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16:36: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科手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科手术

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入的13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手术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2.31%高于对照组81.54%,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恢复;满意度

手术是外科疾病主要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带来一定收益,但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因此外科患者围术期需要保证良好的护理措施[1]。目前不断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开展,临床不断重视对护理模式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通过新的麻醉方案、镇痛方案、早期锻炼,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创伤,有效实现患者迅速康复[2]。通过将快速康复外科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30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为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5±4.05)岁。研究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为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1±4.21)岁。上述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可研究。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咨询、术前积极准备,并实施健康教育,术后72h常规留置导管,为患者补充氨基酸、脂肪乳,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心理辅导及宣教,保证患者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术前不给于常规麻醉药物,但需要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导泄并饮足量水,术前6h、24h禁食、禁水,并在术前1h,嘱患者糖水口服,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消毒,但无需进行常规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2)术中:麻醉方式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并选取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在手术期间选择无血术野技术,手术期间需要确保对患者实施保暖措施,并对滴注的液体进行预热,避免患者体温过低,手术结束后需要使用温蒸馏水对腹腔进行冲洗,伤口应用可吸收线缝合。(3)术后:术后使用多种模式镇痛,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术后24h停止补液,并主张患者早期开始康复锻炼,术后第1d就能够协助患者翻身,并锻炼双下肢,第2d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术后24h拔除导尿管,但无需实施抗生素抗感染。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3]。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满意情况,总分100,分为满意≥80;一般≥60;不满意<60。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100%[4]。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调查,包括4个单项,单项目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选择SPSS18.0统计软件实施计算,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谈论颅脑外科手术认识

颅脑外科术后出血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常会引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伤害和经济负担。如何在手术中快速止血,减少创伤?如何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这是许多神经外科手术中必须考虑的内容。颅脑外科手术过程的止血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双极电凝止血,药物止血以及局部止血材料的应用等,但各种止血材料临床应用后各有优缺点[1]。可吸收止血膜(大清生物纸)是近年来新研发的一种采用两种天然多糖材料制成的具有快速止血和安全降解特点的新型生物材料,已在外科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院在颅脑外科手术中使用应用北京大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吸收止血膜,用于术中创面止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颅脑外科手术患者178例,其中包括颅脑损伤病例92例,脑出血患者44例,颅脑肿瘤患者42例,分成Bio-Paper组和对照组。Bio-Paper组90例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龄26~73岁,术中使用可吸收止血膜。对照组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龄28~72岁,术中使用常规止血材料明胶海绵。

1.2操作方法

Bio-Paper组:常规止血后,将可吸收止血膜平铺于明胶海绵上,根据创面大小情况剪裁,将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用于创面。颅脑外科在处理去除骨瓣硬膜与颅骨间隙出血时,可剪成长条填塞在硬膜和骨瓣之间,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贴于硬膜上,用小针细线每隔50mm左右在硬膜与骨缘(或骨膜)悬吊;脑出血血肿清除后,脑内深部有散在的出血点或渗血时,可剪成10mm×10mm或20mm×20mm大小左右,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贴在出血点或渗血处,其大小的使用根据出血和渗血量而决定。也可将可吸收止血膜平铺于用手术刀抛开厚度减半明胶海绵(厚为2.5mm),用于颅脑肿瘤切除后的手术创面。对照组:充分电凝止血基础上,先用止血棉吸干术野渗血,根据手术创面大小,剪切明胶海绵,揉搓后应用于创面,按压至血液凝固为止。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查看全文

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传统护理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下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选取南阳市中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传统的结直肠切除术手术室常规护理相比,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明显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是多学科相互配合,并不断优化手术模式和手术流程,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指的是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而在围手术期所采取的一系列以多个学科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1]。作为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快速康复的实现需要依靠麻醉、微创术、围术期护理3个环节相互支持和配合。手术室作为快速康复实施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14年5月首先在胃肠外科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以来,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

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腔镜科择期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术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36~77岁,平均(66±7.9)岁。病变部位:升结肠肿瘤12例,横结肠肿瘤28例,降结肠肿瘤16例,乙状结肠10例,直肠肿瘤24例。肿瘤分期:I期24例,II期20例,III期18例,IV期14例。

