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06:53: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通信专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通信专业论文

职业学校通信专业论文

一、新形势下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1.学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解决问题。

2.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3.对新兴行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对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力,保持竞争力。

4.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培养通信人才方面的不足之处

查看全文

通信电源运行管理专业化探索论文

摘要:在实际工作中,通信电源一旦发生故障,通信系统将全部中断,因此在通信网中必须保证有高可靠性、高可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源系统。

关键词:通信电源;设备管理;设备维护;阀控式蓄电池

通信电源的基本任务是向通信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符合质量要求的电能。它作为通信网的“血脉”,是确保通信畅通的必要条件。要保证现代化通信网全程全网的畅通并做到高可靠、低电磁干扰,低功耗通信电源系统是基础。

一、加强通信电源管理的专业化

随着通信网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电源也同样处在大量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的时期,同时为配合维护体制全专业、大配套的改革,用了许多新的维护手段,出台了许多新的维护管理办法。论文百事通所以在通信网的各级管理层次及建设、维护方面都应该有独立的电源专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因为通信电源不仅是一个专业,而且是一个包括多种系统和学科的大专业,由其他专业的人员来兼管电源专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专业的。因此,要管理和维护好现代化通信网,电源专业同其专业一样存在着维护人员素质、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加强日常及定期管理,根据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及新的网络体系结构重新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查看全文

现代教育下的通信专业论文

1.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通信行业正移动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个人移动设备强劲发展,根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通信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0%的公司允许员工使用个人移动设备接入企业业务,用应用程序和信息。个人移动设备接入公司系统以后,管理、保护、控制那些个人持有的设备与应用程序和信息将是企业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在企业中利用社交媒体与客户进行沟通被认为是统一通信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客户体验。人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交媒体圈进行客户了解,同时能够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如果这个人是名人或者有个很长的关注列表,他们宣传的东西变会呈现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公司可能很成功的将社交媒体整合到他们的传统销售方式、服务以及渠道支持中去,这样可以以全新和让人兴奋的方式开发更多的用户。

2.通信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中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专业设置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通信专业教学要求和追求目标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上,使高职生一定程度上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的预备生;另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办学,把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最大的追求,使得通信专业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教学为主,不能适应当前通信行业迅速发展的要求。而且,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状况的变化,师资的频繁流动,以及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进步,致使教学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现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实训室设备陈旧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校内实训基地,但多数高职院校通信实验教学的现状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训设备老化并且较为陈旧。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器件、新技术的更新很快,但一些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仍停留在面向“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实验,许多新技术、热门方向很少涉及。实训实验教学内容仍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工程操作类较少。这种“光看不练”的实训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造性,不利于人才培养。

查看全文

关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论文

1培养目标

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宽度、扎实的通信专业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的基本词汇和专业术语,在了解专业知识与技术发展的同时,融会贯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个人品德、终身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与沟通能力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和培养目标,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2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以品德、知识和能力为培养目标,突出科教融合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指导相关人才培养及实践工作。

2.1学品德与学知识相结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工程人才应具备的品德包括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学生通过在学习中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遵守道德、信任、责任感、坚持原则、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个人品德。培养好的品德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言行,爱国守法,恪尽职守,服务社会,事实求实,严谨治学,关爱学生,诚实守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形成优良的教学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查看全文

专业人才通信技术论文

1、明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紧跟市场需求,明确岗位定位。移动通信技术培养从事移动通信运营和移动通信制造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销售服务人才。毕业生能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通信工程安装、调试、设备管理与维护,移动通信相关产品、检修、测试、营销工作。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网络优化工程师,基站运维工程师,室内分布工程师,数据传输工程师等。

2、我校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外国的办学经验和我校的办学特色

总结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构建“专业知识+通识教育、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学校+企业、知识能力+技术技能”的新的培养模式,推进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发等,更加注重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并将此作为融会贯通学生有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将此转化为生产力。

3、构建新的教学环节

“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模块实践———整体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适应现代社会工作新需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改革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力。

