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09:53: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图书馆联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图书馆联盟

漫谈图书馆联盟的用意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着名图书馆联盟的介绍,总结归纳了现代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和意义,说明了图书馆联盟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功能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自由使用代替了固定完整的信息收藏,图书馆联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在实践中,它已被证明是促进图书馆合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图书馆紧随时代潮流的必需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凸显出它的意义与价值。

1、联合编目。即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利用网络进行联机编目,共享编目成果。成立于1987年的Ohi0Link,其宗旨便是建立全州范围内的电子目录系统,1990年它将85个成员馆的集成系统统一为INVCPAC系统,实现了联合编目。联合目录是联合编目的成果,Ohi0Link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属于集中式联合目录。由于所有记录都通过共同的软件处理,书目数据格式相当一致,易于管理掌握。目前整个中央目录数据近千万条,馆藏记录达4000万条。与此同时,它还建立了规范文档进行规范控制,大大减少了编目工作中的重复劳动,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书目数据质量。还避免了个人因知识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各行其是,前后矛盾。

2、公共检索。用户可从任意一个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的终端出发,在网上检索联合目录,以了解某一文献是否入藏及入藏的场所,并且通过检索各类型数据库,得到详尽的文献索引、摘要等相关线索乃至全文。以美国佐治亚州的GALILEO为例,它的公共检索提供两种途径,第一是在主页上,提供一个分类菜单,按分类方式为用户提供十余类60多种数据库查询,可获取原文。第二是以相互连接图书馆(GIL)系统把联盟内藏书目录、自助式流通、编目控制等功能集成到一起,读者可通过快捷检索、关键词检索、精确检索等多种方式了解书刊信息。十分方便,大大节省了检索时间,该系统可同时提供5000个用户查询。值得一提的是,GIL提供了一个扩展目录,包括了联盟成员馆外的众多图书馆,范围之广,令人赞叹。

3、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间,通过联合目录,再借助一定的公共协议,使各馆的信息资源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更多的读者、用户获取和利用。资源共享是图书馆联盟的最终目标,因此,各个联盟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近年来,一些较大的图书馆联盟已开始实施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中国的CALIS拥有四种共享形式,包括馆际借阅(返还式,针对印刷型文献);文献传递(非返还式,提供各类论文、报告、可利用数据库等);特种文献提供(视听资料、缩微品等);代查代索,接受用户馆请求帮助查询代索国外信息机构文献。美国的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形式有直接借出(主要是通过办理通用借书证实现),馆际互借(使用联盟的计算机系统与快递网相联,图书可在48小时内送到,其快捷几乎无与伦比);相互提供归还(GCLC规定从一个成员馆借出的文献可就近归还);共同资源的共享(不仅包括共同购买的数据库,还有地区资料,例如GALICEO已将佐治亚洲的普查数据库加工成在线资源,以利于共享)等。共享范围几乎扩大到全体公民,内容丰富且对读者、用户限制较少,充分显示了图书馆联盟在此方面的巨大作用。

查看全文

图书馆联盟构建研究论文

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经认识并切身感受到,单凭本馆自身的信息资源储量很难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于是纷纷选择了一种符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按照自愿原则签订一定的合同或协议,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结成的图书馆合作组织。该组织为解决文献信息资源急剧增长而经费不足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新举措,是一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但是,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工作中,各加盟馆由于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他们如何能够协调地加盟到一起,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并且能够最佳化发挥联盟的力量,使每一个加盟馆既能更好地维护联盟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能极大地获取本馆的个体和现实利益,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研究。作者试就建构图书馆联盟的几个基本问题作简要分析。

1、树立新型的合作理念

图书馆联盟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具有图书馆联盟性质的团体就产生了,这一联盟形成的最初动因正是基于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采用联盟形式,即几个关系紧密的图书馆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结成同盟来进行密切的馆际合作活动。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全国性、地区性或行业性的图书馆网,逐步实现了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等服务。我国图书馆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通过邮寄等形式开展馆际互借,形成了最初的资源共享。此后直至90年代中期,图书馆合作主要有分工协作、统一编目、联机编目、编制联合目录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合作主要是实体馆藏资源的共享,更确切地说是资源存量较弱的图书馆对资源储量较强的图书馆的资源分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与作为资源共享目的而结成联盟的合作理念有所差异,这也正是多年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步履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90年代以来,电子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的革命性发展,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与保障,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这一新型的图书馆合作理念至此已具备了运作实践的现实条件。于是图书馆联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较为著名的如美国的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英国的CURL、EARL,德国的KOBV,加拿大的CNSLP和挪威的RBT等。中国的联盟活动始于90年代期,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等。另外,1997年成立的国际图书馆共享联盟联合体(ICOLC)更为图书馆联盟建设揭开了新篇章。这些蓬勃发展的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新理念而组成的图书馆联盟凭借其强大的整体力量,联合采购,共担风险,缓解供需矛盾,提升自身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长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新力量和新理念,每一位加盟馆都应当树立这种新理念。

