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模经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21:45: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土地规模经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土地规模经营

浅谈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1我国农村适合土地规模经营的依据条件

经济方面的依据:(1)家庭土地经营的方式具有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土地经营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历史上的确曾起过较大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存在着弃耕土地、对土地的投入不足、土地肥力的下降,以及农民受制于土地的等现象,尤其是在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生产进程不断的加快的背景下,平均承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很多农民要获得就业机会,完全不必再依靠土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经营土地的农民群体,在此这种情况下,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优化组合成为了可能。(2)在客观上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为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随着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特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崛起,对劳动力具有强烈的需求,同时较高的工资报酬,对大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较强地吸引力。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的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从而导致劳动力大量转移,这为土地规模经营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规模化经营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发展必然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主要是因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从而剩余劳动力从土体上分离出来,他们大都要转移到城市的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中。只有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少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才会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生活。

2目前我国农村适合适度土地规模经营

2.1我国的国情决定可以进行土地适度

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现实情况,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规模经营,但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一是坚持土地集约利用。鉴于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现实,集约利用土地,就是人为地内涵扩展有限土地的规模,也就是相当于扩大了土地的经营规模,这是我国实行土地适度经营的主要方向和途径。通过劳动密集型经营,发挥出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同时,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适时对土地进行调整,使之能够进行机械化作业、推广科技和进行田间管理;二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通过土地流实现土地集中适度经营。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引导农民依法有偿实现土地转让。三是促进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包使经营者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因为相等的其他条件下,经营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效果。

2.2稳定、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

查看全文

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探讨

摘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龙口市四农康硒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龙口市徐福镇四农村。合作社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土地流转为立社之本,大力发展国内外高端农机装备,不断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全程高效农业生产发展。合作社瞄准市场高端富硒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采取一系列配套的硒肥施用技术,实现小麦、玉米全部富硒化生产,成为真正的环保、有机、富硒、绿色产品,2020年生产富硒农产品1200多t,销往国内27个省市区,实现粮食种植品质更高、成本更低、效益更好。合作社2014年被山东省农机局评定为省级示范社,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社。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做法

1合作社基本情况

龙口市四农康硒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册资金600万元。农户以土地入股,分固定分红和年底盈利福利分红,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具备小麦玉米生产耕种收、烘干、施肥、植保、秸秆利用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综合农事服务功能。合作社现有社员2500多人,其中核心成员8人,从业人员40人。合作社占地9200m2左右,建有2100m2的高标准钢结构库房、维修间及粮食干燥车间。合作社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拥有各种大型先进农机装备67台套,农机总值1200多万元。截至2022年底,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47km2,涉及四农、柳海两个村庄,村民已经全部入住新社区。这些土地,大部分属于村庄搬迁复垦地。流转的土地,村民每年可获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从事农田管理工作,工钱为15元/h。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每年能够从合作社获得稳定的租金,使他们“离村不丢地,不种也收获”。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目前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同时利用作物秸秆作为主要饲料从事羊等畜牧养殖。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小麦全部由从事方便面、面粉等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国家大二型企业“山东龙丰集团公司”包销,包销价格高于普通小麦20%。2020年生产富硒农产品达1200多t,青贮饲料4000多t,实现经营收入600多万元。

2加快土地流转,夯实规模化经营根基

合作社所在的四农村85%土地为复垦土地,土质较差,农民种粮意愿不强,再加上比邻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的南山集团,农民大多去企业打工,村里基本没有年轻劳动力,近50%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2010年,四农村、草泊村、柳海村等6个村计划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量闲置土地需要找寻出路。2013年,经村“两委”考察,决定以土地入社,成立龙口市四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获取土地规模经营收益。村委负责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作社再与村委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经营期限到2030年。村民不仅每年获得800元/667m2的土地租金,还可优先安排在合作社从事农田管理及机具驾驶等工作,月工资3000余元。现在合作社流转土地1.47km2,未来合作社土地经营规模将继续扩大。合作社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平整土地和改善基础设施,把过去分散、零星的小田和废弃宅院改造成标准化农田。土地连片集中后,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良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通过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订单式销售、企业化管理,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粮食品质,又能充分发挥大型、先进、现代化机械的作业优势,将过去的原始耕作、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经营模式,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1]。

