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11:04: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图像时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图像时代

图像时代文学功效

新世纪十年来,社会生活、文化审美领域逐渐被图像占领,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欣赏、理解为图像作用机制所浸淫,评论界关于图像和文学关系的论争也就随之持续升温。论争的焦点莫衷一是,但都或多或少地承认图像对文学的冲击以及文学或隐或显的改变。这些论争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倾向:文学会继续存在但版图越来越窄,最终退居为沙龙化的一隅,接续它被大众文艺、普罗文学中断了的贵族血统,其境况犹如今天的文人墨客以古诗词格律吟诗赋词,是小众范围内的风花雪月;文学和图像并行不悖且互利互惠,文学是图像(电影、电视、动漫、网络)的基础和模本,图像是对文学资源的多重开发;文学的诗意、理性、想象等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将因图像的染指而渐行渐远,它会被图像取代而最终走向消亡(西方学者米歇尔等人早已论述了这种“图像转向”的趋势,德里达和米勒等人甚至预言了电信时代文学和文学研究将走向“终结”)。论者更多的是基于美学立场(文学与图像孰优孰劣、孰高孰低、孰好孰坏)、接受者的审美品位(美感愉悦、娱乐文化、审美需求)、艺术传播样态(大规模机械复制生产而导致的文字权威地位跌落)来就事论事,而不是文学本体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来建构研究的理论谱系,这就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图像对文学的挤压、侵占导致文学无论在创作思维、表现形态上还是在其功能的规定性上都发生了某些自适性的改变,但说到底,图文之争的触发点来自于文学现场,来自于色彩纷呈的视觉冲击,是在现实语境刺激下产生的应激反应,而不是文学自为(比如类似“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那样由理论先锋倡导、刊物组织创作)的结果,不是文艺自身发展流变的必需,所以我们就要回到现实的语义场去分析———客观地面对当下的审美态势,构建科学的研究、评价体系,促使文学更美好更健康地发展。但是理论界对文学现实变化的准备尚不充分,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写作潮流接踵而至,难免使论说者措手不及,只能亦步亦趋地疲于应对。

在评论界还无法对博客文学归类、辨析的时候,微博出现了(plan是什么文体?跟帖是什么文体?);在评论界无法评说或预测手机文学的走向时,电纸书、IPAD流行了;在评论界以为可以纵横捭阖地指点网络文学的时候,类型小说(盗墓、玄幻、耽美等)和新媒体批评出现了……这一切都不仅令研究者的资源储备捉襟见肘,更让理论本身显得有些固步自封、进退维谷,缺少弹性和前瞻性。面对图像的肆意,论说者大都臆想式地呼唤文学的精神超越、现实批判、乌托邦理想等质素,而抽离了文学与图像更深层的思想关联。在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评说上,相对于抑此扬彼或平分秋色,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在图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分地拥有文化支配地位和影响全社会的话语权力的前提下,文学的功能何在?它对图像、对时代、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图像,是艺术形式本身也是传播形式之一种英语中的“Image”(Icon、Figure、Sketch、Shape、Design、Photo、Painting、Drawing等都与Image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Image的意思与图像最近似)通常被翻译为“图像”,该词来源于拉丁文的Imāagō。与添加过多人工修饰的“Picture”不同,“Image”一词的词源意为像某物,是对某物的映像,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从汉字字面意来理解的“图像”是图画与影像的合称:图是用绘画、线条表现出来的艺术构形,水墨画、油画、版画等都是“图画”;像是仿效、模拟生成的光影映画,是物体通过光学、电子、数码等科技手段呈现出来的影像,照相(静止)、录像(流动)等是成像的基本手段。相对于图,像更现代、更逼真,也就更少了对主体的技艺要求而偏重科技的含量。“图像”一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为“图”或“像”本身作为表现生活的艺术样式之一,跟文学、音乐、雕塑等其他艺术样式并列,通俗地说,电影、电视可以被视为图像艺术的代表。从图像作为艺术形式来说,图像和文学在以形象反映现实方面存在共性,尽管两者一个是直观的,一个是间接的(比如说某个女人的美,图像就以线条、色彩描摹出女人的外表直接示人,而文学则会以“肤如凝脂”、“亭亭玉立”等词语来描述),所以我们才会谈论它们之间的竞争,却从未担心过音乐或建筑等完全不同于文学的编码系统对文学的挑战。“图”的历史绵延悠长,甚至长于文学,是文学起源的些许根据;“像”(照片、影像)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另一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即电子媒体(网络媒介等),文学也是其传播的信源之一,比如电子书、IPAD里储存的文学作品、网络小说的阅读和写作,其内容是文学的,但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它在拓展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情感传递与接受、在表意的生动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长,并由此使人们进入直观而感悟的表达新领域。历史上有甲骨文、棉帛、纸张等作为文学的书写和传播工具的时期,但为什么只有近十年来(在中国)才特殊强调“图像时代”而过去没有“纸时代”、“棉时代”、“骨时代”之说?以图像的方式出现的文字(比如手机文学、微博小说等),毕竟不同于传统的书写和阅读,图片的滑动仿佛阅读连环画:它是敲、打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也就是它的“字”不是纯粹的汉字笔画,而是由五笔、拼音、屏幕认读(手写式输入)转换生成来的,这就使输入符码和输出解码之间多了层使用工具的隔膜;另外,文本可以轻易地被剪切、复制、粘贴、转发,这在表面上扩充了文字的功效范围,使写作、传播变得更迅速便捷,但实际上无疑是改变了思维活动的样态。我们似乎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头脑中构想出某句话,可转到屏幕的过程中(也许就几秒钟)则会因为使用程序的原因改弦更张,采用输入系统默认的词语组合;还有,读者接受的方式也不是传统的“翻动”,而是“滑动”甚至“跳动”,是超链接的点对点阅读,想看哪节点哪节,不想看的则可一带而过,缺少一以贯之的整体感,这整体感正是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特征之一;再就是电子屏幕没有给我们提供留白,我们也就无法将自己的零星感悟“写在人生边上”,而是用跟帖的方式参与其中。这种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是图像带来的文学形式改变,文本的完整性与整体感消失了,它作为艺术成品的神圣性也就难以向纵深发展。所以,以“图像”为书写和阅读方式,不仅是换“笔”和换“纸”的形式改变,更是变异了文学功能传导的途径。可见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形式对文学本体的冲击、给文学带来的变化都没有这个“图像”及“图像时代”剧烈,所以我们才对其特殊强调。时代是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划分的某个时期,已成定论的时代命名有“石器时代”、“封建时代”等。

