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13:01: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投资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投资监管

工程投资控制监管研讨

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控制性工程。工程穿越山东泰安、聊城两市,涉及到黄委与地方水管部门管辖范围,受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多,地质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且穿黄北区工程实行施工期委托管理制,投资包干使用。以上工程特点决定了穿黄北区工程投资控制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

1影响投资控制管理的关键因素

1.1建设周期长

2004年,穿黄河工程初设报告编制工作完成;2007年水利部对初设报告进行了批复;2007年底到2008年陆续完成各标段的招标工作;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由于建设周期长,建设期间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原材料、人工等基础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建设资金紧张。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长,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建设费用。

1.2责任主体投资控制目标不一致

穿黄河工程分为南北区工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精神,穿黄北区工程实行委托管理制。项目法人(南水北调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可行性报告、初设以及施工图阶段等前期工作,从自己利益角度考虑,要求设计方削减概算,变更设计,以节省投资,并要求穿黄北区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尽可能地加快施工进度。建管局负责招标阶段以及施工期间的建设管理,在投资包干使用的前提下,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负直接的责任。在各建设阶段的责任主体投资控制目标不一致情况下,建管局面临巨大的投资控制压力。

查看全文

深究证券投资政府监管职能

从1990年3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业到2004年末,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从最初的地区性市场迅速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全国性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有所改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直接融资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开户数不断增加,机构投资者比重不断提高;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我国的证券监管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体系也逐步建立。

但与此同时出现的情况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普遍滑坡,“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ST、四年PT”成为证券市场广为人知的一大特色。上市公司盈利持续恶化与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类违法违规现象增多,造假欺诈、内幕交易、股市操纵、购买审计与审计舞弊等案件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恶劣。面对不规范的市场,投资者要么孤注一掷,以短期投机心态参与股市,要么对市场失去信心,选择“用脚投票”。中国证券市场陷入了长期的低迷。中国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月,中国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34802.72亿元,而2001年6月(近几年市场表现最好时),市价总值为53630.58亿元;2005年3月的流通市值为10996.52亿元,而2001年6月为18866.36亿元;筹资额方面,2005年3月锐减为7.92亿元,而2000年筹资额曾经达到近400亿元。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的再融资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型企业,尤其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优质上市公司,都由于各种原因奔赴海外上市,以解决融资瓶颈。

这些数据说明,发展和完善证券监管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无法回避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在理论界和证券业界的大多数政策建议都集中在提高监管能力、拓展监管权限和扩大监管机构规模等方面。笔者认为,政府证券监管职能的转变,才是目前完善我国证券监管体系的关键。

1我国证券监管的过度集权

我国股市的市场管理体制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向证券监管部门集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问题。证券市场本来是一个最需要创新、最需要竞争的市场,而在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证券交易所日渐失去了市场发展的规则主导权,成为整个股市监管体系的一个“一线监管单位”,它的市场组织功能已经基本退化。这就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完全由政府来操作和经营。

其实,这并非当初的本意在上个世纪9O年代初,中国股市除了1990年11月26日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l2月1日成立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外,还有1990年l2月和1993年4月成立的STAQ(全国证券市场自动报价系统)和NET(全国电子交易系统),以及1993年8月l8日试运行的淄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当时的沪深交易所虽然是地方性的,但面向全国开放,实行由当地政府主管、理事会实际管理的模式。这些不同的交易系统的出现,很适合中国多层次经济结构的状况。

查看全文

刍议保险投资证券化监管现状

一、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基于保障保险资金安全和保险市场稳定的考虑,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不得入市或进行其他风险投资,导致大量保险资金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自1996年开始,迫于通货紧缩及其预期的压力,中央银行连续8次降息,保单预定利率与投资收益率之间出现倒挂,形成严重的“利差损”,承保利润大幅度下滑,导致保险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可能发生偿付能力危机。[2]虽然政府多次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方式,但仍无法真正解决利率下调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压力,不得不另辟蹊径,借道证券市场提高保险投资收益,以投资利润弥补承保亏损。1999年10月,保监会出台《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被允许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形式间接入市,保险投资证券化在制度层面正式启动。随后,保监会于2003年5月、2004年7月先后《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保险公司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资金得以全面进入债券投资领域。2004年10月,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机构投资者被允许自行从事或者委托符合规定的机构从事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股票市场产品交易,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

