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02:1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退出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退出机制

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思考

这次党和国家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消肿减肥”的权宜之计,而是应当从加强政权建设的高度,把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消解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惯性和惰性、消除和预防各级权力机关的腐败现象、建立健全公务员激励竞争机制、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施政效率上。

今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随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国家公务员局2008年下半年工作要点》也将研究建立公务员交流与正常退出机制、着手起草相关实施细则纳入日程。尽管人们对有望于年内出台的相关细则的内容还不得而知,但这两个文件的公布,仍然在社会上和公务员队伍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很大反响。

多数人对此项政策措施的出台给予肯定和支持,认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工作效率。它意味着党政机关这一“铁打的营盘”终于有所松动,公务员抱守多年的“铁饭碗”也将因此被打破。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基于某些地方在实施公务员退出机制方面已经进行的某些尝试,对这一政策措施可能衍生的矛盾和问题表示忧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迟到的“退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劳动管理制度也不断变革。在企业,相继建立了不断完备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级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也已进行多年并取得积极成效。作为我国人力资源主体的企事业单位从业者曾经的“铁饭碗”已相继被打破,过去依附于某个事业单位或企业便可高枕无忧的状况早已成为历史,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制机制在多数企事业单位已基本形成。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颁布实施。过去三十年,我国在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方面也有不少作为。但是,不能否认,至今还未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机制,一些已经出台的制度性措施仍然是粗线条的,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党政机关中,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在推进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过程中,公务员一直是代表国家和法律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代表国家和法律的游戏规则的监督执行者,但是并未想到建立一套指向自己、约束自己和完全可能使自己丢掉饭碗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于是,偌大一个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而公务员队伍却成为一块规避改革的“飞地”。这次党和国家把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列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是有其深刻含义的,也是上述观点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查看全文

透视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

[摘要]建立运动员退出机制是解决运动员退役问题对运动员进行人文关怀的根本途径。从经济学视角以补偿!机会成本为关键点建立运动员退出机制,灵活运用货币补偿退出、安置工作退出、学习补偿退出和自我补偿退出的形式,重点为运动员提供学习机会和途径,对运动员进行就业培训,可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员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运动员;运动员退役;退出机制

