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03:51: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通识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下通识教育探索

[摘要]“通识教育”是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也是其基本宗旨之一。然而现阶段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却走入了误区,学校不能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也不能全面地认识通识教育,影响了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因而学校要采取措施,改善当前的通识教育现状,制定一系列措施,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走出教育误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研究都还不完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采取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以便在今后的社会上能够不断适应新的事物,除此之外,自身的道德素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避免将学生培养成不懂变通,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近年来校园流血事件频发,就是学校在“教书”的过程中忘记了“育人”,从而将学生变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开展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性的、完整的人才。(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当中,单单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壁。通识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它将各科的学习进行了融会贯通,延伸到生活以及社会中去,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变得更加灵活和全面,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学生更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脱颖而出,被企业所认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更灵活地学习和工作,前途会更加光明。

二、高职通识教育开展现状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在物理教育中的运用

1概述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知识广博、宽基础、精专业的教学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精神。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和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点在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可是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应以什么形式开展,众说纷纭。各个大学都在努力尝试开展通识教育,形式多样,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如学校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其实就是通识课。[1]但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弊病就是流于形式而忽视实质,盲目地模仿国外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通识课强加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高校规定学生必须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课,为了避免和专业课冲突,通识课常常在晚上或休息日开课。学生为了能修满学分和避开与其它活动的冲突,常常不管是什么课,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选一门好过的,不耽误“事”的课就行了,根本达不到增加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目的。要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营造“人文主义环境”,促进文理交融的发展。[2]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它是英语的译文,因此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它实质是非职业和非专业教育,不是为专门从事社会劳动进行的教育,是为培养健全完备的人而进行的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特别广泛全面。但通识教育并不以掌握某一学科或多学课知识为教学目的,也不是各学科或专业知识的大拼盘。通识教育是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判断力、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上述能力是各个学科融会贯通的结果,它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通识教育贯穿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从人的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大学教育,直至终身教育。但是通识教育走进大学却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原因是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学术上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以物理学为例,我国将物理学定为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每个学科下面又有数不清的方向,如凝聚态有材料物理、燃料电池等。知识的细化导致知识人为地被割裂开,失去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培养出的人思维方式也受到局限,学理工科的人只会线性思维,不懂得发散思维,因此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受到局限,这就是所谓的“偏科”和“偏科”弊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使各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识教育与物理教学

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它具有广泛的各学科的基础。物理学最开始起源于哲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是自然科学总论,有人称之为自然哲学,因此在物理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只考虑物理知识的教学,一个定理、一个公式、一段推导、一道习题的讲解,都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很少有人考虑里面孕育的哲学思想,各个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物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只重视物理学的自然本性,忽略了物理学的社会性,这是现代教育的误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合理性。因此对物理教学有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的事,它需要长期训练和全方位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还是实训,都应该融入通识教育的教学思想。通识教育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美学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因此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物理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查看全文

浅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因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各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艺复兴之后,大学的专业教育在被推向极端之时,产生了一种宣扬自由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在近半个世纪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愈来愈被更多专家学者所重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教育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关系

二战后,通识教育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识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一些院校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虽然教育界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也日趋白热化。但限于各种机制的制约,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尚不十分明朗,但不可否认,通识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发展的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观点纷呈。从定义、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以期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二者的区别。

1.定义。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50多种,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见解也不尽相同。我国教育学专家李曼丽综合梳理诸多定义后,对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方面看,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从内容看,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却明显打上了社会本位的烙印。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继承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的定义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即文明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对通识教育也进行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1]这个定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专业教育是指针对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教育。专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同义,区别于中小学实施的普通教育,也包含一些“专业”以外的教育。狭义的“专业教育”即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的高等教育。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舞蹈专业教育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舞蹈专业教育而忽视舞蹈通识教育,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特征。长此以往,则可能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艺术气质的培养造成的不利影响。文章分析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存在的高度专业化问题,基于通识教育理论提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通识化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从通识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舞蹈专业

