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06:08: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途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职德育教育途经探讨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其带来的巨大思想冲击,给学生群体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职学生由于其整体素质较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差,在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为避免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严重偏差,在价值观的形成上存在极大危险,就应当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使其懂得善恶对错,并能够拥有正确的理想和未来规划。同时,中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储备军,能够为我国提供大量职业型和技能型的劳动人才,必须保证其在学校期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得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并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以保证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当前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老师综合素质不高
德育老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教育水平。然而,目前的中职院校德育教师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一些德育教师由其它课程教师,不仅专业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扎实,在教学态度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和不足。教师普遍认为德育教育不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没有直接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其行为举止和言语态度均对学生起到负面的影响。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是中职德育教育问题中的突出问题。
2.德育教育与实际相脱节
建筑工程管理有效途经研究
摘要:建筑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各个工种间的协调以及建筑安全、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提高和加强。利用科学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文章对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从而为企业带来高效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途径;研究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都使建筑行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目前在建筑施工上很多问题出现,如建筑质量不合格,建筑安全问题,建筑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急需良好的工程管理来进行解决。建筑工程管理涵盖建筑工程的所有方面,本文主要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对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路径进行研究。
1建筑工程管理的特征
通常,各个城市都会通过特有的建筑物来体现当地的特色,因而建筑工程数目众多、形态巨大,且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时占据着非常高的位置。建筑工程管理具备以下特征:(1)由于建筑工程的数量大、形态大的特征导致参与工程建筑的人员比较多,建筑周期长,其工程造价也相对较高,建筑地环境对其影响较大,故工程管理相对复杂。(2)随着工程建筑的建设,影响其进度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加,如建筑材料的供应及价格、规格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等。(3)当前工程多采取化整为零,多项目分别进行责任承包的管理方式。
2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人文精神培养途经论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教师自我发展途经研究论文
教师自我关怀包括对教师自己的生存生活的关爱、职业生涯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关心。因而教师自我关怀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师自我关怀的功能或意义正在于促进自己的自主发展,自我关怀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专业自觉意识、追求健康与快乐、对自己负责、有反思与创造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教师;自我关怀;生存生活;职业生涯;生命价值;自我发展
当今社会对教育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而这种期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嫁于教师”。[1]P5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说:“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2]P139因为教育成了“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2]P1所以这种期望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来的,因此是合理的、正当的,但不能不说这是造成目前教师比较沉重的生存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教师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感”、“教师心理问题”等成为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汇。同时,学者们开始追问教师的“生命意义”、追寻教师的“幸福”、呼唤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也反映了教师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单纯关注教师的社会价值转向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3]P4的追求。我认为,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无论是“教师生命意义的澄明”、还是教师“幸福”的追寻、抑或是对教师“人文关怀”的诉求,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使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是对教师的“关怀”。然而我们在希望外界对教师关怀的同时,却普遍忽略了教师对自我的关怀,而这恰恰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关心”。在宗教中,关怀意指对人生命的关怀,如基督教追求生命的永生、佛教讲求佛法的解脱道。而在哲学和伦理学中,“关怀”主要指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关注。《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对“关怀”的解释为:“关心的同义词。标志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指人们基于对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解而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的关切、爱护、同情之心。”美国教育家诺丁斯(NelNoddings)提出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其一,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她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因而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4]因而在哲学和伦理学的意义上,“自我关怀”意味着对自身德性伦理的关注,关心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我们还可以从法国思想家福柯(M.Foucault)的生存美学中得到启发,因为“福柯要揭示人在现代性进程中作为大我(理性主体)的工具性地位,确立自我关怀的小我(身体经验)的审美生存形象”。[5]在福柯看来,人的自我关怀包含着四大要素:认识自身、反思自身、精神修炼、拯救自身。[6]
综合上面对关怀和自我关怀的各种理解,本文把教师的自我关怀定义为: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关注与关心,包括对自己作为“人”的关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关注以及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关心,简言之就是要重视自己,并为自己负责。
可以认为,教师对个体自我的关怀有以下三大要素:生存生活关爱、职业生涯关注、生命价值关心。
中国宪政体制萌芽途经分析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制衡型宪政体制的建构将是中国政治领域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因为,与市场经济一样,分权制衡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其是人类政治实践不断试错的最终结论,是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呼唤制衡型宪政体制,中国的法治建设和腐败治理也必然选择制衡型宪政体制。中国的宪政体制从统合走向制衡并不意味着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也并不意味着对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盘抛弃。
【关键词】:宪政体制权力统合权力制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被认为中国的立国之本。长期以来,中国宪法学者对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讳莫如深。特别在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初期,“三权分立”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被彻底批判。权力制衡一直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不适合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三权分立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分权制衡真的不适合社会主义国家吗?也许我们对三权分立有太多的误解和成见。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否定过“三权分立”,马克思不但没有否定“三权分立”,而且始终认为只有经过分权制衡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恩格斯甚至认为,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现成的政治形式。[1]其实抛开政治意识形态,分权制衡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它使西方宪政体制充满勃勃生机,它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而不应拒之于干里之外。
一、权力制衡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
