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9:36: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题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党组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2020年6月3日-2020年6月18日,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应急管理局党组开展了为期近1个月的集中巡察,11月6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实事求是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全面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结合实际,特制定此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县委巡察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应急工作的各个方面,着力解决巡察组反馈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夺取反腐败斗争以及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整改落实,努力推动巡察成果转化为创新发展和应急管理注入不竭动力。

二、组织领导

对于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的意见,党组高度重视,态度端正,照单全收,将整改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为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将任务分解细化,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责任人,扎实做好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

三、方法步骤

查看全文

党组织组建问题研究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非公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非公企业的迅猛发展,为非公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但由于非公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党组织组建率偏低,尤其是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一直是困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难题。如何提高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率,在非公企业中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有待我们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春江镇党委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把提高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统领企业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搞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促进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调研摸底,强化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努力将企业主不理解、不支持、企业党员人数偏少、缺乏熟悉党务工作人才等组建中的难点问题攻破,有效扩大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率。截止**年9月底,全镇非公企业达1015家,组建党组织128个,党员1068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使春江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是提高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的关键所在。

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既是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春江镇党委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明确和形成了党群书记亲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责任部门直接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专门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组织委员担任,办公室成员分别由五个园区企业党总支书记、镇党校全体人员组成。负责全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指导、协调、培训、汇总、党课材料编写、上党课、资料归档以及非公企业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等工作。充分发挥党校的党建资源优势,带动和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共同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对办公室人员要求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每半年至少到所辖企业党组织上一次党课等。全镇形成了领导重视、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进程。

二、摸清底数,增强组建工作的针对性,是提高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的重要前提。

全面摸清规模以上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关情况,是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春江镇党委按照“无党员抓发展、有党员抓组建、有组织抓完善”的思路,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组织组工干部、镇党校全体工作人员,采取“三找行动”,即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对全镇由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所有非公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摸底,全面摸清全镇非公企业数和党员、党组织分布情况。截止今年10月份,全镇共有各类非公企业1015家(其中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112家),在职工人3万余人,中共党员1068名。同时将职工人数在50-99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和职工在100人以上未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企业编入“全镇非公企业党建数据库”,及时记载企业的开办、扩大等变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积极推进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工作。

查看全文

小议中国蒲公英属分组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植物志》等有关资料对蒲公英属植物的描述为依据,选取蒲公英的叶、花、果实等器官的性状,利用多元数据分析中的数量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解决《中国植物志》未能解决的疑难种归组问题。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蒲公英属植物可以分为4组,分别为:光果蒲公英组(Sect.GlabraDahlst)、大角蒲公英组(Sect.MacrocornutaV.Soest)、亚洲蒲公英组(Sect.SinensiaV.Soest)、大头蒲公英组(Sect.Calanthodia(Dahlst.)R.Doll,其中光果蒲公英组又可分为5个亚组,大角蒲公英组分为6个亚组,大头蒲公英组分为4个亚组。

关键词:蒲公英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1、前言

蒲公英属植物约有2000种,广泛分布与全世界,大部分产于北温带,少数产于热带南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100种,广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从蒲公英的发现到现在,国内外植物学家对它组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

苏联植物学家B.K.Schischkin对苏联蒲公英属植物进行了研究,在《苏联植物志》第29卷中采用了Hand-Mazz建立了9个组,而在araxaca组中又确定出8个亚组。《欧洲植物志》蒲公英的作A.J.Richards用数值分类学的手段,将在欧洲发表的1200种蒲公英归成了40个组。《捷克植物志》蒲公英的作者JanKirschner&JanStepanek把蒲公英属的植物划分为48个组。《德国植物志》蒲公英的作者R.Doll又把蒲公英属的植物划分为23组,其中ArcticaDahlst组分为2个亚组,MongdicaDahlst组分为4个亚组,SpectabiliaDahlst组分为3个组,AlpinHagl组分为2个亚组Tibetana组分为6个亚组Erythrocarpa(H.-M.)组分为2个亚组。葛学军、翟大彤在《中国植物志》第八十卷第二分册中记述了77种蒲公英,将其分为15个类群,还剩7个存疑种和8种不能确定分组位置的蒲公英。