图像时代(理论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相类称谓还有“后文学时代”、“读图时代”、“图像文化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等)常被用来定义社会生活、文化审美被图像占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为图像作用机制而非文字机制所支配的时代。“图像时代”的命名可以追溯到海德格尔,他在一九三八年就指出科学技术(摄影、电影、交通、通讯)的进步使人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把握(“世界图像”)在现代条件下具备了可行性,世界图像并非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进入了“图像的时代”———即借助于技术,世界被视觉化了。海德格尔称这一图像化的过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当然,他在七十年前所处的时代和所指的“图像”跟我们今天的时代和所谓的“图像”都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所以我们对“图像时代”的命名也要重新考量。“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是被“我们———人”把握还是被“技术”把握?“世界变成图像”,是世界的全部变成了图像,还是部分?图像能否被称为“现代之本质”?确切地说,在中国,图像真正拥有其时代的“霸权”地位应该不过就是新世纪这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图像在取得了机械、光能、电子、数字等高科技的技术支持,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在人们生活中势力范围之后的我们现今所处的时间区间。即使时间不长,“图像”的爆发力、亲和力和它对周边艺术门类(如上,文学首当其冲)的辐射力也足以使我们瞠目结舌。这个时代是被图像包围的时代,图像影响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势头之甚是其他任何日常生活和文化审美元素都无法比拟的。“图像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塑造我们的观念和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图像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只要对电视或广告图像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稍作考察便不难发现,图像今天比过去有着更加强大的影响力。”

生活被“图像化”,图像成为文学的重要资源,潜移默化地左右了文学的观念与价值,文学的主体参与、接受需求、生产发行,图像也影响了文学的功能指向。文学功能是被引导与建构的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形象地表现人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门类,是意识形态、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功能即效用,是某事物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有用”从定义上确立了它不可或缺的优势。文学功能即文学所发挥的效用,从需要的角度解释就是,它能为人提供什么,人从它那里能获得什么。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对文学及其功能的认知都经历了从混沌到清晰、从一般到个别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被确认之前的史前期。文学的起源是要使人类超越现实的有限而获得肉体与精神的充分享受,所以原始社会的文学发挥的是最基本、最实际的治病疗伤和救灾祈福功能。初民以文学为福祉,通过法术式的语言来实现对人的精神自救和心灵抚慰,以此超度真实的肉体痛苦和生存艰辛。巫史同源、巫医不分的史实告诉我们,出自巫觋的祝咒招魂从形态上看属于文学,其功能却是有着“药效”的。从先秦到魏晋,文学被解释为“文章”和“博学”,“文学”还曾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见《论语•先进》,当时的文学主要指文献知识)之一。“诗言志”(《尚书•舜典》)、“兴、观、群、怨”(孔子)、“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等偏重文学的认知、教育功能;魏晋至唐宋,是文学观念朦胧的自觉时期,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曹丕《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文心雕龙•总术》中明确了“文”和“笔”的划分:“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情”、“气”、“韵”都涉及了对“文学”这一概念本身的规定,文学的审美功能得以提升;唐宋至清,文学被逆转回原初的宏大命名:“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文学观复活(对文学功能的阐说代替了对文学本体的探讨),文学复原为对一切语言性符号的统称。章炳麟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即指称其义。晚清以来,西方文学观的引入使得近代中国对文学本体的探讨拨开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历史迷雾而苏醒。英语中“literature”的词源为拉丁文的“littera”(字母),是文字著作和文献资料的意思,跟汉语中的“文学”、“文章”之同源不谋而合。文学是现代的发明,它作为一门学科特指那些“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题材”,①大约始自十九世纪。从彼时,书写本文才成为文学与否的衡量尺度。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文学功能的“快感”说(柏拉图《文艺对话录》)、“陶冶”说(亚里士多德《诗学》)、“寓教于乐”说(贺拉斯《诗艺》)等,逐渐固化为世人所公认的文学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功能。以上的简单回溯可以证明,文学功能的释放不仅是历史的、相对的,而且其指向也是被引导与建构的。其“有用性”因时代、阶级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所谓“世道既变,文亦因之”(袁宏道)。某一时代的文学功能或强调宣传鼓动,或强调社会整合,或强调精神疗救,某些功能强化,另一些功能就相对弱化。但综其旨归,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意识形态要求是其主导风向标。文学所发挥的功能有助于强调、确定文化信仰和追求,并假定这种追求可以实现文化权威所推崇的价值目标。文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文学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文学为政治服务,文艺思潮的论争是舆论的制高点。这一功能在一九四二年以后的延安和五十-七十年代的整个中国大陆已然成为作家和政治体制之间的契约,愿望达成则功成名就,反之则契约失效。无产阶级文化由“文学工厂”来“组织生产”,既忽略了文学创作的主体动因,也漠视了艺术创作的自身规律。强制性的“一体化”文学是以国家权力为保证的,文学功能必然要符合权威话语的标准设定。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是在反复的论争、批判、定性中发展的,文学的功能逐渐净化、纯粹、透明,结果导致它政治集权的顶峰也是它功能全面解构的开始。“新时期”的历史特殊性赋予文学太多的角色和使命,也促成了它功能的多元与超负荷释放。

