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3:21: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育道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论文:当代古希腊体育道德思索

本文作者:马晓云工作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德性之维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个从早期社会发展至现代仍然风靡的世界性体育赛事,在形成之初就在古希腊时代、社会和文明体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古希腊的意义,已经不止与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而是以此为核心起点,并向文艺、公益活动领域拓展。比如古希腊著名的诗人品达就曾经为胜利的运动员谱写赞歌。这种以体育赛事为核心、整合吸纳同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员加盟的形式,构成了古希腊城邦生活中重要的文明形式。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看,首先,奥利匹克运动会曾经是古希腊人曾经用来纪年的标志和节点。古希腊犬儒学派代表学者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在他的《名哲言行录》中用这种纪年法来记述各个时期的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了,也暗含着体育精神与哲学家的道德示范其内在是统一的。其次,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逐步成为通行于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互通有无的跨区域、跨国界的体育赛事,各个城邦通过对它顺利举行的支持而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众所周知,古希腊城邦制是一种较为分散的政治联盟体制,在利益分配上必然会构成各个城邦之间发生战争的理由和原因,而只有奥林匹克运动会才能够让各个城邦达成停战的共识约定,从而确保运动员和观众能够安全参赛和安全观赛,这一点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弘扬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至高无上,远远超越了对利益、权力的争夺。古希腊人即便在大战前夕也仍然表现出这种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追求和推崇。如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面对着强敌压境,危在旦夕,居然能够确保奥林匹克运动会照常进行,足以见证古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和重视。最后,众所周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获胜者最终得到的奖品是橄榄冠。由橄榄枝编织而成的桂冠,却是一种象征性、荣誉性的表彰,在全体希腊人民中获得了无可置疑和不可亵渎的赞扬和推崇。这里需要阐明一个概念,德性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强调的是一种个体对社会秩序的遵从,是社会构建出来的对个体行为的一种规范,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德性是一种义务。而在古希腊文化语境下,德性则强调的是一种好的功能,是人或物自身的属性和功能能够为外界所用且达到效能,可以说是一种权利,是社会对个体功能的一种认可。因此古希腊语境下的德性之维,彰显体育精神的有用性,能够训练健壮、灵活、勇敢和坚强的英雄运动员,便是最大的德性。作为古希腊体育文明的标志,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反向激励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乃至整个古希腊文明,将古希腊对身体美、健康协调、运动能力、竞技精神、合作精神和超越信仰等理念灌注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中,并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体育道德的崇高精神之外,还孕育着更加市民化、大众化和世俗化的体育道德示范。这种在体育精神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幸福感,恰恰暗合了古希腊文明尺度下的德性。在古希腊人朴素的思想里,“幸福”并非完全的主观感受,而是有着客观的标准的,这就体现出了古希腊文明中明确的科学倾向。标准中非常明确的包括身体健康、形体俊美这些内容并占据着重要位置。寻求灵肉平衡,历来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而这一点即便在各个流派的哲学家思想体系中,也并不为过,都一致认为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形体是通往崇高道德的必经之路。从而可以看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集中反映下,古希腊体育精神并不显得空泛抽象,而是鲜活而极具实践性的。