鉴于目前蒲公英属分组意见不一,大组与小组有较大争议,《中国植物志》对组的划分尚不完善。作者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数量聚类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就解决蒲公英组的划分及确定中国各种蒲公英分组位置进行尝试。

查看全文

投资组合监管问题

一、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

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

查看全文

资产管理公司问题企业重组优化探究

摘要:当前,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金融机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债务主体呈现出全方位信用风险。本文针对出现信用风险的问题企业,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功能作用,剖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问题企业重组业务的风险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开展问题企业重组业务风险控制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问题企业重组业务;风险控制

一、引言

20多年前,为解决银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于1999年相继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了1.4万亿元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后进行商业化转型发展。2017年12月26日,原银监会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主业,发挥不良资产主业优势,规范多元化经营,防范多元化经营风险。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正式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规范,标志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式进入统一监管的新时代。在新的监管政策和新的市场环境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回归不良资产管理主业,问题企业重组业务丰富了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手段,通过使用增信、重组、并购、投资、债转股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改善问题企业的流动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企业重组业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成效

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经营主业的一种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复杂业务,通过单独或联合第三方运用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股权重组、债转股、并购重组、追加投资、破产重整、重组顾问等整合重组方式对问题机构的资产、负债、人员等经济社会要素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和配置,对问题机构实施实质性重组,构建与问题机构生产经营相符的新模式,消除或减轻问题机构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盘活低效运营资产,促使其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和偿债能力,实现问题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业务。通过近两年问题企业重组业务的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问题企业重组的风险控制方面也在逐步完善。(一)坚持“符合产业发展要求、退出有序、程序合规以及风险可控”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问题企业重组一般就是对该企业涉及的经济要素(资产、负债、人员、管理和技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调整,重新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突出主营业务,盘活或剥离低效或无效资产,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促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为了加快推进或规范企业问题、企业重组行为,对其债务、资产、股权、组织形式等进行重组,甚至对企业进行托管、重整等,无论哪一种业务手段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问题企业进行重组,都要遵循符合产业发展要求、退出有序、程序合规以及风险可控的原则。(二)基本建立问题企业重组业务的风险控制结构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问题企业救助,加大对“不良资产”业务模式的实践,建立了以党建为统领的公司治理机制,着力构建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制衡有效的风险治理体系。首先对拟开展的问题企业重组业务进行立项论证,并进行独立的法律和业务审查,其次经过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业务审查委员会等集体决策机制审批把关,在重组资金投放前经过风险管理部门对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程度进行核实。最后根据后期管理措施要求进行问题企业重组项目管理,审计部门独立对问题企业重组项目进行审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明确各部门、岗位的权责问题,达到授权规范、权责清晰、互相制约的风险控制要求,确保管理高效和向集约型发展模式发展。(三)问题企业重组业务仍然较多依赖传统的风险控制措施问题重组业务由于涉及交易各方的利益,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影响项目实施,必须采取全流程、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防止商业风险传导到重组方。在实施的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按照传统的收购重组业务,对问题企业重组的抵押、担保等措施关注得更多,在设计时更多考虑抵质押率、还款来源与期限、房地产四证齐全等传统要素,而针对地方政府支撑、财政税收优惠、第三方参与的重组方资质与能力、重组方投入的退出形式等问题,企业重组的特殊交易要素没有与传统风险控制要素一样作为主要要素给予综合考虑风险控制措施,传统收购重组业务的风控要素依然占据着评判的主导地位。

