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乘数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11:46: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投资乘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效应的计算透析

乘数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首创的,由凯恩斯加以变化和推广。卡恩提出的乘数是就业乘数,用以测度新增投资引起的就业增量与总就业量之比。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从定量分析角度说明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量变关系。其量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再生产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内在关联的一种反映。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只能靠投资来弥补,投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从数量上表明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乘数的基本理论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当支出增加时,就要增加支出所产生的投资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可以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企业和工人把这些收入再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又转化为另一些企业和工人的收入。这是一种无穷递推的连锁反应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投资支出的增加可导致收入的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并刺激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引致总产出成倍增加。在这里,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

乘数(K)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乘数K的计算公式是:

K=△Y/△I=△Y/(△y-△C)

=1/(1-△Y/△C)=1/(1-b)

查看全文

投资乘数效应分析毕业论文

乘数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首创的,由凯恩斯加以变化和推广。卡恩提出的乘数是就业乘数,用以测度新增投资引起的就业增量与总就业量之比。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从定量分析角度说明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量变关系。其量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再生产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内在关联的一种反映。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只能靠投资来弥补,投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从数量上表明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乘数的基本理论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当支出增加时,就要增加支出所产生的投资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可以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企业和工人把这些收入再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又转化为另一些企业和工人的收入。这是一种无穷递推的连锁反应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投资支出的增加可导致收入的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并刺激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引致总产出成倍增加。在这里,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

乘数(K)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乘数K的计算公式是:

K=△Y/△I=△Y/(△y-△C)

=1/(1-△Y/△C)=1/(1-b)

查看全文

证券投资乘数效应分析论文

乘数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首创的,由凯恩斯加以变化和推广。卡恩提出的乘数是就业乘数,用以测度新增投资引起的就业增量与总就业量之比。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从定量分析角度说明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量变关系。其量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再生产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内在关联的一种反映。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只能靠投资来弥补,投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从数量上表明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乘数的基本理论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当支出增加时,就要增加支出所产生的投资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可以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企业和工人把这些收入再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又转化为另一些企业和工人的收入。这是一种无穷递推的连锁反应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投资支出的增加可导致收入的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并刺激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引致总产出成倍增加。在这里,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

乘数(K)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乘数K的计算公式是:

K=△Y/△I=△Y/(△y-△C)

=1/(1-△Y/△C)=1/(1-b)

查看全文

我国投资乘数效应分析论文

一、乘数的基本理论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当支出增加时,就要增加支出所产生的投资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可以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企业和工人把这些收入再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又转化为另一些企业和工人的收入。这是一种无穷递推的连锁反应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投资支出的增加可导致收入的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并刺激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引致总产出成倍增加。在这里,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

乘数(K)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乘数K的计算公式是:

K=△Y/△I=△Y/(△y-△C)

=1/(1-△Y/△C)=1/(1-b)

式中△,表示投资的变动,△y表示收入的变动,△C表示消费的变动,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国民收入所能产生的消费增长。一般而言,O乘数必须要求的假设前提是:(1)社会经济体制中具备了成熟和完善的市场机制;(2)只要在均衡利率的条件下,储蓄就会自然转化为投资;(3)收入因素只会引起消费的变动,不会直接导致投资的变化;(4)社会经济处于过剩状态,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查看全文

税收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分析

[提要]税收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作为本科宏观经济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定量税收下,学者对其值保持一致的意见。但是在比例税制下,不同经济学教材对其大小的讨论有所出入,同时国内学者对此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非常不利于学科知识的规范化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为解决该分歧点,本文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研究结果和查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得出分歧点的主要原因是对概念理解的偏差和推导过程中的纰漏。同时,通过多种数理方法推导得出比例税下的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关键词:比例税;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一、概念定义

乘数作为经济学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之一,在分析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乘数的由来。乘数的概念是由R.F.卡恩在其论文《国内投资和失业之间的关系》中首先引入经济理论。其衡量的是投资品的增加,引起投资品行业的初期就业量的增量与由此导致的总就业量的增量之间的比例,简而言之就是最终就业量的增量与期初就业量的增量之间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乘数体现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其大小由期末结果的增量与期初原因的增量之比决定。理解这一点对于后面平衡预算乘数的讨论十分有帮助。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平衡预算乘数的定义: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时且相等的变化与带来的总需求变化的关系。这里要强调的是政府支出和税收必须要满足同时且相等的变化,而部分学者的分析就未能满足此条件,从而分析得到的平衡预算乘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衡预算乘数。税收乘数的含义是指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例。精准地理解和掌握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的标准定义,挖掘出其核心要义,是解决其争论的首要条件。