2、建立协调一致的联盟目标

查看全文

图书馆联盟的知识产权保护透析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资源共享

论文摘要: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需引起重视。本文旨在浅析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从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以及技术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图书馆联盟应运而生,是近年来在图书馆界比较热门的话题。我国的图书馆联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职能和读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知识产权问题。例如:通过联合购买到的数据库等数字信息资源在联盟范围内使用时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建设中对传统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成员·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利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间题等等。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以上问题仅依靠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及其其它相关条例并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为了图书馆联盟能够健康地发展,对能够预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事先制定办法加以约束是十分必要的。

二、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查看全文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研究

[摘要]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多体参与式的协同运行本质,个体成员馆之间的权益关系平衡以及彼此的协同发展是其存在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创设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本文从参与约束激励、资源共建与服务共享动机以及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等三个维度阐释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治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参与激励;共享动机;合作行动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决定了知识资源需求的相似性,而高校在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优势上的差异,也决定了知识资源需求呈现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1][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满足上述多样化的知识资源需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运行组织,成员馆之间关系不仅会影响其他成员馆的运行,也会影响到整个联盟的运行。因此参与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平衡以及彼此的协同发展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存在依据,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需要创设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提升整个联盟的资源建设能力和共享范畴。本文拟从成员馆的参与约束、资源共享动机以及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等三方面来阐释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治理机制。

一、成员馆的参与约束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成员馆具有双重的主体身份,一方面其是个体,是独立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另一方面其又是整个联盟的一部分,或者是与其他成员馆组成的小团体的一部分,是更高层次主体的一个部分,体现着大主体的个性,即所有参与成员馆的共性[3],这种双重主体的身份之间是互为前提、互相包含的。个体成员馆之所以参与联盟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有一个最基本的个体理性约束,即可以获得基础资源支持和平台支持(诸如资源建设方案或者元数据标准体系的共享等),没有参与联盟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个体成员馆是无法获得联盟的基础资源支持的,而且无法得到联盟平台所能够给予的资源建设与服务视野。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几乎所有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都是以具体的项目形式开展的,在这些资源建设和服务项目中,个体成员馆的角色不是对称而等同的,有些个体成员馆提出某些资源建设与服务目标,并为设定详细而明确的规划,主动寻求目标实现所需的合作成员馆,而有些成员馆就成为他者寻求并成为他者实现目的的依据[4]。个体成员馆作为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的跟随者之所以参与到他馆引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也是要满足自身的个体理性约束,并期望能从参与他馆规划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中所获取的收益要超过不参与他馆引领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所获取的收益,而且要从共同的项目中获取有效的预期份额,进而获得所在联盟的“奖励”支持。

二、资源共建与服务共享动机

查看全文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研究

1引言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在于通过统一的平台和按照统一的联盟合作协议促进成员馆在服务业务上的合作,实现彼此的资源优势整合,开拓服务业务的共赢局面[1]。总而言之,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服务能力的整合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的基本指导思想,共建的是各个成员馆用户所需的共性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是联盟所有成员能够掌握和拥有的差异化知识资源和服务能力[2],“个体参与或进行资源建设或服务能力培育,集体共享资源或服务能力”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基本运行机理[3],无论是资源共建还是服务能力的共享,其核心就是围绕联盟内部的资源与服务在需求者和提供应者之间的有向流动展开的。如果联盟内部的资源可以被无偿使用或者低成本利用,这势必隐藏着资源建设的个体理性和资源共享的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资源服务与利用中的风险。笔者针对联盟内部资源流动中的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源流动中需要规避的风险,分析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中各个成员馆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从全链路平台构建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运行体系。

