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03:55: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通识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物实验课通识教育研究

早期通识教育在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透发轫于高考备考,顺应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接轨的趋势,通识教育应是一以贯之的教育方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一节选修实验课面临着探索空间大、参照课例少、教学效果不稳定等诸多困难。鉴于上述现状,笔者尝试以《胡萝卜素的提取》为例设计一节以早期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高中“建构”型实验课以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课题准备

1.理论知识(1)胡萝卜素简介a.化学视角下认识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中央有相同的多烯链(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碳碳双键的数目将其主要划分为α、β、γ三种。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素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在众多异构体中最具有维生素A生物活性,在绿叶中与叶绿素共同存在,胡萝卜的根里也有很多;α-胡萝卜素在绿叶和胡萝卜的根里与β-胡萝卜素共同存在,含量一般较少;γ-胡萝卜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则有限。b.生化特性: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铁离子可使其褪色。胡萝卜素是常用的食品橙色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无毒添加剂以及化妆品新兴市场上,还可以清除自由基,抗衰老,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近期发现天然的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β-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一分子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可被氧化成为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可被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c.提取来源:从植物(如胡萝卜)中提取;从养殖的岩藻(如海带、马尾藻、裙带菜等)中提取;利用微生物发酵(如产氢红杆菌、工程菌等)生产。(2)纸层析的原理及应用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而扩散速度不同,因此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常应用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测试样组分,也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组分分析。必修1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实验中利用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4条色素带,并由此可知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3)萃取剂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互溶。此外还需考虑萃取的效率、实验的安全性、取材的便捷性,综合考虑得出适合于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是石油醚。2.实施方案(1)原料:胡萝卜粉碎干燥。(2)萃取剂:石油醚。(3)萃取效率的优化: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来摸索。(4)粗提装置的设计如图所示:(5)结果分析:最佳萃取条件的优化;萃取获得的粗提液的处理;萃取液的浓缩;提取物的鉴定。(6)提取物鉴定方案:纸层析法(如图)(7)课题成果评价:①总结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方案。学生分组选取不同溶剂和萃取时间,最后汇总数据比较各组实验结果,优化出最佳方案。②层析带显示状态的解释与说明。从样品含有的杂质量、颜色比较等方面定性判断萃取质量。

