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9:21: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制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有责任在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做××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
1自觉肩负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使命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核心是破解“三农”问题。从我区农村发展的实践看,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环境还没有完全达到宜居标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较为单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对于抢抓××新区开发开放历史性机遇,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率先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过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目的就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通过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破解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难点难题,进一步挖掘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巨大能量,对于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适应××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需要。××新区的开发开放是国家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服务××新区发展、支持××新区建设既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从我区实际看,城市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健全,城市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区域资源的整合,不利于我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抢抓××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因此,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把城乡资源、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紧密聚合起来,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为××新区开发开放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优质的城市功能服务、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支持。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实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需要。坚持富民强区、实现率先发展是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奋斗目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就是顺应全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际步骤,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稳定,为实现××率先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财政税收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模式是我国政府税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也是政府税收监督管理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实施的主要制度,因为各项因素的影响,财政税收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利用监督管理机制工作的效应,避免各项问题的产生。所以,在整个监督机制运用过程,有关工作者要依照我国相关税收规范条例财务相应的管理。同时为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体制的监督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并提升其科学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优化措施
一、导言
现阶段,在财政税收进行创新改革的整个过程,我们要通过对于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机制进行优化,从而在财政税收工作进行综合的公共财政管理。同时为能够创造更好的财政税收创新改革的良好环境,需要把财政税收工作与监督机制模式相互结合,共同运行,从而提升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水平,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此外,在进行相关税收体制监督机制工作中,需要优化不良规范行为,对于优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约束及规范,保证整个过程能够更好的进行,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模式
现阶段,国外的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其监督机制发展相对较早。通过多年发展与运作其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和完善,可以借鉴的工作经验也比较多,其主要成效较为显著,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推进相关税收监督管理机制的发展与优化,还可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在财政税收体制中的监督机制工作中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及提升控制,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促进我国税收管理机制的整体发展。从而研究出更为科学的监督机制,推动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国外相关部门,在其财政税收工作中实施监督机制管理工作时,其主要从内部管理部门入手,保证其能够全面化的实现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为其相应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此外,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的监督机制控制途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相联系。因此这就使得相关部门在其监督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优化和创新相关工作。我们需要从监督管理职能分析对于财政税收工作体制全方面的监督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通过阐述财政税收体制中监督机制工作的发展现状,从而实现优化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税收相关监督机制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上通过对财政税收工作体制中监督机制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实现税收监督机制模式的不断创新,及提高税收监督管理机制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将其能够与各项监督机制工作有效结合。所以,使得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的环境和分为能够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进行发展。除此之外,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工作中,其包含公共会计、财政监督的管理模式和监督工作者等方便进行工作的开展。所以,这就促进了财政税收各个部门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更为充分的实现了其整个工作的创新及优化目标。不但更为有效和规范性的推进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工作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为财政税收机制中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基础。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活力
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才凸显无穷活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发展活力就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就没有“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委书记刘宏建强调“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切实击中了南充发展的要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关键。南充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差距还不小,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赶不上别人,而是我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太深,思想观念不够开放。浙江海宁县无任何皮草资源,却能“无中生有”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皮草、皮革交易中心,这是因为人家以开放、开明的姿态吸引了众多商家前去投资。正是因为没有等、靠、要,没有小富即安、小成则满,没有怕字当头、不敢突破束缚的畏难心理,所以海宁成功。反躬自省,南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之路走得太艰难,仅北湖破墙,就引来了无数分歧、矛盾、顾虑、疑问,以致破一堵“观念之墙”就耗去3个多月时间,个中“观念障碍”发人深思。因此,南充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扫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行政管理体制要改革出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这几年,南充政务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规范化、服务型、高效率政府建设”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政务中心建设“姗姗来迟”。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有5个部门仅办理了3件业务,这说明职能部门的服务存在问题。所以,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力度,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同时,要理顺市与县(市、区)的关系,按照“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赋予县(市、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责任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化制度建设,实际上是增强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因此,要逐级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形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良好风气。同时,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思考问题、研究工作,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从机制上不断增强南充经济发展的活力。