德性之维视野中的古希腊体育道德哲学

神性——人性体育道德的信仰基础西方社会体系中的道德伦理有一种强烈的宗教神学情结,强调的人内在的自律,而这种自律的动力来自内心深处对神的崇拜及对神性的眷恋。可以说,由于道德伦理从属于文化,而宗教神学作为文化之源,其精神运行模式自然会影响到伦理道德的构成方式和实施原则。神性在人的道德自律中所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具有信仰高度的,从而使得古希腊体育的道德构成系统始终强化了神性的在场。在古希腊人民的城邦生活中,呈现出的是处处有神灵、时时讲神话故事的景象。人类精神中对神灵存在的相信和信仰,将古希腊城邦生活精妙的放置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之中,使得古希腊城邦人民的始终以行为处事不触犯神灵为标准示范。同时,有形的神性不在场,也同样能够以特定方式视觉化神性的存在,如通过祭祀、入定等方式,将普通人置于一个充满神性且追求神性的空间内。当然,古希腊神话语境下的神性从现代视野来看,是具有相当浓烈的人性色彩的,这一点与东方的神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抽象权威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神性虽然形式上是一种超自然,但在信仰层面上,神性往往就是自然的一种人格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希腊诸神都是操纵一种自然力的原因。因此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体育赛会上,往往能够看到或繁琐或简约的祭神仪式,这也是运动员、观众群体与神能够心神相通的最普遍使用的祭祀方式。在奥林匹克体育赛会的语境下,体育通过将人的生命激情全面释放从而贡献人的生命中代表着自然与完美的神,而与此同时,在这种氛围下,体育竞技又内生出了对规则的遵守要求,从而强调了生命激情必须要符合理智的约束,从而实现公平和正义,这是古希腊的追求平衡和谐的时代精神,而奥林匹克体育赛会也强调了这种激情与理智的完美结合,因为之后这种结合才能真正反映神性,才能真正实现与所代表的自然的统一。而此刻被赋予了巨大祭坛功能的体育竞技场,古希腊人从中获得了与诸神同在的殊荣。而在竞技中获得优胜的运动员则被簇拥进入神庙,被授予橄榄冠,受到整个城邦体系人民的爱戴,这只源于获胜者更加接近于被神恩许的人。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古希腊的体育道德必然要在神性所代表的自然法则的实现和信仰上呈现出一贯的内省式和自律性。这也为整个西方体育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系统中的道德伦理线索奠定了最基本的思想价值模式基础,也决定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体育道德及其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伦理都深谙着强大的自觉性和信仰高度。

敬畏——体育道德的精神来源正是这种对神性所代表的自然法则的信仰,使得古希腊乃至西方文明都强调了敬畏在信仰中的地位,因而敬畏则成为了西方社会主流的内在价值取向。敬畏必然形成主体内在的自律和对规则的遵守,从而确保了公正。可以说,古希腊体育道德的公正诉求,恰恰是基于神话传统,对神的敬畏所形成的自律,而非他律,因此也可以说,古希腊体育道德是一种需要,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体育运动是一场群体社会活动,而在这个群体社会活动中维系其正常进行就必须要公正,就像正义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一样,而公平正义必须要以规则为前提和保证。而在古希腊城邦时代,人们设置最基本的规则一般都是以神的意志和要求,这就基于敬畏的信仰而衍生出了对规则的遵从。在体育活动中,就像人挑选纯洁无暇的牲畜进行祭祀,古希腊人也力图在竞技赛中角逐出人群中真正卓越的人来取悦神灵。他们为比赛设定规则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而恰恰是基于敬畏的信仰,使得规则本身与内容设定也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古希腊奥林匹克体育赛会的语境下,除赫拉节和极少数的节日竞赛之外,女人和奴隶都是严禁进入竞技场的,否则就会以对神不敬罪名被处以极刑。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个母亲为了观看儿子的比赛而女扮男装进入赛场结果被发现,要处以极刑,而她的儿子过关斩将成为了全能冠军被授予橄榄冠,他的母亲也因此获得了赦免。这也说明了对神的敬畏在规则中的精神指导地位。而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赛事裁判的选定往往是集中于祭司出身或者是城邦中德高望重的神祇人员,而且在比赛前他们要向神起誓,绝对严防严禁拒绝收受贿赂、欺诈、舞弊等等不公正行为。参赛的竞技者不能有舞弊行为,不能恶意致对手于死地,否则都会被城邦以严厉的罪名惩处。这些都反映了对神的敬畏。另如前文提到的城邦战争因奥林匹克体育赛会的举行而暂时休战。这个被称为“神圣休战”的规则对于各个城邦都是有着的普遍适用性的,而这一原则由于其强大的超越性也成为了对各个城邦公平参与竞技进行了确认和保障的重要原则。“神圣休战”原则使希腊城邦之间出现了长期的和平,也确保了奥林匹亚竞技会很大程度的公正性。不过也有例外,斯巴达、伊利斯和阿卡迪亚都曾在休战期间开战,为的是争夺运动会的举办权,为城邦争取荣誉和利益。以形而上的视野来看,体育道德是对体育赛事作为一项竞技类社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正义的实现确认和保证。而深谙神学和宗教情结的古希腊文明则将这种对诉求的起点建立在一种对神的全知全能和超自然视野的认同和敬畏,从而将行为规范内化为一种需要和信仰,从而形成了西方文明几千年来的内在自律特征,与东方的外在他律的道德伦理设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查看全文

