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05:06: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同性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同性恋立法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同性恋;必要性;可行性

[论文摘要]在国外,伴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开展,不少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用法律明确了同性恋者的权利和地位。针对我国同性恋者权益受侵害,同时又带来社会危害的现状,笔者主要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来论证为同性恋者立法,用法律来约束他们的权利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同性恋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

同性恋作为一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曾存在过:古埃及人曾把喜好男色看得很正常;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与武德、理智、审美及道德等方面的某些美好品质相联系,因而特别推崇;我国远在商代就有“比顽童”的说法,还有“分桃而食”(春秋)、“龙阳君”(战国)、“断袖”(汉)等历史人物和故事的记载。

虽然同性恋现象从古至今都客观存在着,但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其社会地位却经过了复杂的变迁。总体说来,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经历了三次转变[1]:

第一次转变使得同性恋从宗教意义上的罪人和法律上的罪犯转变为病人。根据《圣经》中的“原罪说”:同性恋是一种罪恶,它违反了婚姻是两性的结合、违反了生育和繁衍的原则,因而它应当受到歧视和惩处。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成文法就明确规定同姓恋是违法行为,有些国家还规定同性恋者要受到长期监禁和苦役,甚至要用火刑、绞刑等方法处死。著名的神学、法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也认为同性恋是“违反天性”的行为,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至此之后,随着基督教成为欧洲各国的国教,同性恋行为便被普遍地列为犯罪。直到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病研究人员才把“同性恋”归类为疾病,认为它其实是一种性心理障碍。“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一术语也是在这个时期(1869)由德国医生Benkert正式提出。

查看全文

我国同性恋立法分析论文

1同性恋应得的自由权利

从人权的观点来看,同性恋也是人,是人权照顾的对象。在宪法上他们也是公民,依法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其中包括婚姻自由的权利。此外由于社会风气问题造成的同性恋饱受歧视与耻笑的问题也应该正视起来。同性恋者也有自己的人格与自尊,他们不应被歧视,这点应该从法律上给予肯定。

4.2是我国社会秩序功能构建的需求

健全完整的有关同性恋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实现法律的自身价值提升法的涵盖范围。法的自身价值是它能够用它所仅有的特定的方式构建和维护社会秩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加强有关同性恋的立法,可以起到规范作用,为处于无法可依的模糊状态的同性恋者指明方向。于此同时,缺乏相关法律也导致一部分人包括同性恋者,利用法律的空隙对同性恋者或其他人进行伤害而不受任何惩罚。对此立法对于社会功能的细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4.3是实现社会公认价值观念的需求

自由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它从属于人权的范畴,同性恋享受人权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同一时代的人都应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相关规则指明这种自由的权利主要体现三大方面:第一是否决权,一个自由人有权拒绝不想要去做的某些事,第二是选择权,一个自由人有权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受任何人约束;第三是创造权,只有创造生活才能成为实际中的价值追求。这三种自由的权利对于同性恋者来说尤为重要。只要不危害到别人的利益,他们就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模式,充分实现自己的自由价值。在社会范围内公认价值观还有些含糊不清,因此对同性恋现象立法也是实现公认价值观的需求。

查看全文

加大高校生同性恋心理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状况

过去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是比较排斥甚至是难以接受的,由于科学的研究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态度,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并容纳他们。中国人民大学潘绥珉教授2001年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1]JosephNicolosi认为,异性恋是一种力量,企图满足个人原始性别的不足,促使男女两性经由一种“为对方”甚于“为自己”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成为完全的人。[2]有些同性恋大学生表现出喜欢异性是为了掩饰自己同性恋取向,怕被身边同学知道后受到嘲笑、讥讽或是直接的人身攻击,有的还担心将来不能和异性结婚生子而遭受到父母家人的压力,还有很多同性恋者担心和同性恋伴侣发生性关系被传染性病、艾滋病等各种各样的困扰。

二、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李萍在分析同性恋行为所包含的伦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性恋伦理评价的三个原则,即自愿、隐私和不伤害原则,可以作为促进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现象和同性恋者保持宽容、人道心态的有益参考。[3]目前,同性恋这种现象在世界卫生组织和2001年中国最新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被删除出去,已经不再被划分为病态,而是把它作为性指向障碍归于性心理障碍一类。学者张北川根据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出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一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等)。[4]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我觉得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健康很令人担忧,所以做好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