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舞蹈领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由于教育体制较为僵化及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且高等艺术院校集中注重于舞蹈专业教育,因而忽视舞蹈通识教育,致使高等院校学生其专业技能较强,而舞蹈综合素质偏低,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受到制约。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如何在专业化培养模式之上兼具舞蹈专业化及舞蹈通识教育?如何减少当下舞蹈教育功利化倾向?如何全面完善舞蹈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是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存在的高度专业化问题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形成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一是舞蹈专业建设越来越系统,衍生出多门舞蹈教学课程,包括舞蹈技术学、舞蹈形态学等,且随着舞蹈专业从艺术大类中独立出来,其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二是拥有翔实且科学的课外舞蹈实践训练,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舞蹈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三是高等院校安排舞蹈技术课与技能课,对舞蹈动作的技术技能有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优化学生舞蹈表演。一些高等院校开办的舞种训练课程,还可以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及身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舞蹈项目,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不同舞种的需求。可见,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即高校所设置的舞蹈教育围绕着专业教育而展开,所学习的内容通常仅包括舞蹈基本知识、舞蹈编舞技巧及专业训练等,而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则可能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艺术气质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第一,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使学生将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学习舞蹈专业知识,淡化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舞蹈专业学生领略经典舞蹈的编舞思路、编舞技巧、编舞文化,不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艺术气质,亦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舞蹈专业知识(例如学生不了解力学知识,就会影响对舞姿平衡及重心训练的认知)。第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往往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及学生学习意愿选择一种固定的舞种进行训练,致使学生比较擅长自己的专业舞种,而对其他舞种文化知之甚少。然而,不同舞种之间具有相通性,如果学生只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舞种,不去了解其他舞种,就会缺乏全局意识,难已对整体舞蹈素养进行提升。第三,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进一步拉大大众与舞蹈之间的距离。高度专业化的舞蹈教育,使舞蹈专业学生掌握到扎实的基本知识,使舞蹈编舞更具专业性,但作为大众却对这些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所表演的舞蹈共情作用缺失,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通识化的现实基础

查看全文

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

伴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现状的不断反思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逐渐转向了“全人培养”。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是第一个把“全人培养”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教育当中的人,并把这种教育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但是“全人培养”并不等同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又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目的,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全新模式,是全新的知识体系构建模式。

二、全人培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果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因此,教育的本身远不止收获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而是关乎人性培养的事业。“全人培养”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达到“全”的培养目标。《辞海》关于“全人”的解释为: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应合人为的全德之人;指完美的人;肢体齐全的人;指整个人、整个面貌;保全人的身体和生命;指保全百姓。“全人培养”即是从以人的全面、完整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功利的眼光培养工具化的人。

三、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全人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识教育”是在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教育现状下提出来的,所以它的提出丰富了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一条不拘泥于“精英教育”的具有更加开阔视野的教育途径。“通识教育”的提出使低头前行的教育学者停下脚步,对现代教育和教育本质进行反思和重构,最终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培养完整、和谐的人,即“全人培养”。

查看全文

阅读推广通识教育研究

摘要:基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进展,总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二者内涵的相通之处,比较二者遇到的障碍,将通识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涵、课程服务体系及教学方法等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以期总结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通识教育

