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14:02: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国文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翻译主题

苏曼殊是近代作家、翻译家,其创作的作品多带有浪漫主义文学色彩,在诗风上受李商隐的影响,幽怨凄恻的风格多与自身身世相关。他是第一个将浪漫主义文学带进中国的人,也是我国第一个翻译拜伦和雪莱作品的人,在翻译界的历史上记录着他不菲的成就。他翻译的作品对我国文学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他热爱文学艺术,一生洒脱不羁,有着浪漫多情的气质,是个性情中人,他的翻译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在我国的发展。苏曼殊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足迹遍布于苏格兰、日本、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多年的游历经验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各个国家的文学都有所了解。特别是英国文学。他崇尚浪漫主义,因此,翻译的作品中大多数都是英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他的思想,因此在他的创作和评判中都包含了浓郁的浪漫主义。在诗歌创作中,以抒情为主,讲究情感的真实自然,同时强烈的情感也在斥责社会的腐朽,借用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来呼吁,期盼新社会的到来;在小说的创作中,他丝毫不避讳自己的身世,勇敢地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和遭遇融入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注重外貌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一、红色革命主题色彩

苏曼殊自小在冷漠的环境长大,很少感受到家庭温暖,小小年纪便看破了红尘剃度出家,时代的变革和中西文化的冲击,让他终日生活在痛苦、压抑的边缘,最后他满怀着对国家的热情投身于革命组织。《惨世界》是苏曼殊翻译《悲惨世界》中一部分创作出来的小说,这部小说也不能完全算是翻译雨果的作品,其中还包含着他自身对这部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在翻译浪潮兴盛的20世纪,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惨世界》这部小说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本想翻译这部作品,可在他自身思想的影响下,他对雨果的《悲惨世界》进行了增添、删除和修改,这对翻译工作来说是违背了原著的意愿的。对他的小说进行研究后,分析出了两个修改的原因:首先是他的年龄问题,在翻译这部著作时他年仅20,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在各方面的阅历都尚浅,对于翻译的标准和手法都不甚了解,因此,我们无法去评论他的对错;其次,苏曼殊处于新旧文化变更的时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强烈冲击让处于那个时代的人思想都较为复杂,梁启超掀起的新民说和文学引发了社会的思想革命浪潮。思想的复杂和时代的动荡,对苏曼殊的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翻译的作品烙上了时代的印迹。《惨世界》中最明显的改编就是汉字谐音的运用,如将饭桶的谐音“范桶”、无耻的谐音“吴齿”、难得的谐音“男德”等作为人物名字,这不仅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同时还讽刺了社会的腐朽。如小说的第八回有这样一段描述,男德收到一封来自尚海志士的信,要求与男德见面,虽然尚海出过很多爱国志士,但那些志士并非真的把国家放在心上,都是只说不做的主。整天就知道吃好、喝好和穿好,国家的忧患从来不曾出现在他们心中。拿着救助的钱往自己腰包里塞,这种口是心非的人实在是罪大恶极,对于他的见面请求,男德不屑一顾。这是曼殊翻译的作品,如此强愤的情感和口气正是在抒发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和厌恶。《娑罗海滨遁迹记》也是苏曼殊翻译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来自印度笔记,主要描述了英帝国主义的残暴和血腥以及生活在这种统治下印度人民。