三、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大学校园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查看全文

电影世界同性分析论文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演戏子程蝶衣,葛优演的袁四爷见了"她"以后心魂俱醉,感叹说"她"是"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应该说,这个"封建余孽"倒是恰如其分地说出了张国荣的无限风情。回头再看张国荣的50多部影片,会发现他的脸确实极其耐看。这是一张性别特征明显但性意味含混的脸,有足够的魅力可以讨好任何人。在《胭脂扣》里,他一出场,酒楼里的风尘女子立即黯然失色,使得梅艳芳扮演的名妓如花一开头只好以男装登场来抗衡他的媚力。而他所扮演的虞姬的美貌基本上是无人能敌,红透了半边天的巩俐在他身边像个大丫头。当然,他也可以显得生猛精进,《英雄本色》里他一枪一命地把坏男人送出人间,《纵横四海》里他超人一样地免疫于红外线;但同时,他的男性气概却又古怪地让他显得相当性无能,也许是他拔枪的姿态不像周润发那样气势磅礴,他的动作总带着点脆弱而忧伤的质地,宛如佳人断弦,好比美人裂帛。

不过,他又绝对不是不性感,《春光乍现》里他有多少萎靡不振,就有多少缠绵低回,他的眼神和嘴唇带着鸿蒙初辟时的柔嫩和恍惚,说不清是男是女,但同时征服男人和女人。因此,他的肉体之美显得非常难以定义,他身上的淫荡显得很天真,他的不负责任显得如此天经地义,他的出现毫无疑问引起了偶像辨别和定义的新问题,尤其是他在最近几次演唱会里的易装而歌,卖弄的无限妖娆令传媒立即感到词汇的左右支绌。而问题的关键是,男人可以倾国倾城吗?

七十四年前的一个夏天,鲁道夫·范伦铁诺(RudolphValentino)在纽约的一家医院死于腹膜炎,这个世界因此痛失他/她的第一个情人。整个纽约歇斯底里,百老汇堪倍尔殡仪馆里人山人海,八万名男女涌向教堂跟他们的拉丁情人告别,另有几名年轻人自杀。这个过于美丽的男人在生前饱尝了流言之苦,记者和电台无休无止地问他的性取向,问他双性恋?同性恋?还是性无能?但是,他死了,大雨中的葬礼让整个纽约回不过神来,全世界的电台都在报道"一个风情万种的男人之死"。自然,范伦铁诺绝对不是英雄,也不是超凡脱俗或演技一流的明星,他在演《阿拉伯酋长》前,几乎什么都干过,包括打杂和舞男。但是,他死了,好莱坞想不到一个男人的美可以这么夺取人心,而且,他的美严重地威胁了好莱坞的明星打造方式,他不是硬汉,不是风流倜傥公子哥,即不是温情脉脉的家里男人,也不是众望所归的"大哥",他逃逸了好莱坞给他定身度量的形象,"一会儿古色古香庄严肃穆,一会儿晶莹剔透美丽绝伦",他的"不男不女"让好莱坞不知如何是好,他们让他和蛇一起拍照,为了彰显他的男人气概,可是他和蛇的合影显得如此缠绵悱恻,好莱坞束手无策了。不过,幸亏,他迅速地死了,31岁,范伦铁诺的死很快成了一则男人"倾国倾城"的教训。之后,好莱坞的明星制度变得更加严厉,并且,这种严厉蔓延于全世界。但是张国荣叛变了,就像黑色的迈克·杰克逊要变色,张国荣开口说:"我是个同性恋!"而且,他还要穿裙子,还要像女人那样唱歌。

虽然,这早已是一个信仰没落、颓迷喧嚣的时代,但是,男人的色相还是在秩序之外,而张国荣的脸和他的打扮无疑暴露了这个时代极其虚弱的一面:人容易在人的影像里迷失,人容易在别人的伤口里兴奋。张国荣的"自暴自弃"很容易像失血地带一样改变绷带的颜色,所以,传媒惊呼:"不可以。"是啊,男人怎么可以这样妖艳这样惑众呢?否则,世界不就如张国荣在歌里唱的,到处"燃烧着野火",燃烧着"连自己都已不敢去触摸"的火。很显然,这个孱弱的世界倒是很聪明地意识到了应该拒绝和张国荣"再玩",因为他宣布了"疲惫奔波之后我决定做一个叛徒/不管功成名就没有什么能将我拦阻/我四处漫步/我肆无忌惮/狂傲的姿态中再也感受不到束缚!"