2方法

查看全文

外科手术学全英教学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学生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外科手术是一门桥梁学科,可指导医学生从基础课程到临床实践。它是培养合格外科医生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医学生和国际学生的手术技巧和动手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能有效激发医学留学生对于外科手术学的兴趣,建立无菌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生是医科大学应该重要思考的问题。全英文教学是解决部分汉语水平较低甚至零基础的留学生语言交流障碍的方法,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外科手术学实习课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对语言交流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全英文实习课教学常成为外科手术学教学的难点。

1留学生外科手术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1留学生医学基础及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全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我校招收的医学留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由于受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与我国医学本科生差别较大,而且留学生之间医学基础水平也差别较大,学习兴趣也不尽相同。虽然经过基本的中文学习,能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但读写能力不强,实际上仅限于字面的认识,对于实际意义仍不能理解,真正能吸收的知识有限。使用全英语授课的临床教师则面临较大的困难。由于中国式英语的学习方式,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在英语口语交流上仍存在一些障碍,出现了教师听不懂学生的提问,或学生们听不懂教师的讲解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1]。1.2手术学英文教学缺乏统一教材。手术学教学面临缺乏统一的全英文留学生专用教材的困境,也没有相应的英文教学视频[2-4]。尽管教研室收集了大量的英文教学素材,其中不乏国外正规院校的英文课本,但这些材料的内容及表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给教学内容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3留学生课堂学习自律性差,学习效率低。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年龄的差异,在学习态度及学习纪律性方面明显不如国内本科学生。留学生缺乏遵守上课时间及学习纪律的主观意识及态度,迟到、早退及旷课现象较为普遍,随意性较大。但外科手术学因为可以动手操作,比起单纯的理论大课来说,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相对要高很多;但课堂自律性相对较差,在实际操作练习过程中存在自我题外发挥或者组间玩闹现象,学习效率偏低。

2外科手术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2.1提高教师全英教学水平,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选拔具有良好英语口语能力及英语功底的优秀教师负责理论课授课,对青年教师进行英语强化训练,参加培训学习或全英教学遴选。鼓励带教老师积极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以使教师与学生间增进感情,适应双方的口语语音等。在授课之初,召集所有全英带教教师进行了集中备课。各位教师充分参考教学素材,结合自身既往教学经验,经积极讨论交流后,确定了每次实习课的授课内容,统一编写了专用教案和讲稿,最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和本校英语专业的外籍教师进行审定及修改,确保教案和讲稿的质量。在传统的手术学中文教学视频加入英文字幕或者播放时配合现场英语解说,使留学生能够理解视频中所表现动作的意义而不是单纯依靠学生自己体会。2.2遵循西方教学模式,结合调整教学习惯。传统的东方教学模式,即所有的知识由教师自上而下地“传授”给学生。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西方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提出问题,通过与教师的讨论来学习知识。因此,结合外科手术学实习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取启发提问式教学方法,或者点对点式交流教学方式,使留学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对于留学生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即使回答不充分也应及时做出回应,对于部分喜欢深究追问的留学生,为避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可以记录下问题并允诺课后给予深入解答。这种做法既是对留学生的尊重,也满足了留学生心理上的应答需求。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出勤率都有很大的帮助。2.3发挥留学生优势,合理丰富教学方式。外科手术学主要内容都是由教师示范传授,教师动作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外国留学生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可以充分利用临床培训中心的多媒体教室、模型、自制缝合盘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练习。外国学生更擅长沟通,积极思考,更喜欢独立思考。当在课堂上不理解时,更愿意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也希望并愿意在课堂上或课后与老师交流意见。鉴于留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改革教学方法或选择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和“基于团队学习(TBL)”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5]。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留学生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在实践课或讨论课上。微课将视频作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6],为学生提供“自助餐”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有些难以理解又必要掌握的技能,微课程为改革外科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突出的主题和简洁的特点[7-9]。在留学学生的外科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设计涵盖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记录基本外科技能的小视频,并将其用于自我巩固学习和课后复习,并结合微观特征,模拟临床手术情景。让学生模拟练习;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后自学,反复巩固培训。2.4完善考核制度,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由于各国教学理念的差异,导致留学生学习氛围比较自由,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与最终成绩挂钩,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情况,而不是单一以最后的操作和笔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10]。在我院,模拟多站式考试是采用标准多站考试和床旁评估的结合。它与标准多站考试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标准化患者,从而节省了成本。多站评估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在评估标准(如时间和难度)与周围环境和评估条件方面的差异,也可以提高技能评估标准的客观性[11-12]。