体育道德建设分析论文

1竞技体育中虚假现象的伦理分析

1.1实用主义思想的侵蚀

目前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已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渗透着金钱的魔力和实用主义思想。现实利益成为参与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其唯一的体育道德标准,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同时其教练员、俱乐部老板及经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也与运动员的成绩直接相关。正是在这种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为了确保实现其目标,必然会产生一些有悖于体育道德的行为。

1.2重视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的力量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实现。在体育领域里人们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完善、实现其价值,但因此也会滋生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忽视和否认集体的力量,导致集体主义群体和谐蜕变,甚至丧失。

1.3多元价值取向和利益的驱使

查看全文

体育道德推脱研究情况与前景

1体育道德推脱的内涵

什么是体育道德?对于这一问题,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Vallerand等人(1996)[1]研究了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竞赛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对体育道德行为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体育道德行为的界定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运动员在所有的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够保持全力以赴,挖掘潜能,能够承认不足并努力改进;(2)尊重比赛中的规范:赛后与对手握手、承认对方取得的好成绩、输掉比赛也要保持良好风貌;(3)尊重比赛规则和裁判,即使裁判出现错误判罚;(4)真正的尊重对手和关注对手;不会在对手受伤时趁机获利;(5)体育道德行为的消极方式。因此,祝大鹏(2009)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体育道德的主要特征包括:关注和尊重规则和裁判、社会规范、对手,对比赛全力以赴,对所有体育参与者没有消极表现[2]。Bandura(1986,2002)[3,4]最早提出了道德推脱的概念,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对道德推脱的含义进行界定,认为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理解自己的行为以减轻其危害效应、最大程度地减轻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程度。Bandura(1986)认为,道德推脱通过8个相互关联的推脱机制使道德调节功能失效,这8个推脱机制分别是: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分散、结果扭曲、非人性化、责备归因。Bandura(1990)[5]还认为,道德推脱可以解释为什么个体做了违反道德行为而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等情绪反应。Bandura的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根据内部的标准和外部的证据建立了个人道德行为判断标准,这些标准对个体行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可以激发良好的行为以及抑制不良的行为表现。因此,那些与个体道德判断标准相抵触的行为会导致个体产生内疚和自责等不良情绪体验。Bandura(1999)[6]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道德推脱在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中可以使道德自我调节功能有选择地激活或失效。当个体违反其内部道德标准时,可以通过道德推脱使道德的自我调节功能失效,进而摆脱内疚和自责。因此,具有高道德推脱的个体更有可能做出不道德行为。杨继平等人(2010)[7]对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体育道德推脱是指运动员或教练员为了减轻因自己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而表现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认知评价(Boardley,Kavussanu,2007)[8]。Boardley和Kavussanu(2007,2011)[8,9]在体育运动领域对运动员道德推脱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体育道德推脱调节机制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行为重建、优势对比、责任转移、结果扭曲、非人性和责备归因。行为重建指个体对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重新进行认知评价和解释,使其变为合理的、有价值的和被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违规行为被接受;比如把比赛中的恶意犯规解释为为了球队的利益或为了保护队友不受伤害等。优势对比指运动员把自己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拿来与那些表现更多或更严重的行为作比较,使他们的违规行为显得轻微或微不足道,以减轻自己的内疚感等消极情绪体验。比如认为在比赛中对对手吼叫相对于使用暴力就显得微不足道;相对于身体上的伤害行为,对对手语言上的挑衅就不算什么。责任转移指运动员把不良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团队压力或重要他人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的决定。比如把自己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归结于团队的决策、队友的鼓励或教练的要求。结果扭曲是指运动员在认知上将自己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造成的危害进行最大程度的淡化。运动员会通过否定其行为造成的伤害或者其行为伤害的严重性。比如运动员会认为比赛中对对手的语言攻击和嘲笑对手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队员相互之间恶意的玩笑也不会伤害到任何人。非人性指运动员将自己不良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对手的违规行为,认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运动员会认同“有些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活该受到非人性对待”、“如果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非人性的行为,那么他遭受到这样的行为也是活该”这样的观点。责备归因是指运动员认为自己是没有过失的受害者,原因是对手强烈的挑衅而使自己被迫使用有害的行为。通过这个过程,违规行为变得是可以原谅的。比如“如果运动员对对手的犯规行为进行同样的反击,那么则是对手的错”、“如果运动员先遭到犯规行为,那么他就不用为自己的报复行为负责”。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推脱对于运动员道德能力的发展、对所从事项目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者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消除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推脱,提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

