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21:59: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经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地经营

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探讨

摘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龙口市四农康硒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龙口市徐福镇四农村。合作社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土地流转为立社之本,大力发展国内外高端农机装备,不断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全程高效农业生产发展。合作社瞄准市场高端富硒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采取一系列配套的硒肥施用技术,实现小麦、玉米全部富硒化生产,成为真正的环保、有机、富硒、绿色产品,2020年生产富硒农产品1200多t,销往国内27个省市区,实现粮食种植品质更高、成本更低、效益更好。合作社2014年被山东省农机局评定为省级示范社,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社。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做法

1合作社基本情况

龙口市四农康硒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册资金600万元。农户以土地入股,分固定分红和年底盈利福利分红,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具备小麦玉米生产耕种收、烘干、施肥、植保、秸秆利用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综合农事服务功能。合作社现有社员2500多人,其中核心成员8人,从业人员40人。合作社占地9200m2左右,建有2100m2的高标准钢结构库房、维修间及粮食干燥车间。合作社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拥有各种大型先进农机装备67台套,农机总值1200多万元。截至2022年底,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47km2,涉及四农、柳海两个村庄,村民已经全部入住新社区。这些土地,大部分属于村庄搬迁复垦地。流转的土地,村民每年可获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从事农田管理工作,工钱为15元/h。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每年能够从合作社获得稳定的租金,使他们“离村不丢地,不种也收获”。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目前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同时利用作物秸秆作为主要饲料从事羊等畜牧养殖。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小麦全部由从事方便面、面粉等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国家大二型企业“山东龙丰集团公司”包销,包销价格高于普通小麦20%。2020年生产富硒农产品达1200多t,青贮饲料4000多t,实现经营收入600多万元。

2加快土地流转,夯实规模化经营根基

合作社所在的四农村85%土地为复垦土地,土质较差,农民种粮意愿不强,再加上比邻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的南山集团,农民大多去企业打工,村里基本没有年轻劳动力,近50%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2010年,四农村、草泊村、柳海村等6个村计划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量闲置土地需要找寻出路。2013年,经村“两委”考察,决定以土地入社,成立龙口市四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获取土地规模经营收益。村委负责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作社再与村委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经营期限到2030年。村民不仅每年获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安排在合作社从事农田管理及机具驾驶等工作,月工资3000余元。现在合作社流转土地1.47km2,未来合作社土地经营规模将继续扩大。合作社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平整土地和改善基础设施,把过去分散、零星的小田和废弃宅院改造成标准化农田。土地连片集中后,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良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通过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订单式销售、企业化管理,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粮食品质,又能充分发挥大型、先进、现代化机械的作业优势,将过去的原始耕作、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经营模式,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1]。

查看全文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乃至世界的每一次农业发展,无不与土地制度的改革相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国农村、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换来了巨大的制度变革收益,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就,到一九八四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全国上下为之皆大欢喜,一些人据此天真地认为,农村改告已大功告成,但此后连续几年,我国农业连续几年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严峻的现实,使人们深思。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来在计划经济制度背景下产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制所具有的一些弊端亦逐步现显出来,如何革除这些弊端,使农村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学术讨论中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实践中,人们对农民使用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一个通行且己被法律认可了的叫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在法律、法规、政策及学术者述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表述有诸多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称之为土地承争经营权,定义为: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主要依据是该定义是根据宪法所规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我国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的,并综合《农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而得出的。宪法修正案第6条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民法通则》第80第2款规定:“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土地管理法》第12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承包经营土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有保护和按照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的保护“。其它法律如《农业法》《担保法》中的相关规及其它一些行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政策中也多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并作了类似于上述含义的规定。在诸多学者的学术著作中使用的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仍不失为一个最恰当的概括,因为具体的农用土地使用权利大多仍是根据承包经营合同而设立的。而且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已被广大农民认可了的称谓。

