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策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12:29: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外包策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包策略

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业务外包这一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最近十年已被西方图书馆界吸收和采用,图书馆将非核心功能工作通过合约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竟争优势的目的。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和采编工作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变化,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将日益扩展,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健词]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

[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一、业务外包的产生及其背景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策略。即企业把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其实质是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塑造和发挥企业自已独特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或替代的核心业务,构筑自已竟争优势,获得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业务外包因能促进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竟争优势,并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竟争中日益受到企业瞩目。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正是通过这种经营策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耐克的核心竟争力是运动鞋的设计、应用与研发气垫(NikeAir)技术,而所有的制造工业外包给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的核心竟争力是创造他的软件产品及其他公司发展策略性合作,提供顾客服务和支持,而其他的工作都是外包。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业务外包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250亿美元。

查看全文

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论文

摘要]业务外包这一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最近十年已被西方图书馆界吸收和采用,图书馆将非核心功能工作通过合约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竟争优势的目的。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和采编工作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变化,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将日益扩展,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健词]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

一、业务外包的产生及其背景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策略。即企业把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其实质是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塑造和发挥企业自已独特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或替代的核心业务,构筑自已竟争优势,获得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业务外包因能促进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竟争优势,并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竟争中日益受到企业瞩目。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正是通过这种经营策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耐克的核心竟争力是运动鞋的设计、应用与研发气垫(NikeAir)技术,而所有的制造工业外包给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的核心竟争力是创造他的软件产品及其他公司发展策略性合作,提供顾客服务和支持,而其他的工作都是外包。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业务外包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250亿美元。

业务外包这一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最近十年已被西方图书馆界吸收和采用,受到普遍的欢迎。图书馆将非核心功能通过合同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以便集中自身的力量搞好改变基础结构,提高核心功能的工作。业务外包这一经营管理方法日益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是正在形成的一个趋势。

查看全文

我国接受制造业外包的进展策略

摘要: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日益迅速。在服务业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而服务外包成为继制造业外包之后的新一轮产品内分工的重点内容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全球化,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以比承接制造业外包更加积极、快速、坚决的态度来承接服务外包,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政府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制定国家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制定战略性承接策略、完善各种评价体系、大力培育本土品牌、完善知识产权环境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服务外包战略

伴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很多为制造业服务的一些服务业价值链也跟着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不断加深,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服务业的转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制造业的要求以及提升服务业本身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价值链也开始走向了大规模的转移,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DI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每年FDI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2/3,2005年服务业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与此同时,制造业所占比例从1990年的41%下降到2005年的30%;目前,全球1,000强企业中有95%制订了服务外包战略(胡景岩,2007)。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正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不断扩大,服务外包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和全球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全球化,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以比承接制造业外包更加积极、快速、坚决的态度来承接服务外包,进而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定国家级发展战略

服务业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我国如果要想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借鉴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从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历程来看,1978年我国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1992年进一步明确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每一次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变迁都是围绕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利用外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目标展开的。总的来看,国家层面制定的各种战略政策是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国也应该根据对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国情以及比较优势,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发展服务外包不能遍地开花,应该有选择地把部分省市培育成承接服务外包的重点地区,不同的省市发展不同的业务,使不同的省市成为我国各类服务外包的集聚地,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地区问的无序竞争,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查看全文

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策略探析

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财税支持政策

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竞争优势仍不明显,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财税政策,来促使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政府支持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可以从财政支出和财政税收两个方面来构建。(一)财政支出方面在政府的财政支出方面,应该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金融服务外包领域的投资力度,建立各种专项基金,对于重大项目给予补贴、资金支持,来促进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加快发展。政府应该不断扩大对金融服务外包基础设施的投入、对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投入,帮助具有潜力的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家政策、资本杠杆、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实现其快速发展。(二)财政税收方面在扶植幼稚产业的发展方面,税收优惠是必不可少的政策,也是十分奏效的政策。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促进国内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政府可以给予以下税收优惠政策:1.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以给予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一些税收优惠。如,可从有盈利年份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定期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期终止后可以继续享受15%所得税较低税率。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一定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2.营业税方面,消除重复征税问题。服务外包企业转包、分包业务的,应以转包、分包后的净额征收营业税。或者取消营业税,将营业税合并到增值税中去。3.增值税方面,应扩大抵扣范围。2009年1月1日新《增值税暂行条例》施行后,我国增值税实现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但由于服务外包企业通常不是增值税纳税人,不能享受转型带来的收益。所以应该把一些内部分工比较细的服务业也纳入到增值税征税体系中去,使服务外包行业也能享受到转型带来的好处。