二、课题实施

材料粉碎→材料干燥→水浴加热→冷凝回流→空间通风→纸层析法鉴定

三、课题整理

查看全文

思政理论通识课教育研究

摘要:笔者所在学校的思政理论通识课教育起步较晚。鉴于此,本课题组在学校开展了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调查。通过大量发放问卷的回收分析,发现二者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等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而根据最终数据与文献资料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思政理论本硕通识教育;实效性;教育实践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课题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硕的衔接问题,集中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至12月。通过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研究与教学找到一块可以立足的领域,从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课题组首先检索、研究了以往学界针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和参照。结合本校实际具体设计问卷,避免问题过多、过难、过细,避免引发被调查者的误解和顾虑,影响调查的顺利进行和实际质量。问卷的集中发放与回收均由课题组成员完成。对本科生和硕士生各实际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样本科学覆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本科生(D班)问卷中: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文科27份与理科24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2%与68%。硕士生问卷中:学历主要集中在研一至研二;文科45份与理科6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4%与76%。对问卷编码后利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统计结果展开样本描述和数据解释,得出最终结论与分析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在人才培养以及本硕生人格的健全等方面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查显示,对哲学专业课或者哲学通识课的认知程度本科生和研究生认为一般的人数大致相同,说明同学们对哲学专业课或哲学通识课不是很了解。选择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理由。D班:选择必修课28人,占本班50%;选修课13人,占31%;兴趣10人,占19%。H班:选择必修课25,占本班50%;选修课16人,占31%,兴趣10人,占19%。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部分人选择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理由是因为是专业课,大家对哲学的认识不是很专业。希望通过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获得何种哲学训练。D班:选择知识的积累24人,占35.29%;学习直接的方法论4人,占8.82%;思维训练23人,占33.82%;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13人,占19.11%;启迪智慧2人,占本班2.96%。H班:选择知识的积累13人,占25%;学习直接的方法论9人,占18%;思维训练23人,占45%;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自己22人,占43%;启迪智慧10人,占20%。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希望通过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能够积累知识,进行思维训练,让自己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对于你认为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D班:A(理论)6人,占9.23%;B(实践)26人,占40%;C(强调数理逻辑)11人,占16.92%;D(视为科学文化)9人,占33.85%。H班:A(理论)7人,占14%;B(实践)17人,占%31;C(强调数理逻辑)16人,占33%;D(视为科学文化)11人,占22%。可见本科生普遍认为实践即为科学,研究生普遍认为科学强调数理和逻辑,或许处于不同的学位层次对科学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这一问题回答的不同,主要源于思政本科生开设了《科学哲学》这门课程。本科生通过课程了解到前沿学术动态。硕士生,尤其是理科生没有开设《自然辩证法》的相关课程。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存在问题。D班:A(过度专业化)29人,占56.86%;B(可以接受)20人,占39.22%;C(难以接受)2人,占3.92%。H班:A(过度专业化)18人,占35%;B(可以接受)27人,占53%;C(难以接受)6人,占12%。针对现存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存在问题,本科生普遍认为过度专业化,研究生普遍认为可以接受,不是很难理解。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内容。D班:A(马克思主义哲学)9人,占16.36%;B(中哲)7人,占12.73%;C(热点问题)28人,占50.91%;D(针对文理工科各自实际)7人,占20%。H班:A(马克思主义哲学)16人,占31%;B(中哲)12人,占24%;C(热点问题)20人,占39%;C(针对文理工科各自实际)3人,占6%。可见多数人认为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热点问题,了解事实,才能与时俱进。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D班:完全不需要3人,占5.88%;一般性需要32人,占62.75%,非常需要16人,占31.37%。H班:完全不需要0人,占0%;一般性需要32人,占63%;非常需要19人,占37%。针对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问题,研究生和本科生普遍认为一定程度上需要,可见任何一门知识都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在教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D班: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31人,占60.78%;有必要改进15人,占29.41%;一定要改进5人,占9.81%。H班: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23人,占45%;有必要改进20人,占39%;一定要改进8人,占16%。针对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在教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数人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这样更方便学习。关于是否需要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配套教材。D班:不需要9人,占17.65%;一般需要23人,占45.10%;非常需要19人,占37.25%。H班:不需要1人,占2%;一般需要30人,占59%;非常需要20人,占39%。针对是否需要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配套教材这一问题,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数认为一般需要,因为当今教学一般都是ppt授课,教材显得不是过于重要。关于具体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教材需求。本科生选择通俗类13人,占本群体25.49%;专业性与趣味性36人,占本群体70.59%;选专业类教材2人,占本群体3.92%。研究生选择通俗类7人,占本群体13.72%;专业性与趣味性39人,占本群体76.47%;选择专业类教材5人,占本群体9.80%。其中,研究生选择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多,本科生选择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多。可以看出,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对于哲学类的课程教材更多地希望可以接触到趣味性的东西,同样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哲学类课程的兴趣。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授课方式问题。本科生:选择单调灌输的14人,占本群体27.45%;缺乏互动的16人,占本群体27.45%;内容无聊的21人,占本群体41.18%。研究生:选择单调灌输的27人,占本群体5.29%;缺乏互动的20人,占本群体39.22%;内容无聊的12人,占本群体23.53%。其中,研究生认为单调灌输较多,本科生认为内容无聊较多。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生已经达到了一种认知层面,对于哲学类课程的内容已经完全认同,只是对于教学方式还是不能认同,认为只是单调灌输,或许可以增添一些其他有趣的东西。本科生更多地认为内容无聊枯燥,说明本科生对哲学类课程的内容未达到较为理智的认知。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考核方式是否合适。研究生认为不合适的8人,占本群体15.69%;一般合适的37人,占本群体72.55%;非常合适的5人,占本群体9.80%。本科生认为不合适的10人,占本群体19.61%;一般合适的30人,占本群体58.82%;非常合适的11人,占本群体21.57%。其中,研究生选择一般合适较多,本科生选择一般合适较多。可以看出,哲学类课程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考核方式,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大部分都能接受。通过本硕生对“翻转课堂”“慕课”的态度可见,本硕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充满了期待。具体如下:是否了解“翻转课堂”。研究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17人,占本群体33.33%;了解一点的33人,占本群体64.70%;非常了解的2人,占本群体3.92%。本科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21人,占本群体41.18%;了解一点的29人,占本群体56.86%;非常了解的1人,占本群体1.96%。其中,研究生选择“了解一点”的较多,本科生选择“了解一点”的较多。可以看出,内地高校对“翻转课堂”较为重视,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翻转课堂”的概念大多数为“了解一点”。关于是否了解“慕课”。研究生认为一点都不了解的28人,所占本群体54.90%;了解一点的23人,占本群体45.10%;非常了解的1人,占本群体1.96%。本科生认为一点都不了解的32人,占本群体62.74%;了解一点的17人,占本群体33.33%;非常了解的2人,占本群体3.92%。其中,研究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较多,本科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较多。可以看出,内地高校对“慕课”都较为重视,而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慕课”的概念大多数为“一点都不了解”。关于学校是否需要“慕课”的教学改革。研究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的1人,占本群体1.96%;一般需要的27人,占本群体52.94%;非常需要的17人,占本群体33.33%。本科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的7人,占本群体13.72%;一般需要的31人,占本群体60.78%;非常需要的13人,占本群体25.49%。其中,研究生选择“一般需要”较多,本科生选择“一般需要”较多。可以看出,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已经认识到“慕课”是一种较为理想和必要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此类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校需要推进建设“翻转课堂”和“慕课”,以此贴合本硕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实效性地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查看全文