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剖析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是围绕信息资源和参与主体两种元素而开展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因为资源的流动而产生。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展现个体独立思维的主体理性,而且产生了体现主体现实和潜在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的互动理性。因此可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定义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资源构成、参与主体、运行中的信息流动及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体理性关系,可以说上述要素都是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或产生的,因此笔者以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过程中所体现或产生的上述元素为基本维度,以运行过程为逻辑主线来剖析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4]。全链路平台构建是一种关注联盟整体运行场景的系统构建思维,涉及多个参与主体角色,面对多关联的联盟运行流程和多元化的运行场景。贯穿整个运行业务链条,为每个影响联盟服务和用户体验之处提供解决方案,既可以实现联盟服务目标,又能提升联盟服务的用户体验质量。2.1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资源构成。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内部的资源主要有客体资源和主体资源两种。除了联盟内部的信息资源外,在联盟内部资源流动或服务中会产生大量冗余的信息,还应该包括信息资源需求与利用以及服务的时序演进信息或者主题分布信息等,这便是联盟内部的客体资源。由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内部的知识资源需要不断更新,所以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是每个成员馆的责任和义务,而该信息系统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出版机构或者资源供应机构提供客观可靠的用户信息。2.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参与主体及角色。从信息资源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看,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有学术研究需求的用户群,以及为其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各个成员馆。鉴于信息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的可持续性,在这条信息资源供应链上应该有前端供应者,即信息资源或知识资源的提供者,最常见的是各种出版商或者数据供应商等[5];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前端供应者(出版商或数据供应商)而言,最重要的信息莫过于有利于其资源推广的市场信息,这将是信息资源前端供应者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最有效的作用是提供了多样化信息的整合平台,不仅发挥信息资源整合和互补的优势,也产生了大量的用户资源利用特征信息(诸如阅读习惯、阅读倾向、数据的利用强度、感兴趣的主题领域等),对于信息资源的前端供应者(出版商和数据供应商)而言,这些资源利用特征信息是最有效的市场开拓信息,有利于实现“低端信息免费而高端变现”的赢利模式[6]。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上述主体扮演着多样化的信息角色。从学术信息寻求的角度看,信息资源的供应主体主要包括前端供应者和成员馆,信息资源的寻求主体主要包括用户群体;而从用户特征信息寻求的角度看,成员馆在对用户群体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用户资源利用的特征信息,这样信息资源的前端供应者们将是信息寻求主体,而成员馆与用户群体共同构成了信息供应的超主体。超主体(图书馆及其用户)作为资源的搜集和利用者,同时也是信息需求偏好的提供者。例如2017年,重庆大学、京东和汇云博图三方达成战略合作。汇云博图科技公司利用重庆图书馆的用户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通过对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提取阅读特征等智能信息;与此同时,京东通过与二者的合作,一方面依靠平台优势决了高校图书馆对新书、热门书的迫切需求,也就是超主体需要的数字图书资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新书数字资源的短板问题,为读者推荐好书,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图书馆数字馆藏的更新发展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京东与汇云博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获取的读者需求和阅读偏好,来决策购买热度较高的图书版权,通过纸质化和数字化出版销售,优化图书的销售渠道,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收益;三者的合作也促进了图书资源流和用户信息流间形成生态化的循环。2.3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的信息流动模式。学术信息的主要流动模式是“信息源端→成员馆→个体用户”。用户特征信息的流动却呈现多元化模式,或者是“个体用户→成员馆→信息源端,或者是个体用户→信息源端”,或者是“超主体(成员馆和用户构成的联盟)→信息源端”。联盟上述信息流动模式如图1所示。在第一种用户特征信息流动模式(个体用户→成员馆→信息源端)中,个体用户特征信息需要经过成员馆的汇聚处理最终流向信息源端,对于信息源端而言,收集用户特征信息的成本降低,但是无法保证用户特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第二种用户特征信息流动模式(个体用户→信息源端)中,个体用户特征信息直接流向信息源端,可以确保用户特征信息的真实可靠,但是由于用户群体相对分散,无法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而且信息收集的成本会增加。在第三种用户特征信息流动模式(超主体→信息源端)中,个体用户特征信息将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这个超主体直接流向信息源端,即个体用户的资源利用特征信息同时被成员馆系统和联盟系统记录,并汇聚在联盟平台中,这样从联盟超主体流向信息源端的用户特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而且降低了信息收集的成本。因此,从联盟运行中信息流动的角度看,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平台不仅能够保证信息流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够降低信息汇聚和信息收集的成本以及联盟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2.4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的主体理性关系。由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的主要服务主体是各个成员馆,即使有信息源端为其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各个成员馆也需要按照信息守门人的标准对这些信息资源予以序化处理[7];而对于用户而言,无需考虑其所利用的信息资源究竟来源于哪个服务主体,用户都将其看作是联盟的共有资源,而对于单个成员馆而言,这些都是其付出努力进行优化建设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一定存在着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冲突,主要体现在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中。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各个成员馆自行承担成本,信息资源及其服务是共享的,可以被联盟所有用户加以利用,而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无法从信息用户那里直接获取收益,特别是自身的个性化信息资源较多地被其他成员馆用户利用,个体成员馆持续加入联盟的积极性将会降低,为联盟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可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8]。虽然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个高校的师生,但是由于专业、学习层次、研究能力等的差异性无疑提升了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以及服务体系的信息非对称性,如果某个人仅仅依据其是联盟成员馆的服务用户,就可以随意利用联盟的所有信息资源,就势必增加了联盟信息资源服务运行的成本和风险[9]。因此应该构建统一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平台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服务共享。

