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13:22: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投资基金市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投资基金市场

基金市场的投资基金管理思考

一、对基金市场的一些特征的概括

投资基金可谓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兴产品。目前市场上总共有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17只。虽然产品数量上不是很多,但是,这些基金占有的市值却不容忽视。“基金目前持有净值达到1400多亿元,占到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的10%强,已具有了一定引领市场潮流的力量”(1)。所以,基金的状况能够对股市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2002年的基金市场,轰轰烈烈地大扩容,惊天动地的行业亏损,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反差。同时,基金市场的走势之弱,也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基金持有人陷入巨额亏损境地。

“2002年的基金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基金发展年。截至12月25日,2002年度共发行封闭式基金4只,总募集规模为110亿份;发行开放式基金14只,首发募集的规模为447.9亿元,两者合计557.9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2001年底基金市场规模的七成。因而,2002年,是基金市场历史上的第三次扩容期,也是历史上扩容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大扩容,预示着大发展。2002年度的基金市场确实是一个发展年。但同时,2002年又是基金市场令人伤心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亏损年。截至2002年12月20日,54只封闭式基金中53只出现亏损,亏损额合计82亿元;17只开放式基金,13只出现亏损,亏损额合计18亿元。整个行业的亏损,预示着市场预期的年末分红已成为水中花。由此,基金业已经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寒冬。”

二、发行方式及风险分配分析

(一)基金发行概况

查看全文

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研究论文

一、英、美、日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模式的分析

(一)英国监管模式分析。英国是现资基金的发源地,英国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基金行业自律为中心的基金管理体制。英国模式以基金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为主要特征,强调建立和完善带有自律性的民间管理协会,并由协会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而政府除适当的宏观调控外,并不具体干预基金业务。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有利于保持投资基金行业的长期稳定和规范,不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对证券市场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有积极作用。但该模式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法律功能弱化,而且很容易导致行业协会的垄断,致使基金的开放程度降低,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一国投资基金的国际化发展和外资的引入。

(二)美国监管模式分析。美国对投资基金的监管始于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投资基金的管理机关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本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颁布了有关投资基金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有《1933年联邦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等。以法律为准绳来监督、检查和控制基金的行为,强调基金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管理,该模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能为投资基金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又能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完整的法律保护,使得投资基金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但此模式弱化了政府功能,不利于投资基金的迅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资基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三)日本监管模式分析。日本的投资基金是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日本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政府对基金发展的严格管制,通过政府职能机构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基金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基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引导、调节。日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迅速推进投资基金的起步和发展,缩短基金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投资基金在支持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用;且该模式下的基金行业自律性较差,市场竞争亦不充分,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查看全文

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

1、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1、选择美国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时常经济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广大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以及相应的法制基础弱、市场建设滞后,人们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到位等,决定了我国走美国模式很困难。

2、选择英国模式也不现实。虽然英国能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自觉地踏上规范化发展轨道,但行业协会的构建与完善及行业自律功能的发挥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投资基金刚刚起步且发育程度还很低的国家来讲,由于受整个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构建行业组织,组建相关协会本身就有较大的困难,即使尽快组建,这些行业组织也需要一个发展完善过程。在这种发育程度低的状态下,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这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不仅不利,反而有可能阻碍其正常发展。

3、选择日本模式也不适应。虽然日本模式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大功能培养和推进投资基金快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但这也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现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果再以政府严格管制的方式来推动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而削弱市场功能,势必会对我国的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严格管制很容易引发制度上的障碍,从而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最终导致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因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走入误区。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英、美、日等国在基金市场监管模式形式形成时期所处的条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国金融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国内外环境给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持续、稳定、快速和有序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目的,必须要对当前的监管体制作以调整和创新。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模式显然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和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因此,必须通过对国外各种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的“扬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

查看全文

投资基金市场发展探讨论文

一、透视美国投资基金“衰退”中需求旺盛的原因

2001年,美国投资基金面临着极为不利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生产和消费都延续了2000年以来的下降趋势,股市从2000年3月开始进入熊市,股价和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另外,“9.11”事件也给股市和债市以沉重的打击。经济下滑和股市下挫对投资基金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股票基金。美国股价持续下跌造成了股票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从1999年底的40419亿美元减少到2001年底的34182亿美元,而股票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又导致了基金业绩的大幅下滑——因为投资基金业绩中的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股市上涨所积累起来的未兑现分配的资产增值,而股票基金的业绩下滑又降低了投资者的需求,从而致使流入股票基金的资金大幅减少。但是,投资基金整体的资产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净现金流创下了新的纪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尽管经济环境不甚理想,但投资者对投资基金还是有着较强的需求,因而投资基金也能在整体经济的“衰退”中保持较强的生命力。

