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9:25: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提质增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摘要:分析了常德市粮食供求现状,提出从生产领域着手,促进常德市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并从实行湘米优化工程、促进绿色种植、适当发展杂粮、发展企业+模式、抓好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生产领域;常德
常德市地处洞庭湖之滨,是湖南粮食生产第一市,常年粮食产量350多万吨,商品量近一半。近年来采取“压单扩双”、集中育秧、确保耕地零抛荒、推广全程机械化操作以及加大耕地流转力度、扶持种粮大户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等措施,粮食生产面积出现大幅度恢复性增加,单产、总产也连创新高。2016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达724万公顷,粮食总产382万吨。然而随着我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粮仓爆满;加上粮食价格国内外严重倒挂,粮食进口增加;特别是2015年湖南镉米事件的爆发,常德市粮食出现严重滞销。常德市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1常德市粮食供求现状
近年来,常德市粮食流通市场出现了两少一多一高的局面:一是加工量减少。调查19家企业,2015年加工粮食3095万吨,比2014年减少256万吨,比镉米事件发生前的2012年减少965万吨。其中2家企业停止加工,11家企业加工量减少。二是外销粮食减少。调查19家企业,2015年外销原粮、成品粮20万吨,比2012年减少567万吨。三是外来粮食增多。调查城区2家大型超市,销售30多个品牌的大米,主要是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外和省外粮,本市只有4家企业、6个品牌大米进场,原有多家企业的产品退出。四是粮食库存高。粮食原粮与成品粮库存超历史。2017年来常德的东北米、国外米、湖北米销量不断增加,常德米销量不断减少,出现常德人不吃常德米的尴尬局面。
2从生产领域着手,促进常德市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措施
1粮食生产优势
11人均耕地面积多。虽然靖州县耕地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多,算不上粮食生产大县,但人均耕地8846m2(其中稻田80593m2),比全省平均的4527m2多4319m2。1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近年来,通过土地平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通达通畅等项目的实施,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250hm2,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正在逐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县城建有国家粮食储备库,为粮食收储创造了有利条件。13温光水热资源丰富。靖州县海拔278~1173m,属于中亚季风湿润气候带,年均降水量12666mm,年均气温131~169℃,无霜期278~291d,≥10℃年有效积温为4500~5200℃,≥0℃正积温为4976~6166℃,1月份最低气温为19~53℃,7月份最高气温为231~274℃,年均日照时数1337h。境内溪流密布,渠江贯穿县境南北,有一级支流42条,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3%。有中型水库一座、小I型水库(坝)16座、小II型水库33座、山塘4667口、溪坝5617处,现有水利设施的蓄、提、引能力达162亿立方。全县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人平河川径流7733m3,是全国人平2700m3的268倍,全省人平2983m3的259倍,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4生态环境优美。靖州县是全国森林分类经营示范县、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县和全国生态功能重点区。生物多样,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49%,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污染源少,生态环境良好,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场地。15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靖州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地,辐射面广,是周边18个县市的商贸物流中心。境内交通便捷,焦柳铁路、G65、G209、S222和S319贯穿东南西北,全县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交通十分方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可快速运往全国各地。16龙头企业建设初具规模。组建了湖南四通食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系集种植、收储、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200万元,有职工48人,占地面积2hm2,其中厂房面积062hm2,仓库面积08hm2,储油罐5000m3,现拥有年产8万吨精制米和1万吨植物油全自动生产线各一条。产品主要有高山苗米、四通苗米、苗寨贡米、山核桃油、野生山茶油和纯菜籽油等,并于2014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7650万元,实现利税485万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粮食生产效益较低。靖州县水稻生产以一季中稻为主,每公顷产量约7500kg,投入种子、农药、化肥等物化成本和劳务用工成本共约10500元,纯收入约为9900元,而种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纯收入多达22500元以上。因此,种粮效益相对偏低,农民收入有限,种粮积极性不高,不愿从事粮食生产。22综合提质增效技术普及率低。受山区地形、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种粮效益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制约,靖州县粮食生产优质良种、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等综合提质、节本增效技术普及率偏低,粮食单产不高、品质难以提升、效益难以提高。23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靖州县粮食加工虽初具规模,但整体来看,还存在龙头企业偏弱、加工量少、产品单一、产值利税不多、附加值偏低等问题。24体制机制有障碍,集约化水平低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千家万户从事生产和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低,严重制约粮食产业效益的提升。
3提质增效措施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靖州县粮食生产要实现提质增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狠抓以下措施的落实。31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靖州县是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县、边远山区县和省级贫困县,经济欠发达,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存在“断头渠”“断头路”问题,有些水利工程因年久失修已报废不能使用,有些水库、山塘和灌渠渗漏严重,部分耕地不能旱涝保收,不便机械化耕作。因此,靖州县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扶贫攻坚,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施工,认真组织实施好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现代农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到2020年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5000hm2以上,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强根基、奠基础。32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中办发[2016]67号)文件精神,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复垦抛荒闲置土地,把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落到实处,加快土地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粮食生产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能力,提高粮食产业效益。33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招商引资、银行信贷、民间集资、项目扶持等方式,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帮助企业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企业现代管理体制。