随着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和投资比例的不断放开,保险投资证券化的优势逐渐凸显。在被喻为保险业“基金年”的2000年,全国保险业累计投资证券基金134亿元,平均收益率高达12%。2004年至2010年8月,保险机构共实现投资收益8859.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5%,基本达到资产负债相匹配。保险投资收益的提高,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大幅度提升,有效化解了历史“利损差”问题。①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投机性气氛浓厚、市场波动较大等问题,再加上保险市场专业人才的缺乏和资产管理水平偏低,保险资金的入市也给保险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2011年前三季度,受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企债指数下跌的影响,保险投资亏损严重。据安信证券估算,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仅“三大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保险)的投资浮亏合计已超过600亿元。②而投资浮亏的直接后果就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降低,继而影响保险市场的稳定。如何对保险投资证券化实施有效监管,隔离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的风险传染,从而实现保险投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协调,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的法律监管及其困境

(一)监管体制层面: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机构之间监管协调机制形同虚设由本文可知,我国保险投资的证券化缘于保险公司弥补“利损差”、提高偿付能力的需求,是以保险公司的合作需求而展开的保险与证券的互动,具有明显的保险主导性。[3]相应地,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的法律监管也基本由保监会主导,证监会很难参与其中。自保险资金获准入市以来,保监会和证监会仅就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联合过《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证监会对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行为的监管权限,并未涉及保监会与证监会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虽然全国人大在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158条规定保监会应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制度安排,缺乏可操作性,致使保监会与证监会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形同虚设。

(二)监管制度层面:过度管制与监管不足的矛盾导致保险投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不相协调囿于保险业起步较晚、风险管控能力偏弱以及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的现状,我国在保险资金投资方面比较谨慎,注重保险投资的安全性,强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证券市场提高投资收益率,逐步推进保险投资的证券化。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行政强制色彩,则使保险投资证券化监管在制度层面上存在着过度管制与监管不足的矛盾:一方面是行政管制导致保险投资收益率低下和监管成本高企,另一方面是监管手段落后无力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风险。具体表现为:

查看全文

国有企业投资监管改革趋势思考

对外投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经营管理活动,一旦投资失误将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一直以来备受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代表,一直立足于使投资监管的方法、手段和重点不断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相适应,国资人忠诚履职、砥砺前行,投资监管工作呈现出勇敢面对问题而积极寻找对策、逐步完善的良好局面。

投资监管工作的经验总结

一是,偏离主业投资极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有些企业抑制不住多元化发展的投资冲动和急于做大做强的冒进情绪,屡屡涉足非主业投资。湖南省属国企非主业的投资曾一度达到了总投资的40%左右,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占到了总投资的70%,而对企业长远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的投资只占重点项目的13%。这种盲目的非主业投资失败的居多,不但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而且严重腐蚀了企业领导干部。如,某电气制造企业在主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情况下投资几个亿进行房地产开发,结果是在当时房地产“想亏损都难”的市场行情下,出现了巨额亏损,企业董事长也栽了进去。为此,湖南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的,一直强调企业应以战略发展规划为引导集中主业进行投资,尽量不投资或减少对非主业对投资,并设定了一条非主业投资不得超过20%的红线。二是,企业董事会必须承担投资责任。国资委坚持贯彻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但同时强调企业董事会的投资主体责任,从成立伊始,就提出要建立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2015年,湖南省国资委提出了对董事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投资论证不科学不充分、对项目实施监督不到位导致严重后果等5项行为追究董事会以及董事的个人责任;对不按董事会决议、省国资委相关审查意见实施投资项目,造成损失等4项行为,追究总经理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2017年,湖南省国资委旗下某企业董事长因违规投资造成损失,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的处分,总经理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相关人员也予以追究刑事责任。铁腕追责,毫不留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三是,加强了项目事中及事后监管。一是,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2017年,根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讲话精神,湖南省国资委在全国首开先河,通过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在投资管理中的责任,使党组织内嵌入公司治理机制之中。二是,通过项目清理、重点项目效能督查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及时评价和纠偏。如,2014年湖南省国资委对“十二五”时期以来启动的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涉及18户监管企业,清理项目总数350个,涉及的计划投资额达到1186亿元;清理发现存在各类问题和风险的项目117个,分类进行了通报批评、公开提醒、书面提醒、口头提醒等处理,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此举引起了不少企业的震动,大大强化了企业的出资人意识、风险意识、章程意识和程序意识,促进企业提高了投资管理的水平。