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本支持政策

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要求比较高,从而决定了人力资源在金融服务外包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具有一大批业务熟练且精通英语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支持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方面,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用人方面,要能够吸引人才,实施恰当的人才政策。(一)重视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是金融服务外包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印度是金融服务外包的强国,其很多的政策实践值得我国借鉴。在发展服务外包的初期,印度就十分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现如今,印度拥有丰富的、结构合理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队伍。而我国的人才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我国要不断加强对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在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人员的培养方面,可以建立高等院校培养和培训机构培训相结合、行业协会资格认证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另外还要实施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式,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是单一的,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实现其多元化以满足不同用人主体的需求。(二)实施人才政策仅仅重视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不够的,随着人才自由流动性的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的表现显得日益重要,这就需要实施恰当的人才政策。在引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方面,政府应建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库和服务外包人才网络招聘长效机制,对高级人才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落户、税收优惠等政策,以吸引高端人才。具体包括:便利户籍及居住证申领;给予外籍从业人员办理居留许可证和多次出入境便利;高级管理人员解决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常住户口或本市居住证;优先安排其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允许实行特殊劳动工时制等。目前,我国的人才政策还有手续繁杂,流动性不足等弊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产业集群政策

发展金融业务服务外包需要软件产业、后勤服务等配套支持,形成产业集群是十分重要的。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来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需要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集群观点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开拓和经济的发展。为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政府应积极地制定产业集群政策。政府是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一系列的产业集群政策有利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产业集群政策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做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规划在产业集群内,相关联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和合作,容易形成集群优势。政府应该制定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布局和规划,防止其盲目发展。2006年,商务部“千百十工程”的通知,给予服务外包企业和示范城市各个方面的政策支持。截至2009年9月,商务部已经认定了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金融业务流程外包基地———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并与2003年3月,成立了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该产业园主要以银行卡业务和金融信息服务为核心,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金融技术服务为支持,是高科技与金融服务业相结合的专业化基地。在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后台等服务领域,上海集聚了数千家外资、国有、民营的专业服务提供商。其20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占到全国外资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北京在充分利用我国优越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的条件下,结合自己的独特优势,成为一个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的基地城市。2007年,北京市制定了《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支持体系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以朝阳金盏产业园为基础,建设朝阳金盏金融服务区。主要为国际金融机构向亚太地区转移后台服务。以中关村创新园为核心,辐射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等周边地区。建设海淀稻香湖金融服务区,主要为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后台建设服务。以通州新城商务园为基础建设通州新城金融服务区,主要为国内金融机构和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向新城转移后台服务。总部在金融街的大型金融机构核心后台部门不宜远离总部的,可设立在西城区德胜科技园等邻近区域。北京对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规划是十分详细和科学合理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其集群优势。另外,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其临近日韩、熟知日韩文化和思维习惯以及语言优势,积极开拓日韩市场。而西安、成都等西部城市,可以利用政府的投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西部城市的地理条件发展政府推动性的金融服务外包模式,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发展模式。各示范城市政府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突出特色和品牌,进行系统性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强集聚效应,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业务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二)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扶植力度产业园区的形成有些是自发形成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规划而成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形成以后,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和作用。政府对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向产业园区倾斜,支持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扩建,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优化环境,对企业和人才信息平台以及公共测试中心、公共数据中心、公共实验室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予以大力支持。第二,对产业园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对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内的土地的使用、融资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比如,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企业和机构,经批准后可给予减免照顾,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第三,采取激励措施吸引人才。高级人才对于产业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要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比如,为企业紧缺人才开辟人事人才绿色通道;对于各类人才给予所得税部分返还奖励;解决高级管理人员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常住户口等。加大海外高层次服务外包人才的引进力度,并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

查看全文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策略论文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涵