(二)称之为农地使用权。一些学者主张用“农地使用权”一语取代现今使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并以物权关系固定农地使用关系。农地使用权是指农业经营者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养殖或畜牧等农业活动的权利。它是一种真正的用益物权,具有用益物权的全部性质。他们认为联产承包合同,属于债权关系,基于承包合同所取得的农地使用权,属于债权性质。债权效力比物权弱,债权原则上不能对抗物权。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常发生发包方任意撕毁承包合同,严重侵害承包方合法权益的事件,主要是因为农户所取得的使用权属于债权。此外,债权属于有期限的权利,致使临近合同到期农户对土地不愿投入,甚至进行掠夺式经营以及重新签订合同时引起农村秩序动荡等现象。如果采用物权关系和物权制度,基于物权的效力,可以对抗所有权人,据此可以避免任意侵害农户利益的现象。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历了一个债权物权化的过程。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一个形式上的结果,就是在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体系中,不再使用“承包经营权”这一带有债权特点的概念,“为了避免与债法上的‘承包经营’相混淆,在物权法上还是不用这一概念为好”。还有的学者认为,为了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在法律术语上应与各国通行做法一致,故应用农地使用权代替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称之为永佃权。有的学者提出我国的农用土地使用制度应实行永佃权制度。有的则认为,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就是一种新的永佃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是一种用益物权,它是指土地经营者(永佃权人)以支付佃租,长期在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但由集体使用的土地上耕种的权利。他们认为永佃权从权利性质内容到权利期限(30年甚至更长)都是与现行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接轨的必要实行永佃权制度。实行永佃权,不仅可以使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且可以使土地经营权得以流动,形成规模经营,并为土地投资提供内在动力,可以有效地克服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土地均包而引起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小,承包地流转困难,产业结构调整受阻等问题。且永佃权的长期性可以避免农户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他们有的还认为可以而且应该用“永佃权”代替“农地使用权”“永”表明该权利为一种长期的权利,“佃”字表明永佃权反映租佃关系,简洁明了,内涵确定。而“农地使用权”系生造的概念,以“使用权”概括,易生歧义,因为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不仅限于使用权,因而,如果我国将来物权立法采取一种与永佃权制度基本一致的制度,在名称上应采取永佃权,总之,目前,在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名称、内涵及外延上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各种主张均有一定的合理和可取之处。但我们还认为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探索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及农村对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中央明确了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土地流转的宏观政策目标,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但是由于存在一系列复杂的制约因素,土地流行缓慢,流转局面困

1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大部分地方都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然而却发展缓慢,存在土地地理条件本身、承包经营权、干群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2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

2.1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到位,顾虑重重。一是对土地流转本身心存疑虑。一些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不清,对相关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于一部分场镇周边打工的农户,他们一边务农一边打工,务农效益较低,但是他们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手不但不交农业税,还可以获得农业补贴,害怕土地流转出去后,没有农业补贴。二是对流转合同存在疑虑。土地流转都是在双方协商下确定的,口头协议较多,签订合同的较少,没有一套评估机制,也没有权威的指导价格,各地土地流转价格悬殊较大。对于长期流转,流转价格怎么增长,心中没底。再者,随着土地流转市场日趋活跃,大家对土地租金的期望值也是越来越高。三是对流转年限存在疑虑。一些农民担心流转出去的土地多年后没有地界,或者国家政策影响,土地存在收不回,或收回土地矛盾多,不愿长时间流转。2.2部分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草率承诺留下诸多后遗症。有的基层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不支持、不引导,任其自然发展,导致出现“缺位”现象;也有少数基层干部不顾客观实际,占地为王的思想,把政策引导变为行政干预,强迫农民土地流转,造成土地流转主体不合法。2.3规模经营主体存在二大困难。一是集中连片流转难,土地承包到户,是根据土质、家庭人口分配到户的,再经过多次承包调整,每户的承包地块零星分散。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难。流转期限短,再加上部分农户纯在毁约现象,并且农业预期效益不明显,经营主体就不愿加大投入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2.4缺乏开拓型和创新型的农民全市农村中具备创业能力和条件的经营能手本身并不多,对于部分镇级来说更是寥寥无几,带动农民增收成为天方夜潭,大部分农户仍然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据调查,全镇种养殖能手10人,仅占乡村人口0.05%。其中,种植能手5人,养殖能手3人。在种养殖能手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0.8%,初中文化程度占10%,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1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以上数据显示,我镇农村种养能手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开拓和创新潜力有待提高。