竞技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和基本单元,在我国专业运动员管理体制下,国家不仅应高度关注成长中和辉煌中的运动员,对于那些即将退出竞技体育舞台的运动员也应该予以重视,通过适当的政策形式体现竞技体育的公平与和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竞技运动员的管理机制不仅要有正向的进入机制,即选拔运动员,使其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的机制;还必须有反向的退出机制,为竞技运动员开辟一条退出通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的合理衔接,使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成为流动的活水,防止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淤积沉淀,为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在政策指令性退役安置向自主择业转变的形势下,运动员如何退出原来的竞赛和训练状态,怎样退出以及选择什么方式退出,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关系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又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竞技运动员的退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竞技体育机制不仅进入机制要合理,退出机制亦要合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以!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为精髓的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胜法宝。多年来,在举国体制下以国家专业队为龙头,以省、区、市专业队为中坚力量的一条龙式运动员培养模式选拔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接受专门培养成为专业运动员;同时,每年又有为数众多的运动员,因为年龄、伤病、运动成绩上不去、主观放弃等等原因而终止训练,退出原来所从事的竞技体育领域。随着退役运动员的逐年增多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初国家包分配的指令性政策安置之路已经越走越窄,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退役下来后得不到安置,找不到工作,成为了运动队的包袱。邹春兰、才力这样的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们退役后迫于生活压力干起了搓澡工、门卫,而类似这样的退役运动员还大有人在。这些由于不合理的退出所带来的不良社会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构建合理的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高职教师退出机制构建分析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师退出机制,其根本在于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明确退出标准、明确退出主体与规范退出程序、建立多元化交流机制和严格监督与执法。推行退出机制的前提是完善教师内部管理机制,包括准入机制、考评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和诚信机制。运行退出机制的关键是高职教师积极应对合理退出,包括转变教师职业“终身制”传统观念、提高胜任能力、树立正确的契约观与法制观。良好社会环境与社会保障法规建设是实施退出机制的保障,包括营造合理退出的舆论环境、加强高职教师管理的法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退出机制;构建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其关键在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教师规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规模稳步提升。根据2019年召开的教育部新闻会公布数据,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49.8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39.70%。然而,我国高职教师队伍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出口不畅”现象,已成为制约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教师退出机制是打通这个瓶颈的关键所在。高职教师退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激励措施,是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高校教师编制改革的推进,教师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逐步受到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部分高校对教师退出机制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推行全员聘任制度,尝试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高校教师终身制。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高职教师退出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存在退出标准模糊、退出渠道不畅、退出途径单一、退出程序无序等诸多困境和问题。高职教师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主要是由于教师准入机制、考评机制、培训指导机制、诚信机制等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开放的高职教师人才流动市场,尚未建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未营造教师合理退出的社会舆论环境等。因此,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深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教师退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自身建设是构建退出机制的根本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师退出机制,必须明确高职教师退出标准、规范教师退出程序、拓展教师退出渠道、加强教师退出的监督与保障等。(一)明确高职教师退出标准,切实提供教师合理退出的依据。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师退出标准。退出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是确保教师退出机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设计制定科学规范、令人信服、可操作性强的高职教师“退出”标准,明确规定高职教师退出的具体内容,如师德、职责、胜任力、心理素质等,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高职教师退出标准应有所侧重,确保高职教师“退出有据”。此外,将教师退出标准写入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确保高职教师“退出有法”。2.实行灵活、弹性的高职教师退出年龄标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一刀切”的退休政策,无法为高职教师退出机制发挥灵活有效的作用。建议国家实行弹性的高职教师退出年龄标准,如准许有意愿的高职教师提前退休并给予适当合理的退出补偿,尝试实行返聘、分阶退休等弹性的教师退出策略。(二)明确教师退出主体与规范退出程序,充分保护高职教师权益。1.明确高职教师退出主体。高职教师作为退出的主体,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与对待教师的退出行为尤其是其主动退出行为,尊重他们选择退出的权利。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教师人才放在首要位置,人性化对待高职教师的退出,或退、或改、或提高、或调岗,创设良好的退出环境;通过专业建议、免费培训、就业信息等方式尽可能帮扶退出的教师,促使再就业或创业,温暖退出的教师。此外,高职教师退出的权力主体由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结合,其中校长负责行政评审,教授负责学术评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教师退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高职教师退出的合法性。2.加强教育立法,高职教师退出程序要严谨。国家通过法律明确规定高职教师退出程序的要求,高职院校与教师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明确标明解除合同条款及退出程序要求等相关内容,确保退出程序正当、合法。高职教师的退出程序,应该明确规定拟退出教师觉察期、辅导期、审议期、申诉期等一套完整合理的程序流程及要求,引入第三方高职师资质量评价机构,确保教师退出的公平公正、透明性与可操作性。3.建立常态退出预警机制,畅通高职教师申述渠道。高职教师的退出应充分体现“以师为本”理念,及时对拟退出的教师预警提醒,如为不能胜任职业的高职教师出具书面告知单,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当事人发出警告,强化高职教师的失业风险防范意识。相关教育部门或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退出教师申诉评议机构,为退出教师提供规范的审议听证程序,设立畅通的教师申述渠道,切实保障高职教师的合法权益。(三)建立多元化交流机制,拓展高职教师退出渠道。1.健全人才交流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政府通过规范有序的人才市场,健全并推行跨领域、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人才交流机制,全方位加强和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行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健全社会“再就职”制度,开辟再就业绿色通道,如优先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帮助高职退出的教师再就业或创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优化职业院校人才交流机构,完善高职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人才市场为中转站的职业院校教师流动机制,实现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与省级优质高职院校、职业院校以及应用本科职业高校等不同层次院校之间的职业院校教师流动机制,鼓励高职教师向其他教育机构分流,或推荐到其他院校,或者流向社会其他人才机构。高职院校内部实行灵活有效的岗位管理制度,增强教育教学岗、科研教研岗及行政管理岗等内部岗位的换岗交流力度,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高职教师资源配置机制,畅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交流通道。(四)严格高职教师退出的监督与执法1.加快相关法规立法进程,强化法律的引导监督作用。国家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应该明确高职教师退出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宏观调控、严格监督高职教师的退出行为,执法必严,保护高职院校及教师的合法权益;完善高职教师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相关职业院校教师聘任合同的内容,实行严格的违约责任制,确保高职教师退出机制正常实施。2.健全高职教师退出保障制度。高职教师有序退出是人才合理流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高职院校必须健全高职教师退出保障体系,消除教师退出的后顾之忧。建议探索建立健全“养老金+退休金或离职补偿金”高职教师退出保障制度;按照劳动法规定,及时发放高职退出教师的补偿金等。