3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全链路运行平台的构建

3.1联盟全链路运行平台的构建理念。将各个成员馆的优质信息资源作为信息产品,将其放置于联盟平台中予以推介,借助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的品牌效应,来开展成员馆与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平台的信息资源种类,而且能够保障资源利用者和资源拥有者的正当权益,降低信息资源利用的风险,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资源推介服务和资源利用中所产生的用户特征信息对于信息源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将这部分信息进行汇聚,因此该平台除了资源服务和资源利用功能之外,还要展现资源汇聚的功能,所以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至少应包括3个子平台,即资源推介平台、资源利用平台和服务利用信息汇聚平台[10],如图2所示。上文中的北京汇云博图科技公司是图书馆行业内知名的系统和资源服务商,为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提供了图书馆大数据分析及智能信息服务,其作用类似于图2中的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平台,是该平台的应用实例。但是汇云博图科技公司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仍旧为“一对一”模式,因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分馆而立,在运行中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参与其中,形成一个联盟系统,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的重复分析,提高用户偏好需求等数据的聚合化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联盟之中所有成员馆共享数据的整合、组织和分析的成果,最后,高校图书馆联盟平台与供应商进行合作,互取所需,高校图书馆联盟平台以获得最新的图书或数字资源信息,为及时充实馆藏资源和优化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供应商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阅读及其偏好信息,彼此形成资源流和用户信息流生态化循环体系。该运行平台体现了两种资源流动关系,一部分是由联盟推介平台流向联盟利用平台的信息资源,一部分是由信息源端流向推介平台和各个成员馆的信息资源。信息源端可以从各个高校获取更多的合作机会,这些用户的信息行为是出版商或数据供应商最希望获取的,因为这些信息反映了用户的阅读偏好和信息利用偏好,是非常宝贵的市场信息。3.2联盟全链路运行平台的激励措施。为了让联盟成员馆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具有可持续性,就需要优化成员馆展示自身优势资源的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这才是联盟运行体系的核心部分,即各个成员馆如何利用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联盟平台所具有的规模优势获取的各项支持。优化内在动机无非是提升成员馆参与联盟的正向心理预期,即通过对参与联盟并提供资源服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一方面展现为自身对联盟他馆服务量与自身用户在联盟中获取的他馆服务量的对比,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对整个联盟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分析,即通过对外服务所取得的行业认可度以及可能争取的资源投入等。对于国内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图书馆经费都是从其办学经费中划拨,而且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获取外在激励表现为政府对于服务能力强的图书馆也可以进行政策倾斜或增加资金支持,所以为了达到联盟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发挥各级政府在联盟建设和运行中的协调和管理作用。按照上述分析,除了资源推介平台、资源利用平台和服务利用信息汇聚平台3个子平台之外,还应该包括联盟协调管理平台,以发挥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的作用[11]。从办学经费中划拨部分图书馆资源的建设经费作为联盟运行经费,交于联盟平台统一管理,一方面用于购买联盟所需的共性资源,另一方面针对联盟内部的个性化优质资源服务实施奖励,即实行资助与奖励并存的激励机制。根据最省力法则,区域用户可以通过其区域联盟满足其信息需求,所以必须鼓励高校图书馆提升对所在区域的社会服务能力。首先政府将部分图书馆联盟建设经费直接交于区域联盟平台,而联盟所在的地方政府只是扮演监督的角色,并不直接拥有经费的使用权和分配权,联盟平台的建设经费对于所有的平台成员馆都是公开的。在联盟内部展开服务竞争机制,各个成员馆用户所获取的外部资源服务量与自身服务量的比较而获取联盟的资助奖励,这样对于财政拨款而言,可实现经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能为他馆用户提供信息或知识服务的成员馆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自身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只不过社会化服务的对象是兄弟图书馆的用户,此时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已经开始社会化服务联盟的初步实践[12]。联盟平台的重要作用在于需要将这种运行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化建制开展下去,无疑会呈现一个多赢的均衡[13]。对于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的图书馆建设经费而言,可以优化经费的合理使用;对于各个成员图书馆及其用户而言,可以避免信息资源的闲置;对于提供信息资源的源端供应商而言,可以直接实时获取信息资源的利用状态和特征信息,并及时调整其资源供应策略,从信息流动的角度看,这些资源利用状态和特征信息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并及时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查看全文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新思路