舞蹈形体通识课创新发展路径

【摘要】美育的概念很早之前就由席勒提出,美育主要通过艺术教育实施。随着国家现阶段对美育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实践性与功能性突出舞蹈形体通识课逐渐成为诸多高校设置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时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授课对象——高校非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究针对学习主体应如何在已有的授课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造性教学,并就舞蹈形体通识课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舞蹈形体;通识课;创新

舞蹈这一艺术门类作为实施美育的途径与载体,以肢体作为教学媒介和表现手段,因而相较于其他艺术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一般的认知里面,舞蹈是一个有“门槛”的艺术种类,不是任何人想“舞”就能舞得起来的,需要舞者长期积淀基本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舞蹈已经不再是面向少数人的高门槛艺术,其触角已经伸展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角落,除了大众的生活舞蹈呈现越来越“专业化”,诸多高校也开始设置舞蹈形体通识课程以实现美育教育的目的。

一、舞蹈形体概述

想必受过舞蹈训练的人与初次见面的人在交谈中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提问:“你是学舞蹈的吗?”“你是不是学过舞蹈?感觉你很有气质。”在大众的观念世界里,接受过舞蹈训练的人,不管训练的时间长短,训练时间的早晚,舞蹈给人的影响已经渐渐融入到他们的身体里,也许挺拔的身躯、修长的手臂,进而散发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气质”,这些都有赖于舞蹈训练。这也是人们一提及舞蹈,便会与“形体优美”“气质”这样的词汇相关联的原因。在大众的潜意识里,舞蹈就应该与形体产生紧密的关联,因此,自然而然会产生舞蹈形体这样的概念。一谈到舞蹈形体四个字,不少人会将其称为形体舞蹈,实则这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原本分属不同的范畴。首先,形体舞蹈是一项新兴的旨在改善人的体型的健身运动,它不等同于舞蹈训练,只是借助舞蹈、瑜伽、健美操等多种艺术形式,辅以风格鲜明的音乐,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从体育锻炼的视角出发,参照人体机能特点,通过矫正站姿、坐姿等良好的体态锻炼、强健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消耗多余的脂肪,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塑造形体、锻炼身体、塑造气质。形体舞蹈其实可以算作一项有氧体育运动,它不像舞蹈那样具有显著表达社会意义和思想精神的作用。而舞蹈形体脱胎于舞蹈专业教育,练习者基于舞蹈教学规律,主要通过对不同舞种如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等风格性舞蹈的掌握,进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各种动作的核心要领,最终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并养成鉴赏动作美、气质美、形体美的审美意识,进而有思想性地表现艺术美。对上述概念稍加区分我们就不难发现,“舞蹈”和“形体”两个词语,哪个位于前面,则表明其居于核心地位。形体舞蹈偏重于体育性质,舞蹈只是达到形体训练的一种手段,而舞蹈形体则是回归舞蹈本身这一艺术形式,在满足形体训练的基础上最终达到思想层面的表达。如今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高等院校选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舞蹈形体通识课,给非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了解、学习舞蹈的平台和让其平等接受美育教育的机会。舞蹈形体通识课并非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出色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而是通过课程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年轻一代。我国舞蹈形体通识课起步比国外要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这还需要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加以解决。