分析美国投资基金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有效的制度安排。美国投资基金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有关的制度建设也及时跟进且不断更新。规章制度的健全、公司治理的完善、信息披露的严格等都极大地促进了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并且这些制度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二是发达且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为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品种和分散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投资基金可以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衍生金融产品等,即使股票基金业绩出现下滑,也还有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业绩作为一种补充,由于有这种此消彼涨,所以能够保证基金总资产的相对稳定。三是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成熟。一般来看,美国的基金投资者具有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他们以长期投资为目标,对市场波动反应合理。大多数投资者购买基金,是把它当作一种类似养老计划或教育储蓄的长期工具或目标,并且愿意承担适中的风险以获得适中的收益,而不是集中关心市场的短期波动。这种投资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市场短期大幅波动时,投资者没有出现疯狂抛售等不理智行为。

二、美国投资基金给我们的启示

1.切实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基金最初的制度安排就是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服务并且以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直接目的。因此,投资基金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及公开披露信息的渠道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成为投资基金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

查看全文

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文

摘要证券投资基金制度是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上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市场制度、监督和管理制度;非正式制度则主要指投资理念。从这两方面研究基金的发展历程:类型上从封闭式基金唯一到以开放式基金为主;从品种上讲是从股票型基金到债券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组织形式上讲,契约型基金唯一到公司型基金即将推出;投资理念上讲从投机回归理性投资。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封闭式基金契约型基金A

制度是规范人与组织的各种行为规则,可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正式的法规,即宪法法令、法律法规、规章准则;非正式制度指以道德观念、约束禁忌、文化俗习和意识形态等存在人们内心世界的规则。证券投资基金本身作为一种制度,在其发展初期是一种对潜在利益追求的利益诱导型的制度创新;当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投资工具时候,它已经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金融制度,变为一种制度安排。

1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时序

作为一种集合投资、专业理财、分散风险、收益共享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基金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到21世纪,美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最为发达,已与银行、保险并驾齐驱、三足鼎立。中国投资基金制度的设立与发展,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依主管机关管辖权力的过渡,以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为标志,将证券投资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997年底前的投资基金创业阶段,或称“老基金”阶段;1998年3月23日基金金泰和开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投资基金制度开始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阶段,也通常被叫做“新基金”阶段。

1.1老基金阶段

查看全文

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文

一、透视美国投资基金“衰退”中需求旺盛的原因

2001年,美国投资基金面临着极为不利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生产和消费都延续了2000年以来的下降趋势,股市从2000年3月开始进入熊市,股价和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另外,“9.11”事件也给股市和债市以沉重的打击。经济下滑和股市下挫对投资基金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股票基金。美国股价持续下跌造成了股票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从1999年底的40419亿美元减少到2001年底的34182亿美元,而股票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又导致了基金业绩的大幅下滑——因为投资基金业绩中的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股市上涨所积累起来的未兑现分配的资产增值,而股票基金的业绩下滑又降低了投资者的需求,从而致使流入股票基金的资金大幅减少。但是,投资基金整体的资产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净现金流创下了新的纪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尽管经济环境不甚理想,但投资者对投资基金还是有着较强的需求,因而投资基金也能在整体经济的“衰退”中保持较强的生命力。

分析美国投资基金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有效的制度安排。美国投资基金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有关的制度建设也及时跟进且不断更新。规章制度的健全、公司治理的完善、信息披露的严格等都极大地促进了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并且这些制度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二是发达且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为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品种和分散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投资基金可以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衍生金融产品等,即使股票基金业绩出现下滑,也还有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业绩作为一种补充,由于有这种此消彼涨,所以能够保证基金总资产的相对稳定。三是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成熟。一般来看,美国的基金投资者具有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他们以长期投资为目标,对市场波动反应合理。大多数投资者购买基金,是把它当作一种类似养老计划或教育储蓄的长期工具或目标,并且愿意承担适中的风险以获得适中的收益,而不是集中关心市场的短期波动。这种投资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市场短期大幅波动时,投资者没有出现疯狂抛售等不理智行为。

二、美国投资基金给我们的启示

1.切实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基金最初的制度安排就是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服务并且以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直接目的。因此,投资基金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及公开披露信息的渠道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成为投资基金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

查看全文

股票市场与证券投资基金研究

[摘要]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增大股票市场份额,优化投资组合,推动金融创新,在有效吸纳储蓄资金的同时提高了投资人的收益率,但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者,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动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同时,羊群效应和动量效应也是传递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和渠道。鉴于此,为了保持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要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股本持有合理化,促进证券投资品种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关键词]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