历史的机遇和纸媒体的推手把文学推上了至尊地位,它既有能力创造社会共同的想象关系、充当意识形态整合的有效形式;又有能力作为调节社会精神心理的抚慰手段———在弥合社会的精神裂痕方面,在完成社会无意识的宣泄方面,以及在满足人们的日常想象需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功能从集中发展到放大。图像尚不发达的前传媒时期,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是由小说(“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报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这两大媒介实现的。但在图像已然占据人们精神愉悦(消费)领域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情况下,文学的政治一体化功能已被影像部分或全部地替换,工具性被解构。比如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拍摄的《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就是通过电影的传播而不是小说或报刊的发行来达到展示国家政体、中国共产党的伟绩的目的。所以说文学功能在图像时代已不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尽管其传统功能(比如认知、教育、审美,甚至疗伤、祈福等)仍在发挥效用,但有的部分已被其他艺术形式分享,有的部分则发生了转变。以图片形式展示的汶川地震实录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并不低于《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人们从电视、网络上获得的信息也并不比像《复活》之类的“十九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少(今天,纸媒甚至已转向电子媒介获取信息);影视、戏剧等也和文学一样带给我们美的愉悦,只不过和文学功能的兴奋点和敏感度不同。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提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文学功能势必是基于文学的特性“要人感觉到”的,而文学是怎样以它的独特性(就是雅各布森说的“文学性”,即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①)———语言文字的审美符码、书写本质的细腻和透彻、对理想的想象和憧憬,来发挥它的功能特质的呢?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挤压和遮蔽,却忽略了文学自身的特性,文学的功能必是它独有的以区别于他类的专属。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承认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有功能。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特质文学功能的发挥受控于写作主体、传播方式、接受客体等多种因素,图像改变了文学观察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文学反映与表现生活的方式。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与它在文化系统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与它一以贯之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的语境下,它的“有用”更直接地为读者(消费者)的需求所左右。人们先前对文学的需求(政治?)现在可能会转向,先前没有的需求也会产生,文学的基本功能(认识、教育、审美)随之经历了由宏大到日常、由全局到具体的改制,其普适性与个体性一同彰显。图像对既有文学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解构,遭解后的文学功能在力度、深度等方面都呈现出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质,但其芯子仍未动摇。首先,切身功利的教育功能。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政治倾向、美学建构、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以个体经验的传递代替了道德情操的弘扬。图像传播的发达导致了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的无障碍化,文学的指向更多的是要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

如上所述,文学功能发挥的起点是对于个体疗伤的精神辅助,但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虽然作用于个体,其最终靶的仍为民族共同体。现代社会使个体的欲望变得合法,图像的发达使人人都可以当作家,人人也都可以在灿若星海的文本中寻找到为我所用的经验,文学的“有用性”因此彰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它被中断了的原始功能。“维护农业文化有序、稳定发展的一套道德观念,如大公无私,在现代文化中,被私人空间的权力化、私人利益的合法化、私人发展的自由化所消融”,①文学越来越强调个体、弱化集体;注重感官时尚、轻视精神理念;凸显物质的功利、弱化精神的引领。图像使文学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博客、微博),公共媒体成为自媒体(WeMedia,该概念由美国新闻学会二○○三年提出,指为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经历、生活和对某现象观点评价的媒体)的传播途径。比如属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类的职场小说,就是以职场生存经验的传递,以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为法宝成为叙事的新宠(对其文学性的争议,另当别论)。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出自非专业女性作家之手的小说,大都以类自传体的方式塑造了姿色中等、吃苦耐劳、在强权压制下不卑不亢、积极进取的女性。与二十世纪女性叙事的怨悱、呼喊、审丑等极端争夺话语霸权的写作相比,职场小说提供给女性的是更为实在的生存智慧和手段。网络小说中遍布着人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思考、阐释,自觉地传达人生历程的曲折、坎坷、艰辛。图像传播推动的作者读者互动、跟帖、留言模式消弭了写与读之间的壁垒,这是对文学传统“前呼‘邪许’,后亦应之”应答交流式的重新提炼与开发。其次,钩沉本质的认知功能。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说:“电影那分散注意力的要素首先是一种触觉要素,它是以关照的位置和投射物的相互交替为基础的,这些投射物以成批的方式投向了观赏者……”②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又仿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尽管也可以解释图像(比如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但图像不可以将人的心理过程层层剥蚀。语言有能力通过大脑的转换机制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亦非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它甚至可以屏蔽掉某些被图像放大但观者却不愿意接受的信息,从而到达事物本质之深。“举例来说,在维科斯放映的关于公共卫生的电影,表明它的画面没有能把它想传达的信息传递出去,因为每一幕都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偶然事件。观众全然没有能力看到电影和他们自己的生活之间的任何联系,并错误地理解了那些不完全写实的特写镜头。当虱子被拍得比生活中常见的要大时,人们的结论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一类动物。”③可见,无文字基础的影像在接受过程中是不顺畅的,“存在者的存在是在存在者之被表象状态中被寻求和发现的”。

查看全文

传播学图像及图像时代特征研究

【摘要】图像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以其拥有对世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对文字语言形成强大冲击。在数字技术占据主导的新时代,图像以其独有的特征和功能,使得人类社会步入图像时代。图像在新时挥巨大的作用与其本身特性相关,本文深入剖析图像的特征及其符号功能,诠释图像时代到来的必然性,并探索图像时代下社会发生的变化:社会文化传播由语言转向图像,社会认知方式由“抽象”走向“形象”,社会生活由“生产型”趋向“消费型”。