二、当前舞蹈形体通识课面临的困境

查看全文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探讨

摘要: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幸福课肩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21世纪,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幸福课)运动日益声势浩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境。因此,要借鉴国外学者的实践经验,但更应该直面困难,在高校建立一套中国本土化的幸福课,以期达到预计效果。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幸福课;困境;本土化

1引言

通识教育有着古老的过去、年轻的现在和无限的未来。说它漫长,是因为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很长,研究文献也多如牛毛;说它年轻,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才开始出现在我国大陆学者视野中,并且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引用和实践;说它无限,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发展不可限量。中文的“通识教育”最初是由英语的“general-education”翻译而来,该概念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因为它的理念与某一时间段的“大规模计划经济建设”目标相违背,所以曾遭到了大量学者的批判,但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中国融入世界,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通识教育逐渐被大家普遍接受。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人,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希望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受教育者从“专才”变“博才”。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所以众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如果要取得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幸福课作为必修课中的其中一门,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任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八大之后,我国在政治上的主题从“和谐”社会过渡到“幸福”社会。“幸福”这一概念已经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幸福”已成共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感的责任。[1]

2幸福课的研究背景

幸福课,又称为积极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治疗心理疾病;第二,帮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第三,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当国外一些学者检索1887~2000年以来所有有关心理学文献上的研究主题后,所有人惊呆了:关于焦虑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的有2958篇,居然是关注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论文出现了14次,才会出现一篇关注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的论文[2]。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将自己的精力花在了治疗心理疾病上,所以以马丁•塞利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五千年前,中国的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这一过程中,本来就应该是快乐和充满乐趣的,并且关注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的。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坚定地站在了一起,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其定义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关注人类优势和幸福,帮助人们快乐和幸福的课程。

查看全文

高校通识教育讨论课探索

1讨论课的重要意义

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当下很多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经历如下环节:一是教师课堂讲解,二是学生课外阅读,三是助教带领学生小班讨论,四是学生课后撰写总结。相较而言,经典阅读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每个环节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实现经典阅读的良好效果,教师和学生理所当然地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此,助教带领学生小班讨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辅助环节,它的目的是协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经典的研究和学习。但是,这个环节并不因其“辅助”性质而减少重要性,它起着督促、检查、深化和评价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作用。

2讨论课的前提条件

讨论课的顺利开展需要某些前提条件:第一,确定班级人数。一般而言,讨论课的学生数量应该限定在20位左右。道理很简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助教必须能够有效地掌控讨论的过程,同时必须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这些工作能否做好,都取决于助教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人数过多,不免影响讨论课的成效。第二,确定时间和地点。讨论课的时间以2个小时左右为宜,时间太短的话讨论不容易充分展开,时间太长的话参与者容易疲倦。讨论课的地点以小型圆桌会议室或讨论室为好。如果在普通教室中开展讨论课,应该调整桌椅,至少保证参与者能够面对面。这样容易营造参与者之间的团体感和平等感。第三,布置讨论主题和讨论材料,这一般是主讲老师的任务,但是助教和学生在获知讨论主题和讨论材料之后,也要做好审题工作。有时候也要跟主讲老师进行协调沟通,进一步弄清讨论主题的具体含义,以及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普遍反映讨论主题不易理解,或者阅读材料过多过难,就应该及时向主讲老师反映,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第四,公布评价方式。助教应该预先公布评价方式,并且尽量细化评价方式,以便学生明了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比如,可以从讨论课的出勤、发言的次数、发言的质量、论文的质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明确各环节所占分值。助教在讨论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记录每位学生的发言次数和发言质量,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

