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属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22:53: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权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地权属争议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依法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处理土地权属争议,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因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第三条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
第四条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处理,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先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由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第五条土地权属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处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具体工作。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土地权属分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土地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并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土地权属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具体落实起来必须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经营权等问题解决好。因此,本文主要对规划设计土地整理中存在的土地权属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土地权属问题
随着近年来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土地权属问题被提上了日程。作为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土地权属问题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通过对田、水、路等综合整治,耕地数量得到了弥补,土地集约利用得以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也逐步优化,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然而在土地整理与开发过程中,原有土地产权关系被打破,土地使用者、耕作者与承包者等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问题直接关系到土地整理的成败。
1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土地权属问题
1.1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土地权属问题。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其规划设计中通常需要根据当地水资源利用与水文条件等情况,结合已建水利灌溉设施来制定,并明确工程的具体规模及位置。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首先应该坚持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因为水利规划设计和已有水资源利用规矩存在着很多冲突和矛盾,很多灌溉系统都是依据自然情况划定的,因此可能会面临水利设施规划设计不能正确落实的情况,必须按照灌溉区的具体情况,在打破原来格局的情况下实施农田灌溉。1.2土地平整规划设计中的土地权属问题。在土地整理工作过程中,其规划设计和现行土地承包管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矛盾与冲突,例如在土地整理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治理田地、山林与水利等多方面内容,着眼于大范围,从大规模上推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但是多数以小农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与这种大规模生产管理形式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
2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的方法
土地权属调查项目质量控制现状
[摘要]土地权属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上海“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在总结上海市土地权属调查项目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质量控制制度建设、质量审核评定体系完善、质量绩效考核挂钩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探索土地权属调查项目的质量控制优化措施,为完善自然资源调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权属调查;自然资源调查;质量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上海“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项目办理时效压缩,工作效率与项目质量如何平衡,对土地权属调查人员和质检人员提出了新挑战;市调查成果管理部门调查作业口径的调整以及项目件袋无纸化流转的工作要求,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新思路;项目服务审批用途改变和受理环节收件依据的变化,也给项目作业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土地权属调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摆在全市土地权属调查机构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上海市土地权属调查项目质量控制现状
目前,上海市土地权属调查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不足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质量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首先,二级检查制度落实不严格。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规定,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目前,土地权属调查设置为作业科室初审,质量管理科室复审。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业科室往往缺乏专职质检人员,由作业人员或科室负责人兼职初审,并且初审大多流于形式,质检压力积压在复审环节。其次,质量管理日常监督力度不够。员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目前调查机构对新作业口径统一指导、质量问题及时纠正改进的重视程度不高。二是质量检查体系不够现势。近年来,随着权属调查项目的内容不断扩充,尤其是开展了自然资源调查,土地权属调查项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2019年,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信息中心、上海市房地产测绘管理办公室联合颁布了《上海市土地权属调查业务操作手册》,对土地权属调查和成果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上海土地权属调查业务系统正式启用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使得土地权属调查的工作方式、数据格式、地类标准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些新变化使得原有质检标准存在评分标准不现势、检查内容不合理等问题,调查机构的质检部门应主动迎合新的形势要求,积极调整改进质检内容。三是质量绩效考核不够完善。土地权属调查项目的绩效大多按照项目数量和产值计算,与质量相关的绩效奖励力度不够,甚至缺失,容易造成作业人员为了获取较多奖金,一味追求项目数量和产值,而对项目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土地权属问题工作通知
各区县房地局:
为切实贯彻《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7号令),结合本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的分工
(一)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负责下列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处理:
1、跨区、县行政区域的;
2、争议一方为中央国家机关或其直属单位的,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正确、及时地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据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土地权属(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的调解处理。
本办法施行前,土地权属争议已经双方协商解决,或经上级政府、司法机关调处裁决的,不再重新处理。同一争议有数次协议或裁决的,以最后一次协议或裁决为准。
一九八七年—月一日以后用地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处理。
第三条土地权属争议,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有利生产、维护团结、互谅互让的原则解决。凡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处理。
第四条农村集体土地,按照一九六二年“四固定”(固定劳力、土地、耕畜、农具)时划定的范围确定所有权。
土地权属确定和争议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简称《土地管理法》,下同)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的争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土地权属的确定和争议的处理。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乡(含镇,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由土地管理部门具体负责。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制度
第一条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第三条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第四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第五条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第六条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二)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送的。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一)跨设区的市、自治州行政区域的;(二)争议一方为中央国家机关或者其直属单位,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三)争议一方为军队,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四)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五)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送的。第八条国土资源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一)国务院交办的;(二)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九条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依照本办法第五、六、七、八条的规定,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第十条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人与争议的土地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有明确的请求处理对象、具体的处理请求和事实根据。第十一条当事人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和有关证据材料,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二)请求的事项、事实和理由;(三)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邮政编码。第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委托人代为申请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委托人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第十三条对申请人提出的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的申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认为应当受理的,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30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材料。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应当及时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办的争议案件,按照本条有关规定审查处理。第十四条下列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一)土地侵权案件;(二)行政区域边界争议案件;(三)土地违法案件;(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五)其他不作为土地权属争议的案件。第十五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受理后,应当及时指定承办人,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情况进行调查。第十六条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有权请求该承办人回避。承办人是否回避,由受理案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第十七条承办人在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过程中,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取证。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并如实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第十八条在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对争议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应当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必要时,可以邀请有关部门派人协助调查。第十九条土地权属争议双方当事人对各自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及时向负责调查处理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第二十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调查处理争议案件时,应当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下列证据材料:(一)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二)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批准征用、划拨、出让土地或者以其它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三)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书面协议;(四)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争议的文件或者附图;(五)其他有关证明文件。第二十一条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二十二条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的现状。第二十三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的争议案件,应当在查清事实、分清权属关系的基础上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以协商方式达成协议。调解应当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第二十四条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二)争议的主要事实;(三)协议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第二十五条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由承办人署名并加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印章后生效。生效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的依据。第二十六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并同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十七条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调查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第二十八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土地权属争议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因情况复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出调查处理意见的,经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第二十九条调查处理意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二)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要求;(三)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等依据;(四)拟定的处理结论。第三十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送同级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下达处理决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意见在报同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规定的时间内,当事人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处理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生效的处理决定是土地登记的依据。第三十二条在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三条乡级人民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四条调查处理争议案件的文书格式,由国土资源部统一制定。第三十五条调查处理争议案件的费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制度
第一条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
第三条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制度
第一条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
第三条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实施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通过农村土地第二次调查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初步实现《物权法》对土地产权管理的有关要求,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满足国土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权属信息的需求。
(二)意义
1.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我区耕地的数量、分布和基本农田状况,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监督、考核各乡镇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保障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
2.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城镇、村庄以及独立工矿区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等各行业用地的结构、数量和分布,是科学制订土地政策、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落实土地调控目标的重要依据;是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