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构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1 11:09: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体系构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体系构建

企业服务营销体系的构建

一、供电企业服务营销体系的构建原则

1.以服务为核心,提高顾客满意度。电力系统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构建完整的服务营销体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只有顾客满意了,才能说明供电企业提供的服务深得人心,才能在群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接受自己提供的服务。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供电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消费意见进行自我修整和改进,为完善服务营销体系提供宝贵的意见和经验。同时,供电企业在进行内部考核或者经营企划时可以将顾客满意度作为核心标准,这也是供电企业在做出发展决策时的重要衡量标准。

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供电企业方面来说,在构建服务营销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握住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时刻掌握自身的服务产品的质量,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并且及时根据各种反馈做出处理,才能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树立强大的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做大、做强企业。总的来说,供电企业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还会相应地提高其营业利润水平,因此,企业要时刻注意调整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保证提供优厚的工作待遇,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满足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工作人员才会更加充满信心地在本企业工作,才会以最好的工作态度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显然,在这种条件下才会达到增大顾客满意度的目标。

3.坚持以创新探索为主要前进手段。在构建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创新是企业拥有不断发展的动力的源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完成对提高服务水平的探索,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供电企业服务营销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构建内部服务营销体系和外部服务营销体系来完成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

二、内部供电企业服务营销体系的构建

内部的服务营销体系注重的是培养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这么说,工作人员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二顾客,企业内部的种种政策,就是对工作人员提供的各项服务,企业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鼓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这样才能为企业争取到大量的客户源,吸引顾客。内部服务营销体系的构建原因还是在于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便跟顾客进行更好地交流与沟通,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查看全文

货币体系革新构建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造成世界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根源: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国际货币体系历经长期发展探索形成今日之格局,其中有其重要优势,但总体看仍存在诸多弊端,甚至成为多次国际经

济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机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直接诱因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滥发美元,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使中国及世界各外币持有国财富缩水,引发了以中国为首的世界各国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强烈呼声。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平等的,美国是储备货币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严重贬值,全球经济可能会面临失控的风险。美元的泛滥必将导致世界对美元价值信心的丧失。

(二)世界经济失衡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因素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呈现出独立运动态势,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也不再受到实体经济增长的约束,国际资本流动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国际生产增长率和国际贸易增长率,使得全球金融资本总量急速膨胀并远超过实体经济总量。随着东亚地区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贸易量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能够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给以满足资本需求。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向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相关国家贸易顺差、逆差规模扩大,全球经济进一步失衡。同前几次国际经济失衡相比较,本次经济失衡程度更大、范围更广,且贸易顺差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美国成为了贸易逆差的主要承担国。全球经济失衡中贸易逆差国主要是美国,而顺差国却随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在不断变化: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东南亚,进而向南亚、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转移。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不断地从美国流出,流入到相应的顺差国。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危机的恢复过程也是对现行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自我完善过程。

查看全文

低碳旅游体系构建研究

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评述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后,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便开始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1]。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克劳奇和里奇(Crouch&Ritchie)。他们较完整地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认为限制性因素(qualifyingresources)、目的地管理(destinationmanagement)、核心资源和吸引物(coreresourcesandattractors)、支持性因素和资源(supportingfactors)等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此基础上,他们以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模型为理论依据提出了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概念模型,即CR模型(见图1),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奠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克劳奇和里奇两位学者提出并完善CR模型之后,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郭舒、曹宁(2004)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六个关键性因素———核心吸引物、基础性资源、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本性因素和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模型[3]。史春云等(2006)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模型(CR模型和DK模型)、变量选择(价格、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游客偏好与需求以及环境管理因素等)、模型应用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未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应当在时间、空间、类型三个维度上进行评价[4]。易丽蓉、傅强(2006)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旅游支持因素、旅游资源、目的地管理、需求条件、区位条件等五个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五个影响因素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5]。此外,冯学钢、沈虹、胡小纯(2009)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差异驱动原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展开量化研究,得出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入产出效率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且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对其所占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的结论[6]。减德霞(2009)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入手,借助因子分析选取分析性评价指标并设定相应指标权重,结合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表现形式构建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综观以上文献,目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即立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某几个影响因素而建立一套竞争力评价指标,或者是对一些成熟的目的地竞争力模型进行修正,例如一些学者利用波特竞争力模型构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6]。然而,已有相关研究大都笼统阐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具有一般性和笼统性,没有对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目的地[8]、体育旅游目的地[9]、低碳旅游目的地等)加以区分,对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也缺乏足够考虑和深入研究。低碳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学术界对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内涵、竞争力影响因素、竞争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极其匮乏,导致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缺乏理论指导。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和低碳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解析