一个世纪的缠绵:电影世界的同性恋歌

1919年8月14日

查看全文

电影世界同性管理论文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演戏子程蝶衣,葛优演的袁四爷见了"她"以后心魂俱醉,感叹说"她"是"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应该说,这个"封建余孽"倒是恰如其分地说出了张国荣的无限风情。回头再看张国荣的50多部影片,会发现他的脸确实极其耐看。这是一张性别特征明显但性意味含混的脸,有足够的魅力可以讨好任何人。在《胭脂扣》里,他一出场,酒楼里的风尘女子立即黯然失色,使得梅艳芳扮演的名妓如花一开头只好以男装登场来抗衡他的媚力。而他所扮演的虞姬的美貌基本上是无人能敌,红透了半边天的巩俐在他身边像个大丫头。当然,他也可以显得生猛精进,《英雄本色》里他一枪一命地把坏男人送出人间,《纵横四海》里他超人一样地免疫于红外线;但同时,他的男性气概却又古怪地让他显得相当性无能,也许是他拔枪的姿态不像周润发那样气势磅礴,他的动作总带着点脆弱而忧伤的质地,宛如佳人断弦,好比美人裂帛。

不过,他又绝对不是不性感,《春光乍现》里他有多少萎靡不振,就有多少缠绵低回,他的眼神和嘴唇带着鸿蒙初辟时的柔嫩和恍惚,说不清是男是女,但同时征服男人和女人。因此,他的肉体之美显得非常难以定义,他身上的淫荡显得很天真,他的不负责任显得如此天经地义,他的出现毫无疑问引起了偶像辨别和定义的新问题,尤其是他在最近几次演唱会里的易装而歌,卖弄的无限妖娆令传媒立即感到词汇的左右支绌。而问题的关键是,男人可以倾国倾城吗?

七十四年前的一个夏天,鲁道夫·范伦铁诺(RudolphValentino)在纽约的一家医院死于腹膜炎,这个世界因此痛失他/她的第一个情人。整个纽约歇斯底里,百老汇堪倍尔殡仪馆里人山人海,八万名男女涌向教堂跟他们的拉丁情人告别,另有几名年轻人自杀。这个过于美丽的男人在生前饱尝了流言之苦,记者和电台无休无止地问他的性取向,问他双性恋?同性恋?还是性无能?但是,他死了,大雨中的葬礼让整个纽约回不过神来,全世界的电台都在报道"一个风情万种的男人之死"。自然,范伦铁诺绝对不是英雄,也不是超凡脱俗或演技一流的明星,他在演《阿拉伯酋长》前,几乎什么都干过,包括打杂和舞男。但是,他死了,好莱坞想不到一个男人的美可以这么夺取人心,而且,他的美严重地威胁了好莱坞的明星打造方式,他不是硬汉,不是风流倜傥公子哥,即不是温情脉脉的家里男人,也不是众望所归的"大哥",他逃逸了好莱坞给他定身度量的形象,"一会儿古色古香庄严肃穆,一会儿晶莹剔透美丽绝伦",他的"不男不女"让好莱坞不知如何是好,他们让他和蛇一起拍照,为了彰显他的男人气概,可是他和蛇的合影显得如此缠绵悱恻,好莱坞束手无策了。不过,幸亏,他迅速地死了,31岁,范伦铁诺的死很快成了一则男人"倾国倾城"的教训。之后,好莱坞的明星制度变得更加严厉,并且,这种严厉蔓延于全世界。但是张国荣叛变了,就像黑色的迈克·杰克逊要变色,张国荣开口说:"我是个同性恋!"而且,他还要穿裙子,还要像女人那样唱歌。

虽然,这早已是一个信仰没落、颓迷喧嚣的时代,但是,男人的色相还是在秩序之外,而张国荣的脸和他的打扮无疑暴露了这个时代极其虚弱的一面:人容易在人的影像里迷失,人容易在别人的伤口里兴奋。张国荣的"自暴自弃"很容易像失血地带一样改变绷带的颜色,所以,传媒惊呼:"不可以。"是啊,男人怎么可以这样妖艳这样惑众呢?否则,世界不就如张国荣在歌里唱的,到处"燃烧着野火",燃烧着"连自己都已不敢去触摸"的火。很显然,这个孱弱的世界倒是很聪明地意识到了应该拒绝和张国荣"再玩",因为他宣布了"疲惫奔波之后我决定做一个叛徒/不管功成名就没有什么能将我拦阻/我四处漫步/我肆无忌惮/狂傲的姿态中再也感受不到束缚!"