摘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优化,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重视拓展文献资源建设思路,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本文从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以及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打造两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的拓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文献资源建设能力,而且需要重视与社会力量、其他高校图书馆等构建合作关系,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更大助力。

1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

近年来,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开放路径的探索成为了研究热点,即通过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的开放,在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促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呈现出更大价值。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路径也具有了新的视角,即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在这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路径下,高校图书馆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且能够有效降低文献资源建设成本,因此,这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路径,主要包括志愿服务、慈善捐赠以及外包等。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吸引学术机构、出版社等单位乃至个人开展文献资源捐赠,从而拓展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来源;二是构建具有地方性质的文献资源开发研究专业队伍,从而在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得以充分开发的基础上为图书馆文献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三是强化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与对接,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更多馆藏以及管理经验作为支撑。另外,从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保障策略来看,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支持对这项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依托宣传、政策引导、表彰激励等提升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积极性。如政府部门有必要围绕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构建管理条例,确保相应工作能够得以规范化的开展。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当重视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与社会力量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基础上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动力。如高校图书馆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向社会的开放程度,在提升自身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促使社会力量能够在享受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了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缺陷,进而为积极参与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优化当中奠定良好基础。

2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打造

查看全文

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网络电子期刊许可协议的谈判、签订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模式,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电子期刊/许可协议/出版商

【正文】

随着WWW的盛行,网络电子期刊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由于其多采用许可协议的方式租用使用权,从而使得许可协议模式成为图书馆订购或利用网络电子期刊的主要手段,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licensingagreement)已成为图书馆或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方式基本是由许可方(信息资源提供商)提出许可使用的协议初稿,规定被许可方(通常是图书馆)的使用权利、责任及义务,双方如果对协议的条款没有异议即可签约。但由于许可方不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具体需求,提出的条款往往比较苛刻,或不切合实际;与此同时,作为被许可方的图书馆对这种新的贸易形式也不太了解,不知道谈判的余地有多大,由此面临许多问题。

1许可协议的谈判与签订

查看全文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加大,公众对投资回报的期望值也日益增高,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的投入进行严格管理,并以强有力的手段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结进行绩效评估,以提高研究的质量、效益和效率。对国内外科研评价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以期对管理部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1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员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采用不同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研究结果,如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品种、产品、图纸等。科研成果的评价即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此来考察管理部门在资助科学方面的政策及相关措施,审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证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众展示科学研究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级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评价投资效益,成了投资者和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1.1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查看全文

图书馆危机管理问题的思考3篇

第一篇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仍然存在许多管理问题,如基础服务不到位、文献资源不足等,极易引发图书馆里的危机,阻碍我国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切实做好图书馆里的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为人们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应加大投资力度,做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图书馆里图书利用率,为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现实表现

1.财政与资源危机

目前我国政府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图书馆里购数量、藏书量逐年减少,造成图书馆在许多方面出现供不应求情况,如文献检索不畅、硬件设备老化以及智能化服务程度低等问题,无法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并给读者造成了许多不便。同时随着我国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日益丰富,获取资源的途径也更加便捷,为此许多读者都选择在网络上下载资源,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这使得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如果这种供不应求的矛盾持续下去,图书馆就会在多元化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从而造成图书馆的生存危机。

2.社会与形象危机

查看全文

网络电子期刊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网络电子期刊许可协议的谈判、签订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模式,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电子期刊/许可协议/出版商

【正文】

随着WWW的盛行,网络电子期刊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由于其多采用许可协议的方式租用使用权,从而使得许可协议模式成为图书馆订购或利用网络电子期刊的主要手段,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licensingagreement)已成为图书馆或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方式基本是由许可方(信息资源提供商)提出许可使用的协议初稿,规定被许可方(通常是图书馆)的使用权利、责任及义务,双方如果对协议的条款没有异议即可签约。但由于许可方不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具体需求,提出的条款往往比较苛刻,或不切合实际;与此同时,作为被许可方的图书馆对这种新的贸易形式也不太了解,不知道谈判的余地有多大,由此面临许多问题。

1许可协议的谈判与签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