(一)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内涵

旅游目的地是指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连同其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保继刚,等,1996)[10]。低碳旅游目的地是近年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类型,目前国内对低碳旅游目的地概念、内涵的研究还不多见,仅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2010)认为,低碳旅游目的地是指以低碳型旅游城市为依托,由低碳型旅游景区组成,全面贯彻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目的地[11]。事实上,就空间范围来讲,低碳旅游目的地既可以是一座城市(如上海、保定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景区(如安徽黄山风景区、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等),甚至是一个小岛(如海南低碳旅游岛)。就本质属性来看,低碳旅游目的地应该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根本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低碳旅游社会氛围和贯彻低碳旅游理念,开展低碳旅游生产、引导低碳旅游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这是低碳旅游目的地相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本质所在。低碳旅游目的地中的“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碳排放量,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确定和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12]。具体来说,低碳旅游目的地的“低碳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吸引物的低碳性。低碳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包括低碳旅游资源和低碳旅游产品,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源,是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按照旅游竞争力“引力说”的观点,低碳旅游吸引物的多寡、种类、质量、分布等决定了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现实竞争力。因此,与其他普通旅游目的地相比,低碳旅游目的地首先应该拥有较为丰富的低碳旅游吸引物,以吸引低碳旅游者到访,开展低碳旅游活动,带动目的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2.旅游设施低碳化。旅游设施,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专用设施,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旅游设施低碳化是指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应以低碳为主题,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3.生活方式及旅游消费低碳化。居民的生活方式、游客的消费观念对旅游目的地的低碳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地居民及旅游者的消费理念和行为向低碳转变将有助于实现目的地二氧化碳减排。作为低碳旅游目的地,应当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改变人们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行为,形成低碳消费习惯、低碳生活及低碳旅游氛围。4.生态环境优良。发展低碳旅游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减少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作为低碳旅游的空间载体———低碳旅游目的地,必须合理利用目的地旅游资源,保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5.低碳政策制度完善。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低碳资源、低碳设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还需要政府制定合理完善的相关政策制度,如环境立法、支持和鼓励旅游企业低碳化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低碳人才引进和管理政策等,以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当中。低碳政策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仅体现了目的地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低碳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发展潜力。6.低碳技术全面。低碳技术是指那些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益,最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如新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等。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清洁能源利用、低碳建设设施、绿色交通规划、低碳旅游产品及生态环境保护环节都需要低碳技术支撑。因此,建立节约能源及提高能效、清洁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的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是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实质

查看全文

加强边际协作   构建共防体系

加强边际协作构建共防体系

**区委政法委**

自2003年以来,我区就把边际协作作为构建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周边县市,各乡镇街道之间都签订了行政边界治安防范协议书,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边际协作联防活动,特别是为维护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期间的社会政治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地理位置和一些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边际地区仍然是行政管理的“薄弱地”、矛盾纠纷的多发地、社会治安的“复杂地”。因此,加强边际协作联防,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一、边际协作的目的意义

边际协作的目的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机制,彻底消除治安防范盲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安防控网络,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边际协作的意义,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查看全文

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内容提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且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重。当巨灾发生时,政府习惯地成为责任的第一承担者,而保险公司却在此时缺位,赔偿额金仅占损失总额的2%—3%,国民经济的成果被大量消耗。面对诸如汶川大地震之类的巨灾,如何构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巨灾保险体系,是本文思索的重点。