3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查看全文

土地经营权状况及未来

摘要: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实行以来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尚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现行农村集体所有权下农民承包经营权进行分析,认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下,存在主体错位、权能不全、主体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等弊端。将农村集体改变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其不再享有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主体资格,通过不同环节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保障权利和土地上的物权均得以各就其位,各自按照不同规则运行,以实现土地保障和土地交换价值。这是未来农村土地发展必经之路。

关键词: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民承包经营权土地国有化

前言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一个热点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和谐,也是司法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损害农民利益的恶性事件,究其根源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固有的弊端,笔者尝试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下承包经营权的现状着手分析原因,并相应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把集体土地所有权收归国家所有,农民享有下位土地所有权,并将农村集体改变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变迁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承包经营一种物权关系。它是承包人(个人或单位)因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其他生产经营项目而承包使用、收益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一种实体权利。

查看全文

土地经营考核指导方案

为做好全年土地规模经营考核验收工作,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积极推进的原则,数量与质量兼顾,科学核定工作实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调动各乡镇工作积极性。

二、考核对象

十个乡镇。

三、考核内容

查看全文

土地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今年,*市西大沟镇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把坚持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基本政策同农户土地联合规模经营相结合,做了初步的有益探索,使土地在农户联合经营中增效,农民在土地联合经营中增收。

一、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实践及效果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单家独户的土地经营限制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使土地的资金技术投入受到制约,而对土地的劳动投入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已接近极限。如:各农户为了与相邻的土地分界,分别在自家田地周围打上田埂,加上各家自修小毛渠,各条田间留人行道等,占去了不少的耕地面积。据初步测算,我镇耕地的7-8%都被这些田埂占去了,有五千亩左右。并且出现同一条田中,有的种棉花,有的种番茄,有的种玉米等分散种植经营现象,不利于各种大型农机具的使用,滴灌等先进技术也施展不开,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肥料、种子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度也很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影响了土地增效,不利于农民增收,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今年我镇进行了大胆尝试,在东戈壁村搞了一块农户土地集中连片联合经营的示范田。示范田涉及农户14户,面积217亩,全部种植加工番茄,基本作法是: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灌水、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等统一经营管理模式。首先平整田埂20条,铲掉毛渠14条、条田间路1条,新增播种面积20.6亩。品种选择为高产、优质、抗病、晚熟的98-1,该品种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商品率高,既可避开原料收购高峰期,又可提高销售单价,为酱厂提供晚期原料。采用井水加压滴灌,制定了详细的灌溉制度,灌溉分为四个轮灌区,每60亩为一个轮灌区,分四个经营管理小组,选出四个小组长分别负责,番茄协会会长负责总体协调。遇到问题,农户们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民主协商解决问题,并签订了四个相关协议。目前示范田番茄长势良好,丰产性稳定,预计能达到10吨/亩的目标产量。

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示范田效果明显:(1)农业机械化效率明显提高。实行联合经营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型大马力机械有了用武之地,提高了机械效率和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2)增加了播种面积。示范田将原有的毛渠和田埂推平,播种面积增加了20多亩,每亩纯收入按2500元计算,可增收5万多元。(3)省时省工,便于田间管理。采用井水加压滴灌技术,浇水时只需开关阀门即可,不需堵坝打埂。传统的灌溉方式,浇一遍水就需出40多个劳动力,采用新型的灌溉技术后只需2――3个人巡视一下即可,既省时又省工。病虫害防治实行统一防治,同时施药,避免了分散防治后病虫害又交叉感染。(4)节水增效,降低种植成本。根据实地调查对比,滴灌技术可节水40%以上。示范田按常规番茄共需6――8个水,每亩至少需600立方水,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只需360立方水,井水按每立方0.25元计算,亩均节水可达60元,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采用滴灌技术后期可预防番茄烂果,增产40%以上。(5)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滴灌技术可使肥料随水滴施,直达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达30%以上,采用少量多次滴施,可避免作物后期脱肥早衰,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6)增产增收。示范田番茄去年亩均单产为5吨左右,每亩毛收入1600元,纯收入在1100元左右;今年预计单产10吨/亩计算,晚期原料的价格为0.33元/公斤,每亩毛收入可达3300元,纯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400元左右。