处理好投资监管工作的三大关系

一是,国企使命与多元化发展的关系。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地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使命与担当,其发展壮大必须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紧紧依靠主业,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行多元化发展。各守一方、各立奇功。并非依靠资金和政策优势,进行市场投机,赚取超额利润。二是,投资风险的客观存在与有效防控的关系。风险是目的和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风险的因素很多,如政府政策的变化、管控措施的不到位、重要物质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等等。因此,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在投资监管中,我们不可因噎废食,渴望成为投资风险的绝缘体,彻底消灭投资风险。因为投资存在风险,而不敢投资、畏惧投资,导致投资监管过严、过细,使企业丧失投资的积极性,丧失发展壮大的机遇。对待投资风险的关键,应是引导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估、监测,及时识别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三是,尊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与加强监督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与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本质上是委托的关系。国资委的成立,通过一系列产权制度的改革,改善所有权虚置、链条过长等体制弊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改善了内部经营机制、释放了经营活力。但委托人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仍然有通过加强监督防范人道德风险的内在要求。

未来国有企业投资监管的改革建议

查看全文

公共投资监管模式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公共投资;投资项目;项目监管;目标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公共投资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投资分配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外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尚不够重视,直接影响了公共投资的效率。有必要探索如何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项目监管模式。保证项目建设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并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最大效益。

我国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公共投资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长期以来,经济管理部门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投资分配方面,因此,对建设项目的外部制约和监督管理不够重视,使政府遭受巨大的损失,公共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在深化改革中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紧迫意义。本文探索如何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项目监管模式。正确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行使对项目的监管职能。以保证项目建设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和规范的程序,保质保量地实施完成,使公共投资产生最大效益。

一、我国公共投资监管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公共投资项目制定了具体规定和实施办法。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监管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公共投资监管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下面从公共投资的监管机构、监管队伍、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等方面对我国公共投资监管状况进行分析。

(一)我国公共投资监管的机构设置

查看全文

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走出去”战略的带动下,对外投资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可喜局面,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也正在朝着符合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现状,提出要加速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企业认知投资风险的意识,进一步强化监管机制并设定审查制度,切实让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