二、定量税下税收乘数与平衡税收乘数的推导

定量税是指税收数值与国民收入无关的一种税收政策,即税收不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在定量税亦或者说固定税下,国内学者和经济学教材对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持有一致的观点,即税收乘数Kt=-β1-β,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数理推导过程如下所示:假设消费函数为C=α+βYD,α表示自主消费也称自发消费,表示可支配收入为零时为了维持生存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消费支出增加β单位;消费者可支配收入YD=Y-T+TR,Y代表国民收入,T代表税收,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另外,假定投资为外生变量I,政府购买支出G。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收入-支出模型可知,当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即:Y=AE。根据Y=AE=C+I+G,并将C=α+βYD代入可得:Y=α+β(Y-T+TR)+I+G将等式两边整理可得均衡国民收入因此得出平衡预算乘数为dYdG=1,此结果也就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所描述的平衡预算乘数为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并未对比例税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做出说明和解释,仅仅考虑了固定税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部分学者将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作为一个理论标准,是没有理论支撑的,因为只有定量税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为1。

查看全文

小议日本货币政策与货币乘数原因分析

摘要:“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于长期停滞的泥潭。作为应对措施,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从影响日本货币乘数的因素入手,分析了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货币政策货币乘数原因分析

一、“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通货紧缩,货币供给低迷。为了摆脱困境,日本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增加货币供给。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银行频繁变更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政策操作目标,采取持续宽松的金融政策。

1991年7月11日,日本银行公布将公定贴现率由6.0%下调到5.5%,随后经过9次调整,至1995年将公定贴现率下调到0.5%的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2月12日至2000年8月11日,实施了为期18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在此期间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为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这期间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曾降到0.02%的低水平,若除去手续费支出,利率几乎为零。

在“零利率”政策调控无效的情况下,2001年3月19日至2006年3月9日,实施了为期约5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银行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转变为日本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根据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所制定的余额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长期国债,增加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并诱导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接近零,以此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日本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目标由2001年3月19日的5万亿日元不断提高,2002年10月30日达到15-20万亿日元,2003年10月10日为27—32万亿日元,2004年10月20日达到30—35万亿日元。

查看全文

小议公共投资为中心的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可分为形成资本的公共投资和不会形成资本的消费性公共支出。自从我国强调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宏观经济以来,财政支出政策一直是我国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财政支出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实行以公共投资为主的财政支出政策。

一、公共投资对于经济的长期具有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的实践

对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堪称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的成功范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公共工程投资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兴办社会公共工程,来增加社会需求,并改善就业状况。

二战后尤其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利用公共支出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为了促进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所采用的不再是以公共工程投资为主的政策,转而主要通过政府消耗性支出政策和政府转移支付政策来调节经济周期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消费性财政支出快速增长,并成为推动财政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1960年,主要工业国家政府转移支出和补贴支出平均占GDP的比例大约为8%,1980年上升到17%。

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以政府消费性公共支出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获得了成功。然而,从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步入了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失业率上升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一前后矛盾的结果,西方经济学界有各种解释,其中最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与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相对立的挤出效应的存在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多经济学家对包括公共投资政策在内的财政支出政策作用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在西方国家的实际政策中得到体现,从7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转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严格限制预算支出的增长。但由于消费性支出的刚性作用,主要工业国家政府转移支出和补贴支出仍然出现增长,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17%上升为1992年的21%,实际上公共投资成为紧缩财政的对象。

笔者认为,二战后西方国家以消费性公共支出为主的财政支出政策能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的空前繁荣,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经济状况所决定的。众所周知,除了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工业国家,在二战期间都在不同程度遭受战争的破坏,这些国家在战后从低水平生产率中复苏,其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因此,二战后至70年代初,除了美国以外的主要工业国家都出现了投资高潮。这一时期,这些国家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一般都在20%以上。这些国家以消费性公共支出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所形成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高潮所形成的供给相适应。美国二战后实行的以消费性公共支出政策为主的财政支出政

查看全文

探析国外股指期数合约论文

摘要: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股价指数期货合约的设计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从股价指数期货标的指数、合约乘数、最小价格波动单位、合约最后结算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我国股价指数期货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主要从股价指数期货合约乘数、最小价格波动单位和最后结算价等方面比较了海外股价指数期货合约设计,同时对海外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股指期货;合约;借鉴