文中有描写到英国人对印度人实施的各种残忍的酷刑,如用刀割肠,在肠中塞满破布棉絮,看他们痛苦地扭曲而死。用针刺瞎双眼,扔进海里看尸体漂浮。将人绑在树上,用子弹射击,看他们如何躲避。在这种变态的屠杀下,印度的领土上到处都是白骨、骷髅,如此残忍的暴行,让人发指。除用暴力使他们屈服,还宣传大爱精神,民众则以毒蛇、暴虎和凶狮等来比喻英国统治者的凶残。《乐苑》也是苏曼殊翻译的作品,该作品来自印度诗人陀露哆,这首诗主要是为了哀悼国家而作,诗的内涵较深,语言方面通常都是使用反语。从苏曼殊翻译选择的题材就可看出,他翻译的作品大多都是救国警民的,他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改良主义的局限性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各个阶级的斗争和动荡不安的体制,导致了中国的混乱。在民主革命的影响下,苏曼殊认识到救国之路唯有革命,于是他就提起手中的笔从思想上开始革命,他借助多部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表明对革命的支持,同时翻译作品中的思想也表明了他对国家的热爱。苏曼殊翻译了拜伦的大部分作品,其中以《赞大海》《哀希腊》和《去国行》这三首最为出名。其中《赞大海》和《去国行》这两首都是译自拜伦的同一篇诗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这是一篇以游览为主的诗作,该诗作描绘了诗人在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了各地风土人情、异域风光等描写,还包括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压榨和统治,苏曼殊将哈罗尔德塑造成一个有才华但对人生很悲观的形象。这篇诗中还存在另一个主人公“我”,“我”的形象与哈罗尔德完全相反,他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喜欢生活,喜欢自由,注重精神方面的建设。整篇诗中都充满了反抗精神,这可以激励人们奋起反抗,点燃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赞大海》是曼殊翻译拜伦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的一节,“雄国几许”“苍颜不皲”等词,气势磅礴,字字铿锵,面对大海感慨昔日的雄风不在,唯有叹息声声。《哀希腊》是来自拜伦的《唐璜》的一章,《唐璜》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它主要是描写一位游历诗人回国后的见闻,面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场景,诗人不禁黯然的流下了眼泪,这种爱国情感的表达正是苏曼殊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二、永不磨灭的爱情主题色彩

受自身身世、经历和性格的影响,苏曼殊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情有独钟,因此他翻译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英国文学,同时这也跟时代、社会政治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诗人们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感情用事,这些人都喜欢直接抒发自身的情感,不喜欢隐藏和压抑情绪,比如面对理想充满激情、乐观向上的态度,而遭遇到现实的摧残时他们悲观低落,颓废消极,对俗世的无奈和不满全都书写在诗篇当中。而苏曼殊也是性情中人,这就是他对浪漫主义文学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苏曼殊对英国文学的喜爱也包括了对浪漫主义诗人的崇敬,其中拜伦和雪莱是他最喜欢的诗人。而在雪莱和拜伦之间,苏曼殊又尤为喜欢拜伦,这从他翻译的作品数量就可以看出,拜伦和苏曼殊是好友更是知己,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对浪漫主义的崇拜跨越了国界。苏曼殊对拜伦的欣赏和赞扬从他的作品就可以体现出来,他把拜伦比作中国的李白,他的诗有魅力、有真实、有亢奋、有激情,让人沉溺其中欲罢不能。曼殊和拜伦之间有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身世经历,曼殊是个私生子,还是个混血儿,这样的身份让他从小生活在冷漠的环境下,家庭温暖之于他是陌生的、遥远的,因此,他对家庭只有恨,直至他父亲临终都没有去见一面。拜伦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的挥霍和抛弃致使拜伦养成了孤傲、叛逆的性格。他们俩的命运是如此相似,以致张定璜说只有曼殊才能翻译出拜伦的诗作,这多少与他们相似的命运有关。张定璜的话抓住了拜伦和曼殊的共同点,他们之间的命运确实存在交集,曼殊对拜伦这种情感的体会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他可以将拜伦的诗翻译出来,却不丧失它本身的特色。雪莱的诗充满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抗。他的首部作品《麦布女王》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他希望男女平等,可以自由地追求理想和爱情,他反对宗教的束缚,反对暴力和压榨。雪莱和拜伦都是支持民主派的代表,都对社会存在不满,都崇尚浪漫主义文学,都在青年时期离去,他们主张的自由、平等都是苏曼殊所追求的,而他们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都深深地影响着曼殊,所以苏曼殊借助英国的文学对现实社会进行抨击。苏曼殊翻译的作品除了这两位诗人还包括了彭斯和豪易特等人,《赤墙靡》是苏曼殊翻译了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作品。彭斯是个崇尚自由的人,他虽然出身于农家,但却热爱唱歌和写诗,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赤墙靡》写的是关于爱情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和追求。而豪易特的代表作《去燕》,诗人借燕子这个意象来抒发对自由的追求。总之,从苏曼殊翻译的作品来看,他始终对自由和爱情充满向往。

