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22:41: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统计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统计制度改革减少统计层级
最近,国家统计数据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差距拉大。如一季度用电量与工业增长背离。同时,各种扭曲性数据加大了各类经济预测模型的局限性,使后者无法为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应对这种统计体系效率不佳的局面,国家开始着手改进统计制度。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统计调查能力,改革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三部委日前也联合公布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要求严格依法统计,杜绝编造虚假数据。
中国当前的统计制度是多级统计,即由基层统计,然后层层上报、汇总,最后集中在国家统计局。这种多层级统计的弱势在于统计信息传输的环节过多;其二,因为层层上报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息停留耗时过长,最终造成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不利于国家第一时间全局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最后,每一层级的统计机构的人员配置以及其他类型的物资与资本消耗,大大增加了统计体系的运作成本。
有鉴于此,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实施的是二级统计体系,即由国家统计局直接管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统计机构。在财政拨款上,基层统计机构的经费等也是由国家统计局直接划拨管理。
另外,统计层级的降低也方便国家统计局第一时间掌握基层统计的动向,根据各种统计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方式上的调整。通过精简机构所节省的大量统计成本也方便划拨到基层,增加基层的统计能力与统计质量。
尽管精简统计层级具有上述优势,但部分人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决定了必须采取更多的统计层级。实际上,这一观点是缺乏论证的。比如,土地面积大于中国部分省份和直辖市的瑞典、挪威、丹麦等国采用的是比二级统计体系更为精简的一级统计体系。这就充分证明,中国的省级其实是具备改革精简统计层级的潜力的。因此,改进中国当前的统计制度,不妨先从降低统计层级、精简省内统计机构开始,设立中央、省、基层的三级统计体系,试行顺畅之后,逐渐变革为二级。
企业统计改革论文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企业统计改革论文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企业统计改革论文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企业统计改革论文
新经济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企业统计改革主要体现为:一是统计观念的改革,着重体现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充分反映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问题。二是统计制度的和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三是统计理论的改革,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正文
新经济(newec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尽管在界定其定义时出现了多种解释,但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高科技背景下,新经济的本质性内涵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贸易统计改革措施
自199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把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作为国家整个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以来,我国的贸易统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贸易统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
我们认为,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框架,大刀阔斧地改革国家贸易统计报表制度,制定出能够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的规模、结构、效益、速度的宏观统计指标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l)大力精简定期报表指标体系。统计制度改革要坚持年报资料宜全面详尽,定期报表尽可能简化的原则。建议目前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类值表的分类予以合并简化,商品表的商品目录只需设置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即可。
(2)鉴于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难以统准统全的事实,将该表予以取消,把全部贸易企业分为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两大块,分别统计其流转额和流转量,用全社会零售企业流转额代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要掌握其发展趋势就可以了。
(3)在改革国家贸易统计报表制度的前提下,规范和配套改革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以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职能作用和积极性。并从科学、简炼、明确、适用出发,考虑贸易企业的实际情况,重新构造既能满足宏观管理需要,更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设计制度改革计划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案
(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案及统计报表制度的修订情况,积极配合、协调、管理各专业科室、州级各有关部门以及大型企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工作。
(二)结合国家《服务业统计基本规范与职责分工》及改革要求,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反映我州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继续加强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及其管理
(一)进一步做好州局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向省统计局报批的相关工作,规范各专业科室的统计调查行为。
(二)强化和监督县级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及执行情况,确保在完成国家、省调查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地方党、政领导机关服务。
统计改革分析论文
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当一部分企业逐步摆脱了按政府制定单一行业计划确定经营目标的计划经济模式,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组
建起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别运作的企业集团,从事着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许多技工贸一体化企业,很难用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确定其行业性质,企业中类似“系统集成”的多行业的经营成果也很难进行严格的行业核算。目前我国统计制度规定的分专业实施以主营业务为主的统计“一套表”制度是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需要的。
2、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又一特征。随着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方式多样化而带来了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多元化。为适应这一变化,1998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同时废除了1992年制定的《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两年的实践表明,新规定的出台基本反映了新形式下企业重组转制和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但是仍有一些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例如:北京市已将部分过去承担着政府管理职能的工业局改制为代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资产运营公司,专门经营国有资产运作,其职责是负责对应行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这种性质的企业,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统计制度也是没有现成规定作为执行依据的。