1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现状和问题

结合过去十年内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麦肯锡在《中企跨境并购袖珍指南》对公开信息较为完整的500多宗交易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能源类的投资项目收益最差。在对外投资交易中,涉及投资自然资源共有217宗,占总数的43%,所占份额超过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分析这200余宗自然资源投资,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发生在价格飙升期间,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最高点。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剩余的20%投资就发生在其刚刚开始回落的三年内,自以为能够抄底,但是大宗商品价格目前依然维持在低点,造成了投资亏损。据麦肯锡研究发现,其中84%交易(占总交易额的89%)的平均亏损为期初投资的10%。我国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来源多种多样,既有可能是因为国有企业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对于国际市场运作的不熟悉;既有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也有面临双重法律政策环境的影响;既有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袭击等的冲击,也有国际关系变化或战争冲突等意外发生。经过梳理,本文认为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法律缺位。目前,仍然没有《境外投资条例》的相关立法,依靠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来监管,随意性较大,增加了企业决策风险。《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是我国目前最为系统的一部专门规范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部门规章。此管理办法从监管体系建设、境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六个方面完善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督管理体系。但其依旧只是国资委的部门规章制度,无法适应海外投资复杂的形势,也不能有效协调各方利益,难以处理政出多门等现实性问题。没有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对外投资的准入、企业行为规范、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不能为企业利益提供有效保护,更谈不上指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信息不对称。政府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困扰着政府的高效监管,也阻碍了企业自身发展。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不法企业利用监管者对其行为事前无法预测、事中无法监督、事后无法验证和处理,从而引发“道德风险”。从外部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来看,应不断监督企业对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因为,对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做出投资决策,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信息来源。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越高,投资者能利用到的信息就会更加真实和有效,从而在投资决策时也往往更有效,也有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等,外部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不断加强监管与管理,同时,对于企业为了获得投资者高估值而对报表进行粉饰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3)部门间缺乏协调监管。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已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但是由管项目转变为管资本的过程中,对于外汇的支配仍然分属于国家发改委、外汇管理局、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它们各司其职,共同为企业走出国门把关,但是也造成了很多职能的重叠与空白,这使各部门倾向于审批利益最大化,而对于投资损失的责任则互相推卸。另外,名义上由商务部对外投资与合作司负责受理和服务企业对外投资活动,但是其行政级别不够,无法形成部门间的协调与管理。对外投资与合作司负责具体项目和日常事务,发改委负责制定相关战略和方针,可是在具体问题上双方难以理清界限,未能形成统一的集中管理;官本位意识还比较强,不能主动服务投资企业,相关的咨询、担保、信息提供等中介服务缺失;在同一监管体系中,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上级对下级掌握的资产信息掌握不实,不能有效的指导服务。

2国有矿产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对策

2.1加快建设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1)尽快形成系统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为了促进国有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有序,使海外投资政策适应国内外投资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海外投资法》,规范明确审批备案、风险控制、监管控制、外汇使用管理等,考虑相应的国际投资法律制度,特别是目前已经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时,要加大追责力度和执行刚性,进一步完善监督和管理的法律规范,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提供前提。如《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中的部分条款在具体执行时存在处罚规定过于笼统,缺少可操作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大,违规和犯法的风险成本较小的问题。(2)深化改革和配套相关制度保障。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矿产企业改革,建立分对象审批制度。要强化对国有矿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国有企业应该恢复审批核准制,非国有企业可以采用登记备案制度;其次,加强国际投资保护,建立海外投资担保制度。随着“走出去”的企业逐渐增多,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种类和概率也逐渐增大,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可以为投保企业提供相应的保证或保险。在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时,投保企业可以向保险机构申请补充其遭受的损失;其三,建立分行业、分地区国有矿产企业监管制度和分级监管制度。即在既符合本行业的监管制度、也符合不同东道国的监管制度下,分行业、分投资地区进行监管。而建立分级监管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因监管混乱而背离监管初衷,并明确规范监管机构以及相应权限。2.2进一步推进政府监管服务体制改革。(1)建立专门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通过建立海外投资监管机构,与东道国签订双方协议,规范监管范围、具体环节、终点防控、监管措施等细则,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可以更有效的履行监管职能,协调、对接、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现场查看海外投资企业在当地的运营情况,为每家海外资产企业建立独立档案,适时汇总综合分散信息,定期向国内监管机构汇报,形成综合信息监管,从而对海外企业实施高效的监督与管理。(2)构建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当前,我国自己的国际投资顾问机构力量还比较薄弱,成立一家中国自己的国际投资顾问机构迫在眉睫。该机构的设立,有利于为我国海外投资企业提供第三方的独立服务;有利于摆脱对国际投行和评级公司的依赖,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为国内监管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把好国际投资项目的各种关口。同时,要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的作用,有效整合海外华人资源,进一步优化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引导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遵守中国及东道国地区的法律法规,实现与当地的法律和经济规律的顺利对接。(3)加强对外投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对跨国投资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建立国家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人才库。另一方面大力提高人才待遇,鼓励人才回流,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动能,打造稳定扩容、高效优质的海外投资人才队伍,实现高端人才的建设和培养。2.3完善国有矿产企业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1)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行业监管协会。建立行业监管协会,实现双向共同监管企业海外投资,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由内而外相互作用,切实规避出现重大风险。其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明确行业监管协会的监管职责与权限范围,可以有效整合行业信息系统,实现搜集、整理、汇总行业内部的分类信息,为风险评估和预判提供有效的依据。(2)规范对外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国有矿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制度的建设,正视不同国家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差异,在制定会计规范时要充分结合公司和两国实际,统一指导公司的会计处理,切实强化财务管理,掌握工作的主动。同时,在财务人员等配备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实现队伍管理,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培训等,实现财务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在充分利用海外原有财务人员等前提下,应加强本企业财务人员的培养,最后实现熟悉当地法律法规、业务精通、沟通良好的财务人员派驻,实现现场控制管理。(3)健全企业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完备的监管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保护,切实避免损失。国资委《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二章中,明确了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并要求相应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后,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送国资委。有效的事前防控风险的措施能规避对外投资风险,从企业内部第一道关口就发现危机、处理危机。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发挥财政作用强化投资监管

