀即贬值的压力。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这与我国实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外汇进入我国必须经由中央银行或者地下黑市兑换成人民币方可使用,这样一来人民币的币值变动趋势在内外两个领域就会出现偏离。下面从外贸顺差、不明流入外资、外汇储备三个方面分析这个现象的成因。

(一)外贸顺差

查看全文

浙江对外贸易转变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其推动下,浙江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浙江对外贸易呈现出增长速度快、总量大、在全国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私营经济总用突出、外贸顺差大、出口产品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小等特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国外市场进入门槛大幅降低的刺激下,浙江对外贸易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但是,由于浙江对外贸易的的扩张多属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扩张方式,所以对内会造成资源、能源价格上涨,环境破坏严重,对外会引发贸易摩擦,频繁遭遇双反调查。做为中国的外贸大省,依靠粗放型的外贸扩张方式显然是难以为继的,为实现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必须实现浙江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1浙江对外贸易的现状和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外贸促进政策的刺激下,浙江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新千年后,中国顺利加入WTO,浙江的外贸发展更是迅速增长。综合分析,浙江外贸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外贸总值迅速扩张,顺差大幅增加。

1978年浙江进出口总额只有0.7亿美元,1986年,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从而进入全面改革局面,当年浙江进出口总额为12.9亿美元,其中出口10.9亿美元,进口2亿美元。到2005年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73亿美元,随后仅用三年时间,2008年就突破了2000亿美元关口,达到2111亿美元。到2008年,浙江进出口总值达到2111.3亿美元,其中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为1542.96亿美元、568.4亿美元,与1986年数据相比,分别增长了163倍、141倍和282倍。

外贸总值快速扩张的同时,浙江外贸顺差也大量增加。2002年浙江以16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居全国首位,2004年浙江的外贸顺差总额又在全国首次超过300亿美元,与全国的贸易顺差基本持平。近年来,浙江贸易顺差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巨额贸易顺差的存在,一方面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此我们再也不必担心因外汇供应不足而影响国家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进程。但是大量的外汇结余增加了人民币的汇率压力,导致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热炒的话题,并据此频频向中国政府施压。另一方面,出口的迅速扩张对国外同等产品和替代品造成了致命打击,为了维护本国生产者和民众的利益,国外政府往往会通过反补贴、反倾销等方式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

查看全文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社会生产力水平较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日趋活跃,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不断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外贸顺差继续扩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投资增幅仍处于高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提高;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对这些突出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全面分析、冷静对待,以趋利避害,促进问题的解决。

客观分析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之间的关系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来说,外贸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引起的外汇净收入必然导致从结汇渠道投放的人民币增加,推动银行信贷的扩张。可见,外贸顺差增长过快是近年来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基本原因;而货币信贷增加,又可能导致投资增长加快。但从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看,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直接,其相互影响也是有条件的。结汇渠道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信贷资金,取决于社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及商业银行对存款资金的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存款资金向信贷资金转变的数量和速度,从而控制货币信贷投放的增长。正因为如此,尽管近年来外贸顺差很大、外汇储备增加很快,但货币信贷增长仍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货币信贷投放转变为投资需求也是有条件的。投资者在确定项目时,不仅要考虑投资贷款的获取成本和回收周期,还要考虑市场竞争和需求容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国家严把土地闸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下,投资者还要考虑土地和市场准入的要求。因此,只要信贷资金增加比较适度,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合,投资增长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投资增长高位趋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增幅回落3.9个百分点。这是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效,也是市场竞争约束增强的累积结果。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提高。应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防止投资增幅反弹。

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幅较上年同期降低1.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但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从历史经验看,已经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其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明显地显现。

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表明我国已经摆脱了外汇长期紧缺的窘迫局面,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也要高度注意由此引发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增大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剧国内资源环境矛盾,并且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等。

查看全文

我国贸易顺差现象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介绍,客观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以及顺差背后的实质。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贸易顺差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1738.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增长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图)

查看全文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介绍,客观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以及顺差背后的实质。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贸易顺差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1738.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增长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