【关键词】图像;图像时代;语言符号

图像始终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图像的演化也始终跟随着人类进步的脚步。新时代下,图像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以其拥有的对世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对文字语言形成强大冲击。人类已经从传统的印刷时代步入了现代的图像时代,图像渗透到生活中方方面面,不断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拟像和仿像的时代。麦克卢汉认为传统的印刷时代已告结束,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占主导形式的机械复制的时代,在文化传播上已经进入电子媒介阶段,而媒介的传播以图像的传播为主导形式。我国学者刘伟也认为,图像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信息接收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摆脱了语言文化附庸的角色而正在占据主导。图像时代已经来临,然而图像在当今时代为何发挥着如何大的作用,这与图像的特性分不开。本文从五个方面阐释图像的特征,并分析图像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诠释图像的巨大功能以及图像时代到来的必然。

一、新时代图像的特征

(一)相似性与抽象性的统一。相似性和抽象性是图像的基本特征。图像要想超越文字的表达方式,首先要能尽可能全面地涵盖对象事物,包括涵盖事物的基本特征、属性,甚至基本轮廓。现在照相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最大程度再现事物,但它仍然是一种拟像,并不能完全精确体现事物的每一个细致的部分。图像的相似性越高则其抽象性越低。现代绘画技术告诉人们,有时只需画出图像的大致轮廓也能表现事物。如在画山的时候,不可能把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画上,而是简单几笔勾勒。在人们看到山的时候,也不会去细致考察山上的每一棵树木,而是选择性地看山轮廓,此时山的整体形象已经进入脑海并形成印象。图像的抽象性是图像语言最显著的特征,能够比文字语言表现出更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更多的信息。抽象性是人们看到图像时头脑自然对其进行选择和重构,是抽取最能表示事物本质的表象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完全靠接收后建构的一种理性活动。要么抽取事物的外在形态,只保留其轮廓形状;要么以非直观的形式,让人在大脑中得到直观的体验。如看到水龙头干涸,自然抽象到水资源匮乏;看到大树被吹倒,自然抽象出风的强劲;看到衣衫褴褛的图像,自然联想到贫穷和无助。然而无论相似性和抽象性,都离不开对本体特征或内涵的认知。(二)隐喻性和象征性的统一。隐喻性和象征性是图像的两个核心特征。图像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远远超出图像本身,同时赋予图像超出语言文字来描述世界的巨大功能特性。隐喻本身是一种修辞方式,意思是通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而表达某种意义,且这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相似性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内涵,所以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具备相同的属性,这些属性有些是直观的,有些则是虚拟的。例如,当看到“玫瑰花”时自然想到其隐喻着爱情的美满和甜蜜,而不会面对一棵大树就直接联想到爱情。那么玫瑰花就与爱情具有一定相同的属性,如玫瑰花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美好的感觉,人们认为爱情也应有这种属性。天平象征公正公平,这是因为天平的属性,它本身便代表两种物体的重量相等,也就隐喻人人都是平等的。鸽子隐喻和平,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形成了共识。中国结象征和祥和、和谐,这些都与文化内涵息息相关。象征是艺术表现的方式,是指借用某些特殊的事物来体现某种重要的意义,往往是较小的事物来象征较大的意义,以此表达某种情感,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象征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共同理解,在同一文化中,人们受文化和环境影响对某事物所代表的含义有统一的理解。用国界碑象征一个国家的主权,景点象征某个地域,例如长城象征着中国,迎客松象征着黄山,泰山象征着齐鲁大地。或用某些建筑象征某个城市和国家,例如天安门象征北京,金字塔象征着埃及,埃菲尔铁塔象征法国。人们往往用这些图像来象征事物,从而不断加深对某些事物的理解。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都离不开本体和喻体的存在,隐喻效果和象征效果的实现都需要有着共同属性并经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并且这种属性得到共同的情感内涵。(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历史性是指图像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采用不同的载体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意象,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图像。现实性是指无论图像怎么变化,多么具有虚拟性,其本身仍然来源于现实社会且在社会中能找到其本体。如在文字刚出现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均写在野兽的甲骨上或者兽皮上;随着时展,出现了刻画在墙壁上、瓷器上的文字符号来记录事况发展。随着造纸术的发展,图像开始进入印刷时代,工业化的发展催生出能够大批量印刷文字图案的技术产品,图像充斥在整个时代。电子时代不仅实现了激光照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图片以数据传输,图像以更便捷更广泛的方式被储存和应用。这些充分体现图像具有历史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图像印记。现实性是指图像在制作过程中的选材、主题及其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传播的虚拟性,使得现实性的图像往往高于生活。通过图像传播,展现大众生活中的点滴,传递人间的普遍情怀,加强意识形态,传播主流价值等。例如公益广告往往来源于现实,但加入了艺术的成分,从而传递出某种社会价值观。城市中文化墙上生动的漫画往往结合了民众心理需求的特点,用艺术的方法传输出核心价值观。图像的某些情节会虚构化,对观众产生不同方向的引导。林林总总,现实性是图像在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性一般表现在大众性上。大众性是指图像的传播过程逐渐消除了文字、语言不同的障碍,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看到同一图像时往往都能有相同的感受和体会。这源于人们对图像的共同理解,使得图像更加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如我国摄影师在西部贫困地区拍到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国外摄影师拍到的非洲苏丹难民地区“秃鹫与小女孩”的画面,它传达出特定的社会信息和价值引导趋向。再如技术专家对古代桥梁、建筑的复原往往以当前场景为基础,这充分体现图像具有链接过去和未来的功能,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当代图像传播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使得图像在不同时空下具有普适性和大众性。图像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使得图像在传播过程中更能贴近生活实际,更能走入大众生活。(四)同一性和多义性的统一。图像的同一性是一种文化契约,是一种社会约定关系。在同一文化中,人们对某种图像有同一的理解,即图像在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种风格化或特殊化的属性。同一性不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同一,而是图像“能指”的同一,它不存在于图像本身,存在于人们对图像的理解之中,存在于某一被一定的社会文化所接受的程式之间。多义性是指图像在不同的主体看来具有不同的“能指”。“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图像在每个人的理解中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总体上每个人的理解不会差距太大,其核心的特殊性不会改变,这是由于图像的“能指”来自于图像的迹象性。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任何图像存在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所谓组合关系便是“多义性”,所谓“聚合关系”便是“同一性”。在各自的同一性和多义性之间都存在着互相替换的对应词。人们常说一词多义,那么同样存在一义多图或一图多义。在图像语言中,同一个概念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图像来表达,同一个图像也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如公共场合中的指示标志、商业标识等没有明确写上汉字或者英语指代什么,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一眼便能看出其内涵,并且每个人对其理解分歧并不大,这是图像的聚合关系即同一性。一般认为这种聚合关系是由于“唤起性”所致。一般的语言功能可以分为“陈述性、表现性与唤起性”三种特性,唤起性就是经过语言行为唤起人们心理状态的情感变化,并由此导致思想与行为上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人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图像,其唤起不同民族或年龄人群情绪变化也大致相同。经过一定的文化浸润和民族习惯而产生的共同语言符号,也是“同一性”产生的根据。在此文化关联中,符号的使用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或者媒介来实现,这种载体或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在不同的人看来,便产生了“多义性”。某种“多义性”的语言符号,在经历过相同的文化习惯的人看起来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但这种多义的理解仍然能找到“同一”的特征,这源于画面本身具有某种迹象性,人们对迹象的理解具有同一性。而产生“多义”的这部分往往基于各自的生理感受、个人经历等,所以说同一性和多义性互为因果。(五)数字化和娱乐化的统一。图像的数字化是图像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当前数字技术的进度息息相关。图像不在原本归属的某一传统载体或某一时空中,而是被大规模地储存在各类互联网应用程序上,并且可以经过不断加工、调整、拼凑、变化。同等单位上,经过高密度加工的图像蕴含的意义更要远远大于文字和语言,这使得图像比文字和语言更具有仿真性,更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人类对视觉的需求根源于对人化世界探索的深入,数字化恰好能使得人们更为方便地储存和使用图像。图像的数字化也使得社会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时一张图片比写上千个文字更能表达内涵。近年来,网络短视频业务进入经济喷发期,取代了按小时计算的长视频,甚至把人类历史以十几兆的图像完整表现出来。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在一瞬间传播到全球任何角落。交流、生产、生活一切皆由数字来安排。娱乐化是图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得以呈现。图像的数字化得以广泛传播,娱乐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和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打交道,数字的传播必须符合人类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方能在民族之间推广。娱乐性是最容易让人忘掉机器代码的乏趣,更能在大规模图像传输中保留高度的热情。图像变成二进制数字进行大规模传播,必然要求其更具有娱乐性和普适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图像在传播过程中娱乐化倾向会有损社会的文化风气,殊不知图像的娱乐性和普适性是图像以数字化传播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任何既定信息以机器语言传播时,它必须转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人的情感需求在大规模图像传播中表现得更为强烈,娱乐化更易达到与观众的心灵互动,在情感交流中打破时空限制,更具有在场性。但需要甄别低俗娱乐,禁止低俗文化传播。这还需要文化部门和信息部门在数字时代把好关口,使得数字时代图像更多地造福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二、图像时代的特征