人力资源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其含义为:一个社会或组织所拥有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而人力资源管理视员工为组织的资产,是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工作相比,它强调入力资源在组织中所应有的重要地位,侧重变革管理和人性管理。它是属于预警式的管理模式,即采取前瞻态度,防患于未然。同时,它将重点放在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上,满足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人才力逐渐成为实力的象征,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包就是这种变化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促进绩效的最优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包就是指企业或单位把整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公司。21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一种企业委托第三方服务商连续提供过去通常是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特别是人事行政部门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通常第三方服务商会按照惯例,对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与企业签订协约并收取费用。广义来讲,任何以付费的方式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交由企业外部机构或人员完成的做法,都可以认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继兴起,人才开始在一定范围内流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应运而生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与职业介绍机构开始为各类企业提供基于人事档案的劳动用工手续的服务,这是我国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地兴起,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进入了发展时期,具有高速的成长性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实现了人力资源部门向企业战略伙伴的角色转变。将部分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让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从繁重的低层次重复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比较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比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短期和长期规划等等。促进其职能从事务性走向战略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都适合外包,也并不是所有的外包服务商都适合企业的某项外包业务。选择正确的外包业务以及为外包业务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各种风险。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的选择

2.1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方式现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方式,普遍认为有三类:一是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这类服务机构集中配置了人力资源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专营活动,如人才市场、培训公司、招聘网站、猎头公司等组织机构。由于长期从事某一种或某几种职能的外包业务,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比较容易形成规模效益,运营更加有效快捷。二是独立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之外隶属于其他的行业,此类机构有广泛的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只是他们诸多业务中的一项,此类多数为其它行业中的企业或机构,例如数据调查公司、保险公司等。三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们大多为国内外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教授学者们。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专业知识丰富权威、与时俱进,而且由于经常被聘为企业的顾问或从事相关活动,他们也具备比较强的实践经验这三类外包方式没有明显的界限,如人力资源专家可以置身于专业人力资源外包机构或是某咨询公司里,企业在选择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外包方式。

2.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式的选择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型与特有型业务不适合外包,而附加型与专业型业务应该实行外包。在对附加型与专业型业务实行外包时,应该选择适合的外包方式,才能使外包业务顺利有效的进行。对于附加型业务建议选择外包给其他行业中的组织或机构,这种机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方面职能运作具有相当高的规模优势,因为外包业务对于这类外包服务商来说是其业务中的一部分,既能提高他们的规模效益也能减少本企业为此需花费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如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各种雇佣及社会保障相关的数据和报告等劳动关系方面的事务,可以外包给数据调查与搜集类的企业或机构;工资发放与退休金管理等事务可以外包给银行或相关机构;社会保障与各种保险的业务可外包给保险公司等机构,这类事务对其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外包给相关行业的组织机构显然可以降低其复杂性,对本企业而言则减少了操作成本,对社会而言是减少了因不同行业重复设置机构而带来的社会损失相对于其它的外包服务商而言,附加型的业务选择其他行业中的组织或机构效果明显,性价比高。对于专业型业务。如企业薪酬制度与培训计划的设定实施、激励方式的选择等业务可以外包给人力资源专家,他们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与经营模式来制定不同的薪酬、培训、激励等政策,而且能根据适时的变化来对政策进行修订与调整,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员工的招聘、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业务可以选择招聘网站等专业外包机构;员工的培训开发、工作任务与岗位分析、绩效管理等事务可以选择专门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机构等相关的外包机构。专业外包机构的专业性与技巧性较高,而且具备规模效应,能够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来执行外包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复杂多样的专业型职能业务,专业人力资源外包机构是合适的选择;若业务比较单一,既可以选择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又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查看全文

我国接受制造业外包的进展策略思索

伴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很多为制造业服务的一些服务业价值链也跟着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不断加深,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服务业的转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制造业的要求以及提升服务业本身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价值链也开始走向了大规模的转移,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DI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每年FDI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2/3,2005年服务业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与此同时,制造业所占比例从1990年的41%下降到2005年的30%;目前,全球1,000强企业中有95%制订了服务外包战略(胡景岩,2007)。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正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不断扩大,服务外包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和全球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全球化,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以比承接制造业外包更加积极、快速、坚决的态度来承接服务外包,进而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定国家级发展战略