查看全文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综述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现状和制约因素研究综述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目前,国内外关于农地流转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重要作用。Kung认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影响和决定农地流转的主要原因;(2)研究农户兼业行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黄大学认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户兼业化则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3)研究产业分工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朱勇军、徐建群认为,农村加速分工分业奠定了土地流转基础;(4)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谭丹和黄贤金发现农地流转率与家庭非农就业率正相关,非农就业率提高1%,农地流转率将提高16.26%。(二)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农地流转状况实证分析。温铁军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84~1992年间的数据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参与过农地流转的农户比例仅为1.99%,这也是对农地流转进行实证分析时所采用的数据长度较长、样本数较多的文献。谷彬构建了土地流转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流转状况与关联要素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并不充分,土地流转面积、参与农户比例有限,农业兼营特征明显,一些因素对土地流转存在阻碍作用。程令国等认为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的重要障碍,农地确权制度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三)我国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近年来,虽然农地流转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地流转缺乏法律保护、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1)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流动的前提和基础,农地产权关系混乱将导致农地流转不规范,从而损害农户的利益进而妨碍农地的有效流转和资源的优化配置;(2)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绝大部分地方的农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市场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使得难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应该对农地中介组织的建设和完善,是农地流转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3)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将进一步发展,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导致农地流转纠纷日益增多,农户的流转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促使农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四)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对策。贾雪池从中俄两国的农地流转情况、农地制度建设和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情况出发,认为农地流转制度是农地流转的前提和保证,建议我国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的农地流转制度。张文秀等在对成都14个县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非农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土地流转租金收益等因素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归纳了促进农地流转的主要决定因素。吕晨光等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等建议。

二、农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业生产率研究综述

(一)关于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生产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地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出发,认为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对劳动进行替代,从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M.MarritVandenBerg等认为劳动力转移使大规模农场存在劳动力约束,妨碍农民从事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食作物生产和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从而妨碍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和提高粮食产量,因此需要机械化生产。黄祖辉和陈欣欣调查后发现,实行了规模经营以后的劳动生产率会高于小规模经营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大规模经营的劳动力利用比小规模经营更充分,并且规模经营过程中新技术采用以及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袁军宝认为农户兼业降低了土地生产率,规模化经营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理想的农业发展目标;另一种是从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出发,探讨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虽然有学者通过经验分析提出了土地规模与要素投入和土地生产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也有学者的实证结果显示反向关系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关系。刘凤芹认为土地分割不会妨碍农业机械化操作,因为农业机械的型号是多样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机械替代劳动的结果,而不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结果。她还认为,经济组织的性质与土地规模直接相关。罗必良总结了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并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认为农业在本质上并不具有显著规模效率,农地家庭经营至少在现阶段具有规模有效性。PhilipWoodhouse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指出由于能源价格上涨,依靠机械的工业化农业模式虽然生产率更高,但在长期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农业需要小规模的劳动集约型生产方式。陈杰、苏群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前后土地规模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二)关于农业经营组织的研究。目前,对农业经营组织的研究主要从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模式和类型、所起作用和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黄祖辉等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郭红东、蒋文华从农户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农户行为模型发现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受到户主文化水平、生产商品化程度和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苑鹏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及国家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孔祥智和郭艳芹调查发现合作经济组织为成员提供服务最多的是农产品销售方面,其次是技术指导服务,农资供应和信息及经验方面的服务也比较多。不少合作经济组织当初成立的动机就是通过合作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减少交易成本,从大批量的购销中得到差价。黄珺等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及形成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农村经营组织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定性研究,关于土地经营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集中的方式、途径和意义上,两方面的研究都很少提及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定量研究方面,关于土地规模主要是研究与产出的关系,很少有关于土地规模和投入的定量研究。组织形式方面,定量研究主要是研究提供的服务、组建条件等,并没有涉及到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作者:陈训波 米君  廖莹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省金堂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查看全文

主任在土地规模经营会讲话

各位领导,土地经营户:

今天会议安排我发言,谈不上交流经验,我只想谈点感受和想法,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我叫,现任村一社社主任,中共党员,一直从事粮食收购。去年3月镇党委、政府在村解决撂荒土地试点,我主动承包撂荒农地150余亩,全部实现复耕,通过一年来粮食生产,全年获得有效利润4万余元。在这里,我只说三句话:

第一句,谈一点感受:在去年,村土地撂荒试点时,党委、政府提出鼓励村社干部带头,把干部先培养成种粮大户,建立家庭农场。最初给我做工作时,我还是有些想法,考虑到年龄偏大,子女反对,我想到了退场。但是,我想到我是预备党员,又是社干部,起码的政治觉悟还是要有的,因此,我主动承包了150亩农地,也见到了实效,获得了实际利益,我认为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同时也说明镇党委、政府的决策是相当正确的。

第二句,道一声感谢:在去年,我承包了撂荒农地以后,面对大片撂荒农地,杂草丛生,生产不便,看到十分头痛。镇村干部主动协调修通生产便道,安装好涵管解决了排水和抗旱问题,配备了55马力旋耕机、收割机解决了我的生产耕作能力问题,主动提供种子、肥料解决了起步难的问题。因此,我要感谢镇党委、政府和村三委干部对我的大力支持。

第三句,谈一下打算:今年,我将继续坚持以粮食生产为主,对所有地块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适宜的农作物,高效利用好土地;对生产便道和生产区内的塘堰进行大力维护,保证生产季节交通通畅,用水便利;为本社土地经营户提供农机具服务,解决大户耕作难的问题,保证我们村一社不撂荒一块农地。

查看全文

土地经营权周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拓展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对土地的要求有所改变。农户之间自发地进行土地的转出与转入,因而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文章对东台市土地流转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以及对当地出现的土地流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

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这就需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率。可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又必须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要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此,要探寻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笔者针对东台市的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研究设计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一共调查了9个镇里的44村。从各村的情况来看,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大的政治背景情况下,各个村在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

(一)合同规范化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制约我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不利因素和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几点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规模经营逐渐扩大化、流转行为逐渐规范化、流转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流转的成果突显效益最大化、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强了农田水利化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土地流转行为不够规范、激励机制、保障措施尚不到位、土地少而散无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认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创建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尊重农民意愿,防止一刀切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按照市、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在“三进三帮”活动中,**区政协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一道,深入到我区农村,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在部分村召开了两委班子和部分村民代表座谈会,又走访了土地流转的主管部门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调研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区情实际,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作为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速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来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严格执行“三不”规定,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服务、扩大宣传、落实责任,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流转,激发农村群众参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热情,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全区村级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二轮承包土地面积13.7万亩。农业人口25135人,农业承包经营户6889户。截至2009年4月末,全区土地流转面积35000亩,涉及农户1895户,分别占全区土地承包总量的25.5%和27.5%,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0%和46%。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我区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23个,其中2009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2个,比上年翻了一番,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了有效载体。我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经营逐渐扩大化。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集中,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合作社的建设,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平均每年每亩获得的流转收入,由原来的30元至50元提高到现在的80元至100元,稻田和菜田高达300元至500元。流转的土地大多实行规模经营。全区规模经营达9116亩,涉及大户54户,其中种植规模在50亩至100亩的48户,100亩至200亩的5户,200亩以上的l户。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查报告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民增加收益、富裕起来的一条康庄大道,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早在1990年邓小平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他还指出:总不能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有什么希望?邓小平这一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小块土地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要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国家政策允许并鼓励的。

一、江庄镇农田耕地现状分析

(一)全镇农田耕地现状

20*年末,江庄镇拥有农田面积6.34万亩,农业人口3.0万人,农业劳动力1.8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86.8%,主要为老人、妇女儿童。全镇有14个村民委员会,35个自然村,其中农业户8326户,人均耕地2.1亩,户均耕地7.56亩,户均地块6块,大的地块2亩左右,小的地块1分、几厘,由于地块零碎,很难适应大型机械作业,老百姓只能靠人力耕种,因为地块较小不好耕种有的农户便栽树甚至荒芜不种。据统计这样直接影响耕地2千余亩。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每家每户,承包地之间都留有分解带,据不完全统计共闲置土地千余亩,不仅浪费了土地的使用率,更增加了土地纠纷的几率。这种零碎土地不仅增强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强度,还影响粮食产量,更直接影响农民收益。