二、关于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思考

查看全文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综述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现状和制约因素研究综述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目前,国内外关于农地流转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重要作用。Kung认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影响和决定农地流转的主要原因;(2)研究农户兼业行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黄大学认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户兼业化则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3)研究产业分工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朱勇军、徐建群认为,农村加速分工分业奠定了土地流转基础;(4)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谭丹和黄贤金发现农地流转率与家庭非农就业率正相关,非农就业率提高1%,农地流转率将提高16.26%。(二)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农地流转状况实证分析。温铁军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84~1992年间的数据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参与过农地流转的农户比例仅为1.99%,这也是对农地流转进行实证分析时所采用的数据长度较长、样本数较多的文献。谷彬构建了土地流转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流转状况与关联要素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并不充分,土地流转面积、参与农户比例有限,农业兼营特征明显,一些因素对土地流转存在阻碍作用。程令国等认为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的重要障碍,农地确权制度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三)我国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近年来,虽然农地流转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地流转缺乏法律保护、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1)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流动的前提和基础,农地产权关系混乱将导致农地流转不规范,从而损害农户的利益进而妨碍农地的有效流转和资源的优化配置;(2)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绝大部分地方的农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市场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使得难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应该对农地中介组织的建设和完善,是农地流转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3)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将进一步发展,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导致农地流转纠纷日益增多,农户的流转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促使农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四)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对策。贾雪池从中俄两国的农地流转情况、农地制度建设和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情况出发,认为农地流转制度是农地流转的前提和保证,建议我国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的农地流转制度。张文秀等在对成都14个县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非农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土地流转租金收益等因素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归纳了促进农地流转的主要决定因素。吕晨光等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等建议。

二、农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业生产率研究综述

(一)关于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生产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地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出发,认为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对劳动进行替代,从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M.MarritVandenBerg等认为劳动力转移使大规模农场存在劳动力约束,妨碍农民从事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食作物生产和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从而妨碍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和提高粮食产量,因此需要机械化生产。黄祖辉和陈欣欣调查后发现,实行了规模经营以后的劳动生产率会高于小规模经营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大规模经营的劳动力利用比小规模经营更充分,并且规模经营过程中新技术采用以及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袁军宝认为农户兼业降低了土地生产率,规模化经营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理想的农业发展目标;另一种是从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出发,探讨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虽然有学者通过经验分析提出了土地规模与要素投入和土地生产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也有学者的实证结果显示反向关系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关系。刘凤芹认为土地分割不会妨碍农业机械化操作,因为农业机械的型号是多样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机械替代劳动的结果,而不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结果。她还认为,经济组织的性质与土地规模直接相关。罗必良总结了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并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认为农业在本质上并不具有显著规模效率,农地家庭经营至少在现阶段具有规模有效性。PhilipWoodhouse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指出由于能源价格上涨,依靠机械的工业化农业模式虽然生产率更高,但在长期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农业需要小规模的劳动集约型生产方式。陈杰、苏群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前后土地规模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二)关于农业经营组织的研究。目前,对农业经营组织的研究主要从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模式和类型、所起作用和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黄祖辉等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郭红东、蒋文华从农户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农户行为模型发现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受到户主文化水平、生产商品化程度和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苑鹏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及国家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孔祥智和郭艳芹调查发现合作经济组织为成员提供服务最多的是农产品销售方面,其次是技术指导服务,农资供应和信息及经验方面的服务也比较多。不少合作经济组织当初成立的动机就是通过合作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减少交易成本,从大批量的购销中得到差价。黄珺等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及形成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农村经营组织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定性研究,关于土地经营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集中的方式、途径和意义上,两方面的研究都很少提及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定量研究方面,关于土地规模主要是研究与产出的关系,很少有关于土地规模和投入的定量研究。组织形式方面,定量研究主要是研究提供的服务、组建条件等,并没有涉及到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作者:陈训波 米君  廖莹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省金堂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转包(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包(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本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转包(出租)面积

甲方将其承包经营的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村__________组__________亩土地(地名、面积、等级、四至、土地用途附后)转包(出租)给乙方从事(主营项目)__________生产经营。