企业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不断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经营范围,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要主动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建立企业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和商家签订产销合同,确保企业原料供应和粮食市场平稳。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态环境优美等资源优势,开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创新“互联网+”销售新模式,让产品进入高端市场,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效益。34实施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工程。靖州县约60%的耕地的温光条件是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要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应实施以下工程:一是发展再生稻。根据2016年在渠阳镇二凉亭村68hm2‘Y两优9918’的示范结果,每公顷平均产量头季为10530kg,再生季4200kg,合计可达14730kg,比周围一季中稻增产5730kg,增加产值23271元,增加纯收入6105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二是发展籼粳杂交稻。2016年在甘棠镇乐群村示范的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面积3773hm2,每公顷产量达12999kg,产值39000元,纯收入18450元,比普通一季杂交中稻增产约3750kg,纯收入多7950元,米质优,提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三是推广水稻—油菜、水稻—蔬菜、水稻—荸荠、西瓜—晚稻等两熟耕作制和稻鱼、稻虾、稻鸭等生态种养模式,推广经济林前期间作套种旱杂粮,把粮食生产与经作、油料、蔬菜、水果、养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土地、温、光、水、热等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如湖北省潜江市大面积推广的稻虾共生模式,每公顷产稻谷7500kg以上、小龙虾3000kg左右,合计产值可达96000元、纯收入75000元,比一季中稻增收60000余元。四是推广优质良种、集中育秧、标准化栽培、设施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等综合提质增效技术,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降低耕作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效益。35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靖州县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粮食总产中稻谷占比在80%以上,而消费者喜爱的优质稻占比不到60%;市场上货少价高的一些旱杂粮供不应求。因此,实施粮食生产品种结构调整,搞好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大力种植优质稻,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优质稻占到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二是发展特色旱杂粮,增加红薯(紫薯等)、马铃薯、玉米(甜玉米、糯玉米为主)、黄豆、绿豆等的种植面积,提高旱杂粮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增加旱杂粮的市场供应量;三是加工企业要拓宽经营渠道,开展旱杂粮加工,增加加工的花色和品种。36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硬件和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提高粮食产业的科技含量、产量、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效。要鼓励企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开展集中育秧、机耕、机插、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依靠服务提质增效。37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粮食产业与稻作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的新业态,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粮食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商直供、产地直销、农超对接、会员配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经营模式,推广“产城融合、产业内部融合、延伸产业链条”等融合模式,实行“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旅游景点+基地+农户”、“互联网+”等融合方式,不断创新利益连接机制,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使农民从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策略
[摘要]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排放处理需求,已逐步进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为系统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住建部等部委印发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等。本文通过研究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近远期解决思路,重点以“挤外水”为目标,近期开展“清污分流”,远期实施“源头治理”,持续改造优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污水不入河、清水不进管。
[关键词]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外水;清污分流;源头治理
经过多年的快速建设,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处理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城镇居民生活排水的处理需求。但排水管网不健全、不完善,管网质量差、运行不规范、养护不及时等导致的收集率低下、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大问题。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生活污水处理的重心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重点挖掘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效能,要求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双提高”的目标,保持和巩固水环境整治、水生态改善的工作成效,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1城镇污水系统主要问题
1.1污水处理系统问题
大量BOD5和COD沉积在管道内,且长期沉积在管道内的含氮、磷物质通过水解反应会向水体内释放氨氮、磷酸盐等溶解性物质,最终导致进厂BOD5和COD浓度低及污水碳氮比严重失衡的问题[1]。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
【摘要】介绍了巴东县基本情况及农村饮水工程现状,指出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重大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的建议,以提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巴东县;提质增效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县辖12个乡(镇),491个村,3923个组。巴东县总人口49.9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5.72万人,占巴东县总人口的91.5%;巴东县国土面积3354km²,其中耕地面积53.97万亩,人均占地1.2亩。县地形狭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地表崎岖,山峦起伏,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多条河流贯穿县境,但由于无大型水利项目支撑,水利建设相对落后,且水源距人口聚集地相隔较远,居民多以雨水作为水源。
1.巴东县农村饮水工程概况
巴东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大县,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村引水供水工程建设较为落后,且多数供水工程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老化现象较严重,造成供水工程建设规模未达到《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水条件的用水量要求,净水设施及入户管道不配套等。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巴东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得到快速提高。截止2015年底,全县12个乡镇,共建成供水工程10937处,解决27.63万人的饮水安全。供水水源地主要为水库、河道拦河坝、水窖等类型,供水范围主要是农村的乡镇、集镇及村庄以及分散的居住户。其中,大中型集中供水工程507处,供水规模在20m³/d以下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共632处。管网损失率约9.84%,供水保证程度较低。由于巴东县现状安全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不完善,水源保护设施、消毒设施不配套,使部分水厂供水水质未符合国家《生活引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另外村中部分小型水利设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下,县内水利设施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有待加强。