一个世纪的缠绵:电影世界的同性恋歌

1919年8月14日

查看全文

司法实践中同性婚姻域外效力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同性婚姻;域外效力;公共秩序保留

【论文摘要】:文章立足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际热点,针对国际立法的态度,程度不一的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热点之外容易被学者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同性婚姻域外效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意见。

二次大战后,同性恋权利运动以世界人权发展为背景迅速成长,同性恋者的呼声由要求社会认可转而要求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他们对婚姻权和配偶权的主张强烈地冲击着以“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传统婚姻和家庭制度,并且也给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提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立法难题。[1]当下,许多国家的立法已经做出回应,出台了关于同性婚姻的法律地位和同性婚者的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但是,各国对于同性婚姻态度不一的立法状况和国际人员的频繁流动必然使得这一方面的国际私法问题凸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同性婚姻的定义

同性婚姻,或称“同性恋婚姻”或“同性别婚姻”是指两个相同性别成员之间的结合。同性婚姻同样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同性婚姻是指由婚姻法所认可的,并可享有与异性伴侣相同的、全部的配偶权益的同性结合。广义的同性婚姻则指同性伴侣关系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法律承认,可以通过完成登记等程序要求从而可能享有部分或全部配偶权益的结合。需要指出的是同性婚姻中的婚姻与一般的理解有所不同,其概念的外延要广于法定婚姻概念。[2]

二、各国的立法实践

查看全文

司法同性婚姻效力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同性婚姻;域外效力;公共秩序保留

【论文摘要】:文章立足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际热点,针对国际立法的态度,程度不一的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热点之外容易被学者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同性婚姻域外效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意见。

二次大战后,同性恋权利运动以世界人权发展为背景迅速成长,同性恋者的呼声由要求社会认可转而要求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他们对婚姻权和配偶权的主张强烈地冲击着以“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传统婚姻和家庭制度,并且也给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提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立法难题。[1]当下,许多国家的立法已经做出回应,出台了关于同性婚姻的法律地位和同性婚者的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但是,各国对于同性婚姻态度不一的立法状况和国际人员的频繁流动必然使得这一方面的国际私法问题凸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同性婚姻的定义

同性婚姻,或称“同性恋婚姻”或“同性别婚姻”是指两个相同性别成员之间的结合。同性婚姻同样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同性婚姻是指由婚姻法所认可的,并可享有与异性伴侣相同的、全部的配偶权益的同性结合。广义的同性婚姻则指同性伴侣关系受到某种程度上的法律承认,可以通过完成登记等程序要求从而可能享有部分或全部配偶权益的结合。需要指出的是同性婚姻中的婚姻与一般的理解有所不同,其概念的外延要广于法定婚姻概念。[2]

二、各国的立法实践

查看全文

小议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本文作者:王秀哲工作单位: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

美国是最先开始隐私权保护的国家,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也最完善,在隐私权作为基本人权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的今天,对于比较早出现并且比较成熟的美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评述是有意义的。

