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3 00:50: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资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的重大举措,土地是政府最大的存量资产,也是最具活力和增值潜力,是政府的重要财源,经营城市土地资源是通过投资建设和市场化运作,使土地作为资本参与城市经营以扩大政府的土地收益。去年,我市认真实践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的经济思想和理念,加大经营城市的工作力度,坚持把经营土地作为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发挥城市土地第二财政功能,努力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土地出让创历史新高,出让合同价款15.25亿元,土地收益8.6亿元。其中,市本级出让土地收益7.59亿元,以土地融资8.4亿元,土地上所产生的资金收入是当年财政收入的2倍。国土资源收益的增强,使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来,我市规划区内开工建设项目近100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29平方公里扩展到了47.5平方公里,8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城市人口增长到53万人。一大批亮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象、档次、品位有了极大提升,城市的聚集、承载、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不仅使广大干部群众惊喜自豪,深受鼓舞,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小康建设进程的信心。
一、经营土地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变”取得成效
㈠实行“阳光”供地,公开竞价出让土地。
经营城市土地伴随着重大的利益调整,我市坚决取消了所有领导的“批地权”,堵死了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漏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凡经营性项目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竞价出让,凡房地产项目一律以拍卖方式供地,市场之手发挥了土地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防止垄断滋生腐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价出让土地,我们坚持了三个凡是“凡是”:凡是收购储备、确定地价、制定有偿出让方案等重大事项都召开会议“批发”议定:凡是该招投标的土地经营项目,都坚持“四不”原则:不以协议代替招投标,不搞“暗箱操作”,领导不批条子,不批“人情地”;凡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每次拍卖都在开标前确定标底,杜绝了任何“串标”的机会,保证了拍卖成功。2003年,市政府二院59.9亩以1.003亿元成功拍卖出让,都尉坝、果城路、南门坝等3宗土地355亩拍卖出让1.06亿元,市西山运动场4.96亩土地拍卖出让718万元,引起社会备界广泛关注,掀起**市经营土地新高潮。
㈡转变经营理念,指导土地运营。
进一步明显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把思想认识到经营土地、规范市场、激活机制、创造效益的路子上来。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市场观念,土地经营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依靠市场发挥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解决;二是树立资源价值观念,形成土地是政府最大资产的认识;三是树立土地资本观念,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人类劳动产品,可以通过法制进行运作,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思维方式上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单向思维向综合思维转变。彻底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土地资源管理从单一的资源管理转变到资源与资产管理并重,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保双赢”。二是从部门经营向全面经营转变。改变以前经营土地是国土部门的事的认识,积极与建设、规划、财政等多个相关部门协调,形成共谋联动的局面。三是从相对封闭形态向公开运作方式转变。改变过去协议出让方式,采取公开招标和挂牌出让,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四是从计划经济手段向市场经济手段转变。行政手段配置土地资源转变为市场手段配置土地,实现土地配置最优化和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
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的重大举措,土地是政府最大的存量资产,也是最具活力和增值潜力,是政府的重要财源,经营城市土地资源是通过投资建设和市场化运作,使土地作为资本参与城市经营以扩大政府的土地收益。去年,我市认真实践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的经济思想和理念,加大经营城市的工作力度,坚持把经营土地作为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发挥城市土地第二财政功能,努力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土地出让创历史新高,出让合同价款15.25亿元,土地收益8.6亿元。其中,市本级出让土地收益7.59亿元,以土地融资8.4亿元,土地上所产生的资金收入是当年财政收入的2倍。国土资源收益的增强,使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来,我市规划区内开工建设项目近100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29平方公里扩展到了47.5平方公里,8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城市人口增长到53万人。一大批亮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象、档次、品位有了极大提升,城市的聚集、承载、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不仅使广大干部群众惊喜自豪,深受鼓舞,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小康建设进程的信心。
一、经营土地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变”取得成效
㈠实行“阳光”供地,公开竞价出让土地。
经营城市土地伴随着重大的利益调整,我市坚决取消了所有领导的“批地权”,堵死了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漏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凡经营性项目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竞价出让,凡房地产项目一律以拍卖方式供地,市场之手发挥了土地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防止垄断滋生腐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价出让土地,我们坚持了三个凡是“凡是”:凡是收购储备、确定地价、制定有偿出让方案等重大事项都召开会议“批发”议定:凡是该招投标的土地经营项目,都坚持“四不”原则:不以协议代替招投标,不搞“暗箱操作”,领导不批条子,不批“人情地”;凡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每次拍卖都在开标前确定标底,杜绝了任何“串标”的机会,保证了拍卖成功。2003年,市政府二院59.9亩以1.003亿元成功拍卖出让,都尉坝、果城路、南门坝等3宗土地355亩拍卖出让1.06亿元,市西山运动场4.96亩土地拍卖出让718万元,引起社会备界广泛关注,掀起**市经营土地新高潮。
㈡转变经营理念,指导土地运营。