3讨论课的组织方式

讨论课有多种组织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第一种组织方式:轮流发言。这是最简单朴素的方法,具体而言,先让每位学生分别发言,发言之后让其他学生对其发言提问质疑,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时候要根据讨论时间充裕与否进行调整,如果时间比较紧,就可以让多位学生连续作主题发言,之后让其他学生针对这几个发言一起互动问答。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朴素,但也有明显的优点,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促使他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它的缺点是,主题发言过多导致时间不够。第二种组织方式:世界咖啡。借鉴著名的世界咖啡(WorldCafe)讨论交流方式,或许可以克服轮流发言时间不足的缺点。这种方式的大致流程如下:首先,由助教说明讨论主题和讨论方式;其次,全体成员分小组讨论,比如20人分成4至5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第一次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束之后,除组长外,每个小组的其他成员离开本组,加入新的小组进行第二次讨论;第二次讨论结束之后,全体成员又回到原来的小组,进行第三次讨论;第三次讨论结束之后,每组组长向所有人汇报最终结果。这种讨论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能让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有助于引发新的思考。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讨论方式,要想取得较好的讨论成效,前提都是参与者在讨论之前认真准备。否则,时间总是不够,积极性不高的参与者还会因为没有强制的发言任务而怠惰。因此,进一步改进世界咖啡讨论方式,加入预先准备的环节是必要的。第三种组织方式:预讨论法。世界咖啡讨论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小组讨论。但是,通识教育讨论课不同于一般会议讨论,往往涉及大量的经典文本,需要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可能达到讨论的效果。所谓“预讨论法”,就是将小组内部讨论环节转移至正式讨论课之前进行,让学生在课下组成4至5人的小组预先准备和讨论,之后在正式讨论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按序汇报和互动。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节约时间,不仅每组的主题发言会更加充分,还可以留出大量时间让组外学生提问或驳斥。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针对讨论主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准备。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更多的配合,这就促使成员之间有更多课外交流。第四种组织方式:辩论会形式。预讨论之后的正式讨论课,效果往往更好,大多数小组分工会比较合理,各人所讲的内容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料的堆砌,主题发言的层次会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角度上会挖掘得比较深。但是如果仅仅在预讨论的基础上,让各小组汇报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针对这些讨论结果提问或反驳,讨论的主题还是过于分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集中归纳各组讨论的主题,最后形成正反辩论题来解决。如此一来,整堂讨论课就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小组汇报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提问或反驳,第二阶段是助教总结出讨论中呈现的问题,设置辩论题,让学生自由辩论,这种辩论不必以小组为单位,而是可以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由于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很大的共性,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说明讨论主题的设置或辩论主题的设置:第一章:说不尽的圆明园(圆明园应不应该重建?)第二章: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如何看待曾国藩的功过是非?)第三章:改良与革命的竞赛(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第四章:五四时期家庭和婚姻的变革(孝道的利和弊哪个更大?)第五章:红军长征的故事(反围剿胜利的原因主要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第六章:抗日英雄的故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各自作用是什么?)第七章:国民党溃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军事方面还是政经方面?)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课考试质量分析

摘要: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大支柱之一.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无法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南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现状与考核方式、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到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以此提高我校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施现状;改进建议;教学质量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学生进行的非职业性、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拓展大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通识教育旨在弥补专才教育带来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主要在于培养具有宽口径,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的综合性人才.南京工业大学也早在2014年就开始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并在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进行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并出具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办法》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行深化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出现部分学生选不到课程、部分课程没人选、教师潜意识依然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同样的课程考核不同等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的课程建设提供依据,促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的考核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调查和剖析,力图为我校通识教育评教系统的完善和考核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1研究方法

我校的通识教育有四大类,要求学生在除本专业的其他通识课程中每个类别至少选修一门,并且对总学分有所要求,如艺术类学生可以不选公共艺术类,但另一类别要至少选2门课程,关于通识教育的考核则由教师自行决定.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学习投入、学习满意度,以及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学投入等情况进行分析.本次问卷采用的是邮箱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对本校三年级的本科生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8份,所涉及的通识课程涵盖了工业大学通识课程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特色(公共艺术、创新创业)等四大类,调查问卷的问题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满意度、学习投入、教师教学情况等几方面为主要内容.

