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2 03:51: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通识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职教育下通识教育探索
[摘要]“通识教育”是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也是其基本宗旨之一。然而现阶段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却走入了误区,学校不能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也不能全面地认识通识教育,影响了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因而学校要采取措施,改善当前的通识教育现状,制定一系列措施,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走出教育误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研究都还不完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采取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以便在今后的社会上能够不断适应新的事物,除此之外,自身的道德素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避免将学生培养成不懂变通,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近年来校园流血事件频发,就是学校在“教书”的过程中忘记了“育人”,从而将学生变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开展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性的、完整的人才。(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当中,单单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壁。通识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它将各科的学习进行了融会贯通,延伸到生活以及社会中去,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变得更加灵活和全面,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学生更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脱颖而出,被企业所认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更灵活地学习和工作,前途会更加光明。
二、高职通识教育开展现状
通识教育在物理教育中的运用
1概述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知识广博、宽基础、精专业的教学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精神。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和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点在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可是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应以什么形式开展,众说纷纭。各个大学都在努力尝试开展通识教育,形式多样,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如学校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其实就是通识课。[1]但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弊病就是流于形式而忽视实质,盲目地模仿国外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通识课强加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高校规定学生必须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课,为了避免和专业课冲突,通识课常常在晚上或休息日开课。学生为了能修满学分和避开与其它活动的冲突,常常不管是什么课,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选一门好过的,不耽误“事”的课就行了,根本达不到增加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目的。要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营造“人文主义环境”,促进文理交融的发展。[2]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它是英语的译文,因此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它实质是非职业和非专业教育,不是为专门从事社会劳动进行的教育,是为培养健全完备的人而进行的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特别广泛全面。但通识教育并不以掌握某一学科或多学课知识为教学目的,也不是各学科或专业知识的大拼盘。通识教育是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判断力、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上述能力是各个学科融会贯通的结果,它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通识教育贯穿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从人的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大学教育,直至终身教育。但是通识教育走进大学却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原因是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学术上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以物理学为例,我国将物理学定为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每个学科下面又有数不清的方向,如凝聚态有材料物理、燃料电池等。知识的细化导致知识人为地被割裂开,失去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培养出的人思维方式也受到局限,学理工科的人只会线性思维,不懂得发散思维,因此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受到局限,这就是所谓的“偏科”和“偏科”弊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使各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识教育与物理教学
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它具有广泛的各学科的基础。物理学最开始起源于哲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是自然科学总论,有人称之为自然哲学,因此在物理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只考虑物理知识的教学,一个定理、一个公式、一段推导、一道习题的讲解,都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很少有人考虑里面孕育的哲学思想,各个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物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只重视物理学的自然本性,忽略了物理学的社会性,这是现代教育的误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合理性。因此对物理教学有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的事,它需要长期训练和全方位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还是实训,都应该融入通识教育的教学思想。通识教育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美学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因此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物理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
伴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现状的不断反思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逐渐转向了“全人培养”。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是第一个把“全人培养”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教育当中的人,并把这种教育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但是“全人培养”并不等同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又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目的,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全新模式,是全新的知识体系构建模式。
二、全人培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果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因此,教育的本身远不止收获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而是关乎人性培养的事业。“全人培养”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达到“全”的培养目标。《辞海》关于“全人”的解释为: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应合人为的全德之人;指完美的人;肢体齐全的人;指整个人、整个面貌;保全人的身体和生命;指保全百姓。“全人培养”即是从以人的全面、完整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功利的眼光培养工具化的人。