查看全文

英语教学|通信专业论文

1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1.1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在各个高校从事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任课老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英语教师,这类教师英语功底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授课技巧和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通信专业知识欠缺;二是通信专业教师,这类教师专业知识全面,并受过良好的英语教育,但是缺乏英语授课的基本训练,很难做到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生动。

1.2教学内容侧重点有误我国的英语教育偏重于英语语法、词汇的阅读和理解,长期忽略英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从事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师,往往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思路根深蒂固,不能突破传统,用于创新,培养出市场急需的、能够流利听说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大大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市场对学校教学的认同感。作为通信专业尤为如此。由于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短,国外在该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需要加深和国外在在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市场对精通通信专业英语的学生需求更加迫切。

1.3教学资料严重匮乏在现有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资料中,主要形式还是纸质课本。纸质课本作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首选资料,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这些纸质课本大都是几个通信专业方向的英文科普文章的排列组合,文章难度不一,没有层次;其次,教材本身不能及时更新换代,适应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最后,学生无法根据纸质教材提高听、说能力,无法根据纸质教材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英语人才,无法通过纸质教材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1.4教学及考核方法不新颖目前,在我国的通信专业教学中,由于采用纸质课本作为教材,教学流程主要采用传统的介绍单词、朗读课文、逐段讲解、重点分析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得到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辛苦讲解,学生在课桌上趴倒一片。在此基础上,仅通过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也很难真正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效,造成的结果往往是高分的学生在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2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信息化的策略

查看全文

高职通信专业论文

一、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基本方法

目前,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没有统一的制定模式,有学者研究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模式[3,4]。但有研究者认为:“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式,即“工学结合”是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实施方式[5],是专业教学标准的一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可以规定“工学结合”是本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而不能以“工学结合”作为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的依据。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6],为达到该目的,“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工学交替”、“工学并行”、“订单培养”等多种模式[7],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现阶段,“校企合作”主要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即应用于教学、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阶段,目的是把理论教学与企业技能实践相结合[8]。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出发点是培养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即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因而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离不开企业的支持,需要企业参与,因此有必要拓宽“校企合作”内涵的广度和深度,并把“校企合作”应用到人才培养准备阶段,即专业教学标准制定阶段。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过程如图1所示,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初始阶段,需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定位的政策,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只有通过对二者信息的分析,才能准确定位所培养的人才在企业人才梯队中的层次,进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是拟定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社会、企业的要求。第二阶段是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以及所培养人才就业岗位(群),这个阶段是通过分析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趋势,调研企业岗位(群)分布,然后结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在企业中的层次,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第三阶段是调研已确定岗位(群)的技能、素质要求,构建符合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选择符合高职教学、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全真企业岗位(群)的实训、实践环境。最后整理上述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形成新的、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可以看出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均需企业参与,下文将详述各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专业方向的确定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本科教育,二者在人才类型、知识规格、能力规格、素质规格、就业面向等方面均有区别[9]。高职人才培养强调与企业紧密合作,以行业、企业的要求为主,人才培养方向取决于就业岗位(群)的需要。高职在专业教学标准建立过程中所服务的岗位不应是一个特定的岗位,应是技能要求相近的一个或多个岗位(群),且多个岗位(群)间的技能要求应有较强的联系,这样通过几门专业课程的拓展就能使所培养的人才胜任其它岗位(群),从而增强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灵活性。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需要充分掌握区域和国家通信行业、企业的发展规划。通信行业的岗位(群)比较复杂,对于一所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不可能培养适合所有通信岗位(群)的高技能型人才,需要对区域和国家通信行业的岗位(群)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所服务的岗位(群),进而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由于每类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不同,因而只有系统地调研和分析岗位(群),才能准确掌握这些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目前,岗位(群)调研方法主要是赴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该方法比较直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往往处于“一厢情愿”的境地[10],企业信息公开不充分;2.要得到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和技能要求的准确信息,需要调研大量的企业,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调研效率低下;3.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岗位类型、岗位需求量等信息变动较快,实地调研耗时长,会导致得到的调研结果不能反映当前的新情况,即调研结果实时性差。针对以上问题,为准确、快速地获取企业信息,可采用以下五种途径进行企业调研:1.查阅国家和本地行业管理部门的岗位(群)信息;2.到与我校“校企合作”紧密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3.分析到我校参与人才招聘企业的招聘简章,并现场咨询企业岗位信息;4.分析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反馈信息;5.通过互联网查阅岗位招聘信息。采用上述办法对通信岗位(群)进行了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据通信增长迅速;移动通信技术将由3G迈入4G时代;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又一强大动力,这些信息表明新一代通信网的建设、网络运维及通信设备的生产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确定了通信网工程为专业的发展方向,所服务的岗位(群)主要有: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网络测试与网络优化;室内分布系统;数据网络建设与维护等,此外还保留了原有的优势岗位通信设备(终端)检测与维修。