查看全文

图像时代文学管理论文

图像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影像文化不仅在受众的覆盖面和受众的选择量上超越了文字文化,而且传统的文字媒体本身也在越来越多地借助图像的魅力。各种图书杂志对排版空间的重视、对封面图像造型的考究、对插图艺术的追求以及各种报纸越来越多地刊登摄影、漫画等图像作品,都显示了图像文化的膨胀。在如今流行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文字符号也被"图像"化处理,如用:〈表达愤怒,用:〉表达开心,用:(表达悲痛,用:)表达喜爱等等,抽象文字获得了形象造型,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更是流行用大量的图形符号来替代一些表意比较复杂、暧昧和模糊的文字(如用桃心的图形来代替"爱"字,用一个眼镜的图形代替"眼镜"的文字),这种文字加图形的文体不仅出现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中,甚至出现在交给老师的作文里。即便在学术性的论文中,越来越多的图表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课堂中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着图像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符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图像主义的时代。图像的时代与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学生发给我的邮件,文字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列出文字比图像优越的众多理由正如我们同样可以列出图像比文字优越的众多理由一样,但是,应该承认,图像主义的确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摄影文学。它试图将图像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像性相结合、将叙事的线性时间与造型的构图空间相结合,创造一种文学化的摄影和摄影化的文学,以一种杂交的优势,在文学与摄影之间、文字与图像之间找到一种艺术的空间。