一、海外股价指数期货合约设计的比较

海外股价指数期货合约的设计原则主要考虑股价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以避免市场操纵行为对市场的冲击。对海外股价指数期货合约的比较主要包括对合约乘数、最小价格波动单位、合约最后结算价和其他主要特点列表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从海外几个主要国家的股指期货合约设计比较看,合约的乘数除了美国的股指期货合约乘数较大外,其他国家的合约乘数较小。最小价格波动单位各国不尽相同,即可以货币单位计价,也可以用指数点控制。最后结算价大多以最后交易日开盘价为主,也有一些国家以最后交易日指数平均价进行结算。

二、海外股价指数期货合约的分析

查看全文

当代旅游业对酒店的影响

1.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自早期国外学者做出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之开创性的研究以来,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便成了旅游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突出的论题,大量不同时期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对这一论题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的切入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旅游收入可以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的不同模式,这实际上是指出了酒店经济效益是城市旅游业发展施加影响的对象。

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是从研究旅游乘数开始的。从乘数原理发展而来的旅游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在研究的全面性和适用性上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利用“乘数原理”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第二次飞跃是以利用复杂数学和统计工具为特征的时期;第三次飞跃是复合概念模型时期。从简单数学模型(乘数)到复杂数学模型,再到更为实用并在继续完善的复合概念模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评价研究逐渐成熟,并体现出对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积极指导意义。

但是,尽管几乎所有的理论都一致认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的作用是显著的,然而,在一个长期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旅游业发展与酒店经济效益的因果关系如何,以及究竟是城市旅游业发展先于酒店经济效益还是酒店经济效益先于城市旅游业发展,其实仍然是十分模糊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城市旅游业发展与酒店经济效益的因果关系以及区分此因果关系基础上的两种模式—“供给引致”和“需求导向”。其中,供给引致是指旅游机构的创建、旅游资产及其相应服务的供给要先于经济对其的需求;需求导向指的是旅游机构的创建、旅游中介及其相关服务的提供是由于响应实际经济中投资者和储蓄者的要求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旅游业与总体经济水平是双向增长的,这更加促使笔者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与酒店经济效益的因果关系是如何的。笔者循着这样的思考去探讨,以便于为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和酒店经济效益的理论决策提供经验支持。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综观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城市旅游业发展对酒店经济效益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收入在区域内的形成与流转的过程,如果按影响的正负方面来划分,则“乘数”和“漏损”分别是两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乘数效应”即指旅游收入在区域内的形成与流转能够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实际增长,而“漏损”也就是指旅游收入在流转过程中移出旅游地经济系统的现象。城市旅游业发展与酒店经济效益之关系的理论主要有第一次飞跃的旅游乘数理论,第二次飞跃的旅游投入产出理论、旅游经济评价和旅游经济影响理论、旅游卫星账户理论以及第三次飞跃的旅游政策与预测理论、旅游收入流转分析理论。下面分别对这些理论进行评述。

查看全文

华谊兄弟财务分析及发展前景

摘要:影视传媒是当下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也是很多投资者追捧的投资对象。本文将会对该行业的典型代表—华谊兄弟进行财务分析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并期望通过对该企业的分析,能让我们更了解中国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发展前景

华谊兄弟是中国影视传媒公司的一个发展较好,比较有代表性的集团,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公司的财务分析以及发展前景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一、财务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一般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比率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比率的分析,还需要关注财务报告中的附注以及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比如说报表附注中存在但三大财务报表中没有体现出来的但属于企业需要承担的或有负债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财务分析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比率、长期负债比率等。流动比率,它代表的含义是每单位流动负债会有几单位的流动资产作为担保,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华谊兄弟的短期偿债能力还是挺强的,虽然2015年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还是维持在1以上。资产负债率下降意味着负债的增加不如资产的增加,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出企业偿债能力有所增强。同样道理,对于权益乘数也一样,权益乘数衡量的是每一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所有多少是自有资本,从上述指标的计算结果可知,华谊兄弟的权益乘数近三年来基本上都维持在1以上。权益乘数=1,意味着企业的资产全是自有资本,大于1意味着企业的企业有负债,权益乘数的下降意味着企业的负债有所下降,资产所需现金的来源由负债承担的部分减少了。总体上来说,华谊兄弟的偿债能力是较强的,每一单位的负债,无论是短期负债还是长期负债都有足够的资产来偿还。

二、资产营运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