体制机制创新交流材料
(一)指导思想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大桥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大桥经济和加速融入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新机遇,深入贯彻实施市委“六六决策”、“全面跨越”等重大战略部署,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突破几个主要的体制性矛盾障碍,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着力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公共事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大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为实现大桥经济时代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推进群众创业创新的原则。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群众和基层的创业创新作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动力。始终坚持“允许试、允许闯”,积极鼓励探索创新。始终坚持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的改革创新经验,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方向,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依靠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考虑改革创新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把握好节奏。注重兼顾多方利益,立足于多方共赢,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注重改革创新的综合配套,加快非经济领域创新,提高体制机制创新的协调性。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以更高层次开放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和总体指导工作。
小议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思路
[摘要]文章以中国高等职业高专教育网公示的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案陈述提纲为研究对象①,通过对陈述提纲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上从校企合作组织构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合作主体行为模式、合作动机、资源配置方式、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的研究结论。对数据分析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骨干院校体制机制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9年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已经有1215所,在校学生达到965万人,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5年来,国家示范校按照《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逐步增强。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情况为例,2006年以前,招生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最低控制线的人数不足录取新生的30%,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文科、理科、文科艺术、理科艺术四条投档线全部超过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平均20分以上。
如何引导全国一千二百余所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质量,真正达到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效果,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其中校企合作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是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又启动了再建100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从全国有120所高等职业高专院校申报项目的公示材料中,我们看到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本文仅以答辩结束后公示可下载的106所院校陈述提纲为依据,对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和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假设:每个答辩院校都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答辩要求撰写陈述提纲,提纲重点阐述院校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思路、举措,并且因文字限制在2000字以内,提纲所阐述的是院校认为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本文采取的方法是将陈述提纲有关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词筛选出来,分类整理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是”用1表示,“非”用0表示,然后进行统计,重要数据对比陈述文稿进一步分析。
一、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结构的新趋势
创新创业体制机制设计研究
摘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的潮流不断揭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而要想从根本上有效确保创新创业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完善好相应的体制机制,在制度的指引下,使创新创业工作实现更大突破。只有真正意义上确保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实现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创造出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针对这样的情况,现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在创新创业方面体制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体制机制;设计方法
一、有效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有效建立健全更科学合理的创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投入更有效的专项引导资金,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的技术合作,使相关的创新成果得到进一步转化,真正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并针对相对应的创新实践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以从根本上有效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主探究精神,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二是尽最大努力有效支持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或国际专利等一系列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真正意义上得到实践上的应用,与企业加强合作,在企业能够落地生根,并进行相应的成果转化,针对这样的转化过程要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第三,进一步有效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进步奖评审中的比例和权重,从根本上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重大贡献奖的奖励额度和奖励范围。第四,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贯彻落实技术转让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结合具体情况,切实有效地采取措施,积极探索和实行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权激励等一系列相关的重要举措,通过全新的方法和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相关的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和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创新型人才在创业创新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确保创新创业的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是建立风投、创投与技术研发相结合的体系与机制。加快培育风投、创投主体,通过资源整合、企业投资参股、强强联合等多种方式,逐步做大规模。探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联盟,引导风险投资加大对初创科技企业的“天使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二是完善风险投资与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以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为平台,完善、规范交易制度和体系,畅通股权上市转让、协议转让、回购等退出渠道。三是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多渠道融资。创造条件创办地方科技银行,在高新区建立小额贷款机构。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中试行以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引导银行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融资业务。