查看全文

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一、课堂表演

使用课堂表演这一方法的原因有三:①众所周知,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小学课堂非常流行,而本校未来可能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②这种方法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又能训练同学们的想象力,锻炼写作能力,激发创作欲望,还能把自己融入作品中与作品人物一起喜忧,深刻理解作品内涵;③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外国文学史上半学期教学内容以戏剧居多,如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喜剧,所以在这一学期我安排了三次课堂剧表演,依次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吝啬鬼》。提前一周让事先安排好的课堂表演小组去准备,他们有的创作剧本,有的参与表演,有的进行道具设置,等等。

这三出剧本都是非常伟大的作品,是需要重点讲解的篇目,具体的表演我安排在分析作品之前,时间为10~15分钟。这样可以通过同学的表演来了解剧情,也可以通过同学的评价来分析人物形象,看其是否有将人物角色的性格表演到位。通过一学期课堂表演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创新的火花、想象的丰富、表演的才能,课堂笑声此起彼伏,我为学生的精彩表演感到骄傲。如在演出《俄狄浦斯王》时同学们精心准备了道具和服装,演出采用演员专职表演的方式,台词由其他同学从旁配音;再如表演《哈姆雷特》时同学对剧本进行了改编,加入许多现代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用许多流行语作为台词;还有演出《莫里哀》时,融入了歌舞剧的形式。学生的表现出人意料,让人为之一震。课堂表演确实是一个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也是尽情释放学生青春活力的平台。

二、讲述故事叙事,最简单的意思,即是对于故事的描述,叙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或本领。

文学史教材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作家作品的线索,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将概念化的文学史还原为丰富生动的故事。文学的本质就是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文学的内容,即文学是人学;讲故事的方式是文学的形式,即文学是美学。西方文学史上经典作家个个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莎士比亚之所以是莎士比亚,因为他讲述过《哈姆莱特》;托尔斯泰之所以是托尔斯泰,因为他讲述过《战争与和平》。因此,对外国文学的理性分析应该建立在故事的生动讲述基础上。这也是文学课不同于历史课、哲学课、伦理课的独特魅力所在。基于此,我认为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史的过程中首先要读作品,然后能将作品中的故事讲述给他人听。当我要讲某部作品时先布置某位同学提前准备,分析作品之前,由他将该作品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不恰当的或不足的地方,由老师予以纠正补充。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督促学生读原著,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讲给同学听;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件制作

查看全文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外国文学翻译和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翻译,何来评论?翻译是评论的依据。没有评论,翻译便难于健康地发展,可能会长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不良局面,因此,评论对外国文学翻译起着一种净化和提高的作用。

我国老一辈作家、翻译家,尤其是作家兼翻译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已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论中国第一个外国文学翻译大师林纾(琴南)的功过:

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一方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著给我们,但一方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因为在他所译的一百五十六种作品中,仅有这六七十种是著名的(其中尚杂有哈葛德及科南道尔二人的第二等的小说二十匕种,所以在一百五十六种中,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可以不必译的,这大概不能十分归咎于林先生,因为他是个懂得任何外国文字的,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了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之身上。

还有一件事,也是林先生为他的口译者所误的:小说与戏剧,性质本大不同,但林先生却把许多极好的剧本、译成了小说--添进了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简直变成与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四》、《雷差得纪》、《亨利第六》、《凯撒遗事》以及易卜生的《群鬼》(梅孽)都是被他译得变成了另外一部书了--原文的美与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这简直是在步武却尔斯·兰在做莎士乐府本事,又何必写上了"原著者莎士比亚"及"原著者易卜生"呢?