1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直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是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活动方式的总结、经典阅读推广研究、推广活动效果评价研究等[1]。也有少量理论层面的文献,包括对阅读文化或阅读对象及行为的调研分析、阅读推广模式及策略研究等。总体来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多聚焦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其服务创新多注重形式、方法的改变,但在联动性、持久性与时效性,仍需不断探索。相关研究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主体分析不够,缺乏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任务相结合的内容上的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参考[2]。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自西方,继素质教育之后,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国内外高校形成了多种通识教育模式,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精英模式、浙江大学的大众模式等[3]。实践中,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种种误解,我国大量通识课程不具备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通识教育需要平台推广其理念[4]。关于图书馆与通识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围绕高校图书馆如何开设通识课程,较少将通识教育与阅读推广结合起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仅检索到10余篇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通识教育平台开展高校图书馆推广的策略研究,比如建立通识教育经典文库、进行读书会推广等[5];二是应用案例思路的介绍,比如王余光老师主张在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与经典教育,而其中的经典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塑造大学生的通识能力[6]。可以看出,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已进行了初步的结合,但相关研究与实践没有深入开展。在国外,国家和政府比较重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美国先后推出关于大学生阅读推广政策诸如“美国大学生阅读项目”等,还制定了一项《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7]。相关研究主要包括:(1)高校读者各类阅读行为(学术阅读、移动阅读等)的实证分析;(2)图书馆与休闲阅读推广的关系及障碍研究等[8]。总的来说,国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及研究比较注重品牌效应和实证调研,其影响面和持续性也较强。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外阅读推广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完成,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相对国内较少,多限于课外休闲阅读推广研究。内容也较零散分散,缺乏系统性,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也较少。

2通识教育视野下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2.1通识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比较。所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为主要载体,通过推广社会阅读的理念和方法,改善阅读环境,培养大学生一种阅读的能力、阅读的热情,提高素养,社会化阅读推广让阅读成为“悦读”[9]。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10],是培养整全的人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可以看出,二者在内涵方面关注的效果都不是功利性的,都注重大学生素养的提升。另外,二者产生的背景也有相似性。在我国,由于中小学无法容纳通识教育,本应该在初等教育进行的通识教育只能在大学进行。阅读推广方面,由于我国从国家层面给予早期阅读教育推广扶持力度不够,本该在初高中阶段就应养成的阅读素养却成为高校阅读推广和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12]。2.2通识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障碍比较。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相比,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仍然是基于社会化阅读推广,其内涵关注积极阅读,强调去除阅读的功利性[9]。但这些与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科研的任务有所冲突,当阅读推广不能纳入到高校图书馆主体的业务中,不能日常化时,相应的人财物的配备不够完善,持久而有效的阅读推广服务也无从谈起。吴高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推广主体缺失、推广服务对象模糊、推广内容繁杂、推广活动形式单一等几大问题[1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没有品牌化,不能扎根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是其不能持久化运行的主因。通识教育方面,由于对通识教育的误解、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学科分化的壁垒无法突破等原因,让通识课程失去了它的本真[4]。同时,教师、学生及家长对通识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通识教育有种种的误解,通识教育需要广阔的平台、更持久地宣传其理念,这需要全校师生的通力合作。对于通识教育与图书馆二者的关系中,台湾通识教育研究专家黄坤锦老师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一书中提出图书馆在营造校园气氛中,也是潜在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是人生的经验,经验是全面的[14]。2.3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分析。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在内涵上相通,对象基本相同,同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之下,目标也极为相似。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内容上的灌入与创新,而大家对通识教育的误区导致其急需平台更新观念。因此,基于通识教育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弥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图书馆自身任务上的分歧,与学校的基础教育结合起来,真正纳入到原有高校图书馆业务中。另一方面,图书馆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提供空间等平台可以促进通识理念的传播。二者互惠互利,通识教育所引申出的“书香校园”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另外,通识教育理论完整的内容与目标,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指导。不断更新、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比如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以及经典研读等都可以丰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不用盲目追随社会上的各类书目,使阅读推广的内容从繁杂变得有的放矢。同时,与负责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合作,使阅读推广的主体更加明确与多元化,通识课程面对的不同年级的读者,也使阅读推广的对象更加层次化,进而提升阅读推广的效果。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困境与重构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和知识快速变化,人才流通也快,高等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这对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提出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机制