2.巴东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问题
物流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1引言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年“两会”期间,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家测算,物流业增加值每增加6个百分点,可以带动服务业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加0.8个百分点。因此,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发展特点以及新发展阶段需要把握的形势要求,提出精准的发展对策,对于加快物流业发展、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2武义物流业发展的五个特点
2.1物流发展形成共识,但总体水平较低、规模偏小
近年来,武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2019年专门召开全县现代物流发展大会,提出“打造浙中重要物流基地、金华市物流强县”目标,近期又专门召开全县物流调研大会,进一步形成物流业发展共识。但对照发达地区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武义物流业发展总体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总量规模偏小。从全市看,2020年武义货运量473万吨,仅占金华市的3%,排第7,与永康(1734万吨,11%)、义乌(5523万吨,35%)差距明显。从永武缙区域看,2020年区域五金产业增加值约600亿元,永康占比达60%左右,武义和缙云各占20%左右,约120亿元;区域货运总量近3000万吨,永康占60%左右,武义仅占15%左右。二是专业化、领军型物流企业偏少。武义4A级以上物流企业仅有海成供应链1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仅占全市1%,而义乌和永康分别占72%和11%。企业规模小,多数企业年进、出港量在4000吨以下,超6成企业年货运量低于8000吨。三是经营模式相对传统。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业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多数物流企业停留在传统“现金、现货、现场”的“三现”交易模式,上下游整合能力较弱。
2.2物流需求较为旺盛,但货源外流和成本偏高问题突出
农田水利提质增效成效分析
摘要: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结合怀柔区农田水利提质增效建设项目的实施及发展,分析了怀柔农田水利提质增效实施的重点和成效。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质增效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当地农田水利的建设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怀柔区农田水利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和治理农田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然而,由于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间久远,经过多年运行,大多数工程存在设施老化、配套不合理、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近几年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原有的灌溉工程不能与之相适应,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1建设内容及目标
1.1基本情况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3个地区办事处、9个镇、2个乡,284个行政村。200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7.8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5.9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11.9万人。全区总面积2128.7km2,其中北部山区面积占89%,南端平原面积占11%。怀柔境内河流隶属海河流域的潮白河和北运河水系。全区四级以上大小河流有17条,境内总长度454.4km。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3.5mm,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雨量904.2mm,最小年降水量375.4mm。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怀柔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700~2800h,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00~1100mm。
乡镇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各党支部:为贯彻落实县委届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大力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机关效能,推进工作落实,根据县委《关于在县乡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意见》(民办发〔〕22号文),乡党委决定,今年在全乡各支部和党员干部中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方案文案:
一、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年”等活动,机关效能不断提升,干部作风有所改进,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乡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有的村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村在工作推进中行动迟缓、效率不高、落实不力;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心浮气躁、精神萎靡,得过且过、推诿扯皮,工作无实效、无特色、无亮点;有的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律己不严、为政不廉,搞“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甚至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干部形象、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社会稳定,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全乡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要把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作为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推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关系全乡跨越式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
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工作效能、促进工作落实、推动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效能督查为主要手段,着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素质能力、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发展责任、完善体制机制,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提效率,以治散正风气,切实提高各支部的执行力、创新力和落实力,努力实现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工作纪律明显加强、工作效能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的目标。
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重点工作是:
工信委提质增效年自查报告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委在市“提质增效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重点工作,科学合理分解年度工作任务,狠抓各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扎实有效地推进“提质增效年”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市提质增效办《关于做好提质增效年活动督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委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进展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提质增效年”活动情况