进一步明显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把思想认识到经营土地、规范市场、激活机制、创造效益的路子上来。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市场观念,土地经营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依靠市场发挥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解决;二是树立资源价值观念,形成土地是政府最大资产的认识;三是树立土地资本观念,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人类劳动产品,可以通过法制进行运作,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思维方式上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单向思维向综合思维转变。彻底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土地资源管理从单一的资源管理转变到资源与资产管理并重,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保双赢”。二是从部门经营向全面经营转变。改变以前经营土地是国土部门的事的认识,积极与建设、规划、财政等多个相关部门协调,形成共谋联动的局面。三是从相对封闭形态向公开运作方式转变。改变过去协议出让方式,采取公开招标和挂牌出让,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四是从计划经济手段向市场经济手段转变。行政手段配置土地资源转变为市场手段配置土地,实现土地配置最优化和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
夯实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分析
去年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奖励条例》两部党内法规,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两个《条例》公布实施,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明党的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宣传和学习两个条例,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做接受监督的表率。
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协助党组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强化监督对制约权力、防止公权私用、谋取私利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关口前移,协助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确保权力的规范运作。重点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监督,领导班子一把手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做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干部存在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和内控制度。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顺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特别是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布置、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要坚持民主科学集体决策。要认真实行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诫免等制度、推动党内监督工作有序开展。要切实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党风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的强大合力,做到各项工作开展在哪里,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真正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从源头杜绝腐败的发生,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健康发展的转产,为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实现小康目标,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新的重大举措,土地是政府最大的存量资产,也是最具活力和增值潜力,政府的重要财源,经营乡村土地资源是通过投资建设和市场化运作,使土地作为资本参与乡村经营以扩大政府的土地收益。去年,市认真实践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经济思想和理念,加大经营乡村的工作力度,坚持把经营土地作为经营乡村的核心和关键,发挥乡村土地第二财政功能,努力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取得了明显效果。年,全市土地出让创历史新高,出让合同价款15.25亿元,土地收益8.6亿元。其中,市本级出让土地收益7.59亿元,以土地融资8.4亿元,土地上所产生的资金收入是当年财政收入的2倍。国土资源收益的增强,使乡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乡村规模迅速扩大,年来,市规划区内开工建设项目近100个,乡村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29平方公里扩展到47.5平方公里,80平方公里的乡村框架已经形成,乡村人口增长到53万人。一大批亮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乡村形象、档次、品位有了极大提升,乡村的聚集、承载、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继续发展。日新月异的乡村面貌,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不只使广大干部群众惊喜自豪,深受鼓舞,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通过经营乡村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小康建设进程的信心。
一、经营土地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变”取得效果
㈠实行“阳光”供地。
市坚决取消了所有领导的批地权”堵死了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漏洞,经营乡村土地随同着重大的利益调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凡经营性项目一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竞价出让,凡房地产项目一律以拍卖方式供地,市场之手发挥了土地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防止垄断滋生腐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价出让土地,坚持了三个凡是凡是凡是收购储藏、确定地价、制定有偿出让方案等重大事项都召开会议“批发”议定:凡是该招投标的土地经营项目,都坚持“四不”原则:不以协议代替招投标,不搞“暗箱操作”领导不批条子,不批“人情地”凡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纪检、监察人员现场监督,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每次拍卖都在开标前确定标底,杜绝了任何“串标”机会,保证了拍卖胜利。年,市政府二院59.9亩以1.003亿元胜利拍卖出让,都尉坝、果城路、南门坝等3宗土地355亩拍卖出让1.06亿元,运动场4.96亩土地拍卖出让718万元,引起社会备界广泛关注,掀起市经营土地新高潮。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探析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能够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应运而生。基于此,文章重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举措,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较为成熟了,在日常的办公中经常会用到信息存储,工作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了土地,人类将无家可归。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也在日益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信息化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已经与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了。这就需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1提高认识,加快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增多,工作流程也越来越繁琐,这使得土地资源管理的难度系数在增大。