一、财政投资评审在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和控制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北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利用投资评审手段,对加强政府投资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一是扩大评审范围,努力实现政府投资全覆盖评审。一些市县将评审范围扩展到所有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项目和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或部门,有的甚至扩大到了全部上级投资项目以及通过BT等现代融资方式建设的项目,避免了政府监管职能缺位、空位。二是前移评审关口,努力实现政府投资全过程评审。将评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算评审、标底评审、变更评审,着力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的事前、事中控制,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评审控制模式。三是把握关键节点,努力实现政府投资全方位评审。市县都结合本地实际,在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的结合点上找准突破口,围绕“先评审后编制、先评审后拆迁、先评审后招标采购、先评审后变更签证、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移交资产、先评审后评价”,有选择地确定财政投资评审介入方式,将评审工作落实到政府投资管理的各个关键控制环节,实现政府投资全方位评审。四是建立标准体系,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标准化控制。一些市评审中心通过网上、电话、产地和实地等各种询价方法,建立了材料价格信息系统,实时跟踪材料价格市场变化情况,达到“合理、低价”、动态管理、动态监控的目的。还有一些市结合工作实际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标准化体系,涵盖了建筑、市政、园林、安装等专业,在预算项目库和投资决策中对项目造价进行控制。经过多年的努力,财政部门利用投资评审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管理和控制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节约了大量政府投资。2010年、2011年,全省投资评审总额均超过了千亿元,分别为1084亿元和1135.96亿元,审减额分别达到了137亿元和271.82亿元。投资评审节支增效作用十分显著。二是对政府投资实施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对预算、结算、决算等政府投资的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评审,对工程招投标的标的和变更等与投资相关的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对工程合同实施服务性审查,使纳入评审范围的项目投资规模更加科学合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许多市县已经成为政府投资管理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财政部门在政府宏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三是投资评审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前县区级投资管理机制与政府投资爆发性增长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明显,许多县区把财政投资评审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工具,实施了全方位管理服务。财政评审在政府投资管理中的及时跟进和补位,加强财政部门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财政投资评审服务政府投资决策、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服务部门项目管理的“三服务”功能。目前,全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虽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发展很不平衡:一是伴随政府投资的爆发性增长,财政部门相应的管理机制建设落后,很多地方政府投资管理处于“缺位”和“空位”状态,即使评审工作搞得好的地方,针对政府投资的管理体系也需要健全,少数地方也出现了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的苗头倾向。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评审工作搞得好的市评审总量是评审工作起步晚、进展慢的市评审总量的七八倍,差距很大。机构和人员建设跟不上政府投资规模的增长,如石家庄市评审中心人员达到77人,而许多市县区评审中心只有几个人,全省还有近30%的县区没有评审机构。三是评审职能拓展还有很大空间。