当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大都以就业率和成绩为指标,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寻找平衡点,但目前实际情况是应用型、实践性课程比例在增加,挤占了学生通识教育的时间,通识教育面临诸多尴尬,如通识教育地位边缘化,通识课程不被重视等。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打通人才流通、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专业教育是培养适应一定岗位需求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而现代社会无论是知识还是经济都在快速变化着。培养具有应对变化,快速适应岗位变化的长效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找出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通识教育的实施,从1995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积极推行开始,在后续的具体实施中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进之中。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准入机制不严格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理念研究

一、理论探索:通识教育与经典教育的互惠关系

通识教育是20世纪在美国发展的课程规划概念,源于解决高等教育日渐专门化、专业化的弊病,希望从课程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着眼,弥补主修制学生所学专、窄之不足。目前的通识教育有两种进路,一是要求学生对主修以外的学科有所涉猎,二是要求学生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经典教育则是一种历史范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从未间断以经典名著为载体的教育活动。经典应具备以下特征:具有超越时空、意识形态的思想、历史、文化、学术价值;具有探究人类基本问题的现实价值;能耐受时间考验和时代选择;语言表达须具有独特美。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著课程成为现代经典教育的起点,此后,经典教育及名著阅读运动渐次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一)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关键中国的经典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检阅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及教育史的变迁,会发现文化传统的复归与抗争都几乎与经典的阐释相关,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也表现出鲜明的儒家价值理想,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与当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颇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也注重学生心性的修炼、强调学生视野的整体性及其寻根意识,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现代“文明”之人。何谓“文明”?即使人们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伦理道德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然后用教化的方式推广至天下。显然,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化,而经典是凝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灵魂和人类社会的精神给养的文化宝库,因此,推行通识教育,绝然离不开经典教育,尤其是以人文经典为载体、注重人文化育的那部分教育。(二)通识教育、经典教育的相通:超越功利与实用,异于专业教育一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相异的教育模式,两者一“通”一“专”,一“博”一“深”,但从本质上说,却是源于对“教育”二字的不同理解。专业教育重在“教”而非“育”,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表现出技能性、专业性、专一性的具体特征。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注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生活,倡导宇宙和谐、善待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做人做准备,具有自由性、多样化、精神性的具体特征。通识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是高等教育流水线的具有相同规格的“产品”,而是具有全面人格的“鲜活”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的结合才是对学生全面的教育。而“经典”是人类科学中具有持久震撼力的典籍,是反映人类世界共同诉求的智慧精华,如果学生以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必将促进经典智慧文化的活化与创新,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重建与创造。(三)通识教育应将东、西方经典文化教育紧密联系要在高校通识教育过程中实施经典教育,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遴选经典。在人类文明史上,书籍可谓浩如烟海,究竟哪些书籍可以归入大学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范围呢?西方世界主要把那些经过岁月淘洗仍然焕发着理性光辉的文学、神学、哲学、历史作品视为经典,这些作品一般以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写作完成,如《荷马史诗》,这类作品很少受政治道德或意识形态的束缚,超越了国别、地域,其影响体现出世界性的、普遍的、开放的特征。相比而言,东方各国的经典则在宏富的学术、思想、文化价值之上,还应着重强调其伦理与政治价值。因此,东方世界的经典一般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限定。如中国的许多经典就是以鲜明的政治、伦理价值为本位的,带有很强的实用功利特征,如《论语》。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及“文字狱”和多次禁书运动,表现出古代学术思想受政治干预的不独立性,这是我国传统经典生成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点。这就要求教育者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必须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带有全球视野。因此,就学习者最重要的两点———“德性”和“智识”而言,“崇德返本”就不能仅限于中国经典甚至儒家经典,“穷智见德”亦不可仅限于西方经典甚至数理逻辑,而应穷本溯源,将东、西方经典文化统筹起来,以避免造成学生单一的思维和狭隘的视野。