通过实践分析,在教学中根据东西方教学模式差异调整改变教学习惯,加强语言适应,采用合理的教考模式,提高学生对技能操作的重视,鼓励学生学习主观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和高质量的手术,掌握严格的标准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的是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技能评估方法,完善教学考试制度,提高外国留学生外科教学质量。希望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外科手术影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1对象、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2010级,共计131名护理本科生。所有学生已在入学时随机分为4个班,各班级学生在数量、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以抽签方式随机将四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组结果为1班和4班为对照组,n=65;2班和3班为试验组,n=66。

1.2材料

两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乐之主编的第5版《外科护理学》作为主要教材。本研究所应用的外科学影像教学资料为卫生部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视听教材,界面简洁,声音、图像清晰,交互性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使用简单方便。

1.3方法

查看全文

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行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取22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0例。在对照组中,有52例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8~71岁之间,平均为(44.5±5.7)岁。在实验组患者中,有61例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9~69岁,平均为(44.0±6.2)岁。两组患者均是自愿参与该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管理方法

在对照组中,对11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体征检测、血尿常规检测以及用药等方面的普通护理;在实验组中,对10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严格的外科手术室护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①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应该能够与具体的治疗工作要求相符合,同时还能够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对手术室进行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的划分,合理安排手术设备及其相关器械;

查看全文

外科手术及手术医师资质管理论文

外科手术是体现医院综合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属于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医疗业务。为了患者安全和医院质量管理要求,医疗管理部门须对外科医师的手术资质进行严格管理。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中将手术分成四个等级进行管理,不同级别对应难度不同。其中,四级手术的难度最大、风险最高、操作最复杂。年轻医师、资历浅的医师先从一级手术开始,随着年限、考核结果的认可才能进行高级别手术。外科手术及手术医师资质管理系统就是根据医疗管理部门实际需求出发,参照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要求,进行定制开发,以提高手术资质管理,防范可能的风险[1]。

1需求分析

1.1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

我国医疗信息化经过30多年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单机到多服务器、从单位到区域,已发展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HIS、CIS、LIS、RIS、PACS等系统,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正在逐步建设医务、护理、感染控制等各类管理系统。医务部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医院医疗业务管理的重要职责,对内需要监管好医师的日常医疗行为,对外负责业务联络和数据上报。因此,为医务部构建一套专业的管理系统对于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显得非常重要。

1.2外科手术管理需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手术管理流程是:外科医师在住院医师站填术申请单,经过审核后传送到手术室管理系统,当班护士进行排班后将时间、台次反馈给外科医师[2]。由于实际开展的手术名称跟申请手术名称可能存在不一致,在患者病案首页上对手术进行归类时也有差别,导致数据上报需要病案室进行手工匹配调整,工作效率相对较低[3]。因此,医务部迫切希望构建的管理系统中有专门的手术资质管理模块:首先,它具有查询医院所有外科医师手术资质权限及相应报表,包括手术申请日常管理、审批、现场考核、综合评分等流程。其次,能按照特定条件,对专类的手术(比如二进宫手术、重大手术、并发症手术,等)进行统计,然后,通过数据抽取工具ETL将数据整合,与手术麻醉系统、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系统能对手术申请及系统操作时进行相应的控制,能维护不同等级人员权限[4]。

查看全文

外科手术人性化监护运用

现代医学模式倡导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1]是手术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之一。正确地运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技巧,给临床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使护患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促进了患者病情恢复。本组试验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42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组(213例)和对照组(213例),观察比较其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水平及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42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0例,女性22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8.4±11.9)岁;其中行普外科手术患者217例,胸外科手术者37例,骨外科手术者101例,妇产科手术者43例,泌尿外科手术者28例。426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拟行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213例,对照组21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情况及身体状况、手术方式及麻醉情况、手术室条件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感染等疾病,术前未服用抗凝药等药物。

1.2方法

对照组在术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等处理,术前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程度。具体人性化护理方法有:

查看全文

小儿外科手术护理管理论文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本科室中,固定病床共计60张,而重症病床以及新生儿病床分别为15张和10张,病房均实施封闭管理,且不设置陪护人员。本科室中共有16名女性护理人员,其年龄为20-46岁,平均年龄为(31.3±0.5)岁;学历情况:本科、大专、中专分别为2名、9名和5名;职称情况: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分别为3名、4名和9名。