应该说,这种愿望和努力都是对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响应。当然,摄影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过程,它的生命力也需要检验。如何达成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之间保持艺术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的问题。如今的文化消费者或者接受者与过去不同,由于大家都如此频繁地接触各种文字的和视听的媒介,受到过越来越良好的文化教育,具备了越来越丰富的空间鉴赏经验和叙事审美经验,显然,如果继续按照当年的连环画方式来创作摄影文学,那么无疑是对受众审美成熟的一种蔑视。重要的是,摄影和文学应该成为一种补充的、互动的、张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说明的、重叠的、同步的关系。一方面,图像和文字本身都应该具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图像和文字的组合应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和生成一种新的阅读快感。而这一点,可能正是目前一些摄影文学还不具备的。如果要具备摄影文学的形态特点,应该发展游记题材、人物传记题材、历史题材等,这些题材为我们摄影和文学的结合都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文体的自觉是一种体裁成熟的标志。摄影文学的成熟也需要摸索一种自觉的文体观念,如何通过图像为抽象的文字提供一种具像的现实、一种在场感、一种体验性,如何利用文字来为表象的图像提供一种深度的表意、一种象征感、一种抽象性,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中寻找到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艺术张力,将成为摄影文学文体共同的难题。但是,摄影文学的空间是巨大的,当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人在几乎任何一个可以发现生活意义的地方都会留影,如此多的人愿意在网络提供的聊天空间中与人交流日常的感受和经历的时候,我认为摄影文学会有它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充分理由,只是也许它不一定是专业精英的专利,很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的形态:人们用自己捕捉到的生活图像和对这些图像的情感记忆、体验来与他人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查看全文

图像时代文学管理论文

图像的直接性、直观性、当下性,不仅得到传统的绘画、雕塑的支持,而且得到摄影、电视电影、计算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扩展,如今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影像文化不仅在受众的覆盖面和受众的选择量上超越了文字文化,而且传统的文字媒体本身也在越来越多地借助图像的魅力。各种图书杂志对排版空间的重视、对封面图像造型的考究、对插图艺术的追求以及各种报纸越来越多地刊登摄影、漫画等图像作品,都显示了图像文化的膨胀。在如今流行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文字符号也被"图像"化处理,如用:〈表达愤怒,用:〉表达开心,用:(表达悲痛,用:)表达喜爱等等,抽象文字获得了形象造型,在如今的中小学生中,更是流行用大量的图形符号来替代一些表意比较复杂、暧昧和模糊的文字(如用桃心的图形来代替"爱"字,用一个眼镜的图形代替"眼镜"的文字),这种文字加图形的文体不仅出现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中,甚至出现在交给老师的作文里。即便在学术性的论文中,越来越多的图表以及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和课堂中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着图像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符号。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图像主义的时代。图像的时代与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学生发给我的邮件,文字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列出文字比图像优越的众多理由正如我们同样可以列出图像比文字优越的众多理由一样,但是,应该承认,图像主义的确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摄影文学。它试图将图像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像性相结合、将叙事的线性时间与造型的构图空间相结合,创造一种文学化的摄影和摄影化的文学,以一种杂交的优势,在文学与摄影之间、文字与图像之间找到一种艺术的空间。

应该说,这种愿望和努力都是对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响应。当然,摄影文学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过程,它的生命力也需要检验。如何达成摄影与文学的结合,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之间保持艺术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1+1的问题。如今的文化消费者或者接受者与过去不同,由于大家都如此频繁地接触各种文字的和视听的媒介,受到过越来越良好的文化教育,具备了越来越丰富的空间鉴赏经验和叙事审美经验,显然,如果继续按照当年的连环画方式来创作摄影文学,那么无疑是对受众审美成熟的一种蔑视。重要的是,摄影和文学应该成为一种补充的、互动的、张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说明的、重叠的、同步的关系。一方面,图像和文字本身都应该具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图像和文字的组合应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和生成一种新的阅读快感。而这一点,可能正是目前一些摄影文学还不具备的。如果要具备摄影文学的形态特点,应该发展游记题材、人物传记题材、历史题材等,这些题材为我们摄影和文学的结合都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文体的自觉是一种体裁成熟的标志。摄影文学的成熟也需要摸索一种自觉的文体观念,如何通过图像为抽象的文字提供一种具像的现实、一种在场感、一种体验性,如何利用文字来为表象的图像提供一种深度的表意、一种象征感、一种抽象性,如何在文字和图像中寻找到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艺术张力,将成为摄影文学文体共同的难题。但是,摄影文学的空间是巨大的,当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人在几乎任何一个可以发现生活意义的地方都会留影,如此多的人愿意在网络提供的聊天空间中与人交流日常的感受和经历的时候,我认为摄影文学会有它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充分理由,只是也许它不一定是专业精英的专利,很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的形态:人们用自己捕捉到的生活图像和对这些图像的情感记忆、体验来与他人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查看全文

机械图像对绘画视觉效果的影响

机械图像是指以摄影为基础,通过摄像及电脑成像等手段机械捕捉和创造图像的方式。由于机械图像下的二维平面与传统绘画所得图像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并且具有超高清分辨率,因此机械图像成为视觉图像时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标准。机械图像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肉眼难以捕捉到的景象,并通过碎片化的形式将场景再现性地表现出来,为近现代的写实绘画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对当代绘画视觉效果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周莹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一书,从机械图像的演变过程及发展原因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艺术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绘画艺术在时代的更迭中积极寻求与机械图像的区别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自我艺术风格的发展,该书对现代艺术绘画进行了更有意义的探讨,为绘画艺术的追求及其功能的重新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绘画艺术在机械图像时代的生机与危机,以及机械图像对传统绘画艺术带来的影响。第二章阐述传统绘画艺术在这场技术与时代变革下的发展历程,具体论述绘画材料语言的开发及平面化倾向。第三章进一步指出传统绘画艺术的追求已从再现性的真实视觉转向强调体现内心真实观念,改变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定义。第四章强调相较于机械图像,绘画的手工性对于身体部位的重要需求。视觉图像时代,机械图像对于场景的高清真实再现性替代了传统绘画艺术拟真表意的功能,以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传播性与重复性改变了人类的审美特性及审美价值取向,使得传统的主流绘画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一书中同样指出,机械图像在将绘画从视觉的真实呈现的追求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对传统绘画的视觉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不断改变着绘画艺术的视觉效果领。首先,机械图像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影响了绘画艺术的视觉呈现效果。