三、课程与实践体系的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

查看全文

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综合型人才,本文结合我校3G通信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从实验平台的内容、使用中的问题出发,对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探讨。近些年,通信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通信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尤其是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然而,在高校传统箱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方法已经严重制约了通信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通信网络平台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且被更多工科院校和专业所认可。通信网络实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在实验教学方面为更多高校的通信专业提供了优质条件(邓月明,王玲,周志彬,现代通信实训平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邬春明,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与探索:沈阳大学学报,2012)。

1.3G通信网络实验平台主要内容与功能

我院3G通信网络平台主要由SDH光传输实验平台、软交换实验平台、WCDMA移动通信实验平台,数据通信实验平台及一套实验管理软件组成。各平台的设备组成与功能如下:(1)SDH光传输实验平台SDH光传输实验平台采用3台华为公司新一代传输设备OPTIX155/622H为载体,其传输速率为622M(STM-4),并通过SDH的形式搭建组成整个光传输系统,通过该SDH光传输平台对单个设备进行硬件上的数据配置、维护等操作;对于多台设备可以完成直线型、链型、环型传输网络的组网实验;通过该平台还可自行设计并配置不同设备间的不同传输业务。(2)软交换实验平台基于3G通信网络平台的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析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何美荣软件换平台是基于最新通信技术的软交换网络,即以宽带IP技术为基础,利用原有的数据网络,搭建基于标准的、分布式的、开放的NGN网络,替代现有的程控交换系统。主要采用SoftCo系列语音交换机,该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基本呼叫业务,常用新业务以及智能业务、IP新业务,语音门户等业务。利用该系统,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对内部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的多业务信息传输,对外部可以宽带接入平台、数据通信平台和移动通信平台进行互联。(3)数据通信实验平台该平台通过汇聚层交换机利用双绞线资源进行ASDL、VSDL等宽带数据业务的实验,同时提供无线接入、ISDN、VOIP等接入,从而能较全面的实现与网络通信相关的各种试验,如:可以完成交换机的基础配置、链路聚合配置、VLAN配置、防火墙安全等多个项目实验。(4)WCDMA移动通信实验平台WCDMA实验平台主要由NODE-B、MSOFTX3000、UMG8900、DBS3900、BSC6810、GGSN9811、SGSN9810等系统构建WCDMA学生实验终端软件平台,组成一个完整的能够实现语音通话和数据业务的WCDMA系统,可以开展硬件数据配置、基站配置、基站维护、业务配置等多项实验。(5)实验管理软件在该平台中,主要采用E-bridge实验网管软件对整个实验系统进行管理,实现对实验过程的控制。通过e-bridge软件,实验教师可以对每组学生所用的实验设备、实验时间灵活分配,使得该平台可以满足同一时段多个学生进行多次实验的要求。