三、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全人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识教育”是在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教育现状下提出来的,所以它的提出丰富了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一条不拘泥于“精英教育”的具有更加开阔视野的教育途径。“通识教育”的提出使低头前行的教育学者停下脚步,对现代教育和教育本质进行反思和重构,最终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培养完整、和谐的人,即“全人培养”。
阅读推广通识教育研究
摘要:基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进展,总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二者内涵的相通之处,比较二者遇到的障碍,将通识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涵、课程服务体系及教学方法等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以期总结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通识教育
1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直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是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活动方式的总结、经典阅读推广研究、推广活动效果评价研究等[1]。也有少量理论层面的文献,包括对阅读文化或阅读对象及行为的调研分析、阅读推广模式及策略研究等。总体来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多聚焦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其服务创新多注重形式、方法的改变,但在联动性、持久性与时效性,仍需不断探索。相关研究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主体分析不够,缺乏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任务相结合的内容上的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参考[2]。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自西方,继素质教育之后,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国内外高校形成了多种通识教育模式,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精英模式、浙江大学的大众模式等[3]。实践中,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种种误解,我国大量通识课程不具备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通识教育需要平台推广其理念[4]。关于图书馆与通识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围绕高校图书馆如何开设通识课程,较少将通识教育与阅读推广结合起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仅检索到10余篇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通识教育平台开展高校图书馆推广的策略研究,比如建立通识教育经典文库、进行读书会推广等[5];二是应用案例思路的介绍,比如王余光老师主张在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与经典教育,而其中的经典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塑造大学生的通识能力[6]。可以看出,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已进行了初步的结合,但相关研究与实践没有深入开展。在国外,国家和政府比较重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美国先后推出关于大学生阅读推广政策诸如“美国大学生阅读项目”等,还制定了一项《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7]。相关研究主要包括:(1)高校读者各类阅读行为(学术阅读、移动阅读等)的实证分析;(2)图书馆与休闲阅读推广的关系及障碍研究等[8]。总的来说,国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及研究比较注重品牌效应和实证调研,其影响面和持续性也较强。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外阅读推广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完成,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相对国内较少,多限于课外休闲阅读推广研究。内容也较零散分散,缺乏系统性,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也较少。
2通识教育视野下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2.1通识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比较。所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为主要载体,通过推广社会阅读的理念和方法,改善阅读环境,培养大学生一种阅读的能力、阅读的热情,提高素养,社会化阅读推广让阅读成为“悦读”[9]。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10],是培养整全的人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可以看出,二者在内涵方面关注的效果都不是功利性的,都注重大学生素养的提升。另外,二者产生的背景也有相似性。在我国,由于中小学无法容纳通识教育,本应该在初等教育进行的通识教育只能在大学进行。阅读推广方面,由于我国从国家层面给予早期阅读教育推广扶持力度不够,本该在初高中阶段就应养成的阅读素养却成为高校阅读推广和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12]。2.2通识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障碍比较。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相比,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仍然是基于社会化阅读推广,其内涵关注积极阅读,强调去除阅读的功利性[9]。但这些与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科研的任务有所冲突,当阅读推广不能纳入到高校图书馆主体的业务中,不能日常化时,相应的人财物的配备不够完善,持久而有效的阅读推广服务也无从谈起。吴高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推广主体缺失、推广服务对象模糊、推广内容繁杂、推广活动形式单一等几大问题[1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没有品牌化,不能扎根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是其不能持久化运行的主因。通识教育方面,由于对通识教育的误解、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学科分化的壁垒无法突破等原因,让通识课程失去了它的本真[4]。同时,教师、学生及家长对通识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通识教育有种种的误解,通识教育需要广阔的平台、更持久地宣传其理念,这需要全校师生的通力合作。对于通识教育与图书馆二者的关系中,台湾通识教育研究专家黄坤锦老师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一书中提出图书馆在营造校园气氛中,也是潜在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是人生的经验,经验是全面的[14]。2.3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分析。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在内涵上相通,对象基本相同,同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之下,目标也极为相似。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内容上的灌入与创新,而大家对通识教育的误区导致其急需平台更新观念。因此,基于通识教育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弥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图书馆自身任务上的分歧,与学校的基础教育结合起来,真正纳入到原有高校图书馆业务中。另一方面,图书馆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提供空间等平台可以促进通识理念的传播。二者互惠互利,通识教育所引申出的“书香校园”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另外,通识教育理论完整的内容与目标,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指导。不断更新、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比如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以及经典研读等都可以丰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不用盲目追随社会上的各类书目,使阅读推广的内容从繁杂变得有的放矢。同时,与负责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合作,使阅读推广的主体更加明确与多元化,通识课程面对的不同年级的读者,也使阅读推广的对象更加层次化,进而提升阅读推广的效果。
