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02:09: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退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贷退出探索

信贷退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授信退出能收到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客户结构和收益结构的良效;另一方面,授信退出中的片面做法也诱发了经济金融运行中深层次问题的集中暴露。

一、实施主动性信贷退出必须把握的时机

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是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时期。确定最佳的信贷退出时机没有统一、固定的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一事一议。

1.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按照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行业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小、抗衰退能力强、其预期赢利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性”行业;发展状况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小、一般保持匀速发展的“保持性”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大、与经济周期同方向或反方向变化的“周期性”行业。在搞清楚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之后,应根据自身信贷结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信贷退出的具体策略。对于成长性行业,可以大力营销,积极进入,提高行业贷款增长率;对于保持性行业,可以适度进入。但应注意选择客户,合理控制融资总量;对周期性行业,要依据经济周期的节奏,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在选择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进行支持的同时保证信贷适时退出。

2.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规律,适时进行信贷退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重新配置的过程,信贷资金作为资源要素之一,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无疑是确定最佳信贷退出时期的重要依据。在进行信贷退出时机选择时,对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应作为信贷退出的首选目标,其次是将行业竞争力弱、替代品众多等特点的企业作为信贷退出的重点客户,也可依据行业标准指标,来判断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如果企业指标与行业标准值有较大偏离,则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或生产经营存在一定问题,银行应实施信贷退出。

3.准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银行信贷资金退出的最佳时机应是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拐点。从基层农行近年的实践看,信贷退出往往选择在企业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净资金流量等财务指标日益恶化的衰退阶段。这一时期实施信贷退出潜在风险已显性化,上下容易达成共识,但企业资金流不充裕。也不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信贷退出只能采取再融资、置换、重组等被动的退出措施,信贷退出成本加大,信贷资产风险加剧。企业成熟期为现金流量和信贷风险变化的拐点,在成熟期进行信贷退出,银行可以通过现金清收、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主动退出贷款,这一时期财务指标亮丽,容易从多种渠道获得融资,信贷风险可控。但在成熟期实施信贷退出上下很难达成共识,因为企业由成熟期蜕变到衰退期之前存在不同的发展方向,退出决策要难于增加融资的决策。因此,应准确把握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对于“朝阳产业”的企业,应在其由成熟期蜕变到衰退期之前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信贷退出;对于“夕阳产业”的企业,无论企业处在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都应高度关注,适时部分或全部退出。

查看全文

投资退出战略研究论文

企业应该对投资项目定期进行分析、排序,慎重部署投资退出。

很多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本文作者在大型控股集团公司工作多年,他们在该文中提出“投资时就要考虑退出”的观点,结合香港和记黄埔公司的诸多操作实务,解释了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途径,实现投资顺利退出。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作者还提出了投资退出并不只限于项目亏损时的万不得已,而应该是主动的发展战略,在恰当的时机以退为进。

对于中国的行政总裁、财务经理和投资经理来说,此文能使你在投资时考虑得更周全,使投资项目不仅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更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对企业来说,投资总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企业通过投资、再投资壮大规模后,往往面临着如何退出已有投资的问题。不少企业正是由于没能在投资的进入与退出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当然,企业的投资活动包罗万象,本文所探讨的只是狭义上的投资,即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为长期资产的部分。

退出是为了进攻

1999年10月,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将其拥有的Orange公司48%的股权卖给德国的电信巨头Mannesmann公司,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早在1994年,和黄公司以约60亿美元购入英国Orange移动电话公司,加上其它移动电话业务,和黄公司建立了强大的移动通讯王国。1999年移动通讯业务炙手可热之际,和黄退出了Orange的投资。在这一交易中,和黄连同所获票据及Mannesmann约10%的股权,不仅赚得130亿港元的利润,而且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查看全文

股东退出公司分析论文

一、股东的诉权

英国爵士韦德曾言:权利和救济不能分离,并且救济的属性决定着权利的属性。{1}诉讼是最重要的救济途径,是以公权力为保障的救济方式。传统诉讼理论认为,诉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社会主体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审判机关通过审判方式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或权能。“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是社会主体享有诉权的前提条件。{2}

股东享有诉讼权。股东诉讼可作不同分类:按受益主体可分为:为己之诉(直接诉讼)和为他之诉(派生诉讼);按诉讼相对方可分为:对公司之诉、对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之诉和对其他股东之诉;按诉讼内容可分为:侵权型诉讼、参与型诉讼、请求型诉讼和裁决型诉讼等。其中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是最重要的分类,股东直接诉讼以传统诉讼理论的个人权利观念为基础,派生诉讼则是突破传统诉讼理论观的产物。直接诉讼是指股东在作为公司成员所享有的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提起的一种诉讼。例如,请求支付已合法宣布之股利的诉讼、行使公司账簿和记录查阅权的诉讼、保护新股认购优先权并可能地防止对其比例利益的欺诈性稀释的诉讼等。派生诉讼又称传来诉讼、代位诉讼,是指当董事、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某种越权行为或不当行为时,由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股东大会对此不提起诉讼,而由一个或多个股东代表公司对越权行为者或不当行为者提起的诉讼。{3}股东的派生诉讼权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一般权利性质的诉讼权,是股东作为公司成员享有的一项权利;而股东的直接诉讼权是股东的一般权利受侵害时具有救济权性质的诉讼权。由于派生诉讼权是一项具有一般权利性质的股东权利,其仅可能存在于股东身份的存续期间,一旦股东退出公司,将不再享有为公司利益提起诉讼的权利。本文要探讨的是具有救济权性质的股东直接诉讼权。