二、转包(出租)期限

查看全文

浅谈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1我国农村适合土地规模经营的依据条件

经济方面的依据:(1)家庭土地经营的方式具有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土地经营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历史上的确曾起过较大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存在着弃耕土地、对土地的投入不足、土地肥力的下降,以及农民受制于土地的等现象,尤其是在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生产进程不断的加快的背景下,平均承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很多农民要获得就业机会,完全不必再依靠土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经营土地的农民群体,在此这种情况下,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优化组合成为了可能。(2)在客观上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为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随着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特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崛起,对劳动力具有强烈的需求,同时较高的工资报酬,对大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较强地吸引力。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的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从而导致劳动力大量转移,这为土地规模经营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规模化经营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发展必然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主要是因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从而剩余劳动力从土体上分离出来,他们大都要转移到城市的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中。只有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少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才会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生活。

2目前我国农村适合适度土地规模经营

2.1我国的国情决定可以进行土地适度

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现实情况,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规模经营,但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一是坚持土地集约利用。鉴于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现实,集约利用土地,就是人为地内涵扩展有限土地的规模,也就是相当于扩大了土地的经营规模,这是我国实行土地适度经营的主要方向和途径。通过劳动密集型经营,发挥出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同时,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适时对土地进行调整,使之能够进行机械化作业、推广科技和进行田间管理;二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通过土地流实现土地集中适度经营。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引导农民依法有偿实现土地转让。三是促进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包使经营者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因为相等的其他条件下,经营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效果。

2.2稳定、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

查看全文

农户土地联合经营思考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今年,**市西大沟镇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把坚持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基本政策同农户土地联合规模经营相结合,做了初步的有益探索,使土地在农户联合经营中增效,农民在土地联合经营中增收。

一、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实践及效果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单家独户的土地经营限制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使土地的资金技术投入受到制约,而对土地的劳动投入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已接近极限。如:各农户为了与相邻的土地分界,分别在自家田地周围打上田埂,加上各家自修小毛渠,各条田间留人行道等,占去了不少的耕地面积。据初步测算,我镇耕地的7-8%都被这些田埂占去了,有五千亩左右。并且出现同一条田中,有的种棉花,有的种番茄,有的种玉米等分散种植经营现象,不利于各种大型农机具的使用,滴灌等先进技术也施展不开,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肥料、种子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度也很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影响了土地增效,不利于农民增收,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今年我镇进行了大胆尝试,在东戈壁村搞了一块农户土地集中连片联合经营的示范田。示范田涉及农户14户,面积217亩,全部种植加工番茄,基本作法是: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灌水、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等统一经营管理模式。首先平整田埂20条,铲掉毛渠14条、条田间路1条,新增播种面积20.6亩。品种选择为高产、优质、抗病、晚熟的98-1,该品种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商品率高,既可避开原料收购高峰期,又可提高销售单价,为酱厂提供晚期原料。采用井水加压滴灌,制定了详细的灌溉制度,灌溉分为四个轮灌区,每60亩为一个轮灌区,分四个经营管理小组,选出四个小组长分别负责,番茄协会会长负责总体协调。遇到问题,农户们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民主协商解决问题,并签订了四个相关协议。目前示范田番茄长势良好,丰产性稳定,预计能达到10吨/亩的目标产量。

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示范田效果明显:(1)农业机械化效率明显提高。实行联合经营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型大马力机械有了用武之地,提高了机械效率和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2)增加了播种面积。示范田将原有的毛渠和田埂推平,播种面积增加了20多亩,每亩纯收入按2500元计算,可增收5万多元。(3)省时省工,便于田间管理。采用井水加压滴灌技术,浇水时只需开关阀门即可,不需堵坝打埂。传统的灌溉方式,浇一遍水就需出40多个劳动力,采用新型的灌溉技术后只需2――3个人巡视一下即可,既省时又省工。病虫害防治实行统一防治,同时施药,避免了分散防治后病虫害又交叉感染。(4)节水增效,降低种植成本。根据实地调查对比,滴灌技术可节水40%以上。示范田按常规番茄共需6――8个水,每亩至少需600立方水,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只需360立方水,井水按每立方0.25元计算,亩均节水可达60元,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采用滴灌技术后期可预防番茄烂果,增产40%以上。(5)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滴灌技术可使肥料随水滴施,直达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达30%以上,采用少量多次滴施,可避免作物后期脱肥早衰,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6)增产增收。示范田番茄去年亩均单产为5吨左右,每亩毛收入1600元,纯收入在1100元左右;今年预计单产10吨/亩计算,晚期原料的价格为0.33元/公斤,每亩毛收入可达3300元,纯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400元左右。

二、关于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思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