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功效
[摘要]通识教育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秉承“育”大于“教”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各科知识。声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声乐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很好地贯彻了党和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能产生很大的功效。所以这需要声乐教师转变观念,全面了解声乐教育,将声乐教育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声乐教育;通识教育;功效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纷纷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并被不少教育工作者付诸实践。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声乐教育以其能良好培养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熟知。但是声乐教育在不少高校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的声乐课都是以选修课为主,并且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样,不少声乐老师对声乐教育也没有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认识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才能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声乐教育工作,从而发挥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巨大功效。
一、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的发展史
(一)发展中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在19世纪被提出以后,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对通识教育期望不一,造成其概念多元化,有些研究者言称:“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通“”识”的解释,又被称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而我国香港地区称其为“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主要注重对人们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养,主张摆脱愚昧,获得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大分工也进行了调整,在工业生产进程中,个人成为一个生产环节和程序。在当时,专业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所以人们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人们也开始适应明确的社会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展。19世纪西方国家的现代大学,学术分科已相对明确,但是一些学者对知识的相溶性提出了分科过于细化会割裂知识组合的言论,并因此创造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20世纪成为欧美国家的必修科目。清末,我国也提出了通识教育,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分科过于细化的问题,通识教育因此被列入高等教学的重要日程。近年来,通识教育引起了高度关注。
浅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因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各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艺复兴之后,大学的专业教育在被推向极端之时,产生了一种宣扬自由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在近半个世纪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愈来愈被更多专家学者所重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教育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关系
二战后,通识教育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识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一些院校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虽然教育界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也日趋白热化。但限于各种机制的制约,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尚不十分明朗,但不可否认,通识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发展的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观点纷呈。从定义、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以期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二者的区别。
1.定义。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50多种,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见解也不尽相同。我国教育学专家李曼丽综合梳理诸多定义后,对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方面看,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从内容看,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却明显打上了社会本位的烙印。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继承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的定义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即文明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对通识教育也进行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1]这个定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专业教育是指针对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教育。专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同义,区别于中小学实施的普通教育,也包含一些“专业”以外的教育。狭义的“专业教育”即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的高等教育。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通识教育舞蹈专业教育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舞蹈专业教育而忽视舞蹈通识教育,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特征。长此以往,则可能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艺术气质的培养造成的不利影响。文章分析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存在的高度专业化问题,基于通识教育理论提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通识化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从通识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舞蹈专业
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舞蹈领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由于教育体制较为僵化及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且高等艺术院校集中注重于舞蹈专业教育,因而忽视舞蹈通识教育,致使高等院校学生其专业技能较强,而舞蹈综合素质偏低,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受到制约。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如何在专业化培养模式之上兼具舞蹈专业化及舞蹈通识教育?如何减少当下舞蹈教育功利化倾向?如何全面完善舞蹈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是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存在的高度专业化问题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形成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一是舞蹈专业建设越来越系统,衍生出多门舞蹈教学课程,包括舞蹈技术学、舞蹈形态学等,且随着舞蹈专业从艺术大类中独立出来,其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二是拥有翔实且科学的课外舞蹈实践训练,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舞蹈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三是高等院校安排舞蹈技术课与技能课,对舞蹈动作的技术技能有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优化学生舞蹈表演。