股东退出公司之后的诉讼可以分为继续未完成的诉讼和提起新的诉讼。{4}继续未完成的诉讼是股东在其提起诉讼的进行期间退出公司,但诉讼并不终止,退出的股东仍以当事人的身份继续该诉讼;提起新的诉讼是股东在正式退出公司之后才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二、股东诉讼的基础:身份还是权利

(一)股东身份与股东权利的关系

查看全文

畜禽养殖业退出补助办法

为进一步加大我区畜禽养殖退出工作力度,确保我区畜禽养殖退出任务按质按量顺利完成,根据雨政办发〔〕26号《市区-年畜禽养殖业退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补助方案。

一、退出时间及范围

(一)年

1.8月31日前退出范围:

(1)亭街道;

(2)街道大塘社区筹委会、月塘社区筹委会一字墙组;

查看全文

畜禽养殖业退出通告

为根治我区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区畜禽养殖业退出的通知》(政办函〔2012〕68号)文件精神,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和我区实际情况,经区人民政府研究,现就我区存栏在20头猪(或其他畜禽折合20头猪)以上的畜禽养殖业退出(以下简称畜禽养殖业退出)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畜禽养殖业退出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我区畜禽养殖污染物随意乱排,严重淤塞了干渠,导致局部地区的地下水、空气、土壤呈现不同程度污染,畜禽养殖业无序发展,给区域经济发展、群众健康、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做好畜禽养殖业退出工作,是我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幸福北城的必然选择,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满足人民群众诉求的必然举措,是落实市政府有关城区畜禽养殖业退出的决定,建设两型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

二、禁止畜禽养殖区范围划定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区畜禽养殖业退出的通知》精神,开福区全区行政区域范围划定为禁止畜禽养殖区。

三、畜禽养殖业退出时间

查看全文

分红健康险需要退出市场

日前,中国保监会下发了《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以下简称《精算规定》),对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等新型人身险产品的精算进行了规定,今后各保险公司新型人身险产品的开发和精算工作都将有章可循。据悉《精算规定》将于7月1日起执行,届时,分红健康险将全面退出保险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精算规定》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加强监管、限制不规范商业行为,它的出台,是中国寿险经营和寿险监管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精算规定》大势所趋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等新型人身险产品,都是各家保险公司按照自己的精算标准设计产品并向保监会报备,而保监会对这些产品并没有统一的精算规定。

《精算规定》规定了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有关的精算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定价、保单负债(责任准备金)评估、分红保险的分红、投资连结保险投资单位定价、万能保险结算利率等,这意味着今后保险公司新型人身险产品的价格制订、收费标准、红利分配等都将处于严格的制度监督之下。此举一方面能促使保险公司建立科学的负债评估制度,防止风险积累,使保险公司产品开发和精算工作有章可循,为偿付能力监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保险产品的透明度,限制了不合理的收费,亦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它还将限制一些不规范商业行为,有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行业和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

一位保险专家指出,《精算规定》的出台是大势所趋,它对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控,规范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查看全文

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思考

这次党和国家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消肿减肥”的权宜之计,而是应当从加强政权建设的高度,把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消解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惯性和惰性、消除和预防各级权力机关的腐败现象、建立健全公务员激励竞争机制、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施政效率上。

今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随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国家公务员局2008年下半年工作要点》也将研究建立公务员交流与正常退出机制、着手起草相关实施细则纳入日程。尽管人们对有望于年内出台的相关细则的内容还不得而知,但这两个文件的公布,仍然在社会上和公务员队伍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很大反响。

多数人对此项政策措施的出台给予肯定和支持,认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工作效率。它意味着党政机关这一“铁打的营盘”终于有所松动,公务员抱守多年的“铁饭碗”也将因此被打破。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基于某些地方在实施公务员退出机制方面已经进行的某些尝试,对这一政策措施可能衍生的矛盾和问题表示忧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迟到的“退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劳动管理制度也不断变革。在企业,相继建立了不断完备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级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也已进行多年并取得积极成效。作为我国人力资源主体的企事业单位从业者曾经的“铁饭碗”已相继被打破,过去依附于某个事业单位或企业便可高枕无忧的状况早已成为历史,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制机制在多数企事业单位已基本形成。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颁布实施。过去三十年,我国在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方面也有不少作为。但是,不能否认,至今还未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机制,一些已经出台的制度性措施仍然是粗线条的,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党政机关中,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在推进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过程中,公务员一直是代表国家和法律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代表国家和法律的游戏规则的监督执行者,但是并未想到建立一套指向自己、约束自己和完全可能使自己丢掉饭碗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于是,偌大一个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而公务员队伍却成为一块规避改革的“飞地”。这次党和国家把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列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是有其深刻含义的,也是上述观点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查看全文