中国封建时代有些皇帝也搞过“分权制衡”。西汉初年,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大体上有一个分工,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皇宫相府各司其职。[2]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因为,虽然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掌而治,但行政权(相权)仍嫌过重,有威慑君权之虞。[3]因此,历史上中国的不少皇帝都极力对相权进行分解和限制。到了宋朝,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管行政,设三司使管财政。分散中央各职能部门的权力,互相牵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制约政府滥用权力,从秦朝开始设立了监察机关,到明代运用到了极致。监察制度是中国贡献给世界政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体现了以权制权的政治理念。尽管那只是皇权对臣权的制约,预防臣权危及皇权,其分权的目的是极权,但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其价值不可低估。
作为一种政治实践,三权分立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城邦国家的市民政治,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往来的频仍,形成了各种经济群体和利益阶层,要求政治多元及分立。当然,在古代地中海地区政治组织形态多为小公国,规模不大且较为分散,即使最为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也没有形成东方一样的政治官僚体制。因此,很难产生长期稳定的中央集权政治。作为一种理论思潮,西方分权思想溯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他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至罗马时代,波利比奥斯倡导“混合政府论”,认为罗马政体应为代表君主的执政官、代表贵族的元老院及代表民众的人民代表会议互相牵制和均衡(从这个意义上,将分权制衡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也不恰当)。分权制衡原则作为一种学说,最先由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洛克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孟德斯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的分权学说,主张必须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他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后来的资产者及其国家法的其他大哲学家们以极其虔诚的心情把这种分权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4]这一原则已经为很多国家的政治实践所普遍奉行。国家权力分立,在各个宪政国家已经成为普遍特征和共同的趋势。当然,三权分立不是僵死的,总会因时而变。可以说,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格局已经不复存在,行政权的强势打破了三权均衡。但不变的是精神:控权与平衡。[5]无论如何,分权制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作用不能否定。凯尔森在谈及分权时指出,分权原则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与其说致力于赞成分权,倒不如说是反对集权。[6]
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
一门学科的形成是精神发展内在逻辑、现实需求呼唤、相邻学科促进、杰出学人努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美学也不例外。
文化美学是把人类的生存方式作为审美对象的学科,这是宏观的美学。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进行反思和观照,这是理性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文化美学的内容的积累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作为一门学科建构,则是很晚近的事,西方自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有文化美学(文化诗学)与文化批评的建构热潮,而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建构文化美学的。从广义来讲,对社会、历史、精神、艺术、人自身的系统性审美观照都属于文化美学,柏拉图的理想国、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康德的精神体系、维柯的诗性世界、卡西尔的符号学等均是文化美学的前身;狭义来看,文化美学不仅是对文化现象的审美,也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和重构。它是带有点超人视角、非功利色彩、类意识情怀的宏大叙事的美学,同时又是冲淡平和宽容多元的。虽然美学的理想向度不可避免地使文化美学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时显露其批判文化现实的锐利思想锋芒。
文化美学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广泛交流的产物,是生态文明建构阶段自然系统与文化系统矛盾充分暴露阶段的产物,也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绝对优势和人类文明的空前风险高调碰撞的结果。文化美学在后现代主义解构废墟的精神空场中出现,对文化的整体性把握是其前提,在文化比较中以他者的眼光观照自身是其重要方法,对文化体系包含的价值系统的透彻分析是其逻辑基础,文艺学的扩张和美学自身转型形成其主干内容,现代性的反思与重构及日常生活审美的泛化构成其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审美视野——文化人类学及文化研究理论的启示
审美是要把对象作为整体来清晰把握的,排斥任何混乱、无序、碎裂、恶无限和不可思议的混沌的东西(超出人的感官和理性可承受的范围),文化作为审美对象的前提是被人意识到,而不再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存在。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人类的不同的生存方式成为考察和认识对象,研究者把他者的生存方式作为对象,而研究成果以理论模型和田野调查中的实证案例描绘了人类文化形成的不同形态和各种可能的发育模式与方向,揭示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人类学家在对原始部落的考察中理清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脉络,人类学向民族学发展、向文化学过渡的过程中,对不同生存方式的作了宏观的整体性的考察,从他者的目光上升到超人类的视角,对人类文化的源流脉络规律走向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学术描述和科学解析,这为审美地把握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文化旅游在民间盛行之际,对异域异族异质异向文化的这种审美性总体把握已成时尚,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也便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关键词而广泛流行。
油田企业节能途经研究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油田企业生产为粗放式经济增长,既是产能企业,又是能源消耗大户,能源消耗在企业成本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油田企业降低能耗既能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又能增加社会效益,因此更需要在目前节能工作的成果上,分析油田企业节能面对的形势,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企业节能工作。
关键词:石油消耗节能
一、油田企业节能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中国油田企业在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坚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在经过多年的治理发展后,在节能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1、重视节能管理工作,普及节能知识
油田行业尤其是开采油田企业是耗能最多的,同时也是最具有节能潜力的企业。目前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各企业都重视节能管理工作,以中石油为例,在2006年全面启动“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积极参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并将建设节约型企业列入全公司所属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努力实现到2010年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企业。同时为了更好的推进节能工作,增强节能意识,总公司与各油田企业坚持采取通过网络、书刊以及节能减排有奖知识竞赛活动等方式普及节能知识。
中小学名师发展途经论文
摘要:新时期中小学名师不但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还应是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力量、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研究水平、较强的引领能力、强烈的合作意识等重要品质。中小学名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包括专业规划、专业学习、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总结反思、交流展示等。
关键词:中小学;名师;教师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林业建设途经研究论文
要: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森林与城市相互支撑的平衡关系,来支持和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剧,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发展城市林业建设,但目前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力求找到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城市林业误区出路
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分支,1967年第九次国际林业大会上首次公布了城市林业这一概念。当前,城市林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综合学科,并且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承认和接受。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对城市林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如长春的“森林城”、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与实施、长沙启动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等,都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的意义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围内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以树木为主体,包括野生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不仅是林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容,发展城市林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林业建设,其同山区的林业建设息息相关,且各自的发展相互促进又带动整个林业的进步。此外,城市林业建设对林业的重要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引导林业的全面发展。
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途经研究论文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