另外,有的部门在对于数据信息化的了解上还是存在不足,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没有与时展相一致,这无疑是阻碍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的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能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在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上起到的作用,将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日常化,还要加强土地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的特点就是任务重、范围广、时间长,所以我们将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进行良好的设计。首先就是要从整体上规划出一个总的思路,明确目标和计划,然后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每一个模块的工作都要做好,特别是细节之处,强调各模块功能的独特性和专业性,模块的数据应发挥出其实际作用,还要强调各模块数据资源的一体化,使系统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数据共享。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做好统筹工作,这样可以减少部门的重复建设,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实行统一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现阶段的数据信息化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诸如有的土地利用的数据和城镇的地籍信息还是以纸质的形式存放在档案柜中,数据信息库的资源积累不足,有的土地资源的信息只供单位内部使用,资源共享的要求形同虚设。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数据库建设,还要做好数据资源的整合、提炼及分析以及更新工作,以便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做好数据的更新记录。
2以地籍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带动相关业务的信息化进程
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
1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大规模违规圈地,导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需要为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保障;而主观上则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城市过度扩张、盲目设立开发区、乱批滥占耕地,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乱占滥用土地,把土地资源作为地方上“原始积累”和政府消费的财源,通过土地“农转非”这种土地使用形式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土地收益,大量获取土地资本增值收益,用于其原始积累,造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耕地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1.2土地资源质量退化及生态破坏
(1)土地沙漠化。
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扩大了34.4%,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7.6%。据报道:我国土地沙化的扩展速度,20世纪50-60年代为1560平方公里/年,70-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年,90年代为2400平方公里/年。目前,这一速度己经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年。
农用土地资源监测方案
按照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下发的《河北省2009年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安排要点》的要求,为全面查清我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分布状况,为研究制定合理开发和利用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规划及战略提供依据,经研究,我们将于今年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后备农用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意义和目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难以逆转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除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外,还要大力发展科技,挖掘土地内涵和外延生产潜力,努力提高农作物单产和总产;严格控制非农业占地,保护好基本农田;开发后备农用土地资源,尽量保持耕地(或农用土地)占补平衡。开展后备农用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要进一步摸清全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综合评价其开发潜力,提出开发利用的方向和对策。因此搞好后备农用土地资源调查,对最大限度地扩大耕地(或农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缓解人口增加与土地减少的矛盾、经济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地的矛盾,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后备农用土地资源调查研究的对象,既包括那些适宜开发但尚未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和干废坑塘、废弃灌渠、废交通占地、废弃窑坑、坟丘占地等闲散废弃土地,也包括那些土地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的中低产农田、低产果园、低产林地和低产水面等。各县(市)、区除监测调查各类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面积、分布、形成原因外,还要对乡、村、场或其他经济组织合理开发利用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典型开展调查。各类后备农用土地资源划分标准如下:
1、中低产农田:指粮食耕地年亩产低于200公斤为低产田,201~400公斤为中产田。
土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以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无偿使用和市场配置的标准来划分,我认为中国国有土地配置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断弱化的市场配置阶段(1949年至1954年)。1954年以前,国家对城市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无论全民所有制单位还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只要使用城市国有土地,都必须向国家交纳租金和有关税费。这一时期,从制度上并未否定城市土地具有价值、可以收益的商品属性。从理论上讲,只要承认土地具有商品属性,必须有偿使用,那么就不能否定土地价格在交易中的作用,因此,这种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质上具有市场配置的含义,尽管当时价格机制的功能十分弱化,市场的作用十分有限且正逐步消亡。所以,这一阶段的土地配置,属于弱化的市场配置。