[关键词]巨灾保险保险公司再保险汶川大地震

一、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

(一)构建巨灾保险体系的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因灾死亡近7万人,受伤超过36万人,尚有近2万人失踪,截止5月30日为止,共发生余震6000多次,其中尤以5月25日16时21分发生在青川的6.4级余震为最,此次余震又造成四川广元、甘肃陇南、陕西汉中等地数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千余间房屋倒塌。国际巨灾风险建模公司ATR环球公司目前对此次地震的损失进行了估计,认为本次地震造成的所有投保和未投保保险的财产损失可能超过1400亿人民币,而其中投保财产损失可能为20至70亿人民币。[1]

今年春节前后的雪灾又使南方诸省面临困境,此次雪灾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巨为百年所未见。截止到5月29日,5月末的一场特大暴雨已经造成55人死亡。

查看全文

粮食安全体系构建思考

我国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生产、销售、储备以及管理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探索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国务院采取十项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看到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增强预见性,提高自觉性,积极探索有效提高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新途径、新方法。笔者认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应做到坚持一个原则,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

坚持“立足国内、偏紧平衡、适量储备,市场运作,宏观调控、引导消费、搞活流通”原则。立足国内: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稳定生产来解决,争取粮食的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力争国内的粮食生产保持5000亿公斤至5500亿公斤左右。偏紧平衡: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之间基本实现平衡,大体维持在5000亿公斤水平上并适当利用国际市场做一些调剂。适量储备:储备粮食的数量保持在供应量4个月为宜,主要由中央储备、地方储备组成,企业储备现在大量减少,要采取措施逐步恢复。在储备结构上也要加以调整。市场运作: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市场价格,刺激粮食生产,引导粮食消费,实现产销平衡,供需接轨。宏观调控:改进、完善、加强宏观调控,包括储备粮的吞吐调节,最低收购价的实施,进出口的调剂等。引导消费:我国人均粮食只有370公斤左右,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人民健康的膳食模式,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粮食之风。搞活流通:要着力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粮食产业化、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要形成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依托、分工合作、布局合理的企业群体,构筑新型收购网和销售网,为粮食的有序流通服务。总之,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是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以上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才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粮食安全实际情况的新路。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粮食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开发商品粮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保持适度规模,使其生产能力与粮食需求相适应,确保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同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区域布局,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要转变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树立食物安全的观念,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向优质化和营养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扶持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与粮食生产者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四是保护农业资源。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市场贸易体系。这是促进粮食流通、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粮食市场越开放,市场交易越规范,粮食就越安全。一要培育国内粮食贸易市场。立足全国粮食大市场,规范产销区市场衔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稳定和拓展粮食供给渠道。要重点抓好省级粮食批发市场和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市场功能,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结合起来,使流通渠道多样化、效率化、竞争化,形成高效有序的粮食市场网络体系。二要建立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入世以来,我国不仅保持了粮食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粮食进出口上呈现出有进有出的新态势。在确保国内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弥补部分粮食缺口,搞好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建立健全完善规范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根据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要求,改变粮食市场管理办法手段,由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进一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交易制度、价格管理制度,完善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进行粮食立法,把粮食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制定旨在保护基本农田、规范耕地管理、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的法律,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另外还要按照市场要求,制定粮食流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粮食流通。同时,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减少行政干预。

建立和完善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一是合理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与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储备网络。除中央战略储备、地方储备外,还要建立社会储备,包括生产者余粮储备和经营者经营储备等,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二是建立合理的储备粮收购机制。可直接向出售粮食的农民收购,也可按实际情况向粮食批发市场收购,确保储备粮源。三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储备粮管理机制。在储备粮的收购、经营、轮换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既做到储备粮保值增值,减少财政负担,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入库要把好质量关,充分发挥粮食部门在检验技术、设备上的优势,对入库粮食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鉴定,车车抽样检验,依质论价,确保质量良好,杜绝不符合储备粮标准要求的粮食入库,这是确保储粮安全的前提,也是确保储粮安全的基础,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储存把好科技关,努力提升科学保粮水平,坚持利用一切现代科学手段改善粮食储存环境,制约库存粮食的变劣因素。采用机械通风、自然降温和适时地密闭隔温等防护措施抑制粮食品质变劣,同时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储粮技术,做到延缓粮食陈化、确保储粮品质安全。