二、完善教师内部管理机制是推行退出机制的前提

查看全文

对人才退出机制的研究

[摘要]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退出机制,影响人才积极性的发挥。人才退出机制对员工产生压力,压力又产生动力,使这一机制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构建人才退出机制要注重人员的考核、解聘、回聘和法律制度等问题。

[关键词]人才退出;人力资源;企业人才

一、人才退出机制的内涵

企业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根据业务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企业中持续实现人岗匹配、能力与绩效、绩效与薪酬的匹配,以定期的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人员依据程度的不同采取降职、调岗、离职培训、解雇和退休等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解雇只是人才退出方式之一,而非全部。人才退出也包括暂时退出岗位接受教育和培训,等到教育培训结束后如果达到企业的要求就继续回到组织中工作。因此,退出与解雇之间存在一个缓冲带,例如内部待岗、试用期制和离岗培训等。实施人力资源退出机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人力资源团队的精干、高效和富有活力,通过自愿离职、再次创业、待命停职、提前退休及末位淘汰等途径,让不再适合于组织战略或流程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退出组织及其机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目标。[1]

二、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1.国企人才退出机制状态。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中并没有人才退出机制,自从中央政府提出国企减员增效之后,在国有企业中掀起了一股下岗裁员浪潮,企业隐性失业显性化,这是中国企业的一次集体人才退出。这次下岗裁员的目的是去除企业中多余的冗员,而人才退出机制的目的是使企业人才处于流动状态,在企业中营造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引入退出机制来给人才以危机感,促使他们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查看全文

关于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问题的研究

中共宁海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关于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问题研究”是2003年组织部门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宁海县委组织部对这一课题的调研非常重视,部会专门作了研究,确定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课题组长,主持开展整个课题的调研工作。从2003年4月初开始,制订课题调研方案,确立课题组人员,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各种形式开展调研。这次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我县干部制度改革的实际,在认真分析总结我县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方面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存在的难点及原因,提出了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对于搞好我县承担的全省领导干部辞职制、任期制试点工作,发挥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一、我县在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近几年来,我县在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促进干部的“能下”和“能出”,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力度。以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为手段,疏通干部出口、促进干部正常退出,这项工作在我县探索较早,比较规范,力度也比较大,曾得到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充分肯定。早在1996年底,我县就制定出台了《关于违纪或不称职干部职务调整的意见》。这个《意见》主要有三方面规定:(1)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处分的,一般应免职;(2)受党内警告或行政记过处分的,一般应降职;(3)年度考核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或受诫勉的领导干部在诫勉期满仍未改正存在的问题,一般应免职。在实践一段时间并取得经验后,县委又于2000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党政机关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职务的暂行规定》,使我县的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更趋成熟、完善,更具科学性、操作性。《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领导干部有10种表现之一的,应视为“不胜任干部”,列入组织处理和调整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大方面:(1)政治表现、思想品德、廉洁情况比较差,群众反映大的;(2)在班子内部闹不团结,严重影响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3)所负责的工作打不开局面,完不成任务的;(4)在届中、届末和年度考核中民主评议反映差或民意测验基本称职、不称职票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调整的主要方式有:免职、降职、辞退、待岗等。由于探索较早,制度完善,标准明确,程序规范,措施有力,我县自1996年以来,共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75名,其中免职16人、降职18人、改任非领导职务41人,有效地推进了干部的能上能下,促进了干部的正常退出。

(二)积极实施领导干部辞职制。2002年我县承担了全省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该制度规定:领导干部有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水平、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公认度、身体健康等五方面原因之一,工作不适应、不胜任、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应当辞职。同时,还推出扣分办法,对干部辞职标准进行细化、量化。至今,共有6名领导干部辞职,14名干部被扣分。实施干部辞职制,进一步拓宽了干部“下”和“出”的渠道,为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作出了有效的探索。特别是在辞职制中推行扣分办法,成效比较明显。一是改进了干部辞职标准,使干部辞职依据更为客观。对领导干部22种违规行为扣1-3分,三年内累计达到7分的应当辞职,在原来干部辞职只有定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定量规定,使干部“退出”更加公平、更为明白,“退出”的干部也服气。二是改变了干部“退出”的方式,使干部“退出”有一个“软着陆”。规定三年内扣满7分必须辞职,给干部一个教育的过程,改正错误的机会。解决了以前干部被“退出”一步到位,“台阶”太陡缺乏“缓冲带”的问题。在与被扣分对象的谈话中,大多数干部感谢组织采用扣分方式,及时对他们进行提醒。三是扩大了干部监督途径,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被扣分的领导干部中,有2名是由于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1名是由于自身形象不够注意,嗜酒并存在酒后失态现象。对干部情节轻微,一次够不上辞职标准的违规行为进行扣分,扩大了干部监督途径,震慑了一些平常行为不够检点的干部。四是转变了观念,在干部队伍中树起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被扣分的领导干部中,有6名是由于工作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工作能力比较弱,工作实绩不够明显等工作方面的原因,4名是由于组织纪律性方面的原因,将干部的干事与干部的任用直接挂钩,转变了以往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干净就行,干不干事无所谓”的观念。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不干不行,不好好干不行,不干出成绩也不行”的正确导向,为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查看全文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在比较成熟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和影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多种因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应该如何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对我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健全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被称作创业投资),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和方式向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风险资本,然后将其投入到具有高风险和高潜在收益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所投资风险企业的管理,期望通过实现项目的高成长率并最终通过出售股权等方式获取高额预期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在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风险投资的退出具有重要意义。风险投资能否顺利的退出,关系到风险投资企业能否收回资本,使资本得以循环的流动,从而实现投资→升值→退出→再投资→再升值→这样一个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的过程。