林先生的翻译,还有一点不见得好,便是任意删节原文。如法国雨果的《九三年》,林先生译之为《双雄义死录》,拿原文来一对不知减少了多少。我们很惊异,为什么原文是很厚的一本,译成了中文却变了一本薄薄的了。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统计林先生的翻译,其可以称得较完善者已有四十余种。在中国,恐怕译了四十余种名著的,除了林先生外,到现在还不曾有过一个人呀。所以我们对于林先生这种劳苦的工作是应该十二分的感谢的。

查看全文

外国文学英雄主题

一、古典英雄

古典英雄重点指有恢宏的拯救式“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的英雄形象,从奥德修斯到哈姆莱特,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人类对英雄正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希腊古典神话中的英雄具有超人的力量,代表人物有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伊阿宋、西绪福斯等。就整个作品而言,“这些英雄形象是构成行动的根本要素,他们既是行动的起因,也是行动的结果……然而当他们出现在荷马史诗中时,英雄的地位便发生了变化。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他们变成了文学结构的一部分,是史诗中严整的行动中一些因素而已。”①《伊里亚特》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希腊第一英雄阿基琉斯为维护个人荣誉与尊严不顾整个希腊联军的胜负,决然罢战,体现了强烈的个人意识、英雄主义精神和希腊文化的人本意识。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则具有更多的集体主义精神,其英雄主义更富于悲剧色彩。《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海上遭遇,是以神话隐喻方式表现出来的古代人对自然的斗争。他的身上闪耀着超凡的英雄光辉:意志坚定、沉着机智、深谋远虑、英勇无畏。每个时代都有重要作品阐释奥德修斯的海上十年漂泊。古典作品重视这位英雄本身的遭际;近现代至当代作品,则偏向于关注他漂泊的象征意义。历史上许多大作家如柏拉图、但丁、乔伊斯、米兰•昆德拉等,都曾不懈于此地探索过。奥德修斯是跨越时空的古典英雄形象的典范。

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笔下有两位突出的英雄:堂•吉诃德、哈姆莱特。有论者认为《堂•吉诃德》是一部英雄遗落人间的悲剧②。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他随时准备为美好理想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并在失败受难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昭示真理。他生活在孤独中,他的惩恶扬善、主持正义的努力不被社会承认,一概被人取笑。他的悲剧是一种内在人性的悲剧。塞万提斯在理想与现实、真实与幻想相冲突的典型环境中象征地表现人类崇高理想和道义在这个世界上接受考验的过程,从而揭示主题:这个世界是虚妄无情的,美好的幻想破灭了,英雄将成为世故无聊的牺牲品。

哈姆莱特曾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但剧本一开始,他便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父死、母嫁、情人成帮凶、朋友同学背叛,丹麦成为最坏的一座地狱。在这样的境况下,他肩负着双重重任:替父复仇、扭转乾坤。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只有在伪装的疯狂中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莱特复仇的过程中,造成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他的延宕是因为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③。歌德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悲剧英雄哈姆莱特的死表现了作者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

二、个人主义英雄

相对于古典英雄的“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而言,个人主义英雄则偏重于“个人理想”,注重个人体验、情感、意志的表达。拜伦在其《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这些人物形象傲慢、忧郁、孤独、敏感自尊、玩世不恭,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被称为“拜伦式英雄”。他们大都是出身高贵的反叛者,他们的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从这些“拜伦式英雄”身上很清晰地折射出诗人拜伦英雄热情的理想。

查看全文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瓶颈与策略

外国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以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精彩纷呈的文学现象吸引着学生。然而近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外国文学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加之传统的“文学史﹢选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课程教学的需要,也对外国文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摆脱这种影响,适应时代的潮流,更好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外国文学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外国文学课程从其教学的基本目标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思潮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能够运用有关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深入解读作品深层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独特的艺术气质,为学生以后成为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困难。