查看全文

团组竞答模式问题式教学研究

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军校政治类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比较多,日常体能训练任务重,未来的工作需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学员有时会对学习目标有迷茫感,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学员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而传统以教员讲授为主导的课堂形式存在学员听课注意力持续下降、学习效果降低的问题,亟须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改进。围绕课堂教学中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问题,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许漫坤等[1]在《活用方法把握节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中提出,课堂教学不可拘泥于讲课方式,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将启发式、案例式和留白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始终关注提升学员的课堂学习积极性;王建辉等[2]在《军校“启发式教学”中要重视的三个问题》中提出,为了提高学员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展的启发式教学必须注重问题情景设置的内容、难度,以及问题本身的吸引力;周海峰等[3]在《论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入竞争机制》中强调,在课堂中巧妙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切不可循规蹈矩地“传道授业”;陈莉等[4]在《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与启示》中提出,美国地方大学和军队院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重视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针对重点问题进行研讨和拓展,并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比较完善的竞争奖惩机制,由此可激发学生基于竞胜心理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其他文献[5-6]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以上文献资料不难看出,问题、竞争和讨论是解决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词。基于团组竞答模式的问题式教学基本思想是通过平衡学员之间的竞争性和合作性,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问题式教学法可以简单阐述为教员在课堂上为学员创设问题情境,教员和学员围绕一个或若干问题展开系列活动,这能引起学员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促进学员主动思考,进而使学员在交流讨论中实现自我成长。而团组竞答模式指将课堂全体或部分学员划分为若干小组,这样,小组内部成员是合作关系,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进而通过各组抢答、集体作答、智囊支持、相互提问等不同形式的答题活动完成教学过程。团组竞答模式尝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突破,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员过去僵化的学习模式,学员普遍反映较好。同时,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竞答问题的设置、分组设置、竞答氛围营造,以及活动持续的时间长度等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由于一些学员的基础比较薄弱,死记硬背的成分大,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前,教员需要进行精细的课堂设计和教学准备工作。基于此,本文针对基于团组竞答模式的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了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中应该把握的一些问题。

一、基于团组竞答模式的问题式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

基于团组竞答的问题式教学方法既需要实现组内协作,也需要达成组间竞争;既鼓励学员探索创新,完成对问题的开放解答,也需要学员打牢基础,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该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教学对象和教学课程两个方面。

(一)教学对象方面

军校学员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趋向。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由于来自不同的地方,既有高中毕业入伍,也有士兵提干的,学员相互都不太了解,因此在学习上,其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比较强,合作意愿不高;进入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后,经过两年多的集体生活学习,学员基本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并且较为熟悉彼此的强弱点,这为合作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基于团组竞答的问题式教学方法更适用于大三、大四等高年级学员。

(二)教学课程方面

查看全文

思想品德课小组研讨问题策略

摘要:许多教师为了体现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常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但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小组讨论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讨论的题目设计不合理,讨论小组的分组不合理等,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合理分组,重视分工;注重评价,适当激励;精选内容,深入讨论。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生为本”,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既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与组内成员相处。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现在的思想品德课中的小组讨论存在问题不可小视,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小组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讨论的题目设计不合理。在课堂教学中,讨论主题要明确、清晰,有讨论的必要性与价值,这关乎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思想品德课的小组讨论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讨论的主题脱离生活实际。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小组讨论题目,基本上是围绕书本重点、难点展开,是典型的为考试而设计的讨论。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中,教师设计的讨论题目是“为什么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第三框中设计的讨论题目为“只要在青少年时树立一个高目标,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不改变目标,你就一定会实现目标”,这些题目的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时刻围绕中考,教师往往把中考的考点或者本课的重点设计成一些讨论的题目,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在题目的设计方面缺乏生活性,与学生的实际脱离,渐渐地学生失去了讨论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两新组织党建难点问题研究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关于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的组织的必要性问题;关于“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的定位问题;关于改进“两新”组织党员经常性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关于“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问题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实践证明,“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只有根植于“两新”组织的人员对自身利益的理性计算,企业内生性地认识到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建设开展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如何给“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正确定位,这是实践中遇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的正确定位应是:企业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两新”组织的特有环境决定了“两新”组织党员在客观上具有分散、流动性强、生存压力大、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针对上述问题,从建立和完善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入手,实现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持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建设实践表明,“两新”组织的建立只是党建工作的第一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才是党建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所谓“两新”组织,就是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社会出现的新的经济成分。新经济组织包括责任有限公司、股份制公司、私营公司,新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组织。改改革开放以来“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两新”组织在市场环境下生存和成长的内生性活力。但是,作为整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新领域,与农村党建、社区党建相比,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疑难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关于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的组织的必要性问题