一些高等院校开办的舞种训练课程,还可以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及身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舞蹈项目,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不同舞种的需求。可见,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即高校所设置的舞蹈教育围绕着专业教育而展开,所学习的内容通常仅包括舞蹈基本知识、舞蹈编舞技巧及专业训练等,而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则可能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艺术气质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第一,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使学生将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学习舞蹈专业知识,淡化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舞蹈专业学生领略经典舞蹈的编舞思路、编舞技巧、编舞文化,不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艺术气质,亦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舞蹈专业知识(例如学生不了解力学知识,就会影响对舞姿平衡及重心训练的认知)。第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往往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及学生学习意愿选择一种固定的舞种进行训练,致使学生比较擅长自己的专业舞种,而对其他舞种文化知之甚少。然而,不同舞种之间具有相通性,如果学生只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舞种,不去了解其他舞种,就会缺乏全局意识,难已对整体舞蹈素养进行提升。第三,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进一步拉大大众与舞蹈之间的距离。高度专业化的舞蹈教育,使舞蹈专业学生掌握到扎实的基本知识,使舞蹈编舞更具专业性,但作为大众却对这些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所表演的舞蹈共情作用缺失,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通识化的现实基础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
摘要: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从学生理工交叉、文理融合,训练复合型思维的角度上,从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观点,讨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实现路径。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矫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本科教育无疑是专业教育。无论“大学到底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的争辩持续到何时,大学生在校学是要认真地学一门专业。但是,强调专业教育并非淡化通识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应当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并重。通识教育并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矫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一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攻关项目、科研项目、创业项目,从本学科本专业的角度去考虑,久攻不克。但是,从别的学科角度去思考,竟然很顺利地找到办法并攻克了难关,这叫做以他山之石攻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有两点:(一)随着信息化的兴起,多门学科的交叉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学科不与其他学科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学科综合的趋势下,各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普遍的事实。仅靠本专业的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常常力不从心。(二)纯专业知识所产生的专业思维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帮助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又约束了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专业人员的思路很容易陷入“坑道视界”,只在专业认定的狭窄的思维空间里想主意,被专业思维所束缚,而不能开放地、多维地综合思考问题。人在坑道里只能看到一条线,遇事总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学科思维考虑问题,因此思路单一,限制了思维的开放,难以产生创新性思维。科技发明史、创业史上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子屡见不鲜。学生毕业以后,若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他山之石攻玉,头脑中必须先得有发散思维、移植思维。以他山之石攻玉的前提条件是有优化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以文助理、以理补文。我们处在现代科技革命时代,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社会贯通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解决实际问题。
二从理工交叉、文理融合的角度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中的旅行安全教育思考
摘要:文章从教育模式、学科属性、教育内容等方面探讨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旅行安全教育。研究认为: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的教学对象具有学生与游客的双重主体身份,旅游客体应选取常见旅游资源,将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进行隐性教育为主的安全教育,构建以生命财产安全为主体的多元安全观,并尽可能以第一视角进行课程讲授。未来的课程模式可考虑切块链条模式,扶持跨学科“金课”,课程内容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并结合教育实践,进一步改进课程建设。
关键词:通识教育;旅行安全;旅游文化;选修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我国本土通识教育源于1995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试点改革[1],由此而论,中国本土通识教育实践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教育结构和教育形态的特殊性,高中紧张、大学宽松的客观现状,加之大学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因素,实际上当前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更加主动、独立地出游,与此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也应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旅行安全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旅游人数众多、安全隐患四伏、旅行安全教育普及率低的情况下设置旅行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开展旅行安全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概论
1.1形式之辨:模式之“选”。尽管课程层面无力解决选择宏观教育模式的问题,但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现有的教育模式与旅行安全教育的匹配性问题。就旅行安全教育而言,其模式之“选”,无论何种模式,实际上选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原因很简单,若是必修,则是公共基础课,实现的是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普及性教育,必修之下无论何种模式学生都要学,属于因教育需求而设课;若是选修,则走的是自由选修之路,实现的是以感兴趣、要学分的学生群体为主,属于课程等待学生,这种情况下实现的是兴趣的扩展、内容的深化,达到由表及里的效果。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下,受师资条件、教学质量要求等限制,自由选修成为事实性选择,但却未必是科学性和符合教育现状的需求性选择,从教育受众而言也没有实现通识教育所承载的“forall”面向所有人的目的[1]。另一方面,通识之“通”,其主旨意趣有贯通之意,意在疏通文理、融合学科专业界限,若要达到此目的,则应在方法论、价值观等基础方面发力,教育传递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但很显然,既定学科之下要实现这种跨学科、跨思维的圆融贯通,是何其难也。仅凭旅行安全的单兵作战,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通识系统,分科划类之下的自由选修,也不利于知识生态的养成。此外,旅行安全教育,其既要区别于传统安全讲座,又要实现人文素养的熏染,通识之下的多目的承载,也使得旅行安全教育并不容易。总之,旅行安全教育,无论何种模式,将其置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才有利于其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在整个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要明确其在课程系统中的定位和意义,再进一步设置其内容才更科学合理。