(二)全镇农业生产状况分析

查看全文

确保粮食安全 亟待土地规模经营

中国有13亿人口,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保粮食安全,说到底要靠两条:一是严格地保护耕地;二是要让农民有种粮食的积极性。耕地是一种稀缺资源,不可再生,若不保护好耕地,任其乱征乱用,粮食供给肯定要出事。但若政府保护了耕地,如果种粮食不赚钱,农民不愿种地,那么保证粮食安全也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有两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最近10年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时,粮食年产量达52252万吨,而最低时,则仅有43065万吨,两者相差8178万吨。可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与粮食供给状况息息相关。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关键是要让种粮食的农民增收。其实,政府为帮助农民增收,已经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不过回过头看,这些措施大多是治标,不能治本。比如农业的产业化,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无疑,那些办加工厂的农户,的确是能增收的,但困难在于,加工厂不是每个农户都有能力办,还有大量的农户,仍只能种粮,产业化的好处,他们无法分享。再比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可大家如果都不种粮食,都去改种赚钱的经济作物,这势必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近年来,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还相继出台一些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先是费改税,后是粮食生产直补,再后来是减免农业税。这些政策,照理说应增加农民的收入,可由于种粮成本的增加,把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抵消了。结果使农民增收有名无实,有些地区,甚至还不升反降。据笔者在河南扶沟县的调查,2004年农民种粮每亩政策性增收37元,但由于农资涨价,每亩比上年多投入40元,两相比较,每亩减收3元。更要紧的是,国家给农民的政策,差不多已经用尽,农民要想再通过政府政策增收,基本没有余地了。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农村改革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为何要规模经营?这里面的道理,说起来并不复杂。现在农民人均耕地1.5亩,在这1亩5分地上,无论农民种什么,都只能温饱,不可能致富。要是有规模经营,比如让农民1人种20亩地,情形就会大为不同。按一亩地种粮收入500元计算,20亩就有一万元。这样,农民的年收入就基本赶上城镇居民了。如果1人种30亩地,农民的收入就能超过城镇居民。所以,耕地适当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是让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是21世纪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其实,推动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几年前就有地方在试点。不过,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现行的耕地流转,还仅仅是个起步,不仅流转面小,而且也不规范。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一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不肯把耕地转出去,因为到城里打工有风险,万一在城里呆不住,他还得回家种地,毕竟土地是农民的饭碗,也是农民的保障。二是即使有人肯让地,但往往由于转让价格高,也未必会有人肯接手。比如在目前情况下,如果1亩地每年按低于300元的价格转让,那么农民就宁肯自己种。撒一把种子、广种薄收也有300元。而想接地的农民,若1亩地出价超过300元,则又因无大利可图,也可能不肯多种地。

查看全文

国土局加快土地规模经营规范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总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育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行为,完善制度保障、政策扶持和组织领导体系,引导农户把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力争到2012年底,全县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比例明显提高,农业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全县耕地流转率达到30%以上。

(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由承包农户自主、自愿决定流转方式,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行为合法合规。坚持稳粮优先、注重效益。鼓励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优先受让农户流出的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主导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流转土地产出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政策激励、有效服务、规范管理,积极培育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对土地流出农户和受让主体的引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发展情况,从点到面稳步推进。

二、鼓励离乡和兼业农户流转土地

查看全文

土地规模经营支部书记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谨代表村人民向党委、政府,向自2014年3月以来为在我们村试点破解土地撂荒,成功实现土地流转而辛劳的领导致以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一、党政支持,为破解土地撂荒创造条件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递增,导致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问题也因此上升到了战略高度!为破解日益严峻的土地撂荒问题,从根本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党委、政府于2014年3月提出:在我们村探索建立土地托管机制、破解土地撂荒!我们村总人口1076人,耕地面积1790亩,外出务工村民达总人口的60.2%,全村土地撂荒达45%,甚感凄凉!2014年3月,党委涂书记经反复多次到我村实地调研之后,组织召开村三委会议、广播会、农户坝坝会;讲清土地承包政策,讲清土地互换调整依据,讲清土地互换调整好处,对每一个农户生产经营都有益!本着“就近、整块、成片”的原则将土地调整成为了一大片,既能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也能带来一定经济收益。通过国家补贴、政府补助的方式购置55马力旋耕机和30马力的全喂入收割机,彻底解决了生产力问题;把上级农业部门补贴的良种、化肥等生产物质由原来的分散使用,改为对大户的集中供给,再次解决了生产物质的问题!村社组织机械设备对地块开沟、整形改善基本生产条件。

二、政策扶持,鼓励干部带头规模经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