自主创新重在体制机制改革
目前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根本上都涉及体制与机制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去突破这类障碍。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由政府驱动型转化为企业驱动型技术创新体制,企业驱动型创新更具可持续性。由科技部门统管体制转化为科技部门协调体制,将科技行政部门确定为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定、资源使用过程监督和验收部门。实现研发模式的调整,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使之成为主导研发模式。
继续强化激励自主创新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完善和落实有利于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有关立法支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包括知识产权创建、管理、保护和运用的体系。构建自主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和探索技术作为生产要素获取合理报酬的方式与手段。同时通过利益调整引导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方向与社会需求发展相一致。
逐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完善创新成果的评价体制和机制,立法由独立的社会专业机构按照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执行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共同依法加强监督;强化自主创新的导向机制,建立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效益的公示制度,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险体系、服务体系;深化研发机构改革,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分类重组科研机构,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透析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机制小议
摘要:以GATT/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是摆脱贸易政策选择“囚徒困境”的制度性安排,它为各成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一个博弈平台。文章介绍了贸易政策选择“囚徒困境”,并从多边贸易体制的产生、建设者、互惠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争端解决机制、谈判机制等歌方面分析了其运行的博弈原理,说明多边贸易体制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系统。
关键词:多边贸易体制,博弈,囚徒困境
一、贸易政策选择的“囚徒困境”
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能够自主制定贸易政策,它们分别面临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种选择,假设两国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则都受益,而当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他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时本国利益受损而他国受益,当两国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时两国均受损,两国各自选择贸易政策后的收益矩阵如图1,它构成一个明显的“囚徒困境”模型。
在该模型中,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两国必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而都选择保护贸易政策。在贸易政策选择后,其纳什均衡为图中右下角的(-8-8),这是该博弈模型惟一的纳什均衡解,无论这两个国家进行多少次重复博弈,贸易政策的选择依然是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该模型虽仅以两个国家为基础,但是推广开来依然适用,它能够解释为什么保护贸易政策受到各国政府青睐。
二、多边贸易体制:摆脱贸易政策“囚徒困境”的制度安排
应急管理局体制机制推进情况报告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应急管理局机制体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自应急管理局成立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及时调整完善应急指挥机构县应急委,下设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等18个专项指挥部,编制完善了全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8个专项应急预案,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做到各司其职、无缝对接,正有序推进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工作。
二是进一步理顺“防救治”工作职责。根据省委编办《关于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应急管理职责体系的督办通知》及完善应急管理职责体系工作协调会议要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救结合、高度协同”的原则,做好应急管理职责的分解融合和上下衔接。由牵头,县林草局、县科农水局、县自然资源局配合,参照省、州直相关部门职责划分意见,结合改革以来县应急职责履行情况,对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救”“治”职责的具体事权划分进行再梳理、再完善,涉及56个方面200多条具体事项,优化部门间的责任链条,形成应急体系事权划分意见,现已呈报县委编办备案,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十个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各乡镇(场)主要领导参会,共同研究制定乡镇(场)应急处置办法,细化森林草原火灾处置程序,建立扑火指挥组织,规范火灾处置流程,科学合理安排编制,建立清晰的安全通道进出山路线图、群众撤离路线图、重点危险源地理位置图,规范建立编制到村的应急处置办法。
体制机制问题报告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东山区顺应新形势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抓好党管人才工作原则的落实,东山区在强势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背景下,认真摸清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从机制体制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人才队伍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
(一)人才队伍的基本状况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东山区增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从人才强区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认真抓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促进我区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295人,其中党政干部223人,专业技术人员1605人,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153人,技术工人及乡村实用人才314人。从学历层次看,党政机关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74人,占总数的78%,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无到有,达到4人,占总数的1.8%;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886人,占总数的55.2%;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8人,占总数的44.4%。从年龄结构看,全区人才队伍中,35岁以下1161人,占总数的50.6%;36-45岁552人,占总数的24.1%;45岁以上的582人,占总数的25.3%。从职称结构看,全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共有1605人,其中高级28人,中级586人,初级991人,高、中、初之比为1∶21∶35。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人才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不高。我区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为1∶71。每万人中的人才拥有量为140人,这个数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我区人才总量过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全区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223人,仅占总数的9.72%。且业余函授的多,科班出身的少。在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中,40%以上的经营者未接受过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只有少数经营管理者能借助计算机收集信息、处理工作;在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人才只有28人,仅占总数1.75%;在党政人才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5.11%。可见我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