2体育道德推脱的影响因素

2.1运动动机Nicholls(1989)[10]研究指出,个体定义成功和能力的方式决定了在成就情境中的动机,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自我定向的个体认为成功在于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就,力图超过别人,其比较的参照物是他人;任务定向的个体则把成功界定为个人努力、学习掌握以及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其比较的参照物是自己。研究者对运动动机和运动员的体育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对篮球(Duda,1991;Kavussanu,2001;2003;Luke2008)[11-14]、足球(Lemyre,Roberts,2002)[15]、曲棍球(Dunn,1999)[16]、冰球(Tod,Hodge,2001)[17]等项目运动员的研究结果均发现了自我定向与反体育道德行为、任务定向与亲体育道德行为的正相关,自我定向与亲体育道德行为、任务定向与反体育道德行为的负相关。有学者对(Boardley,Kavussanu,2010)[18]针对男子足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推脱对于其自我定向的运动动机与在比赛中对对手和队友的反社会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高道德推脱的自我定向的运动员报告了更多的反社会行为。这与其之前(Boardley,Kavussanu,2009)[19]针对曲棍球和英式篮球运动员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Nicholls(1989)[14]指出成就目标会影响到个体对可接受行为的认知,而高自我定向的个体则表现出更少的考虑公平和公正问题。在体育道德行为上,高自我定向的运动员在遇到竞争对手时会表现出较低水平的对道德行为的尊重,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最近的一项针对不同项目(足球、曲棍球、冰球、篮球)运动员的研究(Boardley,Jackson,2012)[20]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研究还发现,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回避掌握和追求成绩的运动动机与运动员的道德推脱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2.2移情作用移情指个体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两种结构。研究一致表明,移情能力高的个体表现出了更高的亲社会行为,更少的反社会行为(Gaines,2010)[21]。Fshbach(1975)[22]认为个体的移情能力取决于3个方面的能力:(1)对他人情感的辨别能力;(2)对他人观点的理解能力;(3)情感共鸣和情绪体验能力。Miller和Eisenberg(1988)[23]对移情与攻击和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移情与攻击和反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针对青少年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Eisenberg,Miller,Shell,1991;Roberts,Strayer,1996)[24,25]。一旦个体出现了道德推脱,自责的心理调节机制就会失效,失去对自己表现出的攻击行为的约束。这样,个体即使做出了伤害他人的言行也不会感受到由于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反而认为自己的伤害行为归罪于他人,以降低自己行为的过错。

2.3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或者违背了他人或社会的道德标准的认识。尽管道德意识是道德决定理论的核心概念,但对道德意识的实证研究却很少。Tenburnsel和Messick(1999)研究[26]认为,如果运动员仅仅把体育比赛中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当做一个“游戏决定”而没有意识到涉及道德问题时,那么这类行为就更可能在比赛中被使用。类似的研究也一致表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体育情境中的相似问题的认识(Bredemeier,Shields,1984)[27]。如果运动员没有意识到所处情境的道德成分,而是根据体育情境中的习惯为依据来指导行为,那么被抑制的道德意识会导致道德推脱使用的增加,尤其是在运动员表现出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时。Gaines(2010)[21]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运动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推脱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Carrion和Long等人(2009)[28]对24名优秀篮球和跆拳道运动员道德推脱的访谈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在体育情境中使用的道德推脱机制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道德推脱机制有明显区别,运动员在体育情境中使用责任转移和结果扭曲的频率显著高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Traclet和Romand(2011)等人[29]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运动员体育道德推脱进行研究,被试为30名足球运动员,该研究首先对这些被试的比赛进行录像,把每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反社会行为进行剪辑,在对被试进行访谈时先给被试看自己在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录像片段,然后要求被试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结果发现,责任转移的道德推脱机制使用频率最高,而欺骗和工具性攻击行为比敌意性攻击行为使用了更多的责任转移推脱机制。

查看全文

体育道德水平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竞技体育道德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教练员、运动员有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体育道德失范事件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建立体育道德激励机制;群众舆论和新闻媒体监督,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增强体育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的体育法律意识”。