一、美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的基本动因是权利运动

自由的内涵总是在不断地受到挑战,自由的历史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1]在标榜最为自由的美国,每一个自由的争取无不是经过斗争的结果,宪法对隐私权的承认和保护,也是这样一个斗争的过程。如今美国最高法院在有关隐私权的判例中总要举出一些涉及婚姻、家庭、生育、子女教育的比较早期的案例[2],比如2世纪2年代的两个涉及儿童抚养和教育的案例:1923年的麦耶诉内布拉斯州案,联邦法院否定了内布拉斯州禁止教授英语以外的语言的法律,宪法承认了人民(移民)同样被赋予了在私立学校学习德语的权利;1925年的皮尔斯诉姐妹会案中,法院否定了俄勒冈州要求所有学生上州立学校的法律,最高法院运用5宪法6第1和第14条修正案赋予了各州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的权利。2世纪4年代的与生育有关的案例:1942年的斯金纳诉俄克拉何马州案,最高法院宣布对三次犯盗窃罪的人实施绝育的法令无效,确定了州权所不能进入家庭生活的私域。1958年的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诉阿拉巴马州案判决泄漏依法成立的社团的名册是非法的行为;1963年的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诉巴顿案中法院认为维吉尼亚州不能用其禁止法律或职业事务的法案来妨碍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法律辩护和教育基金的依法活动,两案共同保护了公民的结社自由权和结社中的隐私权。1967年的洛夫英诉弗吉尼亚州案中,最高法院宣布了弗州禁止白人和黑人通婚的法律违宪,认为,婚姻自由被认为是一项至为重要的个人权利,它是自由人以正当途径寻求幸福的关键所在,根据我们的宪法,同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的人婚嫁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州政府无权干涉。1969年的Stanleyv.Georgia一案,法庭认为,第1修正案的规定不支持法官惩罚那些在个人家里占有或阅读淫秽材料的人[3]。在这些案例中,最高法院将第14条宪法修正案保护的平等自由权扩展到包括在不受政府的干涉下结婚、成家和养育子女以及按自己的选择信仰宗教的权利,虽然在宪法判例中还没有明确的隐私权保护的提法,但这些权利为多元主义奠定了宪政上的基础,为最高法院最终建立宪法意义上的公民隐私权开辟了道路。而这些早期的判例更多地体现的是移民、黑人等受歧视社会群体争取自由权的胜利。2世纪6年代是美国民权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隐私权宪法保护的最直接动因就来自于这一时期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女性通过争取避孕、堕胎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权促成了美国宪法对隐私权的直接承认和保护。1965年的格鲁斯沃德诉康涅狄格州案率先打开了宪法对隐私权保护的突破口,该案挑战的是康涅狄格州的一项禁止避孕的法律,该法律禁止任何人为避孕而使用任何药物或用具,违者将处以至少5美元罚款,或6天到1年的监禁。另外,任何人为避孕提供帮助或建议,也将被当作主犯处理。一名医生和耶鲁大学的医学教授,因向已婚夫妻发放避孕器具和药物,而各被罚款1美元。州的上诉法院肯定了这一决定。败诉者来到联邦最高法院,宣称康州法律违反了第14条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他们的诉求得到了最高法院的支持,最高法院以康州的法律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为由推翻了康州的禁止使用避孕措施的法律。通过该案最高法院提出了婚姻隐私不受法律干涉,该案后,隐私权成了妇女在争取平等的斗争中所使用的首要法律原则,如果说格鲁斯沃德案判决将隐私权和婚姻与家庭的神圣性联结在一起了,那么,隐私权原则将很快转化为一种不受阻挠地进行节制生育的个人权利,这种权利将延至未婚的成年人乃至最终扩及到未成年人)))这表明最高法院承认法律已经无法逆转性革命的潮流。[4]在1972年的Eisenstadv.Baird案中,被告在波士顿大学的公开会议上向已婚和未婚的人发放避孕套,最高法院运用平等保护的合理相关标准推翻了对被告的定罪,如果隐私权具有任何意义,它必然是个人权利,不论结婚还是单身,对于决定是否生育孩子这一影响个人的根本问题,个人自由不受缺乏理由的政府侵犯。隐私权的保护不仅延伸到了未婚妇女而且马上扩展到了未成年少女的利益,在1977年的Careyv.PopulationServiceInternational案中,法院推翻了纽约禁止向16岁以下的人出售避孕药的法律,一并推翻了一项辅助规定,它禁止除了有执照的药剂师以外的任何人向任何年龄的人出售即使非处方的避孕药[5]。这样,通过一系列州禁避孕案的判决,隐私权发展成了一项宪法基本权利。如果说州禁避孕的一系列案例使得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得以确立,它还仅停留在自我选择的隐私权上,禁止堕胎案则使得宪法的隐私保护更加深化,也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1973年,一位已怀孕的未婚妇女和其他人一起提起诉讼,原告挑战的是德克萨斯州的一项规定堕胎为犯罪的制定法。在判决中,最高法院第一次认可,宪法上的隐私权范围宽泛,足以包括妇女决定是否终止怀孕的权利。这就是著名的Roev.Wade案。Roe案后最高法院又做出了许多判决,法院推翻了许多限制堕胎的规定,当Griswold案判决作出时,只有两个州禁止避孕,而Roe案则否决了不下46个州的法案。[6]通过州禁堕胎案的判决,美国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不仅确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美国深入人心,也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争取隐私权的宪法保护指明了道路。美国宪法确立隐私权的保护是直接源于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这是与妇女当时受歧视、不平等的社会状况分不开的,美国妇女直到2世纪才和男人一样享有选举权,直到197年,俄亥俄州的最高法院还在坚持说,一个妻子-最多只是她丈夫的高级佣人.,没有-任何法律上认可的感情和权力。.[7]妇女在传统上只能隐藏在家里,只能顺从而少有自我的权利,使得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首先在涉及家庭、婚恋、生育这些传统的隐私领域取得胜利,打开了宪法保护隐私权的缺口。但宪法对隐私权保护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以禁止避孕案和禁止堕胎案为代表,这些判决和立法都坚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家庭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社会集合体,而不是由一个人主宰的单位。现代隐私概念所基于的理论,不再是那种社会是由一个处于私人领域的家庭组成的思想,而是认为,社会是由具有主权的男女个体所组成的[8]。当然,美国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只是借女权运动打开了突破口,它的更深的社会根源还在于发生在美国2世纪6年代的权利革命。-权利革命.完成了美国自由的一种转化,自由从一套主要由白人男性享有的限制性权利转化为一种拥有平等、社会承认和自决权的非限制性权利。[9]