二、实践应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教育课堂

在经历资料搜集阅读、学习国内外著名高校通识课堂视频或实景观摩,及理解、领悟通识教育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课堂改革的及人文经典课程的探索实践工作。具体实施时,则以本校的通识教育素质拓展选修课作为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主要涉及的中国经典如《论语》、《老子》、《庄子》、“四大名著”、《史记》、《牡丹亭》、《传习录》,外国经典则如《理想国》、《圣经》、《莎士比亚全集》等,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构建人文科学与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经典课程的实施理念及实践特征:读作品、悟文化、启思维课程所涉及的中外经典,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会呈现不同的阅读价值。因此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对作品当代意义的深入挖掘及阐发;二是综合择取学生阅读实际及教育需要的经典作品纳入课程构建。三是将授课重点放在“感悟品读”、“思想启蒙”及“思维训练”等几个层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探究的眼光进行学习,注重问题意识,使课堂小组讨论变为常态化,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和参与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甚至自编自演戏剧作品等。在涉及中外经典作品反映的共通问题时,则采用比较式阅读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中外人文典籍的契合部分,置入人类历史大背景中思考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选取中西思想、文学、文化的不同视角,也可以从纵向的历时比较着手,探索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的大变局,以促进学生跨文化比较思维能力及理性思维的形成。(二)不同课型的构建:大班讲授、小班研讨与读书会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选课规模,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授课类型,如90-150人的大班授课模式,重在导读、导思,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30-50人的小班精研精读授课模式,重在精读精研及对原典精义的阐发;讨论式课程授课模式,重在学生的思考、表达。此外,经过教师一定时数的集中讲授后,增加小组展示环节;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会。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就是团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有计划地开展阅读、讨论与分享,会形成经典阅读的文化氛围。(三)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入通识教育改革理念,突破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文学边缘化、求学功利化、讲授刻板化),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中心。倡导以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思考为重心,训练学生阅读经典和解析原文的能力,倡导“鲜活”、“宽松而自由”的启发式课堂气氛;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模式、通识课程考核等多方面提高课堂实效性,鼓励学生从日常经验常识上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注重学生质疑、思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做到既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又勇于探索、协作共赢。

三、学习效果:以“学习过程”为考察重点

与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据现行课程教育目标,我们将人文经典类同时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变革,即改变原来专业课考试时的闭卷及“一考定总分”的课考试方法,而采用多维考察的方式,重点监控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一)提高平时成绩权重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方面,大幅度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占总成绩的60-70%),达到动态、灵活、综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具体测量时,则注重考查学生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及质疑及表达观点等综合表现,并增加读书随笔、研究报告、札记、心得等环节,鼓励学生探寻当地文化遗迹、介绍家乡名人或文化、参与名家讲座等文化活动,使过程考查成为促进学生常态学习的抓手。(二)期末考查样式多样化期末考查以学生的阅读量、思维能力及书写、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尤其强调学生的高阅读量和写作分享。因为经典与流行文化不同,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长河洗刷的古典名著,语言多艰深难懂,读者如果不细心、耐心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是无法理解经典意味的。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的价值之一是使每位阅读者都有自己的内心体验,当学生们对生活有所感触时,也就是开始领会经典意蕴的时刻,这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与他人分享,这种情形下的写作也就容易产生与众不同的感悟与收获。此外,我们还提供多个思维角度或多种问题请学生自选回答,并且允许平时成绩前20%的同学不用直接参加考查,而是自我测评的创新试题形式汇报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展示最自信的一面。(三)学生学习效果的初步呈现我校采用自由选修、分布必修、核心课程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开课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修课程,获得了较多的交流机会,从每年的选课情况来看,开课规模有供不应求的局势。从课堂表现看,教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转变教学模式,不用再讲台上一站到底,而是增加了更多即时互动环节;学生上课亦不再流于“混学分”的形式,而是积极参与互动,训练了思维,真正从经典教育中有所创获。从所提交的考查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作业做得比较用心。四、结束语以上所言仅仅是对课程的初步尝试,许多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如经典的选取、阅读、阐释、解构与重构等尚需摸索;课程实施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仍需加强;不同经典对应的不同教育目标及阅读方式尚需理清。当然,作为高校教育事业中的系统工程,仅靠通识理念和零星的课堂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在瞬息万变、资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学生的阅读日趋数字化、功利化和快餐化的今天,需要各级学校、教育者及部门的通力合作。如中小学如果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及经典文化教育,高校如果能够吸引各学科的教授主动承担引导学生经典学习的任务,各级学团组织如果能够自觉把提倡经典阅读纳入文化教育及思政工作建设轨道;各级图书馆如果能够积极做好“读什么”和“怎样读”的服务工作……凡此,皆能为学生提供经典教育服务。经典教育仅仅是开放在通识教育大花园的一朵小花,但却是那朵开放的最美丽、最典雅的人类智慧之花。真正的经典与经典的教育,二者应该是互为表里的,教师可以思想去激励、焕发思想,以智慧去锻造、启迪智慧,学生则具有家国天下的宽广胸怀,能够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这正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具体内涵,也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所负担的“全人教育”职能,必然归于对经典的活化与创新。因为,经典是弥足珍贵又经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结晶,只有基于不断累积的前人文化资源和智慧基础,我们后来人才得以不断地反省自身,进而批判与改正、创造与重建,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资源。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