一、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关系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改善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环境的重要渠道,在政策支持下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受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对象。目前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是否可以发挥稳定股票市场运行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意见。一些学者认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素养,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可以作出正确的投资决定,是稳定股票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证券投资基金是以营利为主的资金,在投资股票市场时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羊群行为以及正反馈行为,这些都不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1]。因此,证券投资基金对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正面影响。第一,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吸纳闲置资金,增大市场份额。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由于投资意识淡薄,大部分收入仍主要以储蓄形式存入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基金的方式筹措资金,使得中小投资者的闲置资金也可以进入股票市场,同时为企业构建了良好的融资平台。第二,优化投资组合,稳定市场环境。证券投资基金为个人投资者享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运作方式提供了可能,同时,证券投资基金数额巨大,看中资本的长期稳定增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稳定股票市场运行的作用。第三,推动金融创新。为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形成了多类别的产品,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QDII等多种产品在内的证券投资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第四,带动国际合作。证券投资基金依托专业化的优势,可以筹集到境外的资金,也可以投资于境外的股票市场,从而有效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合,对于培养具备丰富资本运作经验的证券投资基金专业人才大有裨益[2]。(二)负面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存在破坏了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羊群行为一般用于描述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无法获得准确全面市场信息的情况下,投资决策受到其他投资者影响,模仿或者跟随市场舆论,失去自我主观判断的行为。该行为具体表现为证券投资基金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投资决策趋同,个人投资者也会跟随证券投资基金做出相同的投资行为,两者共同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数据显示,置身于羊群行为之中不利于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获利[3],同时羊群行为和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之间一般会形成一种特定的反馈机制,羊群行为被认为是破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主要由各机构投资者管理,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所引起,因此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对于了解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市场间的关联十分必要。(一)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分析。最初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由动物的模仿性而来,并一度成为业内的主流观点,但后来发现这种观点与“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假设相违背,后来研究者逐步认为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最多是“有限理性”的,模仿在股票市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得出“非理性羊群行为普遍存在”的结论[4]。随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声誉羊群效应模型、不完全信息羊群效应模型、薪酬结构羊群效应模型等工具对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进行分析,确认了“跟风投资行为”的存在性,并指出这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将逐步使得聪明的机构投资者变得愚蠢,即产生了群体非效率的现象。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中,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现象明显,在封闭式基金中的羊群行为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在卖出时的羊群行为较买入时更明显,机构投资者在运作小盘股时的羊群行为较大盘股更明显[5]。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也表现出不同的羊群行为,稳健型的机构投资者不显现出羊群行为,进取型的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最显著,平衡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一定的羊群行为[6]。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制度建设的严重欠缺、管理部分不合理干预、对应监管措施的缺位、有效信息披露不全等,此外,季节、市场情势、基金规模等同样是影响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7]。(二)机构投资者的动量行为分析。动量行为在机构投资者中普遍存在,股票价格的下降是机构投资者卖出股票的根本原因,即使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在变好。动量交易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偏好,认为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是连续的,前期上涨的股票在接下来的时间段也会继续上涨。另一方面,动量交易现象的产生也源于机构投资者在作投资决定时忽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仅仅凭其股票的市场表现就作出决定。目前针对动量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噪声交易模型、投资者心理模型、统一框架模型等工具[4]。一般认为,动量交易的收益率与上市公司的规模是反向的关系。在公司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受到的公众关注越少,那么其动量交易策略的效果便更明显。表明公司的负面信息在机构投资者间的传播速度较正面信息更快。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动量行为效应明显,且长期存在,机构投资者追涨杀跌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我国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动量行为主要存在于基金建仓和出货阶段,机构投资者的动量行为与上市公司规模、股票换手率、流通股占比成正比[8]。此外,现阶段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动量报酬效应,且与国家的景气指数关系甚密,在上升经济周期,机构投资者采用动量行为策略进行操作,能获得明显的收益。(三)机构投资者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分析。关于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运行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种观点:机构投资者引起股票市场运行的波动加剧;机构投资者可以对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起到护航作用;机构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无显著影响。目前三种观点均具有理论和实证结果的支持[9]。机构投资者引起了股票市场波动加剧,这种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以下原因会导致股票市场波动加剧。一是大宗交易,由于机构投资者资金雄厚,如果他们在市场上大量买入某只股票,必然会致使该股票价格大幅上扬,反之,如果他们在市场上大量卖出某只股票进行套现,则该股票价格会大幅下降。二是短视行为,机构投资者为了拼业绩,必须保证短期的盈利,以期获得市场和同行的认可,所以无法长期持有基本面良好的价值型股票,基金经理也因此会放弃具有长牛性质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而投向短期内的热门股票,这种不注重长期稳定盈利的局限性会致使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正反馈效应,加剧市场的波动。三是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过度自信和抛锚性错误都会导致机构投资者对于新消息反应不足,而选择性偏差和显著性偏差又会造成机构投资者的反应过度,这些都会影响机构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加剧股票市场波动。四是羊群行为的存在,机构投资者之间也会出现趋同的投资操作,影响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五是现金流的变化,开放式基金的管理机构为了应对基金持有人的申购和赎回,会被动地买入或者卖出股票,进而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上述观点都是基于特定的假设而进行的分析,也有相应的实证数据对其进行支撑。造成分析结果的不一致主要是源于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每一种假设只是针对特定的环境,而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条件。总的来说,真实的股票市场时刻都有新的变化,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也趋于多元化,后两种情况成立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第一种认为机构投资者引起了股票市场波动加剧的观点与现实情况更为相符。