2我校通识教育的学习和考核现状

查看全文

通识课化学与现代生活课程思政探讨

摘要:“课程思政”是我国实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其内涵是在教学过程引入思政教育,教导学生“先做人,再做学问”,引导青年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通识课程《化学与现代生活》的任务是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并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现代生活。本文将结合《化学与现代生活》的课堂授课实践,提出三种在通识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通识课;化学;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大学生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克服专业教育引起的弊端,保障大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通识课程《化学与现代生活》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介绍包括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营养、化学与药物、化学与能源、清洁品化学、化妆品化学、家居装修化学、家用化学燃料、衣料的学问和珠宝首饰化学10部分,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的任务是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并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现代生活[2]。传统的《化学与现代生活》课程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课程育人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课程思政”是目前我国实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其内涵是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引导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引入思政教育,教导学生“先做人,再做学问”,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让青春在奉献祖国的过程中绽放绚丽的光彩。本文将结合《化学与现代生活》课堂授课实践,提出几种在通识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首要关键是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4]。“课程思政”不仅要求任课教师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敏锐的政治意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党的思想政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可利用假期参加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类思政教育培训,或者通过网络公开课、直播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各种学习平台上学习思政教育内容,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思想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这样的“育人”过程才不至于太牵强,不至于为思政而思政。总之,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是实现高水平思政教育的必要手段。

2优化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蕴藏的思政元素

查看全文

高校通识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高校通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非专业教育的部分,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分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文学与艺术类、创新创业类四类课程。通识教育培养包括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等通识思维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是一种完整而且比较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的不是具体领域的专业型人才[1],而是较多领域全面发展的人才。以福州大学为例,2017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是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统一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搭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培养的基本平台,构建基于模块式分类、必修和选修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提高通识教育选修学分比例,将通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多向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见,高校通识课程及通识教育应该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通过研究文献及调研发现,目前高校中的通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目前高等院校中的通识课程选课资源严重不足,很多学生无法选到感兴趣的课程。比如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必修课而忽略了选修课的重要性[2],开设选修课的老师越来越少,即使开设的选修课也是处于“鸡肋”的状态,很多学生选不到感兴趣的通识课程。第二,目前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很多学校注重科研,缺乏通识教育的师资,而且很多教学名师或资深教授不参与教学,“不屑于”开设通识选修课,导致目前能开设的通识课程资源不够优质。此外,通识课程教师无暇组织小组讨论、个性化指导等必要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化严重,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出现在教室里但根本不听课,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心理抵触等恶劣结果。第三,通识课管理松散考核不严。当前,大多高校的公选课开课模式是“教师申报、学校开、学生选”的模式,学生没有课程的参与权和主动权,只是被动地等待选课,此外,由于通识教育组织和考核不合理,导致开设的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个别课程爆满或爆冷等尴尬局面。由于管理松散、考核不严、容易通过等原因,给学生造成了公选课不重要的错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选而不修现象严重,这直接导致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低下。