摘要: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从学生理工交叉、文理融合,训练复合型思维的角度上,从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观点,讨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实现路径。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矫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本科教育无疑是专业教育。无论“大学到底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的争辩持续到何时,大学生在校学是要认真地学一门专业。但是,强调专业教育并非淡化通识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应当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并重。通识教育并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矫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一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攻关项目、科研项目、创业项目,从本学科本专业的角度去考虑,久攻不克。但是,从别的学科角度去思考,竟然很顺利地找到办法并攻克了难关,这叫做以他山之石攻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有两点:(一)随着信息化的兴起,多门学科的交叉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学科不与其他学科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学科综合的趋势下,各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普遍的事实。仅靠本专业的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常常力不从心。(二)纯专业知识所产生的专业思维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帮助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又约束了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专业人员的思路很容易陷入“坑道视界”,只在专业认定的狭窄的思维空间里想主意,被专业思维所束缚,而不能开放地、多维地综合思考问题。人在坑道里只能看到一条线,遇事总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学科思维考虑问题,因此思路单一,限制了思维的开放,难以产生创新性思维。科技发明史、创业史上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子屡见不鲜。学生毕业以后,若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他山之石攻玉,头脑中必须先得有发散思维、移植思维。以他山之石攻玉的前提条件是有优化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以文助理、以理补文。我们处在现代科技革命时代,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社会贯通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解决实际问题。

二从理工交叉、文理融合的角度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查看全文

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功效

[摘要]通识教育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秉承“育”大于“教”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各科知识。声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声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很好地贯彻了党和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能产生很大的功效。所以这需要声乐教师转变观念,全面了解声乐教育,将声乐教育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声乐教育;通识教育;功效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纷纷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并被不少教育工作者付诸实践。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声乐教育以其能良好培养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熟知。但是声乐教育在不少高校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的声乐课都是以选修课为主,并且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样,不少声乐老师对声乐教育也没有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认识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才能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声乐教育工作,从而发挥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巨大功效。

一、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的发展史

(一)发展中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在19世纪被提出以后,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对通识教育期望不一,造成其概念多元化,有些研究者言称:“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通“”识”的解释,又被称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而我国香港地区称其为“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主要注重对人们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养,主张摆脱愚昧,获得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大分工也进行了调整,在工业生产进程中,个人成为一个生产环节和程序。在当时,专业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所以人们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人们也开始适应明确的社会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展。19世纪西方国家的现代大学,学术分科已相对明确,但是一些学者对知识的相溶性提出了分科过于细化会割裂知识组合的言论,并因此创造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20世纪成为欧美国家的必修科目。清末,我国也提出了通识教育,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分科过于细化的问题,通识教育因此被列入高等教学的重要日程。近年来,通识教育引起了高度关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