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9:39: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
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法治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因此,检察机关必须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开展工作,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为加快法治国家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和促进正在开展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建设是“标”,法治理念就是“本”,因此在检察实践中,必须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自身实际,力求取得实效。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指针
(一)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
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国家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这种权力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思想来指导,这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它是中国国情与马列主义法治思想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是经受了历史和现实考验的开放与发展的思想体系。检察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只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执法,才能保障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体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法治特色,才能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当前,在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中,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检察队伍的规范化执法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一些环节执法不够规范、不够文明,甚至不够公正、不够廉洁;一些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在实践中未得到很好的落实,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任重而道远。在这种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建设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严格规范执法,努力促进司法公正,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和检察队伍建设,把检察机关打造成国家法律的模范执行者和有力监督者、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捍卫者。
几十年的风雨兼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终于踏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当前正处于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要适应新形势,必须认清形势,提高适应力。法治社会进程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要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必须要“打铁还须自身硬”,努力搞好规范化建设,迎接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必须会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凸现的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高发的刑事犯罪、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亟待提高……这些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主动出击,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为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科学、正确、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工作。
关于基层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汇报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党的十七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和要求。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努力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检察机关推进规范化建设,尤其要全面推进基层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
一、推进基层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始终贯彻重在建设思想,既要在组织策划上下功夫,更要在工作重心和落脚点摆在建设上,杜绝出现“形式规范化,实践的空洞化”。要让干警通过规范化建设在政治觉悟上得到提高,业务能力得到锻炼,工作潜力得到激发。这就说以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为重点。
第一、能极大地维护干警工作积极性。在目标管理科学化上下功夫,通过开展规范化活动,建立任务分解、工作量化、考核科学的目标管理机制,奖勤罚懒,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干警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能极大地提高干警素质。在规范化活动中,必须要始终把规范建设与岗位练兵结合起来,要在实实在在的检察业务活动中开展规范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检察工作特点开展规范化建设,才能抓出成效,才能提高广大干警素质,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能更好地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化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构建,结合检察工作特点和形势发展需要,必然会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意见,又通过实践加以修改,使之逐步完善,逐步走向规范化,这样贯彻落实起来有操作性,干警也能接受得了,必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检察改革最佳效果理性思考论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关于推进司法改革,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战略实施,这是新时期强化司法工作新的里程碑。同样,检察改革势在必行,这就存在着一个以检察改革的成效推进检察事业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笔者认为,检察改革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理性的着眼于达到最佳预期效果的改革。其理性主要表现为:着眼于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理顺检察机关和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着眼于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调动工作积极性;着眼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是否符合这些条件,是我们判断具体进行的检察改革行为或方案是否理性的标准。
一、检察改革应达到的最佳效果
检察改革应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要保证检察改革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检察改革总的目的,就在于确保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地位,从制度上保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逐步减少业务管理工作中的行政色彩,增强检察机关的司法属性,从而充分发挥其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服务的作用。
上述检察改革的总的目标即最佳效果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机关以效能为本,效能以人为本。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通过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和促进各级检察队伍建设。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表率作用影响和感染广大干警,敢于让干警“向我看齐”,做到正人先正己;要强化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检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整个检察队伍素质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问题。效能建设是把管理的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活动,它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加强检察机关效能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健。笔者认为,效能建设的基础便是规范化建设。近几年来,全省各级检察机关都在搞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从今年开始,省院把规范化建设摆上了重要日程,旨在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基本到位。相信随着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检察工作一定会走向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检察队伍的素质和形象一定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各项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成绩、开创新的局面。
(二)检察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能够有利于充分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现行的检察体制中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设机构形式与检察法律监督内容不相适应的地方。譬如,在全国许多检察机关,由于强调上下对口,普遍存在着分工过细、忙而不均的问题,一些干警在此情况下,热衷于到待遇比较高或工作量比较少的部门工作。而对待遇较低或工作量比较大的部门不感兴趣。由于这样,有的同志产生了疲劳厌战情绪,有些同志的业务能力则得不到全面的提高。因此,要从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入手,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检察改革,保持内在动力,增强检察机关的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深化主诉、主办检察官制度,要以保证案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效果、增强责任为目的,切实赋予相应的权力,落实岗位津贴,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要积极推行机构改革,有效配置人才资源;要大力推进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和奖惩,建立起注重实绩、公开公正的评价机制,使干警的职级、法律职务晋升和表彰奖励,都有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进一步激发队伍的活力,使工作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大学法讲话