二、加强财政评审,促进政府投资监管的政策建议

在河北省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政府投资爆发性增长时期,财政部门应有效利用财政投资评审手段,使投资评审节减政府投资、控制债务规模、服务项目管理的功能发挥出来,通过对政府投资实施有效监管,使财政部门在政府管理体系中承担起出资人的监管职责,建立政府投资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服务预算管理,深化评审机制改革

1.围绕预算执行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评审、变更审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要进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和项目变更的评审,资金拨付实行先评审、后拨款,实时监管项目投资变动情况。对建设项目因变更申请财政追加投资的项目,先进行评审、后安排投资。2.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结)算评审。结合当地实际,在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的结合点上找准突破口,围绕“先评审后编制、先评审后拆迁、先评审后招标采购、先评审后变更签证、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移交资产、先评审后评价”,有选择地确定财政投资评审介入方式,将评审工作落实到政府投资管理的各个关键控制环节。3.利用财政投资评审手段为政府投资管理提供服务。政府投资管理薄弱的地方,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可以通过招标文件审查、合同审查、对重点项目派驻管理人员、参与重大工程技术管理过程,实施现场监管等方式,为政府投资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

查看全文

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研究

摘要: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覆盖全省、市、县三个不同的行政层级,同时和中央平台对接贯通,实现了对山西省内所有非涉密项目的在线受理和全程监管,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实现了投资管理方式的创新。文章主要介绍了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以及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

“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应用互联网思维和资源,实现政务服务的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更快捷、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让政府的服务过程公开透明,便于广大公众监督。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全省的投资主管部门,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审批制度革新的重要指示,为改善全省的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模式,牵头建设了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具体负责运行维护。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正是山西省在新时期对电子政务的全新尝试,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压缩审批时间,激发各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简介

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是部署在全省电子政务外网上的在线服务平台,其建设内容包括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门户网站、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料库、基础设施、与其他系统对接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等。全省所有非涉密的项目都要通过该平台申报,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在线办理,办理过程实时呈现在公众和监管者面前。平台由两个系统组成,其一是网上办事大厅,为项目申请人提供项目申请的提交、在线查询等系列服务;其二是网上联合审批系统,各级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该系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与发改、经信、规划、建设等项目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对接,推动各县区、市有关部门及时制定推进方案,落实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员。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了省电子政务外网连接部门多、连接范围广的优势,快速搭建了在线平台的网络通道,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目前,全省涉及省级联合审批的相关部门已全部接入。山西省内各个层级的投资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其审批、核准、备案的非涉密项目都要纳入平台管理。平台上线之前是项目申请人从项目申请到竣工验收,需要持各类资料到各个行政审批部门办理手续,现在这些程序全部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实现数据跑路,而非让群众跑腿。全省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还实现了和中央平台的对接。一些项目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在地方办理部分事项,地方部门就可以在线提交重要信息,通过平台推送至中央,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于2017年2月1日正式运行。横向联通中央平台和全省11市、119县及17个开发区近2500个单位。截止2017年年底,平台一共受理各类项目申报27515项,其中审批项目5991个,核准类项目1126个,备案类项目20398个,总投资29227.33亿元;第一产业占比25%,第二产业占比45%,第三产业占比30%。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平台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主持平台的全面工作、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省经济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平台系统建设及运行的技术维护。其他行政审批部门按照各自的权责清单,在法定权限内,于平台上办理相关审批事项。

二、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意义

查看全文

林业项目投资监管探索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林业建设投资的大幅增加,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如何加强林业项目投资监管,保证林业投资安全有效运行,使林业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已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由于林业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林业部门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投资监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迅速扩大的林业投资规模,林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条件尚不完备,致使林业投资和项目建设领域的监管和预防腐败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加强林业项目投资监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项目投资管理规程