实践证明,“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只有根植于“两新”组织的人员对自身利益的理性计算,企业内生性地认识到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建设开展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

1、党组织的建立健全是检验“两新”组织成熟与否的标志。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人、财、物以及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和信息沟通等基本要素的齐备,而且这些要素要高效率地正常运转,必须有个分工明确、责权利清晰、能协作配合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解决的只是企业正常运转问题,而党组织的介入可以为企业的运转带来新的驱动力。党组织的能够促进组织要素的优化,党组织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员工素质的熏陶,对于规范的执行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组织的介入能够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党组织通过相应的载体或活动促进不同管理扁平化与科学化的直接促进;同时,企业通过党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走向、更好地表达其政治和利益诉求,这都是任何其他组织所无法实现的。由此可见,“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建立健全为企业运作解决了人的动力问题,这是企业有运转的重要标志。

2、建立健全党组织是增强“两新”组织竞争能力的需要。企业不仅是现代技术支撑和现代管理运用的经济实体,还是具有现代素质的员工结合的组织,相比较而言,“两新”组织员工素质的提升和团结协作意识更为重要。建立在员工技能素质基础上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是“软实力”的基本要素,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但是,企业的管理只能把现有人员的能力发挥好,并不天然能够促进人的素质优化。如果对企业管理作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发现,培育员工的和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恰好是“两新”组织借助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独有的政治优势。从提高员工素质角度来认识党组织这个传统优势,它就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所在。发挥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把政治优势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就是不断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制胜武器,也应当是企业管理的成功之路。

查看全文

党组织建设问题思考

去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村级党组织建设,探索实践了“一推一述一直选”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实施“五百工程”、建立健全“支部加协会”四级联动新机制、大规模培训村级党组织书记、打造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全县村级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近日在对村级组织建设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提出来,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近日,我们采取实地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对当前全县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制约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村级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村党组织班子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有的农村党组织书记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适应,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面对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工作上顾虑较多,加之农村工作难度大,害怕干不好,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

二是工作方法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一些同志守业有余,创业不足,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等上级党委安排部署,工作没有新思路、新举措,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形势,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推进步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全文

证券公司组织结构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对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若干结论与政策建议。全文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有关问题;综合类证券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金融证券集团与按照业务划分的子公司。

第一部分研究了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类别问题和设立审批问题。从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看,将其归类于综合类证券公司是较为恰当的。我国证券法只划分了经纪类证券公司和综合类证券公司,主要依据是公司的业务范围。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虽然不能进行A股的交易,但可以进行承销,以及从事B股、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业务范围要远大于经纪类公司,很显然将其划归为综合类券商是恰当的。对于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审批,笔者建议采取许可制。

第二部分研究了综合类证券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问题。随着证券公司业务的发展、地域上的扩张、风险控制的需要,证券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出现了决策效率低、机构重叠、风险控制不力等问题。因此研究证券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对于完善组织结构,解决组织结构难题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了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结构的演变和优化。对比分析了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结构、多维制结构的优势与缺陷。然后结合基本的管理理论对证券公司的事业部制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考察了中金公司的事业部制的案例,说明了事业部制对于证券公司在专业化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同时,分析了现行证券公司事业部制的两大问题:本位主义和前后台脱离。最后,提出通过权力进一步分散化和后台职能的虚拟化来解决证券公司事业部制的问题,实现证券公司事业部制的优化。

综合类券商的区域管理总部问题是一个随着管理半径的扩大而产生的。笔者提出了“升级”和“降级”的两种思路,来解决区域管理总部的设置问题。即通过提升管理总部为分公司的办法,使其成为不具法人资格的区域性分支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将其转为代表处,将一些业务职能转移给各事业部,而只保留行政事务性的管理职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