服务业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我国如果要想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借鉴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从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历程来看,1978年我国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1992年进一步明确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每一次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变迁都是围绕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利用外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目标展开的。总的来看,国家层面制定的各种战略政策是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国也应该根据对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国情以及比较优势,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发展服务外包不能遍地开花,应该有选择地把部分省市培育成承接服务外包的重点地区,不同的省市发展不同的业务,使不同的省市成为我国各类服务外包的集聚地,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地区问的无序竞争,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2、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是影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又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来看,1991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3%,2007年所占比重增加到39%,16年仅增加了6个百分点,发展速度较慢且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所以说,我国要想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基础。另外,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效率比较低下,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关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分销、物流、融资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影响其在中国投资企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也要求我国尽快发展服务业(江小涓,2004)。

查看全文

中印金融服务外包格局与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印度是世界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的承接大国,具有人才、基础设施、政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对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产生了挤压。面对印度的领先优势,中国应抓住当前时机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学习印度的经验,从政策支持、总体战略、比较优势、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来提高竞争力,改善中国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竞争格局。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竞争力;竞争格局

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承接大国。发展服务外包对调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对外贸易增长、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日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印度较早地认识到这一点,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面对印度的领先优势,中国如何抓住当前时机提高竞争力、改善中国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竞争格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格局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服务提供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金融机构的一些操作性的、非核心的、成本高的甚至部分核心业务,如资产评估、报表审计、软件开发等业务,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缺乏足够的精力和专业水平而难以兼顾,通过外包给专门机构可有效降低成本、转移风险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外包内容主要存在于两大领域,即业务流程外包(BPO)和IT外包(ITO),具体来说有产品研发设计、发卡与收单服务、数据处理与灾难备份、呼叫服务等。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高速发展,当前在所有外包行业中,金融业的外包规模仅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TowerGroup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服务企业将扩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金额将从2005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4%。德勤公司200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5年内美国将有3560亿美元的金融服务要外包给海外机构,占现有金融服务成本支出的15%。另一份报告预测,全球外包市场容量将达1万亿美元左右。

外包通常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把耗费大量人力的服务及操作中间环节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Gartner集团认为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外包出的IT职位比例不足5%,到2015年该比例将增至30%,未来5年内服务外包迅速增长的势头将导致大量资金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流向发展中国家。在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中,我国和印度是最受关注的两个国家。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郝勒维茨认为: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因为中、印两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外包业务人才、劳动力成本优势、能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跨国金融机构从全球化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已经把中国和印度市场作为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因此,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印度是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目前居于优势地位[1]。IDG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而印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并垄断了美国市场。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外包业务为印度公司带来了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占全球同类市场的44%。预计到2008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1%,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另一份研究表明,印度外包商在全球离岸外包市场上占有80%的份额。美国情报文献中心的统计显示,2003年印度服务外包业赚取了170亿美元,而我国的服务外包仅有6000万美元的收益,远远落后于印度。在利用科技手段保障和促进金融服务方面,我国也与之存在差距,因为我国的高端通信产品和大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严重依赖国外。

查看全文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rn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到来,“人力资源外包”发展成一种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的新型管理模式。本文首先概述人力资源外包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即人力资源外包策略,进行详细介绍。最后结合中国企业具体情况给了一些有关人力资源外包方面的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外包决策模型;外包决策

如今,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变得空前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出现了“人力资源外包”这一管理形式。

一、人力资源外包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外包。

1、人力资源外包概念的界定。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将原来由企业自己进行的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商或服务出售商,企业支付给外包公司酬金的一种交易方式。

查看全文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控制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建设速度的持续加快,外包行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开始选择外包形式。财务会计外包一方面能够提高财务服务水平,整合企业现有的核心业务资源;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此,本篇文章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类别,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风险防范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