一、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风险资本的来源不同,并且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因而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IPO)

查看全文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论文

[摘要]: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的经验时,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约束作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关键字]: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正文]:

一.引言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投资方式。国际上权威机构的定义分别是[1]: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相比之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领域的过程。从运作方式看,是指由专业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机制。

查看全文

论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摘要]: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的经验时,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约束作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关键字]: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正文]:

一.引言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投资方式。国际上权威机构的定义分别是[1]: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相比之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领域的过程。从运作方式看,是指由专业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机制。

查看全文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论文

一、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风险资本的来源不同,并且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一样,因而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IPO)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是指通过风险企业挂牌上市使风险资本退出。首次公开上市可以分为主板上市和二板上市。采用首次公开上市这种退出方式,对于风险企业而言,不仅可以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而且还可以获得在证券市场上持续融资的渠道。而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则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投资回报。根据美国的调查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的风险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公开上市退出,最高投资回报率达700%左右。因此,首次公开上市退出被认为是最佳的退出方式。但是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方式受到资本市场成熟度的限制比较大,我国目前大多数风险投资中中小企业就不符合我国公司上市的相关要求。(二)并购退出并购退出是指通过其他企业兼并或收购风险企业从而使风险资本退出。由于股票上市及股票升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风险企业难以达到首次公开上市的标准,许多风险资本家就会采用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投资。虽然并购的收益不及首次公开上市,但是风险资金能够很快从所投资的风险企业中退出,进入下一轮投资。因此并购也是风险资本退出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与国际新一轮兼并高潮相对应,采用并购方式退出的风险资本正在逐年增加。从事风险企业并购的主体有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的公司,另一类是其他风险投资公司。(三)回购退出回购退出是指通过风险企业家或风险企业的管理层购回风险资本家手中的股份,使风险资本退出。就其实质来说,回购退出方式也属于并购的一种,只不过收购的行为人是风险企业的内部人员。回购的最大优点是风险企业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了,风险企业家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因此回购对风险企业更为有利。(四)清算退出清算退出是针对投资失败项目的一种退出方式。风险投资是一种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失败率相当高。据统计,美国由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大约有20%~30%完全失败,60%左右受到挫折,只有5%~10%的风险企业可以获得成功。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一旦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经营失败,就不得不采用此种方式退出。尽管采用清算退出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的64%),但是毕竟还能收回一部分投资,以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因此,清算退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却是避免深陷泥潭的最佳选择。清算有三种方式:解散清算、自然清算和破产清算。二、影响我国风险投资推出机制的因素分析影响我国风险投资推出机制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一)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例如美国就是典型的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风险投资之所以在全球最成功、最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有着成熟完善的证券市场,特别是有二板市场——NASDAQ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创造了条件。在证券市场上,风险企业家通过首次公开上市可以重新从风险资本家手中获得公司控制权,从而对风险企业家形成激励;同时,风险资本家通过首次公开上市既可以实现收益,也可以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适合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结合国内实际与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金融体系,才能有效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1][2][][](二)风险企业的未来收益现值一般来说,只有当风险企业的未来收益现值超过该退出方式的成本时,采用这种方式退出才是可行的。即如果风险资本家倾向于用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则风险企业的未来收益现值必须超过证券市场的成本才可行,否则只能采用其他退出方式。(三)风险企业的控制权采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将使风险资本家所拥有的股份稀释控制权削弱,相应的风险企业家就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而并购、购等退出方式则不利于风险企业家实行对企业的控制权,容易引起风险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四)新的股权购买者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能力风险投资退出时,内部投资者(股权出售者)与外部投资者(新的风险资本股权购买者)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内部投资者拥有风险企业比较真实的信息,而新的股权购买者对风险企业信息的获取则依赖于风险企业的信息披露。因此新的股权买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将影响风险资本家退出方式的选择。对于股权出售者来说,总是愿意选择股权购买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困难的退出方式。(五)经济景气程度风险资本家会随着经济景气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退出方式,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市场上资金充裕,投资者信心增强,风险资本家选择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方式的比例增大,成功率也高;而处于不景气状况时,风险资本家选择其他方式退出的比例增大,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方式的比例则下降。三、如何健全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通过产权交易来实现的。从国外风险投资的运营机制和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分析来看,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是风险投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产权交易,风险投资资本才能形成正常的资本增值和循环发展。目前,我国首先应该建立可行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重要步骤是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形式有分散的个别交易和市场集中交易两种形式。分散的个别交易常见于大企业对新创企业的收购及新创企业经营失败破产清算等。市场集中制交易是建立第二板块证券交易市场,将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指标要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此进行交易。也可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产权证券化”或“金融证券化”,推进产权交易由实物的产权交易形式向证券化产权交易形式转化,以促进交易效率提高。一般来说,风险企业发展越成功,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就越多,退出过程就越迅速,退出时的增值程度就越高。成功的风险企业往往大多通过IPO等增值程度较高的方式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不太成功的风险企业则比较多地借助于回购等增值程度较低的方式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在证券市场尚未发展到一定阶段,风险投资的退出,选择收购兼并似乎更符合实际。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以银行为主,证券市场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市场行为尚不成熟。鉴于此,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从长期目标来看,应建立真正意义上二板市场,实现IPO退出,近期应完善证券市场,建立兼并与收购、买壳或借壳上市、海外上市、公司清理等多种退出机制。参考文献[1]张春英,杨江清.风险资本退出方式比较[M].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2]吴文建.风险投资退出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5,(6).[3]张军,徐小钦.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4,(3).[4]高朕.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及我国的现实退出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5]何小锋,黄肯.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冉云.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N].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2]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在比较成熟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和影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多种因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应该如何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对我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健全