2.基于3G网络平台的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虽然该平台已经建设几年了,但该平台的使用率极低,为了能够提高该平台的利用率,主要从下述多方面内容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王彬,基于实训的高校本科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科技信息,2009;王贵,李世文,杨善庆,高职院校WCDMA实训平台建设与教学改革: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3G通信实验平台与运营公司所使用的网络设备非常相似,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专业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理论功底深厚,但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不足。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该平台且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必须使实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提高实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一、请相关企业的工程师来我院对该平台做培训;二、将实验教师送出去到一些运营公司参观学习,请公司的工程师对实验教师进行指导;三、通过短期或长期聘请具有工程背景的企业人才参与到我院的实验教学中,补充实验教师的师资队伍。2.2改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教学。依托该平台,一方面将该平台的实验与理论课实验进行融合,增加理论课配套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如SDH光传输平台中HDB3码的观测,接口参数、功能的测试等,数据通信平台中可以完成网线制作、测试等实验;另一方面可以单独开设实训课程,并以项目为切入点,开展创新性与设计性实验,给出一些实验项目及其要求,让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在平台上操作对设备进行业务配置,并进行调测、故障处理、维护,从而完成该实验项目。2.3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利用该实验平台。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性实验环境。实验项目设计上可由教师给出项目题目及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并设计完成,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利用3G通信网络平台定期举行3G网络维护大赛,如SDH网络维护,3G基站系统运行维护,以及数据通信网络维护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结束语

查看全文

新形势下信息通信专业论文

1平台研究范围

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变更、人员合理调配、资源全面整合、运维工作统一调控和工作流程再造优化等内容,并辅以信息化手段,依托信息通信状态检修及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平台的数据及应用支撑作用,形成符合信息通信融合管理业务的统一的、促进专业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从而实现信息通信的标准化、规范化运检工作的统一调控和各类资源整合和优化。

2平台主要内容

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图1,主要分为体系研究、技术应用和平台构建三项工作内容。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平台研究信息通信相关设备三维模型,完成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设备、光缆等设备的全景模拟,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一体化展示。构建数据共享及接口平台,实现与现有IMS、TMS、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信息与通信专业原有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预警数据等相关数据,实现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为信息和通信专业监控职能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将原有分散于各个系统的运维管控相关工作全面整合,消除信息和通信专业的壁垒,实现运维计划制定、运维任务安排、运维全过程管控和运维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智能巡检。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独立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完成所有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统一考虑和配备资源。建立信息通信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通过构建知识库,将信息通信各类型知识归纳总结,形成人员掌握信息设备检修技术的同时兼顾通信运维检修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更高层次的融合共生。

3平台建设目标

实现信息通信网资源空间信息、设备属性三维展示。建立数据接口完成IMS、TMS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通信专业一体化监控预警管理。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调控体系,实现信息通信资源、运维管控全面整合,消除信息通信专业壁垒,构建标准化、信息化运维电子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各通信站点设备建立“身份”;同时利用平板电脑和信息通信站点网络资源,实时上网,核对巡视站点设备属性和状态,实现中心机房和站端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巡检,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资源精益化管理和运维。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一体化调控,即“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调度、联合故障处理”,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业务处理整合优化,运维过程科学管控。建立信息通信运维知识库,归纳设备故障处理、标准化检修要点,实现知识传递和人才快速培养。

查看全文

高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一、当前高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伴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目前正在实施的实践教学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在教学管理上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进入社会已经落伍;(2)教师很大一部分照本宣科,不能跟实际应用有很好的结合;(3)对于理论教学比较关注,而实验机制却是相对死板,不健全,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4)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连续性不强,造成学生不能整体把握项目思路;(5)学校依旧采用传统填鸭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得不到提高;(6)大部分教师比较缺乏实际经验,在遇到一些实际企业应用问题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7)而学生只关注技能学习,而缺乏对工程管理、项目规范、项目文档编制、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视,这样是不能达到企业对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CDIO模式下的通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CDIO模式下的高职通信专业教学要求专业课程教学一定要从开始就引入通信技术相关工程实践理念,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基础,问题为先导,解决问题为目的,能力为前提,充分整合知识,给学生相对完整的工程实践体验。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围绕着学生“成长、成材和成功”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较为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注重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为内涵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拥有职业能力和正确态度,具备工程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三创(即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构建适合学生终身发展(学习)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通过召开行业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会议讨论,明确了课程目标,并对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与具体的描述,最终整理、细化了课程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