查看全文

文化和旅游统计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统计应具有统一的统计体系。参照文化和旅游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基于资源、经济和公共服务三个大维度的统计标准框架,框架的资源维度目的在于摸清文化和旅游的“家底”;经济维度测量旅游和文化产业(包括文旅新业态)的规模、经济贡献率;公共服务维度测量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情况、文化的传承的保护情况。并简要阐述了数据的获取方式和大数据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文化和旅游;统计体系框架;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融合已经悄然展开,要真正做到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品融合还需要漫长的探索。就统计而言,建立相对统一的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融合。统计系统构建为数据分析挖掘提供良好的基础,进而影响分析决策,对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新业态不断应运而生,以往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入较少新业态的度量和新技术的使用。文化和旅游分别统计的体系不利于文旅融合与发展。本文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并加入新技术对文旅事业的影响,初步建立文旅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1文化和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1文化统计体系研究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统计的角度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是某一社会(社会群体)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范围包括:艺术、文学、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互联网+”时代,我国2018年文化产业分类新增了互联网文娱平台、可穿戴文化设备等。这标志着,统计指标体系随着社会和产业的发展应做出相应调整。创意与文化之争即将迎来文化新业态。联合国文化统计指标系统框架包括横向和纵向,横向维度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艺、书籍和报刊、音像和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旅游业、体育和娱乐;纵向维度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培训、存档和保护及装备和辅助材料。对于如何界定生产性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采用了产品集中分类法(CPC)以及国际标准工业分类法(ISIC);对于如何界定文化商品和服务,采用了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和协调体系(HS);对于如何界定文化职业及文化从业人员,则使用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法(ISCO)。在2008年之前对于文化参与度当前很多统计是基于对文化产品的服务和消费的指出的统计,在2008年之后,我国也随着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进行了一次时间利用数据调查,时间利用的统计能够准确反映人们的文化参与程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度量是行业遗留的难点尚未突破。1.2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进展。对旅游的统计首先要明确游客的界定。旅游是指出于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目的(非在被访问国家或地点受聘于某个居民实体)在持续时间(不足一年)内,出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某个主要目的地的活动。世界旅游联盟将统计体系分为与旅游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分类、数据、指标等,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家统计体系下测度旅游业的经济贡献。目前我国旅游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旅游市场的旅游人次、收入、花费、客源地、目的地;饭店和旅行社的数量、收入、税收、就业率;旅游教育培训涉及的高等院校数及在校生人数等。与文化统计类似,主要从经济的维度度量,然而社会层面的统计相对较弱。作为社会化的产业,社会和公共服务同样重要。《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和《2008年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均得到国家统计局的同意认可。基本统计信息方面,主要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两方面统计,包括基本的概念体系、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应的指标体系及统计结果表式等。“卫星账户框架”遵守国民核算原则,设置了一系列全球标准和定义来测量旅游对GDP、就业、资本投资、税收等等的贡献,以及旅游业在国家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统计中,我国的旅游统计体系无论在基本统计还是旅游贡献测定方面都与国际框架、建议存在一定的差距。1.3文化和旅游的统计方法。文化和旅游的统计方法受限于统计科学的发展,以往主要以抽样调查、部门报表和专项调查三种途径。统计调查项目由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地方会根据本地区特色和实际需要适当的增加地区性的统计内容。然而,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够缩短数据的更新频率,在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方面为统计增添新方法。