经典文本阅读数量减少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曾经慰藉着一代又一代人孤独疲惫的心灵,被看作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但近些年,随着读书无用论的喧嚣尘上,加之作为大众传媒的代表———电视、网络的普及,一些外国经典文本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学生逐渐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失去了兴趣,甚至以看电影电视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笔者长期在高校教学一线讲授外国文学课程,对近几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外国经典文本阅读情况做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外国文学课程开设前完整读过的外国经典文本平均在10部以内,且有逐年下降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阅读量都是如此,其他专业学生的阅读情况可想而知。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阅读减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1)网络媒体的影响。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许多信息,但也占用了很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上网的时间多了,阅读的时间少了。

(2)社会竞争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毕业后谋得一份工作,大学生们不得不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各种证书,把证书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于是经典文本被束之高阁。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研究

一、外国文学步入高中语文的发展历史

外国文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专业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外国文学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但它在中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却一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随着大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提出,外国文学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然而,相对于大学的外国文学而言,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的地位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语文的道路也是非常崎岖的。清末民初时期,高中语文课本中都是文言文,还没有外国文学的身影。直到五四期间,才有一些反映五四思想的白话文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被纳入语文课本中。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语文改革后,才有教材选编进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选文多注重其政治性,但是毕竟有了一定比例的外国文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种种原因,外国文学曾一度沉寂,直至改革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才被较多地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外国文学就这样冲破了重重阻碍,从数量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囊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作品。总的来说,外国文学总算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的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培养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由于受中国本身社会体系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审美观念均逃不出用阶级观念图解外国文学并加以批评。尽管后来一些教育政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性,新版的课本在选文方面也有挣脱以往局限的趋势,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相关文化知识与多向解读课文的角度,但是外国文学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进,因为一些旧有的观念依然没有被摒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政治理念而忽视外国文学的文学性。如此死板的教育观念使得原本生动并且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变成了单一的政治说教。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更可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定了政治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大大减弱,失去了对外国文学的兴趣。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

一、外国文学步入高中语文的发展历史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大学学科中起到非凡的作用,在语言学相关专业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和自身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对待外国文学的需求也有着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外国文学在国内的各大高等院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由于大学文化素质和课改的出现,外国文学的位置在大学课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重视。和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进行比较,高中教学中外国文学的教育却显得不那么重要,并且在这期间外国文学进入到高中语文中也不是容易的。清朝时期,学生学习语文都是一些文言文类的文章,完全没有外国文学的影子。直到五四时期,有些思想的白话文和外国文学进驻到了高中语文的课本中。一直到20世纪后期,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全新改革后,有一大部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被选中在语文课本中,不管选的文章是为了某些政治问题,最终还是会有外国文学进入我们的视野中[2]。但是这样的情况发展没有多久,因为很多原因,外国文学曾沉寂无声,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发展的需求和西方思想的不断涌入,外国文学被很多的纳入到高中课本中,外国文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打破了沉寂,进入到高中语文课程中,与此同时,外国文学的范围和数量在不断的提高,提取了很多时期不同的作家的优秀作品。总结可知,外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在高中语文中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不仅仅是在教育中培养的一种文化思想,同时在高中语文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象另我们担心。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中国是传统的古老文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外国文学可以说不赞同并且严重的进行抨击。尽管在后期,教育的改革后要注重文学性,但是后期新版的课本中也没有脱离以往的概念,还是一味的继承着传统的文化教育。很多的课外教书中明确表示着要多学习和了解其他的相关文化知识,即使这样外国文学教育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原因就是传统的思想完全没有被屏蔽。有很多的教师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忽略了外国文学的重要性。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却变成了单一乏味的一门学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习不到外国文化的思想,也失去了学生原本的创造和领悟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感悟的兴致[3]。