在“大学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2006年全市政法机关将在去年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年的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大学法”活动。此前,市院、区政法委已分别召开大会,对全市检察机关和全区政法机关开展“大学法”活动作了动员部署,并下发了开展“大学法”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我们务必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市院和区委政法委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大学法”活动讲两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大学法”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市政法机关开展“大学法”活动,是市委政法委根据政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政法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提出来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提高我市政法队伍法律素养、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治本之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政法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认真开展“大学法”活动,也切合我们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对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深理解,深化对“大学法”活动的认识。
第一,从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来认识。全市检察长会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安全事故多发的时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二是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新形势下,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三是敌对势力不断调整策略,把渗透破坏的重点转移到利用社会热点问题与我争夺民心、争夺群众上来,对敌斗争隐蔽复杂等等。新形势新特点,对我们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这一切都迫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检察工作。开展“大学法”活动,就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更新执法观念、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思想有新认识、工作有新举措、队伍有新面貌上来。
一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紧迫性、重要性,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在借鉴国外法治成果的同时,注意抵制西方法治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纠正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纠正,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得到及时更新。
二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在教育活动中,各级检察机关既要通过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回顾、查找和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通过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的能力,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
三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机关深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规范化建设中加以体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贯彻和落实,使广大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四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改革方向。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对于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改革创新,使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始终沿着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方向推进,取得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司法权威的预期效果。
司法警察工作存在问题分析论文
一、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层院司法警察的管理模式各地不一。有的是人员分散在各个业务科室,形成属业务科室管理的模式;有的是名义上编队,但人员仍在各业务科室,形成了业务科室与警务部门双管的模式;还有的是人员虽然集中,但实际承担的仍是大量非警务工作,形成了事实上“管的不用、用的不管”的格局,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既不利于司法警察职能的发挥,背离了司法警察工作的定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执法观念陈旧,司法警察工作不被重视。检察机关是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犯罪、履行检察职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尽管提出了依法配备司法警察,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目前相关的办法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司法警察工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其专项工作也未能得到具体体现,甚至不少人仍然认为,从检察各部门工作和保密角度来讲,检察官直接行使司法警察的某些工作,不但可以节约人力,而且能够减少案情扩散范围,减少泄密。
(二)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即司法警察接受所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领导,接受所在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部门的管理。但目前,基层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队伍管理仍然由所在检察院实行块块管理,没有落实双重领导体制。由于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无法实现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司法警察的垂直管理,导致司法警察无法接受专业管理。由于客观原因的长期制约,司法警察这个概念便在人们的思想上存在忽视,认为他们“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具体表现在工作中的“警检不分”,“以检代警”。
(三)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实用不到位、人员构成不合理、履行职责错位。目前大部分基层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编制未能到位,有的还未进行编队管理,有的虽进行编队管理但大部分法警分散于各个科室,这些法警平时还兼任其他科室工作,缺少正规化的领导,不能真正做到警有所用,警有所归,流于形式,形成“空壳式”管理,编队管理徒有其名。同时由于人员不集中,不能统一调度,司法警察的整体作战能力受到限制,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基本没有发挥。
(四)司法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的法定成员,司法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着检察业务的开展。司法警察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些基本素质是司法警察履行检察职能的必备条件。但是,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司法警察录用及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又没有对司法警察进行过正规训练,导致我国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文化素质偏低,业务技能素质不强。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做到四个必须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统一全党思想,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高屋建瓴,论述精辟,通篇闪耀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报告的许多内容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特别是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等等,既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推动检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于检察机关来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检察机关要坚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不渝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理解党的观念,把检察工作同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全国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要不断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完善接受人大监督的具体措施,拓宽接受人大监督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接受人大监督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工作机制。要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坚定不移地实践检察工作主题,落实检察工作总体要求,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用事实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优越性。