第二阶段是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或行政配置阶段(1955年-1987年)。1954年以后,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1954年财政司字15号文件和内务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国营企业、国家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及公私合营企业使用国有土地时,应一律由政府无偿拨给使用,均不再缴纳租金。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使用国有土地,虽不是无偿划拨,但所交费用甚少,基本上也是无偿无限期使用。自此,城市土地也取消了有偿使用,确立了行政划拨土地制度。国有土地的行政划拨制度具有划拨手段的行政性、使用期限的无限制性、土地获取和使用的无偿性、土地物权的无流动性四个特征。土地划拨后,用地者取得了划拨土地使用权,实现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但这种所有权在经济上未得到任何体现,这种使用权也被禁止独立流转。土地不是商品,也不存在土地市场,因此,国有土地资源的行政划拨制度,其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可以说,在30多年的时间里,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通行于我国基本建设项目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区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各种国家建设用地。换言之,举凡国家基于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及举办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而征用集体土地或者使用国有土地的场合,均适用于计划配置制度。这种典型的行政配置方式一直持续到1988年宪法的修改。
第三阶段是准市场配置阶段(1988年-2000年)。所谓准市场配置,是指界于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之间的、价格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这种配置的最基本特征是政府行政定价,具体表现形式是土地有偿使用。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2年,广州、抚顺等城市开始对国有土地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场地占用费,特别是1987年,深圳市第一次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第一次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突破了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允许转让的法律规定。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次修宪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标志着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上承认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进行市场,以多种方式流转。1990年国务院出台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55号令),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国家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应该说,宪法的修改和几部重要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制度基础。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国有土地资源配置,主要是变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行政划拨供地,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出让供地,但由于大量的建设用地仍然实行划拨供地,因此,在制度格局上,是划拨制度与有偿使用制度并存,且划拨制度的覆盖面大于有偿制度。同时,由于协议出让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政府定价,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并没有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因此,尽管协议出让制度从根本上有别于行政划拨制度,但并还不是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法则的市场配置制度,而应界定为一种准市场配置。
第四个阶段是准市场配置与市场配置并存阶段(2001年至今)。从资源配置的制度层面分析,2001年以前的国有土地配置制度,主要是以行政划拨和行政定价的非市场配置为主体,而其后的国有土地、特别是国有经营性土地配置,则逐渐步入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核心的市场配置轨道。从非市场或准市场配置到市场配置的政策分水岭,就是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即国务院15号文件)。15号文件明确提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其他土地供应计划公布后同一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以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国务院15号文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国有土地招标拍卖的范围和界限,是经营性国有土地必须实行市场配置的第一个国家政策。自此,经营性国有土地招标拍卖(包括后来的挂牌)供地作为一种市场配置方式,登上了国有土地资源配置的历史舞台。
可以说,从2001年15号文件到2004年的短短三年,以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为基本形式的市场配置制度的初步确立,产生的效应也极为显著。一方面,在国有土地供应总量中,出让的土地面积增长较快,2000年,全国划拨和出让国有土地共129202公顷,其中划拨供地占62.36%,出让占37.64%。2003年,全国划拨和出让国有土地共258860公顷,其中划拨供地比例下降为25.21%,出让比例提高到74.79%。另一方面,在国有土地出让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比例大幅度提高。1999年,在全部出让土地中,招标拍卖出让面积仅占2.38%,协议出让占97.62%。2003年,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提高到27.94%。
市土地资源“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围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的规划和计划管理,从严从紧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我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
二、发展目标
(一)耕地保护目标。2010年全市耕地总面积不少于37.04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持32.47万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313.03公顷以内。
(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5731.6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6086.91公顷以内。其中城市(县城)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1732.6公顷以内,新增城市规模控制在5842.3公顷以内,镇村建设用地缩减控制在3370.28公顷以上。
(三)国土资源市场建设目标。进一步培育土地市场,规范交易行为,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率达到100%,国土资源收益五年累计达60亿元以上。
土地资源总体规划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和审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土地生态经济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摘要:本文就主要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来展开了探究,同时综合的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化的阐述,从而确保两者可以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确保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作用下,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持续利用,而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也会使得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相应的转变。可以说,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