二、美国宪法保护的隐私权是开放性、扩展性的基本权利

由于有深刻的社会权利运动的背景,美国隐私权宪法保护表现出了对于现实权利要求的一种回应,但这种回应并没有结束,由于社会发展不断对隐私权提出新的要求,使美国宪法保护的隐私权成为了开放性和扩展性的基本权利。1965年的州禁避孕案后,最高法院首先乘着权利伴影理论的东风,在德州堕胎案(Roev.Wade)中把隐私权的保护内容扩大到妇女对堕胎的自决权,布莱克蒙法官在判决意见书中写道,这种私人权利,不管是被建立在第14修正案的个体自由概念和对州行为之限制之中,就如同我们感觉的那样,还是像地区法院所确定的,在第9修正案的保留属于人民的权利之中,都广泛得足以成就某妇女是否终止其怀孕的决定。[1]到2世纪6年代末及其以后,政府和法律机关收到了大量来自几乎所有的受到冤屈的群体的权利要求)))包括黑人、妇女、同性恋者、社会福利接受者、族裔群体、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等。,,国会与最高法院将在2世纪剩余的时间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界定不同群体的美国人的权利,以及明确政府在推动和限制这些群体权利方面应该扮演的角色。美国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表达了这样的意思:隐私权是在不用害怕受到政府侵犯的情况下过私生活的能力。到了2世纪末,隐私权的扩展性在同性恋群体争取平等权的运动中表现最为突出。就像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废奴运动、民权运动和在6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一样,在美国,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结合了政治和法律的策略让它的声明为大众所知,形成公众的讨论,改变社会和法律的规范。由于同性恋行为不为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所以从2世纪8年代末开始,同性恋者争取隐私权利的斗争转向了要求宪法平等保护方面,在罗曼诉伊万斯案中,最高法院认为科罗拉多州的一个修正案因为对同性恋者造成歧视而认为其违反了平等保护条款;由于关于同性恋的权利保护争议在军队管制法令方面集中引起了争议,在威金诉美国陆军部一案中,最高法院承认军队命令所有同性恋者都离开军队的规章是基于性倾向而歧视同性恋者的规定,由于同性恋者在平等保护法律体系下构成了嫌疑归类,所以必须使军队规章受制于严格审查,法院判军队禁止开除威金,但1年后,国防部拒绝对已知的或者嫌疑的同性恋申请者给予安全通行证,第九巡回法院维护了这一政策。1992年克林顿总统作出了妥协,了一个DADT(即不问不答)法令,允许同性恋者在军中服役,条件是他们对自己的性倾向保持沉默,以隐私的名义,同性恋行为或任何对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身份的公开承认,仍会导致一个人被开除出军队,这就将隐私转化为强迫性的沉默,男女同性恋者要自我监督,自愿地躲进壁橱,如果他们希望留在军队服务的话[11]。这实际上是变相承认了军队中可以有同性恋者,同性恋者可以沉默地保有自己的隐私权。最高法院禁止对同性恋者歧视立法的判决实际上是美国社会关于个人性取向问题的公众越发宽容的态度的反应。隐私权的扩展性还表现在诸如个人对死亡的自决权问题,当一个人被病痛所折磨,而其病痛是注定无法治愈的,病人能不能选择死亡,能不能请求医生帮助他实现有尊严的死亡?这是在美国引起了广泛争议的安乐死问题,有人认为,个人拥有决定自己私人事物的隐私权,包括选择死亡的权利,虽然俄勒冈的选民们在1994年通过选举动议颁布了州的晚期成年病人自杀是合法的,但是还没有被颁布为法律,多数州是明确禁止帮助自杀的,在1997年的华盛顿州诉格拉克斯伯格一案中,法院认为华盛顿州的禁止帮助自杀的法令并不违宪。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在无所不到的网络世界里,个人信息或称个人资讯隐私的保护也对宪法隐私权的扩张提出了新的要求,1977年的沃伦诉罗伊支持了州法在集中的电脑文件中保留特定的配方的要求[12],沃伦一案是美国最高法院第一次面对宪法上的隐私权是否包括政府数据库中信息的收集、储存和散发。法官史蒂文代表大多数人所撰写的法院意见承认州政府机关在收集、储存和散发信息时涉及到宪法上的隐私权。沃伦一案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个承认宪法上的隐私权包括信息隐私和自决隐私两个部分的最高法院判决[13]。但美国对个人资讯隐私权的保护主要采取了联邦成文法保护的方式,是否纳入宪法保护的范围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美国,对自由的主张,包括对隐私权这种个人自由的主张,隐含着特定团体(如妇女和同性恋)的平等保护要求。隐私权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权,由于是保护个人私生活的权利,其意义不仅在个人不受干扰的独处权,更是一种追求有个性的、高质量的私人生活的权利,所以不难理解以上社会团体的争取自由的运动都首先从隐私权开始,当然,由于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的限制,隐私权也不是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般来说,法院仅在基本权利受到威胁时才会使用宪法上的隐私权。与其他宪法上的保障一样,对隐私权的保护也仅延及政府行为或那些可以构成州行为的情形[14]。