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充分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坚持以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检察机关要明确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责,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坚决贯彻十七大关于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查办和预防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工作,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法律监督的重点放在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加强涉检信访工作,完善涉检信访制度,依法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更好地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做好各项检察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三、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督能力
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之四
学习心得体会之一
为了真正搞好政法机关开展的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检察机关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应首先理解掌握好四种关系。
一、理解掌握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通过政策的法律化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领导,同时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党的政策被制定为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获得有力的实施保障。广大干警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坚持政确的政治立场,有效地履行党和人民负予的神圣职责,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一些西方国家极力鼓吹其司法体制的优越性。而且在国内也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打着与国际法学界接轨的幌子,影射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质疑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无疑会对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检察改革的稳步推进起到十分有害的影响。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理解掌握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规范执法行为的关系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既是要提高检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解决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衡量教育活动真正取得成效的标准。此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将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到如何端正执法理念的根本要求上,解决法律监督不到位,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不廉洁,执法能力和办案质量不高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一些干警的执法理念不科学、不端正。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机关一项长远性的政治任务,规范执法是检察机关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的一项长效机制,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检察规范化建设的始终,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
政府审议意见落实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市人民检察院收到《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关于对“*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规范执法行为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书》后,市院党组和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认真讨论研究落实方案,通过了《*市检察机关关于规范执法行为整改措施的报告》,并根据报告印发了《*市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整改任务分解书》,对规范执法行为工作整改措施主要任务进行具体分解。一年来,全市各级检察机关严格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针对规范执法方面现存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有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筑牢规范执法的思想基础
一年来,全市各级检察机关普遍做到了坚持思想发动贯穿始终,切实把全体检察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及市院党组和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部署上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首都检察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开展“以案析理”活动现场会和电视电话会,转发全国检察机关违法违纪情况通报,编写《*市检察系统干警违纪案例选编》,既总结研讨好的经验做法,又剖析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不断提高检察人员对规范执法行为整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检察人员把办理每一起案件、处理每一件事情的过程变成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更加自觉地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检察机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履行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查办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依法惩治危害社会安全的刑事犯罪,促进公正廉洁行政,纠正执法、司法不公,努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实现。
2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内容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自觉地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与规范执法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把深入开展“迎奥运、强素质、树形象”活动与研究解决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执法作风问题结合起来,大力加强队伍形象建设,弘扬检察职业道德,培育检察职业操守,引导检察人员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筑牢规范执法的思想基础。
二、进一步构建执法规范化体系
司法警察工作研究论文
一、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层院司法警察的管理模式各地不一。有的是人员分散在各个业务科室,形成属业务科室管理的模式;有的是名义上编队,但人员仍在各业务科室,形成了业务科室与警务部门双管的模式;还有的是人员虽然集中,但实际承担的仍是大量非警务工作,形成了事实上“管的不用、用的不管”的格局,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既不利于司法警察职能的发挥,背离了司法警察工作的定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执法观念陈旧,司法警察工作不被重视。检察机关是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犯罪、履行检察职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尽管提出了依法配备司法警察,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目前相关的办法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司法警察工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其专项工作也未能得到具体体现,甚至不少人仍然认为,从检察各部门工作和保密角度来讲,检察官直接行使司法警察的某些工作,不但可以节约人力,而且能够减少案情扩散范围,减少泄密。
(二)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即司法警察接受所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领导,接受所在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部门的管理。但目前,基层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队伍管理仍然由所在检察院实行块块管理,没有落实双重领导体制。由于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无法实现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司法警察的垂直管理,导致司法警察无法接受专业管理。由于客观原因的长期制约,司法警察这个概念便在人们的思想上存在忽视,认为他们“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具体表现在工作中的“警检不分”,“以检代警”。
(三)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实用不到位、人员构成不合理、履行职责错位。目前大部分基层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编制未能到位,有的还未进行编队管理,有的虽进行编队管理但大部分法警分散于各个科室,这些法警平时还兼任其他科室工作,缺少正规化的领导,不能真正做到警有所用,警有所归,流于形式,形成“空壳式”管理,编队管理徒有其名。同时由于人员不集中,不能统一调度,司法警察的整体作战能力受到限制,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基本没有发挥。
(四)司法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的法定成员,司法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着检察业务的开展。司法警察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些基本素质是司法警察履行检察职能的必备条件。但是,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在司法警察录用及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又没有对司法警察进行过正规训练,导致我国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文化素质偏低,业务技能素质不强。
- 上一篇:题组范文
- 下一篇:天津市公务员政策法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