传统的绘画艺术需要艺术家通过写生活动来感知自然并进一步表现自然。然而,机械图像作为记录真实场景的重要手段,通过迅速即时的动态记录,为绘画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极大程度上丰富和开拓了绘画艺术家的创作范围,但同时也使得艺术家对机械图像的记录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使得绘画艺术家的写生活动越来越少,这就导致机械图像作为视觉语言在为传统艺术创作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艺术家的视觉呈现方式。例如,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基于艺术创作者对自然界丰富色彩的敏锐捕捉与灵活运用,艺术家可根据自身对不同色彩的理解进行多样的绘画处理,从而创作出富有想象力与个性化且具有独特个人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但机械图像减弱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对于自然色彩的表现无法与双眼实际捕捉到的鲜明色彩相比拟,以机械图像为基底,就会影响到绘画艺术创作者的色彩运用,使得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单调沉闷,无法表现出作品本身的视觉艺术效果。

其次,机械图像改变了绘画艺术的视觉表达意义。传统绘画艺术在创造之初就一直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视觉表达意义和内在精神价值的转变,其媒介性和平面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但在机械图像问世之前,传统绘画艺术的视觉内涵一直被创作者忽略或者弱化,其将绘画艺术创作的重点放在场景的再现上,仅仅将绘画艺术作为用来记录各种具象化事物和景象的手段;而在机械图像问世之后,机械图像以强大的传播性和复制性迅速弱化了传统绘画的原始目的,绘画艺术的复刻功能在迅猛的机械图像的围攻下逐渐被放逐到边缘区域。因此,艺术家在迷惘与探索中找到了传统绘画艺术存在的意义,绘画的视觉表达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景物的描摹或者再现,而是通过这种视觉呈现来表达更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内涵。传统的绘画艺术家在吸取了机械图像诸多新型表现手法的同时,增加了绘画视觉艺术综合性和多义性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空间。

绘画艺术是一门在空间里创造出视觉形象的艺术,机械图像时代下的绘画艺术摒弃了单纯视觉效果的外在表现,加强了观念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深层次的人文情感,使绘画艺术更具哲理性与时代价值。《论机械图像时代的绘画》一书深入剖析了机械图像时代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是帮助现代绘画艺术家更好了解绘画艺术发展内涵的重要参考。

作者:周莹

查看全文

视觉文化历史管理论文

图像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我们用眼睛来看,用脑子来想,我们创造了许多视觉图像来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直觉、认识、理解、幻想和理想。世界本来就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语言可以用来交流和传达信息,但语言离不开形象作为基础。思维可以是抽象的,但艺术的思维却是形象的。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使图像的地位迅速提高,有学者认为我们的时代正经历着一个“图像的转型”,现代性就是以视觉为中心的。科技的发展,在光电的作用下,已使图像无处不在。图像一跃而进入文化的中心,对人类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视觉文化的研究中,还有尚待开发的领域,对视觉历史类型的知识考古学的发掘,就愈发显得必要。视觉、观看、幻想、造型和图像,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视觉图像有不同的特征,表现了人类不同的生存状况。通过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研究,可以探讨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我们审视视觉的历史,将从符号的形式分析出发,省略去琐碎的细节,建立起一个结构模式。然后分析这一模式的特点,以揭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这一范型的建立,是在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历史学等提供的大量实证资料基础之上的。黑格尔曾把人类艺术的发展类型归为三大类,这就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尽管黑格尔的描述已受到许多人的怀疑,他为了理念的逻辑体系牺牲了许多真实的东西,但黑格尔美学巨大的历史感,仍然给艺术史的研究以启示。我们根据具体时代的图像的发展,运用抽象演绎的逻辑方法对视觉文化作历史范型的归纳。

我们将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概括为三种图式,这就是图腾(totem)、图像和仿像(Simulacrum)。其特征见下表:

范型

特征

图腾

查看全文

图像文化下高校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研究

【摘要】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形势。通过网络的迅速传播,图像信息快速进入高校思想政治领域,其传播的快速性导致教育时机的滞后,而信息的良莠不齐也削弱了思政教育的导向性。图像文化时代也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依托图像文化,网络思政教育的“全面化”“精准化”“互动化”“个性化”的特点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图像文化;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思政

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在贺信中指出:“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1]。伴随着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以前的依据文字对知识进行间接性的感悟和体会,到更多依赖于借助图像直观获取、展示信息。而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微信等应用程序的兴起,推进网络思政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图像文化时代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逻辑渊源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特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一)网络思政教育的意涵。网络思政教育的兴起,是基于教育者对图像文化时代下网络趋势发展的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发展对原有意识形态的经济及社会基础附着物已发生了改变,在对传统传播观念、方式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趋势,是教育者层面自主意识到网络对网民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的潜在影响,主动运用图像文化,将外部信息逐步内化,使其内化为信息接收者自身的思想,并以这些接收者为主体,进一步影响其他人的存在。(二)图像文化时代下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图像文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为图像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在这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时代,“00后”大学生们的自我个性凸显,“人人都是自媒体”现象使得传统思政教育的先导权进一步削弱,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传播时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相较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方式,图像文化时代下的学生能更自主地筛选信息,类似于自我教育。然而,这类“自我教育”却存在着信息鱼龙混杂、价值观偏差等隐患。因此,思政教师在新形势下需关注时下热点,紧跟时政潮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高地,利用图像文化时代在互联网加持下的特点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其关键点在于“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网络育人体系”[3]。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遭遇的困境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

查看全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研究

摘要:图像化的时代既给高校中的大学生以往的认知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对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响很大。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时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针对图像化的叙事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图像化叙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状况,再提出相关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培育