【关键词】体育道德作弊新闻监督

体育道德是指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活动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赛和参与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我们充分肯定体育运动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目前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的道德问题,例如:隐瞒运动员年龄,聘请专业运动员来参加业余比赛,有的甚至贿赂裁判。无论是否承认,体育道德的滑坡,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述这些体育违规现象对体育健康的发展都是很大的障碍。怎样才更好地发挥体育道德的强大作用,提升体育道德水平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体育道德走出困惑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猛烈冲击,社会道德迅速转型,体育道德出路何在?笔者认为,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体育道德体系,建立新的体育规范,基本思路如下:

(1)坚持一个主旋律

查看全文

体育道德分析论文

1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的概念界定

在对任何一个问题探讨的初级阶段,明晰概念是首要的。准确的定义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本质在于维护某种共同利益。体育道德则是指在体育范围内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用于调整竞技体育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包含了体育与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二者本质上的有机统一。运动员职业道德是指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紧密联系,并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品质。不仅是竞技体育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表现。职业运动员不等同于职业化前那些靠国家或地方发给工资的专业运动员,而且,如今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也与靠政府安排的竞技活动有所不同。因此,职业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虽受到体育道德标准的约束,但也具有自身特点,它是为了职业竞技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建立的调整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体育道德与运动员职业道德本质上属于哲学中的共性与个性,二者具有统一对立的关系。明确的说,运动员职业道德是体育道德中的一部分,前者指明了后者的发展方向,而后者则逐步完善并更新前者,使体育道德观做到与时俱进,这为统一。同时,由于存在差异对立也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面。二者关系符合哲学辨证法中关于矛盾的理解。

2对运动员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

2.1运动员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具有统一的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一直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并重。体育道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在竞赛中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充分演绎了体育道德的内涵。尤维娜等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针对中国竞技体育的特点,提出了爱岗敬业为国争光、尊重科学、勤学苦练、团结拼搏、勇攀高峰、诚实守信、公平竞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运动员道德规范要求,具体反映出中国体育道德的精华所在。

中国进行职业化的竞技项目中,男子足球与篮球起步较早,排球与乒乓球等项目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从运动员收入分配、管理形式、俱乐部建设等方面可以认定上述项目已经或正在进入职业化进程中。但如果运动员职业道德素养不能提升到一个职业化的水平,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职业运动员。虽然国外竞技体育职业道德理念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国情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所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还是应以我国体育道德观为基础。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否职业化,上述的运动员道德规范要求都是适用的,专业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正是在这种体育道德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查看全文

体育道德与职业运动员职业道德分析论文

1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的概念界定

在对任何一个问题探讨的初级阶段,明晰概念是首要的。准确的定义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本质在于维护某种共同利益。体育道德则是指在体育范围内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用于调整竞技体育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包含了体育与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二者本质上的有机统一。运动员职业道德是指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紧密联系,并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品质。不仅是竞技体育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表现。职业运动员不等同于职业化前那些靠国家或地方发给工资的专业运动员,而且,如今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也与靠政府安排的竞技活动有所不同。因此,职业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虽受到体育道德标准的约束,但也具有自身特点,它是为了职业竞技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建立的调整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体育道德与运动员职业道德本质上属于哲学中的共性与个性,二者具有统一对立的关系。明确的说,运动员职业道德是体育道德中的一部分,前者指明了后者的发展方向,而后者则逐步完善并更新前者,使体育道德观做到与时俱进,这为统一。同时,由于存在差异对立也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面。二者关系符合哲学辨证法中关于矛盾的理解。

2对运动员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

2.1运动员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具有统一的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一直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并重。体育道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在竞赛中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充分演绎了体育道德的内涵。尤维娜等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针对中国竞技体育的特点,提出了爱岗敬业为国争光、尊重科学、勤学苦练、团结拼搏、勇攀高峰、诚实守信、公平竞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运动员道德规范要求,具体反映出中国体育道德的精华所在。

中国进行职业化的竞技项目中,男子足球与篮球起步较早,排球与乒乓球等项目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从运动员收入分配、管理形式、俱乐部建设等方面可以认定上述项目已经或正在进入职业化进程中。但如果运动员职业道德素养不能提升到一个职业化的水平,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职业运动员。虽然国外竞技体育职业道德理念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国情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所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还是应以我国体育道德观为基础。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否职业化,上述的运动员道德规范要求都是适用的,专业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正是在这种体育道德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发展探讨