查看全文

耽美文学读者心态研讨

当今文坛百花齐放,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争相绽放色彩。而耽美文学就是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中,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盛开于文学边缘领域的一朵奇葩。从词源来看,耽是沉迷,耽美就是沉迷于美好的事物。耽美源于日文TANBI,其词义是“唯美,浪漫”。该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流派—耽美派,其主旨是“反对暴露从人性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意义”。因此,广义来说,一切给予读者唯美享受的文学题材都是耽美学的范畴。但随着日本动漫的发展,耽美一词被改造成用来特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情”,即BL(BOYLOVE)。随着BL主题的小说、漫画、网游、影视作品等文学形式的流行,耽美一词已经成为BL的代名词。从其内容来看,耽美文学主要讲男男之间的唯美恋情,这就涉及到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同性恋。从古至今,以同性恋为内容的文学作品有很多。虽然同性恋被视为社会的一种暗流,但同性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不曾消失,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同性恋文化一直被文学创作者所重视着。而耽美文学与之前的同性恋文学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作品中两位主角同为男性,其作品的风格,反映的主题等都与之前的同性恋作品有很大的区别。耽美文学所呈现的整体风格是唯美浪漫的,不带有之前同性恋作品的压抑、苦闷的黑色色调,其中的男主人必须是美型的,这样才符合其读者的审美标准。随着耽美文学的流行,作为其读者群体的“同人女”也发展壮大起来。“同人女”一词起源于日本,指进行同人创作的女性群体。“中国同人女的产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源于日本动漫的传入,成熟于大陆网络的普及。”随着同人女的人数越来越多,其逐渐成为这个社会中具有独特内涵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成员多以80、90后的女性为主,她们活跃在网络上,创造欣赏以耽美为主题的小众文化。而这种“小众”的意思并不是指数量的多少,而是一种亚文化,比如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耽美”,出现的相关网页有18400000个;输入“三个代表”,则出现17500000篇,这充分显示出了耽美与同人女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因此,对耽美读者群体———“同人女”心态的研究也越来越凸显其价值性和现实性。关于同人女为何热衷于耽美文学,本人又有以下几种观点:

1对美的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耽美文学与其他同志小说相比,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都被刻画得更为唯美、浪漫、细腻,它从女性的审美和情感触动点来描述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恋爱状态。两美型男性之间的爱情,被塑造成一种有悖于传统伦理但又美好纯粹的让人同情和向往的恋情。”这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符合女性读者那种细腻柔和,易伤感,追求完美的心态。对于文中的男主人公,其美型的外表符合了女性读者的视觉审美追求;对于文中故事情节,其婉转,浪漫,唯美,也符合女性对于完美恋爱的一种追求。再者,耽美文学中的语言也是打动女性的一方面,繁复的修辞,华丽的辞藻,如沐春风的语言感受使女性对于耽美文学有着执着的偏爱。另外,耽美文学不仅有柔和的浪漫之美,在其作品中还含有一种绝望美。绝望破碎的美往往是最能打动女人的。比如之前流行的韩剧《蓝色生死恋》、《对不起,我爱你》等影视作品,都是在赚足了女性观众的眼泪后受到了极力的追捧,从而大红大紫,至今仍被女性观众奉为经典。再如现在兴起的新锐作家郭敬明,其作品大多以绝望的悲剧恋情为主,像《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迷藏》等,也都是用撕心裂肺的痛楚爱情打动女性读者,获得可观的销量。对于同人女对美的追求,“李银河老师在《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提到同人女是一种基于本能的好恶来判断BL作品,标准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不是美型或者没有魅力,同人女所接受的其实并不是同性恋,而是”两个美男子之间的爱“外形要求是第一位的,对于BL的理解基本属于柏拉图式:灵魂之爱高于肉体之爱,一个人在另一个身上追求的不是他失去的一半,而是同他的灵魂相连的真理”。同人女对于耽美文学的沉迷与喜爱并不是单纯的外形追求,虽然外形占了一大部分的原因,但是在浅层次的现象之下还有这深刻的情感因素,女人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对于悲剧的怜悯之情,因此总因悲剧剧情而触发内心情感,这种情感越是悲伤痛心就越让人执着其中。

2对现实的反叛

同人女群体大多集中于80、90后,这些女生现在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家长,老师等人的严加管制。女处于青春期的生们,心中充满了懵懂的情绪,不安的躁动。因为在初高中时代,“恋爱”是个禁词,是危险的,是家长和老师强烈压制的。而处于青春期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反叛心理,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想窥视一下究竟,使自己内心的窥秘欲得到满足。耽美文学中的男同性恋故事便满足了同人女们的这种心理。其实,她们自己很明白,男同性恋是被社会不齿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正是这样一种现实生活中的反面题材才对同人女们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禁忌的快乐”何尝不是同人女们对现实生活的反叛,对伦理道德的挣脱,对被束缚着的自己的一种逃避与反抗呢?

3女权主义的兴起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学法新颖性探究

摘要:当前刑法案例教学中存在案例材料缺乏概括、案例陈旧、案例单一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应努力从案例的概括性、新颖性及类比设例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取得刑法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刑法案例教学法概括性新颖性类比设例

在刑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强化知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有的刑法教科书也穿插了一些案例,但是,我们还需要深化刑法案例法教学的研究,重视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将案例的概括性、新颖性、类比设例运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一、概括性。

刑法学课堂中使用的案例既有学者们杜撰的,又有来自现实生活的。对于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有些讲授者习惯于将整篇报道(包括故事的细枝末节)拿到课堂上使用。比如对于轰动一时的组织男性案,有的老师可能会以《在伦理与法律边缘游荡———南京同性案审判纪实》[1]这篇报道为案例来讲授、讨论该案是否构成组织罪。《刑法案例分析》等书更是如此,将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事件一五一十地交代、描述得清清楚楚。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一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为阅读完这些详细的案件一般要花费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二会让学生对细节描述产生兴趣,因为很多蹊跷案件堪比一流小说,无疑会分散注意力,背离案例教学的目的。对于上述案例,老师完全可以对案件进行概括:在南京,发生了有人组织男性向其他男性的案件,请问这是否构成“组织罪”。这样就使案例的特异之处凸显,使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组织“男性”,该行为是不是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组织他人”的行为。传统观点认为,组织只能组织“女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组织男性的事件,有碍社会风化,有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刑法中使用了“组织他人”,“他人”就包括男人和女人,因此该罪成立。如果真的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案件具体情况,老师应提前推荐学生课下阅读,在课堂教学时再进行概括。

二、新颖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