市委工作会议之后,我委先后召开了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职工会,认真传达学习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火书记的重要讲话,并对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委党委专门下发了《中共市工信委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安排意见》,对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造林绿化工作和树立“八种”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做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并提出建立责任体系,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抓项目;二是聚精会神建园区;三是千方百计育龙头;四是持之以恒促节能;五是上下联动保运行。为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奠定了基础。
市委《关于在市县(区)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意见》和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市县(区)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后,委党委召开会议,又专题研究了在委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有关事宜。一是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提质增效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监察室,同时抽调四名机关干部为专兼职工作人员,并确定1名同志为活动联络员。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制定了《关于在市工信委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点工作、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确保“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有序开展。三是加强了宣传动员。4月15日,组织召开了工信委“提质增效年”活动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面安排部署“提质增效年”活动,要求全体职工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深入推进工作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加大工作执行力,着力推进“提质增效年”活动。在市工信委网站设立“提质增效年”活动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我委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进一步激发职工抓工作落实、促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充分利用市级新闻媒体,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科室和个人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充分展示工信机关工作人员的崭新风貌,进一步树立市工信委求真务实的一流机关新形象。
二、建立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的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与我委签订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和市委实绩考核办下达我委的考核指标,结合工业强市目标责任书和我委的职能职责,我们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把重点工作任务梳理为工业项目建设、委内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经济运行保障、节能降耗、规划编制、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等七项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2011年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提质增效进度表》,上报市提质增效办备案;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四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为抓手,将七项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了委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科室工作人员四级目标工作考核责任书,实行全员工作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职工身上,实行量化考核、逐月评比、绩效奖罚。同时,制定《市工信委科室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和《机关工作人员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量化考核的责任主体和具体事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确保“提质增效年”活动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工信委提质增效年指导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关于在市县(区)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意见》(武发〔2011〕16号)精神,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市县(区)机关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工作效能、促进工作落实、推动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为载体,以绩效考评为手段,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提高素质、加强思想教育、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发展责任、完善体制机制,治庸提能力、治懒提效率、治散正风气,切实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贯彻力和执行力,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总的目标要求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提速,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提质,以自己的一流工作增效。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工作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机关各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工作环境明显改进;为县区、园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机关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影响服务质量和机关形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机关干部职工真正做到“来事即办、跟踪落实、协调有力、服务到位、调查研究、科学发展”。
(二)工作效能明显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实干意识、廉政意识、荣誉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行政备案、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机关内部推诿扯皮、相互掣肘、执行不力等影响机关效能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机关真正做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审计机关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为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审计机关效能建设,打造审计工作亮点,根据宜审字[2012]5号“市审计机关效能年活动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审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审计机关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重大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努力把审计机关建设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为实现赶超式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活动目标
围绕“12字方针”即:提高质量、节能降费、快速反应,打造一支审计快速反应队伍,全面提高审计机关的效能,实现“加速审计转型,服务崛起”的目标。
三、活动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