2.方法

(1)合理地进行分工

依据小儿外科手术病房的特点,本研究中将病区工作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前线工作。包括手术患儿的生活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工作,该工作可直接地面对各个患儿,目的在于为患儿实施直接性的临床护理服务。从事这一部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要较强,且要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牢固的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临床护理技术水平。第二,医疗和基础文书工作。此部分工作内容包括对医嘱进行相应处理和日常药物管理工作,从事此部分工作的护理人员无需直接地面对各个患儿,其主要是与内部顾客如医护人员、后勤人员以及药房药师等进行沟通。对于组织管理能力或身体素质较差的护理人员如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护理人员等可予以适当安排,既能够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又可以适当地照顾特殊时期的护理人员。第三,封闭病房的工作。从事此部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围手术期的患儿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从事此部分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观察能力和针对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需将资深的护师安排在此部分工作中,以为围手术期的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查看全文

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安全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8%<16.67%)相对更低(P<0.05),患儿家长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95.83%>77.08%)相对更高(P<0.05)。结论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提高小儿外科手术护理质量,为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安全管理;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干预

提高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控,能够进一步保障手术治疗安全,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帮助患儿快速、良好的康复[1]。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从患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外科手术治疗期间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服务,并需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2]。本研究通过对96例外科患儿手术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安全管理在其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患儿,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5/23,年龄为2-9岁,平均(4.47±1.02)岁。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5/23,年龄为3-8岁,平均(4.21±0.85)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在对照组患儿的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观察组患儿的外科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①安全核查:参考患儿的临床诊断结果,观察其各项体征指标的变化,确认其病情。详细核查患儿的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基于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并获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检查手术部位情况,并做好标识。同时进行麻醉安全核查,明确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剂量,评估手术安全。手术医师、麻醉师和巡回护士需要共同核对患儿的信息,并在相互确认后签字。②舒适护理:病室、手术室内部环境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净化室内空气,清除浮尘细菌,减少患儿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将温度、湿度调节至体感舒适的范围内,避免强光刺激和噪声干扰,患儿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助于减少情绪波动。③安全转运:病区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提前30min为患儿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室内需要备好相关器械、仪器、药品及其他医疗物品,并经过严格的检查,室内进行消毒和清洁。完成信息核对后,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确认、签字。将患儿安全、快速平稳运送至手术室,事先规划好转运路线,避免颠簸。在转运途中,需要密切患儿的体征变化,持续进行监护,并固定好输液和引流管道。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儿,则需要适当约束和固定肢体,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2)术中。①低体温预防: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事件,需要预先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够迅速反应,及时予以处理。手术治疗期间,需要持续进行体征监护,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警惕低体温的发生。除手术部位外,尽量减少患儿肢体的裸露,采取保暖措施。手术室内环境控制在22-24℃的温度条件下,湿度控制在40-60%左右。输入加温的液体,预防低体温的发生。②电外科安全管理:医师能够全面掌握电刀的工作原理,根据手术治疗的实际需要,进项电刀功率的调节和控制,规范、娴熟的进行使用操作。在电外科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安全监测,重点检查氧气、电路的泄露情况,避免在富氧条件下实施手术操作。(3)术后。①切口护理:完成手术治疗后,需要将患儿平稳、安全的转移至麻醉恢复室和病房。在术后恢复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状态。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避免其发生躁动,但不宜过紧,避免损伤皮肤。同时还需要固定好各类管道,避免出现意外拔管的情况。加强对手术切口部位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适当调整体位姿势,避免对手术切口部位产生压迫、牵拉和刺激作用,确保手术切口的良好愈合。②疼痛护理:关心患儿术后恢复期间的感受,能够根据患儿的描述、行为动作,判断其疼痛部位及严重程度。实施伤口换药、静脉穿刺和拔除引流管的过程中,可采取抚触皮肤、讲故事、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患儿的不适感,避免其出现哭闹的情况。对于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儿,护理人员和患儿家长应该给予其鼓励和夸奖,有助于提高患儿对于疼痛的耐受力。③安全防护:针对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应准备好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在并发症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的予以处理,减轻并发症对于患儿身体健康的损害,避免对术后康复进程形成干扰,并需要床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1.3统计学处理。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χ—±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