透视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

[摘要]建立运动员退出机制是解决运动员退役问题对运动员进行人文关怀的根本途径。从经济学视角以补偿!机会成本为关键点建立运动员退出机制,灵活运用货币补偿退出、安置工作退出、学习补偿退出和自我补偿退出的形式,重点为运动员提供学习机会和途径,对运动员进行就业培训,可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员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运动员;运动员退役;退出机制

竞技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和基本单元,在我国专业运动员管理体制下,国家不仅应高度关注成长中和辉煌中的运动员,对于那些即将退出竞技体育舞台的运动员也应该予以重视,通过适当的政策形式体现竞技体育的公平与和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竞技运动员的管理机制不仅要有正向的进入机制,即选拔运动员,使其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的机制;还必须有反向的退出机制,为竞技运动员开辟一条退出通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的合理衔接,使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成为流动的活水,防止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淤积沉淀,为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在政策指令性退役安置向自主择业转变的形势下,运动员如何退出原来的竞赛和训练状态,怎样退出以及选择什么方式退出,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关系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又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竞技运动员的退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竞技体育机制不仅进入机制要合理,退出机制亦要合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以!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为精髓的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胜法宝。多年来,在举国体制下以国家专业队为龙头,以省、区、市专业队为中坚力量的一条龙式运动员培养模式选拔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接受专门培养成为专业运动员;同时,每年又有为数众多的运动员,因为年龄、伤病、运动成绩上不去、主观放弃等等原因而终止训练,退出原来所从事的竞技体育领域。随着退役运动员的逐年增多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初国家包分配的指令性政策安置之路已经越走越窄,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退役下来后得不到安置,找不到工作,成为了运动队的包袱。邹春兰、才力这样的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们退役后迫于生活压力干起了搓澡工、门卫,而类似这样的退役运动员还大有人在。这些由于不合理的退出所带来的不良社会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构建合理的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风险投资退出制度探索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由风险投资机构投入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并主要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风险企业创业历程的资本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可以分为风险资本的募集、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决策与投资协议的签署、创业企业的控制与管理、风险投资的退出五个步骤。而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风险投资过程的关键,能够及时退出并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是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

一、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风险投资起源于2O世纪中期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得到公众和政府的支持,从此开始迅速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O年代中期,由于政策、制度的原因,发展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仍处于探索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受政府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影响,国内自主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曰益增多,对风险投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风险投资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这是因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的整体水平、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内地已完成和正在募集的资本额达1742035亿元。其中,37家机构/基金已完成募集的风险资本额达559.928亿元,与2010年上半年完成的募资总额基本持平;平均每家机构基金募集的风险资本规模达1513亿元,仍处于2003年以来的高位(见图1)。2010年第三季度,在披露募资规模的60家机构/基金中,新募集风险资本额在1O亿元及以上的最多,占比45%;其次是新募资本在2亿~5亿元的,占比3333%;新募资本在1亿~2亿元的,占比10%;新募资本在5亿~1O亿元的,占比5%。可见,风险资本平均募集规模明显偏大。已完成募集的37家机构/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有14家,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仅有6家。2010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基金资本规模进一步增加,内地VC/PE机构已完成和正在募集的人民币基金资本额达1484.049亿元,占新募资本额的比例为8519%,与上半年的78%相比,增长逾7个百分点(见图2);外币基金资本额占新募集资本额的比例降为14.81%。此外,人民币基金的数量比例为8361%,与上半年的82l5%相比也略有上升。这充分显示人民币基金在数量和规模方面均超过外币基金。同时,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募集的37家机构/基金中,人民币基金有30支,外币基金有7支。从完成的募资规模上来看,人民币基金完成的募资规模达349.949亿元,占已完成募资总额的625%,一改以往规模上逊于外币基金的历史标志着行业格局发生了逆转。

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一般性选择

不同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不同,其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较为常见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IPO;企业并购;股份回购;破产清算。每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应用条件,因此风险投资家应根据内外部条件,趋利避害,做出正确的选择。

1.1PO

查看全文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1风险投资一词来源于英文VentureCapital,又称创业投资、风险资本,是一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或专业投资人员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把资金投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并以其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信息网络辅助企业经营以获取资本增值的投资行为。

风险投资本质上是一种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获取股息而长期持有风险企业股份的投资行为,而是通过退出投资赚取与之承担的高风险相对应的高额利润,这就要求风险投资家要在一定时间以一定的方式结束对风险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收回现金或有流动性的证券,从而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风险投资的循环方式是将回收的已经增值的资本再投入到新的风险企业中去,在不断的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过程中实现增值,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在投资的风险企业成功后将风险资本变现至关重要。

退出机制正是风险投资变现的机制,是风险资本的加速器和放大器,是为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没有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就难以发展;退出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就不迅速。因此,我们说退出策略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的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体现在退出的成功与否。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有效,风险投资能否达到最终目的的关键所在,并且退出机制与风险投资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强化,退出机制对于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风险投资几种主要退出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从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来看,目前,风险投资的变现回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公开上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