但从师资、现状而言,这些条件在当前都无法达到,以至于教学极有可能变为形式性教学或泛知识化教学,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之要义。1.2学科之争:旅游,还是安全。谈及旅游学科,首先想到的旅游管理,其核心课程涉及旅游学原理、旅游行为学、旅游目的地管理学、休闲服务管理学、服务业经济学等内容,旅游管理的一级学科是管理学,其管理学、社会科学意味浓厚[2-3];而安全学科,往往发端于工程安全,又逐渐上升到安全科学,以至于目前其一级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我国研究生招生中仍被列入工学之内,其核心课程可围绕安全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等方面展开,包含设备安全、社会工程安全、系统安全、人体安全等内容[4-5]。两学科在管理学视角有交叉,但在研究对象、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二者的共同点却较容易识别:第一,都属于交叉学科;第二,在我国的学科建设时间都相对较短;第三,学科视角下具有统摄指导作用的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仍不成熟。尽管如此,二者目前都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旅行则连学科都算不上。谈旅行安全教育,就要思考一个逻辑:是采用旅游的视角讲安全,还是利用安全学的原理来讲旅游?前者倾向于旅游管理,典型的成果如郑向敏著的《旅游安全学》,但其课程内容却偏重于旅游安全行政管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旅游保险和旅游风险管理[6-7]。后者倾向于采用安全学原理来解决、解释旅游安全问题,由于安全学科与工程的紧密性和安全与旅游的跨学科性,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案例积累、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简单模拟等手段研究旅游安全问题,其焦点也主要在旅行者专项旅游活动安全、旅游安全实证案例、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源于工程视角的安全学诸多原理目前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8-9]。无论是采用已有约20年经验的旅游安全学,还是采用安全学原理,这种偏重于一隅的观点都不合理。理由如下:其一,现有的旅游安全学偏重于旅游管理,经营单位、管理单位的主体意味浓厚,与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不匹配;其二,诸如“安全学原理”之类的安全专业课程,理论、工程内容丰富,但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并不能弥合课程体系中人文类课程的缺失;其三,以上两种选择,偏重于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会落入专业教育的圈套,在教学实践中就可能沦为专业课的翻版,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其四,旅行安全集合了旅游与安全两种元素,其跨学科特征更加显著,用一个学科难以全面概括其内涵,交叉学科也使得其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某一个学科范畴;其五,通识教育为基础性、广泛性、融通性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教育内容的通识特性要明显高于专业特性,这是由受众的广泛性和多元性所决定的,已有的教学经验是基于专业教育构建的,并不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由此而论,旅行安全教育为交叉学科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单一学科及现有的专业课教育模式并不适用于旅行安全教育,基于现实需求,已有学科基础的内容重构方为较为适宜的途径。1.3通专之辩:旅游,还是旅行。旅游与旅行之辩,时至今日尚无定论。早在1975年,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就多达43种,张凌云认为,旅游的本质特征包括:空间位置暂时移动性,目的性,旅游资源支撑性,客源地、媒介、目的地的完整空间性,经济、文化、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等,同时其认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是构成旅游定义的关键[10]。文风认为,旅游和旅行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逐渐分野,但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旅行的关键在于“行”的移动性,而旅游的关键在于“游”的观览性,二者的判定取决于主体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1]。徐菊凤认为,从词源、词义、常识而言,旅行包含旅游,旅行又可分为广义、中义、狭义三层,其中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没有本质区别[12-13]。史甜甜等认为,旅游并不属于舶来品,但在不同时期其意蕴并不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增加了经济性和整体性,旅游的概念也走向多元化发展[14]。刘德谦通过词源学、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旅游”包含旅行和游览[15]。关于旅游与旅行之辩,笔者认为:(1)上述争议一般为学科研究中的争议,将这一部分争议引入到旅行安全的教育中,有舍本逐末之感,而且以学科十数年悬而未决的内容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可能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2)通识教育视角下,往往为常识性、大众性视角,那么以包容度更广的旅行与安全搭配,要比旅游安全的范畴更广,有利于内容的多元重构。(3)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乃至国际组织统计中的旅游活动,往往与经济性密不可分,即使众多学者认为“不赚钱”是旅游的约束条件之一[16],但经济消费却与旅游密切相关。相对而言,旅行在当前语境中淡化了消费性,短途游、周边游、户外游、免费游等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出游也属于大学生游览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个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属于本课程讨论的范围。(4)反之若以旅游安全而论,则其管理学、经济性、专业意味浓厚,容易演变成已有的“旅游安全学”。因此,在内容方面,淡化旅游与旅行的学理之辩,而以包容性更强的旅行安全为题,要比旅游安全的适用面更广,也更适合于通识教育。1.4内容之选: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视角下,旅行安全教育并不适用于某一学科专业的纯理论分析,为提高教学效果,应以实践类内容为主。而且通识教育视角下更应该将学生视为普通游客,而非旅游从业人员,教学对象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游客。对教学对象而言,应从范围的广度上关注所有游客中的学生群体,并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游客,这种教学对象的定位和逻辑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深度。在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有助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基础性的教育。因此,在内容整合重构中,应以案例、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由表及里,重视科学思维但不应盲目迷信于已有研究中的“知识”。对于已有的专业性研究,注意适当吸纳已有的研究和成果到通识教育中来,吸收的内容以引导、启发为主。由于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实际上就造成学习的深度不够。通识教育深入程度不够的问题属于通识教育中的通病,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仅有旅行安全,其专业味道还是过于浓厚,而且与旅行者向往新鲜精神刺激的追求也不相符。因此,在课程中又引入旅游文化,通过文化与安全的搭配,实现贯通文理、交叉融合的效果,即综合确定课程为“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文化本身学科内容也较为庞杂,此时旅行安全容易沦为“小甜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需在课程设计环节进一步优化内容,并增加实践、实例。
2旅行安全教育的逻辑、内容、实践及效果
通识教育工作思考
摘要: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大学提出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纠正高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的实施要结合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要性;实施途径
Abstract:All-round-knowledge-basededucationisnotonlyamodeofmoduleDesign,butalsoathought,anideaandaexpectationofeducation.Itspurposeistofosterpeople’sfreedom,harmonyandall-rounddevelopmentthroughaseriesofeffectivemeasures.
Keywords:All-round-knowledge-based;professionaleducation;necessity;choice
长期以来,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全面发展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可以说,我们提出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对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