(三)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不适应统计调查任务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更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全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各界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各级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矛盾越发突出,即使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发[1994]4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明确提出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模式,并将其纳入国家《统计法》。在这之后,全国各地区的统计调查方法改革迈出较大步伐,但由于非全面调查方法相对单一,受单一的调查方法技术性影响,基层统计力量仍然难以适应,统计数据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四)政府与部门的模糊分工和重复统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
统计局深化统计改革年终总结
20*年,全县统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统计改革,强化统计基础,优化统计服务,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法制建设,抓好国情国力调查,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为我县“一城三地”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圆满完成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各项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个重大决策,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局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统计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和普查方案,认真实施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抽查和检查验收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期限,认真做好普查数据的审核、录入、汇总和上报工作,保证了普查数据的高质量。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统计制度和方法。一是改进和完善GDP下算一级制度。加强资料的采集和核算的完善工作,规范GDP核算方法和公布方式;二是初步建立能源统计和能耗公报制度。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开展相应统计调查工作,按规范和使用GDP能耗数据;三是加强与宏观调控密切相关专业统计。进一步做好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贸易餐饮业及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月度统计工作;继续做好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商业)、农村(城镇)住户、工业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等抽样调查。四是切实加强服务业统计。在完成服务业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部门和服务业统计,疏通信息搜集渠道,客观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状况。按照上级和县领导要求,着手在全县开展服务业全面调查。五是加强社会、科技和环境统计。加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文化以及人口变动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和核算。
(三)全面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一是完善统计数据库建设工作。实时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及个体经营户名录库。二是建立健全统计内外网络。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局域网的管理水平,优化“*门户网”统计服务功能。年内为各镇(区)配备了一台统计内网专用电脑及其他网络设备,初步完成了县镇两级联网,有力地推进了统计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强网上直报工作。在扩大规模以上工业、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业网上直报企业或专业上有了新的进展。逐步推进基层单位建立统计电子台帐,在规模工业直报工作中,探索企业、乡镇网上直报和超级汇总工作。四是加强统计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年内对历年统计档案进行了整理,通过了县档案目标管理二级验收。
(四)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加强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研究工作,立足*发展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社会公众以及部门、企业单位三方面的需要,不断提高统计“三向”服务水平。一是做好经常性统计分析工作。各专业统计正在努力做到“月有说明,季有分析,年有课题”,不断提高经常性统计分析水平。注重提供“短平快”分析材料,提供“一纸化”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前沿信息优势,利用《*统计分析》、《*统计信息》及时刊发反映情况。全年共撰写《*统计分析》31期,《*统计信息》62期。二是加强统计监测和预警工作。深入基层了解市场,加强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水平,尤其对经济形势、运行特点、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揭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及时为各级党政领导宏观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依据。三是拓展统计服务范畴。围绕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拓展统计调查涵盖范围,探索制度外统计调查工作,掌握社情民意,不断满足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需要。
加快统计改革全方位推动统计拓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在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认识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在具体工作中,须在10个方面加快统计改革的步伐,全面推动统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统计;改革;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在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认识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随着“四大工程”的全力推进,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赋予统计工作更多新内容和新任务。统计工作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动统计工作上台阶。全市统计工作者应以“三个提高”为指导,全面深入分析统计工作在机制、体制、调查方式、调查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快统计改革的步伐,全面推动统计的发展。
在具体工作上,须在以下10个方面加快统计改革的步伐。
1.在统计调查方式上,要克服全面调查的弊端,采取科学的统计调查方式。当前,全面调查在收集社会经济信息工作中还是一种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面调查的长处在于各级统计人员熟悉、好布置、好操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体的不断涌现,全面调查费时、费力、费工、统不全、统不准、易受人为干扰的弊端日益显现。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巩固好人口变动、劳动力、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业、城乡居民收入、价格指数等抽样调查;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改革,在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投资、房地产、劳动工资等专业中开展抽样调查,逐步减少对全面调查的依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统计调查的实际,广泛应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方法,做到能用抽样调查的,坚决不用全面调查;能用重点调查或典型调查的,坚决不用抽样调查。采取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的科学的统计调查方式。
2.在统计资料的采集方式上,要克服对纸介质报表的过分依赖,大力推广网上直报。当前,纸介质报表仍是我市统计调查单位上报统计资料的主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统计局这几年在不断加大网络上报统计资料的专业范围和报表种类,网上直报统计资料其优点在于:一是方便基层单位上报统计报表;二是统计部门减少报表二次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提高数据质量,通过直报,减少报表流转的中间环节,相应减少再生性的差错。可以预见,通过网络上报统计报表将是统计资料采集方式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谁主动,将大大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将进一步更好发挥统计功能,将进一步促进统计工作的大发展。全省各兄弟市尤其是珠三角各市在推进这项工作上力度很大,开发了网上直报系统,工业、投资、劳动工资、房地产等经常性统计报表基本实现上网上直报。对照我们自己,目前仍是处于应付国家局、省局的任务层面上,网上直报的使用力度还不大,还需我们大力推广。要将规上工业、建筑业、投资、房地产、限上贸易业等网上直报重点单位扩大到全专业。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城镇记账户的网络记账和镇级统计数据的网络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