此外,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及省部共建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专业背景迥异,选修通识课程的学生几乎涉及了理、工、医、经、文、法、史、管理等各个专业;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状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不同学生个性、能力、教学目标之间的最佳融合是新形式下同类课程的每位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越来越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欧美等很多高等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开始逐步利用上课反映良好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校内课堂中的“翻转课堂”,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这类“翻转课堂”逐渐发展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各个院校利用效仿,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4]。翻转课堂理念认为,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课程内容[5]。翻转课堂在实践中体现了很多优越性:第一,翻转课堂让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和课上课下互动,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第二,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辅助,翻转的过程必须要有互动,所以增加了教学和学习中的互动环节,教师必须与学生互动,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来回答问题。第三,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学习。据欧美此类课堂的调查显示:“几乎99%的学生表示下一年将继续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大约80%声称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善;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翻转课堂的学习使得考试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6]。”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自学和互动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就是让学生通过恰当地调整自己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来达成学习的目的,达到了超过以往课堂教学的效果[7]。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互动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类课堂中,老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演讲者”,老师更是调节剂和润滑剂,也是传递“话筒”的“主持人”。这种授课模式非常适合高等院校里跨专业选修的通识课程、科普课程等诸如此类学科交叉广、知识点相对又比较分散且浅显易懂的课程。相对于翻转课堂,慕课(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近年来席卷中国,随着MOOCs的兴起,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免费获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Cs在线课程开发和互联网共享教学的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碎片化”等特点,打破了校园的围墙,给更多学习者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既冲击着中国传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也为新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8,9]。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认为,从目前来看,MOOCs更适合通识类的课程,专业性强、现场师生互动强的课程并不适宜这种授课方式。共享课程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利用课外时间看完视频课程。老师只能在每月一次的讨论课上检验同学对课程的理解情况。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老师必须通过现场互动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如何。我们国家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为引领,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各种方式引入MOOCs课程内容,与校内课程相结合,进行翻转课堂研究与尝试,形成互补,并且构建多种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MOOC视频替代模式”、“MOOC视频+自制视频”模式、二次开发模式等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翻转课堂”和MOOCs模式都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也是翻转课堂和MOOCs的重要特征,如何定位翻转课堂和MOOCs互动模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翻转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我们还是要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而MOOCs立足于在线交流,并非必须要实施课堂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学习。此外,翻转课堂和慕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但是学生学习的视频资料仍然是由教师来创建或筛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仍然要和学生积极并及时地互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和交流下,翻转课堂个性化教育和学习的目标才能达成。综上所述,高校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普遍施行的一种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MOOCs背景下探索适合高校通识课程教学的翻转课堂新模式,培养创新性强,能够适应时展需求的全面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通过较为彻底的教学设计变革,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MOOCs和翻转课堂学会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形成探究性学习习惯,以实现通识教育“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服务的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无疑是当前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最需要攻克的核心任务[10]。

如何通过对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的改革,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新型的“授”与“学”的翻转角色关系,将“学”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好奇和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意识,同时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从而实现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探索性改革措施。1.教学视频制作与课前学习。福州大学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从2017年2月开始增加智慧树、超星尔雅及爱课程等平台开设的数十门在线开放共享课程供选修。且很多通识课程借助网络上已有的MOOCs,SPOC等相关教学资源,以《解密身边的高危材料》课程为例,我们筛选优质的MOOCs视频资源,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侧重点制作适合本课程的短小的教学视频,筛选和制作的视频,每节课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视频可以由好几个片段或短视频组成,包括本章的基本知识点、学习要点和难点。视频提前在福州大学现代教育中心的课程中心网络上,引导学生课前自行下载观看学习,课上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等。通过这种自学模式,掌握本节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脉络。另外,鼓励学生关注一些网络新闻,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增强认识。比如通过8•12天津大爆炸、福岛核泄漏事件等认识危险化学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一翻转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将其在视频中观看到的事例和事件进行消化、剖析,并通过课堂讨论透析其背后的根源,渗透个性化学习的理念。这一方式显著提高了本课程的选课人数和上课效果。2.课堂分组与组织翻转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课前学习十分重要,这一过程就是要实现知识的吸收。指导教师选取的MOOCs网上的课程资源在课程中心公布后,学生通过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参与线上的讨论与测验,可以带着问题在课上继续讨论,实现翻转。在每学期依次按照教学计划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播放自制的课程视频或介绍MOOCs的相关知识,进行MOOCs课程学习。每周在课程中心的网页上,同时在QQ、微信群里课前学习任务单,指导督促学生进行下一周的自主学习。比如在第四章辐射危害及防护课前,就提前指导学生注册、登录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课前查看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与社会》、《走进化学》等课程的部分视频;在第五章厨房中的材料与化学课前,指导学生观看如中南大学的《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的课程部分章节的学习。针对福州大学及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两个授课学生群体,在经济与管理、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人文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种不同专业中,开展了认识生活中的高危材料的翻转课堂教学。目前,本课程选课人数较少的时候,班级共46人,每2—3人为一小组。选课人数较多时,班级116人中6—8人分成一组,分组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鼓励跨专业组合,同一专业每组不超过3人。每小组任意指定一名小组长,由各小组的小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分别为:博士、新闻发言人、外交专员等,既增加了小组团队之间的交流,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轮流担任角色从而达到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3.课后拓展与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长配合指导老师整理各小组学生的发言、观点及想法,并把一些优秀和比较独到的见解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后还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课后,老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争取下次再改正。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如果有个别遗留问题无法得出结论或富有争议的,可以在课后或线上继续讨论。除此以外,还需要举一反三,拓宽知识面,将一些类似的事件或问题在课后或线上进行讨论,这一过程也称为知识拓展,老师会和课程相关的一些实时新闻及事件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高危的材料,增加和强化知识面。最后,在课程中心网页中设立“课程互动栏目”,老师在论坛一些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或者热点新闻,与身边的材料、环境、物品等息息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讨论,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以上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办法已经在福州大学全校性通识课程《解密身边的高危材料》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通识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目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这些教学方法也只是针对目前高校通识课程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的初步探索和改进,以后还会不断调整,进一步更新。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李会春.十所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03):142-146.