目前,各种图片层出不穷,我们已经处在图像化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下每天都要看图读图。可以说这种状态下严重影响了高校中大学生的认知事物以及信息交流方式,之前的文字表达,逐渐转成图像化的叙事。比如,在高校大学生日常聊天过程中采用表情包代替了以往很多文字性的叙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对高校中的大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那么就必须对图像化的叙事规律进行不断研究,并遵循图像化叙事的特点。

一、图像化叙事的规律特点和具体要求

(一)图像化叙事表达上更加直观和立体化。在图像化时代下探讨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叙事内容要以文字叙述为主的特点。图像化叙事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进行使用,并且文字与图像化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也能够吸引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成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的叙事方式主要就是文字叙述和图像叙事。这两种叙事方式同样也是我们人类主要的叙事方式。相对来说,图像化叙事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因此图像化叙事中的理解机制也往往先是认知浅层化,之后再表象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来说,不仅要顺应图像化叙事的具体规律特点,还要注意图像的内部构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容和价值上的含义是否匹配。一般来说,图像叙事非常具体,相对于文字叙事来说,图像叙事不仅具有非常逼真的效果,还以简单化的构图和描绘出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图像叙事往往利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构图,并采用色彩搭配,使人们看到图像之后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够轻松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话来说,既可以利用生动的构图来直观表达所要传递的思想政治理论特点,也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大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内容,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对图像叙事背后所表达的深层含义进行思考。(二)图像化叙事的意义具有模糊和多元化的特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图像化趋势来说,经常用含蓄的符号来代替复杂的事物本身,往往不能对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事物进行准确的表达,只是进行模糊的表达。人们在面对这种图像化趋势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所处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来理解图像化叙事中所表达的含义[1]。同样的一张图对不同的人来说,人们所产生的理解是不同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而图像化叙事意义也具有模糊的特点,这也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单一的特点有很大的矛盾性。这就暗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图像化叙事特点必须能够表达特定的核心价值和中心意义,因此必须采用比较稳定的图像化进行叙事。(三)图像化叙事认知具有浅层碎片化的特点。一般来说,图像化叙事具有非常直观的形象,因此也就会导致人们容易产生认知的肤浅化,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只对一目了然的表层信息进行关注,而忽略了图像化中所包含的另外一层信息和价值。除此之外,图像化叙事并不具备像文字叙事直接的特点,人们所接受到的往往是碎片化的符号,因此,容易形成不探索图像本质的特点。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想利用图像化叙事帮助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就要克服图像化趋势认知比较浅层又具有碎片化的不良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化叙事教育教学现状

查看全文

视觉图像文化教育变革思考

摘要:图像文化全球化以及数字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这股“读图时代”的力量迅速影响着全世界教育方式的变革。本文主要探讨视觉图像文化对于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视觉图像;艺术教育;文化

曾经,文字阅读代表了全部知识和智慧的获取过程。文字以言语为媒介,具有叙事性和情感性,给读者留下了文学意境、韵味得以实现的广阔空间。然而,其形象的显现是间接的,带来了阅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没有视觉媒介形象的直观功能。图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形象,拥有文字所没有的视像的直观性和具像性,具有强烈的再现性、真实性和造型性。图像是一切文化之间的“纽带”。因此,时至今日,在各种信息风起潮涌的今天,要一种理念为公众所接受,形象化、感性化才是最有力的方式。

一、图像文化的背景

麦克卢汉首先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理论,并把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重塑了人们对传播学的思维。举例说,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的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另外,他认为,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讯息。随着电力时代的来临,电视便成为了图像传播的主力媒介。而网络时代的降临,也使电脑成为更广泛传播的媒介,而与之相关的,是图像时代的到来。

二、图像文化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查看全文

“时代美术”笔谈

【摘要题】美术史

【正文】

记忆的图像和思考的图像

“时代美术文献展”的策划和组织,初衷是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美术图像的重组和呈现,探求这些图像本身所隐含或背后所具有的社会学、文化学意义,当然,这种重组和呈现本身就是研究、整理以及重新审视历史的重要环节和过程。图像具有文化记忆的意义,记忆载负着文化而产生思考和审视的内涵,当历史中的文化图像以新的角度和方式,在新的时间空间中被重新呈现出来,它们将体现出新的思考点,引发人们对图像进行重新解读,以更深地挖掘图像的历史内涵,延伸其与当下文化之间的意义链。

但是,在整个展览的呈现和接受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们似乎更多地以现实而通俗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历史文化图像,在这些图像中,更多看到的是与个人经验相关的情感记忆,带有较普遍的怀旧或追怀的情绪,以及认同和满足的心态。毕竟,那个特定时代的美术图像,更多保留和体现着那个时代对“美”的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化的呈现和理解,保留着经过改造的思想和情感对社会、现实以及“美”的真诚的表达。那个时代的美术,曾经以它作为一个时想的、有着恒远意义的“美”的代表,深深地扎根于人心,并曾经成为一代成长中的人们心中对美好前景的憧憬和想象。“美”以其强大的图像化的力量占领了人们的视觉以至思想,这种力量,可以说是社会性的、铺天盖地的,它不仅紧紧抓住人们的视觉,更深深地成为人们的记忆。因此,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历史距离之后,重新来面对这样的图像时,记忆成为了这些作品最突出也最容易生效的特征和亮点。因此,“时代美术”的图像,似乎更主要地成为了记忆的图像,与个人的情感经验、个人的成长经历、普遍的追怀心理相关的记忆图像。

记忆,当然是图像一种无法回避的功能和特点。然而,我们面对的也许不仅仅是个人普遍而现实的情感和经验,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图像,所凝聚的记忆的内涵也不应仅仅限于“美”的图像化的视觉意义,当图像作为文化和历史而存在,而被追溯其意义,图像的重新解读、重新组合和呈现,它的思考的意义更可能被体现出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