查看全文

深究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自我完善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刚刚步入正轨,不久就爆发了,1978年以后语文教学得以拨乱反正,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时代的发展,需要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语文教材。但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学语文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都存在许多不足,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时期,出现了关于语文教育的种种论调,进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改革。面对种种的责难,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对中小学教学大纲的修订迫在眉睫。2000年新的教学大纲诞生,从而也掀起了语文教材的改革。根据新的大纲要求,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六册)”的名义出版的新教科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遵循这一理念,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作品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坎坷之路:“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由不自觉到自觉,直到在大纲中明确规定所选外国作品的比例及具体的阅读推荐篇目为止,实现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①从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共四册,洪北平、何仲英编撰),选有四篇外国文学作品开始,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建国后,我国的语文教材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历程,虽历尽坎坷,但外国文学作品始终在教材中占据一定的分量,而且比例越来越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为例,1992年版初中语文试用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17篇,所占比例为7.5℅;2000年秋初中语文试用修订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28篇,所占比例为15℅;2001年标准实验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篇目41篇,所占比例为24℅。比较三个版本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从数量上可以说是大大增加;其次是体裁、题材丰富了。外国文学作品无论从国别、文章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时效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作品拓展到社会伦理、科普读物等多个方面,国家也由苏俄扩展到欧美亚,而且更偏重于19、20世纪的选文。三个版本中外国文学作品相同的篇目仅有7篇,《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现行标准实验版教材中:从作品的来源国家来说,美国10篇,法国7篇,英国5篇,俄国4篇……,不仅比例发生很大变化,还选有黎巴嫩、奥地利、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作品;从入选作品风格流派来说,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外,还有一些浪漫主义诗歌,哲理性散文等等,散文性作品在标准实验版中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如《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莺》(布封)、《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哨子》(富兰克林)等等;从入选作品的内容上说更是哲学、科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体现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现行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养。它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增加了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节选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并给出一定的阅读指导,设置一些探究性思考题,是较1992年版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变化。如:《鲁宾孙漂流记》、《名人传》、《培根随笔》、《简•爱》等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对学生文化素养、个性的提高和健全的人格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学习的观点也产生了冲击,这才有了现今语文教材选材的重大变化。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就有“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论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外国文学的教学。教材的变化,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现有的考试制度使得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比较尴尬的状况,课程改革了,但是最终体现教学成果的还是分数。有论者曾经做过中学生课内外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外国文学课外的阅读量很少,同时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大多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经典名著”对中学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略讲或者选讲,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有效调动,自主性阅读没有能够体现。这些都是现今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现行教材的教参在对作品的解读从观念上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跳出“用政治眼光关照文学”②的思维模式,不再拘泥于现成的说法,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的阐释。但从教师角度看,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以及外国文学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小,导致多数老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待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上只能是重“知”而不重“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外国文学作品与本国文学作品在教学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在教学中只注重讲解字词和文学常识,要求学生死记外国作家、作品客观知识,以应付考试中的文学常识题,在解读前就已经把充满个性、饱含多重含义的作品解读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放弃了文学对学生美的情感熏陶。同时由于师范院校本身外国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课时量的减少等等原因,导致培养出的中学教师外国文学的素养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对待一些近现代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讲或者略讲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真正去理解作家透过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他们时代的生存状态的思考,生存方式的求索,留下的也仅仅是一种“异国情调”,也仅仅是学一篇是一篇,很难对外国文学作品形成整体感知,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真正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获得知识的、情感的、审美的教育。

三、初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查看全文

论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

摘要:在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高校开展外国文学教学时,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实践的进行。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

深究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

摘要: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特点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它的辅助性、实用性特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多媒体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现代化的进程。

《外国文学史》是一部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教学内容异常丰富的文学史材料。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时安排中,教学时间极其有限。在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围绕教师的讲解,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范围。但实际情况是,外国文学作品众多,内容繁杂,学生花在大部头名著上的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即使天天阅读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程,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课堂的信息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训练学生的阅读和鉴赏外国文学名著的能力”的目标往往有很大局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外国文学》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最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外国文学》的教学,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思路,效果会比较好。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