查看全文

大学物理系通识课种类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通过课程设置传播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体现教育境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高等教育不能仅强调专业教育,应该做到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提供适应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致力于成为立足亚洲、影响世界的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教育,使其一跃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

关键词:通识课程;高等教育;新加坡

国立大学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一跃成为人均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新兴发达国家。新加坡以政局稳定,政府廉洁高效,城市干净整洁,国民素质高尚而著称,而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是决定以上因素的根本原因。作为新加坡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模式代表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政府的高度重视、充足的教育经费、一流的师资力量、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科研与教学并重、问责制度的实施等一系列举措使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14年的QS全球大学排名中雄踞亚洲榜首,位列世界第22名。笔者有幸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期间对于它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深有感触。一个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要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下面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开设的通识课程,以便我们及时了解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关于通识课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的课程相比,通识课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方面,通识课中获得的知识或能力不是满足于某个特殊领域或专业的需求,而是保证凡是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获得的通用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识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输送更高品质的心智教育,而不是有助于事业成功的实用性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虽然希望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医生、历史学家、工程师和律师在专业领域表现优秀,但我们更希望受过专业教育的科学家、医生、历史学家、工程师和律师能够关注大众讨论的问题,有学术素养地阅读《经济学》《科学美国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积极讨论并能够评估报纸上文章的言论。通识课既强调知识的拓展又强调培养学生批判的创造性思维。渊博知识的获取能够让学生发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及在各自领域的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批判地分析从未预料到的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二、开设通识课种类

查看全文

通识课“趣味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都设计有一定学分比例的通识课程。通识课程设立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以前大学教育阶段课程过于注重学科的专和精,忽视学生的通识性教育[1],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其他通识知识的迁移及灵活运用,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地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2-4]。课程的主要以趣味性为引导,以贴近生活的化学实验为载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程和知识点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且能够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要点,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5]。

1课程定位

“趣味化学实验”作为大学的通识课程开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从而了解化学,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培养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原理的能力,通过贴近生活的化学实验,拉近化学与人的距离。课程的主要的授课对象是非化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甚至是非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进过专业的化学实验室,也没有自己亲手操作过化学实验室设备,做过化学实验。但是他们已经经历过中学的科学和化学两门课程系统的学习,对简单、基础的化学知识有所了解。

2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

对大学生开设的“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和中学的趣味性实验有所区分,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温习中学时期所学习的内容,而应在其基础上结合大学化学的内容,做到有所延伸和拓展。此外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以下几项原则:1)趣味性。是趣味化学实验运用研究的精髓。内容有趣味性,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2)科学性。是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3)安全性。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毕竟缺少系统性的理论和实验操作训练,以及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培训,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尽量减少强酸、强碱、有毒试剂的使用。即使非用不可,也应做好相关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4)简约性。实验操作应尽量设计的简单、易操作,无危险性操作,实验现象的变化应比较明显。5)生活化。本门课程设计的初衷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化学,给学生打开了解化学世界的窗户。因此越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引起学生的兴趣[6]。

3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