2文化和旅游指标体系构建

查看全文

制造业德育体系构建

1构建德育的长效机制

1.1强化运行质量管理,建立德育目标管理系统。德育质量是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更具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适用性的特点,与岗位实际紧密相连,因而德育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德育调控机制的发挥。学校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德育目标管理系统。推行德育工作目标管理,赋予各德育职能部门和德育工作者以清晰的、明确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目标,施行学校德育工作责任制。通过德育目标管理,把德育工作具体细化,明确德育工作方向,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把德育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德育部门和德育工作者,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责任体系。另外,应加强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系统的层级管理,将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能作用区分。明确德育工作系统中,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同一层级中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使德育工作组织结构系统中目标结构、权力结构与信息结构达成一致,保证组织活动的续展性、有序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地加强德育工作运行质量管理,就是要求做好中职学校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机构、德育实施管理部门和基层党政工团、学工组织、德育教研室的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着力发挥德育工作系统纵向控制协调能力,使各德育管理层级的目标、权力、信息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互相促进,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位置,把育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职责。1.2构建德育反馈体系,建设评估指导机制。为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学校管理者应构建德育工作的多级评估制度,对学校相关部门德育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地督促与检查,对整年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对新一年的德育工作进行指导,以此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校要重点抓师德、师风建设,修订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完善师德考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师德社会监督机制,设立师德信箱及师德举报投诉电话,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都参与师德监督。管理者还可制订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落实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开展教学行为规范管理。引进师德表现公开承诺制度,此制度要求各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及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抵制和反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并作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监督,以此不断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和专业化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内驱力。根据中职学校的自身特点,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以及实训实验中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分析、反馈,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德育工作效果。德育评估是德育工作正确决策的基础、有效管理的关键和德育全面总结的依据,德育评估体系是整个高职院校德育系统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中职学校德育评估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则是有效发挥德育评估作用的前提,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为确立德育评价机制奠定了基础。中职学校要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运用先进的测量、统计和评估方法,对德育的现状和实效进行判断和评价,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对评估对象全面客观的认识。只有以德育评估的客观结果为依据,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实际情况,科学地总结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积累经验,改正错误。通过德育评估指导,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目标,调整德育计划和相关政策,实现德育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2加强队伍建设

2.1培训专职德育工作者,发展德育能力。我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把德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作为系统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精干高效、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专职德育工作者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逐步发展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学校要对优秀德育工作者及时地进行考察,将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德育工作者作为党政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并逐步选拔到各级领导或管理岗位上。2.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升工作成效。学校管理者应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班主任的教育、培养,制定培养规划,有步骤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培训,组织全校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理论素养、班级组织管理工作水平与工作效果。

3加强校园综合治理

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突出学生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大力开展学生自救自护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与培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开展法制知识讲座,搞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合好校园周边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大力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好心理咨询室,让心理辅导进课表,确保校园秩序稳定。

查看全文

中职德育教学体系构建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德育教学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压力,使得德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生源质量偏低,家长与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并存在严重偏科现象,基本上都没有考上高中,而上中职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是受教师冷落,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中职学校就是来学技术的,不愿意学习文化课。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考虑到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孩子不上中职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可做,甚至还有可能在社会上惹事生非,来中专就只想混个毕业证。

(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照搬普高德育经验,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查看全文

构建律师诚信体系策略

诚信是对律师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要求,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生命线。加强律师诚信建设,必须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律师执业活动中的信用行为,把加强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的行业自律与完善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全社会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管、监督、保障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全方位地加强律师诚信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

一、律师个人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律师诚信的基石

诚信是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律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提高律师个人修养,是律师诚信的前提和基础。

(一)律师应模范遵守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为核心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律师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更应以自己的内心信念和实际行动恪守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在以诚信为基础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中,做社会诚信的实现者和维护者,以其广泛的社会活动发挥其守信的示范作用,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承担相应的特定的社会责任。

(二)律师应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诚实信用,要求律师本着公平、真诚与恪守信用的精神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1)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委托时应真诚地承诺将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2)律师在接受委托后自觉履行委托合同,信守诺言;(3)律师对当事人负有忠诚信赖义务,即勤勉尽责,在法律服务中尽最大努力追求委托人合法权益的最大化;(4)追求工作效率,不得拖延、不得敷衍马虎;(5)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不擅自撕毁、中止合同、解涂委托,以免使当事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6)律师与法官、检察官、公证员、仲裁员及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关系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得妨碍国家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律师应以诚实守信的行为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律师个体的道德品格反映全行业的道德风貌和水平。

(三)律师较强的业务素质是律师诚信的必要条件。2004年3月施行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把“律师应当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列入第二章——律师的职业道德中,可见律师业务水平已经成为律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律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基于自身的工作性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是作为一名律师最基本的工作要求,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迈向律师诚信的第一步。有了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才能依法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才能赢得当事人的赞赏和信任,从而通过每个律师的诚信实践,提高整个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

查看全文