随着国家对林业投资的大幅增加,林业部门对林业项目的投资监管也非常重视。但由于造林工作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林木成活和保存受气候环境、营造质量诸多因素的影响,弹性系数较大,由此形成林业部门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监管规程,资金投放存在着随意性。这就给林业项目投资的安全有效运行埋下了不良因素,也使腐败有了可乘之机。在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向管理要效益”。林业也需向“管理”要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重视项目投资规划,加强项目跟踪管理。林业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建设方针、实现林业建设目标的宏伟蓝图,也是国家投入林业建设资金的科学依据。而林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划是实现林业规划目标,完成林业资金投入的具体步骤,又是考核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效益的基础环节。加强林业建设资金监管,首先必须重视林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规划工作,其建设项目,必须严格界定在国家林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其次,批准立项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前,组织监管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监测,确保计划目标和实际施工任务相一致,从源头遏制项目交叉重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国家投资问题的发生,并改革过去项目实施完成组织验收为分阶段验收,确保林业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2.严格遵守林业项目投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合同制,项目招投标制。对林业项目投资,要按规定执行林业项目投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制,项目招投标制,属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和林产工业工程建设的,还要实行建设监理制。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该“四制”组织实施林业项目工程,使项目投资在“阳光”下有效运行。

3.严格竣工验收。对林业项目,特别是营造林项目,要严格实行检查验收制度,并以验收结果作为资金拨付和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检查验收单位根据下达投资的项目建设内容、承担单位上报备案的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检查验收。对营造林面积、造林合格率、成活率重点进行检查,并出具由验收单位盖章验收人签字的验收报告,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把每一次检查验收关把好。

查看全文

投资项目监管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近年来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现状,提出目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项目监管中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政府投资项目行为,保障项目质量安全,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推进廉政建设。

关键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监督管理

一、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查摆的问题来看,工程建设领域仍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易发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工作仍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虽然我国出台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诸多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但是有些很难落到实处。有些法律法规原则规定多,具体细则少;禁止规定多,配套罚则少;违法规定多,认定办法少。同时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行政监管手段相对有限,对串标围标和资质挂靠等现象处于查证难、认定难、处理难的困境。串标人或者挂靠单位之间一旦因相互利益关系建立攻守同盟,常规的调查手段很难取证和认定。即使认定,处罚手段少,力度小,相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巨大资金而言,企业违法成本非常低,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缺少自律,盲目追求利益,造成建设市场混乱,串标围标和资质挂靠等违法行为依然频频出现。2.部分领导违规干预。从各级纪检检察机关查办的工程领域重大案件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情况屡有发生。有的领导干部面对诱惑,放松了自我要求,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满足私欲的手段,插手工程建设领域经济活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不法商人牵线搭桥,以此谋取私利;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违背客观规律抢进度,压缩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导致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勘察不够细致、设计不够深入、在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造成后期大量的工程变更,使监管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3.行业水平良莠不齐。部分企业置企业诚信不顾,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手段谋求利益,建筑行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1)有的建设单位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2)有的项目层层分包,管理人员不到位,组织混乱。(3)有的项目建筑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造成质量安全隐患。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除了传统的施工企业,也衍生出许多提供相关服务的中介企业。建筑行业中介机构种类繁多,包括建设监理、造价咨询,招标、项目代管、土地评估,环境评估,工程审计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中介行业入行门槛低,配套制度建设还不成熟,服务水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中介不中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委托方。中介企业是为委托方服务的,当委托方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时不敢拒绝,没有保持中立的立场。二是中介自身。中介从业人员利用委托方赋予的权力,向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变相输送利益,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4.项目组织管理薄弱。有些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和业主代表管理经验不足,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的深层次问题,缺少辨识能力和处理手段,有时会被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蒙蔽。虽然目前也引入了国际先进的项目代管机制,邀请了很多业内技术力量强的工程咨询服务机构为政府投资项目提供代管服务和技术支持。但是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些代管企业用建设单位赋予的权利谋取自身利益,为建设单位的服务存在不到位、不充分的现象。另外,项目组织结构过于冗长也不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指令传达,造成工`程建设效率低下。项目代管在国际上是一种成熟的管理模式,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配套的行业监管制度和约束机制还不成熟,代管单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工作内容和程序也不尽相同,履行职责的随意性较强,监督缺少抓手和手段。