一、概述

1.研究背景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提高,国内外的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结构也不断调整。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中小企业也纷纷开始研究现有发展模式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试图通过多方努力来扩大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但相比较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且核心竞争能较差,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会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企业不得不考虑利用其他资源,并将其中一些业务进行外包处理,以此来有效减少经营成本。财务会计外包这种新型的业务模式便进入到了大众视野。虽然财务会计外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有效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利益,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例如财务会计企业外包模式涉及外包商选择、合同管理以及信息安全保护等多项工作。稍有不慎将会引发财务风险,甚至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致命伤害。通过分析以往的财务外包案例可知,有部分中小企业并未认识到加强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没有提前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虽然通过外包业务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标,但却因突如其来的风险使得外包业务不得不终止,使企业面临自己难以承受的巨大经济损失。2.研究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在稳步提升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如何能够在低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是落实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要义。为此,很多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实力和储备资源相对较弱的前提下,会选择采用业务外包的形式来节约成本,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入了解可知,中小企业应用财务会计外包策略,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自身的经营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则能够全面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截至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企业总量中占据着较大份额,由于此类企业的投资少、规模小,因此在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和弊端,甚至有些小微企业根本没有专门设置财务管理部门。针对这一现象,尽快落实财务会计外包策略势在必行。从另一个层面加以分析,中小企业在开展经营与管理工作时,通过实施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策略,可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原有的业务流程。在愈发严峻的竞争环境中,摸准自身的发展定位,以此来凸显财务管理特点,提高企业的财务信用度与品牌影响力。

二、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类别

1.无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部分中小企业在落实财务会计外包策略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业务环节中所存在的风险隐患。究其根本来看,主要是由于企业与外包商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密切的沟通关系,很多企业因内部结构相对简单,决策层认为只要选择了业务外包,则可以达到减少财务费用支出的目的,进而将所有工作全权交由服务商来处理,自己只是对每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核对和确认即可。但在此处需重点强调的是,外包服务商并非一直处于企业内部,因此在日常的会计处理工作中会呈现出一定的间断性特点,尤其是在处理企业的财务信息时会需要预留出一部分的反应时间。这会导致财务信息的确认出现滞后性,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正是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财务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并不具备十分敏锐的财务风险感知能力,经常是在出现重大财务风险之后,才能够知晓问题的严重性。2.外包商选择风险当中小企业确定执行会计外包决策之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能够选择一家业务精湛、资质良好的外包商。通过了解以往的业务外包经验可知,一家优秀的外包商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实现目标,在行业内扩大经营份额。但反之,如果选择失败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面临破产的境地。因此,中小企业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再三谨慎,不仅要对外包商的综合业务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同时还要考虑到外包商以往的报价水平,通过深度走访的方式来确定其在行业中的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此外,中小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来合理选择不同收费标准的外包服务商,使得最终确定的财务会计外包业务可以符合自身的经营模式。3.财务成本上涨风险中小企业如果将财务管理这部分工作交由第三方来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自己的工作压力,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到核心业务上。但在此处不容忽视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将财务工作全权交给第三方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其中,部分中小企业在选择第三方时存在偏颇,使得最终敲定的财务会计运行模式不符合自身的发展现状,这会让企业面临着财务成本的上涨风险。另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因预算不足,会选择要求第三方减少业务种类,也会直接影响财务会计的业务效果,无法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从整体角度来看,这不仅会浪费中小企业的时间,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风险隐患。4.信息泄露风险一直以来,财务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都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他们对外包商一直处于不信任的状态。当下,很多外包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甚至会不顾商业信用而出卖企业信息,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大幅度下降。另外,由于与财务会计业务有关的信息内容,涉及企业的经济收入、信用额度及具体的资金分布情况,如果第三方不守约,违反信用约定,将会对中小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信息泄露是十分重要的风险之一。5.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现如今,在我国中小企业领域中,财务会计外包的区域范围仍然相对较小。归根结底来看,主要是由于政府尚未制定出有关于财会外包业务的政策规定,使得很多企业在落实财务外包策略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处理纠纷时无法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款,对第三方外包商的约束力相对较弱。

查看全文

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策略论文

[摘要]业务外包这一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最近十年已被西方图书馆界吸收和采用,图书馆将非核心功能工作通过合约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竟争优势的目的。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事务性工作和采编工作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变化,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的应用将日益扩展,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健词]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

[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一、业务外包的产生及其背景

业务外包(Outsourcing)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营策略。即企业把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其实质是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塑造和发挥企业自已独特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或替代的核心业务,构筑自已竟争优势,获得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业务外包因能促进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竟争优势,并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竟争中日益受到企业瞩目。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正是通过这种经营策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耐克的核心竟争力是运动鞋的设计、应用与研发气垫(NikeAir)技术,而所有的制造工业外包给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的核心竟争力是创造他的软件产品及其他公司发展策略性合作,提供顾客服务和支持,而其他的工作都是外包。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业务外包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250亿美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