查看全文

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研究论文

一、英、美、日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模式的分析

(一)英国监管模式分析。英国是现资基金的发源地,英国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基金行业自律为中心的基金管理体制。英国模式以基金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为主要特征,强调建立和完善带有自律性的民间管理协会,并由协会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而政府除适当的宏观调控外,并不具体干预基金业务。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有利于保持投资基金行业的长期稳定和规范,不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对证券市场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有积极作用。但该模式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法律功能弱化,而且很容易导致行业协会的垄断,致使基金的开放程度降低,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一国投资基金的国际化发展和外资的引入。

(二)美国监管模式分析。美国对投资基金的监管始于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投资基金的管理机关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本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颁布了有关投资基金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有《1933年联邦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等。以法律为准绳来监督、检查和控制基金的行为,强调基金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管理,该模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能为投资基金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又能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完整的法律保护,使得投资基金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但此模式弱化了政府功能,不利于投资基金的迅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资基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三)日本监管模式分析。日本的投资基金是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日本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政府对基金发展的严格管制,通过政府职能机构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基金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基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引导、调节。日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迅速推进投资基金的起步和发展,缩短基金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投资基金在支持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用;且该模式下的基金行业自律性较差,市场竞争亦不充分,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查看全文

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模式探究论文

一、英、美、日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模式的分析

(一)英国监管模式分析。英国是现资基金的发源地,英国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基金行业自律为中心的基金管理体制。英国模式以基金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为主要特征,强调建立和完善带有自律性的民间管理协会,并由协会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而政府除适当的宏观调控外,并不具体干预基金业务。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基金行业的自律功能,有利于保持投资基金行业的长期稳定和规范,不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对证券市场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有积极作用。但该模式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法律功能弱化,而且很容易导致行业协会的垄断,致使基金的开放程度降低,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一国投资基金的国际化发展和外资的引入。

(二)美国监管模式分析。美国对投资基金的监管始于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投资基金的管理机关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本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颁布了有关投资基金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有《1933年联邦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等。以法律为准绳来监督、检查和控制基金的行为,强调基金企业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自律管理,该模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能为投资基金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又能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完整的法律保护,使得投资基金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但此模式弱化了政府功能,不利于投资基金的迅速起步和成长壮大,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资基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三)日本监管模式分析。日本的投资基金是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因而,日本投资基金监管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政府对基金发展的严格管制,通过政府职能机构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对基金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基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引导、调节。日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迅速推进投资基金的起步和发展,缩短基金发展的成熟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投资基金在支持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容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用;且该模式下的基金行业自律性较差,市场竞争亦不充分,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投资基金市场动态化综合监管模式的构建

(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监管体制的理性选择

查看全文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为“投资、消费、出口”,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都属于投资的一种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选取2012—2017年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对证券投资基金与其流动性影响进行了探究,发现证券基金投资的比例越高,股票流动性越差。公司的规模越大,股票的流动性越强,证券基金投资注重的是基本面,比较倾向资产负债率低的股票。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流动性;面板数据

股票等有价证券根据市场合理的价格与较低的交易成本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被称为股票与证券的流动性。流动性能够反映证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运行质量,是股票市场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股票市场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投资者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规避程度、对金融市场发展方向的敏感度、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自信度等。针对内幕交易者,相关学者认为知情交易者之间的竞争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部分学者认为,股票预购买的经济人行为,能够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人们能够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交易,形成了公平的市场条件。针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Muranag与Shimizu认为,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存在厌恶并丧失信息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较小。投资者因为性格差异、文化差异对投资进行了不同的组合,促进投资的多样化,这种情况有利于市场流动性的增加。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证券投资基金是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可以帮助证券投资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使用相关方式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对金融市场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

1、选取变量

首先,选取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流动性重要的指标之一。但是目前对流动性的测度缺少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指标,本文主要选取的测度为换手率即交易周转率,表示流动性,其具体的表现形式:TURNOVER=成交股数/流通在外股数换手率表示了在一段时间内,证券市场的交易股数与总股数的比例,能够反映股票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如果交易周转数较高,表示股票交易次数较多,完成交易时间较短,这一时间内股票的流动性加大。换手率能够从整体角度出发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进行分析。使用换手率的优点是,数据采集相对简单、可操作性较强、方法较为简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