查看全文

股市退出机制建设论文

我国股市的封闭型特征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规范成熟,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已成为股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PT水仙已开退市先河,但这并不能说明退市机制就此启动,首家退市企业更多的是出于市场义愤。人们常常认为企业退市的困难在于股市本身不规范,法规不健全,证监部门难下决心等等,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要真正建立股市的退出机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深层次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股市退出机制必须解决企业退市的成本机制问题

我国股市退出机制建设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建立企业退市的成本。成本是指个人或组织为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它相对于收益而定义。上市企业的退市不是无代价的,正是这种代价的大小及其与收益的关系决定了股市能否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如果企业、股市和社会为一个企业的退市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了它们为之所获得的收益,退市就会中止;反之,则得到施行。确切地说,上市企业退市与否,取决于退市成本与退市收益的比例,用公式表示:TI》TC或TC≤TI,式中,TI表示退市收益,TC表示退市成本。这一关系式表达了企业退市成本机制的核心。正是这一机制从根本上制约了股市退出机制的建立。

(一)退市成本与收益因素考察

企业退市会对企业、股市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

从成本方面考察,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退市企业的会计成本。这是会计师在帐薄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它反映使用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企业退市,首先碰到的是从会计帐目上要支付多少代价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因退市而破产,那么清偿过程中偿债额便是退市的企业会计成本。第二,退市企业的机会成本。企业退市,失去上市特权和融资资格,等于企业放弃了在股市低廉筹措资本的机会,构成了退市的机会成本。第三,企业退市的社会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作出决策过程中使用和发生的费用支付。它的核心在于与决策紧密相关,不发生决策就可能是隐含的。一个企业退市,在股市买卖该企业股票的投资者因不能再有机会在市场交易该股票,可能造成持有股票的价格缩水。这种股票的缩水部分属于社会付费,因为交易市场的活动与企业自身的运行是分离的,股市的责任由社会承担。可见,社会相关成本是由退市决策引发的。第四,企业退市的社会增量成本。增量成本是因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与相关成本具有同一属性,但它发生于特定决策的情况下。第五,企业退市的社会软成本。这主要包括企业退市乃至破产需要社会各方为之付出的各种难以直接用货币衡量的费用。如社会的稳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出台有关退市的优惠政策、社会的责任等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