二、吴江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推进“乐居吴江”建设,我区以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为重点,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资金运用、监督问责等方面着手,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权力运行公开化,资金运用合理化,建设行为透明化,监督管理法制化。1.多方监督并举确保责任落实。我区建立健全了政府投资项目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领导牵头,齐抓共管,确保责任落实。区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部门就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个方面开展全面督查,对工程建设决策行为、管理行为、执法行为中的违规违纪现象进行查纠,把“工程优质、干部清廉”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贯穿于建设全过程。2.推进诚信建设规范市场运行。为增强工程建设相关主体的信用风险意识,确立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2013年,我区制定了《吴江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诚信保证金制度实施办法》和《吴江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严重不良行为惩戒实施办法》。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相关企业的不诚信行为进行制约,确保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秩序。标后管理是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确定中标人后的延伸跟踪监督工作。标后管理包括对合同订立、合同变更、施工分包、设备采购、人员到位、施工行为、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工程质量、资金运用等内容的监督管理。标后管理运用明察暗访、日常检查等手段,对发现的企业不良行为勒令其限期改正,根据规定给予通报、扣分、暂停投标资格等相应行政处罚,并对其不诚信行为进行公示。3.完善财经制度严控资金运用。2014年,我区《吴江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计划管理、变更管理、资金管理、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化运行。同时,为约束项目管理费用,我区《关于明确吴江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和代建费标准的通知》,规范建设单位和代建单位管理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近年来,吴江区财政局评审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评审制度。项目评审,即财政局通过自有力量、购买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邀请行业内专家做顾问等方式,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审。分为概算评审、标底评审、变更评审、结算评审、全过程评审五个方面,覆盖了项目从立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项目全过程评审有助于提高项目投资的全局性,提供项目决策的依据,保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有助于合理控制项目造价,推动项目建设精细化,确保投资性价比;有助于廉政监督更深一步,从资金运用角度发现问题,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随着政府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评审项目的数量和金额也逐年递增。目前,全过程评审的做法在吴江区东西快速干线工程、胜地生态公园等几个试点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项目的投资规模,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节省了财政资金支出。我区于2005年出台《吴江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及《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跟踪审计制度在我区已实行将近十年,通过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实施源头把关,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2年至今,我区开展跟踪审计项目84个,项目金额105亿元。同时,为了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实效性,保障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到位,根据《吴江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政府投资评审制度,我区启动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平台。目前吴江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平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项目管理、项目评审、中介监管、信息公开等板块的建设完善,旨在深入监控项目建设每一个步骤,有效控制各风险环节,推进项目规范化管理。4.运用三位一体监督中介领域。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各种中介企业,我区运用政府监管、协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对中介行业进行整顿治理和规范管理。(1)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吴江区行政服务局成立中介机构监督管理科,负责对我区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以《吴江市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和《吴江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细则,完善制度,强化长效管理。通过联合财政局、审计局、国土局、住建局等单位,对造价咨询、土地评估、招标等工程建设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及考核。同时我区积极开展中介行业服务品牌创建工作。(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制定完善本行业职业准则、执业规范和奖惩规则等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监督手段。通过制度对违规的中介机构或执业人员进行业内处理,规范中介执业行为。(3)强化社会舆论监督。2011年我区建立了中介机构监管网,旨在进一步公开中介执业行为和诚信情况,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督促企业注重自身信誉度的提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