摘要:道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该文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道德素质下滑和道德失范现象,分析了具体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的应对策略,力求更好地利用体育教育的实践载体达到高校真正健身育人的目的,从而实现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更好地融合。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道德教育;道德失范;原因;策略

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体育教育在整个高校,甚至整个国民教育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取代的特殊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见,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发展的全面性教育。该文以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为研究视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一些失范现象,从而提出了体育教育中实现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其目的在于使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实现二者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内涵

体育教育中体育道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师生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调整和制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育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强化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帮助大学生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上,起着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直观性、动态性和实践性,同时也具有交往性、社会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优势所在,有助于更有效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2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失范现象

查看全文

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

摘要: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体校学生平时不仅要学习文化课程,还要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训练。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根据体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以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从教法、学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增强教育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信息素养。

关键词:体校学生;专业发展;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

体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学习文化课程,还要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训练。学生面对过多的学习和训练任务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再加上重体轻文的思想普遍存在,造成学生忽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一、坚持立德树人,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

作为一名体校信息技术教师,坚持立德树人责无旁贷。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学科特点,通过网络德育论坛、展示、辩论等多种形式开展以体育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体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学生是非观的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教学七年级第一册(上)(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以下同)中的“电子邮件与论坛”时,设置了一个关于体育道德规范的讨论环节,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在论坛中发表帖子,提出自己的看法:①什么是体育基本道德规范?②体育运动中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有哪些?③在体育运动中如何遵守体育道德?④举例说明良好的体育道德对社会的影响。学生在网上获取相关资料,并在论坛上进行热烈讨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①体育基本道德规范是:热爱体育事业,勇攀世界高峰;刻苦训练,钻研技术;不伤对手,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对教练工作认真负责,做好日常训练、临场指挥和赛后总结;裁判执法公正等。②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有:使用兴奋剂、虚报年龄、裁判不公、蓄意犯规等。③在体育运动中遵守体育道德的行为有:尊重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在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和服从裁判;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在观看比赛时做文明的观众,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遵守活动场所的各项制度;保持活动场地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爱护活动场地和器材等。④良好的体育道德对社会的影响: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平竞赛,只有在竞赛中尊重体育道德,做到尊重裁判、尊重对方、与同伴协作并且“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力争胜利。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活动和比赛中能够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他人相互协作的能力,这样他们离开学校以后也能很快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文化素养是中职学生通过体育知识学习和体育活动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通过体育知识深浅、体育技能优劣、体育技术好坏、体育意识强弱、体育个性突出与否加以表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职生适应当前激烈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我在多年中职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一、通过体育教学,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

并告诉学生体育不仅是与自己身体健康有关系的问题,更有向“更快、更高、更强”进军的体育大家庭的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从而使当代中职生了解体育不仅在学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进一步告诫学生,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要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人体极限不可缺少的载体,应勇敢地向困难挑战。

二、强化体育意识,激发参与体育的原动力

体育意识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目前,就中职学生整体而言,提议意识比较单薄。具体表现为:一是应付考试,缺乏主动性。有些中职生怕哭、怕累、怕炼,锻炼与否无所谓,缺乏对体育锻炼意义和知识的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颇。二是缺乏积极性。主要表现在课堂分组练习中,不能及时完成体育教学内容,结果造成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中职生虽然成绩差,但是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男生大多数好表现、喜欢竞赛性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女生则大多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以大纲为准绳,因地制宜,适当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培养兴趣,逐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2.加强体育教学,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提高体育学习兴趣。3.利用竞赛方式,鼓励多数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是强化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最有活力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如在冬季体育教学中,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的拔河比赛吸引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提高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挖掘体育个性,注意扬长避短

查看全文

体育课堂教学多元新文化分析

摘要:作为人类发展变迁的活动反映之一,体育文化一直用其独特的体育视角切实记录并反映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体育课堂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同样是体育教学历史变革过程不可切割的重要组成。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做到彻底、全面的关键在于对更深层次体育精神文化理念方面的革新。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代体育;体育文化;体育课堂

一、现代体育课堂多元新文化的特点

我们一般把课堂文化看作是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利用教学智慧所创建出来的富于生命力的课堂,从而在此课堂基础之上教学衍生出来的一种促使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关怀、和谐、尊重等精神文化。现代体育课堂文化又在此基础上加入自由、开放等现代化思维意识,形成新的课堂文化理念。总的来说,现代体育课堂多元新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性。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体育学科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科目,大部分学校对于学校体育课时设置都很短,一般情况是一周两节,甚至一周一节,如果遇到所教班级是应届毕业班或教学任务较重的班级,体育课还会出现被其他学科占课调课等情况,使得大部分体育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安排体育教学课程,甚至有的体育教师完全不需要备课,课堂教学即兴进行,长时间下来,教师与学生都产生了惰性,对待体育课往往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造成体育课堂内容单调、僵硬,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自主兴趣。而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的是构建创造性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精神,推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拒绝被动式灌输,尤其是对于体育这种学生参与感较强的学科而言,营造课堂创造性氛围是保持课堂活力的基础。2.开放性。我们在提及其他学科课堂文化中的“开放性”时,多半指的是教师“教”的开放性,而体育课堂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的开放性。这是由于体育学科对学生专业性和投入性的要求比其他学科都要多得多。举个例子来说,培养一位专业的体育人才往往需要学生和教练同时投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而努力与成果的回报则不成正比。首先,从事体育事业的先决条件是过硬的身体素质及运动员对所要从事的体育项目具备一定天分,因此,体育人才几乎可遇不可求。就算出现了这样的人,经过常年训练,依然存在不适合这项职业的风险,除此之外,体育项目活动对从事者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条件都存在一定要求,如果到时没有达到要求,基本等同于前面十几年的训练与努力白费。而作为家长,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业从事未来职业发展风险如此大、职业生涯又如此窄的一门职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学科的发展。3.人际性。现代体育课堂文化具备人际性的特点,是因为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手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机会。相比较其他社会角色,学生的生活更为单调,繁重的学业原本就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少之又少,互联网更是占据了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因此,作为室外课程的体育课,就成了学生可以用于彼此交流学习的好平台。

二、现代体育课堂多元文化构建渠道

1.完善体育物质文化设施是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更多要求,因此对于学生用于教学的体育环境也提出相应要求,在这一现代背景下,营造美观舒适的体育课堂环境几乎成为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构建实用美观的体育设施,为体育物质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可以具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合理运用体育户外环境,积极进行体育天然教学。体育教学的户外教学占据教学的更大比例,因此,教师在选择体育课堂环境时,应当始终秉承“运动的第一要义是为人服务”这一原则。(2)注重体育设施环境的美观性,这里所指的美观并不是指设施的美丽程度,而是指体育环境的整洁程度,无论是做为学校还是教师,按时对体育设施进行养护工作,保证学生运动环境安全卫生,是体育物质文化发展的中心。2.激励体育道德文化是关键。体育道德文化和其他道德文化的本质一样,是现代文明高度的体现,同时它也是在现代文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型衍生理念。一般来说,我们把道德定义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把体育道德文化理解为是体育学科出于存在需要制订的一套针对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活动参与者在体育行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体育活动能够正常、规范进行的保障。哲学家王阳明曾经提出自己对于知行关系的结论:知是行之始,强调自觉的意识对于人的实践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对于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而体育意识的形成也依赖于良好的体育氛围。这一点在美国的高中里尤为显著:美国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衷程度要比中国学生要高得多,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有赖于循循善诱的正向引导,让学生们不再把体育运动当成无聊而浪费时间的事,形成对体育运动的积极认识;另一方面,尽管照搬美国宽松的结社与课时制度显然不太现实,但是学校做好基本的体育道德文化规范与传授工作,从而保障学生体育道德意识的形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自主意识,却仍是可行的措施。3.贯彻体育制度文化是保障。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道德的现实体现,其不同点在于,体育道德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发展背景下总结出来的衍生理念,而体育制度文化是人们直接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它不仅仅体现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还体现在与体育相关的行为当中,例如,体育交流会、体育讲座、体育理论知识课程、课外锻炼等,没有体育制度文化作为体育行为规范管理,体育活动将无法进行。笔者认为,要贯彻体育制度文化,首先须要减少教师的主观性纪律因素,加大客观性纪律因素,例如,如果学校现阶段还没有针对每学期体育课程的考试制度,由教师自主开考并评断,比如可以在自主的内容管理里加入学生的自主因素,如体育委员与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成绩打分,进一步改革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宽课程判定内容来实现,例如,不单单以投了几个篮球、跑步时间有没有达到标准来作为判定内容,还须要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学习能力等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有利于完善现代体育多元新文化的实践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